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自我小结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学生行为规范总结

  我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我力求上进,参加了青年党校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觉悟逐步提高。生活简朴,是非分明,谦虚诚实。在校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化学科代表工作认真负责,能替同学排忧解难。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能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为此,我在高二、高三年两度被评为校级三好生。

  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刻苦、好问,有较强的钻研精神。思维较严密,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综合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不断总结和探索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常与老师和同学探讨问题。学习成绩优秀,理科成绩较突出,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高中组)中获福建赛区省三等奖和厦门赛区市一等奖,为学校、为班级争光。

  课余,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成绩达标。兴趣广泛,爱好问题活动,曾获得第38届校运会男子3000米第三名;39届校运会男子1500米第五名,男子3000米第二名;第40届校运会男子1500米第六名,男子3000米第二名,为班级争光。

  但由于晚上学习较迟睡,早晨上课有时迟到。我将不断总经验教训,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热血与青春!

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自我小结

行为规范小结作文

  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或多或少地记录有难忘的事情。发生在身边难忘的事情更是每日剧增,比如近期发生的四川省汶川县大地震,这是我目前尤为最难忘的一件事。

  这些天,从电脑上看着那些生离死别的画面,我们流过多少揪心的泪水;这些天,眼睁睁地看着多少同胞离我们而去,却又无能为力;这些天,太多太多的爱感动着我们国人的心灵,把我们十三亿人的心拧在一起;这些天,我们为我们的家人虔诚祈祷

  在无数的画面中,让我最难忘的莫过于孩子。因为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主

  人,他们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面孔,此刻却被大面积倒塌的校舍掩埋了。我们曾经都是孩子,都懂得玩耍,都拥有天真的笑容,而这一切本属于他们的时光,却都在瞬间消失了,却都变成了难忘的回忆,却都成为爱他们的人最痛苦的回忆。

  5月18日,国务院首次发布公告宣布,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这天灾永远是国人的痛,也是最难忘的一件事,这件事对后代也有着重要影响。这一天,它的意义甚至不只是倾斜于死难者;这一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将在为普通死难者哀悼,衡量出一个普通国民在一个国家政治天平中的分量:这一天,我们把“以人为本”清晰地镌写在历史的日历上。

  200805121428,这不是普通的十二个阿拉伯数字,而是他们共同的生日。整个中国都会铭记,而我更是如此,永不难忘!默哀,只短短三分钟,哀悼日,也仅仅三天。但这三分钟,这三天,对我们的影响,或将持续一生。

  这此天灾,让我们懂得,团结就是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我们知道,该如何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让我们明白,在灾难面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该如何热爱这个国家,对待同胞。

  在这短短七天时间里,我们的心情无一不是沉甸甸的。除了以有限的捐赠和流淌到血库里的鲜血,去表达我们的泪水和痛心,还能做些什么呢?把段段铭心的画面刻入我的文字里,来表达我的情感,把这件事记录下来,让它成为难忘的往事,化为我脑子里一抹不掉的回忆。

学生行为规范总结

  时光飞逝,不只不觉中,高中三年就要结束了,在这三年中,我认真学习,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得到老师们的好评。在生活中,我与同学们相处融洽,在同学有困难时,我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他们帮助,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在学习上,我耐心的为同学们讲解疑难问题。在课外活动时,我积极参与,和同学们一起为班级争光,得到同学们的一致认可。我一定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继续加油,谱写绚丽的人生篇章。

  上了三年的高中,我热爱学习,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尊重师长,爱护同学,为班级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我是一个学习努力,积极探索,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勇敢直前的优秀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精神面貌,受到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自强不息,努力奋斗是我的人生格言。我热爱班级体,有较强的集体责任感,坚决不做有损班级利益的事,不怕苦不怕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我会坚定理想,确定目标,认定方向,迈者坚毅的步伐,不断走下去。

养成教育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在我区教育局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的指导下,依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我校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下面将我校的养成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为养成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成立了养成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我们分担任务落实到人,每月召开养成教育工作会议。先后制定了我校的养成教育管理实施方案、养成教育评价标准,完善了实验小学学生养成教育测评单。要求全体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本学科的教材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养成教育计划。

