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论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关注留守儿童作文

  尊敬的政府领导:

  你们好!我是一名即将步入初中的六年级学生。我发现一个问题:国内的留守儿童太多。光我们班就有十几个。

  我的同桌是留守儿童。有一天放学,她看到别的同学都有父母来接,眼泪直在眼里打转。像这样的事,每天都不知道发生多少次。为什么会发生呢?就是因为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心理上的呵护。

  我觉得想让他们幸福,就应该做到这几点:1、定时期的发给贫困家庭一些救助资金;2、尽量在本地给留守儿童父母找一份工作。

  我相信,如果政府真像这样做,这些儿童就不再是留守儿童,就会得到心理上的呵护,生活上的关心。

  我们班上也有些“快乐的留守儿童”。他们为什么会快乐?就是因为他们有着乐观的精神,他们总会想:“爸爸妈妈到外地打工了,我自己在家正好可以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能锻炼自己。他们正是有了这种心态,所以才会快乐。

  我要呼吁政府,呼吁全世界,去关心、关爱、关注留守儿童。让他们能享受到不是亲人胜是亲人的关爱;让他们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让他们不再有烦恼,不再有痛苦,不再有悲伤吧!

  200x年x月x日

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论文

留守儿童作文

  我是个农村孩子。我的出生让家庭充满的喜气,也给父母带来了一定的生活压力。

  在我五岁时,爸爸妈妈去浙江温州打工。我开始跟着奶奶过日子。我很羡慕父母都在身边的同龄人,我觉得一家人在一起是那么的幸福。可爸妈为了多攒点钱每年只春节回家一次,每次都呆几天就又走了。我记得每次爸妈走的时候我都哭得很伤心,特别的不舍。

  那年夏天刮台风,不少在浙江一带打工的人都回家了,但是爸妈没有回来。有人骗我说我爸妈被台风刮走了,就跑回家偷偷的哭,祈祷爸妈不要出事。那时候的我特别孤独,我有了很多个梦想:我梦想下雨天爸爸在校门口撑着雨伞接我回家,梦想运动会时有爸爸妈妈给我加油,梦想写好作业有人给我检查,梦想夜晚能有人给我盖上被子,甚至梦想能到爸妈的城市读书陪在父母身边……

  转眼间,我已经读到四年级了。学校有了“留守儿童之家”。每天课外时间,我不是在“留守儿童之家”里看书读报,看电视,学电脑,下棋,就是在操场上和同学们一起打球、跳绳、玩耍。有时候还可以用亲情电话、qq和爸爸妈妈联系,告诉他们我的一些情况。当我生活中遇到困惑时,心理辅导室的老师会亲切地告诉应该怎样处理……我再也不感到孤独了,因为有老师和同学的关心,有“留守儿童之家”的陪伴,每天都过得开心、充实。

  我由衷地感谢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在我无助的时候是你们给了我最需要的阳光,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你们。同时也想借此告诉爸爸妈妈,你们不用再担心我,今年过年回来,你们见到的一定是个比以前更懂事、更坚强的我。总有一天,我会用我的双肩担负起家庭的责任,让你们不再为我而在外漂泊。

  我们觉得我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关于留守儿童的作文

  亿万农民工进城,是广大农民逐步富裕的必然历程。但这个历程不等于不需要付出代价,代价之一就是上千万留守儿童失去了亲情的呵护。父母外出打工,目的自然是为了改善家庭的生活,也为子女争取更好的前途。然而有得必有失,子女失去的却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亲情。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时刻得不到亲人的关爱,他们的苦恼和欢乐无处诉说,他们的权益缺少保护,他们在跨越人生征途的各种关隘时需要有人来引导和支持,他们的学业需要有人督促检查。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些孩子变得孤僻、任性,有的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容易受到坏习气和不良同伴的影响,有的甚至产生了更为严重的问题。这些,都不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所能弥补的。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针对不同人群存在的问题,扎实地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关爱留守儿童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须知,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千万家庭的希望。

