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写作背景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这故都的秋味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若问我北京的什么最令我难忘,那当然是北京的金秋时节。不管我身在何处,无论是漂泊远方,还是流浪四方,怎么都不会忘却,我魂牵梦萦的,那古都之秋。

  秋天是北京一年四季里最美好的季节,她短暂却又美丽,还带着一丝浪漫,不然老舍先生怎会说:“秋天一定要往北平。”

  立秋时节,我们常要吃饺子。一盘热腾腾的饺子下肚,总是大汗淋漓。这因为,立秋时节的北京,仍是夏日炎炎,暑气难消。不仅热,连树都是绿油油的,丝毫没有要败谢的样子。这不能说是入了秋,只称得上金秋的前奏。

  白露时,天明显干燥起来了。早晨起来,泡上一杯甘甜的花茶,细细品味,心情自然十分舒畅。通常,这时总要下几场不大不小的秋雨,但这雨却是恰到好处,带走了炎炎夏日,取而代之的是凉爽的秋。秋风秋雨像是在欢快的奏着交响乐,提醒人们秋的到来。树上许多叶子也被风雨摘了下来,这才真正入了秋。

  临近秋分,又下了几场雨,日益变凉。街上的行人相继换上了长袖长裤,少有穿短袖的人了。所谓“一层秋雨一层凉”,正是如此。

  我喜欢去颐和园去看秋风拂柳,也喜欢去看香山那火一般的红叶,还喜欢地坛金黄的银杏。每当我想起故都的秋,这些画面就会浮现在眼前。

  银杏树上挂的白果也都成熟,环卫工人正忙着摘落它。你瞧!它多像红彤彤的灯笼多好看!我倒不希望好端端的白果被摘下来。当然,白果却是臭臭的,但这是北京的秋天最有特色的一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老槐树的叶子渐渐飘落下来,花黄花黄的。有的像在荡秋千,飘飘悠悠;有的像燕子,悠然飞翔。不几天,地上就铺了一层“地毯”

  我们管乐团总是从秋天开始排练。音乐声一时欢快,一时惆怅,我的内心也是如此。

  我欢快,自然是因为秋天的降临而欢快,为丰收而欢快。

  北京的秋天气候宜人,可她跟春天一样,都转瞬即逝。这清秋佳日可称得上是黄金般的日子,正因这佳日短暂,我才感到惆怅。

故都的秋写作背景

故都的秋读后感

  自古至今,“秋”总是代表着一层淡淡的忧伤,而《故都的秋》却打破这永恒不变的韵律,作者穿过大半个中国,就为一睹故都“秋”的味道。

  “江南的秋固然存在,但却没有北方秋的诗意,草木凋零的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作者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而在北国秋的描写上,作者草草几笔,就足以将北方的秋表现的淋漓尽致。“碧绿的天的颜色,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作者的笔尖似乎又转到北方的秋与南方的秋的“较量”上。

  作者的笔还不完全的停在“秋”上而是专注于北国的槐树,蝉,雨这些平常物体上,而对南方景物的描写却是少之又少,深沉中有点落寞的槐树,享誉“北国特产”的秋蝉,下得奇,下得有味的秋雨,这一切似乎都在说明北国秋的特点,接下来作者又稍降写了北方的一大奇景——果树,而又在果树分别撰写了枣子树,柿子,葡萄,而在这里呢!作者又只字未提南方的……

  中国的文学似乎与这篇秋并无关联,可仔细一回味,却惊奇的发现其实里面却蕴藏太多太多的相似,中国的秋,北国的秋总是能够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感触,并且在这段末尾强调,能体会到这最深味的秋,只有在中国的北方。

  在这里,作者最终把笔指向南国的秋,用“甘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来变相的说明南方的秋与北国秋是不在一个层次上的,而作者却生动形象的用比喻句来形容南方的秋的浑浑沌沌,不适合。

  文章的最后,作者愿用生命来换取三分之一的零头,就越发的表明作者对北方秋的赞誉,一种心灵,精神上的寄托。

  作者对北方秋至深至爱,令我感动,令我懂得一种超出灵魂之外的脱俗感受,面对他的感情,我们能做得就只有叹息,叹息这古都秋的伟大,以及作者由衷的感受。

郁达夫《故都的秋》课后作文故乡的秋

  故乡,会稽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她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桃脑湾。她的秋天是最美丽的,多姿多彩,令人陶醉。

