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写作基础
一、版面术语
报头、报眼、报脚、报眉、头版头条(二版头条、三版头条等)、偏头条、
倒头条、通栏标题、套红、中缝(一四中缝、二三中缝等)
二、报纸的文体
主要有三种:消息、通讯和言论
新闻的分类:
广义:消息、通讯、言论(评论)、图片
狭义:消息(新闻就是消息,消息就是新闻)
消息字数一般要求:重大消息不超过800字,一般消息不超过500字。
三、什么是新闻(消息)
(1)定义:消息就是用最简要和最迅速的手段报道最新发生的事情的一种宣
传文体。
新闻(消息)就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报道最新发生的事实。
消息来源格式:本报讯(记者、特约记者、通讯员),新华社消息、路透社、塔斯社等等
(2)特点:
采写发稿迅速、及时,叙事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较小。
内容包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另加“如何”
(3)消息的结构:消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写法: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
四、消息的种类(按写作特点分)
(1)简讯(新闻短波)(2)动态消息(3)经验消息(4)综合消息(5
)评述性消息(6)新闻特写(素描、特写)(7)人物消息(8)公报式
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
一、新闻的定义
首先,什么是新闻?历来说法不一。新闻定义的争鸣伴随着新闻学的研究,已走过一个多世纪的路程。国内外众多资深新闻学专家和新闻工作者,给新闻下了170多种定义。
无论中外古今,公众认知、理解的新闻就是某种见闻。如果我们以属加种差的形式来给新闻这一概念下定义的话,见闻就是新闻的属概念。找到了属概念,使用内涵定义法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种差,给出不同的定义,如从性质、发生原因、种属关系、功用等方面就可以列出下面一组基本定义:
来概括即“新”。
2.发生定义:新闻是通过对新近、新鲜、新奇事物的感知而获得的见闻。发生定义是立足于新闻产生的方式来给新闻下定义的。这种方式就是人的感知形式。
3.关系定义:新闻与过时、陈腐、平淡的旧闻相对,是新近、新鲜、新奇的见闻。关系定义突出的是新闻与旧闻的关系,要表明的是前者和后者同归“见闻”一“属”,是同属中的两个不同“种”类。
4.功用定义:新闻是能够满足受者喜新好奇心理的新见闻。功用定义所表述的则是新闻的最基本的社会功用,而不是作为某种特定工具的特殊功用。
可以说,上述一组基本定义具有最广泛的概括性,能够正确地定位新闻的外延与内涵。
二、新闻稿件应具备的几个基本要素
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之一:新闻事件具有能够满足读者好奇心的特征。
上学的时候,老师们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定义通俗点讲,就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是新闻”。老师讲完了,大家就在教室里哄堂大笑起来。现在想想,其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咬狗”式的新闻也很多。比如说,现在众多的媒体炒作、明星包装等等,你骂我,我骂你,似乎很热闹,但从实质意义上理解,与前面所说的“人咬狗是新闻”的调侃也差不了太多。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在这里不能分析得太深刻了,否则就有可能出政治问题了。
但是,之所以提起这些,是因为它充分说明了新闻选题的侧重点,就是应该在“创新特征”上下功夫。你想报道的事件它必须得有点新意,能够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
在我们现实工作中,我们可以把新闻性理解成工作中的创新性,即我们所做的工作是独一无二的,在我们现实工作中,我们可以把新闻性理解成工作中的创新性,即我们所做的工作是独一无二的,是可以让大家感到眼前一亮的。比如说,我们石景山区人口计生委搞了一个性科学教育基地,这对于性观念保守的中国社会来说,就是一件具有很强创新特征的工作。围绕这样的一个选题做文章,就非常符合新闻事件能够满足读者好奇的特征。
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之二:新闻事件具有典型性特征。
典型报道对于非专业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它却是我们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时必须掌握的。
一是事件是否与当前的宣传主题有较强的关联;
二是当事人做这件事是不是轻易就可以实现的。
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之三:新闻事件具有指导性特征。
与新闻事件的典型性特征相比,新闻事件的指导性特征既需要具有典型性特征,还要具有可推广、借鉴的特征。也就是说,指导性特征是建立在典型性特征之上,并高于典型性特征。
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之四:新闻事件具有焦点性特征。
任何优秀的新闻稿件,都肯定有焦点性特征的存在。焦点性特征明显的稿件,是所有新闻媒体所追寻的稿件。
在新闻素材的选择上,能够敏锐地抓住新闻事件的焦点性特征,把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事件及时地报道出来,就一定能撰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
上述四个要素可以独立存在,即只要拥有其中一个要素,就是一篇完整意义的新闻稿件;也可以二个要素或三四个要素同时存在,同时存在的要素越多,新闻稿件的价值就越高。
2015年关于新闻的写作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新闻”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广义的,广义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泛指报纸、广播、电视中常用的各种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调查报告、评论等。
(一)什么是新闻
一种是狭义的,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除了评论等少数议论文,绝大多数新闻都是记叙性文体。
这里的定义强调三点:
一是在“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二是“新近发生”,这是说新闻不是隔年的老黄历,不是旧闻,强调的是变化中的“新”;
三是“报道”,即指新闻反映的是有意义的事实,重要的事实,值得报道的事实,是经过新闻工作者加工裁剪的事实。
(二)新闻的特点
概括地说,新闻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性