  所幸,近年来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地区、部门已开始努力,有的成效初现。11月27日,省教育厅要求各地学校应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的教育网络,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关键时期;要加强对家长、监护人的教育和指导,建立“留守儿童”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交流与沟通的“绿色通道”,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亲情专用电话或电子信箱,让学生家长与孩子定期保持联系;通过定期举行文体、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采取这些措施,有的并不需要多少资金投入,重要的是有一颗关爱孩子的心。有了这样一颗心,可以做的好事还有许多。如借家长还乡之机举办家长学校,进行家访;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主要是爷爷奶奶举办家长学校,传授正确的家教理念和方法。指导孩子学会通过电话和父母交流;举办留守儿童的作文比赛或演讲比赛,让他们写一写、讲一讲自己的父母。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把工作做到家了,我们的社会、家庭一定会更和谐。

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报告作文范文

  xx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全县总面积3474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场),总人口43万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占88%。外出务工农民达10万多人,留守儿童约2万人,空巢老人约3万人,留守妇女约1万人。

  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留守儿童、老人、妇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现就留守儿童的问题作一简介。

  1、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

  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监护情况有以下四种情形:

  (1)一种是隔辈监护,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他们占监护者总数的90%左右。他们的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这些人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或者受过极少教育。

  (2)第二种监护方式是上辈监护,监护的主体是叔叔、婶婶,舅舅、舅妈,姑姑、姑父,姨、姨父,干爹、干妈。这类监护比例不是很大。但是,这种监护方式存在着监护权比较频繁流动的问题,很不稳定。他们有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如监护人也要外出打工或者被监护者与监护者本人或是跟他们子女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原因而更换监护人。

  (3)第三类是同辈监护,监护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这类监护者一般是年纪较轻,文化水平较高,如果有就业信息或机会随时都会外出打工,这类监护者存在着监护权不稳定的问题。

  (4)最后一种是监护缺失,农村流动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无人监护。这类留守儿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外,他们还要承担起农业劳动力的角色—照顾好自家的农田。

  2、留守儿童的就学成长情况

  留守儿童年龄偏小,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阶段,父母长期外出,对他们身心的伤害和亲情缺失的影响很大。许多以外省务工为主要打工地的父母为了省下路费钱,一连几年都不曾回家一次,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灵沟通几乎为零。因此,留守儿童离开学校以后,其他的学习几乎无人监管。

精品作文: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守在了农村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成为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据2000年的五普资料显示,我国的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仍在逐年增加。据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18岁以下占总流动人口的19。37。可见留守儿童面很大。据某项调查显示:父母双方出外打工的占12。1,一方出外打工的占51。8,单亲和孤儿为6。2。

  令人担忧的不仅是这个庞大的弱势群体,更是他们那不容乐观的现状:

  一、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据调查,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监护人的年龄普遍偏大,因此没有足够的精力与心思招顾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成绩普遍低于正常家庭的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表示:进入初中后,留守儿童的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的留守儿童在校率仅为88。

  二、缺乏抚慰,身体健康令人担忧;

  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城内的调查显示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

  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

  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受歧视,9。5的留守儿童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因此,留守儿童很容易会感到没有根基没有依靠,没有自主没有目的,如空中落叶,时常无所适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障碍检出率高达19。8,55。5的留守儿童有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的性格特征。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一些人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北方某省一项调查就显示:

  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20。

  三、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

  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

  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就是留守儿童。

高中留守学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我校学生中,有大量的留守学生。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方面也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在我校2600多名学生中共有464个留守学生,其中,男生275人,女生189人,父母均在广东、深圳、福建沿海城市务工,学生在家里,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起,而他们缺乏对学生的教育能力。

  我校课题研究小组从留守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他们的心理状况从涉及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制定了一套关于留守学生的问卷调查表,让464个留守学生参与了此次调查。

