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杂志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物理读后感

  我给大家介绍一套丛书——《从小爱科学》,它有2册,第一册叫《有趣的物理》,第二册叫《神奇的化学》。这套丛书获得了第2届韩国出版文化大奖。它的作者是韩国作家李智贤,她和我们一样从小就喜欢科学。我读完了第一册《有趣的物理》,一共有13本书,每一本讲一个物理现象。这套丛书包含了:物质的状态、惯性、平衡与重心、电的旅程、风的力量、重力、光与影、浮力、摩擦力、热的传递、工具的原理、磁铁的力量和弹性与弹力等。

  我最喜欢看其中的《来到了跳跳国》、《咔嗒,咔嗒,粘住了》和《大象也可以被举起来》,它以讲故事的方式向我们讲述科学知识,语句充满童真,讲的是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很生动,将我们牢牢吸引。文中的主人公是与我们一般大的孩子,读完以后,我们会发现原来文中的“她”也会问这个问题呀?这个问题一点也不傻?原来答案是这样的!太神奇了!

  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天空中为什么有彩虹?船为什么能在水中浮起来?……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这套丛书里,快翻开这套丛书找一找答案,看一看里面的内容吧!

物理教学杂志

物理初中的读书笔记

  我一直认为,物理和艺术是没有交集的,它们的相碰不过是机缘巧合罢了。而我却没想到,这本书带我走进了一个别样的物理世界和艺术殿堂。

  作者施大宁以一种抽象的意识,将每一章的内容用极其生动简略的语言进行概括,例如“硬币的两面”、“持久的革命”等等。作者以艺术的表现形式解释复杂的物理原理,用直观的图片来进一步阐释抽象的道理。

  美术画作中有远近事物的区分,因此艺术家对画布上物体的大小就要好好斟酌。在解释这个原理时,书中以著名画家拉斐尔的作品《雅典学院》为例,首先对画中众多人员站位做简单的介绍,然后深入的比较远近人物在位置摆放上的差别。简练的语言,绝妙的图释,让我这个文科生很快理解这种抽象的物理原理。同时也让我明白,一幅看似简单的画里原来深藏玄机,那些生活中我们看似简单的事情,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

  施大宁兼以物理学家和艺术家的视角,相互平行的阐述了人类图像建立的发展历程,以及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时间、空间和光)的认识,让普通人也能体会到物理的艺术之美。

  这本书使我看到物理与艺术相得益彰的和谐之美。

教育技术期刊杂志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外语电化教学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主管单位:教育部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主编:吴友富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刊名题词:汪曾祺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本刊是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会刊,是国内唯一一本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相整合的刊物。本刊期发行量达一万册左右,历年来历年来分别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中文要目总览收录。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主要栏目:视听说教学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媒体与外语教学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课件开发制作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口语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听力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技术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语言教学网站的建设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语料库技术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来稿格式及注意事项: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A.本刊主要接受邮寄打印稿,以E-文档为备用。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B.打印稿请用A4纸,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C.字数一般在4-6千左右。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D.来稿须附:标题(副标题)、作者姓名、详细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以及所有上述内容的英文翻译。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E.来稿同时需附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份、性别、民族、学位或职称以及主要研究方向。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F.来稿最好同时另附作者简便联系方式:电话、手机、e。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G.限于人力,来稿不退,亦不接受电话查询。三个月后未见用稿通知者及可视为自动退稿。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中国教育信息化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是国家科技部批准创办、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唯一国家级教育信息化权威刊物。1995年8月创刊,当时杂志名称是《管理信息系统》,刊名由启功先生书写;2002年更名为《教育信息化》;2007年更名为《中国教育信息化》。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主要栏目: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教育资讯、教育产品、企业动态、企业专栏、应用案例等;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杂志介绍: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全国教育信息化类发行量最大的期刊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拥有全国日点击数最高的教育信息化网站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教育信息化”关键词网络搜索排名第一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教育政府采购中心政府招投标信息指定发布媒体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资源特色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权威性——依托部委资源,为读者提供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针政策及经验的深度报道和权威信息。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高水准——依托全国一流教育信息化专家资源,深入探讨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读者提供高水平、可借鉴的理论文章。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市场性——面向市场,贴近读者;适应全国各地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学校校长、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教学科研人员的不同需求。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普及性——突出体现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普及和应用,进一步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手段的提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探讨和交流经验的平台。

