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生物学科下学期工作总结范文
一年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落实教育局、学校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所任班级教学质量有了大面积提高,现就将一年以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1、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生物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一年来,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首先 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
3、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因为做到了以上几点,所以我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上,效果还是明显的。
初一下册生物期中总结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考试成绩差异较大大,为促进学生的成绩全面提高,现认真总结反思如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生物期中考试卷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由两个大题组成,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是25个50分分,比较多,分值占的比重大;非选择题5个大题共45分。此外还有5分的卷面分,突出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的能力。就试卷内容来看,题量比较适宜,难易程度体现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没有偏题、怪题,覆盖面比较广,知识点多且灵活,更能与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密切结合。
二、成绩分析: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考试成绩较好,少数同学的成绩较差。不同班级目标完成情况不同;1班特优和学优没完成,2班完成学优目标,3班和4班的特优和学优目标都完成;学生的总体 成绩与老师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不能及时复习巩固,记忆不牢。
2.学生的自主学习不能及时完成或完成的不是很认真。
3.学生生活经验常识少,理论联系实的能力差.
4.对学生的检查督促不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较少。
四、改进措施:
1、在以后的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培养,加大重点知识的落实力度.
2、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会审题做题,学会学习.
3、教学中要关注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挖掘、利用多方面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
4、课前精心备课,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及时巩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5、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体现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学习,有意义学习。
6、课堂上多用时间开展教学活动,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回顾基础知识,根据学生做题情况有针对性的补教和补学,让学生通过每节课的学习,真正得到应该得到的知识和能力,让每一节课都能够达到学习目标。通过教师的积极教,学生的主动学,实现课程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生物课程标准、生物教材,研究好学生,创造性地搞好生物课的教学。
生物下册试题
七年级下生物学业水平检测
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人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
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
2.下列管腔中含静脉血的一组是
A.左心室主动脉下腔静脉B.右心房肺动脉下腔静脉
C.右心房主动脉上腔静脉D.左心房肺动脉上腔静脉
3.小明一家三口的血型各不相同,爸爸可以给小明和妈妈输血,小明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既不能给爸爸输血又不能给小明输血,爸爸、妈妈、小明的血型可能是
A.爸爸O型、妈妈AB型、小明B型B.爸爸O型、妈妈A型、小明B型
C.爸爸AB型、妈妈O型、小明B型D.爸爸AB型、妈妈O型、小明A型
4.当我们的手不小心被擦破时会流血,可是过一会儿,伤口就结疤止血了,与上述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是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血浆
5.观察猪的心脏时,可用手捏的方法来判断心房壁、心室壁的厚薄,其中最厚的心壁是
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6.王老师从山东到西藏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增加的成分最可能是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血浆
7.左心室的壁最厚,原因是
A左心室接受全身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B左心室接受肺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C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至肺部,收缩力强
D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至全身,收缩力强
