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主要内容
《荷塘月色》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描写清华荷塘月色之美,抒发沉郁的心情。此文文笔优美、想象丰富,因收入中国大陆地区及香港的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但也有人质疑此文的价值。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事件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就是一篇既有内在美又有形式美的美文。其实十分司空见惯的荷塘上的淡淡月色和月色下淡淡的荷景,经朱自清先生的大笔渲染,便寓意深刻,竟成了人们心中一道挥之不去的忧伤风景。
荷塘月色
季节把一块玲珑剔透的翡翠
揉捏在一池凊澈明亮的水中
于是夏日里张扬起一塘深深浅浅的绿
于是微风中荡漾着一波高高低低的青
时光老人拿起了画笔
在碧绿之间点上了粉白的莲
大大小小
深浅高低
或含苞或怒放
于是一池的绿意愈发生动起来
日光透过池边杨柳的轻曼
挥洒着斑驳的爱意
荷莲在轻风中娉婷着
为阳光的轻抚动情地颤栗
树上蝉鸣和着荷塘里的蛙声
交响着一曲生命的歌谣
送走了阳光的追求
又迎来了月色的垂青
朦胧的清辉笼罩在倦怠的荷莲上
水波感应到了月光的柔情
涟漪出一行行闪烁的诗句
月儿拉开银色的帷帐
偷偷地进了荷花仙子的闺房
盈盈的身姿无形地拥着娇艳的莲
荷叶上晶莹的露珠滚动着欢快
疏漏的光影透着静谧
月儿在酣睡
荷塘在月光的怀里
也沉沉地进入了五彩的梦境
梦中驶来一条悠悠的乌蓬船
一个采莲的江南女子
如水芙蓉般的笑靥
醉倒一排排熟透了的荷莲
荷塘月色
绿萍衬得红莲娇
百花竞放争妖娆
十里水面唯尔傲
挑帘移步船头眺
迎面轻舟欢声绕
莺歌燕舞乐逍遥
窗格印出佳人俏
一曲颂荷随风飘
琴瑟共鸣称绝妙
《荷塘月色》说课案
[学生朗读4,5,6自然段加以体会]
文章第7自然段开始笔锋一转,由前面按空间顺序写景抒情,转向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联想南朝江南采莲的热闹场面,与现实心境作对比,表明作者对现实处境的不满与苦闷情绪,同时表现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段又写那晚的情景,“推门”与前文的“带上门”遥相呼应,自然结尾,干净利落而又余味无穷。文章写作思维十分活跃。
三.主题深刻含蓄,体现意境美
主旨和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要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必须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选择题材的用意。首先,从背景看:本文写于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当时正是中国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时候,中国军阀割据,国共第一次合作不久,国民党就背叛革命,发动叛乱,不少革命志士惨遭血腥屠杀,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工人300余人,七.一五汪精卫集团叛变,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作为民主战士的朱自清,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极为担忧,这就是作者在文章开头所交代的“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作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过描写一个幽静美丽的荷塘,来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理历程,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彷徨,苦闷;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次,从题材看:本文以“荷花”,“明月”为重点题材,“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不蔓不枝,可谓性格高洁,“明月”离俗尘而高挂,象征明净圣洁,古人常以二者比喻人的坚贞志向和节操,我想,在这里朱自清独巨匠心,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借用古典文学的传统手法,目的是委婉曲折地谱写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那特定的时代环境里的一曲心灵之歌,所以,我们不能把《荷》仅仅看作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更不能把它说成是作者逃避现实斗争的写照,因为朱先生在他其他的文章中就表明了这一观点,(教材后的资料)因此,本文的主题和情感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
作者怀着“颇不宁静”(忧国忧民)的心情,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和抒情,委婉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当时污浊颓废社会的不满,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未找到正确道路的苦闷情绪,同时也表明了作者保持高洁情操,不与丑恶同流合污的志向。
