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有关大学生创新和实践的作文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开展活动。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亲历和实践,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显然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增长了学生的才干,为学生作文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作文是一种情感、思想、创意的外化,是用具体的语言文字表达作者对世界的一种认识、看法、态度及希望。学生作文就是把学习生活中的见闻、感受写下来。但是,学生长期被封闭在学校里,远离社会,生活单调枯燥,面对作文题,常感到无话可话。据的网上调查,

  道应该写什么而害怕作文。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从封闭的学校和课堂中解放出来,

  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能够亲近自然,走进社会,阅读文化,考察历史,用心灵去感受、去观察、去思考,沟通了作文和生活的联系,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为作文教学开创了一片新天空。

  作文教学专家李白坚认为:“任何生活和学科都可以从作文中找到表现的方式,反之,作文也就可以从任何生活和学科中找到体现自己的丰富内容。

  用和认识表达能力提高的统一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及活动内容的科学性,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十分丰富、

  来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恰当的习作训练,

  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沟通作文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联系,不仅拓宽学生的写作素材,创设了丰富的写作情景,而且教会学生在思考中学习,

  提高学习能力,强化实践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怎么把综合实践活动和作文联系在一起,让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呢

  1、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积累:

  学生要围绕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开展活动,首先需要对问题和主题本身占有一定的文献资料,对问题本身具有初步的认识。收集有关活动主题的文献资料,动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全面参与和深度体验。

  往往要求学生广泛收集信息,通过各种途径采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归类,深对主体活动的认识,深化学生对事物的体验。为了开展“新洲河调查研究”

  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新洲河走一走,看一看,初步感知新洲河的现状,查找有关文字资料,了解新洲河过去和现在分别是什么样子?议一议你能为新洲河做些什么呢?对于治理新洲河你有什么好建议?学生通过调查发现:“发现有些地方出现了黑藻,吹来的河风夹杂着一些难闻的腥味、臭味”“以前新洲河的水可清澈了。他们淘米、洗菜都在湖中,口渴了,舀了一勺水直接饮用。”“从《深圳商报》上得知:由市、区共同投资行改造。”“从福田区环保局(电话访谈)得知:新洲河污染治理是市政府治理特区内河流的第一仗。”学生通过查询、访谈、剪报等方式,对新州河的过去、现在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新州河的污染情况及其原因有了初步的认识。在“点击奥运”的活动中,要求学生搜集奥运会的有关历史资料和我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及获奖情况,国争光的故事,谈谈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情况。学生在老师、父母、亲友的帮助下,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信息,并开始剪报、制作信息卡片、设计资料夹等,不仅亲历了奥运会的历史,感受了奥运的精神,而且学会了积累材料,学会调查、考察、文献收集、网上搜寻等方法,并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逐步学习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学生学会了收集材料、积累材料,学会了分析和处理信息,建立起丰富的素材库,作文有了丰富的素材,有了米下锅,备丰盛的精神大餐了。而且在信息化时代,收集、选择、组织信息的能力也是作文能力的主55.736%人是因为不知从繁重的活动过程中体现出在反思中是学生展开主题活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始,加,我们要求学3000多万元,对新洲河进为就可以准” 作文训练是各科知识综合运有趣的内容。又能得以强化和提高,有利于所以,说说我国运动健儿顽强拼搏、要部分。当信息化时代到来的时候,当数字化生存作为人的生存的主要方式时,网络时代的公民,其写作能力的标志之一就是处理信息了。

  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动手、观察、体验、思考,从而发现和解决问题,认识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和创新能力。其中观察在整个活动中十分重要,它是解决问题和形成能力的基础。比如开展“美在田间”活动,让学生去实践基地调查、听基地辅导老师的介绍、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樱桃小番茄的品种和它们的特点,搜集不同品种的樱桃小番茄的图片,让同学描述它的外形、生长习性、果实的特点、营养价值等,并以“我知道的樱桃小番茄”为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对它们进行描述。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种植,了解樱桃小番茄的生长过程,及时写好观察日记。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应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时发现樱桃小番茄的变化,而且要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多种角度观察对象,远观、近察,上俯、下仰,前看、后望,总体把握,局部端详,逐步做到灵活变化观察角度,细致把握客观事物的特征。观察时做到认真、细致,不得忽视任何细节,边观察边揣摩,把观察和说话、写话结合起来,及时把观察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养成写观察日记的良好习惯。在观察樱桃小番茄的生长过程时,还应制定观察计划,明确观察目标,持之以恒。显然活动本身需要观察的参与,活动的效果和观察的细致直接相关,只有在活动中不断训练观察能力,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观察的才能,才能确保活动收到好的效果,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情感

