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辅导
2018心理辅导:学生前调整心理的方法
考试心理障碍分析
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影响着应试前的学习、复习和备考,而且过分焦虑会在应试中带来难以消除的紧张、焦急、恐惧等;持久的焦虑又会损害应试者的正常心理活动,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如焦虑症),常表现为心烦意乱,注意力不能集中,这对应试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严重者还将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行为表现是心理过分紧张——怯场;情绪低落——丧失信心;偶发事项等外来“刺激”使原来已知“信息”难于“提取”,对考试正常发挥带来干扰等等。
考前心理准备
学会倾诉。当你为考试而坐卧不安,担心焦虑时,不妨将你的感受说出来,让他人与你共同分担。此外,你还可以把你的感受写成信,然后扔到一边,给自己留出一定的“忧虑”时间,随后再去解决。千万不可郁积在心,使压抑情绪潜滋暗长,最终忧虑成疾。
动机适当。学习活动中低限度的焦虑是必要的,但过度紧张,往往发挥不出正常水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动机过于强烈,那么进入考场,便会因情绪紧张而产生“怯场”现象,降低了记忆和思维效率,以致连平时较为熟悉的题目都回答不出来。当然,如果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缺乏获胜的动机,也是考不好的。所以保持适当的学习和考试动机,才会使学习活动产生最佳效果。
学会休闲。紧张、繁重的复习难免有时会使人神经紧张、精神压抑,此时,最好能暂时丢下书本漫步于户外,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转换视野,保持乐观情绪,从而达到调适紧张心态的目的。加强锻炼。英国教育家斯宾认为“健康的人格寓于健康的身体”,只有保持身体健康才会保证心理健康。科学研究证明,一些呼吸性的锻炼,例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因为这些活动让人肌体彻底放松,从而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自我激励。激励即激发、鼓励,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目标前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至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至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至4倍。
科学作息。古人云:“人之心不可一日不用,尤不可一日不养”,因为心“不用则滞”而“不养则瘦”。所以日常复习中一定要注意科学作息,劳逸结合,最好是制订一份科学的作息制度,努力做到早睡早起,不开夜车,不打疲劳战。这样才能保证考试时具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
心理调适。考前应做到心态平和。一是学会自我深度松弛。如经常在考前进行这样的练习:在全身深度放松的情况下,想象考场的紧张情境。首先出现最弱的情境,重复进行,慢慢便会在想象出的任何紧张情境或整个考试过程中都不再体验到紧张焦虑。二是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指自己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暗示一种强烈的心理定势,并引导潜在动机产生行为。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调理自己的心境、情绪、感情、爱好、意志乃至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考前面临紧张的考场,可反复在心里告诫自己“沉着、沉着”,在这种自我暗示的作用下心中的杂念自会消除,从而消除焦虑,放松身心。
幼儿园心理健康辅导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的这个夏天,本人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区教委组织的幼儿教师“幼儿心理与教育”和省里组织的“心理健康c证”这两次培训。通过这两次的培训学习,让我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又有了一个更为全新的认识,我相信,这次的培训学习不仅仅只带给了我理论高度的提升,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延续。
xx年毕业那年,我踏上了自己热爱的幼教岗位,工作的第一年,我被分在中班任教,没过几天,班上一位孩子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上课时总会控制不住地发出很多怪声音,通常,出现这种情况,我会用眼神或动作提醒他,因为我觉得,他所做的这一切的初衷只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罢了,我愿意去进一步了解他,当他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甚至被否定时,我没有,我似乎看出了他行为背后更深层的一面,他需要关爱,他需要同伴,我愿意尊重他,走近他,倾听他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于是,我便这么一直用心做着,等着他慢慢向我敞开心扉,果不其然,他开始有了变化,通过一个学期的引导,他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慢慢地,同伴们也接受了他,而他也学会了更多与人相处之道,看到他的成长,我倍感欣慰。
是的,教育就是这么一回事,尤其是对于我们年幼的孩子,他们的心灵更需要我们的呵护和理解。培训后的今天,回想起当初那件事,我真的倍感欣慰,因为我把孩子当人看,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人。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大力普及的今天,请每一位在幼教一线的教师,真正用心关注我们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一位合格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让我们未来的主人翁都能拥有健全的人格、爱的能力、创造的勇气、积极的同伴关系、智慧和灵性以及审美体验。