板书:描绘荷塘月色奇景
抒发对社会的不满和苦闷意境美
表达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表明高洁坚贞的志向和情操
四.语言清新凝炼,体现艺术美
[以4,5,6自然段的具体例句说明]
荷塘月色
文字也如荷花的美丽:“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静静的荷塘上,荷花无比美丽。高高在上的碧绿的荷叶,转一个圈,就如女孩子们一直梦寐以求的“蓬蓬裙”。但月光“奏响”,恐怕这条裙子要变成黄绿相间的颜色了!真美丽!零星点缀着的白色花朵,正是这方荷塘的“点睛之笔”。淡淡的刻在心间的粉色,纯洁的美丽无瑕的白色,如翡翠般暗而魅力无比的墨绿色,微微的暖人心间的黄色。他们彼此属于荷花、荷叶、月光。如此这般良辰美景怎能不令人心动呢
想想夜晚,或许有一两滴晶莹的露水悄然无息的落在荷花或荷叶上,稍许微风,他们就会有一丝的颤动,自然,露珠就会滚来滚去,像一个孩子般活泼,如在草地上欢快的滚动着。但最后,可爱的小露珠还是会随之滚落而去啊。
奶奶的村子上也有一方荷塘,但他是荷叶多,荷花少。炎炎夏日里,仔细的寻找,才能发现藏在一片片荷叶下的一朵朵小荷花,有的还是可爱的小花骨朵。小花骨朵的花瓣上方,好像唯一一点淡淡的红色都聚集到这儿来了。
雨天的早上,薄薄的青雾浮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都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莲子可真多!但采莲人却见不着。有可能是家务繁多,没有时间来吧。这时,我忽然想起了《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但可惜的是,“莲花并不过人头”。若过些年再来看看,恐怕刚好如这首诗所提了。
回到朱自清的世界里的荷花,仿佛比这荷花更加那人寻味了啊……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写于1927的7月“四·一二”事件之时,是作者朱自清著名的一篇借景抒怀的散文。
在此文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一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不齐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缕轻风使这样一幅《荷花图》动了起来,但这还不够,“月光轻轻柔柔地如流水一般地泻在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上。”这个“泻”字用的妙极了,少一分太微弱,多一分又太猛;青雾使荷花绿叶充满梦一般的感觉……古人有“推敲”的典故,《荷塘月色》让我更加深信文字是灵动的,如何巧妙的运用它们,除了写作的技巧之外,对自然和事务的仔细观察和深入思考才是重中之重,而饱含热爱深情的那颗心,更是写作者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荷塘月色》所描写的那个年代,虽然政治黑暗、前途暗淡,但文学大师朱自清却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写出这样的美文,真的是懂得欣赏美的人,这样的坚强和乐观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今天的中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要用我们的五彩神笔来描绘新的时代、新的发展、新的美好,为今天的中国书写新的风采。
荷塘月色
高XX级22班邱秋
关键词:荷塘、月色、彷徨。
“荷塘”,是整篇文章的地理中心所在。文章中作者在荷塘边漫步,欣赏到荷花、荷叶及上空的朦胧月色,再联想到自己的心境,勾起对往事的回忆,发出了无限多的感慨。
“荷塘”,这个词语点出了地点和环境;“月色”则是一种景观,而这又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景观,隐含了时间。这两个词语共同组成了文章的题目,看似平凡无奇,却无法再找出一个更贴切的词语来为文章命名。这篇文章的三要素已明确指出。
又很显而易见的,这篇散文,有着典型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形式。在文章中随处可见“幽僻”、“淡淡”、“阴森森”等带足了感情色彩的词语,可知这绝不是一篇单纯描绘美景的散文。小路大可用“偏僻”来形容,一个“幽”字却道出几许无奈,是因为向往那安静,又恐惧空无一人吧?除了心事重重的人,又有谁会无聊到半夜跑去赏荷赏月呢?夜间漫步,无非是要整理一下自己的烦杂心绪以及派遣一下孤独的感情。只可惜这种孤独反倒浓厚了许多:“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对比,更加显现出“我”的无助与脆弱。
