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
大乘 基撰
知所学法如是修已。何相名成能修学者。种行具修成十二住。总摄一切菩萨皆尽。此后方得无上菩提第十三住成圆满果。颂曰
种姓胜解行 极喜增上戒
增上心三慧 无相有功用
无相无功用 及以无碍解
最上菩萨住 最极如来住
一种姓住。犹未发趣无上菩提。于余住中唯有因转。相如前说。二胜解行住。从初发心乃至初地。由前修相于自住中虽已得净为得净故而修正行。起分别慧励意修作。成苦迟通行勉励说法。随力亦能现正觉等利益安乐。于前诸行或未普学。诸相未成。意乐未净。三极欢喜住。即是初地。如前白品并十大愿皆现圆满。由此转名净胜意乐。超过异生地证正性离生。生如来家成佛真子。绍隆佛种得诸平等。离诸诤害获实证净。知于菩提我已邻近。证二空理成二妙智。生大欢喜行十法净修住。谓信.慈悲.惠舍.无倦.知诸论.解世间.修惭愧.坚力持.供养诸佛。于九住法专精求趣。多为轮王王此洲界。调伏悭垢。乃至愿我恒处最尊为有情依作诸义利。或乐精进净信出家。瞬息须臾证百三摩地。以净天眼于诸佛国见百如来。变化住持皆能解了。神力能动百佛世界。身亦能往放大光明普令他见。化为百类利百有情。若欲留身得百劫住。见前后际各百劫事。证百法门。化为百身。身皆能现百菩萨眷属。四增上戒住。即第二地。由前住中十意乐住净得入此住。性戒具足。少邪业道诸恶犯戒亦不现行。况中上品。能善了知业道因果。自及劝他行诸净业。于有情苦得大哀愍如实观照。广见诸佛善根清净。多为轮王王四天下。止息犯戒。一切威力过前十倍。五增上心住。即第三地。由前作意解了通达。复由十净心得入此住。能通达诸行有情大菩提。亦正推求脱苦方便诸烦恼缠无障碍智。净法界中无分别慧。辨此智见胜三摩地。于菩萨藏精进多闻。不惜身命舍诸所爱。无有师长不誓承事。教誓皆行。身誓受苦。但闻一颂胜得大千充满妙宝。闻佛一句法能引正等觉净菩萨行。胜得释梵护世等果。设有告言。我有一句法能引正等觉净菩萨行。汝若能投大火坑者。当为汝说。菩萨欢喜踊跃言能。正使火坑等三千界。为闻法故我从梵天尚能投入。况小火坑。为求佛法尚应久处大地狱中。况余小苦。闻已便能法随法行。能引住世间静虑等至等。复还弃舍随愿受生。多作释天帝化他令断欲贪。威力过前百千之数。六觉分相应增上慧住。即第四地。由前求多闻成十法明得入此住。得十成熟智。修菩提分法能断萨迦耶见等一切执著。离诃毁业修赞美业。心转调柔功德隆盛。安住寻求修治地业。圆满意乐胜解界性。圣教怨敌不能倾动。多作苏夜摩天王化除萨迦耶见。威力过前俱胝之数。七诸谛相应增上慧住。即第五地。由前十平等清净意乐得入此住。以十方便观察诸谛。正毁诸行悲愍有情。摄受资粮勤修正愿念慧行等。皆得增长离异作意。以诸方便成熟有情。一切工巧皆能引发。多作珊都使多天王化舍一切内外邪法。八缘起相应增上慧住。即第六地。由前十种法平等性得入此住。觉悟缘起生解脱门。一切邪想皆不能动。为益有情摄受生死。智.悲.随逐无所著智.般若波罗蜜多住现前。证得无量胜三摩地。意乐不坏余不能夺。多作妙化天王化除一切增上慢等。威力过前百千俱胝之数。九有功用无相住。即第七地。由前十种妙方便慧所引世间进道胜行得入此住。达佛境界无间缺修。一一刹那证十度等菩提分法。有加行行一切圆满极。净住前导犹名有染工巧智满超二乘三摩地境。念念能入灭尽定能现菩萨甚希奇业。多作他化自在天王能授二乘现观方便。威力过前俱胝百千之数。十无功用无相住。即第八地。由前十种入一切法第一义智得入此住。以前所修四如实智。今得清净成无生忍。断四灾患爱甚深住。蒙诸如来觉悟劝导授与无量引发门智神通事业。悟入无量分身妙智得十自在。随受胜利。多作初静虑天王。创入此住第一刹那。所有福智一切威力。过前诸住所得一倍。第二刹那过前二倍。至十地满运运增长。说不能尽。十一无碍解住。即第九地。由前于甚深住不生喜足。复于智殊胜性爱乐随入。起智加行宣说诸法。说法所作皆如实知。成大法师具无碍解。多作第二静虑天王。十二最上成满菩萨住。即第十地。前无碍解遍清净已堪为法王受法灌顶。得离垢等无量等持作佛所作。得一切佛相称法座身诸眷属。得大光明证利有情佛事妙智逮得无量解脱陀罗尼门神通大念等无数功德。多作过色究竟大自在天王。菩萨道满资粮周备。从佛大云堪领广大微妙法雨。自如大云同现等觉。普雨法雨殄息尘埃。令善稼穑生长成熟。此一一住所断所修所证功德非余住无。依各圆满故别建立。胜解行住趣无相修。所作狭小有缺不定。次后六住获无相修。所作广大无缺决定。后之四住圆证清净领受修果。所作无量。胜解行住信等第六心。信生不退不断善根。十住第七心居位不退不作二乘。至极喜住所证不退永无忘失。至无功用无相住修行不退。任运进修皆求种智广行利乐。故留诸惑助愿受生。由此不说断烦恼相。生有五种。一除灾生。由愿自在为大鱼等济诸饥乏。为大医药救诸疾病。为大善巧善和诤斗。为大国王如法息苦。为大天神断邪见行。为火为水为乘为船为种种物息除灾患。二随类生。愿自在力于傍生等恶类中生彼所行恶而自不行。彼不行善而自行之。如入酒肆能立其志。入诸淫舍示欲之过。为说正法除彼过失。三大势生。禀性生时寿量形色族姓贵富最为殊胜。能除众生轻慢等过。四增上生。受十王果自在化导随所应生。五最后生。此生资粮已极圆满。如慈氏等生婆罗门大国师家。如释迦等生刹帝利大国王家。能现等觉作诸佛事。复以四相摄受有情。一者顿普。初发心位普顿摄受一切有情。皆为眷属随力饶益。二者增上。若为家主。劝识恩惠孝养父母。妻子等所随时愍给。仆隶等所终不逼切而能堪忍。病等瞻疗爱语慰喻犹如自身。不生贱想。若为国王。不行刀杖以法理化财利饶益。依本土田而自食用不行侵掠。视诸众生如父如子。所言诚谛不行欺诈。劝舍诸恶教修诸善。三者摄取。平等无傥不希名利秉事。徒众等无染摄受于自义利。正教修习。非邪加行而陷逗之。四者随时。诸有情类下中上品。长短少时方堪净故随应成熟而行摄受。此十三住七地所摄。一种姓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此之三地即初三住。四行正行地。即次六住。五决定地。即第十住。堕在第三决定中故。六决定行地。即第十一住。七倒究竟地。即第十二第十三住。因果二中皆究竟故。此前所说诸菩萨行。虽有无量不过四种。一波罗蜜多行。则六十度。二菩提分行。三十七品四寻思等一切妙行。三神通行。即六神通。四成熟有情行。即所调伏界调伏方便界无量。如上所说若所学处.若所学法.若能修学.皆菩萨行。勇猛炽然依前修学不见行相。是名为行。此所行法云何名深。胜空者言。妙理玄邈不可思议。二乘不能晓。凡夫所不测。故名为深。如应者言。真谛智境超言议道。非喻所喻微妙难知。备三无上具七大性。体业利乐一切殊胜。白法溟海妙宝泉池。非大菩提为法界主无由相称。故所修学皆名为深。应勤趣证。或此一切诸菩萨行真如实相难可圆证。智慧观照难可获得。诠教文字难可悟说。万行眷属难可成就。有空境界难可通达。以慧为首余性或资皆名般若。故并名深。云何名时。胜空者言。若依世俗。信学修证求照达空。若依胜义。悟法体空修行般若。事绪究竟总名为时。如应者言。无上菩提广大深远。非少积因可能证获。于前所说十二住中。若日夜等时分算数。一一住中经多俱胝百千大劫。或过是数方证方满。若以大劫超过一切算数之量。总经于三无数大劫方得证满。经初无数大劫于一行中修一行。故证极喜住。经第二无数大劫于一行中修一切行。证无功用无相住。以意乐净决定勇猛。后经第三无数大劫一切行中修一切行。证如来住。此常精进非不尔者。若上勇猛如翘足等。或有能转众多中劫或多大劫。决定无转无数大劫。故知因位决定经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方证菩提。五种彼岸皆能到故。此意即说修五般若三劫分位。或随自心变作分限事绪究竟总立时名。若达空时唯正智证。既修学位通摄所余。独觉利根尚经百劫。况求作佛无多劫因。
经曰。照见五蕴等皆空
赞曰。此显由行甚深般若得正慧眼。达空名照。谓色受等诸有为法。皆有三世.内外.粗细.劣胜.近远。积聚名蕴。此五。谓色.受.想.行.识。等言等取处等诸法。胜空者言。前破能观执显能观空。今破所观执显所观空。若痴所蔽迷胜义理。于蕴等中妄执为有。如处梦者见境现前。若正了知胜义谛理。不生执著。如梦觉位了境非有。故行般若便照性空。如应者言。虽修一切皆行般若。证真遣妄由慧照空。故此偏说。此中空言即三无性。谓计所执本体非有相无自性。所以称空。诸依他起。色如聚沫。受喻浮泡。想同阳焰。行类芭蕉。识犹幻事。无如所执自然生性。故亦名空。圆成实性因观所执空无方证。或无如彼所执真性。故真胜义亦名为空。据实三性非空非不空。对破有执总密说空。非后二性都无名空。说一切空是佛密意。于有及无总说空故。如世尊说
相生胜义无自性 如是我皆已显示
若不知佛此密意 失坏正道不能往