  故乡,处于北纬30度的半山区,海拔355米,与香炉峰越王峥齐肩。东临香雪梅海,南屏仙霞红豆,西连香榧公园,北出小舜江。故乡多山,雷尖北守,大岗东望,仰倒安卧,凤凰西飞。秋天,梅酒飘香,红豆相思,香榧成熟,舜江碧透。

  初秋,人们赶着种下了晚稻,间隙耘出了早种的绿油油的秧苗,收获着满山金灿灿的玉米。晚上,家家户户挖下玉米堆成一座座的雷尖。第二天,晒场上摊满了一簟簟的“秦始皇兵吞”。

  白天,人们沐着秋老虎的威光劳作,晚上,月光下已有了一丝丝凉爽。知了,在它生命的最后季节里整天“知知”地鸣叫着特别烦人。蟋蟀们呼伴引朋为繁延后代忙碌辛劳。门槛底下或然窜出一条蜈蚣来,引得雄鸡追着它跑。

  日子,一天凉于一天。先是台风吹走了秋老虎。秋拉撒一阵接一阵,一场秋雨一阵凉。

  结束了秋后一伏,进入中秋时节。

  渐渐地早上起来露珠爬上了草尖,白露了,到了采摘香榧的季节。榧农们,背着蜈蚣梯上山,架好梯子,爬上高高的香榧树,采摘大自然给大山深处的山民们的特殊馈赠。

  一块块的地被开垦出来,和上菜籽,播下一年的希望。收获黄豆的时候到了,看着黄澄澄的大豆仿佛嗅到了豆腐的清香。山区的秋来得寒冷些,晚上已经要盖上被子了。

  柿叶黄了,沦柿先采摘下来,水中浸泡三到四天,削去皮,就成了甘甜的水果。嫁接过的各种柿树上的柿子黄了红了。虫蛀过的长在树顶上几个往往先红了,红得发亮,诱惑了年轻力壮善爬树的小伙伴们,闲了就从这棵爬上,那棵爬下,采摘一个二个的蛀顶红。放进嘴里,“蜜蜜甜”!

  几场细雨过后,菜秧二寸多了,“秋分种菜小雪腌”人勤地不误。

  中秋,秋天里最美好的时节,十月小阳春,登高话重阳。

  男女青年折几枝喷香的桂花,装点崭新的婚房。毛脚女婿光脚媳妇筹办了各式月饼忙着拜望。

  宋.袁甫赞《映山红》:山花无数笑春风,临水精视迥不同。唤作映山风味短,看来恰惟映溪红。漫山的映山红如一簇簇的火焰为秋天带上喜庆,捎来春姑娘对秋哥哥的爱慕。

  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叶红了,“千年水底松,万年高搁枫”枫树栋梁之材!蓝天白云下,故乡就是一幅自然高手绘就的绚丽山水画。

  柿子红了,犹如一盏盏小灯笼沉甸甸挂满了枝头。国庆假期,城里人也赶回来采摘秋的喜庆。

  板栗裂嘴笑了,野生的子栗也成熟了,小松鼠们忙碌起来,预备着过冬的粮食。小溪边随风摇曳的洋狗尾摘几串,酸酸甜甜,小伙伴们赶着牛羊品尝秋的味道。

  九月寒露白,桃脑秋草黄。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木芙蓉“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野菊花傲霜怒放分外香,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

  晚秋,油菜籽收割了,乌黑的菜籽,打出了喷香的菜油。菜籽饼带着温热和余香沤成农家上等肥料。

  晚秋,“有稻无稻,霜降放稻”。不违农时,始得温饱。望着一片片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仿佛闻到了煨年糕的焦香汤圆的甜香粽子的清香。

  收割了秋天的晚稻,翻晒归仓,待寒冬腊月碾米磨粉做年糕搓汤圆裹粽子。冒着厚厚的秋霜男女老少上山掘蕃薯。黄沙蕃薯,红皮白心,一串串,一个个,一筐筐,一篮篮,一担担挑着回家。房前屋后,晒蕃薯干,刨蕃薯丝,磨蕃薯粉,发酵蕃薯烧酒酿,等着一个月后品味香甜的蕃薯烧。

