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的故事
劳动的名人故事
1961年11月,彭德怀回到了故乡——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寨。他看着童年时代就十分熟悉的家乡的山水草木,看着阔别多年的父老乡亲,感到格外亲切。回想在战争年代,乡亲们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承受了极大的牺牲,终于盼来了全国的解放和革命的胜利。想到这里,彭总不由得感慨万千:“是呵,苦了多少年的乡亲们该过过好日子啦!”
彭德怀来到了响塘区南谷公社的陈蒲大队调查。午饭的时间到了,彭德怀没有到“公共食堂”去吃大锅饭,而是撇开随同人员,独自一人来到离食堂不远的贺老伯家里。刚跨进屋,迎面扑来阵阵烟雾,只见贺老伯正蹲在灶下烧火做饭。彭德怀关切地凑上去问:“老伯,为什么不到食堂去吃饭?”
老伯没好气地说:“有什么饭吃!只因彭德怀要来调查,大队才开食堂饭的,还要工分高的人才有得吃。我不去凑这个热闹,真是打肿脸充胖子!”彭德怀一听,话出有因,顺手将锅盖揭开,只见锅里蒸的是糠粑耙。彭德怀抓起糠粑粑就吃,那粗糙、苦涩的糠直刺喉头,确实难以咽下去,他的心痛了,眼窝里充满了泪花。
回到故居,彭德怀召开了社员大会,他说:“我是讨过饭的,是饿怕了的,可那是旧社会。如今,我们当家做了主人,我们应该抓紧时机开荒种粮,生产自救,把穷队变为富队,不应该再有人饿肚皮了。我这次回来是当社员的,队上要安排我出工,不安排的话,我就邀请婆婆姥姥上山砍柴去。”说干就干,从那以后彭德怀就与社员一起参加集体劳动,他特别提倡开田,在工余时间还动员侄儿一道去开田。侄儿望着两鬓斑白的伯伯劝道:“你老人家年纪一大把了,还开什么田啰?”彭德怀风趣地回答:“年老骨头枯,正好做功夫!别说我年老,做起事来,还可以跟你们小青年比一比呢!”说完就捋起衣袖,用他那曾指挥过千军万马的手,挥锄猛干起来,像个标准的老农。
在彭德怀的带动下,家乡一块块新田被开发出来,种上了绿油油的庄稼。
彭德怀欢欢喜喜地与乡亲们一道收棉花,种麦子,撒下了无数的汗珠。他说:“从今年起,我每年回来参加劳动一个月,别的重活干不了,帮生产队看牛,看湖鸭。如果不能回来,就投资一百元交队上。”就这样,彭德怀在家乡立了个不计劳动报酬的特殊社员的“户头”。
劳动小故事
星期六,我早早的起了床,写完作业,我左看看,右看看,发现家里很乱,于是我就下定决心帮妈妈收拾收拾。
说干就干,我把袖子挽的高高的,先把少沙发上的书归成一类一类的,放在书架上,接着把衣服桑的整整齐齐的,也各就各位。
我去妈妈的房间看了一下也很乱,一片狼藉,我就用毛巾把电脑桌擦的干干净净,像新的一样,这时候我已经累的满头大汗,腰酸背疼,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唉,怎么这么累呀,一瞬间有点想打退堂鼓的想法,这时候,我的边响起了老师的生音:“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不要半途而废……我立刻鼓足尽头,一鼓作气,把剩下的活迅速干完了。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妈妈的不容易,以后我要经常帮助妈妈多做点家务,多替妈妈分担一些。
劳动故事
那年,我们被派往美国一家公司洽谈业务,期间正好赶上“五一”国际劳动节。
负责和我们一起洽谈业务的美方代表金斯顿先生告诉我们,他要回乡下别墅劳动一天,问我们要不要和他一起去,我们很爽快地答应了,但心里却很不解,美国人的生活条件这么优越,应该很懂得享受休闲的生活,原来“五一”节也并不休闲。
于是,坐着金斯顿先生的汽车,从喧闹的城市到僻静的乡村,我们很快来到了金斯顿先生的别墅前,这时,一个佣人为我们打开了别墅的大门,进去以后才发现,原来金斯顿先生的两个上小学的儿子也被送到了这里。
我随口问了一句:“你的儿子来这里度假的吗?”金斯顿先生立即摆着手说:“NO,他们也是来这里劳动的。”经了解,我们才知道,原来,美国家庭更注重对孩子“爱劳动”的教育,因为美国人深信,勤劳的孩子是帮助将来事业成功的一块“跳板”,换句话说,孩子们的勤劳习惯将是富裕未来的保证。
正值春季,我们发现,在金斯顿先生别墅的周围,种满各种各样的花卉和蔬菜,其中花卉有:玫瑰、紫藤、琼花、太阳花等,蔬菜有黄瓜,西红柿、茄子、蒜苗等,而这些花卉和蔬菜却完全是由金斯顿先生和两儿子一手栽种的,每当休闲日时,他们就会来这里劳动上一天,看着他们开垦了那么一大片的土地,我不禁问金斯顿先生:“你们吃得完这么多的蔬菜吗?”金斯顿先生则爽朗地笑着说:“我们怎么能吃得完呢?在乡下,有很多贫困的人家也有很多丧失劳动力的老人,他们的儿女也不在身边,所以我们种的花卉用来欣赏,而蔬菜随便他们拿去吃。”听了金斯顿先生的话,我从心底由衷地开始敬佩他,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美国人不仅爱劳动,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还有一颗慈善的心。