2018心理辅导:平常心很关键
随着中考的临近,好多初三学生也都更加努力,但是往往这个时候有些同学不知道自己在哪些地方使劲,怎样使劲,一时间还真摸不着门。更严重的是还要面临能否考上理想中学的挑战,由于担心目标不能实现,加之父母、老师等多方面的外在压力,一些同学不能以正常的心态迎接考试,患上“压迫症”,即考前成绩不理想,时间越来越紧,总觉得好多知识点未掌握,越想越急,背上沉重的包袱,压抑、烦躁,吃不好、休息不好。“畏言症”,即害怕考不出好成绩让别人笑话。比如,“一直以来我的学习成绩都很好,在同学、老师眼里都是好孩子,如果我这次要是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他们会不会嘲笑我”……等等这种心理上的失衡,使得学生异常郁闷焦躁,甚至产生逃避的念头。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本篇从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面谈谈如何在初三阶段做到事半功倍,摆脱中考综合症。
学生:学会耐压抗挫,鼓足信心
在初三阶段,一个显着的变化就是“三多一少”,即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休息时间少。除了质检考、模拟考、毕业考和升学考外,小考小测月月有,甚至周周有,天天有,这时同学们难免会有成绩不理想的情况出现,很容易情绪波动,对自己产生怀疑,而且在临近中考前,压迫感更显着,这时候应该放下这些包袱、压力,考前有这些因素是很正常的,但我们不能被他压的盲然不知所测,失去科学的复习策略。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没事的,我能行!不就是中考么,怕什么!
家长:心态放平,学会和孩子沟通
现在,毕业考试恐惧症已经传染给了家长,孩子临近中考,好多家长比孩子还着急,甚至一些家长开始失眠、焦虑,家长们的这种表现主要还是来自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对孩子学习成绩好坏的过分紧张。家长们的这种表现其实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很不利,甚至会给孩子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压力。其实家长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冷静,要学会和孩子沟通,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安慰,要让孩子知道:“你努力了,我们就很满意”!
教师:要以人为本,善于创新
教师要善于改革陈旧、呆板、单调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设计科学、活泼、开发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革新教法,多讨论少讲授,多对话少问答,重过程重积累,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常常反思: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的?我的这个教学方法适合学生吗等这样一种反思意识,时刻以学生为本。
不管是什么考试,只要我们接受失败,拥有包容失败的心态,才更易于成功。你应该这样想,我走的是自己的路,这跟别人有什么相干呢?况且成功之路千万条,我还有好多方面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好呢!只要我们能调节好状态,科学地安排好学习、休息,以充沛的精力,提高学习效率,备战中考,冲刺2018!
2018心理辅导:让心沉淀下来
考前,考生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期望值过低或过高都会引起不良效果。同时,切忌出现一些负面的心理暗示,一旦出现情绪波动、烦躁不安,尽量采用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行调节。
比如,在学习烦躁时,可以这样想,“我现在真高兴,学了一整天,学习了很多东西,真令人高兴”“我这门学化学得不错”“刚才我学习状态真好,继续下去吧”……和家人、老师发生小摩擦时,可以对自己说:“老师和家长真辛苦,全心全意为了我们,我要尊敬他们,要向他们学习。”在考场上,可以和自己说:“很好,我很镇静,我真高兴,状态真好,别人做得那么快,该出错了吧。”用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行调节。
考生们紧张地复习应考时,家长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些家长请假在家全天陪孩子,几乎无时无刻不围着孩子转,家长自己非常紧张,搞得孩子也感到紧张。这个时候,家长一定不要过于紧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保持平常心,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中考期间,家长的任务就是关心孩子的身体安全和饮食卫生,不要让孩子在中考期间生病即可。
紧张备考的同时,希望家长和考生都可以放松下来,不要把自己绷得太紧了,让心慢慢沉淀下来,让知识慢慢沉淀下来,以一种最好的状态去迎接中考。
心理辅导也在成长中
学生心理辅导,意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以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
心理辅导,对于任何一名学生来说,都很重要。“针对少数有问题的学生”,这是很片面的说法。学生无论在认知、情感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他们无法对一件事情作出比较全面客观而又正确的评价,因为他们还处在成长当中,这时候,他们就很需要一份引导,一份对心理认知和情绪疏导方面的帮助。因此,心理辅导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的,心理辅导能够帮助学生走出“不成熟”的心理范畴,迈向正确、积极的领域。