  综合实践活动突出让学生获得体验,注重让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探究、去发现、去感悟,在获得体验的同时,懂得自尊、自信,能够自觉地反省自己、认识自己,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具有独立思考、自主选择与判断的能力以及迎接挑战、敢于创新的勇气,能在改变和完善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它打破了以往的预设和灌输,注重在活动过程中自我生成的兴趣、主题、形式、内容等,注重学生不断地建构自我的整个精神世界。学生以此作文往往性情所至,率真朴实。学生在进行新洲河的调查中发现,往日清澈见底的新洲河,再也看不到了,各类生活垃圾和化工厂等排放的工业废水,使小河变黑了,变臭了。他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以童话的形式,写下了《小鱼历险记》、《寻找绿色》、《哭泣的小河》等。一学生在《我的痛苦》一文中写道: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条小鱼,在河里到处找我的家。我游啊游啊,突然,前面漆黑一片。我又往前游。前面是一片绿色。我好害怕,又往前游。前面一处金黄。我急得大叫:“妈妈,妈妈,你在哪儿呀,我找不到家了,快来救救我吧!”天哪,为什么会样?为什么呀?原来,这里的河水是清澈见底,连水中的水藻都看得清清楚楚。可现在呢,到处是黑乎乎的。突然,我听到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妈妈的声音:“孩子,也许我们只能在阴曹地府才能想见了!”听了妈妈的话,我非常着急:“妈妈,不会的!不会的!您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唉,这都是人类造的孽啊!把这水污染了。这让我们怎么活呀?也许有一天,人类会吃掉我们!”妈妈的声音消失了,我不住地拍打着鱼鳍,大喊:“人类啊,快救救我吧!”话刚说完,我就晕了过去。

  有了实践,有了体验,学生的情感世界变得丰富敏感,他们对生活的认识逐步深入,他们开始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所以他们有很多的活想说,所以,在他们的文章中体现出了很多的童真、童趣,有效的避免了小学作文“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儿说大人话)、“空”(内容空洞,不具体)、“抄”(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的现象。

  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实践与反思,要求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实践过程进行细致的记录和深

  刻的思考,通过反思,使学生真正受益,既掌握一定的文本知识,又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提升思维的品质,提高表达能力。在“小鬼当家”的活动中,学生回家后利用双修日纷纷买菜烧菜,打扫屋子,洗衣等等忙得不亦乐乎,完全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尝到了生活的乐趣,学生在文章中写到:“今天上午,我在家里做饭。我先切好笋,然后下锅,我刚把笋放到油锅里,就吓得浑身发抖,这时候妈妈走过来说:‘不用怕,人离锅子远一点就行了。’我一听明白了,我按照妈妈的方法去做,果然有用。烧好了饭,做好了菜。我就高兴地吃起饭来,我觉得比平时的饭要好吃多了。” 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自然、社会,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关于《学生自主权利》的调查研究”中,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说:“我多想上上网,玩玩泡泡堂。再去中国图书馆看看中国的五千年历史。然后上上QQ,与好朋友聊天,发送贺卡。下午再去和同学打打羽毛球,骑骑单车。”有人认为作文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当有一天你把自己的心里话付诸文字的时候,当有一天你的思想变成铅字的时候,你是否深深感受到心底的快乐?是啊,这就是写作的乐趣,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当你爱它的时候,它就乖乖听你的话了。没有思考就没有文章,美国佛罗达大学的教育家西奥多.W.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实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个学生要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学生只有学会思考,学会认识生活,才能更好的写出生活的丰富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将学生生活世界中的个人、社会、自然等要素彼此交融,汇织成一张网,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活动中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对整个社会,对整个人类的关爱情感,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内容,训练了能力。而作文作为一种工具,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马正平指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就是学会革新与创造。而获得这一有效途径的方法就是“学习通过写作!”“研究通过写作!”“创造通过写作!”“生产通过写作!”即通过写作来促进学习,通过写作来促进研究,通过写作来促进革新与创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作文,就是把作文和学生生活相结合,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为兴趣而作,为交际而作,为实践而作,为探究而作,为实用而作,把作文当成学习的工具,当成活动的桥梁,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写出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有关创新的议论文 创新使人走向成功

  我们生活中总是不断的提到要创新,那么何为创新,简单的来讲,创新就是改变,就是把已有的事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改变。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能够使企业走向成功。在德国有一家大服装厂,每年的手套销量十分平稳可观。但就在2005年,距离它们不远的地方又建了一家小的手套厂,起初它们并没有把它放在眼里,但是后来发现自己生产的手套并不吃香了,那个小手套生产厂几乎占据了80%的市场。原来是这个厂的设计人员发现人手左右并不一样大,右手比左手大约百分之四,于是手套左右大小设计的并不一样,人们带起来也非常舒服,成功抢占了市场虽然对左右手大小只是做了一个微笑的改动,却是一个巨大的创新。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是一样,不断的创新才能使我们走向成功,墨守成规只能导致失败,多少科学家因为质疑自己的研究成果结果让他人夺得先机,错过了扬名的机会。