又此空者即真如理。性非空有因空所显。遮执为有故假名空。愚夫不知执五蕴等定离真有。起相分别。今推归本体即真如。事离于理无别性故。由此经言。一切有情皆如来藏。一切法等皆即真如。说有相事则无相空。令诸有情断诸相缚。眼类有五。一肉眼。非定所生大造净色。二天眼。因定所起大造净色。三慧眼。照理空智。四法眼。达教有慧。五佛眼。前四觉满总得佛名。今在因位慧眼达空明了瞩观。故名照见。然此空性资粮位中听闻思惟。多唯信解。在加行位方纯修观。虽皆名照犹带相故而未证真。住十地中起无漏观。通达真理方实照空。至如来位照见圆满。知离言境假名为空。虽此空言通空我法。逗舍利子唯说法空。我执久亡不假空故。或复我执依法执生。但观法空我随空故。此所说空虽体无异。而依事显亦有差别。如大经中或说十六。谓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或说十七。加无所得空。或说十八。又加自性空。或说十九。别加所缘增上及互无空。或说二十。于十八中离无散空为散空.无变异空。离相空为自相空.共相空。释初颂曰
能食及所食 此依身所住
能见此如理 所求二谛空
为常益有情 为不舍生死
为善无穷尽 故观此为空
为种姓清净 为得诸相好
为净诸佛法 故菩萨观空
补特伽罗法 实性俱非有
此无性有性 故别立二空
经曰。度一切苦厄
赞曰。胜空者言。此上略说破二执显二空能度众苦。既照性空离诸分别。如蛾出□永离缠裹。便度苦厄疾证涅槃。虽依胜义无度无得。随世俗中有度有得。如应者言。由照性空能越生死显先修益。第三练磨心也。谓观转依深妙难证。若生退屈应练磨心。世间有情行粗施等。于命终位尚招胜果。况我今修无障妙善。当来不证度苦转依。如彼行慧已度苦厄。舍粗重依得无粗重。我亦应尔。励已增修不应自轻而生退屈。度者越也脱也。苦谓三界有情及处。即业烦恼所生所起。理实有漏无非是苦。此略有三。诸有漏法性堕迁流逼迫不安。皆名行苦。世间诸乐必归坏尽缘合缠忧。俱名坏苦。性已逼迫更增楚切。难忍重生皆名苦苦。此苦即厄灾难义故。苦或八苦。住胎出胎俱受逼迫。众苦根本名生苦。时分朽坏名老苦。大种衰变名病苦。寿命衰没名死苦。不爱现前名怨憎会苦。所爱乖离名爱别离苦。所希不遂名求不得苦。诸有漏行名略摄一切五取蕴苦。厄谓八难及诸危怖小三灾等。由未照空。境相拘缚心起分别。发烦恼业五趣苦生。既见三种无性为空。或照蕴等即真如空。分别不生。恶果随灭。故诸苦厄皆能越度。如有颂言
相缚缚众生 亦由粗重缚
善双修止观 方乃俱解脱
据实照空亦度惑业。体宽现果唯说度苦。即此空相资粮位中闻思等照。初十心位第六心后信心不退。不断善根便永伏度极重苦厄。故经颂言
若有成世间 增上品正见
虽经历千生 终不堕恶道
至十住中第四住后粗无明等皆始不行。方能伏度恶趣苦厄。生贵住说除灭烦恼永尽无余。舍离生死能出三界。缘起经说。外道异生诸行。皆以四愚为缘。内法异生若放逸者福不动行。三愚为缘。不放逸者所有诸行。我不说以无明为缘。故知此后伏离恶趣一切苦厄。第七住后更不退位伏离二乘所应苦厄。至通达位初证真空后能永度三恶趣八处无暇贫疾等种一切苦厄。或有亦能永离三界分段苦厄怖烦恼故。有八地后方离此厄。七地已前留烦恼故。第十地终照空圆满。一切有漏种子永除。变易死等苦厄皆尽。至如来位利乐众生。或时示现非实如是。此观自在犹未成佛由照空故当必皆除。劝示发心言度一切。
经曰。舍利子
赞曰。胜空者言。生由法立。法即生因。此广生空。法空后显。如应者言。下陈机感者名。述理垂喻。示彼胜行除四处也。义段有三。初舍利子等。总告彰空。次是故等。别结所空。后以无所得故。释成空理。梵云舍利。唐曰春鹙。由母辨才指喻为号。显彼所生故复称子。母因能论子假为名。树正摧邪少闻多解。昔杨知见最初悟入。今演性空呼而垂喻。唯说胜教以统法显是理皆空。独告上人以摄机即时众咸告。彼虽秉告而未悟空。先劝练磨方除四处。
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赞曰。谓四大种及此所造。即十色处及法处色。性皆变现总立色名。胜空者言。下广法空。大经说言。所以者何。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破二种执。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者。破执世俗所取色外别有真空。不悟真空执著诸色妄增惑业轮转生死。今显由翳所见花色目病故然。非异空有故。依胜义色不异空如圣教说。因缘生法我说空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者。破愚夫执要色无位方始有空。于色于空种种分别。今显依胜义色本性空。迷悟位殊义彰空色。如何色灭方乃见空。如翳见花自性非有。岂要花灭彼始成空。故于色空勿生封执。应除倒见究竟涅槃。由此二句经作是言。色自性空非色灭空。如应者言。若依胜义诸法皆空都无有者。初虽可尔理未必然。真俗相形俗无真灭。色空相待色灭空亡。故非本来色体空也。胜空者言。据实此空非空不空。翻迷对色悟说色空。非此空言即定为空。空亦空故。如应者言。若因缘色自本都无。应诸愚夫先来智者。是则凡圣互是圣凡。自处师资实为谁迷。胜空者言。烦恼成觉分。生死即涅槃。尘劳之俦为如来种。诸众生等本来寂灭。岂非愚夫先即智者。如应者言。若许色事有异空理。可舍色迷而求空悟。既空本色。智即为愚。求智舍愚岂非颠倒。且厌生死求趣涅槃。苦乐不殊。求之何用。愚夫生死已得涅槃。圣者更求极成邪妄。胜空者言。俗事迷悟求圣去凡。真理色空何成取舍。如应者言。若许事别亦说即空。俱胜义中自成矛楯。应未悟者知色即空。其已悟者不悟空色。精勤圣者可愍可伤。懈怠愚夫可欣可乐。如世尊言。云何菩萨随顺会通方便善巧波罗蜜多。若诸有情于佛所说空性经典。谓一切法皆无自性皆无有事无生无灭皆如幻梦。于是等法不能解了。菩萨为彼如理会通。应告彼言。此经不说一切诸法都无所有。但说诸法所言自性都无所有。故说诸法皆无自性。虽有一切所言说事依止彼故诸言说转。然彼所说可说自性。据胜义谛非其自性。故说诸法皆无所有。彼一切法所言自性理既从本都无所有。当何所生当何所灭。故说诸法无生无灭。又如幻梦非如显现如实是有。亦非一切幻梦形质都无所有。如是诸法非如愚夫言说串习势力所现如实是有。亦非一切诸法胜义离言自性都无所有。由此悟入一切诸法非有非无。犹如幻梦其性无二。故说诸法皆如幻梦。如是菩萨普于一切诸法法界。不取少分不舍少分。不作损减不作增益。无所失坏。若法实有知为实有。若法实无知为实无。如是开示是名菩萨随顺会通方便善巧。此经意说。一切愚夫如言所执实有可说诸法自性。如实幻梦皆无自性。都无有事无生无灭。非无圣智真俗谛境离言法性。非如幻梦形质亦体都无名无性等。达所执无名悟非有。达圣境有名悟非无。故言菩萨不取少分不舍少分无知为无有知为有。若依胜义法体都空无少有者。作此会通便非善巧。称悟非无不舍少分。亦徒施设乃为损减失坏正理。由此故知。此经意破先执色有故说色空。空者无也。非法性空。愚夫所执当情色相本性非有。若执非空及色灭无方成空体。既成二倒。故应双遣显色事理非如所执。勿起妄情生颠倒见。妄情既断所执色亡。故断依他遣计所执。如翳既灭不见空花。二乘外道执实作用因缘生法性都非有。故圣说言。因缘生法我说皆空。非谓依他如幻之色亦皆空也。故有颂言
虚妄分别性 由此义得成
非实有全无 许灭解脱故
圣教又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亦不从共生非不从二生。虽无所执作用因缘。而有功能缘可得故。此若无者应无俗谛。俗谛无故真谛亦无。依谁由谁而得解脱。或此空者即法性空。若执遍计所执诸色及依他色定异真有。真俗定别极成迷乱。今显二色性即空如无相无为非诠智境。应舍二执求趣真空。故摄归空双除妄见。法性之色体即真相。不异即空。此复何惑。圣说二谛各有浅深。彼互相形皆有真俗。有俗俗俗。有俗俗真。有真真真。有真真俗。即俗真俗。真亦俗真。有俗有真俗无真灭。既非无色而独有空。亦非色空定不异即。故真空与色非异非不异。非即非不即。今遮定异等唯说不异即。此不异即言亦非不异即。辩中边说
无二有无故 非有亦非无
非异亦非一 是说为空相
今说色空互相显者。令义增明破疑执故。前说观自在教练磨心。今说色空等令除四处。一者二乘作意狭劣欣厌不乐利他。二者于大乘中颠倒推求及起疑惑。三者于闻思等言我能然种种法执。四者现前安立骨琐色等乃至菩提执著分别。今说色等不异即空。令舍二乘劣作意等得无分别出世行成。
经曰。受想行识等亦复如是