  从调查结果来看,留守学生中,有85﹪以上的学生都很理解父母外出。对于父母的外出,学生反映强烈的是:有53.5﹪的学生认为父母外出是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46.8﹪的学生认为父母外出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影响,更有61.7﹪的学生认为父母在外给自己本人影响最大的是心理上的压力没有人即时疏通排解,也有21.2﹪的学生表示曾经因为没有父母的监管而伙同他人进入网吧和有过打架之类事情的发生。所有的学生都知道父母给予自己的期望表示想好好学习来报答父母。

  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查,很多学生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们理解和支持父母外出,但另一方面他们更加希望父母能在身边照顾和教育他们;一方面也表示想好好学习,另一方面确实没有人随时提醒和监督他们,很容易就犯下错误或者耽误了学习。

  所以有很多学生就在这样矛盾和复杂的情绪影响之下,有的过早成熟背着思想负担,有的却过于单纯让父母担心。因此学校对这部分留守学生的关心、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谈谈留守儿童问题引发的一系列调查及思考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常年不在家,外出打工的孩子们。现在中国大约有2-3亿的农民工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很远的城市里打工。而为了能够更专心的打工赚钱,他们的孩子就被迫留在家中,成了留守儿童,但由于太多的农民工参加进城打工这个队伍之中,使留守儿童在中国,尤其是在农村已然成为一个庞大群体,而由此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就此我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结果如下:

  一、现状

  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农村的一些地方,各方面条件仍处于落后的状态,由于人口增加,可耕地面积减小,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等种种原因,只好离开家乡,外出打工,有的无法带上自己的孩子,只好把他们交给爷爷奶奶或亲戚,让他们留在家中。

  二、问题

  由于爷爷奶奶或亲戚能力有限,或管理不到位,留在家中的大部分孩子,几乎,处于无人看管似的状态。这就出现问题了,由于他们受的教育不够,思想不全面,对人对事就可能走向极端,这就可能引发犯罪。在青少年法庭上,渐渐的开始出现低龄化。而且,留守儿童的患各种心理疾病的几率也在增长。

  三、原因

  (一)、他们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呵护关爱,导致他们的心不能被温暖,化解一些不好的想法。不过也是因为而且农村的条件不好,对孩子的心理教育不重视,使他们不能理性的看待事物。

  (二)、当地各级政府无所作为,没有系统完善的应对性救济措施,对现实存在的问题重视不够。

  (三)、国家的政策不够完善,各地方官员执行不够迅速,才让问题一拖再拖。

  (四)、各地农村较偏远,有任何事情,没有全方位的通信系统,封闭的村子即使有再大的事,外界不知道也没有用。

  当然,这些问题实际上也存在许多客观因素,但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是绝对不可忽视。

  四、案例

  我记得,我看过一些图片,反映的是那些留守儿童的生活。其中有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坐在地里,旁边放着镰刀,身后是一片麦子地,而最让我惊讶的是她的眼神,那种那个时期绝对不该有的神色此时一一表露在她的脸上,那是何种无奈、迷茫的眼神啊!最关键的是她才那么小!根据相关介绍我才知道这是个留守儿童,家里只有一位老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也未必能见几次面,庆幸的是老人的身体还行,还可以为孙女做做饭什么的。采访老人时,老人说孙女平时就两个愿望,一是能见到爸爸妈妈,二是可以在教室里上课,学到更多的知识。据老人说,他们村的老师都要干农活,而教室也不过是一些旧棚子搭成的,即使很想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但是有好多的老师也都是心有而力不足。

  我认识的一位阿姨,她们家就是有四个孩子,由于经济问题,便把两个孩子送回了老家,有爷爷奶奶照看,最近我去调查他们家时,她们告诉我现在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们的孩子在这里学习优异,回老家之后,纯粹就是不学,老家的孩子们都很调皮,他们就怕孩子跟着学坏,现在好多未成年人犯法的多半都是留守儿童,这作家长的能不担心么