那花、那叶、那树、那月、那云、那影,都让作者倾尽笔力去描绘,句句都饱含着真情实感。整幅画面很美,整个感情却很忧郁。给人的感觉是: 他想通过美景让心情变得愉快起来,或者想在这其中寻得一个答案。走走停停,模糊不清,那淡淡笼罩的月华正如他此时的心境:“彷徨。”他想做出选择,可他无法选择,这是矛盾挣扎的心迹,表达出作者希望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解脱的苦闷。这其中的种种滋味,大概只有他自己才懂吧。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1.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品味精炼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3.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和文章的主旨,学会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手法。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位哲学家说过:“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我国有许多的诗人、作家都喜欢借这些风景来表达自己的感情,那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古今中外的借景抒情的名句或名诗、名篇吗
今天我们将要共同学习的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让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美丽的自然风景?借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年11月22日),逝于1948年8月12日,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
他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1948年,朱自清因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参加了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的运动,本已身患肺病的他更是虚弱不堪,终于在贫病之中逝世,年仅50岁。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三、写作背景简介
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象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象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就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四、课文赏析
(一)请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诵,让学生入情。
(二)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整体感受。然后分组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理清课文的脉络和作者的感情线索。
第一段(第1自然段)月夜漫步荷塘的理由(想起荷塘)。
荷塘·月色
清晨的雨露在窗外滴滴垂下,窗外一片朦胧,仿佛看不清的人生,久久琢磨不透。
到了夜晚,雨露散发掉了,只留下淡淡的月色,从清凉的“薄纱”透过。黑暗的幽林越发神秘了……
一日不见,荷塘上早已变得群花盛开,荷叶只有只能衬托。夜晚的荷塘别有深意,比白天有趣多了。蜻蜓不想睡觉,荷花荷叶也不想睡觉,水中的生物也在活蹦乱跳,于是就开了一个“夜间晚会”。风儿姐姐也来帮忙,使花儿在跳舞,让青蛙唱歌。他们跳的是独特的“华尔兹”,它们唱的是大自然之曲的天籁之声。鱼儿自由的游来游去,是在与荷花伴舞吗?是的。最重要的是它们都在泡着清凉的溪水……此时的月色绝发美妙,如仙女在弹奏着《秦时明月》,又如银灯在照亮大地,更如绚丽多彩的调色盘。它照亮了树枝,让小树林不再黑暗;它照亮了荷塘,让她们不再孤独……它透过轻纱般的云层,为这夜晚的仙境増添一只乐调……
在黑幽幽的树林里,有着这样一位神仙。它,无私的为这里点亮灯光,它,便是夜明珠——月亮。月色,是颜色,更是美妙。
这里幽静,这里恐怖,这里黑暗,便是森林吧。但却有月亮,它不怕黑暗,而又喜好幽静。它是淡黄的,却又有深黄,扑塑离迷之间又带着略略伤感。它又变得活泼了,滚来滚去的。云儿在旁边与它玩伴。抚摸。它用月光织成了一片薄膜,在树林里穿梭;它用月丝造就一朵朵淡云,从天空直射……他在弹奏一曲美妙的音乐,只适合在这里,幽静自在的地方,它弹奏的乐曲没有一丝丝瑕疵,月光流水,让这里充满宁静与安详。只记得那晚天空是一片淡黄,映照着黑暗的树林,美丽的荷塘……
也许,那晚是幻想,是梦,但是我却憧憬着。
看着天上的月光,地上的荷塘。我慢慢的找——找……寻找那片丢失的记忆……
盛夏之梦·荷塘月色
童年的池塘是很美的地方,清澈见底,它的旁边,还有许多小草众星拱月似的围着它。
池塘的周围全是小草,远远望去像一张毛茸茸的地毯。在“地毯”的中间放着一面“大镜子”。池塘上铺满了许许多多绿色的荷叶,你看,那荷叶上有青蛙在唱歌呢。鲜嫩的小荷那尖尖的角才露出水面,蜻蜓早就立在了它头上,不愧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啊。
特别是夏天的晚上,小伙伴们都在池塘边的柳树下追逐打闹,累了,就靠着柳树休息,有的听着青蛙和蝈蝈的叫声睡着了。有的则爬起来抓萤火虫,不小心就掉到了池塘里变成了落汤鸡。有的玩弄着柳树的枝条,把枝条弄得东一歪西一扭的。
萤火虫照亮了整个月夜,在池塘上与天上星光的倒影吻合,让人捉摸不透到底是萤火虫呢?还是夜空的星光?在思考的时候慢慢睡着了,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看到那美丽的池塘,那梦一般的池塘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犹如梦一般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