赞曰。恐彼疑执唯色不异空。唯色体即空余法不尔故。以受等亦例同色。能领纳境起苦乐舍名受。能取于境有相.无相.小.大.无量.无少所有分齐名想。思造善恶无记分位及余心所等迁流名行。心意识三皆能了别并通名识。谓四识住及能住识。如色而领。如领而知。如知而作。如作而了。故色受等如是次第。然由世执我事有五。谓我身具.我受用.我言说.我造作.我自体。今显是蕴唯法功能。无实自性非我我所故。唯说五不减不增。愚夫不知为破我执于非蕴中假说为蕴。遂执为有。故今对破并说为空。二十论云。说无有情我。但有法因故。等者。等取下处界等五种善巧。然大经言。色空乃至菩提亦空。设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为如幻如化。故此等言通摄一切。胜空如应二皆准释。大经次言。受想行识自性空。不由空故。乃至广说。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何以故。此但有名谓为菩提。谓之为空。此但有名谓之为色受想行识。
经曰。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赞曰。前告法体空。今告法义空。是诸法者。指前对空色受等法。本无今有名生。暂有还无名灭。障染名垢。翻此名净。相广名增。翻此名减。胜空者言。依世俗谛。许色等有。可有生等。依胜义谛。色等本空。如何空中更有生等。故生灭等空相皆无。如应者言。遍计所执及依他上自然生法本性空无。法性色等体即空理。皆无如彼二乘等执生等位别。故说空相不生灭等。又若有执有为迁流定有生灭。无为在缠出缠位别实有垢净。未证真位及证真已有为无为互有增减。如是定执皆所执故体相都无。宁如彼执有为生灭.无为垢净.通二增减。如见阳焰执为实水。此水本空何有生等。非无阳焰似水生等。又设难言。若摄归性依他色等皆即空如。彼有生灭此亦应尔。今义答言。如太空中色虽生灭而空相无。如是依他虽有生灭真空不尔。复有难言若一切法皆即真空。空相遍在贪等垢染信等净中。如应垢净。今义答言。如太空中有色染净空相不尔。如是诸法虽有垢净而空相无。故有颂言
非染非不染 非净非不净
心性本净故 由客尘所染
或有难言。若法皆真无别相者。甘露圣教既有增减。真空应尔。今义答言。如太空中色相增减空相不然。如是圣教虽有增减而空性无。皆由事理体相别故。若一切法唯真如空。如何得有生灭等事。以上总说非但色体不异即空。色上生等诸差别义亦不异即空。今遮通别且略举三。而实空相亦不一等。大经次言。如是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菩萨如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见生灭不见染净。何以故。但假立客名别别于法而起分别。随起言说如如言说如是如是生起执著。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如是等一切不见。由不见故不生执著。
经曰。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赞曰。胜空者言。上以色等体义总对于空明不异即。恐义不明。令观纯熟别结空中所无之法。乘前起结说是故言。此言通下诸所无法。如应者言。三乘通修五种善巧。谓蕴.处.界.缘起及谛。随彼所应为远近观。由二乘等皆随执有。今对说无。所执空中体义俱寂。故所执蕴其性都无。然佛方便于有为中施设为蕴。破五我事渐令入真说为善巧。非谓实有。故经颂言
如星翳灯幻 露泡梦电云
诸和合所为 应作如是观
有为之法尚非定蕴。所执蕴等何理成真。法性空如故非蕴相。是故空中都无五蕴。大经次言。复次舍利子。诸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如是观。菩萨但有名。般若波罗蜜多但有名。色受想行识但有名。乃至广说。
经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赞曰。此说空中无十二处。胜空者言。佛权方便说有处等引令入真。既入真已依真实义故说皆空。如应者言。唯由根境能与六行为生长门。说为处义。然以世间相见.问讯.涂香.受膳.侍给.分别故。佛说处次第如是。因位眼耳不至能取。鼻舌身三至方能取。意即八识。果俱不定。眼耳用胜。天得通名。变化非真。唯欲色界。下地诸识有依上者。业.缘.通.定.法力皆生。诸位随应用有胜劣。如次九八七五缘起。色谓显.形.表。声谓执受.不执受.俱大种所生。香谓俱生.和合.变异。味谓苦.酢.甘.辛.碱.淡。触谓四大及此所造。法谓无对色及余心所.不相应.无为.初五唯二。余通异熟.长养.等流。异熟唯欲色。后二通三界。色.声.有表.意.法通三。十色皆唯无记及善。即离依有假立造名。一切皆通有漏无漏。二十颂曰
依彼所化生 世尊密意趣
说有色等处 如化生有情
此说佛为妄执有我久沉生死不肯趣求。非处法中说之为处。如遮断见密说化生。引令入真除舍我执。二乘等不了方便言说。执为实有。今显所执性本都无。因缘法中既非实处。法性空理亦无处相故。乘前义而结处无。大经次言。眼处但有名。乃至法处但有名。眼处空乃至法处空。
经曰。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赞曰。此说空中无十八界。胜空者言。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名十八界。今举无初后例中间十六界。世俗故说有。胜义故皆无唯有假名。自性空故。如应者言。由根及境能持六识。彼复自持因果性义名之为界。前处次第识界随生。故十八界次第如是。能取于境是六内界相。眼等所取是六外界相。依根缘境似境了别是六识界相。此中意界即心意识。心谓第八识。持种受熏趣生等体。善无覆性。能变身器为有情依。有三位名。一我爱执藏位名阿赖耶。此翻为藏。能藏所藏执藏义故。二善恶业果位名毗播迦。此云异熟。善不善业所招集故。三相续执持位名阿陀那。此云执持。能执持身不失坏故。意谓第七识。染执我相为有漏依。净常平等。性善有覆。亦三位名。一我执相应位名有覆末那。缘阿赖耶执为我故。二法执相应位名无覆末那。缘毗播迦执为法故。三思量性位但名末那。缘阿陀那等起思量故。能缘所缘短长平等。故七八识各有三名。初二名皆有漏。后一名通无漏。识谓余六。如自名显。皆通三性。至佛位中转异熟识名圆镜智。九喻影像于中现故。随应初地转二末那名平等智。能具十种平等性故。三乘见位转第六识名妙观智。随应具足十胜用故。转前五识名成事智。起十化业满本愿故。因多分别以识为主。果皆决断标智为名。此前八识即七心界。四智唯善。并法界摄。三照有空具真俗智。成事照有俗智非真。圆镜平等恒不动摇。初恒遍观名一切智。妙观成事有时间断。虽此四智皆具众德。而随相增起摄不定。然佛说法有略广门。于蕴义中略说色识。处界随广。蕴广心所。处界皆略。为愚三故。蕴说有为。处说二取。界增取体。机欲待故。破我能持施设为界。二乘等不了便执为实。所执都无。余非实界。故乘前义亦结此无。
经曰。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赞曰。胜空者言。上无远观。下无近观。此无独觉邻近所观。故契经言。为求独觉者说应十二缘起法。又说。无明乃至老死唯有假名。自性空故今说为无。尽者空也。空亦空。故说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十二缘起有空俱无。例余皆尔。今影显之。如应者言。慈氏尊说此于染净皆有顺逆。杂染顺观依于生死流转法说。逆依世间加行法说。清净顺观依于根本断障法说。逆依断已重观法说。杂染顺观者。初知体性具十二支。一无明。谓迷内外愚。二行。谓福非福不动。三识。谓异熟识。四名色。谓五蕴。五六处。谓六根六触能对境之胜劣。七受能领境之苦乐。八爱。谓三界贪。九取。谓烦恼。十有。即行至受六支种子由爱取润能有后有。十一生。谓苦果现起。十二老死。谓衰变终没。次观由痴发起邪行。能集当来随业果识。五蕴相起诸根圆满。触受境界种子感果。耽著希求。烦恼滋长。润前业等。五趣苦生老死忧悲之所随逐。故契经言。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识等五支因无次第。依当起位说为后缘。杂染逆观者。依初习位安立谛说。谓老死苦.老死集.老死灭.老死趣灭行。乃至随应历观诸谛。由老死支苦谛所摄。于缘起中先逆观察。以三种相观老死支。一细因缘。二粗因缘。三非不定。感生因缘名细。谓爱.取.有。生自体名粗。谓生支。由此二生而有老死。当来老死细生为因。现法老死粗生为因。除二生体余定无能与老死果。名非不定。虽观老死苦谛。至爱于后际苦并彼集谛未为喜足。遂复观察后集因缘现在众苦。谓遍逆观受触六处名色与识。观未来苦是当苦谛。观彼集因是当集谛。观未来世苦之集谛由谁而有。知由从先集所生起识为边际现法苦有。既知从先集所生起。不应复观此云何有。由识名色譬如束芦展转相缘无作者等。是故观察齐识退还。如是顺逆观察苦集。唯十支已。次观灭谛。始从老死乃至无明。云何一切皆当灭尽。谓由不造无明为缘新业行故彼苦方灭。次更寻求证此灭道。忆昔师授于缘起法世间正见念智现前。如是数观令见增长。