  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积海其器示段号出达山转况委际

物理书籍读书心得体会

  《物理学史》由金刚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介绍了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物理学——发展的梗概,分为古代物理学、经典物理学、近代物理学,对于现代物理学的两个基础领域天体物理和粒子物理也做了概要的介绍。本书较为突出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取得的成就及其对于世界科学进步的贡献。此外,部分章节后还附有阅读材料,主要介绍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得人物和重大事件。

  几百年前,物理学叫自然科学,被人们看成是哲学的一部分。牛顿的一部经典物理学著作就取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是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源地。学习物理学史会告诉我们,许多物理学的新发现与哲学思潮有联系。能量守恒定律与转化定律的发现受康德哲学的影响,反过来又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依据之一。物理学的进展往往给哲学的进展提供新鲜例证,而哲学也常对自然科学指出前进的方向。

  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我看来,要想完整表达物理学史对我们学习的要求,应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带着兴趣去学某样东西的时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学史记载人类揭开世界奥秘和令人兴奋的探索历程。不论是否喜欢历史,大多数人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因为孩子最早的认知就是从故事中体味和形成的。以故事的形式讲历史学生更易接受。

  2、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既是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物理学史中描述许多科学家善于从不被注意的一些平常现象中细心地观察与思考的事例。比如伦琴一生在物理学领域中进行过大量实验研究工作,一次实验中,他偶然发现包有黑纸的底片被曝光,但他从没放弃过着一个细小现象。正是他从这种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使他发现X射线从而获得诺贝尔奖。学生在了解物理学史知识的过程中便可认识到注意观察和认真进行实验是学好物理学的关键。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有意识的观察,亲自动手实验,逐步培养勤观察、勤思考的习惯,这种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受益无穷。

  3、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培养质疑精神和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

  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首先表现在怀疑和批判的精神。科学史上大量实例表明,不囿于传统理论和观念,还迷信权威和书本,是科学创造的思想前提。众所周知,在爱因斯坦之前,洛伦兹和彭加勒已经走到相对论的大门口,只是由于未能摆脱绝对时空观的束缚,才没有最终迈进相对论的门槛。正是由于爱因斯坦抛开了“绝对运动”和“静止以太”的观念,并深刻地审查了“同时性”概念的物理学根据,才创建了狭义相对论,引起了人类时空观的巨大变革。

  4、通过学习物理学史,学习物理大师的科学方法和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

  物理学研究中建立了许多理想模型,理想过程、理想实验、运用了观察和实验,类比和联想,猜测和试探分析和综合,佯谬和反证方法,科学假设方法等等,物理学史中有大量的生动事例说明科学大师们熟练而巧妙地运用这些方法取得重要成果的过程。利用这些事例,可以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科学方法的教育。比如讲“自由落体运动”时,介绍伽利略用归谬法驳斥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得快”。伽利略指出:“如果从塔上落下来两个同体积的球,其中之一不另一个重一倍,按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重的不轻的快一倍。如果将两球绑在一起,重量之和大于重球,下落速度应该比重球快。但如果两球是独立的,他们应该比轻球快,比重球慢。一件事情却出现两种结果,证明理论有误。”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过程中,设法用真实实验来说明,设想了大量的理想实验,理想模型,成为物理学史中的一朵奇葩。

  5、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服务于物理知识的掌握。

  任何理论的建立都不是某个人突发奇想而出现的。都有其发生、发展、成熟的过程。有的需要一个人一生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善一套理论。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这部巨著总结了力学的研究成果,标志了经典力学体系初步建立。这是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是天文学、数学和力学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牛顿创造性研究的结晶。但是这些成就并不能只归功于牛顿一人,因为在牛顿之前就有很多科学家在这方面做过大量有成就的研究,并取得大量成果,这位牛顿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资料方面的基础。牛顿在一封给胡克的信中写道“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人们通常认为他指出的巨人是伽利略和开普勒。其实他完成的综合工作是基于从中世纪以来世世代代从事科学研究的前人的累累成果。

