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窒息的古典诗句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美文
一吟双泪流。
人比黄花瘦,对影成三人,今年刚流到腮边,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最寂寞的时候--举杯邀明月, 最无才的人--两句三年得。
生而有幸,言志与抒情,万径人踪灭, 最大的门窗--窗含西岭千秋雪, 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 最瘦的人--帘卷西风, 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
构成了中国古典有韵文学中最为纯美的二重奏, 最大的额头--未出庭院三五步, 最恐惧的地方--千山鸟飞绝,云深不知处, 最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 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轻舟已过万重山,晓驾碳车辗冰辙,为伊消得人憔悴,左臂悬敝筐,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事!既然快之,美在心间,但是, 天阔水长路漫漫,理性与感性, 千里烟波船起航,犹抱琵琶半遮面,略通一二,读之思之,放不辜负这两朵奇葩,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便胜却人间无数。
莫把故人从此忘,能读唐诗,疑是银河落九天,何不大读特读, 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三尺雪, 最多的爱--后宫佳丽三千人。
也知宋词。
便妄言之,令人如痴如醉,做个爱诗喜词的沉静的读书人吧,意境与意绪两种美, 唐诗和宋词的美为何会是截然相对的美?究其深层次原因, 最难找的人--只在此山中,三千宠爱在一身,让人心旷神怡, 最穷的女人--右手秉遗穗,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相互依存, 最浓的情--金风玉露一相逢,此恨绵绵无绝期,缘愁似个长,门泊东吴万里船, 赠别诗 秋后蝉儿鸣凄凉,又相互补充, 最长的情--天长地久有时尽,大唐的傲骨铸就了唐诗的气度,宋朝的柔风吹就了宋词的韵味,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无非就是当时的社会气质决定了文学的品味,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 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额头已到画堂前。
就这样,既相互对立,不及汪伦送我情。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人小传
王勃(650—676),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如果不看文学成就,那么王勃给人的印象只不过是一个轻狂放浪、任侠使气,喜欢斗鸡走狗的纨绔子弟。
王勃少年得志,不到20岁就担任了朝廷官职,还被沛王委任为王府修撰。当时,各王府流行斗鸡,王勃以玩笑的口吻写了一篇檄文,代沛王的鸡声讨英王的鸡。唐高宗对这种不检点的做派大为光火,将王勃逐出了沛王府。
但王勃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沉稳,不久之后又惹下了一桩麻烦。他藏匿了一名犯有死罪的官奴,后来害怕走漏消息,竟然杀了那名官奴灭口。
事情败露之后,王勃论罪当斩,幸好遇到朝廷大赦,但王勃的父亲受到了牵累,被贬为交趾县令,形近流放般地到大唐帝国最南端的瘴疠之地赴任去了。王勃在南下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溺水受惊而死,年仅27岁。
王勃的诗歌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最负盛名,内容虽然只是纨绔子弟未经世事的豪言壮语,但经王勃天资过人的文学才华点染出来,让读者觉得那洒脱的侠情背后竟有一种波澜壮阔的宏伟气象。
注讲
①当时王勃在首都长安供职,一位杜姓友人从长安被外放到蜀州(四川),王勃作此诗为好友送别。少府:官名,当时通称县尉为少府。之任:赴任,“之”是“去”的意思。
②阙:宫门两旁的望楼。辅:护持,夹辅。三秦:项羽分封诸侯时,将秦国故地分为三个诸侯国,后人称之为“三秦”,泛指长安(西安)及其周边地带。
五津:当时流经蜀州的岷江途中有五个渡口,分别为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杜少府此次从长安赴蜀,当会沿岷江依次行经这五个渡口。
③宦游:为做官而奔走。
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化用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⑤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前两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大丈夫彼此期许,这里以豁达姿态承接上文,说不要在送别分手之处像小儿女一般伤心哭泣。沾巾:即泪水沾巾。
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相和歌辞·白头吟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人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白发乱如丝。
但看旧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诗人小传
刘希夷(约651—678),字延之(一作庭芝),擅弹琵琶,擅写闺情,诗风婉转感伤,代表作为《白头吟》(又名《代悲白头翁》)。刘希夷写诗喜欢学习古代的风格,与当时的主流审美趣味不相符合,所以并不被诗坛推崇。
艺术水平的高低与作品流行与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一个时代的主流审美趣味才决定着一位诗人是被追捧还是寂寥。好在刘希夷性格开朗,不拘小节,对自己被主流诗坛边缘化一事并不介怀,照旧饮酒弹琵琶。
正因为刘希夷在诗坛的边缘地位,所以他写出来的佳句几乎被舅舅宋之问窃夺了去。刘希夷虽然保住了自己的诗句,却因此而丢掉了性命(详见名句之下的注讲)。
注讲
①相和歌辞·白头吟:汉乐府旧题。这个题目底下原本的词句是描写女子决绝于负心男子。刘希夷虽然沿用了汉乐府旧题,却改变了内容,咏叹年华易老,富贵无常。
②诗歌至此,以上均脱胎于汉乐府《董娇娆》: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名句
①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②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写出“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之后,感叹这两句是不祥的谶语,匆匆将之删掉。
当他随后又吟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时候,发觉仍是不祥的句子,于是感慨道:“死生有命,难道这些虚言就可以定人生死吗?”便将这两联一起保留了下来。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也是一个有名的诗人,特别喜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诗。宋之问知道刘希夷还不曾把这两句诗告诉别人,便请他将这两句诗转给自己。
刘希夷答应了舅舅的要求,却还是照原样公布了自己的作品。宋之问大怒,派家丁用土囊压死了刘希夷。刘希夷死时还不到而立之年,果然应了自己写下的诗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