  还有一个例子,也是在我们小区里,由于两家开发商的矛盾,房产证迟迟下不来,房产证没有就无法将户口迁到本地。有一户业主就是如此,他儿子今年初三,可户口还是不在这里,没办法只好让她回老家去上,此时的他,应该早已泡在网吧里了,那位家长说他很后悔为什么把儿子送回老家去,这样他儿子也就不会变成那样了,这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就这么毁了。

  五、思考

  我想以上所说的家长早已心碎了吧,她们万万没有想到她们的孩子会这样,没有想到留守儿童竟会是这样的脆弱,经不起诱惑。这让家长们多么的寒心啊!

  留守儿童这个原本是私人的问题,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但是国家并没有太多具体的相关政策,所以他们的问题仍是个大问题,我们应该重视起这个问题啊!哪怕是一些关爱也可能会让他们有所改变。他们缺少的是:父母的爱、朋友的爱、社会的爱、国家的爱,他们是多么的可怜啊!

  相比之下,想想我们,我们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的幸福啊!既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

  里,用着崭新的课本,听着老师细心的讲解,感受着父母给的无限关爱,这是多么让他们羡慕的!我们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吧。同是一样的学生,他们想学没这个条件,而我们又怎么可以不好好珍惜现在的环境呢?当我们埋怨学校里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时,去看看那些孩子们是如何学习的吧,那足以让你羞愧得无地自容。

  我认为家庭应履行责任,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给予孩子更多关爱。而学校、老师也要多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尽量减少他们的不好的心理问题。同时我们也呼吁国家政府制定完善的相关政策。切实维护并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各位同学们,珍惜我们的学习机会吧,学习也是为我们往后的日子做准备呢!我们仅有的这十几年,人生的五分之一,又怎么可以让它就这样从手中白白溜走?不学些实际的东西不也太对不起自己了么?所以,各位同学们!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努力学习吧!

摸清留守儿童底数之后如何进行改进?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数居住在中南各省。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52%。中国的留守儿童到底有多少呢?要怎么解决留守儿童这一问题。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倪春霞26日在天津大学一场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的研讨会上透露,我国今年将首次摸清留守儿童底数。

  倪春霞表示,民政部已与教育部、公安部等决定今年开展留守儿童全面摸底排查工作,从而实现精准帮扶。

  这无疑是国家层面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迈出的实质性一步。社会更关注的是,后面的“N步”如何走,如何将这一“福音”持续下去

  2016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从源头上改变“儿童进不了城,父母回不去乡”的无奈现实,实现“到2020年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的目标。各地也结合实际制定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实施方案。留守儿童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在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同时,必须依靠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力量三方同时发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应当建立起孩子身边的救助体系,发挥村级组织的力量,动员村级妇联工作者、学校、留守妇女等多方面参与,拓宽留守儿童向身边人求助的渠道,尤其是留守女童,要确保她们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及时获得有效帮助。同时,可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支教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等志愿活动常态化。

  另外,有法学家建议,创新我国立法建设,对留守儿童的保护尤为重要。

  “现在,无论是政府的扶持政策,还是共青团、妇联、学校、社区以及群体社会组织、企业等,对留守儿童的工作都是零散个案性质的,尚未建构起完整、完善的留守儿童福利体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说。

  陆士桢指出,儿童福利服务是一项社会性的事业,有赖于国家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支持。有必要通过制定儿童福利法这样完整系统的儿童基本法律政策来保障儿童的权利,这对改善儿童福利分散化管理现状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必须制定针对留守儿童工作的专门法规。

  目前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已从前些年的生命安全、生活温饱、身体健康等,深入到了精神生活、心理健康。系统、有操作性的精神关爱方案,成为新诉求点。

  最后,从长远看,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还需要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引导扶持返乡创业就业等多项措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使更多留守儿童能在父母身边健康、快乐地成长。