  创新是我们时代进步的动力也是我们个人发展的基石,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变动,才能够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学生参与科研以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探索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学生要想适应社会发展,就必须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在大量的实践中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当前,各高校对大学生实践环节是重视的,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来看,各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还不尽人意。首先,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随着课程总学时的减少,一些没有独立实验课的课时也随之减少;其次,师生对实践环节的教学重视不够,实践教学不够深入,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理论教学偏重知识性而实践教学又脱离理论知识,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两张皮”现象[1];再次,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不少高校的实验设备陈旧,设备增加的数量跟不上扩招的速度,出现“围观实验”的现象,加上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单一,不能满足实际需求[2]。如课程设计,由于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太多,使得学生得不到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实践中的错误无法反馈给学生更无法得到纠正。题目理论性过高也是学生积极性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就出现了“走过场”的现象,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各高校的重视,并且积极采取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该文以机电学院学生为例,探讨让学生全程参与科研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参与科研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希望他们不但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目前高校存在许多学生专业成绩优异,对理论知识掌握也很全面,但如何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来解决实际问题却不知如何下手。通过让学生参与科学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其创新能力,使大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的需要。

  1.1完善知识结构,奠定创新基础

  由于受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大学生习惯于对现有书本知识的学习,对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知识接触不多,造成知识面、广度和精度明显不足,知识结构不够完善。通过让学生参加科研实践,学生可以了解接触该领域的前沿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今后的创新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

  1.2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素养

  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创新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在传统的教育中,由于缺少科研实践,学生在学术上往往表现为人云亦云,迷信权威。学生参与科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挖掘学生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激发创新激情,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全程参与科研实践的组织实施

  2.1项目的选择

  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到教师科研中,尽量选择与学生所学知识关联较多的应用项目让学生参与,一般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主,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并锻炼其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还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扩展创新思维。

  2.2项目的管理

  为了切实发挥学生在科研实践中的作用,项目应由一位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负责。管理方法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项目可划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由若干青年教师或已参与过科研项目的学生作为负责人,与若干本科生组成小组承担子项目的全程研究。

  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参与科研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根据子项目在总项目中所占的比重对每个子项目分配一定的经费,然后再按参与者完成的工作量大小和工作质量发放一定的酬金。工作量的分配根据个人的项目经验和参与科研项目的情况进行分配,质量优劣的确定是根据后期在子项目的组合中所发现的问题的数量和频率。第一轮的校验工作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来完成,通过这一轮的检验,可以大概掌握存在的问题和问题的数量。在后续的校验工作中也会陆续发现问题,先由教师讨论问题出现的原因及修改方案,然后由这些教师把存在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反馈给项目小组,当然这些错误包括学生在设计中存在的错误,通过项目纠错,不仅可以检验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责任心大大提高,并且通过问题反馈学生可以看到自己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实践知识变成产品,大大增强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2.3以项目为载体的二级指导模式

  由于教师少,学生多,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不容易实现与本科生“一对一”的指导[3],在学生参与的科研实践中,以项目为载体建立“经验丰富的教师(资深教师)――青年老师――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模式,在这种指导模式下,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对项目总负责,青年老师或高年级参与过科研项目有一定科研经验的学生作为子项目的组长,每个子项目由6-10个低年级学生或经验较浅学生组成。这样以子项目组长为媒介,通过经验丰富的老师、青年老师,以及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互动交流,建立了可行的“传帮带”指导体系,实现了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有很多课程需要更多的实践来强化知识,学生通过在做科研的过程中边学边做,碰到问题可以请教有经验的学生或青年教师,他们共同去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几年的互动,高年级的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指导不仅可以理解透彻,效果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学生在参与的科研项目中,通过图纸的修改、技术要求的确定,加工和装配要求等,不但大大加深了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学到了如何综合灵活运用课堂教学知识。3学生全程参与科研实践的成效

  3.1用科研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能力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好的学习方法会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作为一个大学生,对学习的要求不单纯是老师的“信息灌输”,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信息处理能力”,使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转化为实践。学生在参与一系列的科研活动中,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学到了那些知识,拉近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而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又需要哪些知识,而这些知识与课堂上讲解的知识有什么样的相关性,这样也可以检测自己是否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领。在科研过程中,教师不会安排学生去针对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因为教师不知道学生薄弱点是什么,根据科研实践中学生对自身知识的检测从而实现了从目前的教师要学生学习到学生自己要求学习的转变。在实际的科研实践中,学生根据遇到问题不断的复习遗忘知识并学习新知识,从而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边干边学”的习惯。