  (一)扩大宣传面,树立养成良好习惯的观念。

  1、抓养成教育从教师开始。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群体有良好的行为规范,那么开展学生养成教育,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会事半功倍,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养成教育是有力的推动和促进。因此,我校在教师中开展了以下活动:学习“十个好习惯”、研读《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及《养成教育评价标准》、学习《小学生守则》、开展微笑进课堂、做个言行美的老师等活动,在教师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学生的教育也起到了“润物无声”的功效。

  2、内外一致,养成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教育的一个得力支点。养成教育要求学生校内外一个样,必须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我校通过家长会把养成教育的方法传授给家长,提高家长的育人素质,在本学期我校召开的一次以养成教育为宣传主题的家长会上向家长详细宣讲了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和对各个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鼓励家长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样,实现养成教育家校一体化。

  (二)养成教育具体活动

  1、每月一次的学生行为规范评价,每学期一次综合测评,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人,以规范督促学生的行为。

  学期末进行的行为综合评价,通过自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相结合的评议方法,让学生心中有规范,心中有目标,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学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督促,相互帮助。我校学生成长手册中把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也纳入了一项,让养成教育深入人心。

  2、加强管理,促养成教育前行。

  在学校高年级的学生中实行值周轮班制,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效能,另一方面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将对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管理能力都有极大的促成。教导处、大队部分片抓,做到每天巡视、检查,发现典型、纠正违规现象,学校定时抽查,使教师值周、值勤和红领巾监督岗相结合。为调动师生参与常规管理的积极性,我校建立值日、值周管理体系,安排有教师、学生参与每天值日工作,值周教师巡视各楼层学生情况,值日教师和学生检查各班的出勤、卫生、纪律情况,并记录在案,每周周一又值周教师在全体学生面前总结、评分,评出各班流动红旗,作为学期末文明班级的评比依据,有效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促进血良好习惯的养成。

  3、学科教学与养成教育整合,让养成教育成为全方位的教育。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为促进养成教育与各学科的整合,开学初一面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读学校的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及评价标准,一面让全体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养成教育计划。为促进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有效规范,我校通过课前准备、上课纪律、课堂参与、作业评价五大块进行评价。每周公布各班的课堂学习情况,促进了学生课堂学习常规的养成。目前课前一分钟的口算,课前一分钟的演讲已成为我校数学课、语文课、思品课、英语课的一大特色。

  二。养成教育工作重点

  (一)培养学生写好的习惯。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能力。”“要加强写教学,指导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养成良好的写习惯。”让学生写方方正正中国,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学校规定每天学生的练时间不少于一刻钟,为把此项活动落实到位,我校把每天1:00——1:15的一刻钟时间定为我校练一刻钟活动。各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针对学生不同的书写水平,结合学校的教学目标和练要求,制定本班学生练的要求和目标。

  (二)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

  1、大力宣传培养良好计算能力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带领全体教师会上

  学习我校“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计划”,引导教师从细微处抓起,不断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提高计算速度,在此项工作中加大对“潜能生”的关注力度。让大家都来齐抓共管学校学生的数学教学,真正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重视和推进数学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

  2、采取措施,注意训练,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我校规定每节数学课前学生口算时间不少于一分钟,我校把每天晨读后的8分钟时间定为我校“口算8分钟”活动,在这8分钟内是学生完成规定时间内的计算题。各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计算练习,增强学生的计算兴趣。

  (三)我校的办学特色是: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为让学生能读到更多的书我校本学期又购进近千本儿童经典刊物供学生阅读,同时班班建立“图书角”在学生中开展“献一读百”活动,每周二节阅读课,每天早晨进行“每日诵读”活动,学校阅览室对学生进行开放,并排好课表落实到人,让读书真正成为一种习惯。

  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创造良好的氛围!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开学第一周周一班会,老班又领着全班同学重新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后,我深有体会。我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时刻以规范来约束自己。做到准时到校不迟到,预备铃响迅速进教室,课本学习用品准备好。因故迟到应向老师报告,得到同意后才能进教室。上课时集中思想,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不讲废话,不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情。回答问题时要起立、站正,并用普通话响亮回答。下课铃响后,应在教师宣布下课后,才能整理书籍及学习用品、离开座位。课间应休息,不追逐,不吼叫。严禁在教室内、走廊上踢球。认真上好自习课。