  6、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培养科学精神。

  所有的科学家,都不能脱离他所在社会,他首先是一个社会人,然后他才是一个科学家。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遥想两千三百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提出物理学的概念以来,物理学真是历尽荣辱兴衰,但最终冲破了神学的桎梏。在科学的海边探望的孩子牛顿,奠定了物理学的基础,三百多年来,物理学已发展成为一门以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休戚相关的学科。物理学作为一门最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发展动力是深深地植根于人类对真理的非功利追求上,正是这种非功利的追求给人类带来最大的收益。它的发展从来就对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发生巨大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主要动力便是科学精神,现代科学精神的典范和集中的反映就是现代物理学。以现代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精神,是人类进步的一面旗帜,它将高高飘扬在未来的岁月中。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科学家的优良品质,刻苦学习,向科学的高峰勇敢地攀登。

物理课本中的物理学史

  物理必1

  1.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正确地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P5

  2.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发现,一个复杂系统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可能使结果产生巨大偏差。P5

  3.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和电灯。贝尔发明电话。居里夫人发现镭、钍、钋三种元素的放射性。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李政道和杨振宁指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

  4.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P30

  5.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他们的重量决定的。P45

  6.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通过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P47、48近代力学的创始人。P49

  7.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胡克定律。P56

  8.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止在一个地方。P68伽利略斜面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P68法国科学家笛卡儿补充完善伽利略观点,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P69

  9.英国科学家牛顿,动力学的奠基者,提出牛顿运动定律。P68

  10.吴健雄,华裔美国物理学家,用实验证实了宇称不守恒,电磁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的密切联系。P92

  11.美国J.韦伯首创用铝棒做“天线”接收天体辐射的引力波的方法。P92

  12.J.H.泰勒等人观测围绕共同质心高速转动的双星,推测它们在辐射引力波时失去了能量。P92

  物理必2

  1.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研究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星星观测记录。发表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P29P32

  2.古代天文学家托勒密完善了理论:每个行星都沿着圆运动,这个圆叫做“本轮”同时本轮的圆心又环绕着地球沿一个叫做均轮的大圆运动。P31

  3.哥白尼(波兰)发表《天体运行论》,预示了地心宇宙论的终结。P31

  4.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观测证明了地球不是所有天体运动的中心。P32

  5.第谷·布拉赫的观测结果为哥白尼的学说提供了关键性支持。P32

  6.哈雷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P33

  7.胡克等人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太阳的引力。P33

  8.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P37

  9.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比较精确地得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P37

  10.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各自独立计算出海王星的轨道。德国的伽勒在勒维护耶语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海王星。P39

  11.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指出,对于一个质量为M的球状物体,当其半径R不大于2GM/c2时,即是一个黑洞。P42英国学者米切尔也提出过相似的见解。P43

  12.德国天文学家F.W.贝塞尔根据天狼星移动轨迹,推测有一个看不见的伴星在围绕天狼星运动,后来的观测证实了他的猜想,这是最早的白矮星、P47

  13.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显现出能量及其守恒的思想。P51

  14.戴维发现电流的化学效应。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塞贝克发现温差电现象。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焦耳发现电流的热效应;测定了热功当量的数值。迈尔表述了能量守恒定律,并计算出热功当量的数值。亥姆霍兹在理论上概括和总结能量守恒定律。P75P33、P41、P48。

  物理3-1

  1.希腊人泰勒斯发现摩擦过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P2

  2.公元一世纪,我国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写下“顿牟掇芥”一语,指的是用玳瑁的壳吸引轻小物体。P2在《论衡》中描述的“司南”使人们公认最早的磁性定向工具P80