  3.2用科研实践充实教学

  虽然有的教材非常经典,但内容陈旧。用这样的教材直接“照本宣科”给学生讲解,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教学效果必然不好。实际上,在做科研的过程中,教师也是受益方,他们可以开阔眼界,了解该学科的研究动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科的最新动向传输给学生[4],或者将科研中的某些例子或做法在教学中给予补充和说明,那会使教学效果显得更加生动、有活力。这样结合科研来进行课堂教学,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习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项科研课题所用到的知识,不是单纯某一门课的应用,而是在多门课中综合知识的应用。结合气动科研课题[5],开设了气动马达及其消声器的组装、调试、检测等。在这一系列实现中,学生经历了从零件到产品的全过程。在不同参数的马达测试对比中,马达效率与制造精度、工作压力、润滑条件等参数有关,从而激励学生建立对马达效率模型以及进行性能优化的探索,对比几种消声器的实验,使学生对马达噪声及消声效果有感性认识,鼓励学生参与新型消声器的构思与创新。

  3.3获得的奖励

  以南阳理工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为例来说明大学生全程参与科研实践的成效。2010-2014年,共获得机械类建模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级制图大赛全能二等奖1项,省级绘图二等奖1项,挑战杯国家级二等奖1项,挑战杯省级三等奖1项,计算机省级绘图二等奖1项,第五届“高教杯”大学生先进成图与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课题组一教师获得河南省青年软件大赛金奖,目前,全院创新气氛浓厚,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愿望强烈,参与创新竞赛活动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强,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于全校前列。

  4结语

  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需要学校的各个部门大力支持,使学生确实感受到鼓励他们参与科研实践的氛围,感受到参与科研实践的激励措施和可靠保障。并且,学生全程参与科研实践的这种举措,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参与课题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弥补了传统实践培养环节的不足。这些学生中大多进入了很好的公司就业,事实说明这种培养机制为学生成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关于创新的作文篇论创新

  每一个人必须拥有一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创新精神,创新产生了不少奇迹。

  我国着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当时,他正在修建我国着名的铁路:“京张铁路”,这是我们中国第一条用本国工程师修建的铁路,在开始修建之前,有许许多多的帝国主义者认为,这样艰苦而又巨大的工程,连外国着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嘛,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但是奇迹发生了,詹天佑靠着他们的创新精神,完成了连外国工程师都不敢尝试的工程。

  还有,我国当代毕升——王选院士,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从开始发明激光照排系统,1985至2017年,一共获得十来余奖项,王选院士根据毕升最原始的“汉字印刷术”,试过百余种光线,经过上百次,上千次试验,最后升级到激光照排技术,他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伟大的奇迹,因创新而出现的奇迹。

关于创新的作文:论创新

  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做别人没做过的事,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敢于打破思维定式,开辟新市场,新领域。在这大千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人中不乏泛泛之辈,当人们惊羡他们现时的成就时,更应该看到他们成功背后的创新。那么,我们要怎样做到创新呢

  首先,创新需要有超前意识。黄汉清教授说过:“只有先声夺人,出奇制胜,不断创新新的体制,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压倒竞争对手的新形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其实,不仅在企业中,在生活中,在日常身边的小事中,这句话也同样有道理。在美国诺伊州的哈佛镇,有些孩子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火车上买爆米花。一个十岁的小男孩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他除了可在火车上叫卖外,还在爆米花中掺入奶油和盐,使味道更加可口。当然,他的爆米花比其他任何一个小孩都卖得好——因为他懂得如何比别人做的更好。这个男孩就是摩托罗拉公司的缔造者保罗·高尔文。他的成功秘诀不正是在别人面前抢占了先机吗?他的创新精神不正是他成功的前提吗?所以创新需要有超前意识。

  其次,创新需要模仿加改良。创新需要模仿不等于完全照搬照抄,而是根据前人的经验,通过改良,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改进。所以说,创新不能完全抛弃传统,要有所扬弃,有所继承。中国最年轻的全国性寿险公司的带头人,现任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关于创新说过:“很多人把违背规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标榜为创新,结果是头破血留,这种案例太多了,所以我觉得还不如老老实实照葫芦画瓢。”他的这番话正是他的成功之路所总结出来的。当初他是一个怀揣着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文凭的普通人,尽管嘉德拍卖三年的创业历程已经使他从一个学者成功转型为一个商人,但1996年他站在保险业的大门口,陈东升还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因此他决定把国外保险巨头书包年积累的先进做法先照搬过来,几年时间里,陈东升先后走访了21个世界顶级的跨国保险金融集团。达到公司架构,营销模式,小到公司的装修风格,服务设施等,都被陈东升从国外带了回来。模仿让泰康站在了高的起点上,也让陈东升站在了中国保险业的制高点,所以有时候,创新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一小步,这一小步就是你的改良,你的创新,你的特点。