那天,我们和金斯顿先生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很快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中去,我们有的浇水、有的锄地、有的拔草,金斯顿先生的两个儿子还摘了很多的蔬菜分别送到那些该送的人家,就这样,我们劳动了一天,一点也没感觉累,反而觉得劳动是件很快乐、最美丽的事情。
劳动模范的故事
一位退休三轮车工人,为了让穷人的孩子上得起学,在他74岁的时候,重操旧业,决心用自己的双腿,给贫困学生踩出一条希望之路来。在随后十多年里,他把蹬三轮所得的收入全部捐献给了学校、教育基金会和教育机构,用以资助贫困学生。据统计,他的捐款累计高达35万元,共有300多名大学生受益。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他为贫困学生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直到将近90岁高龄,他捐出最后一笔钱,才无可奈何地说:“我干不动了……”
这位老人名叫白芳礼。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登在报纸上,我永远不会知道,这个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世界,曾经有这么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报纸上说,他的事迹“感动中国”。以中国地域之广大、人口之繁庶,不可能每一寸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知道白芳礼老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而此时此刻,我却清楚地感知,起码我自己,正在为这位已经作别人世、步入天堂的老人感动不已
白芳礼生于1913年5月13日,故于2005年9月23日,享年93岁。祖籍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白贾村,从1987年开始,白芳礼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90岁。
2009年8月10日,白芳礼荣当全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986年,74岁的白芳礼从天津回到家乡河北省沧县白贾村。这是一个让他悲伤而又牵挂的地方。小时候,他很渴望读书,可因家境贫寒,13岁便逃难到天津,做了一名卖苦力的三轮车车夫。新中国成立后,他靠蹬三轮成了劳动模范,并拉扯大了自己的3个孩子。当他看着他们中的两个成了大学生时,高兴得落了泪。
劳动者的故事作文
我们都有自己要好的同学,有学习好的,有擅长体育的,还有……而我最要好的同学最热爱劳动,他的名字叫:恩乐。
恩乐有着中等身材,瘦的身子,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个高挺的鼻子。恩乐热爱劳动,不论是在路上,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从不放过一丝垃圾,一见就捡,常常让人以为是回收垃圾的。
有一回放学,我和他一起走回家,边走边聊,聊得很愉快。突然,从远处有一个垃圾袋悠悠地飘过来,他眼疾手快,抓住了那个袋子。我心想:完了完了!他的“老毛病”——看见垃圾就捡到家为止,他肯定也会把我拉下水。我就说:“恩乐,把垃圾袋扔到垃圾桶,我们走吧!”突然从远处又飘来了几个零食袋,我想:哎!功亏一篑啊!这下完了!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说:“你看,前面有几个垃圾袋,我们一起捡吧!”我没回答,他以为我不想做,用目光瞄了我一下,我只好跟着干。他弯下腰,三下五除二就把垃圾捡完了,我看呆了——他还很高兴啊!我很纳闷,大概捡了20分钟。
隔天,我们走在路上,没有垃圾,空气新鲜,心情很好,让我明白了:有一分付出,就有一分收获。恩乐是为了这样才热爱劳动,才开心的啊!