  3.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命名了正电荷和负电荷。P2

  4.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P4

  5.法国学者库仑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实验总结出库仑定律。P6

  6.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提出:电荷的周围存在着有它产生的电场,处在电场中的其它电荷受到电场给予的作用力。P10用电力线(即电场线)和磁力线(即磁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P14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P14

  7.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把光现象与电磁现象统一起来。P14

  8.范德格拉夫静电加速器。P38

  9.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使缝衣针磁化。P80

  10.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P81

  11.安培发现,磁体对通电导线有作用力。P81

  12.特斯拉,美国电气工程师,是交变电流进入实用领域的主要推动者。P84

  13.法国学者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P87

  14.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主要贡献是他的电子论。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力公式。P95

  15.美国物理学家E.H.霍尔观察到霍尔效应。P103扉页、P80。

  物理3-2

  1.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P2

  2.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P3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圆盘发电机。P14

  3.物理学家楞次总结出楞次定律。P11

  4.在法拉第、纽曼、韦伯等人工作的基础上,人们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P15

  5.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一种电场。P19

  物理3-4

  1.傅科摆。1851年,傅科在巴黎万神殿用长67单摆演示了地球自转的效应,摆的周期超过16s。P14

  2.惠更斯,数学家。确定了计算单摆周期的公式。P16惠更斯荷兰物理学家、1690年提出了惠更斯原理。P33首先提出光的波动说。P46

  3.多普勒效应P42

  4.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认为光也是一种麦克斯韦电磁波。P46揭示了电、磁、光现象在本质上的统一性,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P78德国科学家赫兹赫兹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P46

  5.德国科学家赫兹爱因斯坦于20世纪初提出了光子说,认为光具有粒子性,从而解释了光电效应。P46

  6.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总结出了光的折射定律。P47

  7.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P50

  8.牛顿环。P59

  9.物理学家菲涅耳按照光的波动说深入研究了光的衍射,在论文中提出了严密地解决衍射问题的数学方法。泊松按照菲涅耳的理论计算,计算出泊松亮斑的存在。P61~62

  10.物理学家布拉格父子首先研究了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P63

  11.英国生物学家威尔金斯和弗兰克林研究了DNA对X射线的衍射,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生物学家克里克根据数据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P63

  12.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P77

  13.麦克斯韦不仅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且揭示了电、磁、光现象在本质上的统一性,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P78

  14.赫兹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在人类历史上首先捕捉到了电磁波。P79

  15.俄罗斯物理学家波波夫和意大利青年马可尼各自独立地发明了无线电报机。P86

  16.英国发明家贝尔德表演了向远处传递活动图像的技术,标志着电视的诞生。P87

  17.物理学家通过实验和天文观测得到结果: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是一样的。

  18.1997年的麦克耳孙-莫雷实验是最著名的一个。P99

  19.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P99和广义相对论P109。

  20.1941年,美国科学家罗西和霍尔在不同高度统计了宇宙线中的μ子数量,结果与相对论的语言完全一致。P104

  21.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试图利用物体通过以太时以太的“收缩”来解释实验结果,并得到相应的公式。P105

  2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庞加莱在1895年,首次提出了相对性原理的思想。1899年,又进一步提出,对于所有观察者来说,光速都是常数。还论证了“两个事件历时相等”和“在两地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的说法是没有意义的。P105

  23.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银河系以外的大多数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距离越远,离开的速度越大。P111

  24.1964~1965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孙检测到了微波背景的辐射。P111

  物理3-5

  1.法国科学家笛卡儿最先提出动量具有守恒性。把物体的大小(质量)与速率的乘积叫做动量。P6

  2.惠更斯明确指出了动量的方向性和守恒性。P6

  3.牛顿把迪卡儿的定义做了修改,用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定义动量。P6

  4.卢瑟福猜测,原子中可能还有一种电中性的粒子。P16德国物理学家博特及其合作者贝克尔用α粒子轰击一系列元素,产生一种未知射线,他们认为这是一种γ射线。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夫妇重复波特和贝克尔的实验,仍旧认为中性的“铍射线”是一种γ射线。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P16、P17