  但是,创新不等于盲目尝试,其也要追寻规律。当代着名作家李开复说过:“创新并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一个很有哲理性的寓言:一个猎物被抓住了,狮子还没有吃,狐狸如果想吃就得考虑考虑:狮子为什么不吃?是肚子不饿,不合胃口,猎物太小不屑一吃,还是这个猎物有毒,根本就不能吃?如果是狮子嫌猎物太小不屑一吃,狐狸才可以上去饱食一顿,否则,后果只能是被毒死或被狮子吃掉。这个小小的寓言,不正寓意着如果创新不好就是自掘坟墓吗?所以,在我们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规律,量力而为,不可盲目。

  所以说,创新并不简单,但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不要囿于别人的成就,二是不能怕犯错。在现在这样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只有想在人先,做在人前,以变应变,一物降一物才能掌握胜机,立于不败之地。

浅谈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2010年11月16日在《求是》杂志上有一篇文章:创新型人才匮乏制约中国国际竞争力。其中谈到,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4200万人,但高层次创新人才仅1万人左右,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中国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万分之三,具有自主品牌出口不到1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0%来自外资企业。可见,我国正处于一个创新型人才极度匮乏的时期,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也将因此受到严重制约。

  人类经历了5000多年的农业经济,又经历了大约300年的工业经济,现在正进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科技研究与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信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第三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经济的支柱,而人力资源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故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我国具有现实的紧迫性,是我国综合国力得以发展的保证,也是保持我国国际竞争力的筹码。

  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执行副所长、研究员张玉臣认为:人才培养,至少有5个环节非常重要。第一是个人天赋,第二是家庭教育,第三是学校教育,第四是社会使用,第五是社会文化。除天赋外,其他四个方面和培养模式密切相关。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往往不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使得孩子从小不爱自己去学会解决问题,父母对孩子的想法往往批判多过鼓励。其次是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往往是基于功利,忽视兴趣,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重考试而忽略实践和启发式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在人才的应用上,我们现在缺乏人尽其用的应用机制,其根源在于缺乏公平的竞争机制。而对于中国,社会文化主要受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文化的影响,对人才培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近年来日益增长的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充分表明了大家认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好”,而为官者也多不唯实,学术行政化是导致创新型人才培养无法完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学术标签化,学术功利化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影响人才培养的社会文化背景。

  “想别人没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说过的话”,这是钱学森曾对创造性人才的定义。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特征要求包括:可贵的创新品质,坚韧的创新意志,超前的创新思维,敏锐的创新观察,丰富的创新思维,科学的创新实践。要做到这些,结合现今创新型人才匮乏的原因分析,我们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从个人意识、学校教育模式、社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几个方面着手。淡化功用心态,强调人文环境建设,使得“追求科学,崇尚真理”的观念深入人心;构筑有利于创造的知识结构,在基础教育阶段,抛弃为考试而教的积弊,由关注不同科目在升学考试中所占的分值转向关注这些科目的教育价值,在高等教育阶段,增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汇通,构筑起有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知识基础;企业应当规范奖惩制度,鼓励创新,保证竞争的公平性。

  创新型人才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中不断去改进与完善。

关于创新的议论文:谈创新

  曾经有一位伟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创新,那么这个民族就不能发展。”是啊,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但是创新又离不开教育。这不禁使我联想到我国当代的教育现状。

  众所周知,每届世界奥林匹克的数理化比赛中,我国派出的选手们总是不负众望——包揽全部的金银牌,而在诺贝尔奖项中,总和我国无缘。按理说,这些获得奥林匹克奖的中国选手们应该也能捧回诺贝尔奖杯,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与我国的教育观念密密相关。在我国的大部分学校中,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却忽视了对其探索未知的培养。这就使中学生探索未知的愿望变为幻想。许多教师也想教给学生新奇的、开阔的、灵活的知识,但一看到考试的“紧箍咒”,就不敢“越过雷池一步”,回到“正轨”上来。许多学生更是被考试指挥棒转得昏头转向,无以适从。这是畸形的教学扼杀了大多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然而,美国的教学方法就与我国大不相同。在美国某一课堂上,老师教学生用气压计测量楼房的高度时,那位老师便把学生找来,不是教训一顿,而是耐心地问:“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答道:“方法多得很,我可以把气压计拴在绳子上,从楼顶顺下来,再测量这根绳子的长度……”我不得不佩服这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如果这位学生出现在我国则会使大部分老师怒发冲冠,觉得该学生是故意抬杠,哗众取宠,捣乱课堂秩序。因为这位学生用了老师没教过的方法。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如果只用“老师教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创新,那么科技如何发展?据说,近年来,全国的小发明仅仅是改造了一些黑板擦,脸盆架等。这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学方法守旧肯定有之。