是名杂染顺逆观察。清净顺观者。由先已集正见资粮。能于诸谛渐次获得有学无学清净智见。能无余断无明及爱。诸无明触为缘生受亦复随断。于现法中证慧解脱.受.相应心.贪爱烦恼得离系故证心解脱。无明断故应生诸行识乃至受皆不得生。是故经言。无明灭故行灭。乃至触灭故受灭。彼受不生无由起爱。由斯复说。受灭故爱灭乃至愁叹忧恼皆灭。唯有识等清净鲜白住有余依般涅槃界。名为证得现法涅槃后有漏尽住真常迹。名无余依般涅槃界。清净逆观者。既断灭已还逆观察。由谁无故老死无。由谁灭故老死灭。知由无作缘生种子现行二生无故老死无。无常缘生二生灭故老死灭。如是乃至知由无作缘生发起缠随眠三无明无故行无。无常缘生三无明灭故行灭。是名清净顺逆观察。有依顺染不说生支。机欲待故。说逆唯九。以业为识非集缘故。或观十一。无明无因智种阙故。世尊如是方便施设令独觉等获自菩提。而彼不了妄执有实染净缘起。今说彼无令舍执著。于杂染品唯说无无明乃至无老死。于清净品唯说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各但无顺而例无逆。举无初后例中亦无。故第六地虽作此观尚执有实流转还灭。第七地中方除生灭障。生者顺染。即此所无无明乃至老死。灭者顺净。即此所无无明尽乃至老死尽。其所无者。谓无所执作者常住二种缘生。非无功能缘起灭理。以契经言不坏世谛入于胜义。无造受者业不亡故。依他既非定缘起相。真理亦非无明等灭。故并无之。若善恶业一切都无。契经唯应说法非有。何容繁长言亦非无。待因缘故诸法成立。自事既重故应详究。
经曰。无苦集灭道
赞曰。胜空者言。前无独觉近观。此无声闻近观。故契经言。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又说。四谛唯有假名。自性空故。然上兼下此亦余境。于缘起中亦修谛观。故缘起后方说谛无。如应者言。胜鬘经说安立四圣谛非安立四圣谛。如是八圣谛非二乘所知。分段生死名苦。烦恼及有漏业名集。择灭名灭。生空智品名道。粗显施设浅智所知名安立谛。变易生死名苦。所知障及无漏有分别业名集。自性清净无住涅槃名灭。法空智品名道。微隐难知非粗浅境名非安立谛。总合说者。有漏逼迫皆苦。招感后有名集。故无记法皆非集谛。此即略说生死果因。四种涅槃名灭。无漏有为为证灭路名道。此即略说出世果因。如疗病者知病.病因.病除.除法。观生死苦.苦因.苦灭.灭法亦然。唯圣知实名为圣谛。或随观察二空真如不作别观名非安立远观四谛各有四行。谓无常.苦.空.无我.因.集.生.缘.灭.静.妙.离.道.如.行.出。由苦谛行能除四倒故有通局。为入真门。近加行观不唯观苦。观非安立方入真故。于非苦等中佛说为苦等。声闻等不了如言起著。今破彼执故说为无。依他定非苦集等相。真理何由有彼差别。由此并无。故第五地虽作此观尚执有实染净粗相。第六地中方除染净障。染者有漏。即此所无苦集二谛。净者无漏。既此所无灭道二谛。
经曰。无智亦无得
赞曰。胜空者言。上无声闻近观。此无菩萨近观。能证道名智。所证境名得。有能证智可有所得。证智非有所得亦空。如契经言。为求菩萨者说应六波罗蜜多法。唯言无智得。总合说故。若法非空。初有所行后可有得。法既非有。初无所行后何有得。故大经言。一切智空乃至无上菩提亦空。如应者言。菩萨真观唯非安立。故总说近亦无智得。如有颂言
依识有所得 境无所得生
依境无所得 识无所得生
无分别智证真如位。心境冥合平等平等。能取所取一切皆无。后得智中离诸相缚无虚妄执。亦离二取。复有颂言
由识有得性 亦成无所得
故知二有得 无得性平等
余位执种犹未断。故观不分明谓有二取。破实能取故说无智。破实所取复言无得。又于二法俱遮二取。别遮二取说为无得。能所得故。遮有妙用故言无智。照断能故。此释皆除遍计所执。依他幻事非定智得。真如体寂都无二相。故依三性皆说为无。非真智生一切非有。说智及智处俱名般若。真无相取不取相故。
经曰。以无所得故
赞曰。胜空者言。前说是故空中无色等者。虽结成上色不异空无生灭等。而未释色等无之所由。今显空中无法所以。若色等中体少是有。应依胜义有少所得。既都无得故本皆空。如大经言。自性空故一切皆空。如应者言。辩中边言。菩萨正修十善巧观。一蕴二处。三界。四缘起。五处非处。六根。七世。八谛。九乘。十有为无为。由舍利子渐悟大乘故。此俱无三乘通.别.近.远.加行.根本六种。二真观位证法事理。所执六相都无所有。依他圆成非定六相。故以无得通释上无。如大经言。色等诸法无所得。故甚深般若亦无所得。
经曰。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赞曰。胜空者言。上破二执广显二空。下叹二依彰获二利。此叹因依断障染利。依即前说行之异名。挂者障。碍者拘。恐者畏。怖者惧。未依慧悟。滞色等有拘溺众苦畏惧恒生。有虚妄颠倒及生死梦想。由斯欣乐究竟涅槃。既依般若达色等空。便无拘碍.苦畏.倒.想。以色生死即涅槃故。何假虚求究竟圆寂。故依般若一切远离。如应者言。下彰依学德叹获胜利。离苦圆证也。此叹菩萨因位修益。菩萨常时缘说文字学起观照。寻观实相修持眷属。不妄求知一切境界。名依般若。挂谓烦恼障。不得涅槃故。碍谓所知障。不得菩提故。或挂即碍。俱通二障。恐怖者谓五怖畏。一不活畏。由分别我资生爱起。二恶名畏。行不饶益有悕望起。三死畏。由有我见失怀想起。四恶趣畏。不遇诸佛恶业所起。五怯众畏。见已证劣他胜所起。颠倒者谓七倒。一想。二见。三心。四于无常谓常。五于苦谓乐。六于不净谓净。七于无我谓我。于后四种妄想分别名想倒。忍可.欲乐.建立.执著名见倒。心倒者谓烦恼。此有三。一根本。谓愚痴。二体性。谓边执见一分.戒禁取.见取及贪.萨迦耶见。三等流谓余烦恼。梦想者未真智觉恒处梦中。由斯佛说生死长夜。梦由想起故名梦想。前之七倒由妄想生。处梦而行故名梦想。或前诸倒皆生死因。此梦想者即生死果。如处梦中多瞩身境。故偏于果标梦想名。梵云涅槃。唐言圆寂。即体周遍性湛然义。虽真如性无二无别。依缘尽证说有四种。一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实相真如。二无住处涅槃。谓大悲慧常所辅翼。出所知障清净真如。三有余依涅槃。谓集谛尽所显真如。四无余依涅槃。谓苦谛尽所显真如。有处依初说。诸凡圣平等共有。一切有情无生灭等。本来涅槃。有依第二说。诸菩萨住无。所住。及声闻等不得涅槃。有依后二说。三乘者同得解脱。此中总说。由诸菩萨依般若故。悟三无性。及因我法二空所显一切空故。其心不为二障所碍五怖所恐七倒所缠梦想所惑。便能究竟契证涅槃。或诸菩萨由依般若。胜解行位资粮道中。渐伏分别二障现行。于加行道。能顿伏尽。亦能渐伏俱生二障。心无挂碍。见道位中。断分别执随愿速满。无有恐怖。于修道位。解行广增断诸颠倒。远离一切生死梦想。当无学道究竟涅槃。四位所彰从增说故。又极喜住。一切恶趣诸烦恼品。及所知障在皮粗重皆悉永断。能令烦恼皆不现行。心无挂碍。最初证得无漏智故。无功用无相住。一切能障无生法忍诸烦恼品。及所知障在肤粗重皆悉永断。一切烦恼皆不现前。无有恐怖。因从果名。果已断故。最上成满菩萨住。一切烦恼习气随眠。及所知障在骨粗重皆悉永断。入如来住。名为远离颠倒梦想。即是二障三住所断。由斯佛位究竟涅槃。
经曰。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赞曰。胜空者言。上叹因依断障染利。下叹果依得菩提利。三世者去来今。诸佛者非一故。梵言佛陀。此略云佛。有慧之主。唐言觉者。得谓获证。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三又云正。菩提云觉。末伽名道。此不名也。无法可过故名无上。理事遍知故名正等。离妄照真复云正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大智度论说。智及智处俱名般若。三世觉者由依此故证智达空名得正觉。或唯空性说名菩提。如来妙体即法身故。如应者言。出生死而慧悟。如从梦觉。契法性而敷阐。喻若花开。成真俗智具自他觉。慧行俱满。标以佛名觉慧圆满虽更不修。然持不舍济有情类。故亦说佛依于般若。或依即修。佛由因位依行般若得正觉故。此彰五法。一净法界。即佛法身真如涅槃。具真性相微妙功德。由观空理所得果故。余之四智谓有为德。即是所证受用佛身。修自利因所得果故。为大菩萨所现净相广大佛身。名他受用。为二乘等现净秽相不定佛身。名为变化。俱利他因所宜现故。自受用身具百四十不共实德。谓诸如来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种清净.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一切种妙智。及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四无量.三解脱门.三无生忍.三十七种菩提分法.五眼.六通.四无碍解.无诤愿智.恒住舍性.十八佛不共法.乃至一切智.种智无量功德。说不能尽。他受用身及变化身亦具有此相似功德故。有为功德四智所摄。以智为主名菩提智。法身真如名菩提断。如契经言。菩提智菩提断俱名菩提。由此故知皆称菩提。假者名佛。即总假者证得别法。故说诸佛依得菩提。如是总摄诸功德尽。智断圆满名无上觉。异生邪智。简名正觉。二乘分智。简名等觉。菩萨缺智。简复名正觉。唯佛圆证独得全名。金刚分言。一切诸佛从此经出。一切如来从此经生。是故三佛俱是菩提。理趣分说。信学此经速能满足诸菩萨行。疾证无上正等菩提。故三菩提皆由此得。
