杨绛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原文
杨绛:百年美丽人生
杨绛先生离我们而去,回家了。当我们翻阅她的照片时可以发现,她的每一张照片几乎都是笑眯眯的,我们总是可以看见她的和蔼可亲。
笑眯眯的杨绛
陶然
自2004开始,我和仁强每年9月上北京,主要就是去看杨绛,还回母校北师大去出席“钱瑗教育基金”一年一度的颁奖大会。钱瑗是钱锺书与杨绛的独生女,是我们的老师。
早在4月初,杨绛在给仁强和我的信中说:“应仁强之请,我将是你们的杨绛妈妈。”当然我也明白,这是因为钱瑗的关系。杨绛思念爱女,而我们在钱瑗最困难的时候,特别是仁强,又是可以说得上话的学生兼朋友。她百岁时我也曾打电话过去,她说,你要多保重!那时,我得重病,9月依然上京,上到她二楼的家,她心疼地说,不要做了!仁强你看住他!编杂志要动很多脑子的!
而她在今年6月28日写给仁强、树西的信中说:“张瑗(仁强的女儿,那时刚去北京,看望过杨绛)说,陶然叔叔身体这会子特好。我确是不久前看见我们《文艺报》上有他的文章,好文章!”我也搞不清是什么文章了,但“好文章”之说当然只是鼓励,以前在她家闲聊时,她就笑说,以后陶然的文章,我一定要看!我想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一种情感在发生作用。她看到我们,便有如看到钱瑗一样。
那时我们极力鼓动,想载她到市内转一转,一起吃餐饭,告诉她现在北京城变化很大。但她总是无动于衷,淡淡地说,电视上也可以看到呀。我们以为不可能劝动她了,不料这次张瑗上京,却有本事把杨绛载走。杨绛在信中说:“张瑗颇有本领,干一行,擅长一行。她开车稳稳地,我坐了很放心。”看得出她很喜欢张瑗,除她个性可爱之外,当然这也是因她父母而起的移情作用吧!
10月24日,杨绛给我和仁强写信说,“接到《香港文学》,特厚,打开一看,里面多了一本《城市文艺》,我老记着钱瑗的话,‘以后要留心陶然的文章’,所以两本刊物上的大文,都一一看了,真是上苍默佑,陶然当《香港文学》的总编,支持下来了。文章篇篇好,《城市文艺》的一篇(指我在该刊写的记仁强的《岁月悠悠,也匆匆》,文内有提及我们的老师钱瑗),尤令人神往。你们两位真是善人,瑗瑗最可怜的时候,得到你俩同情,帮她抵御了所有凌辱她的人。我在王德一(钱瑗的丈夫)去世十天之后,就要下放干校,钱先生早已下干校,家里剩了她一人。她知道妈妈心痛她,不放心,反来安慰我说:‘妈妈,你放心,有人同情我。’你们的同情,她终身不忘。你们两个善人有善缘,也结成了终身的好友;我也由你们一念之仁,和你们都成了好友。所以我把《岁月悠悠,也匆匆》细细读了两遍,不胜感动。”
百岁杨绛,每天读书写作不止,晚上一点半就寝,早上六点半起床,中午休息两小时。吃得很清淡。我所知道的,是她已不怎么下楼运动,她说,下去不免碰到熟人,要寒暄一番。所以她每天在室内来回转圈走路,身上带七支铅笔,每走1000步就放下一支。难怪她脚步轻盈,那回,我们正聊着天,她忽然站起,步向写字台,去翻书。我和仁强悄悄趋近前去,只见那书是《孔子家书》。至于她正写的长篇小说,据透露,暂名《图书馆管理学》,已接近杀青,明年应可出版。这是新消息,我们在北京的时候,问起写作,她总是笑眯眯,不露一点口风。她总说,钱先生和阿瑗都走了,我的路也走完了!听得我们揪心。我们明明看到她步履矫健轻松自在,除了听觉较差之外,一切都好。她透露道,去年查出心衰,她依然谈笑风生,“这个病有两大好处,一是不传染,二是死得干脆,自己不痛苦,也不烦人”。她的豁达,听得我们相顾无言。哪里知道镜头一转,她一笔一画写成的长篇小说已经悄悄地完成了!大概,这是《洗澡》续篇吧
百岁老人杨绛,总是笑眯眯地坐在她家那张单人沙发上,伸手拍拍仁强和我的手背,听不清了,就拿出纸笔,叫我们写下。还记得那回在她家,窗口的马蹄莲开得正旺,她娓娓道着,我转头一望,客厅靠墙那头,正挂着“我们仨”的合影,从左到右是:杨绛、钱瑗、钱锺书。
拓展阅读:
【人物档案】