  每周一升旗仪式时应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做操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动作正确有力。就餐时遵守用膳制度,排队买菜。注意卫生,做到文明用膳。中午在自己教室内休息或做作业,无事不进入其它教室,不在走廊过道内聚众游玩。

  平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不涂黑板,不扔粉笔头。认真做好眼保健操。爱护校舍公物,不在课桌凳上乱刻乱划,门窗轻开轻关,插销、拉手、扶手等设施要爱护。节约水电,人人有责,随手关好水笼头,不开"长明灯"、"无人灯"、"太阳灯",不随便触摸电源电线。上学放学骑车安全牢记在心。不在校内骑车,自行车按指定地点停放整齐、上锁。尊敬老师,尊重职工。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无事不随意进出办公室。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真诚相待,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同学。自觉参加团队活动和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及学校或专业部组织的竞赛、评比活动。遵守作息时间,放学后自己是值日生时要认真值日,按时离校回家,不在途中逗留,及时做好家庭作业。

  所以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后,我觉得只有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心得体会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只是为了学生成才,更重要是为了孩子成人,在一定意义上说成人更为重要。“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不是自然的。我们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良好的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我们以前的教育重视认知、忽视行为,很多时候有些假、大、空,导致学生总讲大道理,言行不一。其实学生时期是养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为此,国家在深化教育体质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指出,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年龄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之一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还提出,对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多年来学校只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课堂上的满堂灌代替了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社会“两张皮“,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脱节,致使学生道德水平有所下降。生活上,睡懒觉、不叠被子、抽烟喝酒、攀木折花、随地乱扔垃圾;物质上,穿名牌、搞攀比、高消费等,思想空虚,意志脆弱。所有这些都是中学生超越其自身角色和实际能力的表现。一些家长平时不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教师找家长理论时家长经常说:“树大自然直“,并不符合自然的规律。更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有些人确实在长大成人之后变“直“了,改掉了幼时的某些恶习,但是这要经过多少痛苦的磨练,碰了多少次钉子之后的结果,决不是“自然“的。现在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有种流行的偏向是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把德育也紧紧看作是有关知识传授的过程。德育却是离不开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但是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实际上离不开行为习惯的养成。现代教育的长处是学科各有分工,而我们教育的任务正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堂课都各有分工,任务是很明确的。但是人的全面成长,特别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实际上这只能渗透而且必须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去。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生怎样做人的任务。所以,养成教育应当每一位教师、家长都能掌握的教育艺术。从多角度总结丰富的经验,使我们得到更深刻的规律性认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呢

  我认为:“所谓习惯就是稳定、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它分为动作型习惯、智慧型习惯和思维型习惯,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在培养习惯方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要讲求科学。要有针对性地注重个体差异,制定培养习惯的计划,设置培养习惯的恰当方式,一个一个地来,在一个时期可以培养一方面,如一年两年,一个学期两个学期,一个月两个月,重点培养一个习惯,由易而难、循序渐进。

  二是要讲点道理。由自己的人生体验给孩子讲道理,以大组、小组的讨论方式探究式学习,围绕习惯做主题。

  三是榜样示范。可以给孩子找优秀的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他们,为他们指点方向和迷津,更好地利于习惯的形成。我们现在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四是加强教师身教。在学校里,教师每天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便被无形的大,以为教师讲的、做的都是对的。因此,教师不但要用真理去激励学生,而且要用自身人格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全体教师要以身作则,凡要求学深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这无声的语言,事最有说服力的,他将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五是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的育人作用。学生日常行为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诸方面的配合,才能奏效。我们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逐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还要与社会各个部门建立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种表现。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做到学校、家庭、社会敬爱哦于的同步性。

  六是加强检查评比工作。学校建立健全值周检查和班级评比考核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监督、检查、记载,对全校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检查评比并定期通报、讲评,增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七是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教育功能。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集体意识的强弱,道德水准的高低,对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极大。班级集体如果形成一种高尚的道德风貌,较高的思想境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无形的鞭策和制约,必然会培养出团结互助、关心他人、严肃认真、奋发向上、品格高尚的学生。所以,班主任要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点,认真实施。