经曰。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赞曰。胜空者言。上已别显因果二依断得二利。下文总叹般若胜用。乘前起结名曰故知。妙用无方曰神。无幽不烛曰明。最胜第一名无上。无类可类名无等等。大师秘密妙法纪纲。显正摧邪除恶务善。灵只敬奉贤圣遵持威力莫加。故名为咒。如应者言。梵云陀罗尼。此曰总持。略有四种。一者法。以略教含广。二者义。以略义含广。三者能。得菩萨无生法忍。慈氏尊说
壹胝蜜胝吉胝毗羼底(丁履反)钵陀腻莎诃
四者咒。大经中说
纳慕薄伽筏帝(一)钵剌坏波罗弭多曳(二)呾侄他(三)室晒曳(四)室晒曳(五)室晒曳(六)室晒曳细(七)莎诃
此咒神力广说如经。念慧二能具含万德。顺此古说总立咒名。此乘前结法义二持起下咒持。说故知也。由此总持出过异生.声闻.独觉.菩萨四道。或文字妙用.观照圆鉴.眷属胜益.实相无喻。或四皆通。故此般若名神等咒。或此般若是大神者。乃至是无等等者之所说咒。劝诸学者皆于此经修十法行。慈氏颂言
谓书写供养 施他听披读
受持正开演 讽诵及思修
行十法行者 获福聚无量
胜故无尽故 由摄他不息
经曰。能除一切苦
赞曰。前明具德。此明破恶。信学证说皆除众苦。故大经言。能于此经行十法行。一切障盖皆不能染。虽造一切极重恶业。而能超越一切恶趣。假杀三界一切众生。终不由斯堕于地狱.傍生.鬼界。设住一切烦恼丛中。而犹莲花终不为染。常与一切胜事和合。于法.有情得无碍智。能善悟入诸平等性。自他忿等皆能调伏。现世怨敌咸起慈心常见诸佛得宿住智。所闻正法总持不忘。诸胜喜乐恒现在前。常勤精进修诸善法。恶魔外道不能稽留。四天王等常随拥卫。终不横死枉遭衰患。诸佛菩萨恒共护持。令一切时善增恶减。于诸佛土随愿往生。乃至菩提不堕恶趣。速能满足诸菩萨行。疾证无上正等菩提。随心所愿无不成办。所以王城四众才诵念而魔伏。天宫千眼始受持而怨溃。况复深衷恳己因植果圆。不拔五趣以为师。跨十方而为主未之有也。
经曰。真实不虚
赞曰。除疑劝信重说此言。何有弃大宝轮王之位。处寂林而落饰。称慈父法王之尊。践众道而提誉。对诸龙象导彼天人。诳诱群生诚为未可。所以经言。如来是真语者乃至不异语者。故应信奉勿起惊疑。
经曰。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莎诃
赞曰。前说法义二持虽劝信学。欲令神用速备更说咒持。佛以大劫慧悲难修誓行加略文字。意趣深远教理幽。广不易详赞。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读后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六百卷《般若经》的浓缩精化,全文共二百六十个汉字,却是佛法的精髓要义所在,流通最广、影响最大的佛教经典,传入我国有多个译本,其中以唐朝玄奘所译的版本最有影响力.
记得那是十二年前.听说佛门里面有个宝贝叫开悟.不仅能开智慧又能解脱烦劳.在初次亲近佛教经典时.拜读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当读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亦空,空不亦色,一直到菩提娑诃.对这断文字迷惑不解,不知句意,不知其理,不知其意.读完后感到像云里雾里的吃不透。是被很多佛教专用文字系缚经义所在。这些佛教里专业术语在社会上极少听闻.对这本开智慧的《心经》 生起半信半疑思维。从而放弃会解《心经》的机会与机缘。
我是一家木雕佛像工厂的销售主管。 因业务需要,常要与全国各地的寺院与和尚打交道.而主管寺庙建筑的决定权,大都在寺院当家或是大和尚手里比较多。在这种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经常会听到法师们读诵《心经》.也经常听到以音乐方式读诵或歌唱《心经》。《心经》文字比较少.语句通顺.寺院流通最广的是玄奘法师汉译本,共260字。在与寺院结触长达十多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对经文中的句子也慢慢地熟悉起来。慢慢地也会背诵了.在日积月累与《心经》结触过程中,对《心经》产生了神秘感.好奇这部佛教经典在佛教圈里:流通上最广.读诵最多.就连寺院免费流通的地方基本都有这部经.很多佛教活动中都要读诵.(除此以外还有金刚经).因此想要了解心经的兴趣又一波上来了。这次学习兴趣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开悟,开智慧.解脱心里迷惑.彻底打开《心经》这层神秘的面沙.感受下开悟,开智慧是什么样的生活嗞味.感觉那个开悟开智慧一定很好的心境.因为与很多大德高僧们谈塑造佛像生意时.在很多时候我完全搞不清楚这些法师是用什么样的思维在与我谈生意.而这些高僧大德们看上去很欢喜,很洒脱的一副样子.为了能更好的把生意做好,更好的生活.我一定要通过《心经》开悟.
刚开始我是在网络上找《心经》视频。最常见的是:净空法师,慧律法师,元音老人,这些法师大德所注解。刚开始看视频感觉很开心!因为带着找开悟的目的心情自然不错.但讲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时候.又被佛教中的术语所引导至陌生的文字相里面所累。我学习有个习惯,视频里法师们在注解经文里字义时,我搞不懂的。我在接着往下看:就觉提有点累。没搞清楚直接挑过去,觉得心里有个疙瘩似的。心里堵得慌.所以我是常常暂停视频去查百度。查佛学大词典.有时候把一句名词搞明白,一整句连起来的意思在心里又透不过,有的一段句子搞点明白了,却和已知的思维不契合.在《心经》 里面的内容与自已在社会上所学到的知识不相应时。就没办法让思维去契合心经中的义理.整个心经拜读下来后.会纠结.纠结于自已经历过的人生现实经验与佛教圈所流传《心经》里可以开悟得大智慧产迷惑。不知道是自已没悟性,还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的内容太难.越是搞不懂就越想去搞懂.这可能是与我的生活经历与工作经验有关.
在反复探求,思维.查百度,查相关信息.还是没办法吃透《心经》 到底想传达给读诵者什么信息.想想我这人不至于那么愚蠢.在与社会上的朋友们打交道.与大和尚交流过程中,感觉自已的思维与理解能力不至于这么差.越想越迷惑.越是迷惑越想去想.这可能与我做事情的经历有关联.(个人格言:只要去用心,铁棒磨成针).
在几次解读《心经》 的历程中让我一次次对自已灰心.超出自已想象.为此:我特意打电话请示几位业务往来过的法师与大和尚,沟通了我在拜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疑惑。法师们开导的大多数是推荐的都是一些高僧传和其它的佛教经典.有的法师说先看《大乘百法明门论》《虚云和尚开示集》《六祖法宝坛经》《金刚经》等。有的直接讲佛学词典上的解释.还有的法师说法需恭敬心去求.电话不适合问这些.在与这几位法师的电话沟通的过程中.其中有一位法师开示的方法:讲的很对机,很入心.法师先问我为什么去拜读《心经》.我说明心意.法师开始把《心经》里搞不懂的内容以日常生活中的白话的方式,一一解说,有的语句白话我都不知道法师心印,法师就以讲故事的方式说给我听。(后来才明白这位法师是云门宗派,讲故事是运用的是禅法).让我即学习又能听故事。让我对这位法师结下了善与信的缘份。其中有一部分经文里比较难懂的句子,法师开导!;让我以平常心去拜读经典.放下(开悟)的心思。先看看释成观法师的《大乘百法明门论》注解.释印顺法师注解的《金刚经》注解.随佛尊者的《十二因缘法》视频注解。《六祖法宝坛经》.把这四部看完后再去拜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如果再有什么地方看不明白的地方.我们再来交流.