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报道的一项根本原则。这是由新闻的内涵和特性所决定的。新闻所表现的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客观存在的事物。
2.新鲜性
作为一种信息,新闻是事实的反映,但并非任何事实、任何信息都能成为新闻。新闻必须是新鲜的所见所闻。新闻的“新”包含内容的“新”和时间的“新”两方面。内容的“新”即要有新意;时间的“新”就是要及时。
3.倾向性
一切新闻机构都是某一阶级、某一集团的喉舌,都是根据本阶级的利益进行新闻宣传的,这就给新闻带上了无以争辩的政治倾向。
4.选择性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无疑的,但由于新闻同时又有凭借事实传播一定的思想观点和影响舆论的作用,各种政治力量和社会集团往往利用新闻作为宣传手段。因此,对新闻事实总会有所选择。我们的新闻报道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围绕国家局的中心工作和指导思想来报道。
(三)新闻的五要素
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W”。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 何故)?有的还要加上一个H(Ho怎么样)
新闻要素=5“W”+1“H”,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写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四)新闻的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新闻包括多种体裁,大致有以下几种:消息(简讯)、通讯、报告文学等。
消息即是狭义的新闻,它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消息必须具备上面新闻的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一则消息只有具备这五个要素,才能让读者对所报道的事情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因为消息是新闻写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大家动笔写稿件的主要形式,也是大家接触最多的形式,由于时间的关系,下面重点只讲一下怎样写好消息稿件的问题。其他文体就不在赘述了。
怎样写好消息稿
关于消息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消息,它有哪些特点
消息,就是用最简要和迅速的手段报道最近发生事件的一种新闻宣传文体。也就是说新闻消息就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报道最近发生的事实。狭义的新闻就是指消息,它是新闻体裁的重要形式,是报纸和广播电视新闻的主角,其它新闻报道如通讯、广播稿、新闻评论等是它的发展和补充。
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作新闻或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新闻体裁的总称)它是我们使用的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裁。
消息的特点是:采写发稿要及时、迅速,叙事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短小,在结构上一般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部分组成。
2、消息的写作原则
一是必须用事实讲话,要选择和运用典型事例对事实进行概括,处理好议论与叙述的关系(消息中的议论必须是从事实本身得出来的结论,不能抽象推理)。
二是必须完全真实,可靠,有一说一。要真实可信,分寸得当。还要强调反映本质的真实,不搞片面性和表面性。
三是新闻要新,时间新、内容新、角度新、结构新。
四是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就是强调思想性,主要是指指导性、正确性、针对性方面。
五是要有可读性,即要顾到知识性、趣味性、使读者感到有趣味。
3、消息写作的要求
一是迅速及时;
二要短小精悍;
三要生动活泼、有风趣;
四要有文采。
4、经常写的消息种类
1)简讯:即用三言两语简要报道新发生或新发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这类报道的内容要求单一写作。一般不分段,既没导语又不必交代背景,只求简单明了的告诉读者某地、某时发生了某件事就可以。(100字以下)
2)短消息:即用简洁文字把最新、最重要、而又有意义的事实报道出来。一般的短消息,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有的短消息,也没导语,一气写下去,但是它比简讯、快讯要写的具体。(100字左右)
3)长消息:即用较多的笔墨深细的报道新闻价值较高的重大事实。此类消息的写作有导语,还要交代必要的背景,主要是报道重要会议、重大事件或成就及介绍先进经验等。(500字以上)
此外还有特写消息、人物消息、述评消息、图片新闻等。
5、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就是准确、迅速地报道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新鲜事实的一种消息形式。它是最能鲜明、直接体现新闻定义,及时传递信息、沟通情况的一种报道形式。 其特点是:短、快、新
6、经验消息
所谓经验消息,即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概况性、经验性或典型性的报道。它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事件为中心,而是由许多事实,或者说,由一件以上的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它不是突发性的,事情的发生、发展有比较长的过程。它所选择的事实有典型意义,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某一个时期、某一项工作的全貌。它不是简单的现象罗列,而是通过纵和横的对比、分析、阐述,揭示事物的本质,对读者有启发性、指导性。
7、述评消息
述评消息往往以“记者述评”的方式发表,因此也称记者述评。它是一种以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方式及时分析形势,阐述重大事件,揭示问题本质,用以指导现实生活、工作的新闻体裁。
消息的结构
消息的结构类型
1、倒金字塔式结构
所谓的倒金字塔式结构,就是把最重要、最新鲜、最精彩的新闻事实放在最前面,然后依次后推,形成“虎头蛇尾”形状。这是一种最常见的传统的新闻结构方式。常应用于动态新闻。
2、金字塔式结构
所谓金字塔式结构,即上小下大的形式,按事件发展的顺序,把最重要的结局放到后面去写。常用于目击式新闻。
3、自由式结构
所谓自由式结构,即以不拘一格、自由灵活的表现方式打破成规写作新闻的方式。常见的方式有目击式、散文式和对话式等等。
消息的标题
1、标题的种类
(1)正题