  秋的收获,收获了太阳的馈赠,收获了劳动的汗水,收获了一年的希望。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脑湾中可耕田。

  故乡的秋是最美丽多彩的秋,怎不令游子陶醉

语文课时精练故都的秋含解析

  8答案及解析:

  答案:示例:

  秋天的雨是一盒颜料,它带着画笔和色彩,慢慢地,把秋天的树叶染黄了。

  秋天的雨是一把扇子,它带着清新和爽气,悠悠地,把夏天的炎热驱散了。

  解析:本题要求仿写的对象已经限定,所以要仔细观察例句的特点,要使用比喻的修辞,句式要与例句相似或相近.

  9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①最后四句饱含悲情。诗人思乡却难归,今夜的思乡之苦难以抒解;又想到即使他日归乡,自己也已是满头白发,故园池台也难免残毁。这些都使得诗人感到痛苦。

  ②但悲情中却有乐笔。“不知明月”句用语俏皮,似乎在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

  ③后四句以悲情为主调,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虽然有想象中的归家之乐,但对照眼前不得归的现实处境,让人更觉不归的心酸。

  解析:1.D项“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理解有误,“捣练”是捣洗丝绢,意指家中人为远行人备置寒衣。

  2.答题时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悲中有乐,乐而更悲”,根据诗中的重点词句分析“悲”和“乐”。根据“早晚孤帆他夜归”“故园池台今是非”分析“思乡”的悲情,“不知明月”句用语俏皮,似乎在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白发倚庭树”想象归乡的情景,饱含希望之乐。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1.C;2.首段描写北国冬天的蛰居生活,突出了“吃喝”之乐,但缺少赏景之乐,开启了人们对室外生活的向往,为下文写江南的美丽冬景做好铺垫,并与江南的冬天带给人的乐趣形成对比。

  3.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安排诗句,既写出了江南雪景不同时段的美丽,又表现了从日暮到清晨的江南雪景的整体意境之美。②通过引用,作者以虚写实,触发了人们对江南雪景的联想,增添了文章的情趣,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③这些诗句也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诗意。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作者并没有说“独爱江南冬景”。B项,首尾没有呼应,结构也谈不上圆合。D项,“浓重的悲凉”分析有误,本文的基调是明朗、闲适,风景也充满了生机。

  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文段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题干问得很具体,这个提问暗示了写北方的冬天是为写江南冬景做某方面的服务的。答题时,先看首段的内容,主要写了北方冬天人们蛰居在屋内,享受吃喝之乐;下一段写江南的冬天的,景致,突出了人们“营屋外的生涯”。一个屋内、一个屋外,由此可以判断,作者写北国的冬天是为了和江南的冬天做对比,突出江南冬天的不同;而从全文来看,首段是为全文写江南的美丽冬景做铺垫的。

  3.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从引用诗句的一般性作用入手,再结合诗句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散文中,引用的一般作用有: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语言更富有诗意;能突出描述对象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描述对象的喜爱之情。第⑧段中引用的诗句特点突出,按照“日暮”“冬宵”“雪夜”“早晨”的时间顺序表现不同时段的雪景特点,突出了雪景的整体美,作者对江南雪景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语言的角度看,富有诗意,增强了趣味性。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1.结构上:承上启下,由对秋蝉的“残声”的描写转到对“秋雨”的描写。内容上:描绘出了故都的秋雨特有的风味,既突出了秋意,又表达了作者的深切眷恋之情。

  2.这段流露了作者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的情怀,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

  3.选文在写秋蝉、秋雨时使用了对比手法,将南国的蝉和故都的蝉进行对比,将南、北方的雨进行对比,突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如答“衬托”,言之成理亦可)

  4.“息列索落”是说雨声细小琐碎,但即便是这样的雨声,作者也听得真真切切,衬托出了环境的静;“凉风”中夹着“息列索落”的雨,使环境充满肃杀悲凉的气息,表现了作者心头的悲凉。这一个词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1.作答这类题,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处在文章中间的句子在结构上通常有以下几种作用:①承上启下;②呼应上下文;③总结上文;④引出下文;⑤推动情节发展;⑥为下文作铺垫。而内容上的作用,则要结合语句进行具体分析。此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内容上写出了故都的秋雨特有的风味,表达了作者的深切眷恋之情。