论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内心呼唤的是父母能陪伴在自己身边。但根据调查大约70%的留守儿童的父母每年才回家一次,甚至有的几年才回家一次。想念父母时,他们默默哭泣,默默想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细心生活的照料者。”但现在中国有成千上万的留守儿童失去了亲情的呵护。他们的成长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他们的哭恼和欢乐无从述说,面对人生重大的转折点也没有人加以指导。就像有一个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寒暑假期能见上一面,靠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爷爷异常严格,奶奶也是如此,孩子得不到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所以导致孩子形成了专横、霸道,自私自利、情绪很不稳定,学习基础差,排斥同学,自我保护意识强。再这样的继续与爷爷奶奶生活下去他会变成什么样我们都无法得知。其实父母对孩子的陪伴是很重要的,不要因为一时的赚钱毁了自己的孩子。但其实对于像他这些的留守儿童来说希望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父母的陪伴。

  根据2000年的五普资料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父母双方都外出工作,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这么多的留守儿童当他们看到他人与父母一起相处的时候肯定会特别的想念父母。想念的时候他们可能会一个人坐在村口,望着那条回家的必经之路,想着父母可能马上就回来了,但是每每都会失望。

  在举家欢庆,庆祝新的一年即将来临的日子里,对于许多留守儿童来说能与父母吃一顿饭都是一个简单而又奢侈的愿望啊。他们的父母为了节省回家的路费,为了这些节省的路费可以存下来成为孩子下学期的学费,所以他们决定几年才回家过一次年。孩子们每一次与父母相聚的日子都是他们所珍惜的,他们也希望时间能够流逝的慢一点再慢一点的。他们的父母也努力赚钱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他们的孩子接到他们的身边,陪伴他们长大。

  对于当今社会来说,我们应发挥社会的力量去关爱留守儿童,不断给予他们爱心,让他们远离深渊,帮助他们茁壮成长。我们不仅要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要给予的是精神上的帮助。做到不去嘲笑他们,与他们做朋友。

  留守儿童需要父母的关爱,需要父母的陪伴,也需要与父母进行心灵的交流。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导致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据各乡镇妇联摸底上来的数字统计,目前,桂阳县农村“留守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18%,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亟待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感情淡漠,上进心不强。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人格与智力健康发展。父母常年外出务工,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教育,将他们寄养在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里,疏于管教,造成性格孤僻、自闭和不合群,与父母长期得不到沟通、交流,造成亲情淡漠,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自觉性不强,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二)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心理出现偏差。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望于学校,而学校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沟通难以实现,致使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假话、成了“问题儿童”。

  (三)疏于管理,经不住外界诱惑。“留守儿童”的年龄刚好处在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教育、管理而易于造成是非意识淡薄,分不清好坏。“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更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根本管不了。现阶段,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而社会上一些不法娱乐场所为了牟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对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苦闷无聊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不能自拨。加上一些不法分子的引诱,有的走上了犯罪道路。

  二、对策与建议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应努力创造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强化家长对子女成长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引导家长正确处理打工致富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父母可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多与子女进行交流,关心子女的成长,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另一方面,家长要多与学校教师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并及时引导教育,防止其滋生消极的思想倾向。

  (二)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度。

  关注“留守儿童”身心成长是一个繁杂的社会问题,县委、政府、相关部门及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要加强舆论宣传,特别要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各级妇联要充分发挥联系各界妇女的特殊作用。开展“代理妈妈”活动,给予“留守儿童”更具体的爱。组织“留守母亲”接受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她们的素质,更好地承担起“留守子女”的抚养教育责任。共青团可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团(队)活动,和城市儿童开展手拉手活动,各级关工委要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与特困和问题的“留守孩子”结对帮扶, 让他们能得到更多的亲情和关爱。

  (三)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学校和教师应更多地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变化,增加感情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还要与家长及代养人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发挥家庭和教育的合力作用。同时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条件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使“留守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