  我国某一教育家曾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点,然后问刚入学的小学生说:“这是什么?”他们回答是:“绿豆、月亮、鹰眼、乒乓球、烧饼……”,而拿同样的问题问小学毕业生,他们却回答是:“小数点”、“粉笔点”。可见,仅仅是小学毕业,人类可贵的想象力就被禁锢到这种程度。这充分说明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严重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科技爆炸,知识更新速度快得惊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如果我们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那么我们也就应了孙中山先生说得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发现知识。正所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综上所述,只有教育的改革,教育方法的改变,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世纪的青少年具有创新素质是国家强盛的需要,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更是迎接时代挑战的需要。我国各地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教育的研究,从课本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立足将课本的知识学习转化成知识的探究,让学生能从方法的学习中捕获学习的乐趣,启迪学生的运动思维。它坚决摒弃了过去“重结论轻过程”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科技创新教育是一个新颖的有待探索研究和积极构建的教育实验课题,也是一个宏大、复杂,牵涉面广,事无巨细的教育工程。进行“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课题实验和工程实施时,难免也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行为和困惑阶段。学校构建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校本模式,包括以下自成步骤,又逐次提高,紧密联系的几项大举措。

  一、夯实基础——形成创新气场

  首先,加强科技教育的组织领导。认真制定科技教育工作活动计划,对活动的设计、组织和操作进行合理安排,对各阶段和每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作出书面总结,建立完整的科技教育工作档案。其次,加大科技教育的经费投入,优化科技教育的队伍建设。教师间学科背景的不同,他们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从而保证了学校科技活动的丰富性和专业性。最后,重视校园科技文化环境建设,科学组与语文、美术和其他学科组密切配合,创设好人文的、科技的、绿色的、书香的、数字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确定学校科技教育的活动类型

  借助于活动的目标功能,我们将传统的科技活动课程进行梳理,形成科技教育的三种活动类型。

  (一)普通参与型

  它的功能是面向全体学生,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参与,进行大众科技知识的传播。

  (二)实践探究型

  它是面向部分学生,其活动要求有明显提高,学习内容有所加深,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综合主题型

  它是依据社会的热点与学校的教育需要,以一种科技主题开展全校性专题活动,含营造科技氛围的常规活动,包括大中小队科技专栏、科技小报、科技信息交流会、科技广播、科技讲座和每学期一至二次主题教育活动等。

  三、教学改革

  (一)强调实际操作——构建由“读”到“做”的课堂教学模式

  科技实验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过程及本质,在活动中体验科学家工作的方式和形式,科学精神及科学态度。因此,我校科学课堂的教学十分重视由“读”科学到“做”科学的转变,从教师的中心转向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主体,切实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和个性,让学生亲身体验发现科学知识的过程。突出在玩中学、想中学、做中学、用中学的学习方式,形成了“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自主设计,初定方案——动手操作,大胆探究——汇报交流,适时点拨——深化总结,拓展延伸”的以探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离开了思维动手操作,只能将一个智力活动干成“体力活”,科学更应追求的是深层次的思维,关注的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强调自主体验——以活动课程为基本的教学模式

  活动课程亦称实践课程,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学生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其基本特征是: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我校开展的活动课程,就是以实践为基本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体验良好科学习惯的形成。

  (三)强调创新实践——以实践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实践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学校努力搭建平台,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让学生能从实践的基础上培养科学的精神和素养。学校筹建机器人工作室,建筑模型实践基地,不仅是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主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更能在比赛中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机器人比赛的优势就是相互交流的媒介,学生在赛场上就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自己在结构搭建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其他选手在处理场上任务中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通过沟通和交流可以迎刃而解。学生需要的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转化自己实践的结果。机器人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改革教育思想、方法、评价体系,学校以机器人工作室为依托,通过机器人研究教学方法的研究,寻找活动的规律,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2年的FLL主题是“食品安全”,学生看到这一主题当时非常激动,一起交流的时候首先谈论的是生活中见到听到的“问题馒头”“苏丹红”“转基因食用油”“地沟油”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中,学生了解掌握了很多的知识,在场地的搭建中,学生热情很高,想了解需要自己从哪些方面去解决问题,对于生活中的问题在不足三平方米的赛台上驰骋自己的创新思维。生活中的细菌和病毒无处不在,怎样预防和收治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中得以解决。生活中食品的运输和储藏,学生只是知道简单的方法和过程,但是通过自己研究和资料的查阅懂得了一般性的方法,前期一系列的探究让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四)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完善课程活动资源的配备