  2.借景抒情是本文的主要特点。选文第一段写了视觉形象——花铺满地;写了触觉感受——脚踏花地,极微细极柔软。这里寂静无人,作者独自行走,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融。此时,作者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明确这些后,即可得出答案。

  3.通读选文后可知,其在写蝉鸣、秋雨时,不仅写了北方的,也写了南方的,明显使用了对比的手法。明确这些后,即可得出答案。

  【技巧点拨】

  对比,是指甲乙事物两相比较,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衬托是指以乙事物为陪衬(有正衬、反衬之别)来突出甲事物,使甲事物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4.此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作答此类题时,一般先解释词语含义,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5.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落寞的阴影,他追求“清”“静”,且被淡淡的“悲凉”笼罩着。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罩着一层主观感情色彩。B项,“并没有因为作家的主观感情而发生变化”明显不对。C项,“置身其中,使人暂时忘却了尘世的悲苦”错误。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北京的冬天,来得昏,来得暗,来得污浊。微微睁开双眼,灰蒙蒙的天将整个城市笼罩。太阳,倒像个玉做的盘子,但被拦在一团浊气的后面,只露一点光。空气中,各种物质混杂着,散发出特殊的气味,一呼一吸之间,五脏六腑总感觉有一种震颤。治霾,已成当务之急!希望政府不断努力,各界积极配合,还北京一个明澈的冬天。那时,天蓝得像宝石,空气中有北方独有的豪放的味道,孩子、老人从密闭的居室走到户外,享受着北京的冬季。那以古老建筑为背景的古都新城的冬季里,会充满无数人诗意的梦想。

赏 故都的秋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 故都的秋 。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屏幕展示)

  1 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2 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巡回,并给以提示,随时解答学生阅读中的困惑。)

  师: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明确:秋味。

  师:在哪一段找着的

  明确: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鉴一下别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想通了就说。 生1:我不会这样安排,但我觉得他的安排也有道理。我认为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生3: 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师:是呀。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鸣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过,我们中是不是有没有到过的?(学生中有点头的)所以,若你写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沟通。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生4: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生5: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师:好,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

  师:你没有去的时候一想起北京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

  明确:故宫、天安门、长城……

  师:对,是北京的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后呢?是不是非得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种京味呢

  明确:不是。

  师:我们在那小胡同里旧能感觉到那种京韵京味。所以郁大夫没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写的不一致,我们能够理解。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明确:吵闹的、拥挤的。

  师: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吻合吗

  明确: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

  师:我们刚才说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

  明确:清、静、悲凉。(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在哪一段找到的

  明确:

  生4: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

  师:从哪儿看出了

  生4:从秋蝉的叫声中,秋枣的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到。

  师:大家注意到了景物的安排顺序是按照清、静、悲凉来排列的。非常对应。牵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雨、秋蝉、秋枣突出的是悲凉。(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我们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明确:花色。

  师:对,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

  明确:“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生1: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兰色比较清静,而紫黑色和红色热闹嘛。

  师:红色热闹,紫黑色热闹吗

  生1:紫黑色太浓了,显示的基调也太浓了。

  师:对,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谁还有补充

  生2: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

  师:补充的非常好!我们知道,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明确:“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明确: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是的。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我们平时有没有去关注一种花以什么颜色为最好

  明确:没有。

  师:为什么

  生1:没有时间

  生2:没有心情。

  师:这紫色的牵牛花描写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这是对牵牛花的描写。

  师: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了,是以喧闹衬静,他是怎么来写着这清秋的寂静呢

  明确:借助槐蕊。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现出“静”

  生: 读

  师: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可以自由发言。

  生1:“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静!

  师:很直接的。其他同学呢

  生2: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觉得还有心境的宁静。

  师:分析得精彩而到位。注意了两个的渲染。

  生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生4: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师:分析得真好。平时,学校打扫卫生后,我们注意到了地面上留下的丝纹吗? 明确:没有。

  师:为什么

  明确:每天有干不完的事,做不完的作业,哪有闲心去注意这些。

  师:对呀。哪有闲心?!所以作者说,这些丝纹“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看,这无法感觉到的、无法言传的触觉,正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心境的落寞。作者写道“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些”指哪些?文中有没有现成的词?大家再读一遍,整体上来把握。