  5.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多级火箭的概念。P20

  6.迪卡儿主张以度量运动,莱布尼兹主张以度量运动。法国科学家达兰贝尔用他的研究指出,双方实际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运动的守恒性。P24

  7.德国物理学家维恩在1896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1900年,分别提出了辐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理论公式。P28

  8.普朗克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称为新物理学思想的基石之一。借助能量子的假说,普朗克得出黑体辐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相符。P29

  9.1887年,赫兹在研究电磁波的实验中偶尔发现,接收电路的间隙如果收到光照,更易长生电火花,这是最早发现的光电效应。P31

  10.德国物理学家P.勒纳德、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孙等相继进行试验研究,证实了光电效应。P31

  11.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理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P33

  12.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实验检验了爱因斯坦方程式的正确性。P33

  13.1918-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了康普顿效应。他的学生,中国留学生吴有训证实了康普顿效应的普遍性。P35

  14.1924年法国巴黎大学的德布罗意提出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P37

  15.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提议,利用晶体中排列规则的物质微粒作为光栅,来检验伦琴射线的波动性,实验获得了成功,证实伦琴射线就是波长为十分之几纳米的电磁波。P38

  16.1927年,戴维孙和G.P.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P38

  17.1926年,德国物理学家玻恩指出:虽然不能肯定某个光子落在哪一点,但由屏上各处明暗不同这个事实可推知,光子落在个点的概率是不一样的,即光子落在明纹出的概率大,落在暗纹处的概率小。说明,光是一种概率波。P41

  18.N.波尔建立了前期的量子论。P441925年,海森伯等人发展了矩阵力学。P451926年,薛定谔根据德布罗意的波粒二象性假说建立了波动力学。P45薛定谔等人证明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于是两种理论融合为量子力学P45由于狄拉克等人的进一步发展,量子力学称为逻辑严谨、方法齐备的崭新理论。P45

  19.1858年,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在实验中观察到了阴极射线。P47

  20.1876年,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认为管壁上的荧光是由于玻璃受到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的撞击引起的,并把这种射线命名为阴极射线。P47

  21.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孙发现了电子。P49

  22.赫兹实验时,由于管中真空度不高,没有看到阴极射线的偏转,因此他认为阴极射线不带电。P49

  23.舒斯特在1890年,考夫曼在1897年测出了阴极射线微粒的比荷。P50

  24.原子结构:1898年,汤姆孙提出“西瓜模型”(或“枣糕模型”。P51

  25.1903年勒纳德在实验中发现较高速度的电子很容易穿透原子,说明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后来的α粒子散射实验完全否定了汤姆孙的模型。

  26.1909年,英籍物理学家卢瑟福知道学生盖革和马斯顿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P52、P53

  27.1814年,德国物理学家夫琅和费发现太阳光谱中有许多暗线,今天被称为夫琅和费线。P54

  28.1859年,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判定,太阳光谱中的夫琅和费线就是各种物质的特征谱线。P55

  29.1885年,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作了分析,总结出这些谱线的波长可用一个公式表示。P55

  30.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N.波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频率条件,又称辐射条件。P57、P58

  31.1941年,弗兰克和赫兹利用电子轰击汞原子,证明原子能量的量子化现象。P60

  32.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板感光。P65

  33.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发现两种能发出更强射线的新元素钋和镭。P65

  34.1919年,卢瑟福用镭放射出的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从核中打出了一种新的粒子,即质子。P66

  35.1895年末,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即伦琴射线。P68

  36.1912年,英国物理学家威耳逊发明了威耳逊云室。P74

  37.1928年德国物理学家盖革和米勒研制了盖革-米勒计数器,又称G-M计数器。P75

  38.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经过α粒子轰击的铝片中含有放射性磷。P30、P76

  39.1938年底,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他的助手斯特拉斯曼在用中子轰击铀核的实验中发现,生成物中有原子序数为56的元素钡。P83

