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感悟分享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致良知学习心得体会

  王阳明被称为古今第一完人,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那是因为他有一门很厉害的学问。这门学问,如果我们能学会一半,也必然能成就一生,这就是致良知的大学问。

  何为致良知

  良知,即本我真心,致,就是实践磨砺。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之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那么,致良知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这在王阳明身上体现的最充分。当时宁王造反,王阳明原本有其他任务在身,但他毫不犹豫前往平叛。此时的大明王朝政治形势波诡云谲,很难说谁成谁败。朝廷官员不愿开罪宁王,也都选择明哲保身,只有王阳明知难而上。他也不是没有担心,他甚至让家人在自己家门外环布柴草,说一旦事败,绝不肯被俘,全家举火自焚。说明当时形势何其严迫。

  但是王阳明为什么可以挺身而出?就是因为"致良知",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行为准则、行动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就是致良知的表现。

  除了在大事上不糊涂,在日常生活中,致良知也是走向快乐人生的法宝。

  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在王阳明看来,功夫在减不在增,所谓减即去物欲之昏蔽;减尽人欲,便回复良知之本体了。

  《道德经》里也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要懂得适可而止。

  王阳明曾给学生举例,古代的张良、董仲舒、诸葛亮、韩愈等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人,无一不是淡泊名利之人。

  正是因为他们的欲望少,所以才能把精力专注在事业上,最终才取得了过人的成就。

  只有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减少心中的杂念,才能让心灵真正意义上沉静下来,让自己在欲海中脱身,做些有价值的事情。

  大道至简,知行合一。致良知之道,就在于把心放平,在自己的真知上,抓紧用功,去私欲,提高境界,实现真正明了,获得圆满人生。致良知四合院将和更多人一起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感受致良知的力量。

阳明心学感悟分享

阳光心态心得体会

  阳光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美,阳光代表着乐观向上,阳光代表着明朗热情,阳光代表着积极健康,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

  清华教授吴维库的《塑造阳光心态》通篇没有激情四溢的呐喊,没有故作深沉的哲理,没有生僻晦涩的词句,作者就像是熟悉的朋友间在摆龙门阵,一段段事例,一个个道理,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从中,我们了解到心态的巨大力量以及如何获得阳光心态。塑造阳光心态,对于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以及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环境中的人们,尤为重要和必要。

  文章阐述了健康的三个标准:足够的自我安全感,生活理想符合实际,保持人际关系良好。如何达到这个标准,就需要调整心态。

  近代不乏仁人智者自我调节心态,达观知命的佳话。于佑任老先生曾有一联“不思八九,常想一二。”人间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如果总抱着不如意,那生活还有何乐趣可言。那么,换一个思维角度,只想如意的一二便好。按现实情况而言,人在漫长的生命征途里,有风来,有雨去,有高潮,有低谷,一定会有抱怨生不逢时。人生不是为了那些生不逢时。要实现人生的理想,要体现人生的价值,就必须有面对一切可能的勇气信心和决心。路怎么走,就靠自我的心理调节,对于宽容豁达的人,人生处处“生正逢时”!

  从文中可以了解到,人有九类基本情绪:兴趣、愉快、惊奇、悲伤、厌恶、愤怒、恐惧、轻蔑、羞愧。前两个是正面的,第三个是中性的,其余六个都是负面的。由此可见,人的负面情绪占绝对多数,如果不能及时调动正面的情绪,人的心境将沉入一片低落悲观失望懊悔之中,生活、工作也将是一团槽。

  一位访美中国女作家,在纽约遇到一位卖花的老太太。老太太穿着破旧,身体虚弱,但脸上的神情却是那样祥和兴奋。女作家挑了一朵花说:“看起来,你很高兴。”老太太面带微笑地说:“是的,一切都这么美好,我为什么不高兴呢?”“对烦恼,你倒真能看得开。”女作家又说了一句。没料到,老太太的回答更令女作家大吃一惊:“耶稣在星期五被钉上十字架时,是全世界最槽糕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所以,当我遇到不幸时,就会等待三天,这样一切就恢复正常了。”“等待三天”,多么富于哲理的话语,多么乐观的生活方式,多么充满阳光的心态。它把烦恼和痛苦抛下,全力去收获快乐。