心理辅导是促进学生积极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滞后和消极”?此说法实在无从谈起。接受心理辅导的学生,自然需要通过时间来慢慢消化,从而慢慢地去接受,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一下子就见效的,心理辅导当然也是一样的道理。学生心理辅导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驱散心中的阴霾,改变不成熟的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是积极的,健康的。
对于心理有问题的学生,需要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走出心里的困境;心理健康的学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辅导,因为他们也需要一份引导,通过引导,帮助他们继续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心理辅导在无形中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改善和调节学生情绪,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应对方式。心理辅导,于每一个学生同等重要。
心理辅导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趋势。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心理辅导也像一个不断成长的孩子,它正在努力地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可能有些人会对它产生质疑,因为它还不完全成熟,它无法一下子达到我们所期待的效果,但是它不能因此而被否定。无数实践证明,心理辅导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类正在探索更高更有效的层次,以更好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初中生心理健康辅导课心得体会
今天我校要举行一次心里健康活动,规定每个班只能玩四个项目,如果四个项目都赢得了一张奖票的话,就可以换一个奖品。心里健康活动开始了,我们玩的第一个游戏是翻布游戏,它是训练我们的团体合作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7个人站在一块布上,要想办法把这块布翻过来,但是不许把脚伸到布外面去,哪一个组最先把布翻过来,那一个组就可以拿一张奖票。我们开始游戏了,但是我们的协调性不好,所以我们就输了。第2个人游戏是帮助盲人指路。
游戏规则是:盲人背着瘸子,瘸子帮盲人指路,盲人要用黑眼罩蒙上眼睛如果见到气球,就得踩爆,如果见到小熊,就得捡起,哪一个队最先到终点,拣得最多,就可以拿一张奖票。我们开始玩第二个游戏了,我是盲人,我背的是钟珺媚,比赛开始了,钟珺媚指路指的不好,我又不敢踩气球,所以我们又输了。第三个游戏也是团体游戏,游戏规则是:每人拿一个球,放在胸前,一个接一个走,手不能拿球,哪一个队最先到终点,就可以拿一张奖票。
我们女生1队变2队,每人拿一个球放在胸前,比赛开始了,因为我们队的熊双掉了一个球,我们队又输了。第四个项目是顶乒乓球,它也是团体游戏,和前面是一样的队形。游戏规则是:最前面的一个人拿一个纸杯,把它倒过来,拿杯底顶一个乒乓球,一直这样顶六个球,哪一队最先把它运到终点,就可以拿一张奖票。我们女生2个队分别站成两竖排,最前面的一个人拿一个纸杯,把它倒过来,拿杯底顶一个乒乓球,最后,我们终于拿了一张奖票。通过今天的活动,我知道了: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就没做不到的事情。
职教中心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案
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是指通过学校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工作者,建立和健全学校心理保健体系,维护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针对我校实际,特制定辅导方案如下:
一、咨询形式
(一)、门诊咨询
即在心理咨询室坐等来访者上门咨询,一周集中两天进行,具体
安排如下:
每周二、三中午1:00——2:00下午5:00——7:00(冬令时)
中午1:00——2:30下午5:30——6:30(夏令时)
若在咨询时间外有来仿者,也接受咨询。
(二)、书信咨询
即通过书信交流形式进行心理辅导。操作简单,运用方便,非常适合对自己的心理障碍有顾虑,比较胆小、怯懦的学生,这种咨询方式随时进行,及时回复。
(三)、电话咨询
公布办公室电话、小灵通与学生通过电话进行交谈。
(四)、专栏咨询
专栏咨询是结合我校实际,通过广播、校报等形式对群体的典型心理辅导进行解答。这可充分调动学生会、广播站学生共同完成。每期办板报一次,广播则可根据实际随时进行。
(五)、开展团体心理讲座
即针对团体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当面集中指导和咨询。结合我校实际,本期最主要的团体咨询对象是高三参加高考的学生及即将就业的学生,解决他们升学压力及就业压力问题。
二、考核方式
1、门诊咨询接受行政考核
2、对来访学生建立心理档案,随时记录并收集资料。
3、通过广播随时将学生普遍性的问题作出解答。
4、每期办板报至少一次。
5、期末有针对解决心理问题的研究成果。
三、建议
1、在心理咨询室挂上心理辅导工作职责,使学生充分产生信任感。
2、心理咨询室力求让学生感到舒适、放松、安静。因此结合我校实际建议配制一副窗帘,使光线充分柔和,色调以兰、绿、冷色调为主。
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心得体会
听了本次心理健康的专题系列讲座,使我更进一步理解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听评课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让心理健康辅导走进校园
为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培养他们善于表达自己的能力,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兴趣。2015年11月10日,织金四小特邀请毕节市海岸线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刘亿老师为学校六年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健康辅导。