8.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9.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下列解释中不恰当的是
A.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运动
B.血管由于血液多而鼓胀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
C.多数静脉分布较浅,壁薄,弹性较强,有利于针的刺入
D.动脉中血液向心流动,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
10.由远眺转为看书时,瞳孔和晶状体分别是
A.扩大、曲度增加B.缩小、曲度增加
C.扩大、曲度减小D.缩小、曲度减小
11、一只小狗出现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身体发育停止,等症状,其原因是
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B.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甲状腺激素缺乏D.生长激素缺乏
12、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会出现休克现象,要是其苏醒可注射适量的
A甲状腺激素B葡萄糖C性激素D生理盐水
13、正常人的原尿中不含
A.葡萄糖和水分B.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C.无机盐和尿素D.葡萄糖和无机盐
14、某人的尿中有葡萄糖,尿量增多,尤其是夜间多尿,其机能异常的结构最有可能的是
A.肾小管B.肾小球C.肾小囊D.膀胱
15、下列哪项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反射类型
A.看见红苹果分泌唾液B.小孩看见护士走来就哭了
C.看小说看得声泪俱下D.听到铃声走进教室
16、血液经过肾脏后,发生的变化是
A.养料增加B.二氧化碳减少C.尿素减少D.葡萄糖减少
17、人体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A.半规管B.前庭C.耳蜗D.鼓室
18、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其主要原因是
A.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肾脏的控制作用
C.膀胱的贮存作用D.肾单位的泌尿作用
19、在正常情况下,在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能发现的物质是
A.大分子蛋白质B.葡萄糖C.尿素D.各种血细胞
20、右图表示血液流经肾单位时尿素的含量变化曲线,其中纵轴代表尿素含量的变化,AB段表示()
A.入球小动脉B.出球小动脉
C.肾小管D.肾小球
21、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里含量增多的是
A、尿素B、氧气C二氧化碳D、蛋白质
22、某人由于外伤而造成胸段脊髓完全横断,此病人不会出现的症状是
A、大小便失禁B、四肢瘫痪C、下肢感觉丧失D、下肢丧失运动
23.视觉的形成过程中,图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视网膜B.大脑、大脑C.视网膜、大脑D.大脑、视神经
24.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主要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B.眼球的前后径移动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25.杂技演员表演走钢丝节目时,协调身体平衡动作的器官
A.大脑B.小脑C.脊髓D.脑干
27.右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面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则c代表脊髓的神经中枢
B.若图表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a代表眼球的视网膜
C.若图表示听到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弧,则a代表耳结构的鼓膜
D.若此图表示使运动协调和维持身体平衡的反射弧,则c代表小脑的神经中枢
28、右图为什么眼?应如何进行矫正
A、近视眼凸透镜B、近视眼凹透镜
C、远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
29参照右下图分析判断:“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以免被震破的、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将外界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结构依次是
A.④①⑦⑧B.④①⑤③C.⑧⑥⑤④D.④⑤⑧⑦
30.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31.某人手指被开水烫后迅速缩手,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类型分别是
A.反射弧先天性反射(简单反射)B.反射弧后天学习形成的反射(复杂反射)
C.脑先天性反射(简单反射)D.脊髓后天学习形成的反射(复杂反射)
32.下列现象中,你认为可称为反射的是
A.摆在窗台上的花向外生长B.草履虫对环境中温度的变化表现出趋热性
C.人一碰含羞草,其叶片马上卷起D.手偶然踫到火会迅速缩回
33.在高级神经活动方面,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A.人能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发生反应B.能形成多种条件反射
C.形成的条件反射不会消退D.人能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条件反射
34.、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和最大的内分泌腺是
A.唾液腺和垂体B.胰腺和甲状腺
C.肝脏和甲状腺D.肝脏和性腺
35.下列哪种生命现象与激素无关
A.血糖含量经常保持稳定B.男孩进入青春期喉结突出
C.强光下瞳孔变小D.成年前人体不断长高
36.利用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生产沼气和高温堆肥所应用的原理是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扩散作用
37.下列有关激素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激素是由体内的内分泌腺分泌的