  在中国的禅文化里,有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二女儿卖鞋。晴天时,老太太担心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雨天时,又担心二女儿的鞋子卖不出去。所以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老太太总是忧心忡忡。后来有一位禅师听说了这件事,就对老太太说:“你应该每天都开心才对。你想想,晴天时,你二女儿的鞋子就卖得好;下雨天时,你大女儿的雨伞就卖得好。所以不论晴

  天雨天,都是好天气啊。”老太太听了,豁然开朗,从此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外部环境,不同的思维就会造就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心态就会造就不一样的生活。

  成功=70%态度+30%技巧。态度决定一切。国民的心态决定了国家的精神形象,人的心态决定人的命运,企业家的心态和员工的心态决定了企业的命运。状态是写在脸上,体现在行动中的,是装不出来的,也是掩盖不住的。作为企业大家庭的一员,不仅需要员工自己拥有阳光灿烂的精神状态,还要善于用自己阳光的、积极向上的、开明开放的心态去影响、感染、激发其他员工的激情,使之调整到最佳状态。只有这样的队伍才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学习阳光心态心得体会

  说实话我是最怕开会发言学习写心得体会,不是不想写,而是能力有限写不好。但读了吴维库老师的《阳光心态》,对我触动很大,犹如在荒凉的沙漠中为我送来了一口甘露,在阴暗的黑夜里为我点亮了一盏灯,在迷茫的前方,让我看清了方向,更重要的是,让我有了一颗像阳光一样的心。

  和谐是《阳光心态》所要灌输的一个目标,和谐作为一种心态,确是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简单地说,我们要带着好心情享受人生,这也是书中所强调的一个观点,对任何人任何事,不妨换一种心态去对待,也许你看见的就不一样了。你向右看是一筑墙,向左看也许就是一扇窗,外面风光无限。

  心态决定性格,性格决定成败。在我的工作生活中 ,常常会感到不如意,为什么别人都升迁了,我还在原地?为什么别人都调动了,我还在原地?吴维库老师说,社会就是这样,没有人和环境去适应你,既然无法改变环境就学会适应环境。面对复杂的生活工作环境,我茫然无措。吴维库老师说,快乐实际上不在环境,更不在别人,而是在于自己的认识,在于自己的心态。是我自己觉得环境变了,实际上是我的心态变了。为什么我不能保持原来的好心情呢?心态出了问题,那就要调整心态,好心情才能欣赏好风光。我可以把现在的一切当成是我的一种经历,去认真面对,那就不存在所谓的不适应,而为自己找借口。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从圆点出发,最后又回到圆点,但是,沿途中却有数不尽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一颗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暗淡了目光,那人生轨迹岂能美好?面对复杂的环境,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那即便是暗淡无光,也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

  1.邹碧华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2.忠诚干净担当学习心得体会2015

  3.2015年教师寒假学习心得体会

  4.2015年两严学习心得体会汇编

  5.2015关于三严三实党课学习心得体会

  6.2015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7.2015党员作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8.2015教师寒假政治学习心得体会

  9.2015关于六五普法学习心得体会

阳光心态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阳光心态》,我从工作、生活中看到了知足、感恩,让我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的健康状态。塑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良好开端。一个人是否拥有阳光般的心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忙于日常繁杂事务时,往往忽略调节心态。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有顺境也有逆境。我们希望更多地去经历喜和乐,但是遇到状况时候,我们往往不知所措。人生中遇到的挫折难以计数,当我们拥有一个阳光般的心态的时候,就有力量迎接挑战,战胜困难。

  如果心态不平衡的话,干工作时就会一味地埋怨、发牢骚,找各种理由不去完成,并且时常会觉得自己得不偿失,贡献大回报少,这也不称心,那也不如意,啥都看不惯,啥都不满意。工作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这个工作的态度。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工作,就要改变对工作态度,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准确定位,珍惜自己的岗位,不比、不攀、不等、不靠,立足本职,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会快乐的工作,这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给每个接触你的人带去快乐,进而给更多的人带去快乐。一样的完成工作,何不端正自己的心态,快快乐乐地去工作呢