  学生读,教师巡查。

  明确:细腻、清闲、落寞

  师:好,“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那为什么说“深沉也就在这些地方”呢

  明确: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于此。

  师:是的,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清闲——落寞。心在起作用。不知大家还记不记晏殊的那首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而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听录音

  师: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看看有没有“悲凉”的标志——字、词、句? 生1:灰沉沉

  师:今天早上起来,天气灰沉沉的,我们是感到有点凉,但有悲意吗

  生1:没有。

  生2:淅沥雨声、着黑色皮袄的都市闲人

  师:能感到凉,但能感到悲吗?穿的厚就悲凉了吗

  生2:是的,没有悲有凉。

  师:其实,在这里让大家寻找“悲凉”的标志性的字词句,真的难为了大家。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

  明确:是秋雨。

  师: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需要我们慢慢地学、用心的学。

  师:对秋味,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来品味,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景。我们重点赏析了牵牛花、槐蕊、秋雨,关于秋蝉、秋枣下面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去分析。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篇赏玩秋味的文章有没有枝蔓?也就是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色的段子。请大家找一找。

  明确:有。正数

  下页

赏《故都的秋》

  正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总是诗人,作家情感寄托的宠儿,且有“少女易伤秋,壮士易悲秋的”古风,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美文,毛泽东也曾伫立橘子洲头“看层林尽染,漫江碧透,鹰击长空,百舸争流。”

  祖籍在南方的郁达夫,用思念拓出了一副第二故乡的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笔下“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丝纹。”

  正仿佛在古老的夕阳下,旧影重现,细腻又清闲,这丝纹肯定扫过了郁达夫的童年。所以,人们常说郁达夫笔下的作品是像他的名字一样深沉,凝重的。

  再有便是在雨后的大街上“青布单衣或者夹袄的都市闲人”作者没有写著名的颐和园,香山等著名景点,却独钟情于这平凡的租屋生活,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黑布马褂,青布棉袍,蹒跚地……”同样的朴素的,却易动人心。

  为了看这秋,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我想我们都已经明了。

  我也想去看看这媲美江南柔美的北方秋意。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仔细体味郁达夫那浓浓的故都的秋后,才觉得秋天原来是如此的美,如此的耐人寻味。

  十月的申城,又到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秋天。

  诚然,南方的秋不如北方的浓;南方的秋还那么短暂。但,这不是能让我们更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吗

  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去华师大社会实践。校园中,树上一片金黄,地上也是一片金黄。这温暖的色彩,使周围的空气也温暖起来。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一切都变的这么华美。坐在石凳上,沉浸在这醉人的景色中,乐而忘返。

  秋天,申城的桂花也是不得不提的。每到这个时候,便开出一枝枝黄色的小花。散发着浓郁而带着甜味的香气,充溢着整个街道。每到金桂飘香时,妈妈总要买一些放在家中,尽情地享受着秋天的味道。这,恐怕是北方所没有的吧。想到这儿,不禁有些得意——南方的秋真的是那么淡么

  夜晚,草丛中传来声声虫鸣。这几声低低的吟唱,使周围显得更加寂静。一阵风吹过,树木簌簌做响。清凉的秋风,高洁的天空,这难道不是秋的气息吗

  而且,申城的秋很繁华,很热闹。丝毫没有那种瑟瑟,悲凉的感觉。很温柔。让人感到温暖。

  南国的秋,比起北国来,尽管如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尽管廿四桥的明月, 荔枝湾的残荷, 不如北国那样色浓味永, 但它毕竟是秋啊! 也不得不承认, 秋,天总是高高的,蓝蓝的;云总是淡淡的,白白的。申城的秋,不像春天那般妩媚,夏天那般火热,冬天那般含蓄。然而,又好像兼而有之。

  南方的秋同样令人沉醉,同样令人感人至深。

故都的秋

  我翻开高一语文课本,郁达夫的秋扑面而来。清,静,悲凉。于郁达夫,这是北国的秋,故都的秋。

  自小生于天津,冬夏分明,总有人感叹追不上春天的步伐。可岂止是春天,秋天的光影也只如蜻蜓掠过湖面,涟漪尚存而蜻蜓早已不知何处。

  故都的秋,是远到不了“十场秋雨要穿棉”的境地的。往往立秋已过了许久,天仍热的如三伏一般,却在一场雨后急剧转凉,使人猝不及防。比起六月,十月的天才更像娃娃的脸。

  秋,是收获,是丰满,是充实,是沉淀。沿乡间小路走过,盛夏至深秋,玉米由种子到结出果实。我们低头忙着生活不会在意,可岁月的流逝,骗不了自然生长的万物。终有一天我们抬起头来看,意识到人生短短数十载过得飞快,没时间慨叹人是物非事事休,也不能欲语泪先流。