正题也称主标题、主标、主题,它是标题中最主要、最受人注意的部分。在复合型标题中,一般字号大,居主位,点明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或观点。
(2)引题
又称肩题、眉题、上副题,它与正题搭配,烘托、引导、说明和渲染正题。引题文字少于副题,字号小于正题。
(3)副题 副题又称辅题、子题、下副题,它与正题搭配,是置于正题后的次要标题,用于补充、注释、深化、完善正题。
(4)提要题
又称提示题或纲要题,它提纲契领地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做法、经验或问题,向读者作概括扼要的介绍。这种提要题一般可提供背景材料、介绍主要内容、突出新闻事实等作用。
(5)插题
又称小标题、分标题,是分别穿插于文中的小标题。
新闻标题的作用
1、标题在版面编排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2、标题是对新闻内容最好的标示
3、标题具有引导和吸引读者阅读的作用
4、展示新闻立场、观点
5、组织、美化版面
新闻标题的组成和形式
1、主题:
又称主题和大标题,其字号最大,位置最显要,内容也最重要,用来概括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思想。一则新闻的主题可以是实题也可以是虚题,如果只有一行题,一般不能制成纯粹的虚题。主题一定要精炼,不能太长或太罗索。
2、辅题:
用来配合主题来完成标题任务。辅题不能独立存在,也不是每题必有辅题,而是根据内容需要来决定是否加配辅题。辅题分引题(又称肩题、眉题、上辅题)和副题(子题、下辅题)两类。
(四)如何创作好的标题
看报看题看书看皮,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美在眼睛,文美在标题,就是说标题犹如人的眼睛。好的标题相当于文章的广告能招揽读者,好的标题能一下吸引读者的目光,是文章的门面。使读者看了标题后产生要读内文的欲望。
1、标题要准确生动,准确和生动是不可分的,生动而不准确会失之于浮夸,准确而不生动又会失之于枯燥。一事实要准确,标题要忠于新闻,不能文不对题,事实不能歪曲,不能任意拔高,更不能虚构。二观点要准确。三用词要生动,遣词造句要善于用最恰当最贴切的表现或评价。文章的内容做到不浮夸、不粉饰。常用的方法有:标题句式工整,注意对仗,不仅生动活泼而且琅琅上口,如:有钱买小车,无钱办教育。还有恰到好处的运用成语,长长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可以用修辞学的比喻、比拟、借代等手法可以增强标题的形象性如:一道公文背着39颗印章旅行。用于标题的词句必须经得起推敲。
2、标题要点出文章精华,这是能否引起读者阅读的关键,标题要把文章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写在标题之中,总之要引人入文。如2007.7.4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山定权 树定根 人定心(江西武宁县长水村林改记实)
3、标题要简短易读,不要一写就是几十字,做好标题使其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1)巧用比喻
美国华纳 时代在线
终于拜了天地
(2)巧用比拟
遭到空袭48小时后
巴格达:平静之中气难平
(3)巧用排比:
做文明市民 创文明单位 建设文明城市
(4)巧用摹拟:
飞天伏群芳 碧水映明霞
(5)巧用反复:
喜喜喜 娘家频添回门女
新田改行教师纷纷归队
(6)巧用对比:
1、狗咬人——没事 人咬狗——罚款
2、昔日:农民掏钱 干部去旅游
如今:政府出资 农民去考察
(7)巧用谐音:
1、 羊倌的儿子留了“洋”
2、有“礼”走遍天下
(8)巧用感叹:
1、 跑!跑!跑!
东北敌军官兵纷纷跑到解放区来
2、 不许乱收费!
国家计委出台八项价格、收费检查项目
(9)巧用回环:
猪多肥多 肥多粮多 粮多猪多
人才开创事业 事业造就人才
(10)巧用双关:
有欺诈怎“安然” 无诚信“安达信”
“两安”悬念越滚越大
(11)巧用衬托:
国民遇难海里挣扎 首相挥汗球场尽兴
(12)巧用设问:
潜艇没长眼
美称将全面调查核潜艇撞船原因
(13)巧用引用:
诗词名句:
会翁之意不在会,在乎山水之间也
熟语: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成语:
允许“生财有道” 不可“为富不仁”
(14)巧用顶针:
权力金钱美色关 关前落马一批官
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条,必须具备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则要有写作技巧。
①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②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
③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④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
⑤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
v 导语作用:
1、最简洁地反映出新闻要素。新闻的要点与轮廓,使读者一见即知传递何种信息;
2、最简洁地确定新闻基调。导语写出新闻的基本格调与舒展程度;
3、最精彩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导语要抓住读者,激起读者阅读欲望。
新闻导语的类型
1、叙述式
直接用叙述的方法,把新闻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和思想,经过提炼、概括扼要地写出来。
2、评论式
在消息的开头就对事物发表评论,使消息事实的意义更加明确,或者把事物的结论写在开头,揭示事物的意义和目的。
3、提问式
在消息的开头,提出读者所关心的问题,然后加以解答。
4、描写式
也称见闻式、目击式或细节式。在消息中对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细节,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点的描写,以造成气氛,增添声色,引人入胜。
5、谈话式
也称“你”导语。在导语中直接把读者称呼为“你”。这类导语缩短了记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是最使人感到亲切的导语。
6、引语式
即引用一两句新闻人物重要的讲话或精当的俗语、诗歌,借以概括地表达出新闻事实或揭示主题。
7、对话式
采取对话问答形式采写的导语。
8、对比式
利用同一事物或具有可比性的事物进行两相对比。
9、感叹式
以感叹的口气直抒胸臆,引起读者的关注
(五)如何写好新闻导语
消息的开头在新闻学上称之为导语。消息开头通常是第一个自然段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提炼概括展示在开端部分吸引读者注意,这就是导语的作用。
写好导语的基本要求:
导语是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打头阵的,而且要简明扼要,故称它是一条消息中的“寸金之地”。
那么,作为我们怎么耕耘好这块“寸金之地”呢?总结一些记者和通讯员的写作经验有三个方面:
其一,一般地说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有三点:
第一点,揭示主题,点明内容。最好是经过提炼的简洁精彩的文字表达,做到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同时善于运用生动形象而又朴实的语言来润色导语。表现形式上要努力创新,不落俗套,新颖别致,讲究文采。如在首届短新闻一等奖的文章《难忘的时刻》文中的导语是这样写的:此导语这样写后,不仅揭示出报道的主题,还写出了新意。由此可见,消息的导语写作既不可无病呻吟,也不宜泛泛而谈,一定要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或者是说明什么事,如此报道的观点才鲜明。
第二点,突出精华,抓住重点。导语写作要做到这一步,关键是写作时需要审慎衡量报道的事实,准确判断报道中的精华是什么,重点之处在哪里?初学消息写作的人,比较极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写导语的诀窍在于懂得取舍,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要作出这样正确的判断,需从报道的诸多内容中寻找出信息量最重、新鲜度最强、重要性最大等具有很大新闻价值的事实来写。
第三点,简洁扼要,不应罗嗦。由于消息写作一般只有几百字,顶多是“千字文”,导语力求简洁凝炼,反对拖泥带水。如《现场短新闻》,这里还要说明一下,关于导语写作的基本功。上述三点只是择其要者而言.并未模括全部的要求。
其二,练好导语的基本功。
实践表明,写好消息的导语,既不是一挥而就的事,更不可随心所欲去写。需要掌握好写作的基本功.写好导语要有4个功夫,这4个功夫是:
一要有提炼概括之功。由于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有些新闻事实又头绪繁多,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导语写得简洁明晰,就要求记者和通讯员对报道的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对客观事物及其报道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出深刻又有新意的见解、论点或道理。然后对报道的素材送行归纳分析,做到既抓准新闻事实中富有新意的核心,又凝炼和升华出报道的主题。如此写出的导语,方能概括报道内容的精髓及其主题思想。
二要有捕捉特点之功。导语写作要避免雷同和一般化,只有把事物的特点抓住才能出新意。
三要有添情加彩之功。导语要写得感人肺腑,有时需记者和通讯员倾注一定的感情,笔端显露出悲、喜、哀、怒之情,从而增强报道的诱惑力和感染力。请看新华社记者报道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骨灰安葬仪式时写的导语:
安息吧,华罗庚教授,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各界500多名人士今天上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您举行骨灰安葬仪式.
低回的哀乐寄托着人们对您无限哀思.礼堂正中悬挂的您那大幅遗像显得是那样安详……
这个导语用“安息吧”三个字开头,便把记者和参加安葬仪式人们的感情一起注入了进去,突破了一般追悼会消息的老套套,增添了报道的感情色彩。
四要有挤压“水分”之功。
导语写作要千净利落,简洁明了,必须花力气砍去空话、套话、废词、废字以及泛泛之言。把这些多余的“水分”挤压出去,方可做到“言简意赅”。此外,写导语既不要罗里罗嗦,也不宜拐弯抹角。要防止出现千篇一律的套用政治性术语和口号。如有些导语开头总喜欢用,为了响应什么,为了贯彻什么,为了进一步开展什么,这种加到导语中,缺少独特的个性,缺乏鲜明性的词语、空泛的套话,应尽量不用。
其三提倡巧妙构思,努力提高导语的精粹度和诱惑力。
为了克服导语写作一般化、老一套等毛病,可以总结出下面一些构思技巧:
一选择角度。对一个新闻事实,从不同的角度去写作,可以产生不同的导语。一般地说,报道一件事或一个成就,从工作角度去写导语,容易枯燥、沉闷。要从群众角度或生活角度写导语就不同了。还举《难忘的时刻》一文P1…
二寻找反差。把客观事物对立的两方面,用简洁得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以强烈的反差吸引读者的关注。比如,报道××省山区一些荒山没有绿化的消息,导语就是如此写的: “当鸟语花香的春天到来时,记者在××省山区看到大约半数荒山却见不到新绿,”这个导语用“鸟语花香的春天,和“半数荒山不见新绿”来对比,造成鲜明的形象反差,使人产生了一种荒山不治而春天难到的紧迫感,强化了这条批评性消息的气氛一般说来,采取这种反差、对比的技巧写导语,对需要强化气氛的批评性报道写作,可以说是一个诀窍。
三设置悬念。这样的导语不是将主要新闻事实不折不扣和盘托出,而是造成一个悬念,吊读者的胃口,引人去看下文。
四运用诗词、俗语、谚语、比喻等写作,也可增强导语的形象感和生动性。比如,新华社记者写的《北京今晨大雨前出现天似黑夜的罕见现象》一条消息的导语:“今天早晨8时30分左右,北京上空鸟云密布,天黑似锅底,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马路上的汽车开着车灯缓缓行驶,市民们惊奇中有些不安.”这里引用唐代大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诗句来渲染当时北京上空乌云浓重的气氛,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概括力。有的导语中巧设比喻,同样会增添报道的吸引力。
最后再说一句,消息要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往往先在导语设计上“争奇斗妍”,这也是消息写作的一种发展趋势。
新闻稿规范
一、格式规范
1、空格与空行
段首空全角的两格。
数字与字母用半角。
标题如需空格,空半角的一格。
段与段之间,按Enter键空一行。篇首和篇末不留空。
文字和图片之间,空一行。
图片一般要居中。图片与图片之间空一行。
2、字体、字号与符号
字体与字号都要使用系统默认的,如果不确定,那么就全选,点击一下清除格式按钮。
如果仍无法修改,应将文字粘贴至本文本档在粘贴回后台编稿区域。
如有特殊需要,可以使用加粗和加色。
学院简称用英文全角中括号表示,如[中文]
3、来源与作者
“附加信息”栏和“来源”栏一定要处理。发布后的稿件,这两栏中不得再出现文字。
图片与文字作者如果不是同一个人,请注明,统一格式为:文/某某图/某某;图文作者中间空半角的一格。
若有权限滥用状况,一定做好记录,向各组组长和负责人反映。
4、副标题
无须出现“——”以及“记”这个字眼。
二、内容规范
1、用语规范
(1)时间和地点。时间最好使用规范的例如上午7时10分,下午3时30分,晚8时09分之类。其实一般的新闻稿没有必要具体到几时几分,只说明日期和大体时间(上午下午晚上)即可。关于地点,在第一次提及的时候尽量使用全称,例如邵逸夫科技馆,在文中第一次提到的时候,不要只简称邵馆。像理综、东公、西图之类的简称,都要在第一次提及时使用全称。
(时间是否一定要确定到几时几分?感觉上来说正常规范的新闻稿件都不会把时间确定成几时几分,基本确定到上午、下午、晚即可。除非是现场性极强的新闻报道,或者是某一个时间点极具某种意义,那么强调到分钟便无不可。)