  在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整合的今天,为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学教育校本课程,学校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经济和地缘优势,依托广阔的社会资源和校本课程资源,将本地现代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社会人文内容引入小学科学课堂,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大力加强与家长、社会力量、科研机构的联系,保证我们的实验研究和科教实践活动。学校通过邀请著名科学家和企业技术人员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举办科技讲座、“家长开放日”科技活动展示,组织亲子互动实验,带领孩子走进工厂车间,鼓励学生自创条件,动手创作等多种手段,积极营造浓郁的社会、家庭、学校、全体师生齐参与的“四结合”科技活动教育氛围和环境,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创新实践的舞台,努力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的跨世纪人才。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大学生创新素质分析

  但凡人类文化、历史、科技、政治的发展,无一杰出成就是脱离了创新成分的,但这个重要的概念是到了本世纪初才得到了人们突出的关注和研究,并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进行研究和记录。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了提高职工的创造能力,首次开设了《创造工程》课,它不去研究发明创造出来的成果,而是专门研究成果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当创新素质的概念深入到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中,这就成了成功中必不可少的因素。笔者结合当代大学生,就这个特殊而年轻的团体来看创新素质问题展开探讨和分析,希望能给大学生和相关教育方面有一定的参考。

  一、国内大学生创新素质较弱成因分析

  近几年来国家和教育部都对人才培养的方向上鼓励和改革增强学生的创新素质,党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从侧面看出我国学生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尚不能满足社会国家的需要。为什么曾经很优秀的中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却默默无闻了呢

  1、学校教育的制约是大学生创新能力低弱的直接原因,下面是大学阶段对于创新能力制约几个原因:

  (1)培养方式的制约。培养方式深刻影响人才标准,而对人才标准的认知又反过来使培养方式不断地得到调适。高校教师大多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讲授中又侧重于单方面的灌输,学生参与较少。

  (2)学生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创新教育没能很好的激励学生。当前高等学校坚持的各种奖励制度中除了在对于学习思想工作等方面进行量化的考评,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少有明确的参考,而且也很有难进行参考的标准(有关量化考评创新素质的标准,本文后面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3)校园封闭性使学生缺少表现才能和进行创新的机会。学校与外界联系不多,学生所接触的事物就不多,能发现自己的潜能、表现自己优势的机会也就很少。

  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中有很多不利于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

  (1)家长的行为压抑了儿童的自主性。孩子习惯于按父母的决策行事,陷入依赖状态。而到了大学阶段,该要进行自我做主和创造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决策能力,弄不清自己究竟要什么,该追求什么。

  (2)保姆式的关怀导致了儿童实践能力差,他们尽心尽力地为孩子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反而使孩子在思想上形成轻实践。

  3、在认清分析了很多实际问题后,还要从社会文化传统上找原因。

  (1)社会伦理本位观导致了国民平等观念在中国传统价值系统中的缺乏,儒家的社会伦理本位观是核心,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在这种缺乏民主与平等的教育环境中,儿童的自主性、独立性被剥夺,创造性受压抑,最终影响到创新能力的发展。

  (2)“学历主义”的目的导致了培养目标的本末倒置受封建社会科举制的影响,我国如今存在着严重的“学历主义”,所以学生就以读书、考试为生活的中心,创造性的培养只能被舍弃以一边。可以说,创新教育在当前有需求、有呼吁,但还没有形成市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很难得到根本的提高。

  二、如何提高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综合国内外现状和借鉴国外各类高校的各类措施的基础上,笔者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方面,首先要在教育思想的高度有一个转变和改革,只有出发点的时候把方向把稳,才能避免偏差。教师的职责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能超出现在知识的范围,具备创造力,培养创新人才。学校教育的趋势也应该成为由学生主导学习的过程和方向,而不是由旁人指示及安排,更不应该受制于既定的课程或制度。

  第二方面,是有了正确的目的和方向之后,具体实施从一个具体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应该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就要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在制定培养计划、确定课程体系时,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加宽加厚基础课程,扩大选修课比重,尤其是跨专业跨学科的交叉内容。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使大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三方面都得到提高。

  第三方面,教学内容有了改变,那怎么么实际传授经验呢?学习和培养不是空谈,同样的内容不同方式方法教处效果是大相径庭的,所以要对教学方式方法有所改革。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进行创新素质教育我们就要打破以老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提倡讲思路、讲方法,推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鼓励采取课堂讨论、专题论述,安排自学等教学形式,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的各种变式为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方面,一件事情在初衷没有问题的时候,如果期望的结果有了问题,那也是不行的,考试不进行改革,其他的一切改革都只是形式。改革考试方法,建立能力考查制。传统的单一闭卷考试存在许多弊端,不能检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相应改革考试方式、方法,根据课程各自的内容和特点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方法,注重能力考核,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创新。