  秋的诗意,存于文学中,存于记忆中,却再也不能被真切地感受到。小时候在院子中与狗嬉戏,秋雨后沿墙捉蜗牛,草丛里捉蟋蟀逮蚂蚱,坐在板凳上描述云的形状,等小卖铺开门买两颗糖。我真害怕,如果有一天我的记忆也随光阴慢慢离去,秋在我的生命中还剩下了什么。

  也许将有一个秋天,我站在田中,晚风拂过,带来熟悉的烤玉米的清香,带来麻雀叽叽喳喳的争吵,带来曾属于我的秋的记忆。

  “借我一场秋啊,可你说这已是冬天。”

故都之秋

  “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这是老舍口中北京的秋。但是秋天一到,跟随着金黄的落叶,北京就重新变回了那个几十年前的北平了。

  故都的秋在紫禁城中。带着上下五千年的神韵,秋天沉浸在诸多历史文物之中,踏着紫禁城房梁下的一隅秋树梢轻轻的来了。紫禁城跟秋天是很配的,不同于南方的九月渐凉、帝都天朗气清的秋天如帝都本身几百年的历史,衬着历史长河中那些英雄豪杰、衬着紫禁城的红墙碧瓦,向我讲述那些伤春悲秋的故事。

  故都的秋在香山上。上一年,我在那红叶于飞的季节中来到了那里。山上的枫叶仿佛点燃了云彩,在天上燃起半边的火烧云来。我逆着人潮上山去,拾起地面上尚未沾染上泥土的叶子,它是那么的热情似火,但边缘却好像突然害了羞,露出了一点青涩的绿来。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诗趣,如此看来,便是也与这般无异了。

  故都的秋在胡同里。在这秋树泛黄、落叶凋零的季节,帝都形形色色的胡同里却别有一番洞天。——热闹得很噢!所谓的聊天,在南方是一种风格,在北方的小胡同里却又换了一种风趣。逗猫、聊鸟、论食、杂谈……各种各样的人从街坊里走出来侃天侃地。因此时已没有夏天的炎热——人们不用手握大蒲扇躲在阴影里假寐,也还未到冬天的寒冷——人们不用裹成粽子一般缩在被窝里。对于在小胡同里居住的人家来说,秋天可是有着一年里为数不多的几十次盛会。

  北平之秋,故都之秋,在我眼中便是由历史、红叶、与热热闹闹的胡同所构成的罢。

故都的秋

  郁达夫

  (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2)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3)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4)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5)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6)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7)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8)“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9)“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10)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11)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12)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并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13)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甘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河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14)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注:①GoldenDays:英语中指“黄金般的日子”。②Anthology:英语中指“选集”。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是因为“蓝色和白色”恰当地传达了作者悲凉的心境,而淡红色并不是作者喜欢的颜色。

  B.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C.作者描写故都的秋景,详写故都旧院的秋,故都旧院在北平最具居家的代表意义,它固有的清、静以及沧桑味,配合着北国自然的秋景,秋意也就更为浓烈与普遍。

  D.为了突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主要从秋声、秋色和秋味三方面来细致入微地展开描写,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品其韵,如入其境。

  E.郁达夫是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主要有《沉沦》《四世同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部分小说具有爱国主义思想。

  2.文章3-11段中,为了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描绘了“故都的秋”的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本文是写景散文,为什么在第(12)段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

  答案解析

  2.(1)“小院秋晨”图;

  (2)“秋槐落蕊”图;

  (3)“秋蝉嘶鸣”图;

  (4)“闲话秋凉”图;

  (5)“秋果盛景”图。

  3.(1)内容上: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点明文化渊源: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深化了主题。

  (2)行文章法上:宕开文笔,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实了内容,同时,又使文章舒朗不羁,挥洒自如。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项目管理计划书

表白男朋友的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