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___为师作文800字议论文
师说中韩愈以为子择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孩子选择好的老师,有助于他们赢在起跑线上面,下面古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里面阐述的自己择师和为孩子择师的一些观点,我们大家一起来参考下。
一、《师说》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 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 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 苌弘、 师襄、 老聃。 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 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二、《师说》译文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习惯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没有人质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的见识一般都高出一般人,就连他们都要跟从老师学习;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学和智慧远远低于圣人,却认为向老师学习识耻辱。因此圣人只会变得更加圣明,愚昧的人只会变得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被称作为圣人,愚人之所以一直是愚人,大概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辅助教导他们,(但是)等到了他们自己身上,却认为向老师学习是一种耻辱,这真是糊涂的行为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怎样读书,(帮助他们)怎样来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解答那些他们不懂的问题的。(一方面)对诗句一无所知,(另一方面)不能解答人生道理的,有的(句读)会向老师请教,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更加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三、《师说》中心论点及赏析
(一)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二)赏析
第1段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以教师为话题的作文
首先谈谈我对儒雅的理解,儒学识虽不需渊博,但要有独到的见解;雅谈吐、举止文雅。儒雅,《汉语辞典》解释为两义:一,学识深湛,二,气度温文尔雅。只有学识深湛,才能真正做到气度温文尔雅;而气度温文尔雅,则是学识深湛的外在表现。
雅是骨子里的东西,真正儒雅的人,一举手一投足,就能体现出来,无须刻意表现。有的人看着也挺儒雅,一身名牌行头,风度翩翩的,但胸无点墨,谈吐粗俗,一张嘴就会露馅。读书人儒雅,因为这是他与众不同的身份特征。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让人们无限神往。读万卷书,就是读书人风度儒雅的雄厚基础。
如今,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许多人都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品位和格调,也就是想变得儒雅起来,但不肯读书学习,没有文化修养,也只能附庸风雅,很容易贻笑大方。在我心中,理想教师的形象可以用这么几个字来概括温文儒雅来概括:
温,我们的教师首先应该有个温和的态度,教育需要沟通,狂风骤雨,一曝十寒解决不了问题。用一颗温暖的心,有温和、平易近人的心去温暖学生家长。
文,教师是个文化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的学习,充电,否则就不配再做一名人民教师。教育本身就是不断传授,不断学习的过程,本身性质决定了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必要性。
儒,《礼记.儒行》上说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儒家学说的特点是强调对孝、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和品德去改变学生,改变家长,改变社会,这个一个长久而又艰巨的工作。任道而重远即在于此。
雅是风雅,是优雅。教育就在于润物细无声的境界。通过自己散发的优雅气息,影响和熏陶周围的学生,教育教学并不局限在课堂,可以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处理问题中,与学生家长沟通中等等。
儒雅的教师是平凡的,脸上总有淡淡的笑靥,脚下总有仆仆的风尘。不仅在本学科上有深刻的了解和研究,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并能勇于探索和改革。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当然须教,但尤其宜致力于导,导是高级的教。只有循循善诱的教师才能称得上是业务上的导师。
何妨以为师
看看小草。它虽然十分矮小,可是,无论狂风怎样鞭打它,无论倾盆而下的暴雨怎样砸向它,无论巨石怎样压制着它,它始终毫不退缩,毫不屈服!虽然它很不起眼,可是,它总是最后一个沉睡,第一个醒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看,春姑娘刚到,小草就抖下了积雪,焕发了生机,撒满山野。
看看行道树。它们伫立在城市中,身上唯一的装饰品,就是这一身抖不落的烟尘。在寒冷的冬季里,它们为人类赶走邪恶的沙尘暴。在炎炎夏日里,它们为人类驱走炎热,送来丝丝清凉。寒暑往来,是它们迎接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是它们送走黄昏时的最后一抹晚霞。无论人类对它们做了什么,它们就是这样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为人类默默的奉献着,直至死亡。
看看梅花。寒风呼呼地吹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占领了世界。在这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候,它们却傲然挺立。它们伴随冬风而来,随着冬风而去。它们用那迷人的笑容,战胜了雪花,为萧条冷漠的冬季,增添了一份色彩,一丝活力。
人类啊!与这些植物相比,谁,能称之为伟大,谁,又能称之为万物之灵!所以,人类还是谦虚些为妙,别动不动就以“老大”自居!
何以为师也
有人说,老师如园丁,辛勤浇灌着祖国的花朵,老师如路灯,点亮迷途的学子前进的道路,老师如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般的无私奉献。但我认为,老师更像一个友好的朋友可以听我吐露心声,为我排忧解难。
近年来,许多师生互殴事件层出不穷,师生关系该如何培养,也一直是脍炙人口的话题。
在中国人传统思想中有这么一句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意思就是但凡当了你一日师长的人,你一生都要将他以父之情对待,虽有夸张之说,但其中的伦理道德值得我们思考。
师长是伟大的,但并不一定要是神圣且不可侵犯的。
人们总是会向自己亲近的人吐露心声,但却很少有人为父母倾诉衷肠,原因可能是与他们之间有着代沟,或是不想令他们担心,人们往往会向自己的好友吐尽心中丝缕。如果一位老师能够在课堂之下成为学生能够信赖的好友,那他便能更加的了解到他的学生们,以便教育他们。
一位好的老师绝不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风骨,而是与学生们亦师亦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就是为什么古代皇帝为何要微服私访,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我”曾经很“讨厌”我的一位数学老师,因为他特别的严厉,后来经历了一些事之后,他出乎了“我”意料的没有批评“我”,反而是语重心长的教导我,后来我对他刮目相看,数学成绩也突飞猛进。
这犹如电视剧一般的经典桥段,其实在生活中真实且常见。就是为了说明一味的高高在上的老师就算教学技艺再精湛,也比不过一个能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朋友”导师。
我非常的庆幸我的老师们都不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圣人,”而是“食人间烟火的几位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