在团体辅导活动中,刘亿老师对同学们抱以充分的尊重、理解、支持、鼓励、关爱等辅导态度,通过“拍手”、“互换角色”等游戏让学生兴味盎然。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完成了团体辅导活动任务,多数同学在活动中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参与欲,很多学生都敢于表现自己,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对于学生的学习不无裨益。
据悉,刘亿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他承诺每个周星期二下午将在织金四小心理咨询室工作,向学校老师传授简单实际的心理健康咨询技巧,为学校师生心理健康咨询方面的工作免费服务,为学校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8心理辅导:中学生心理健康的10条准则
1、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主导心境始终处于轻松、活泼、快乐的状态。虽然因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失败或不幸,也会有悲、忧、愁、怒、烦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不会长期处于消极、悲观不可自拔的体验中,更不会因此而轻生。善于适度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随时排解各种烦恼,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决不因一时冲动而违反道德行为规范,能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
2、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表现出乐群性,有人际关系交往的欲望。能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对人善良、诚恳、宽容、公正、谦虚有爱心。能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意见,正确对待他人的短处和缺点,善于与各种类型的人相处。
3、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出来,取得成就,获得满足感。能够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自觉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而不以此为负担。在遇到困难时,能努力去克服,争取新的成就。
4、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不仅能现实的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而且还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和性格中的优缺点,能做到客观、恰当的自我评价,即不自傲,又不自卑。能正视现实,生活、学习目标符合实际,不怨天尤人,也不自寻苦恼。对自己的不足或某些无法补救的缺陷,能正确对待,安然接受。
5、保持健全的人格。
人格健全的中学生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处于协调统一之中,有正确的人生观,能以此为中心,把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乐于生活、学习,兴趣广泛,性格开朗,胸怀坦荡,办事机智果断,表里如一,行为上表现出一贯性与统一性。
6、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时,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耐受性和平衡性,不因此而影响或改变自己的目标和正常的学习生活。能驾驭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意志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自觉运用自我防御机制,随时可排泄影响学习和健康的情绪困扰,消除各种焦虑、紧张、恐惧、烦恼等情绪现象,使其心理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
7、热爱生活、热爱集体。
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心理健康的青少年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学习生活,积极投入有乐趣的生活中,自信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和对国家有意义、有价值。能坚持不懈的努力,从事有意义的事业,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承担社会义务,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服务。
8、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
广告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其认知活动、情绪反应、性格特征等心理特点以及行为表现应与其年龄阶段相符合,与其充当的社会角色相适应,保持一定年龄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9、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能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能够根据客观的需要,主动调整自己的言行,在暂时无法改变客观环境的情况下,能主动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保持平衡的心态,并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能保持相对稳定而常态的生活方式,不因生活的变故和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的改变而产生过度的焦虑和思危心理及不必要的负担。能坦然处事,保持安宁的心理状态。善于合理的提出和表达自己的意愿及要求,不盲目冲动,不表现与成人的反抗对立的情绪。能有效的控制和改变消极的逆反心理与行为,使之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