  第五方面,理论结合实际,在理论认识的范畴有了创新发出的芽了还要有真正的实际实践的空间让创新的思想成长成熟,这才能说是检验和看到了创新的初步成效。让大学生参与科研,不仅能深化他们已有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而且还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其创新能力,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而教师在学生科研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教师要在教学科研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深刻性,积累资料和检索运用资料的能力、选择课题的能力、实验研究的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及相应能力,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初步形成,将为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六方面,创新素质成效分析中可以看出,创新素质不是单独在一个学习空间就可以培养的,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包括大学生自己和文化传统都影响了,所以,一个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创新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能,但这种潜能的实现则需要以人的独特个性的展现与发挥为必要条件。一个人个性展现与发挥得越充分,他们创新潜能也就越能得到充分实现;个性越是被束缚,其创新潜能也就越是难以实现。因此,要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就要使大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展现,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意识,倡导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学生可以自己订目标,自己选内容,自己充分表现和相互交流,改变过去那种管理过死、要求过分划一的状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的形成。

大学科技园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解析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得到了巨大的进步,与此同时,社会对于人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的人才必须要具备足够的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国家正在有效推动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社会输送大批量的创新创业人才,而高校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必须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就必须要借助于大学科技园来开展工作,这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而更好地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一、国内大学科技园培养创新人才概况

  1、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政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良好的政策有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让实践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与普通的科技园区相比,大学科技园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其具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这也是最为重要的特性。在我国很多高校的大学科技园开展现状看来,为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之中,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等等,学校的创新部门和工作部门大力鼓励本科生、研究生进入到大学科技园中开展创业工作,并且为这些有想法的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创业条件。

  2、开展创业培训。很多高校都为学生们开展了创业培训活动,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培训,因此,培训工作是逐渐深入的,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所接触到的东西是不同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学选择出了一些具备较高创业愿望的学生,并且对其进行集训,让他们到社会中的企业之中进行学习,了解创业流程和创新方法,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与此同时,学校还帮助一些大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创新培训,并且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完善创新体系,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问题,开发出新型的产品。

  3、建立实践基地。就我国目前大学的科技园发展现状看来,很多学校都已经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系列实践基地,在基地的日常工作中,学生们可以进行实习和实践,并且自由探索一些创业的想法。因此,大学科技园实践基地对于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重要帮助,这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完善的实践平台。

  4、设立种子基金,为创新创业提供经费支持。为了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帮助,学校可以设置出种子基金,并且定期评选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资金对于创业项目的前期支持是十分重要的,这能够加大创新项目的孵化率。

  5、举办创业大赛。创业大赛也是学校经常使用的一种创新创业活动方法,这能够让大学生们拥有一定的演练机会,因此,很多学校会采用校外合作的方式开展创业大赛,由外部企业提供资金奖励,对于那些成果比较优秀的创业项目提供资助。与此同时,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学生们能够跨专业组队,从而形成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商业计划书,这有助于他们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

  二、大学科技园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1、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氛围的营造是极为重要的,良好的创业氛围能够让创业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首先,学校必须要加强关于创新创业的舆论引导,并且通过报刊、广播等等开展对于创新项目的宣传,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到创新实践之中,营造出鼓励创新、推崇创业的氛围。

  其次,树立典型,发挥模范的引导作用,为此,学校应当把创业成功的学生树立为学习榜样,让大家学生成功者的创业方法和创业精神。第三,学校不但需要鼓励学生创业,而且需要鼓励教师创业,让教师为学生们树立榜样。

  最后,学校必须要整合资源,把一切能够用到的资源都罗列出来,并且尽可能去争取到这些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颁布的政策和法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校应当尽力争取政府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并且依托高等学校的社会资源来开展工作,积极促成政府对于资金、服务和政策上的支持。

  2、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这个体系能够为大学生们提供足够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并且为他们的以后人生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应当构建出完善的课程体系,就目前的高校教育课程看来,大部分教师仍然以传统教育为主线,十分轻视创新创业教育,因此,这部分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迎合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创业课程应当包括机会识别、中小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企业融资等等,这都是一些基础性质的课程。

  其次,必须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学校必须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打造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交流研讨大会,从而相互之间互相交流工作经验。

  最后,也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企业家和创业成功者到校园之中进行演讲,开拓学生们的视野。

  总而言之,在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科技园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型作用,高校和教师们必须要不断探索大学科技园的开展方式和开展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建筑工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

人力资源比较好写的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