B.激素直接进入血液中,含量很低
C.激素对人体的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
D.人体的活细胞都能产生激素
38.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39、1998年9月,渤海发生赤潮,导致水质恶化,鱼虾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给捕捞业和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造成山东烟台、河北、天津等地的养殖业数亿元的损失。发生赤潮的人为因素
A、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海B、农业化肥流失进入水域
C、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D、以上各项都是
40.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二、简答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60分。)
41、(7分)右下图为人体某部位的血管,请分析做答:
(1)B血管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为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则A血管是__________,内流__________血。
(3)若B为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则A血管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
(4)若C内流动着含氨基酸、葡萄糖等营养丰富的静脉血,则B为__________。
42、(9分)根据右下反射弧的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手偶然碰到了某种刺激(如火焰),手上皮肤里的[]__________受到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__________传到脊髓里的[]__________,由此再发出神经冲动通过[]__________传达到手臂上的[]__________,引起肌肉收缩使手避开刺激。
(2)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除了要有完整的五个部分外,还要有________。
(3)人在睡梦中拍打蚊子,此反射活动经过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醒来后感到搔痒,此感觉是在________内产生的。证明脊髓的作用是________。
43.(5分)1921年加拿大青年医生班廷和医学院学生班斯特在多伦多大学成功地
给几只狗做了胰腺切除手术,结果狗的血糖含量急剧升高,尿中出现了葡萄糖。7月30日午夜,他们给其中一只狗注射了5毫升胰腺抽提液,结果这只狗尿液中葡萄糖消失。请分析:
⑴切除胰腺,使不能正常地随血液运输,造成狗血糖含量失常,多余的糖随尿排出。
⑵注射胰腺抽提液使狗的血糖浓度恢复常态,证明抽提液具有的功能。班廷的实验第一次证实了的功能。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⑶小明的爸爸近来身体日渐消瘦,而且多尿。到医院检查,发现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很低,尿液中还含有葡萄糖成分。根据以上症状,小明的爸爸可能患有病。其原是。
44、(11分)根据尿液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有一个结构两端都有毛细血管,这个结构是[]
(2)、图中B内液体成分和D内的液体比较,它主要不含有
(3)、在尿的形成过程中,对血液起滤过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对原尿进行重吸收的结构是[]
(4)、A血管的管径比E要血压比较,
这有利于[]处形成较高滤过压,
以有利于形成尿。
这个事实说明,器官的结构与是相适应的。
如果滤过作用发生障碍,则血中含过多人
会患症
45(6分)根据表中提供数据,分析A、B、C、D4种尿样样本并完成本题:
葡萄糖蛋白质无机盐尿素红细胞白细胞A0.1—0.750.03——B——1.62.0——C0.06—1.62.0——D—++1.61.5++++
(注:—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少;++表示很多。)
(1)请你判断:原尿的样本是,正常尿液的样本是。
(2)样本为C的患者可能患有病,理由是
(3)样本为D的患者可能患有病,理由是
46、(8分)下图为甲乙两人在饮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后,几小时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乙两人中糖代谢不正常的是,
该人可能患病。该病的
典型症状表现是,
治疗此病的方法是
(2)甲乙两人饭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
是(2分)。
(3)乙在饮用葡萄糖溶液1.5小时后123时间
血糖下降。使乙的血糖下降不同于甲的一条途径是。
(4)口服胰岛素会无效的原因
47.(8分)学校里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引起了人们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右图是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眼球内对光线具有折射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⑵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可看见周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的变大了。
⑶想一想我们的眼睛,通常被称为“黑眼珠”的部分是[],“白眼珠”的部分是[]。
⑷你能看到远处的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象是落在[]上,这个信息通过[10]传导到,形成视觉。
⑸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假性近视,这时眼球中[4]的特点是。以后如果仍不注意用眼卫生,成像就有可能如下图右所示,这种情况下要想看清楚远处的物体,就需选用此图左边的种(填字母)透镜加以纠正。
48(6分)看图回答
(1)、吸入的氧经怎样路线到达组织细胞:(填字母序号)
(2)、氧与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通过作用释放能量供组织细胞生命活动使用。