  看一个人是否幸福,在本质上与财富、相貌、地位、权力没多大关系。幸福由自己的思想、心态而决定,我们的心可以造“快乐的天使”,也可以造“阴险的魔鬼”。如果你把别人看成是阴险,你就生活在“悲哀”里;如果你把别人看成是快乐的天使,你就生活在“快乐”里。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感恩、欣赏、给予和宽容。

  我们享受生活,要建立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从正面看问题,乐观地对待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这对一个人的为人处事至关重要。因为,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用阳光心态享受生活,学会放下。该放下的放下,学会谅解、宽容。不原谅别人,等于给了别人持续伤害你的机会。要学会放下,忘记该忘记的,记住该记住的。生活因为热爱而丰富多彩,生命因为信心而瑰丽,激情创造未来,心态营造今天。阳光会铺满每个角落。愿我们能带着阳光心态,缔造阳光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读《阳明心学的管理智慧》有感

  阳春三月收到读书会寄来的白立新先生新书《阳明心学的管理智慧》,因是传统春节后复工,事物繁杂,期间断断续续阅读完此书。合上书本、整理思绪,思考这篇读书笔记要如何书写?我想就结合自身和企业的发展经历去思考,从创业生涯和在学习读书中有没有得到领悟并学以致用,刚好给自己一个梳理和回忆的机会。

  中华文明渊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五千年而不曾中断,我们的思想和行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不断地改变,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学习和生活。现在社会学习之风盛浓,各种研修班和书籍层出不穷、眼花缭乱,佛家学说、道家学说、儒家学说、阳明心学、哲学、管理学等,虽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态,但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何选择和清晰定位是十分重要的,我告诫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最终目的是什么

  我在2007年参加了浙江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先生莅临东莞讲授关于家业长青、二代传承的讲座,茅老先生那种浓厚的家国情怀、深厚的儒家思想以及清晰的现代化家族管理模式一下子触动了心灵,让我聆听到了孔子学说、儒家思想、德治天下、现代化管理之间的完美融合;对于个人、家庭、企业、国家有了不同的认知和感悟。茅老先生阐释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含义,这句话出自《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圣贤古人就已经知道通过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贪念,来让自己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正念分明后就要努力在待人处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诚二字,努力断恶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修养就起来了,有智慧了,这时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了,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把自己家庭的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一个能把自己国家治理好的人,那么他(她)也一定能让世界充满和谐,天下太平。

  通过这次讲座所接收的信息和后期方太集团基业长青学院八天的现场深度学习参悟,回来后马上总结制定了公司的发展目标和企业文化,为以后建立现代化家族式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争取做到知行合一。学习导入了方太的企业文化理念和制定建立了我们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使命、愿景、精神、总方针。

  天熠价值观:人品、产品、企品三品合一

  天熠使命:成为同行业中受人尊敬的企业

  天熠精神:敬业、协作、学习、创新

  天熠愿景:做时尚花皮领域的“隐形冠军”

  天熠总方针:不断创新、追求卓越!

  因为有了学习和领悟,我的认知不断地提升,始终坚持心存善念、胸怀天下。阳明心学的管理智慧就是要开启人的良知,让大家自发、自觉、开心负责的工作。人当然是第一要素,只有人品好、有品质、品德,才能用心做好事情,做好产品,那企业的品牌自然就会建立起来,客户自然就会对你的企业赞许,社会对你的企业满意,员工对你的企业认同,企业就会越来越好,自然就会生机盎然,这就是发心为客户创造价值,不能急功近利。要做到这点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要经历一番曲折和坎坷,需要感悟和沉淀之后,才会慢慢走上知行合一、致良知的“人事双修”道路。