  40.奥地利物理学家迈特纳和弗里施对此作出解释,弗里施把此类核反应定名为原子核的裂变。P83

  41.1942年,费米主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称为“核反应堆”的装置,首次通过可控制链式反应实现了核能的释放。P85、P84、P93

物理教师读书笔记

  《高效的课堂》,这个名字对教师来说一点都不陌生,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永远是教师的追求。在一个相当长时期中,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是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最近,学校为老师购买了一本名为《高效课堂》的书籍,虽然关于物理的内容较少,但看罢结合平时的一些教学实践,有一些感想。

  课堂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有效的课堂教学也是学校的生命;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各校对有效教学的理念、策略及实践等相继作出了更为科学的应答。

  比较前卫的教师的课堂上,主要问题大多是理念理解有偏差,教学组织、实施策略少,收放调控失度,合作探究效率低;对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规范了解少,试验探究的目标不明确(很多时候试验的目的仅仅是验证结论,而不是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科学创新的核心素养得不到充分培养;对后进生关注不够,不能面向全体。

  一般教师的课堂上,则更多的是在评估压力下为应付书面考试而教,偏离了课程核心目标,违背学科教学规律,死记硬背课本上为数不多的概念、结论和试验要点,课外观察、试验、科技活动很少有人组织。

  这样的教学应该说不是高效的课堂,什么才是高效的课堂呢,我查了一些资料,有说所谓高效的课堂,一定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有说所谓高效的课堂,是指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有说所谓高效的课堂,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高效的课堂即学生学习的高效。

  我觉得高效率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乐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老师乐教: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在物理课上就是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让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我觉得我们可以努力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课前准备,为提高课堂效率作保障

  首先,是教师加强备课质量。科学课现在正是第一轮新教材使用中,我们可以把备课分初备、集体备和细备三种备课方式。初备是指几位教师在学期初期钻研教材,定好目标。初备过程中,教师除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探究学生该探究的内容,写下观察日记,对相关的知识充分学习。集体备是指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课堂的教学方案。细备是指教师根据各班学生实际情况和自己独有的思考充实教学各个环节的细节。

  其次,物理课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在教师自己认真备课的情况下,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二)优化时间安排,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

  教师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坚决杜绝浪费时间的行为,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比方说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安排探究实验等。上课守时,不迟到,更不允许拖堂。教师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5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

  (三)优化学法指导,探究最佳教学途径

  学贵得法,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一群有着良好学习习惯、会学、主动学习的学生,自然是高效课堂的最有力的保证。但是,我们要知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教师的平常的严格要求密不可分。同时,它还基于教师观念的改变,基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信任,放手让把学习、探索的权力返还给学生自己。总之教师要努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每一位教师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要注意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特点、学科方法及其作用,对本学科学习进行方法指导。

  特别是教师要树立学生可以学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会的观念,帮助学生制订科学探究问题的有效探究计划。

  (四)优化督促机制,保证学生全员高效参与

  课堂上保证每个学生都高效参与,同时必须有约束的机制。物理课堂,经常进行小组分工合作学习,在小组学习中,有时学生会因为意见分歧或探究时间过长而浪费时间。每位教师依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教学风格制订相应可行措施,督促学生全员高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高中物理继续教育研修日志

  “物理是最难学习的课程”。学生之所以怕学物理,一是对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台阶问题,已经习惯于初中物理的学习:“记一记,背一背”,而对动手能力重视不够;二是缺乏对物理学科认识不够,缺乏对物理科学情感的培养,而恰恰对学生学习物理学科情感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

  试想当学生对某门学科学习有了兴趣、有了情感他们就可以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积极良好的情感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并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无论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实验技能,还是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都离不开情感的培养。所以在中学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是很必要的。

  一、人们在自然科学的探究中总是蕴含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冲动,正是这种好奇是科学探究的开端,正是这种冲动将引导人们打开了科学的大门,正是这种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和冲动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科学的奥秘。而每一个人天生具有探索未知领域情感,研究过程中的喜悦与快乐是建立在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辛勤劳动的基础上的。这种情感体验也是研究、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情感之一。在科学活动中还可以造就人的客观、公正、无私的情感。因为科学研究和学习都要求人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