(3)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的部位是
(4)为什么心脏不停的搏动而不疲倦呢
(5)体循环的路径(填字母序号)
七年级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ACB6—10BDADB11—15ABBAC
16—20CCCCC21—25CBCDB26—30CCBAB
31----35ADACC36----40BDBDC
二、简答题
41、(1)、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2)肺动脉,静脉血
(3)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
(4)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
42、(1)1感受器2传人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2)刺激(3)1→2→3→4→5、大脑皮层、传导
43、(1)、胰岛素(2)、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或降低血糖浓度,加速血糖分解)、胰岛素
44、(1)E,出球小动脉
(2)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3)D肾小球,C肾小管
(4)粗、高、这有利于D肾小球原尿功能,尿素,患尿毒症
45、(1)A,B
(2)糖尿病,尿中含有葡萄糖
(3)肾小球肾炎,尿液中含有血细胞和蛋白质
46、(1).乙糖尿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和疲乏可以注射胰岛素(或控制饮食或口服降糖药物)(2).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3)葡萄糖随尿排出
(4)口服胰岛素会被消化成氨基酸而失效
47.(1)4晶状体(2)瞳孔(3)2虹膜7巩膜(4)9视网膜大脑皮层(5)晶状体过度变凸,A
48、(1)外界→肺泡→A→D→6→2→4→7→F→B
(2)线粒体,呼吸作用
(3)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4)心脏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心房和心室的舒张期比收缩期长一些,这样就使心肌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并使血液充分回流到心脏,因此心脏能不停地搏动。
(5)4→7→F→B→E→8→1
生物七年级下册的课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第一节。人和其他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与生物圈息息相关,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而且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惟一家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有的影响还具有破坏性甚至毁灭性,所以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人类的迫切愿望,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有一份责任。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过生物学知识,但他们从小学的《自然》及生活中的电视节目中已了解了许多生物学的知识。他们能说出许多生物的名称、知道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等,但没有构成“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的整体体系──生物圈的概念,不知生物和生存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七年级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要求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他们不喜欢枯燥的说教,但乐于观察、分析图片,参与游戏,进行角色扮演,喜欢讲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等以表现他们的活力,针对此,教师可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三.设计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活动教学方式为主,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力求在整个教学中体现出“三维”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生物圈,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应该积极、主动认识并保护这个家;
2.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发表的见解。
(二)能力
1. 使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处理图文资料,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 会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讨论问题,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知识
1.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 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3. 尝试搜集和分析资料;
4.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五.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课题。
老师和学生亲切谈话,让学生说说每天从醒来睁开眼睛到现在坐在这里听老师讲课,都经历了哪些事,看到了哪些生物和哪些生物有接触,并让学生说说这些生物生活的“家”的情况,然后引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家“生物圈”。
(二)学生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做游戏、观察分析图片、亲身体验等实践活动,学习新知。
1.生物圈的范围