杨绛,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1932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杨绛的《堂吉诃德》译本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迄今已累计发行70万册,是该书中译本当中发行量最多的译本。80年代后,杨绛写一些散文、杂文、回忆短文,虽然都比较短小,但从平淡文字中透露出来的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和智慧。在92岁到百岁高龄之时,杨绛以她极富才华的笔触,打开尘封多年的记忆,其中不仅仅用梦幻文学的方式讲述了钱锺书和钱瑗生前最后一段时光,而且回忆了很多当年夫妇游学欧洲以及建国后的种种往事。
杨绛《人生最妙曼的风景》读后感
读这本书是因为闺蜜的父亲,一位学者型的老者给我介绍阅读的。对于杨绛先生,之前对她的了解是从《我们仨》开始,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
怀着期待的心情翻开这本书,作者田梦开篇这句话“人生最妙曼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深深地吸引着我。
“如果说每个女人都是一朵花,那杨绛便若兰花般娴静如水。素雅的兰花从不与其他的花朵争艳,只安静地做着自己,不争不抢,却悠悠地放出淡雅的神韵。”寥寥几句话,把杨绛先生的一生完整的概括了出来。
阅读这本书给自己的感觉就像是在读一本优美的诗集,却在其中慢慢的领悟到人生的哲理。书中第三节:在人生的低谷该做什么,令我感触最深。“生活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总是在不经意间走进低谷。所谓得失,尽在尺寸之间,历经世事琐事,难免遭遇挫折与低迷。
人们总是为人生的不顺而烦燥,其实所有的烦恼都是在与自己过不去”。说的太好了,在人生的低谷很多人选择了放弃,更有甚者选择逃离世界…读后感而杨绛先生选择的是从容、淡定。“在不完美的人生中活出了一种平衡”。当他们夫妇在拒绝离开祖国的机会后,尽管在遭受“冷板凳”待遇到后来的被扣上“牛鬼蛇神”的帽子被批斗,历经精神和身体的摧残,到最后女儿钱瑷与丈夫钱钟书相继离世,“杨绛说过,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能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不能逃,得留在人间,打扫战场,尽我应尽的责任”,“深爱,便竟其未完之事”,“留下来的那个人,用余生去完成对方未完成之事,爱在点滴间酝酿出醇香”。
是的,她正是这种爱的最高境界来表达对离世亲人的思恋。于是就有了脍炙人口的《我们仨》、《裴多篇》,《勒不经典丛书》等书籍的问世及钱钟书大量的中外文笔记和读书心得整理后公诸于世。
在人生边上,她始终保持一贯的优雅从容,独自探索人生的价值,思考人生的意义,百年风华,岁月夺走了脸上的青春,却让心中的积淀越存越厚。只有懂得人生的人,才能欣赏到沿途的美丽风景,在浅淡的岁月中,只有透明了心境,才能有这样的美丽与从容。”这是怎样的一种崇高的生活境界啊,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尊敬和仰慕。
日出日落,花开花落,岁月清浅,一路向前,谁也没有退路。掬一捧花香,握一份懂得,真正强大的女人懂得在静好的时光里,浅笑安然。
有人说,人生到底是上升,还是下坠,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人生。是的,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安然行走在岁月中,你总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生活,一如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