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入木三分
成语入木三分的故事
【出处】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诗句:写人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
【释义】相传 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三分等于1厘米) 深。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文章或见解深刻、透彻。
【成语故事】
传说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祭祀,让王羲之把祭祀的文字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人雕刻。刻字者雕刻时惊奇地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刻字者足足削进去三分才见到底,不禁对王羲之雄劲的笔力惊叹不已。
王羲之的笔力能够达到这个程度,肯定不是凭空而来或者只凭天赋,每日的刻苦练习是必须的。事实也是如此,史料记载,王羲之很重视练习,每日从不间断,即使在休息和走路时,也在思考写字的事情,由此可见他所下功夫之深。所以,我们在羡慕名人的成就时,更需要关注他所走过的路,关注他所付出的努力与辛苦。虽然有可能我们学习了王羲之的勤奋与专注,还是无法达到他的高度,但是相对于之前的我们自己,进步也会是巨大的。
其实,不只写书法想达到入木三分需要付出辛苦与努力,如果我们想在文章或者见解上做到入木三分,同样需要勤奋与刻苦,多思考、多总结、多积累,都是必不可少的。
成语入木三分的故事
【注音】rùānfēn
【出处】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指深刻
【相近词】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相反词】略见一斑
【成语故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33岁时写《兰亭集序》,37岁写《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入木三分的意思
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近义词:刻画入微、力透纸背、鞭辟入里、
反义词:不着边际
1、他在文学创作上挥洒自如、入木三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这幅画像对模特儿神情的掌握可说是入木三分。
3、北爱看完了,石小猛的演员演得太好了,可怜可恨可悲都被他演得入木三分。
4、刑侦队员将这案件分析得入木三分,真相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5、你的评语虽只寥寥数语,却是入木三分。
6、这是一部惊人之作。它观察细致、字句简洁,对受压迫者的心理描写入木三分。
7、油菜花青矜小菊的剧评啊,入木三分。
8、这尊钟魁像雕得入木三分,怒眼赤髯,看了令人不寒而慄!
9、李老师的论述鞭长莫及,入木三分。
10、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创演的曹操的形象入木三分。
11、王羲之的书法可谓入木三分,同时期找不出几个人能与之匹敌。
12、写的是入木三分。非常悲哀的事实。
13、他因在影片“一级恐怖”中以饰演一位被指控为谋杀者的侍童的精彩表现而获得奥斯卡提名奖,并在影片“美国X档案”中将一位新纳粹分子刻画地可谓是入木三分。
14、这篇社论对问题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
15、人看问题视野要宽,提倡多维视角看问题,才能全面而准确入木三分。
16、鲁迅的文章骂人时往往入木三分。
17、这些评价非常中肯,也都入木三分的。
18、作者又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至群体与社会和国家的互动,反映了香港人在这五十年间的不断改变,不断融汇贯通中西文化的价值观。作者以香港为家,藉本书对这个家作出入木三分的描述,既抒发对香港的深厚情怀,又对香港的多方面演变作出中肯的分析,是少有具历史参考价值的好书。
19、这位书法家的书法苍劲有力,入木三分。
20、除了偶尔若有所失的时候,他的眼睛总是非常犀利,看人入木三分。
21、这位书法家的书法苍劲有力,入木三分。
22、你看这件雕塑作品,入木三分,力道十足。
23、画面看不到一个人,却把喜庆的气氛烘托得入木三分,将一幅民俗风情的画卷展示在人们的眼前,这正是作者的出手不凡之处。
24、他在拍戏非常投入,所以扮演的角色入木三分,因此他深受导演的赞赏。
25、他分析问题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实在令人信服。
26、她的小说多以对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深刻描写而著名,笔触生动细腻,刻画入木三分。
27、这篇文章的视角独特,秉笔直抒,入木三分,一气呵成。
28、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处理之后,又对计算机技术做了非常高水平的概述。
29、这篇文章的视角独特,秉笔直抒,入木三分,一气呵成。
30、他那入木三分的精湛雕刻技艺赢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
31、他的书法创作个性鲜明、独树一帜,各个细节都入木三分。
32、这个演员把老谋深算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让观众们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33、真实、细小、入木三分的细节刻画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34、这个题我开始不会做,可后来,我分析得十分透彻,做出了这个题,可真是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啊!