(2)人物。领导的名字及排序,记者应该向所报道活动的主办方咨询好。部门及领导排序时,首先考虑个人,即按照各人的职称进行排序;其次考虑部门,先排党委部门(多为各种“部”,如党委办公室、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等),再排行政部门(多为各种“处”,如教务处等),最后是后勤服务机构(多为各种“中心”,如饮食管理服务中心等),具体的部门排序请参照山东大学首页处的校部机关栏。(特别注意:校团委和就业指导中心比较特殊,在涉及排序时应该紧跟在党委部门之后,行政部门之前)
(3)称谓。领导头衔一定要准确,不要张冠李戴。领导的称谓:如徐显明,可以称徐显明校长,也可以称校长徐显明教授,也可以称徐校长,具体采用何种称谓尊重记者的选择及不同场合环境;但是对于其他领导,必须先确认他确实是教授才能采用类似的称呼。有的领导虽然级别很高,但不一定是教授。再如文学院的郑春,可以称他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郑春教授”,或者“文学(略)院郑春院长”。
不要出现“学长”“学姐”“叔叔”“阿姨”之类主观色彩浓烈的称谓。在一篇文章中要保持称谓的统一,每次都要写明领导头衔,但姓名应该只在第一次出现全名。如第一次提到时应称“徐显明校长”,后文中如无特殊情况只要简称“徐校长”即可。
(4)尽量避免使用主观性很强的修饰词,在援引别人的话语时,不要生编乱造。
(5)学院风采里,标题中不必再出现学院名称。如既然有了[文学]这种标记,就不用再在题目里重复“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或者“文学院”之类的。
(6)标题。要让读者看到标题就能明确知道文章内容,尽量少用文学性特别强的标题。标题的字数要控制,尽量不要超过12字,特殊情况也尽量不要超过19字;如叙述不清时,应该使用副标题进行辅助说明。
2、叙事规范
(1)细节描写,详略得当。为了给浏览者传达生动的信息,一定要注意新闻事件的细节描写,避免平铺直叙。另一方面,要突出重点,展现最精彩的、最具新闻价值的亮点。对于明显的“首先……接着……随后……最后……”流水账似的文章,编辑有权直接毙掉。
(2)要尊重事实,不要杜撰。对于一些隐私,不要随意披露。
(3)文章不得过于简短,尤其是不得过于空洞。对于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文章毙掉。
3、图片规范
(1)图片新闻:缩略图大小为310236。文章内的图片原图控制在800600左右大小的像素比,在上传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图片长短边比控制在4:3~8:5(1.33~1.6)的区间范围内。一篇图片新闻包含的图片数量下限为6张(拼图算作一张图片)。一篇文章内的所有图片要保持相同的比例。
正文内容(不包括图片注释)上限为200字,并且文字内容应该集中在一起;文章可以没有正文内容,但至少保证每张图片都有相应的文字注释;每张图片的文字注释上限为20字。
(2)亮度低、清晰度不够、人物变形、有杂物干扰的图片,坚决不用。每张图片都要在右下角添加“学生在线”的水印(拼图只在右下角添加一个水印)。
(3)其他版块的图片处理参照图片新闻的标准,但没有数量下限。编辑处理图片,要先下载到本地,用Photoshop处理,不要在后台编辑区内拉伸。
4、标点符号
文章标点使用中文标点。常犯错误:破折号(有人不知道怎么打)、顿号(经常有人将顿号和逗号混用)、分号(注意和逗号的区别)、引号(主要是中英文、全半角格式的错误)。(在体育比赛中表示比分的“:”使用英文半角)
5、板块定位
主要取决于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注意充分利用“社团风景线”以及“体坛文娱”板块。
附
新闻时事转载:
标题:复制原文章标题,不得修改;
副标题:填写“gourl”标记;
正文:粘贴原文网址;
记者栏填写文章的最初来源和记者,发表后的文章同样保证“附加信息”栏和“来源”栏没有文字。
部分类型新闻处理方法:
1、班级内部会议,春秋游等小活动除非有重大事件发生,一般不予发布。
2、学期初党支部会议、社会实践指导、社会实践评比、学院心理健康指导等活动,参照新闻稿规范处理。(党支部日常会议一般不予发布)
3、学院运动会只发布综合稿,各单项活动稿件不予发布;有开闭幕式的由记者综合成一篇稿件发布。
新闻的基础知识与写作
新闻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分组成。新闻的内容,通常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结果五个要素。
一、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则好的新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精心制作标题犹如“画龙点睛”,它既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要醒目、新颖、有趣味。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阅读的兴趣。
新闻的标题有三种形式:
1.多行标题。主要是三行标题,由引题、正题和副题组成。引题也称眉题,它的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也称主题,它的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新闻的中心思想。副题也称子题,它的作用是介绍与正题有关的情况,补充正题,如点明意义,指出结果等。例如:
44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齐聚亚的斯亚贝巴
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举行
温家宝和10余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
2.双行标题。是由引题、正题或正题、副题组成。正题一般都有实质的内容,因此也称实题;副题和引题一般是对气氛的烘托、意义的阐述,因此又称虚题。双行标题一般是虚实结合、彼此呼应、互为补充的。例如:
枪声骂声传媒声 声声应和 股价汇价石油价 价价波动
萨达姆被捕搅动全球市场
再如:
让造林与造纸牵起手来
――关于加快中国造纸工业发展的思考
3.单行标题。单行标题指只有正题的标题。这种标题要求突出主题,简明、醒目。例如:
让信息技术惠及全人类
新闻标题写作的要求是:
1.准确。即标题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概括出新闻的内容、精神和实质。
2.生动。即在准确的基础上,尽量突出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生动活泼,以吸引读者。
3.新颖。“新”是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不新不足以成为新闻。标题要善于突出新事物、新方向,抓住最具新闻价值的问题。
二、导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通常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使读者对新闻内容先有一个总的概念。
导语的作用非常重要。新闻是否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写新闻要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的基本格式。所谓“倒金字塔”,就是以重要性