  由此可见,学习科学的过程蕴含各种积极的情感,这个过程也正是培养高尚的情感的过程。

  二、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对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非常重要。

  物理学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积累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而是让学生长期处在一种对物理的胆怯、恐惧和过度焦虑之中,这无疑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信心。而且培养学生的物理情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物理的态度,培养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物理情感培养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更重要的是希望利用物理学科的这些特点,以高中物理学习为载体,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成为有用之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物理学科在高中阶段可以培养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道德感包括的内容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对公共事业的责任感、义务感、人道主义,等等。物理课程中已经包含有这些内容。例如,《墨经》中对力的定义,对小孔成像的解释;沈括的《梦溪笔谈》关于一些物理现象的解释,哥白尼、牛顿、居里夫人等在物理发展中作出的贡献。通过介绍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和思维形式,这就是爱国主义的一种具体体现,以及物理科学在发展中的坎坷与波折却始终挡不住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同时物理学科是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以毁灭世界,通过对核能的讲解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也就是使学生具有对社会的责任感。

  理智感主要表现在兴趣、爱好和体验学习的愉悦等方面。物理课学习中本身就充满了奥秘和探索。而学习中出现的快乐体验则是学生要通过亲身经历和艰苦努力才能得到的。通过培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并从中体会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

  学生欣赏科学美需要教师的引导。物理中充满了美,科学与艺术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在中学物理课中应充分体现这一点,如简洁、对称、对立统一等等。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也能产生审美的愉悦。当然,这不是简单的为了提高成绩,而是借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改变学生认识事物的角度,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言传身教,培养情感。

  情感培养是渗透在整个教学和教育过程中的。首先,教师要寓教于乐,给学生鼓励,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其次,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完善自己人格,用自己的高尚的情操逐步影响学生。还要和学生沟通感情,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总之,情感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进行情感培养是使学生学好物理的需要,也是全面育人的需要。总之,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需要教师把握好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时机。

物理继续教育研修日志

  一、更新教育观念,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一个眼神、一副表情无不反映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学思想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设计,起着导向的作用,课堂教学改革放在首位的不是财,也不是物,而是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观念是统帅,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当在下面几个方面更新观念。

  1、关于学生的观念。

  (1)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物理。

  (2)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物理。

  (3)学生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4)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

  2、关于教学的观念。

  (1)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建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3)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采的情境。

  (4)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

  (5)提倡合作与交流的课堂气氛。

  3、关于教师的观念。

  (1)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决策者。

  (2)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3)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

  (4)教师的一切教学工作都要以“发展学生为本”为核心。

  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转换成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教着今天,想着明天,才能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重新认识学生、重新认识教师、重新认识教学,我们就不能悟出教学新理念的真谛,就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不能“全班学生照老师的示范画唯一的苹果”的“复制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能是一句口号,“素质教育”的雨点永远落不到封闭式的课堂教学里。

初中物理教师研修日志

  初期是按照上级的要求进行网络学习,但是现在从中受益匪浅,让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网络学习就是一种,下面就来谈谈我的研修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作为教师应该细心洞察任何一个能给学生乐趣的突破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本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学习兴趣。物理学科与别的学科不同。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但它又不同于简单的“看“和“做“,它还得想--思考,正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还得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教师可以先提出这些的问题:①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同时同地发生,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为什么?②在讲“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我们的实验条件是让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各种物体表面滑行,实验现象是发现滑行的距离不等,而实验结论是通过抽象的理想化的思维得出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这和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不一样。所以这仅*简单的“看“和“做“是不行的,还得仔细思考:物体已经在运动--有一个速度了,所受的摩擦阻力越小,滑行得越远,要是没有阻力呢?③在讲“光的反射”时,我们也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假如你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走进一间屋子里,里面的东西你是否能看到呢?”学生回答:“不能”。“那怎样才能看到它们呢?”学生回答:“打开灯就能看到屋子内东西”。“不错,很聪明!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为什么打开了灯就能看屋内东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创设这样情境,就能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有趣的物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愿学、乐学,而且还能学好,学活。