请同学通过讨论,说说地球上都有哪些地方有生物的生活,再让学生结合课本自己说出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问题拓展: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吗
问题转承:为什么生物圈中有生物,地球上其他地方没有呢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1)承开始上课话题,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一个学生扮演一种生物),介绍这些生物生活的“家”的情况,并告诉同学这个“家”给他的正常生活提供了哪些条件。
(2)学生观察书上六幅图片资料,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讨论题:①向日葵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长颈鹿的生活需要什么
②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条件有什么异同
③为什么干旱会使粮食严重减产
(3)做游戏:在地上画两个大小一样的圈,请男生和女生分别站在这个圈内(脚不能站到圈外),圈内所站人数多而且所站时间长的组获胜。
(4)亲身体验:这里有盆花,来体验做园丁的感觉养花。
总结: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也正是由于地球上只有生物圈上才为所有生物的生活提供了这些基本条件,所以生物圈中有生物,而地球上其他地方没有。
(三)通过角色扮演、联系实际,拓展新知,巩固学生对所新知的理解并拓展学生思维。
1.问题拓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类面正面临着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不足和能源短缺等危机问题,我们能不能再寻找一个类似生物圈的地方来缓解这些危机呢?我们是否可以到别的星球上寻找呢
学生提供他们在课前收集的其他星球的一些资料,请几个同学分别扮演我们襄樊籍的航天飞行员聂海胜和其他星球。假定聂海胜现在想去这些星球旅行,请其他星球向地球人介绍他们星球的条件,然后让聂海胜来决定他的去否。
2.读一篇报道《白河怎么成了“吃人”河,十年夺走近百村民性命》。让同学谈感受。
3.让学生谈谈自己作为襄樊的小主人能为襄樊的环保做些什么贡献。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课件
教学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视觉和听觉形成的过程;说出近视的成因以及预防方法;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以及预防的措施。
2.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巧。
3.培养视觉和听觉的卫生习惯,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视觉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2.难点: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课前准备
1.准备猫的瞳孔变化图片、眼球结构示意图,物理学凸透镜成像实验装置一套。
2.眼球模型、放大倍数不同的两个放大镜、画册。
3.音叉、耳的结构模型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人体感知外界环境的主要感官根据问题讨论,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官感知外界环境的情况。精心编排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叙述出人体感知外界环境变化的主要器官。
眼球的结构观察瞳孔在光亮和黑暗环境中的变化,对比曲度不同的放大镜聚光情况的区别,探究凸透镜成清晰图像的条件,对比总结眼球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介绍眼球的各个结构,帮助学生对比总结。
第二课时近视的成因和矫正更换不同曲度的凸透镜,探究成像位置的改变,对比总结近视的成因。尝试寻找矫正的办法。总结同学发言,引导同学思考,调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认识。
用眼卫生调查学校里的近视情况,讨论什么是卫生的用眼习惯
第三课时耳的结构和功能和听觉的形成感受振动产生声音,鼓膜的振动,观察听小骨的模型,描述声音在耳中的传递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总结。
用耳卫生讨论引起耳聋的原因,以及保护听觉的措施总结同学发言,引导同学思考调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师展示一个用的布遮盖的塑料箱,里面放着一个苹果形状的厨房用计时器。
教师:下面我们邀请三位同学来检验一下箱子里是什么东西?——请第一位同学用手伸进布下面摸一摸,第二位同学用耳朵凑近听一听,第三位同学偷偷看上一眼。然后将你们的判断写在纸上。(箱子里也可以放一只小动物,但要注意安全;也可以换成一朵花,要求同学闻一闻……)
用手摸的同学:是一个假的苹果;
用耳听的同学:是一个闹钟(是一块表);
用眼看的同学:是一个苹果形状的计时器。
教师:这些同学分别通过那种感觉认识这个物体
学生:触觉、听觉、视觉。
教师:也许在认识这个物体中我们没有用到,但当我们感知其他外界事物的时候,我们还会用到哪些感觉
学生:嗅觉、味觉、温度感觉(可能需要老师举例提示)
教师:同学们也看到了,刚才辨别计时器时,最快和最正确的同学应用了自己的视觉。视觉是我们感知外界信息最重要的手段。所以眼睛对我们来说就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眼睛的窗户在哪里呢?(出示猫的瞳孔变化图)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画的区别,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学生:中午光照强,猫的瞳孔就眯成一条线;晚上光照弱,猫的瞳孔就变成圆的了。
教师:我们的眼睛有没有类似的变化?让我们先拉上窗帘,对着镜子观察一下自己的瞳孔;然后打开窗帘和灯,再次观察一下。
学生:我们的瞳孔也在光线暗的时候变大,光线亮的时候变小。
教师:瞳孔是眼睛的窗户,它通过调节改变自己的大小,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的强度。光线进入眼睛后,又怎样形成了视觉呢?(出示眼的结构示意图)这里有一个凸出的结构,哪位同学认识它的名字
学生:晶状体
教师:这是晶状体的侧面图,它的形状和我们熟悉的放大镜很相象。(示放大镜)我们都玩过用放大镜汇聚光线的游戏,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用物理学的实验仪器再重复一下这个现象。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安装并调整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仪器。