  我在2011-2013年参加了中山大学EMBA总裁班和红色政商高级管理领袖班,2016-2017参加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高级研修课程,2017被选拔参加广东省中小企业人才培育项目(中国制造2025专题)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高级研修班学习。读书笔记明确自己要不断地学习,随时保持危机感,要有责任感,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稍有不慎就有危险。时刻铭记中大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中大校训出自《中庸》,由孙中山先生题写,讲的是治学求进的道理,意思是要广泛地多方面的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动。阳明先生的心学正是心学修行的具体修炼,是为我们企业管理、互联网经济、产业经济的应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带来思想启迪和方法论的借鉴,我们要学以致用,传承创新。

  参加了红色政商管理研修班,主要授课老师是中国军事科学院的江英教授,他是毛新宇的博士生导师,研究毛泽东理论的权威人士,他带领我们了解中国共产党是怎么样在短短27年间建立了新中国。从韶山、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一直到北京,每两个月授课一次,每一站集中授课两天,整整一年时间走遍全中国,告诉我们如何把毛泽东思想、军事战略应用到企业中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夹缝中求生存、如何在红海中找到蓝海;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器,各种战争的方法论,这是何等的气魄和胆识。

  毛主席博览全书、对历史有深度的理解,并能学以致用,遇到危机和险境,丝毫不乱、谈笑风生,指点江山,共产党人的这种修为和造诣让我们久久不能平静。从这次的读书学习当中我感悟到了,遇事不可慌乱,需要沉着,当你的心态平和宁静了,思路就会清晰,考虑问题就会稳健,不就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嘛!

  2013年在中大学习期间,接触到证券公司的一位同学,跟我们分享国务院准备全面放开中小企业新三板政策,我感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政策,是一个全新的政策,结合自己企业的情况,再不断深入的了解新三板政策。2014年底启动了新三板挂牌的程序,进行了员工持股方案和亲朋好友入股,让“工者有其股”、“劳者有其股”成为现实。2015年4月份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2016年8月正式在新三板挂牌。

  我想正是因为不断地参加读书学习,才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良师益友,源源不断地汲取知识的营养,重新思考审视自己,让自己整装待发,认识自身的不足,不断地感悟,让自身的能量越来越强大,对家庭、对员工、对客户、对社会尽到应有的义务和责任,和谐、幸福、美满、快乐,这是我们梦想的中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千秋藐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我要好好学习阳明先生做人和做事的正确方法,把古人优秀的文化和智慧传承下来,做到我想即我得,我心光明。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

  最近读了一本书《王阳明心学》,与这本书的结缘是办公室里一位同事在听《王阳明心学》的广播,从讲解人娓娓道来的话语中给我一种静心的深邃,于是问她是什么内容?她告诉我是《王阳明心学》,并说家里有这本书愿意拿给我看,于是她第二天就把自己刚买的还没有拆封的这本书拿给我看。

  对于这种慷慨我怎能不好好读呢?对于心学的书,我刚开始的感觉是内容深奥,理论性强,看不明白,但是拿到书籍从王阳明出生讲起,文中语言浅显易懂,有些传奇的特色深深吸引了我。如,他出生时祖母梦见一群五彩祥云浩浩荡荡而来,为首的神人怀里抱着一个婴儿,降落在王家门前,把婴儿交给了他的祖母,之后王阳明便哇哇坠地。于是,给他取名王云,正因为这个名字他到五岁还不会开口说话,后来改名为“守仁”。奇妙的是,改名当天居然开口说话了,而且不鸣则起,一鸣惊人。不但日常用语对答如流,而且《四书五经》中的圣言一口气都给背了出来。

  王阳明从小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上学时逃课。经过老爸的多次训斥和老师的多次教育后,仍然恶习不改,天天只想着玩儿。正当大人们对这个问题少年即将失去信心的时候,一件偶然的事情,彻底改变了王守仁。这件事情对我印象很深。

  有一天,守仁又翘课了,在市场上瞎溜达,看见一个小孩儿在卖鸟,就凑过去问价钱,可问完价钱,掏掏口袋却不够数。守仁眼珠一转,就让那小孩儿先把鸟给他,回头再送钱过来。那小孩儿可不傻,坚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守仁同学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伸手就要去抢。那小孩儿也不甘示弱,马上跟他比画。就在这时候,一个算命先生从他们身边经过,无意间瞥了王守仁一眼,忽然停住了脚步。此人精通麻衣神相,当他看到王守仁的相貌时,心里马上跳出一个念头:此子他日大贵,当建非常功名。