35、他把电影中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深受广大观众的好评。
36、朋友并不一定总对事情能够有入木三分的感受。
37、他的许多话都是这样犀利有力、冷嘲热讽,既入木三分,又看似愚钝。
38、他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
39、秋分秋分,昼夜平分;烦恼忧愁,五裂四分;吉祥如意,秋色平分;幸福快乐,难舍难分;天天开心,恰如其分;生活惬意,入木三分。祝:秋分快乐!
40、他的描述入木三分的描述了有关情况。
41、她把剧中苦媳妇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难怪得奖。
42、老王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
43、他对这件事情分析得非常透彻,其见解可谓入木三分。
44、我们在思考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入木三分的态度。
45、至今没有一位作曲家不被他感动,有些时候,他的作品对其他作曲家的影响更是入木三分。
46、他的眼光非常独到,无论分析什么事情都入木三分,非常透彻。
47、他的演技天下无双,扮演什么角色都能入木三分。
48、这本小说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刻画的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的。
49、他没有一个句子能象拉布吕耶尔的许多句子那样余音回荡,入木三分。
50、真是栩栩如生!凯伦的蛋糕作品细节刻画十分到位,从狮子的牙齿到其耳中的毛发都显得“入木三分”。
51、这角色演得太好了,让人有入木三分的感觉。
52、毛主席说过:一切不是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言简意赅,入木三分,大浪淘沙,始见真金;亲爱的,你对我耍过流氓吗
53、研究现状要深入实地考察,分析问题要入木三分,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上取得实效。
54、他的许多话都是这样犀利有力、冷嘲热讽,既入木三分,又看似愚钝。
55、一语破的,一针见血,言必有中,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56、这篇文章的视角独特,秉笔直抒,入木三分,一气呵成。
57、除了偶尔若有所失的时候,他的眼睛总是非常犀利,看人入木三分。
58、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
59、《水滸传》对梁山泊好汉个性的刻划,真是入木三分。
60、一向以感说会说实说为人称道。他的这番话可谓入木三分!
61、这部小说最精采处就是作者将主角的狠毒个性写得入木三分。
62、这部电视剧的许多情节都十分感人,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63、我不由惊叹这部戏剧对于穷人苦难生活描写入木三分。
64、前者于片中扮演与儿子相依为命的年轻寡妇,后者则饰演为报妻仇而杀人的逃犯。这是二人继幸福黄手绢后又一次入木三分的演出,细腻动人。
65、你的书法作品看上去就有一种入木三分的感觉。
66、人看问题视野要宽,提倡多维视角看问题,才能全面而准确入木三分。
67、谢君豪是香港男演员中,少数能单以眼晴就能演戏之辈其他例子有梁朝伟黄秋生等,在片中多场感情戏,只靠沉郁的眼神就成功把角色的悲情演绎得入木三分,令人佩服。
68、每个人的照片都是一部小说,入木三分的用气场撰述了整个生活状态。
69、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入木三分的听老师给我们讲新知识。
70、本书对地方电视新闻的剖析入木三分,令人坐不安席。
71、平实的感情诠释,却也入木三分,发人深省。
72、这个真实的故事把两个年轻人的冷酷残忍刻画得入木三分。
73、他有着深厚的文学造诣,无论描写什么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74、不管是历史还是传说,都得到了写实主义者入木三分的精妙刻画。这样一来,真实与虚构之间便没有了界限。
75、他把故事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76、迈克尔在以下这部影片的演出为他夺得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他将贪婪的丑恶演绎得入木三分。
77、鲁迅的一些杂文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
78、“入木三分”这则成语原意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后来,用来比喻文章或分析问题深刻、透彻。
79、这是一部惊人之作。它观察细致、字句简洁,对受压迫者的心理描写入木三分。
80、他的许多话都是这样犀利有力、冷嘲热讽,既入木三分,又看似愚钝。
81、实际上,要想知道那些没有对加拿大宪法基本特征理解的入木三分的记者何以能胜任政治佚事的报道工作。
82、他的雕刻技艺非常精湛,刻画的人物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83、你把这些人物都刻画得入木三分的我很羡慕啊。
84、这么大的太阳还能入木三分的认真听讲座靠的就是心态问题。
85、修练了阴阳离合望气术之后,因为有乾阳真气做支撑,他的书法已经到了浑然天成、入木三分的地步,一个常人不可企及的高度。
86、《亮剑》的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剧。其艺术魅力并不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剧情刻画,也不是气势磅礴、恢弘壮观的场景描写,而是栩栩如生、入木三分的人物塑造。
87、他的描述入木三分的描述了有关情况。
88、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处理之后,又对计算机技术做了非常高水平的概述。
89、我相信你只要坚持努力了你就可以交出让人入木三分的作品。
入木三分的故事简介及主人公是谁