教师:我们看到:蜡烛的光线通过凸透镜的折射,汇聚到屏幕上呈现了清晰的影像。在我们的眼球里,也发生着同样的现象——物体反射出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呈现了清晰的物象。但是,在我们的眼球中,在光线到达视网膜之前,不仅经过了晶状体。请同学们观察课本89页的图,寻找出光线在到达视网膜前经过的结构,再想一想,其他结构有形成视觉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在教师帮助下总结: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虹膜保证了光线只能从瞳孔进入眼球;巩膜保护了眼球;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
教师:我们在电视上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故事情节:两个人在争执的过程中,其中一个人摔倒,撞伤了后脑勺,结果就失明了。这个人的眼球一点都没有受伤,为什么丧失了视觉呢
学生:大脑受伤了,压迫神经了……
教师:由此可见,仅仅在视网膜上呈现了清晰的图像还不够,还必须将图像的信息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的一定区域,才能形成视觉。
第二课时:
教师:通过提问复习视觉的形成过程。
教师: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折射光线能力最大的是哪个结构
学生:晶状体。
教师:我们都知道,晶状体的形状和放大镜是一样的,现在有两个放大镜,同学们检查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一个厚,一个薄
教师:那么,我们实验一下哪一个放大镜能更快地将光线汇聚起来
学生:(实验)厚的折光能力强。
教师:让我们再实验一下,用厚放大镜汇聚什么距离的光线成像最清晰,是远距离的?还是近距离的
学生:(安装并调整凸透镜成像装置,将蜡烛从远处移到近处)近距离的成像更清晰。
教师:现在换成薄的放大镜实验一下
学生:用薄放大镜的时候,远距离的光源成像更清晰。
教师:我们的晶状体能灵敏地自动调节厚薄。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的时候(比如看书的时候)我们的晶状体就自动调节到比较凸起的样子。(用成像装置演示,将蜡烛移近,并换用厚凸透镜)但如果晶状体调节的负担过重,不能恢复原状,我们看远处物体的时候就会看不清楚(演示:将蜡烛移动到远端)。这就是同学们中间很常见的一种眼的折光异常现象。
学生:近视眼。
教师:这种晶状体调节紧张引发的近视眼叫假性近视,如果这时注意保护视力,消除使晶状体过度紧张的因素,做一些按摩放松自己,视力可以好转和恢复到正常。但如果进一步发展到眼球前后径过长,也就是说晶状体和视网膜中间的距离加长(演示:将屏幕向后移动)这时无论你怎么调节自己的晶状体,远处射来的光线经过折射都只能在视网膜前面成像,我们在视网膜上只能获得模糊的影像。这就是真性近视。对于近视我们有什么矫正的办法吗
学生:戴眼镜。
教师:戴什么样的眼镜呢?哪位同学愿意描述一下自己配的近视镜。
学生:中间薄,四周厚。
教师:这种镜子正好和放大镜相反,我们叫它“凹透镜”。仔细观察课本上“近视眼的补救措施示意图”解释凹透镜为什么能够矫正近视眼
学生:凹透镜先使光线散开一些,再经过晶状体的汇聚,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教师:近视眼当然会给我们带来不便,哪位同学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他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眼保健操可以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帮助放松晶状体。你会做眼保健操吗?让我们从中医经络穴位理论的角度,再来学习一遍眼保健操吧。
学生:尝试寻找正确的穴位,做眼保健操。
教师:刚才同学们诉说了近视眼为他们带来的不便,可是如果我们彻底丧失了视觉,我们的感觉又是怎样?(展示一本精美的画册)现在我要请一位志愿者蒙上眼睛。然后我将把这本精美的画册放在我们班里一个同学的桌子上。大家只能用语言引导他,看看他要化多少时间才能拿到这本画册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教师:请志愿者讲述自己的感受,请其他同学描述自己的感受。
教师:如果一个人双目失明,他不仅不能欣赏这些美丽的图画,生活中也面临很多困难。你在生活里遇见过盲人吗?讨论我们能为盲人做些什么?小组绘制一份宣传《角膜捐献》的宣传海报作为爱心作业。
第三课时:
让志愿者用手势和动作传递纸条上的信息,让同学们猜测。
教师:本来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的事情,却花费了大家这么多精力。可见,听觉对我们的重要性。我们怎么听见声音的?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打开录音机,要求一位同学将手放在音箱表面)
学生:当录音机播放声音时,音箱振动。声音越大,振动越厉害。
教师:我们再来振动一下音叉。
学生:可以听到“嗡嗡”的声音。用手终止音叉的振动,声音消失。
教师:可见,声音来自振动。可以产生振动的因素有很多,可以是一根琴弦,可以是蚊子的翅膀,也可以是我们的声带。声带的振动可以振动空气。我们用手可以很容易感受到。
学生:将手放在口腔前,发出声音,感受空气的振动。
教师:展示耳的模型,请同学们观察,什么结构将空气的振动传递到耳的深处
学生:鼓膜
教师:空气能振动鼓膜吗?让我们做个实验:用手指将一页书展开,向绷紧的书页吹气
学生:手指感受到纸张的振动,听到低沉的声音。
教师:我们的鼓膜比纸张薄得多,也紧得多。空气中微小的振动就能使鼓膜振动。鼓膜里面还有什么结构
学生:有听小骨。
教师:观察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示意图,描述听小骨和鼓膜、耳蜗的关系。想象一下当鼓膜振动的时候听小骨和耳蜗会产生什么现象
学生:听小骨前面紧紧连接鼓膜,后面连接耳蜗。鼓膜振动时,听小骨和耳蜗也会振动。
教师:声波的振动经鼓膜通过听小骨传递到耳蜗,耳蜗里有对声音敏感的听觉细胞,和视觉细胞一样,这些细胞受到振动后可以把声音的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最后在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听觉。想一想,耳的那些结构受到损伤可能引发耳聋?又有哪些行为会导致这些损伤?我们如何避免这些损伤呢?请按小组轮流回答,看哪个小组想得最全面。
生物七年级下册的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