  八是不断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力度。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是班级,学生很多良好的日常行为都是通过班主任的教学和班级集体的影响而形成。因此,学校必须抓好班主任这一环节,培养建立一支过硬的班主任队伍。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2017年养成教育总结

  抓好养成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我们震川高中是一所办学不长,地处城郊的省级重点中学,校园面积147亩,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现有34个班级,1822名学生,其中住校生1102名。这样一所规模大,学生来源于全市各校,如何在办学上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办出水平,与兄弟学校一道前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学校一创立,从领导到教师,就意识到要把学校办成一所现代化的具有朝气和活力的重点中学,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具体的办学措施都必须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必须高起点、高标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德育是一项铸魂的事业,因此,强化学校的德育工作并把它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来抓,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是大家的共识。在这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坚持以小平理论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按照《中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的要求,从我校实际出发,以道德品质的实践养成为基础,育德为目标,坚持“抓基础、严管理、求实效、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围绕“贯彻规范树新风,自觉行为品德高”中心;扎实工作,改进方法,知能同步,训练强化,提高德育实效,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和高尚品格,现已初步形成“规范行为—养成习惯—内化素质—重塑自我”育人氛围,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德育道路,育人效果日益现显: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文明单位。

  一、加强认识,重新审视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语)。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养成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对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人们往往限于口头上,这正是要搞好养成教育难点之一;难点二在于工作的细微、琐碎,不能做到常抓不懈,落实在实处,点子上;难点之三在于现在重点学校面临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而是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导致学生一些思想观念的变化,这些都为养成教育乃至整个德育教育带来难度。正视这些困难,承认困难,迎难而上,积极想办法,知难而进,才能体现工作之可贵与价值。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认真把握养成教育之“变”与“不变”,以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新的机制来应对,变则通,通则顺,不变则落后于实践,丧失其对学校全局工作的推动功能。顺势而变,以变求实效,在变中加强,在变中改进,与时俱进。当然我们在强调变,不是要改变其宗旨,而是为了坚持基本点的不变,是在手段、方法、形式等具体做法上的推陈出新。

  二、规范管理,开放教育

  养成教育要从规范管理做起,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制度和管理系统,使学校的管理始终处于有序高效状态。

  管理制度包括:升降国旗制度,请假制度,课堂纪律,考试纪律,集会纪律,劳动纪律,清洁卫生制度,体育锻炼制度,公共财产赔偿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用膳纪律等。就象要欣赏音乐首先要有欣赏音乐的耳朵一样,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制度意识。很难想象,不守制度的学生能有多少主体意识。事实上,只有自觉的把制度当成是一种内在品质去追求去遵守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发挥他的主体作用,因为遵守制度是发挥主体作用的前提。推而广之,只有当一个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该怎么做的时候,他才会充分发挥他的主体作用,想方设法把这些事情做好。随着不断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过程的深入,包括灌输、唤醒、熟记,使学生认知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学生素质有了提高。

学生参加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然而,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中,学校或者教师却应该承担起龙头作用。老师--儿童灵魂的铸造者,应该有习惯意识,本着坚持“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理念,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我认为: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进入独生子女年代的小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一、把握良好习惯培养关键期。

  习惯,都是在不断的重复中慢慢形成的,但是,习惯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反复性、情境性。习惯的形成关键在头3天,“习惯成自然”,头3天内对行为或倾向的强化与巩固,有利于其形成自然而然的习惯。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果你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你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你想改变都很困难。因此,老师们在培养儿童的习惯时,应把握住关键的前3天。

  二、要从细节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小节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

  三、要抓好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四、社会和家庭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模式。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养成教育总结

  生活﹑学习习惯的初步养成。这些习惯只能是相对于以前的表现而言。首先,在卫生习惯方面,我就以“我也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的身份加入到班级队伍中去。就说曾为了让班中同学做到不乱扔纸屑,见到纸屑又能主动拾起这点吧,在每次进教室后,首先观察地上有无纸屑,如若发现,我就会先走过去把纸拾起来,然后走到卫生角投进纸篓,再回到讲台开始上课。经过多次观察,我总发现在这一来一往中,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都集中在教师身上,不时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似乎所触动,长期以往,学生中的一部分就会自觉地和老师一样去主动拾纸了。就说曹玉同学吧,他就是一个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的学生,而且他也很懂体贴老师,在我和他们一起做清洁时,他会说:“老师,你去忙别的事吧,地我们来扫。”听了此话,我真的很感动。当然以班集体的一员身份为班级服务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扫帚倒了,桌子歪了,讲台脏了等等,我都始终主动亲自去做一做,因为我心中牢记着这么一句话:“与其说上十次,不如做它一次。”