唐·张怀瓘《书断》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字迹的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语本《说郛》卷八七引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清赵翼《杨雪珊自长垣归来出示近作叹赏不足诗以志爱》:“入木三分诗思锐,散霞五色物华新。”
成语典故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之一,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可以知,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工夫之深了。
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王羲之(公元303-公元361年,另说公元303-公元379、公元307-公元365、公元321-公元379年),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他出身于名门。
近期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于赓哲开始在央视《百家讲坛》讲授《狄仁杰真相》,同名图书也将于近期上市。在书中,于赓哲告诉大家,狄仁杰不仅是“神探”,更是卓越的政治家,但那位“元芳”却查无此人。
对于因“元芳体”而爆红的李元芳,于赓哲表示,史籍中并无相关记载,应为影视作品的虚构,“并无资料记载有哪些助手始终跟随狄仁杰”。而剧中李元芳的官职“千牛卫大将军”,在历史上确实存在,相当于现在的中央警备局局长,主要负责皇室及宫廷安全,跟狄仁杰这样的地方大员也是没有关系的。
作为当时杰出政治家的狄仁杰深得女皇武则天的信任。两人常促膝交谈,对于狄仁杰的意见,武则天即使心有不悦,也会“每屈意从之”。狄仁杰70岁时还在武周政权中身居高位,武则天还特许狄仁杰入朝觐见可以不跪。公元700年,狄仁杰逝世,武则天深感哀痛,甚至罢朝三日。一些文学作品因此称两者关系暧昧,于赓哲向读者澄清,这完全是艺术虚构,两者纯粹是政治关系。
论武则天与狄仁杰
这两个人都是当时拔尖政治家。
狄仁杰官拜首相,爵封梁国公。可武则天却称国老,不称仁杰,狄公。“国老”是敬辞,足见女皇帝对狄仁杰敬重特高,信任无比。当狄仁杰因病去世时,女皇帝在朝堂上痛哭失声:“朝堂空矣,天何夺我国老之速也!”狄仁杰生前,女皇帝对他是言无不听,计无不从。李、武两家,面对如此局面,谁都不敢轻视狄仁杰。另一方面狄仁杰认为当今天下,女皇帝才能无双,李武两家无人能与之比肩。他真心实意拥戴这个大周女皇帝。这两位杰出政治家是英雄相惜,心心相印,心有灵犀。但这不等于说狄仁杰完全赞同改唐为周,在他内心深处眼前的大周帝国,不过是李渊、李世民、李治事业的有限延续。对女皇帝而言,“不皱眉头也知尔的心肝”,她不能,也不愿挑破那层窗户纸,狄仁杰面子上拥周,实则怀唐。所以狄仁杰立储之议,请求迎还庐陵王,女皇帝则说“还尔太子”。这清楚的表明,她最终还是同意回归李家做先妣。去帝号,称太后。
点击展开全文#art_sho;z-index:900;botto;;padding:0;%;height:50px;border-botto solid #f9f9f9;background-i-gradient(hsla(0,0%,100%,0),#f9f9f9);color:#1c6bcc;text-align:center;line-height:170px}#art_sho{position:relative;font-size:14px}#art_sho,#art_sho{position:absolute;top:-20px;left:50%;display:inline-block;-left:-4px;;height:8px;border-botto solid #1c6bcc;border-left:1px solid #1c6bcc;content:' ';transfor(-45deg)}#art_sho{top:-15px}
关于入木三分的历史典故
【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示例】: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受。
◎秦牧《手莫伸》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王羲之,字 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之一,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他博采众长,开创了一种独具一格的书法风格,被后人喻为"书圣"。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可以知,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工夫之深了。
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 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王羲之(公元303-公元361年,另说公元303-公元379、公元307-公元365、公元321-公元379年),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山阴(今浙江 绍兴)。他出身于名门。
入木
【注音】rù sān fēn
【成语故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33岁时写《兰亭集序》,37岁写《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出处】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指深刻
【相近词】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相反词】略见一斑
【其它使用】
◎ 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入木三分、痛快淋漓的感受。
◎ 我牢牢记得:一种巨大的、书呆子被揭露的体验,一种对蒙古语词入木三分的内涵的体验,攫住了我。