  算命先生当即把鸟买下,送给了守仁,然后慈爱地抚摸他的脸,意味深长地说了几句话:“小朋友,记住我下面的话——日后,当你的胡须长到领口时,你就入了圣境;当胡须长至丹田,你就结了圣胎;当胡须长到丹田以下,你就结成圣果,功德圆满了。”

  临走之前,算命先生又叮嘱了一句,他说:“小朋友,你一定要读书自爱,我所说的话,将来必定应验!”就是最后这句话,把守仁同学从一个问题少年彻底变成了三好学生。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仅对这个算命先生一种佩服,年年做教育的我是否年年有这样的智慧?我也总是高呼赏识学生。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但是也曾经有多时我忽略了对学生入心的教育。这几天内心澎湃和不安……

  于是,我走进教室,重新“认识”耿文轩、马子涵、崔展源……对经常完不成作业是耿文轩不再“威逼”,如果他哪天作业按时完成了就大加表扬,每周的“阅读存折”“日记”每周也检查,如果完不成了就告诉他,这次完不成就算了这周之内如果能把这些作业都完成了,我就给你三朵小红花。慢慢地,他每天晚上的作业开始做了,虽然字迹还是潦草,错字还有很多,但是我知道,他已经用心了,有一周的“阅读存折”不知是因为没有带回家,还是丢了,居然填写在了纸上。交上来时他没有写名字,但是我看出是他的字迹,毫不犹豫地给他了三颗“星”,还有马子涵、崔展源、袁浩东,语文课上我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颗幼芽,老师就是那个浇灌者,有时老师想给予他们更多的阳光雨露让他们快快成长,但太强的阳光、太多的水分也会对他们伤害,给他们适合自己的温暖,他们定会茁壮成长!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接触阳明心学已有大半年,今天重新梳理阳明先生的龙场悟道的四个词: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感悟有所不同。

  立志:先前的理解认为就是我们要确定一个人生的目标,比如我要创业、我要成为老板、要升职、要赚钱等等,但是通过学习,渐渐感悟到,原来自己以前所谓的目标其实已经偏离了圣人之道。圣人之道的志向是,无我利他,一定是要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要抛弃心中的小我,成就心中的大我,不是每个人都要可以成为圣人,但是我们必须要有圣人的志向,朝着这个方向去走,去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因此我重新立志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他人友善、对工作认真、对家人关爱。

  勤学:先前认为勤学无非就是好好学习,努力对知识技能的掌握。通过学习渐渐发觉,所有认为的知识其实都是术,这些东西只有在道的引导下才能发挥作用。术是可以学的,而道不是靠学的,是要靠我们一点点去感悟体会的。心-道-德-事业,要想成就我们的事业,我们首先要在心上面下功夫,在道上面下功夫。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蕴藏着巨大的宝藏,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挖掘,而挖掘的唯一途径就是时刻磨练自己的心,提高自己的心灵品质。有了高尚纯净的心灵品质,才能有无穷的智慧和激情去保持学习的热情,去为社会做贡献。

  改过:先前认为,改过就是犯错后的改正。但是通过学习,我慢慢领悟到,改过其是一个磨练内心的过程,没有之前认为的那么简单和肤浅。责己其实很难,是要真正敢于在内心深处捅刀子,要敢于去剖析自己所犯的错误。绝对不是轻描淡且就草草了事的。没有感受到心痛的责己是没有用的。也是不能彻底算改过。改过的前提就是要深刻的剖析自己。无论多大的错误哪怕是盗匪,只要知道错,知道悔改,只要反省深刻都是可以改过的,都是可以恢复良知的,也都是可以重新走上正道的。因为人人心中都有良知。

  责善:先前很纠结,很怕说别人不好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因此很少去指出他人的不好。学习了阳明心学后,我感悟到,责善朋友之道也,这事朋友之间相处应该具备的品质。只要是发自内心没有恶意的责善,再加之正确委婉的方式,所有的责善都是帮助朋友进步。理解了这一点,自己对于别人的责善,也开始从开始的抗拒,怨恨转变了心态去接受,去反思,去诸己。