佛法大海,信者能入。正是在这位善知识的引导下。我下始下工夫拜读这四部经典.其中随佛尊者的《十二因缘法》视频解说的我最感性趣.受用颇多.随佛尊者开示的《十二因缘法》也是这四部当中最难的部份.收获最多.实用性最普遍(遍一切法).因为里面所讲的白话,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要经历的案例.一讲心就开窍.我看了不少于五次以上.有些白话讲的很直接.当时就是理不清.要在重复看的过程中才体会到.每次看都有斩新的收获.不过(因缘法缘生法)确实有点难.在根,境为缘的当下生识会有无明我搞了好久.最后还是请教善知识才体会其理.
前后花了近三年时间拜读这四部经典.在没有完全吃透这四部经典前提下.我耐不住又去看《心经》。这次果然与至前所拜读的心情与状态大不一样。基础与信心都比以前足了,看起来也没有以前那么累。第二是平常心去拜读。耐心也增上了.开始时被《心经》 中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些文字给挡住了。幸好我至前拜读过《十二因缘法》。这些内容是《十二因缘法》见我的部分又讲到.我很耐心地,一段一段查看.一段一段思维。直到自已认为在心里能透过了。才进行下一段理法.现在回想.如果没有拜读过《十二因缘法》.想要搞懂《心经》内容.机会渺茫.因为(禅法与理法不合).好比没学数学加法就学乘法.如空中楼台.不接地.这次花了一整个晚的时间.看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很是欢喜.
然后我打了个单盘,在那先净心再思索《心经》内容。经文的这些语句都是再讲五蕴身心的内容.只要把文字上的理法搞清楚了.再进入禅法就不难了.在用心思索.分析,总结.忽然一下子开窍.(开窍不是开悟).原来心经是讲的五蕴身心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就是《十二因缘法》.感觉自已是把《心经》大义搞明一点点。只是一点点而已。前后大约二年多。在这二年多的时间里,我时常看经典至半夜甚至天亮(我在晚上心能净得下来).看完后也不会觉得累。反而觉得很轻松,有些欢喜,同时也有些失落。在心里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清幽的心境.
当下回想当初为什么对《心经》看不下去,看的那么很累,我总结三点心得与各位善知识分享。
第1):没有挑伏(五盖)中的昏沉与睡眠这二盖.这是学习当中最大的障碍.如果没办法集中精神学习,就会在学术上断链子.虽学也学不完整.不完整的知识再去思维时就不能连贯通达.
第2):学习信心不坚固.信心不坚固遇到一点难就易半途而费.
第3):没有佛学基础.基础没打好就直接看《心经》不接地气.七菩提支第3个是择法菩提支.我当初看《心经》看到云里雾里的就是没有择法菩提支(没有选择正确的方法).没有择法菩提支是因为没有念菩提支(没有正确的思维).没有念菩提支是因为《十二因缘法》.不知《因缘法》那么(道次递)出错.(道次递)出错怎么修也修不起来.
如果不从《十二因缘法》里所讲的五蕴的集法与灭法入手.那么八正道也只是个名词而已.不明《因缘法》就不知缘生法.不知诸法因缘生.怎可破常见与我见的妄见.所以佛陀与舍利弗一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舍利弗尊者就得明(正觉),我没有舍利弗尊者上面分享中的三点根基。对(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法)名词不会。句义不知.缺少信,解,行,证的基础。特别不知四圣谛中的集法,灭法不知.不见缘生法根本不知无常与无我真谛.所以佛陀与舍利弗讲了《心经》后舍利弗就开悟。而这些我是在《十二因缘法》当中开过窍.《因缘法,缘生法》是学习佛陀教法,见法得法眼前期过程中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这是学习佛陀教法最正统的禅法.(这原始佛陀教导当中不争的事实).《十二因缘法》里面的内容是很精彩的1.讲的是凡夫的生死过程,2.禅观都所见到的身心的缘起.3.识就是当前,迷惑,欲求,妄见与身心系着的缘起.这个离贪段爱的灭苦正道.是通往了生死的解脱彼岸.感恩世尊教导:(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者,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些可能只有在《十二因缘法缘生法》里才能吃透.《十二因缘法》把世间三种人分析的非常的实际化.感恩随佛尊者开示.分享世尊真实教导!惭愧顶礼!
学佛陀教法(道次递)为最要.如果不是从(因缘法缘生法)这里切进去.您所看到的无常,无我,无我所,捏磐寂灭.这些也只是乌鸦学舌.不知其然,怎用其理.当遇根境识的缘也无法提起自觉.只能无情的被入生死之流.必须先得明.《十二因缘法》是得明得正法眼的关键正见.好比(无常):要想了解无常第一步要了解《因缘法》,第二步了解诸法因缘生.第三步才能明白缘生法无常.第一步说的是:观察真实.第二步是建立诸法因缘生的正见.第三步是破除远离妄见.只有看到真实.才能建立正见,方可破除妄见.这样才是正统禅法.见法得法眼.所以学佛陀教法(道次弟)为最要.如果没有正知正见(道次弟)为导.一门深入会变成一门陷入.因为理法与禅法不合.怎么修也修不起来.庆幸的是我在这方面只陷入了三年.提出这点是希望我们佛子在学习佛陀真实教法前,一定要搞清楚(道次弟),这点必须要明白.推荐:随佛尊者开示的:(中道禅法)(一乘菩提道次第)(十二因缘法略说)这三部.
学佛法能有善知识或法师的引导是最好.我也只是个半桶水.还在这里写心得.可见还在晃动著.亲近善知识恭谨与礼节为首要.随喜布施为次.惭愧居士合十!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愿所有佛子:未成佛道。先接众生缘.感恩三宝恩德.
希望我与《心经》 的一断因缘.能让各位善知识在初学佛陀真实教法中有点帮助。
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外而觉悟一切诸法苦、空、无常、无我,如幻不实等道理,内而觉悟人人本具不生不灭的常住佛性。
上面略把「涅盘」的种类讲完,接下来要解释它的含义。
「涅盘」是梵语「波利昵缚男」音译。又名「泥洹」,或云「涅盘那」。旧译为「灭度」,或云「寂灭」、「无为」、「解脱」、「安乐」、「不生不灭」等,名虽异其义相同。现仅就「灭度」和「寂灭」二义略作解释:「灭度」,即「灭」除烦恼,「度」脱生死的意思(小乘涅盘灭见思烦恼,度分段生死;大乘则灭尘沙、无明烦恼,度变易生死)。「寂灭」,寂谓理性「寂」静,灭谓烦恼「灭」除。亦可说,证得「寂」静之体性,自然烦恼「灭」除;烦恼灭除,自然证得寂静体性。《智论》云:「『涅』名为『出』;『盘』名为『趣』,谓永出诸趣生死。」所以亦可译为「出趣」。
若据玄奘法师新译则译为「圆寂」,此义比较完善,因为寂灭、灭度、解脱等译,不过仅约断德方面言(断灭生死烦恼)。圆寂则统明智、断二德。以下略作说明: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寂」。简单的说:即德无不「圆」,患无不「寂」。详细的说:即福、慧二严做到圆满无缺(圆),三惑烦恼彻底清除,二种生死完全度脱(寂),永远不再被烦恼生死所困,回复「圆」明「寂」照的本有心体,而获至一种至善至美的究竟解脱。这就是涅盘的境界——圆寂。圆约进善方面言(成就一切福德);寂约灭恶方面言(断惑灭苦)。
要而言之,圆寂所指的也就是「圆明寂照之真心」。因为此真心本具一切功德(圆),永离一切烦恼(寂)。一旦成佛,就能证此真心,而涅盘并非诸佛所独有,不过凡夫一向为梦想所蒙昧,因此不能证得。所谓迷则颠倒梦想,悟则究竟涅盘。今以般若妙智照见梦想虚妄不实,自然不生颠倒执着,而真心显现。但此梦想其根本乃依本觉真心而起,我们如能灭一分梦想,即证一分真觉(如明镜拭除一分尘埃即现一分光明),乃至全灭全证。至此则一切功德智慧无不复归「圆」满,一切烦恼生死无不毕竟空「寂」,便可称为究竟涅盘。若福德智慧有所未圆满,则仍有所求;烦恼业惑有所未寂灭,则仍有所断;有所求所断,又怎能说得上「究竟」二字呢?唯有无所求、无所断,才能够称为究竟涅盘。(究竟涅盘也就是指得「大灭度」;而非「小灭度」──只「灭」见思烦恼,只「度」分段生死。)
若再深究,「究竟」二字乃「至极」的意思,乃相对于「不究竟」而言。小乘「有余涅盘」谓之不究竟,今指大乘「无余涅盘」,所以说是「究竟涅盘」。此「究竟」二字,亦有人将之作动词解,谓能远离颠倒梦想,便可以究竟证得涅盘。若依这种说法,就不一定是指大乘无余涅盘,但由于本经属大乘般若部,所明的是大乘理,因此所证的当然是大乘涅盘。所以,还是作形容词解,指大乘无余涅盘比较来得完善。
此外,世间亦有一些不懂教义的人,竟以涅盘为「死」的别名,这实在是大大的错误。要知道,「涅盘」是由诸佛历劫辛苦累积一切功德所换来的代价。就以小乘涅盘来说也要积修许多功行才能成就,岂可以一般人的死就是涅盘,这实在把涅盘的意义误解了、浅化了。至于僧人逝世称为「圆寂」,这是用赞叹其修行功圆果满的一种表示;也就是说,他的功行,已经证到涅盘的境界亦未可知。所以,绝不能说死就是涅盘,这全完是错误的。
现在再来把这段文总释一下:「无所得」,即是无任何自性见的执着。虽则诸法本无自性,本来皆空,但是有情众生由于无明梦想的蒙敝,妄生种种计度执着,若无般若毕竟空慧,如何能照彻诸法皆空之理?诸法在般若妙智的照察之下,一一悉皆现出其原来的本性,也就是「空」──无所得。
因为有所得,就有执着;有了执着,就会发生「罣碍」;有了罣碍,就免不了「恐怖」,如是「颠倒、梦想」就会继而生起,不断地活动,那如何能获得寂灭解脱?菩萨依般若照见诸法皆空,自然不生执着;既不执着,就没有罣碍;既无罣碍,又怎会有恐怖呢?既无恐怖,那么颠倒梦想不就自然消失于无形了吗?于是自然能获得圆满解脱──究竟涅盘。故曰「菩提萨埵依般若……究竟涅盘」。菩萨究竟涅盘即是证成佛道,所以下文接着说:「三世诸佛……三藐三菩提。」