◎ 这些文章充满浓郁的政治热情,紧密地联系社会现实,切中时弊,激浊扬清,入木三分,读者拍案惊叹。
◎ 下面教师戏称其为"剪刀市长",实在是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入木
出处 : 唐 ·张怀灌《韦断》
晋帝祭北郊,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释义 笔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客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切。
故事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因为 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书法,可以称得上冠绝古今,他的字秀丽中透着苍劲,柔和中带着 刚强,后代的许多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学习书法的人很多都 以他的字作范本。现今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著名的有兰亭集序、黄庭经等。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 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 摹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 服也划破了。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 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申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羲的动作中 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土便把那 些鹅都送绘了他。 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 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 三分多。他赞叹他说: ”右军的字,真是人木三分呀!”
入木三分读后感
绍兴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巍巍群山,泱泱鉴水,注定了这是一方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几千年来,在这里诞生了一批又一批志士仁人、英雄豪杰。
最近我读了被称为“书圣”的书法家王羲之的一篇故事——《入木三分》。王羲之从小就喜欢练字,客人来,总要去书房看看他的字,大家都夸奖他的字写得好。但是,小羲之有自知之明,从不自满,他知道要成为一名书法家,需要长期刻苦的用功和练习。在以后的日子里,王羲之努力练习毛笔字,把家里的池水变成黑色,成了墨池。
有一次,皇帝到北郊祭祖,要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王羲之奉命把祝词一口气完成。皇帝就派人把祝版送到雕刻工场。工人们刻呀刻呀,刻了半天,雕刻师傅发现,王羲之写的字笔力很大,墨迹深深地渗入木头中去了,用湿布都无法擦掉,刀子刻进三分还能看见墨色,惊奇之余,人们由衷地赞叹说:“右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啊!”
就是有这种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勤奋好学的精神,使王羲之达到了这种入木三分的书法最高境界;他的刻苦努力,最终得到了人们的赞美和认同!我一定要向他学习,坚持不懈,天天向上!绍兴名人,如同煜煜星辰,辉耀了中国历史的长空,他们不仅是绍兴的光荣和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成为新一代名人,光耀祖国!为国争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入木三分的故事
【拼音】: rù sān fēn
【解释】: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成语故事】: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评价,被后人称为“书圣”。
他写的字既秀丽,又很苍劲,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想想看,一般秀丽的字会显得柔软,而苍劲的字则显得粗硬,但是他竟能脱尘出俗,二者兼善,可见得他书法的功力之深,这恐怕不是天生具备,而是靠后天勤学苦练而得来的
有一天,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个人先用刀削木板,却发现笔迹竟然透进木板里有三分深度,这件事情可是轰动了整个京城,“入木三分”也就成了人人皆知的成语了。用毛笔写字在木板上,而笔迹还能透进三分的深度,除了身怀绝技的人还有谁会有这种能力呢?但是,我们也可以想见这位“书圣”所写的字,笔力非常雄厚,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于是,后来的人便根据这段故事的情节,直接把“入木三分”,用来形容人们写文章,或者是说话的内容非常深刻。
以后只要说故事的人,把故事的情节说得生动逼真,我们也可以夸赞他说故事说得“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书法,可以称得上冠绝古今,他的字秀丽中透着苍劲,柔和中带着刚强,后代的许多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学习书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范本。现今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著名的有《兰亭集序》、《黄庭经》等。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