1、说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2、说出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及其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
3、说出胰岛素的功能及其分泌不足时的病症
能力:
通过课前收集资料使学生初步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团队精神;通过介绍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国家为什么要严厉打击贩卖私盐行为”的讨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说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的名称和位置
举例说出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说出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及其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
说出胰岛素的功能及其分泌不足时的病症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完成“糖尿病发病率”的调查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引入:为什么在体育比赛中要禁止服用兴奋X ?(学生讨论,交流)
师:在人体内,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叫激素。激素调节主要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学习几种激素的调节作用
(二)新课学习: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有什么功能
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
讨论:为什么添加甲状腺激素的蝌蚪先发育为青蛙
阅读讨论: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及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
师:同学们知道呆小症、甲亢、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等病症的病因吗
生:读课文、讨论、表达(呆小症的病因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甲亢病因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病因是成年时甲状腺激素不足)。
师:对,这几种病都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甲状腺激素是什么部位产生的?正常生理功能是什么呢
生: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食用的盐是加碘的,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加碘吗
生:讨论、表达[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我国大部分地区饮食里缺少碘,碘不足会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患地方性甲状腺肿,食盐加碘可防治碘缺乏病]
师:对。地方性饮食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你们知道碘盐的正确使用方法吗
生:讨论,表达,交流
师:预防碘缺乏病除食用碘盐外,还有什么方法
生:还可以食用海带等海生植物。
5、说出胰岛素的功能及其分泌不足时的病症
师:讲述胰腺的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相关内容。胰岛素是胰岛分泌的。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不少糖尿病患者跟胰岛素的分泌有关,你们知道有什么关系吗
生:阅读相关内容,讨论、表达[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
师:对。导读胰岛素功能。
活动:布置学生课后对糖尿病发病率进行调查
师: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可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介绍:1965年9月,我国科学工作者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开创了人类合成蛋白质的先例,在生物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
6、简单介绍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5单元作文:生物入侵者
历史上,外来物种引入某一地区及由其引起严重后果是伴随着欧洲殖民扩张的历史而被人们所知晓的。
从公元152017年起,随着欧洲海外扩张的进程,欧洲人把猪、牛、羊、马等牲畜带到了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当这些动物逃跑变野后,它们在各种各样的居住地内很快地散布开来。不可否认,这样的物种迁移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历史告诉我们,非本地物种的引入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就会严重危害到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危害生态环境。
1859年,当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夫为了打猎而从外国弄来几只兔子后,一场可怕的生态灾难爆发了。兔子是出了名的快速繁殖者,在澳大利亚它没有天敌,由于数量不断翻番,它很快就开始毁坏庄稼。到1880年,它们到达新南威尔士,开始影响南澳地区的牧羊业。人们组织了大规模的灭兔行动,但收效甚微。到了19世纪90年代,当兔群抵达西澳时,人们修了一条长达1000英里的栅栏,试图将其拦住。但是,这个栅栏很快被冲破了。1950年,澳大利亚的兔子的数量从最初的五只增加到了五亿只,这个国家绝大部分地区的庄稼或草地都遭到了极大损失,一些小岛甚至发生了水土流失。绝望之中,人们从巴西引入了多发黏液瘤病,以对付迅速繁殖的兔子。但是针对兔子的细菌战被证明只是使不断恶化的状况得到暂时缓解,一小部分兔子对这种病毒具有天然的免疫能力,它们在侥幸逃生后又快速繁殖起来。
整个20世纪中期,澳大利亚的灭兔行动从未停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