递减的顺序来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即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边,次重要的事实放在第二位,以此类推。导语,就是这个“倒金字塔”的最上面一层事实。
新闻导语的写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叙述式。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它是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有吸引力的事实,高度概括地加以叙述。如:
12月22日,作为2003中国会展经济论坛主要的两场主题研讨活动之一的专家论坛,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300名来自全国主要会展城市、会展举办单位、会展服务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的代表,在这里倾听8位业内资深专家的演讲,并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4日《推动会展企业和城市发展战略准确定位》)
2.描写式。对某一个富有特色的事实和一个有意义的侧面,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描写,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
棕黄色颇具古典意味的橡木酒桶,灰白的欧式风情的酒堡,浅绿的充满梦幻色彩的葡萄园--这是河北省昌黎县耿庄村农民耿学刚新建的耿氏酒堡产品标签上的图案。……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3日《酒类行规为一农民改写》)
3.评论式。对报道的事实进行简洁、精辟的评论,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作用,引起读者重视。如:
2003年即将过去,人们在盘点欧盟一年的收成时,有喜悦,但更多的却是惆怅。喜的是欧盟东扩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愁的是欧元区的经济一直不见起色。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6日《欧盟 一分喜悦难掩惆怅几许》)
4.结论式。将新闻事实的结论,在开头部分写出来,开门见山,反映事实的意义。如:
辞旧迎新之际,随着勉(县)宁(强)高速公路提前通车,陕西省成为西北第一、西部第二个突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00公里的省份。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3日《陕西千里高速铺坦途》)
5.提问式。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新闻报道的事实,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如:
经济大省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广东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提出切实做到六个“更加注重”,努力实现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4日《广东六个“更加注重”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6.引语式。引用与新闻有关的诗句、格言等
,以增强导语的生动性。如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一首首曾伴随和影响几代人成长的经典歌曲,今晚在北京音乐厅再度响起,依旧深深地打动了全场观众的心。
(摘自《人民日报》1999年10月7日)
拟写导语,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1.不能与标题重复。导语与标题的作用有些接近,但标题是概括全文的精神实质,而导语是标题的扩展,要用事实说话。
2.为后文留下余地。导语固然是全文的精华,但也不能把话说尽;导语可以包含背景材料,但尽可能简略,留待下文去交待。好的导语能使新闻主体部分很自然地展开,为后面的行文提供方便。
3.各要素的组合原则。新闻中的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或为什么,简称五个“W”。后面再加上一个“H”,即怎样、如何,可理解为结果的意思。五“W”及“H”,每项都有可能进入导语,关键是看哪一项更具有新闻价值。如果新闻人物为社会所熟悉,在该新闻中特别重要,则应以“人”为先导。以此类推。
4.要用事实,忌空泛。新闻要言之有物,导语更应有具体的事实。初学写作者,尤其要注意避免用空洞的语言、抽象的概念和流行的口号写作新闻的导语,要用新鲜的事实来说话。
5.语言要简洁。新闻本身即要求语言简洁,新闻导语更要逐字逐句推敲,做到字字珠玑,一字不可移易。
关于新闻的概述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一、新闻定义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
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金钱(Wa)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市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定语修饰的限制显然是考虑了“读者兴趣”,同时也顾及到了“社会效果”,这些是对陆定一定义的有效补充,然而其偏颇也是显而易见的。综合上述种种看法,我们不妨把新闻定义小结为: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二、新闻价值
对新闻定义的不同见解,尤其是社会主义新闻学与西方新闻学对新闻定义的根本分歧,归根到底是由于对新闻价值的不同认识所决定的。
西方新闻界认为测定某一事件和某种思想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时间性:报道最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时间愈近,价值愈高;(二)显著性:报道对象要有声望或出名,人、地、物等愈出名,价值愈高;(三)接近性:事实与读者在空间、关系等方面愈接近便愈能引起兴趣;(四)新奇性:冲突、异常、冒险、变动等能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五)重要性:能引起震动,影响很多人的事件;(六)人情味:悲欢离合、幽默、悬念等带有人情味的生活事件。在这诸多的因素中,“读者兴趣”是衡量新闻价值的唯一标准。我们在借鉴其合理性的一面时,也不能忽视这种“新闻价值观”导致的负面影响。