  二、注重探索,重视实验,掌握概念

  1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实验具有客观真实性,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又能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为上升理性认识打好基础;还能让学生加深对定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尽量做好所有演示实验,尽可能也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如:在讲“光的折射”时,我就为学生准备了一些碗筷和硬币。让他们做了3个实验:①往空碗里倒水,观察碗底倒水前与倒水后有什么不同?②在盛满水的碗中,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筷子有什么变化?③在空碗里放一枚硬币,调整视线的位置,使眼睛刚刚好看不到硬币。这时,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让另一个同学再往碗里慢慢地倒水(不要让水冲动硬币的位置),随着水位的上升,观察者又会发现什么情况?在上述实验中,学生们就能看见碗底“变浅”、筷子“折弯”和硬币“升高”了,这些都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折射现象。从而加深了对光折射的认识。实验后,组织各组的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得出初步结论。在做实验的同时,不仅要学生知道实验的目的、器材、原理、步骤,还要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通过分析、归纳、推理得出结论。同时在如何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精度、设计实验等方面也要作必要的指导。课外时也可以增加一些辅助实验,然后再集中讨论,看谁制作产品最好,并且找出它们的优点。从而再去改进自己的设计。因此,实验对学生学好物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实验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决不能“用嘴做实验”。

  2学习初中物理,掌握基本概念是关键。听课的时候要学会从老师的讲解中抓住:①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它是怎样提出来的。②了解概念的表达方式。③弄清怎样使用这一概念进行计算或解决实际问题。④弄懂概念应用的范围和条件。这样学习基本物理概念,就算抓住了要领。下面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听物理概念课。

  (1)将物理概念层次化

  很多物理概念往往有多层含义,概念的层次化就是将其复杂的内涵分解为多个层次,让学生一层一层逐步认识,最后综合各个层次的内容,得到一个完整的定义。

  例如:“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一层:物体是做直线运动(体现“直”字)

  第二层: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体现“变”字)

  第三层: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体现“匀“字)

  得出定义:“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均相等,这样的速度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不管概念分几层,也不管各层之间是平行关系还是层层递进关系,你听课的时候只要将各层的含义分开,将每一层含义弄清即可。

  另外,概念的内容有轻有重,分层就应该有主有次。在听课的时候就应该注意抓住重点的反应本质属性的内容,并加以强调,区别那些非本质、容易混淆的现象。

  例如:“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一层:力的作用能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举例汽车的各种运动情况:静止→运动;运动→静止;速度逐渐变小,速度逐渐变大等等)。

  第二层:力的作用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举例汽车左转弯、右转弯;骑自行车转弯等等)。

  第三层:力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也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三、精讲精练,源以生活

  于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最为密切,在学习物理学之前,学生已从那些肤浅、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中获得了不少的“日常经验”。这些日常经验先入为主,常常干扰科学概念的形成,成为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障碍。在课堂上老师要有目的指导学生探索、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出结论。而不是教师讲授知识后得出的结论。课后练习题与作业题要精选,做到“双基”结合,螺旋式上升形式,同时多讲题型、思路、方法和规律。而不是搞题海战术,以减少学生的负担。

初中物理教师随笔

  了雷洪、王伟庆主编的《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创新教学设计》一文后,我深受启发,知道了物理教学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化。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学习感受到,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一、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角色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

  二、终身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物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物理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物理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

  在新课程内容框架下,绝大多数教师由于知识的综合性与前瞻性不足,难以独自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指导工作,要求教师之间必须建立起协作的工作思想。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一起取长补短。

  在新形势下,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学行为,时刻保持学习、研究、反思、发现、探究、创新及总结的态度,力求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

  三、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模式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教学进程与实现教学效果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在授课中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的讲授,结合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趣闻和物理史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物理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作用;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维生素的功效

315消费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