经文全句的意思是说:因为般若能照见诸法实相,本「无所得」,所以菩萨依「般若」法门修行,而能获至「心无罣碍」;由于心无罣碍,所以没有什么可以「恐怖」,因而「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的妄见,而证得大灭度、大解脱的「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言时之多,即现在、过去、未来;约竖言,指一切时代。诸佛言佛之多;「诸」是不一之词。约横论,即指十方世界之诸佛。
「佛」的全称为「佛陀」,我国喜简略,故单称为「佛」。「佛陀」为梵语的音译,意译为「觉者」。「觉」是觉悟,「者」就是人,合之为觉悟的人。何故不译为「觉人」而译为「觉者」呢?因为「人」的范围比较小,「者」的范围比较大。「者」字可以包括人类以外的一切有情。经云:「凡有心(知觉)者皆能作佛。」如译为觉人,则人类以外的其它一切有知觉的生命,是不是就不能成佛了呢?这与佛说蠢动含灵皆有佛性的理论就发生矛盾了。因此,不译为「觉人」而译为「觉者」是比较妥当的。
佛陀到底觉些什么?他所觉悟的内容,也就是宇宙的真理和人生的实相。然宇宙的真理、人生的实相究竟又是什么一回事?也就是缘起性空;此为佛陀观察宇宙人生的一种正确结论。一切有情迷了缘起性空的道理,妄认宇宙万有的现象为实法,四大假合的幻躯为实我,处处迷恋取着,颠倒梦想,是故流转生死。佛陀觉悟了这些道理,因而不被所迷,所以被称为「觉者」。同时,也可以说,佛陀是觉悟了人生是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众生愚痴迷昧,不知三界火宅,众苦充满,以苦为乐;不明万有缘生全体是空,认假作真;不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无常计常;不了四大皆空,本无有我,无我计我,于中颠倒是非。这种种的虚妄,都是从无始而来,众生一向迷而不觉,如梦未醒,而佛陀却彻彻底底、明明白白地看穿了、觉悟了──这宇宙万有乃至人生一切的道理,也不过就是如此。
佛陀的觉悟可说是突破人生迷惑,揭开宇宙奥秘,因而被称为真正的「觉者」或「大觉者」。「觉」的意义有三:
一、自觉:外而觉悟一切诸法苦、空、无常、无我,如幻不实等道理,内而觉悟人人本具不生不灭的常住佛性。
二、觉他:即是以先觉觉后觉的意思;众生之所以不能解脱,就因为未有觉悟。佛陀不忍自己解脱安乐而坐视众生沉沦苦海,所以将自己所觉悟的道理,一一拿出来教化、启导众生,让所有众生一同觉悟,最终都能获得解脱与安乐。
三、觉满:在自觉、觉他的两种功德都做到究竟圆满——自觉慧满,觉他福满。自觉慧满者,由最初发菩提心依本觉理起始觉智,依智断惑,先断见思,次断尘沙,终断无明,三惑圆断,三智圆证,觉至一心本源,智慧圆满,此为自觉慧满。觉他福满者,从自觉后,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利生为事业,弘法是家务,经三只劫,广修六度万行,普遍开觉法界有情,功德圆满,此为觉他福满。自觉、觉他福慧圆满,所谓三觉圆、万德具,才能名之为「佛」。
释迦世尊的一生,就是最好的说明:从舍弃一切权势王位、荣华富贵出家修道,至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豁然悟道为「自觉」;从初转*轮至涅盘前于中四十九年之说法利生为「觉他」;直至应缘既毕,双林示寂为觉满。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讲记
目次
悬谈
甲一、解经题(分二)
乙一、经题
乙二、人题
甲二、释经文(分二)
乙一、显了般若(分二)
丙一、略标纲要(分四)
丁一、能观人
丁二、所行行
丁三、观行境
丁四、明观益
丙二、广陈实义(分五)
丁一、拂外疑
丁二、显法体(分二)
戊一、总显
戊二、别显
丁三、明所离(分四)
戊一、法相开合门
戊二、缘起逆顺门
戊三、染净因果门
戊四、境智能所门
丁四、辨所得(分二)
戊一、结前起后
戊二、正明所得(分二)
己一、明菩萨得涅盘断果
己二、明诸佛得菩提智果
丁五、结叹胜能
乙二秘密般若(分二)
丙一、结前起后
丙二、正说咒语
附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科判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二○一一年修订版)
—道源长老民国七十一年讲于桃园正觉莲社—
施旺坤敬记
悬谈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佛教梵文经典,由印度传到中国,陆续翻译成中文,经典浩瀚。经过历代祖师研究结果,佛法有浅有深,有小乘、有大乘,按五教家的判释,全部佛法分为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五种。除小教属于小乘教外,其余始、终、顿、圆四种教都属于大乘教。这五种教的分法,就像台湾的学制,六年小学相当于小乘教,三年初中相当于始教,三年高中相当于终教,顿教像是大学速成学程,圆教相当于大学。始教里面有两个宗派:一个是相宗,就是法相宗,讲唯识法相。另一个宗派是空宗,就是般若宗,讲般若空理,这两个宗派都属于大乘初门,因此学终教、顿教、圆教,一定要先明白般若空理。
小乘教传到中国来,成立两个宗派,一个是成实宗,一个是俱舍宗,但是不久就失传了,因为中国佛弟子喜欢学大乘教。法相宗、般若宗属于大乘初门,佛弟子不愿意学,要直接学更高的顿教、圆教。初中都没有读,怎么能读高中、大学呢?这是中国佛教衰落的原因。
今天为什么要向诸位讲《心经》呢?因为《心经》属于般若经,它是大乘最初的法门。我们学大乘法,先学般若经典,按部就班,由浅入深研究,不要越级、躐等,否则好高骛远,反而不能得到真实利益。我们这次讲《心经》,有三个因缘:
一、要学大乘法先研究《心经》
《大般若经》长达六百卷,能全经研究受持当然最好。不过现代工业社会,大家生活忙碌,全经光看一遍都不容易,遑论全部研究。尤其到了末法时代,众生根机浅薄,看到大部经都害怕,而《心经》最短,只有二百六十字,并且是《大般若经》的经心,所以容易研究,这次讲《心经》就是这个原因。
二、先了解佛理再修行
释迦佛教我们学佛法的次第:信、解、修、证。一、先发信心,二、了解佛理,三、脚踏实地修行,四、方能证得。现在无论出家、在家弟子,都会念《心经》,但大多不了解里面的道理,佛弟子不了解佛理就要修行,是盲修瞎练。等于眼睛没张开,就要走路,非得堕坑落堑。所以能把《心经》的道理了解后,再念就不一样。
三、念《心经》的感应最大
末法时代,我们博地凡夫灾难太多,不易修行,要求感应,莫过于《心经》的感应最大。玄奘法师赴西域取经,途中遇到种种灾难,都是念《心经》渡过难关,由于《心经》非常重要,所以过去祖师把《心经》列为早晚课。
为什么念《心经》感应这么大?因为《心经》前面讲的是显教的道理,后面咒语是佛的秘密真言,显密圆融无碍,所以念起来感应特别大。
接着讲经的题目,其次讲翻译经的人题。
全经分两大科:甲一、解经题甲二、释经文
甲一、解经题(分二)乙一、经题乙二、人题
乙一、经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典散文
观自在菩萨,行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劫一切苦厄。
是诸法空相,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厄,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摩诃,Maha,梵文音译,大、伟大、广大、深邃的含义。
般若,Praj?ā,梵文译音,慧、智慧的含义。
菠萝蜜多,梵语音译:pa^ra^,上达彼岸意思。菠萝,pa^ra,彼岸;蜜,达到;多,ta^,上。
鸠摩罗什、玄奘等修行高僧认为汉语词汇无法准确定义或是精准表达原文内涵,因而对于名称、概念等多采用音译的办法处理。
般诺波罗密多有六种法门,即六波罗密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1、布施波罗蜜多(梵da^na-pa^ra^),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分为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
2、持戒波罗蜜多(梵s/i^la-pa^ra^),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
3、忍辱波罗蜜多(梵ks!a^nti-pa^ra^),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
4、精进波罗蜜多(梵vi^rya-pa^ra^),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波罗密多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
5、禅定波罗蜜多(梵dhya^na-pa^ra^),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
6、智慧波罗蜜多(梵prajn~a^-pa^ra^),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
以上六波罗蜜多,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
摩诃般诺波罗密多心经,即是对于智慧波罗密多之心法妙趣的弘扬。
六波罗蜜多概括其来修行就是:施、戒、忍、定、禅、慧。
后因各自宗派口授心传六波罗蜜多各有开释,如法相宗将智慧波罗蜜多开释为方便、善巧、弘愿、力行、智慧五波罗蜜多,合为十波罗蜜多,以配十地菩萨,以明修行次第。
修行波罗密多,可以获得十种大自在:命自在、心自在、财自在、业自在、生自在、愿自在、信自在、神自在、智慧自在和法自在。
《心经》之所以被称为打开佛法大门的钥匙,是因为所有法门都需得拥有智慧,需要施、戒、忍、定、禅的修行,需要方便、善巧、弘愿、力行与智慧并行。
光有前面五种波罗密多修行还不能获得自在的境界的,那是苦行。乐善好施不仅仅是财物,包括布施身和布施心。施、戒、忍、定、禅,都是一种修行积德的方式,而方便、善巧、弘愿、力行与智慧才是无为而为,为而不为的佛道境界。
心口念诵佛经或佛号,那是宏愿,还得力行啊!