  立志、勤学、立志、责善,这四个词我认为不同阶段我一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悟。牢记这几个词,不断的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含义,用这四个词去鞭策自己。

寻阳明心学悟担当之志作文

  什么是担当?孟子说“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舍身为国的大人物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担当”两个字。在我们宁波,也有这样一位“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的大家,他就是王阳明。

  在书本中,在老师的课上,我就听说了先生的大名,但对他的了解实在不多,只知道他是一位哲学家,在我的印象中,阳明先生应该是书生的模样,又或者像个隐士高人,要么弱不禁风,要么仙风道骨。直到宁波小记者团组织了“千年古城访先贤,知行合一话实践”的研学活动,我才真正走近了王阳明。

  到达王阳明故居后,我们首先去了瑞云楼,在这里,王阳明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是他学习启蒙之地。这时,我的眼前浮现出小王阳明在秉烛夜读的情景;在美丽的后花园,我仿佛看到了童年时期的王阳明无忧无虑地玩耍。、

  在阳明纪念馆,我们一边听讲解,一边完成任务卡,学习到了许多关于王阳明的精神,了解到了他极不平凡的一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王阳明一生都光明磊落,无愧天地,他四处讲学,不分门第贵贱。学识渊博的他,不光饱读诗书,还带兵打仗,为国家建功立业。在当官时,更是不畏奸臣,坚守正义,虽被流放到贵州偏僻的地方,仍然不折不挠,积极乐观,不停地苦读,坚守住了为百姓谋福祉的担当。临终前,他的门人守候在身旁,问他有什么遗言,王阳明笑了笑,用手指向胸前,说道:“我心光明,亦复何言?”心怀光明,一生担当起百姓大任的王阳明真的做到了无悔于世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游学时间不知不觉中飞逝了。在归途前,我们在王阳明的雕像前合照。阳明先生虽已不复存在,但是他为国担当、为民担当的品质会一直留在我们的心底,时时激励我们做一个勇于担当的人!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

  求圣于心,求圣于行

  (海蓄公司 杨彦青)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由其开创的阳明心学无论是在在哲学还是道德伦理体系的历史进程之中都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朱熹理学之后三百余年,真正能与其学说相抗衡者,也正是阳明心学。阳明心学可以看做是一种建立在陆九渊心学的基础上,同时批判朱子理学,具有他们那个时代内容和精神的新型的一种道德哲学体系。这种新型的道德哲学将良知之心上升到哲学本体的高度,简化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情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以"心即理"为前提,以"致良知"为目标,通过"知行合一"动机论来解决传统儒家道德理性与道德实践互相脱节的问题,其学说的现实意旨在于实现"破心中贼"的道德净化目的与政治教化目标。那么,在阳明的心学之中我们就必须把握三个重要的概念,即: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王阳明主张"心即理",这里的心指的并不是物质性的心,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灵明",具体表现为人的认知能力、道德精神和道德本性。也就是说阳明心学中的"心"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感觉与认知之心;第二是人与物都共同具有的一种怜悯之情;第三是人本然具有的道德良知,是一种判断是非的道德理性。这里引用一段话来更简单的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於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这里王阳明所说的心既是一种我们感知外物的能力,也是我们与万物共有的怜悯之情,当我们去感知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才对我们而言具有了意义,由此也可见王阳明强调了人对于外物对于社会的一种价值,与西方著名的哲学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良知是指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也是至善本体在是非知觉上的当即呈现,也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具有价值上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联系上面所提到的心即理中"心"的三个方面的含义,这里的良知也可以看成是第三层关于道德理性的体现。致良知即指使良知致极致,也指依良知而行,这就与知行合一联系起来了。良知为知,致则有力行之义,致良知这一理论形式把心与理、知与行、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融合为一,是王阳明一生思想的总结。"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目标,本心是可以无善恶之分并且可以分辨善恶的,但具体的人会因为欲念而使本心染恶,那么久需要我们就要通过知行合一的方法去达到,去尽可能的还原我们的良知之心。