社会主义新闻学认为,新闻价值就是选择和衡量事实是否报道及如何报道的标准。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事实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即事实本身的重要性、影响力和新鲜程度等;二是读者接受新闻后的受益程度,即新闻所引起的社会效果。前者是先决条件,但没有后者前者也失去了意义。概括起来社会主义新闻学认为判定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指导性与思想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二)重要性与显著性:内容重要,社会影响大;(三)普遍性与迫切性:反映群众呼声,关注社会热点;(四)知识性与趣味性:传播高尚的、健康的、大众的知识与情趣;(五)时效性与真实性:坚持新闻的“真”,突出新闻的“新”。
三、写作原则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执行党的宣传纪律;
(二)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
(三)迅速及时,讲求时效;
(四)在写作技巧上遵守以下10条写作规则:
1、在你没有理解事件本身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2、在你不知道你要说些什么之前不要动笔去写。
3、要表现,不要陈述。
4、把精彩的引语放在消息的前头。
5、把精彩的实例或轶事放在消息的前头。
6、运用具体名词和富于动作色彩的动词。
7、尽量少用形容词,不要在动词上再加用副词。
8、尽量避免自己去作判断和推理,让事实说话。
9、在消息中不要提那些你回答不了的问题。
10、写作要朴实、简洁、诚实、迅速。
总之,新闻写作要做到四个字:真、新、快、活。
以下几段话应成为我们写作新闻的座右铭:
△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列宁全集》第9卷第283页)?△用生活中的生动的具体事例来教育群众“是报刊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列宁全集》第28卷第83页)
△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毛泽东选集》第1217页)
△为报道真实新闻而奋斗!(周恩来给《新闻日报》增刊的题词)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闻工作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就要坚定地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决策,宣传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业绩和经验。(江泽民《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并不否认新闻的特点。新闻的特点,人们可以作多种概括,但照我看,除了前面谈到的党性以外,还要注意真实性、时效性和可读性。(李瑞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关于新闻的定义与新闻写作
记者要想得心应手地完成这样一个新闻生产流程,需要多年的采访写作专业训练。然而,获得这样的娴熟本领,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仅仅靠实践还不够。优秀的记者通常对什么是新闻、为什么要这样报道新闻有着深刻的理解。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两个大问题:一、什么是新闻?二、什么不是新闻
上世纪80年代,作为青年记者的我接到主编指示,要采访和报道在当地召开的一次国际理论物理学学术研讨会。主编把我叫到办公室里说:最近学术会议太多,你的报道最好能有些新意。而且,不要太长,500字封顶,下班之前给我。如果你是我?该怎么做
先别急,现在需要你的脑子立刻转换到记者频道来思考。作为一名记者,你在采访和写作前必须考虑什么呢?首先,你要弄清楚谁会看你的报道?他们对这件事是否感兴趣?接下来,你要问自己,怎样的讲述形式将最能吸引他们?选取和舍弃哪些事实以填补有限的版面或时段?最后,你得尽可能抢在其他媒体前面把这篇稿子刊播出去。根据上述记者的工作思路完成的作品便成为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新闻,就此我们对新闻做出定义:
新闻是以最快速度对读者最感兴趣的事实进行的有选择的报道。
记者要想得心应手地完成这样一个新闻生产流程,需要多年的采访写作专业训练。然而,获得这样的娴熟本领,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仅仅靠实践还不够。优秀的记者通常对什么是新闻、为什么要这样报道新闻有着深刻的理解。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两个大问题:一、什么是新闻?二、什么不是新闻?最后,再来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一、什么是新闻
中国传统的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让我们看看今天或昨天的媒体,是不是各种事实都能获得报道?是不是所有新近发生的事情都会被刊播?显然,这是一个宽泛的定义,没有揭示新闻的内涵。
西方对新闻的定义直截了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它揭示了新闻追求轰动效应,忽视身边的现实。这条定义反映了新闻的商业化和娱乐化特征,但是没有体现新闻与生俱来的政治、文化、社会和科学属性,只有把握住这些属性,才能够真正理解新闻。究竟什么是新闻?本讲开头从记者采访写作的角度对新闻定义:新闻是以最快速度对读者最感兴趣的事实进行的有选择的报道。新闻的这种选择表现了媒体的立场、编辑的好恶,也包括记者自己的偏见。媒体所处地区的政治文化氛围、受众对新闻接纳和理解水平、幕后商业运作程度、编辑部的意识形态、记者的知识结构等都会影响新闻的选择。
拿破仑称新闻是第五大力量,他给记者下的定义:记者是发牢骚的人、爱责难人的人、给你忠告的人、是摄政王、是国家的智囊。四个敌对的报纸胜过一千把刺刀。
传统新闻学认为:新闻媒体不能即做演员,又当批评家。新闻媒体不能由自己来组织公共讨论,只能报道别人组织的讨论。媒体不能制造新闻。
对于一个初学新闻学的大学生或研究生来说,新闻可能是学校食堂伙食太贵、学生宿舍熄灯太早、大学生的爱情生活、不给学生免费上国际互联网、暑期的攀登雪山计划等等。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新闻可能是取消户籍制度、各航空公司实现自由浮动票价、中国实现高中义务教育等等。
对新闻客观且简洁的定义是:新闻是经过媒体报道的对不同人有不同兴趣的最新的信息。新闻的终极目标是凭借大众媒介的扩音功能影响受众的思维和行为,新闻媒体以大多数人感兴趣的方式和语言传递信息。因此,新闻采访写作的两个基本目标:一是,让读者看;二是,让读者关心。新闻应该包含读者需要知道和读者想要知道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新闻不是僵硬的宣传模板
在我们的一些媒体上最让公众不满的是,越是重要的新闻、越是重要的人物、越是重要
的讲话、越是重要的外事会见、越是重要的颁奖大会,中国的媒体越是程式化、模板化和脸谱化。
2015新闻的写作基础知识:新闻的概述
以下几段话应成为我们写作新闻的座右铭:
△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列宁全集》第9卷第283页)?△用生活中的生动的具体事例来教育群众“是报刊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列宁全集》第28卷第83页)
△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毛泽东选集》第1217页)
△为报道真实新闻而奋斗!(周恩来给《新闻日报》增刊的题词)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闻工作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就要坚定地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决策,宣传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业绩和经验。(江泽民《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并不否认新闻的特点。新闻的特点,人们可以作多种概括,但照我看,除了前面谈到的党性以外,还要注意真实性、时效性和可读性。(李瑞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新闻稿格式基本要求
新闻稿的写作方法
一、新闻稿的六要素和五部分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学生工作新闻稿: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效果、影响、落款
二、报道新闻的文体新闻稿、通讯稿、评论稿
实例剖析
1、晚19点15分——A、精确到时B、晚七时or19点
2、生命科学学院校学生会——去掉“校”
3、校学生会——我校学生会
4、开头如用“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会”则其他组织也应用全称,例“共青团生命科学学院委员会”、“生命科学学院”等等
5、领导介绍——头衔+人名
6、严禁出现错别字
7、常用称谓——A、教学楼B、报告厅C、第一(二)教室D、校史馆
8、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表逻辑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表并列
特点:
(1)内容真实,事实准确。内容新鲜,有价值。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那种一味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观点,是我们所不取的。
(2)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迅速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时效,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3)简明扼要,篇幅短小。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三、写法:
1.标题
(1)多行标题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劳动去创造
——杜芸芸将十万元遗产献国家
(2)单行标题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常用)
2.导语
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
(1)叙述式。
(2)提问式。你见过四千多人共同用手语演绎歌曲《爱的奉献》吗?本周日,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的操场上我们共同见证了这一吉尼斯世界记录的诞生。
(3)描写式。一盆盆翠绿欲滴的麦冬、松柏、万年青和盛开的鲜花装点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厅里,全国妇联今天下午在这里举行联欢会,共同庆祝‘三八’妇女节”。
(4)评论式。今天,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专利法正式生效了。从此,脑力劳动成果被无偿占用的历史在我国宣告结束
(5)引用式。“我考取心理咨询师认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生命科学学院的刘同学如是说。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1)主干突出。
(2)内容充实。
(3)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常用写作顺序:
(一)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
4.背景
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背景材料一般有三类:一是对比材料,即对事物进行前后、正反的比较对照,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二是说明性材料,即介绍政治背景、地理位置、历史演变、生产面貌、物质条件等;三是诠释性材料,即人物生平的说明,专业术语的介绍,历史典故的解释等,以帮助读者理解消息的内容。
5.结语
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新闻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有的新闻,事实写完,文章就止住了,结尾就在事实之中。
新闻稿五大要素范文
新闻五要素即新闻的5个W指一则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的五个基本因素分别为何时、何地、何事、何因、何人
这是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五个方面是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由于它概括了新闻事件本身存在的客观联系对指导新闻采访和写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此说在西方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
1913年广学会翻译出版《实用新闻学》(美·休曼原著)把此说介绍到我国
随着调查性报道的兴起西方有些学者提出了“六要素”说认为除五个“之外还有一个新闻要素“H”即如何(ho
简单地说齐全的新闻要素包括五个“W”和一个“H”即WhoWhatWhenWhereWhy和Ho新闻要素是记者写导语(即开头)的关键也是准备告诉读者的
其中一个是重要和应该突出的应由记者或编辑根据情况确定
有经验的记者在写作导语时并不需要考虑这个公式而对初学者来说考虑五个“W”和一个“H”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这五个“W”和一个“H”不一定都包含在第一段
最能吸引读者、最关键、也是最难写的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