热爱劳动的小故事作文
今天,吃完饭后,我决定让妈妈休息我来打扫卫生。
说干就干,我准备先洗碗,我接了一盆热水把碗泡了一会儿,再用洗洁精把油刷掉之后然后用热水冲一遍碗,就这样我洗了一个又一个碗,看到被我洗的干干净净的碗我心里美滋滋的,速度也加快了许多。不一会儿,我就把所有的碗都洗完了。
我还没来得及坐下来喘口气就又开始打扫房间,我先用抹布擦桌子,然后又开始扫地,我把整个房间扫了一遍,不是太脏只是有一些头发、纸屑和灰尘,扫完地接着我又开始拖地,我先把拖把湿水,挤出多余的水后开始拖地,房间的桌子下面、柜子下面最脏,有许多毛茸茸的脏灰,我换了一盆又一盆水,终于把每个房间都打扫的一尘不染。
劳动故事作文
高尔基说过:“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是啊!我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劳动来创造。所以劳动最光荣,我们从小就要爱劳动。今天,我们学校开展了帮厨活动,下面我就告诉你们我的体验。
早晨,我从家里带来了围裙、手套、袖套和胶鞋,为帮厨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一路上兴奋极了,蹦蹦跳跳地来到了学校。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老师带我们来到了厨房并按组分配了任务。我们组负责擦桌子和清洗还带结。我首先把抹布放在滚烫的热水里清洗干净,然后把它铺开去擦洗同学们吃饭时弄脏的桌子。桌子上满是吃剩的面包、蛋黄等食物,我看到这些真是觉得浪费粮食。二十分钟过去了,三十分钟过去了,餐厅里一排排的餐桌经过我们认真地打扫,变的雪亮雪亮的。厨房的叔叔阿姨们也都夸我们做得好。
接下来我们又进入了新的工作:清洗还带结。我们先把水池里海带结散开,然后再在水里清一下。一开始,我们动作都很慢,但慢慢地就熟练了。海带结越来越少了,我的手也越来越酸了。等到所有的海带结都解开了,我终于松了一口气。看着这一筐绿油油的还带,想象着同学们美美的吃着我们洗出来的还带,所有疲劳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今天的劳动体验使我收获不少,更让我深刻地领悟到幸福生活的源泉——劳动。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快乐!
我的劳动故事
每个人都有惰性,我也不例外。每当看到地板上、玻璃上厚厚的灰尘时,我都无动于衷,丝毫没有要干活的欲望。但在老师的要求,父母的督促下,我决定拿起抹布,取下拖把,清扫起来。
在妈妈虎视眈眈的目光监督着,我一点儿也不敢松懈,我细细擦拭着玻璃的每一个角落,生怕落下一块灰尘没弄干净。虽然表面上乖乖干着家务,但我的心早已飞到书桌上去了。“想什么呢?抹布都掉地上啦!”妈妈突然喊了一嗓子,我一激灵才回过神来。我连忙捡起抹布,跑到卫生间涮了一下,重新擦了起来。好不容易擦完了,我舒了一口气,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正想瘫在沙发上好好休息一下时,妈妈却又递给我一个拖把,“去,拖地去。”我只好不情愿的接过拖把,拖起地来。“别这样拖,自己拖了再自己踩踩,还不如不拖,来来来,我教你……”“唉呀真笨,怎么学不会呢,从前往后,听见没有?从前往后!”我被这如紧箍咒一般的话语搞混了头,像个机器人一般按照指令进行任务。
终于,所有家务活都干完了,我躺倒在沙发上,按揉着发酸的胳膊,眯起眼睛,却忽然看到了一个与之前截然不同的画面——玻璃变得干净明亮,地板上的灰尘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你干的其实不错嘛。”耳边响起妈妈满意的称赞。我突然明白,只要人摆脱了惰性,更加勤奋,努力,就能够成功。
关于劳动的名人故事
1937年,毛泽东同志带着儿子岸英在延安凤凰山某地居住。当时岸英只有十四五岁。
在毛泽东住的院外有个小厕所。这里以前一直由警卫班的同志打扫,可是一连很多天厕所总是在战士们去之前就被打扫干净了。战士们心中很是纳闷儿。
一个大雪过后的清晨,战士们很早就起来扫雪。当警卫班长准备去扫厕所附近的积雪时,发现厕所外的积雪早被打扫完了。“是谁打扫的呢?”大家估摸着,一时却猜不出来。忽然,班长听厕所里有人说话:“你到炉灶里掏些灰,用筐子挑来,往厕所里撒一撒。”多么熟悉的声音啊,班长立刻就听出了这是毛泽东同志和小岸英的对话。
原来,毛泽东同志为了培养岸英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特意和岸英一起来打扫厕所。从这以后,警卫战士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小男孩打扫厕所,很少间断过。
关于劳动的故事
今天,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看见楼梯上有许多灰尘,就想把楼梯擦一擦。做一件家务活,给妈妈一个惊喜。
说干就干,我准备了一只盛有清水的水桶和一块干净的布。
我先把水桶拎到楼上,把布拧干,弯着腰,顺着楼梯一级一级地往下擦。把楼梯表面上的灰尘擦干净。慢慢地,我感到有点累了,腰很酸,气喘吁吁的。我自言自语地说:“做家务真累啊!”妈妈每天要上班,又要做许许多多的家务,真是太忙了,我可不能让妈妈那么辛苦。于是我咬了咬牙,对自已说:“没关系,再坚持一下,马上就要擦好了。”我继续用力地擦着。
啊!终于擦好了。我直起身子,看着被我擦得干干净净的楼梯,舒心地笑了,虽然很辛苦,但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通过这次家务劳动,我体会到做家务劳动的辛苦。我平时应该多帮妈妈做家务,减轻妈妈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