  引王阳明的两句话来认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方法论: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皆得其理矣。""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基于心即理的本体论的,良知之心就是我们要追求和还原的本心,那么我们就只能向内去求得我们的良知之心,这种向内求良知的目的只能通过与向外的行来达到,知行合一是达到致良知的方法。在这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的观点是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的,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对于伦理道德是只知而"终身不行",只不过是讲之以口耳,并不身体力行。而道德信条如果不能身体力行,则毫无意义。所以,阳明以"知行合一"的命题,强调了道德信条的实践性品格。王阳明主张在道德实践之中,我们要且知且行,知行合一,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思想的阶段。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用这四句话归纳总结王阳明的心学:"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即使理,我们无需求理与外,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人的本心无善恶之分,但受欲念的纷扰染恶,所以我们要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去还原我们的良知之心。

  王阳明的心学在当代的知识体系中看来,存在着许多的局限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中,这是属于唯心主义的阵营的思想,但需要指出的是,王阳明的心学更多的是偏向伦理上的道德哲学,而不是关于心物二元主体的讨论。那么,作为一种道德价值体系,王阳明的思想对于当代思想和实践还是会有一些启发的。譬如知行合一,把我们所了解的道德理性和判断,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去才能真的使这样的道德理性产生价值。当代道德思想的发展太快,很多人们铭记于心的道德准则却逐渐的消失在我们的行为中。我们都知道老人摔倒要扶,但因为现实的一些原因和考虑,这样一件理所应当的行为也贴上了太多的标签而变得困难。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我们的伦理道德?反思我们的道德理念是否与我们的道德行为一致?反思我们是不是在尽自己所能去致良知呢

  王阳明的心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时常回想哲人的思想,自己去不断地反思和思考,我们总会有更多的收获,从哲人的智慧之中悟出新的道理。

学习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一、良知的力量-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

  任何人都是有良知的,即使是盗贼、匪寇,内心也有“良知”。人生在世,应该不断地发现良知,实践良知。

  世界纷繁芜杂,诱惑众多,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见识了太多人性中赤裸裸的“恶”,如果没有一颗良知之心,是极容易堕落的。在利益与诱惑面前,我也曾动摇过、纠结过。通过学习阳明心学,使自己坚定了一个信念: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然后自己所期望的那些美好都会向自己飞奔而来。

  二、专注的力量-如何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阳明心学,顾名思义,一门修炼自己强大内心的学问。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之所以在困难面前游刃有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他在面对各种难题时,首先做到“心静”。心静了,做事情时全神贯注,内心的潜力便会被激发出来,外界的环境便无法影响他,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我在年轻时,经常处于一种浮躁、茫然的状态,做事情时经常感觉心烦意乱,缺乏耐心,工作效率低下。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心不静,心境自然不会摆脱各种偏颇情绪的干扰,做事情不专注,自然导致效率低下。现在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及时提醒自己静下心来。当心灵清澈、明净,不受任何现象拖滞时,反而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各种看似棘手的问题。

  三、信念的力量-如何克服畏难情绪。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其他事情,务必要有一个必定成功的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困难和问题纷至沓来,成为横亘在我与目标之间的拦路虎。人生是一场考验勇气与毅力的竞赛,在这过程中,如何克服畏难情绪,知难而进?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相信:坚定的信念是克服畏难情绪的良方。因为我充分意识到:我们做任何事,如果信念不坚定,内心的力量会匮乏,便无法做到全力以赴,事情自然不会成功。

  四、行动的力量-如何立足于行,在事上磨炼自己。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至成。

  只有把问题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即“立足于行”,在事上磨炼自己。

  我们任何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也一样。在生命过程中也曾遭遇当时看似无解的难题,痛苦、绝望如影随形,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怎么办?我一遍遍的拷问自己。生活还要继续,问题必须解决。阳明心学像一束光,照亮我陷入困厄的心。它使我明白:生活把这苦难赐予你,是来磨炼你的意志,考验你的能力的。通过不断的解决生命中的难题,我的意志力愈发坚定,内心愈发强大。

  我心光明,一切皆光明。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道德手抄报模板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