  在学习习惯方面,我主要是纠正了学生们在听、说方面的不恰当的做法。如老师讲课时,同学回答问题时,他们时常中途拦截;甚至不听清楚问题就开始自顾自地发表意见。针对这种现象,我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有这样一些要求:(1)学生坐好手里不准拿东西。(2)必须认真听完一个同学的回答后再举手,或补充纠正,举手时不得高声叫嚷。(3)回答问题的同学不得重复别人说过的话。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影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是多方面:内在的因素: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外在的因素:来自家庭的,来自社会的,来自学校教育的。因此,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全过程。

  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阵地。因此,学校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责任。

  对学生已养成或基本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要注意给予科学的正强化或间隔式强化。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特别是对于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一旦有好的行为表现,教师要不失时机的进行表扬,让学生随时能感受到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同时,教师要设计一些有意义、简单、易行的活动,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强化。如开展: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写好每一个字,完成好每一次作业,做好每一次早操和眼保健操,克服一个缺点,为他人做一件好事,学会一样本领等。只要学生克服了一个缺点或做了一件好事,老师就给予表扬,激励学生不断上进。同时还要对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易出现反复的矛盾,采取间隔式强化教育方式,即先间隔一周进行总结表扬。经过一段时间,再间隔半个月、继而间隔一个月、两个月或更长时间进行总结表扬。间隔的时间由短到长,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大家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监督,从而达到“稳定——不稳定——稳定”。重点突破,化难为易。学生较难养成的习惯,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本身道德认识、评价和判断能力较低,因而对生活中一些不良的做法,盲目去模仿,为此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引导教育。

  (1)、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和学校文明班集体评选条标准,帮助学生确定小目标。如课堂常规小目标、学习习惯小目标、卫生习惯小目标等。小目标学生容易达到,因此学生很快能体验到进步的快乐,对良好习惯的养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班内每天可设1—2名小检查员(学生轮流担当),将每天检查到的情况记录下来,次日晨会时间宣读,对好的做法表扬,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学生从不注意观察到观察比较全面;观察别人的同时,注意检查自己、教育自己;由不关心集体荣誉到为了集体荣誉敢打破情面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班集体中的每一员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既是观察的主体,又是自我观察的对象。每位学生都有表扬、批评别人的机会;又有被别人表扬、批评教育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要被别人表扬、有资格批评别人,首先必须自己做好。培养小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教育,是实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

  (2)、利用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小故事,提高学生评、判能力。各班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或下午预备铃后的时间,组织学生轮流讲英雄人物、歌颂祖国等内容的寓言、历史故事。让学生在听了故事后,谈体会、提问题、谈看法,进行辩论。以此提高学生评、判能力。使学生能做到: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真思考,不轻信别人的花言巧语。遇事要动脑,不该做的事,无论如何不能做。

  (3)、通过不同形式的暗示来教育学生,或进行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依靠思维、语言,自己向自己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意志,使自己克服本来难以克服的坏毛病。如:抄录格言、警句,自勉共勉。班级可充分利用宣传阵地,每期黑板报设一个栏目写名人名言、警句等,借此暗示,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

  通过自我暗示提高学生生活的效率。如开展“学习高效日”、“生活高效日”活动。“生活高效日”,就是这一天,学生从起床穿衣、洗脸梳头、刷牙、吃饭、戴红领巾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可称为“生活高效”,否则是非高效。此活动坚持一段时间,可提高学生适应生活快节奏的能力,学生的生活自立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通过自我暗示,教育学生自尊、自爱。为了教育学生自尊、自爱,减少受批评的次数,学校可开展“无批评日”活动,这一天,在学校任何教师都不得批评学生,学生之间也不得互相批评。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的自尊心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对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任务是艰巨的,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大处着眼。作为教师要孜孜不倦的教育学生,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未来的孩子,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担负起培养教育的重任,为提高民族道德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读书小报内容摘抄50字

财务月报表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