如何力行:观照自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开经
一经开端之文,谓之开经,古作序分,盖序述缘起之义也。本译既略序分,特录护译如下: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而共围绕。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
如是我闻者,结集经藏之人,自述当时亲从佛处得闻如是法音,即下文正宗分全文;先以如是二字综摄之。
一时,表闻法之时,连上如是我闻共六字,为经首通例。
王舍城,在中印度摩竭陀国。频毗娑罗王先舍于此,故名。
围王舍城有五山。第一山岗梵名耆奢堀、译曰灵鹫,新作鹫峰;以山岗形似鹫也。
苾刍旧译比丘,乃佛门出家受具足戒之男众也。大芘刍,则德高年长堪以表率群众者。
一千二百五十人,乃常随众,如舍利弗等。
菩萨,具支菩提萨埵,义为觉道有情;即求觉道之众生也。摩诃萨,具云摩诃萨埵,义为大有情;即真实发大菩提心之众生也。
尔时,谓当是时也。
直达法界本源,曰甚深。
性光发越曰光明。
以妙观察智默契法性之活用,开为方言说以宣正义,曰宣说正法。
此甚深光明宣说正法八字,简言之即正法明。正法明者,观自菩萨成佛之名也。
三摩地,或略称三昧;义为等持,或正定。
智度论五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此正定之义也。
乘义章二十云:“平等保持心”。此等持之义也。
世尊入正法明三摩地,而引起当机菩萨名观自在者之出现;宣说深般若波罗蜜多妙义,终以真言总持之;是为本经缘起。
护译此经,於菩萨众中不预列观自在之名。此约世尊未入三摩地前,此菩萨未承威神力加持,不见其殊异也,般若师之译,用意相同。
月师所译,序述较详。於常随众外,并及余大比丘都十万人。菩萨众译作七万七千人, 以观世音菩萨为上首;并举文殊、弥勒之名。以座中原有此等菩萨,不妨据实直书。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
【释义】
凡人要度苦厄,了生死,成大觉,非从自心下手不可。但要明白自心,只依这二百六十个字,已经够了。但空的道理不明白,自心的相貌也难彻了。这个经,最主要是说性空的道理,不是世人所说的空,那是断灭空,他们误解佛法是消极自了的。今把此经判分七段,用白话来逐字逐句解释,使世人明白空的真义,不至误会造业。由此断一切苦厄,并可发大悲平等心救世,证明佛法在社会上的大用,实是开发世界大同唯一的法宝。
【般若】 (bō rě),这是梵文,我国名为大智慧。因为中国文字难尽其义,所以仍用原文,并且尊重这几个字,所以不译。这个般若,全是说心的妙用。上自佛,下至众生,无不由此而成佛道,了生死,度苦厄。论其性体,是不生不灭的金刚;论其相貌,却是无形无状的实相;论其妙用,乃是不可测知的圆通神妙。这个般若,是人人有分的,佛和众生都是平等的;不过佛是开了般若慧,众生是有而不开,被无明所蒙住了。至于般若两个字,解释却有许多字,当云“通达世间法出世间法,融通无碍,恰到好处,而又不执取诸法的大智慧。”才能尽其义。因为世间法人事等等,都是佛法。佛是觉义,能觉悟世上一切人情世故。尽了人道,才可成佛。总之,入世出世,只是一心,颠倒烦恼,贪嗔痴迷,是六道众生的心;如能空净自在,不固执,便是佛菩萨的心。所以离世法,便没有佛法;离了般若,只有作孽受苦厄的分了。
【波罗】 此言彼岸;因为有个度字,所以假定一条生死河,众生在苦恼的此岸,要度过到清净的彼岸,用来比喻,不是真有此岸彼岸。
【蜜】 是到的意思,是到了果位了。果位是究竟涅盘,涅盘就是清净。
【多】 是上面的意思。到彼岸之上,才是究竟。现在假分五步:第一步在此岸;第二步入流,是下了渡船了,是初发心的人,亦是初果罗汉;第三步是中流,船在河中间,如声闻缘觉;第四步到了彼岸,是十地以下的菩萨,终不是究竟;必第五步上岸,“多”舍去了船,即是舍去了法见,扫除了执心,斯是了无挂碍的等觉菩萨和佛。
【心】 心是什么?是个影子,不能说有,不能说无:所以无形段,不过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相对起了认识,叫做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所以是集起的。就是心同外境集合而缘起的幻影,即名幻心;心中起的道理,叫做幻法;执住个幻我成个幻见,于是成熟了,就有六道生死。但造成这个生死的是幻心,要开般若智慧了脱生死的,还是要用这幻心;成到佛(涅盘),也是用这幻心,你既然知道是幻的,那么就有幻心造成幻法,一切人事等等,六道生死涅盘,还不是一样是幻的?由此可觉本来没有生死,都是冤枉造作。既无生死,就用不着涅盘了,所以说诸法空相,涅盘生死等空华,即是此意。但又为什么分真心妄心呢?这是不得已而替初学的人说,其实心,根本不有,不可得,又分什么真和妄呢?不过幻心不能除,人事上一切的幻用不能废,所以权分真心妄心。真心是无心之心,何以叫无心之心呢?即是不起念时,而见闻觉知仍旧了了,却无分别,寂然不动的,此是真心;如一起了念,分别人事,而可以心不颠倒,亦不逐境流浪,顿然归到无心本位,此还是真心。至于念念流浪,不觉渐渐入了迷途,此名妄心,但本体勿失的。这部心经,就教你凛觉的法子,用智慧观照什么是心?什么是苦厄?又如何回归到清净寂灭无心之心的本位?所以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经】 有许多意思:如“路”,指示我们回复真心之路的;“法”,一切方法;“贯”,贯通前后的义理;“契”,契合各人的机,各事的理,有这几种解释。现在二百六十个字,是文字般若,指示我们观照般若的方法;照此去做,实证实相般若的究竟,总不出众生心行中事,所以经是完全指我们自身而说的。
此经共有七个翻译,这是唐朝三藏大师玄奘所译,文是简单的,义是深奥的。虽有七译,意义是一样的。读经当重意义,不可徒在文字上死执。此经是替大乘菩萨登佛位说的,表至高无上的佛境,意境只有自己晓得,说不出的,所以叫做无字真经。并不是真的无字,愿学人自己领会自己的境界,到了如何地位;至于佛的境界,却不是二乘人或十地以下的菩萨可以测知的。我们东土人,大乘根器多而厚,所以不论男的女的,识字不识字,都喜欢读这个经;譬如人闻香,个个人知道香味好,但多半不知道是什么香;而受薰是平等的,所以不可思议。以上释题竟。
【观】 定下了心,运想那个道理叫做观。这个观,是已证到果地圆成的妙观,不是因地初修作观的观,是大自在观,般若的大机大用已经启发,心无能观,亦无所观,是能所双忘的妙观。
【自在】 是无可无不可的自在,不是自由。自由是不肯受拘束的,但环境不如你的意思,便苦了。独有自在,是到处能安,自然地不受环境所困,一切好坏随缘;乐亦不喜,苦亦不恼,知道他是本来空,自己有主宰的。这个自在,是指大自在。
【菩萨】 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能自己觉悟,再能觉悟人的谓之菩萨;所以是人天的导师,为三界的善知识。三界是:(一)欲界,由人的一部分下至五道;(二)色界,指天道;(三)无色界,指禅天;总是在六道中。菩萨分在家,出家,地前,登地,十地等觉,最高是一生补处菩萨,就是佛退位后,他来接位的,如此土的弥勒佛,西方的观世音大士。这个菩萨,是指十地等觉将登佛位的大自在菩萨。
【行】 心行,心中起种种妙观妙行的大用,作种种自利利他二事业。
【深】 不是深浅的深,是不可测量的意思,圆遍广大,究竟无上的妙行。
【般若波罗蜜多】 上面已经解释过了,就说菩萨的功行,已到究竟地,登彼岸之上了。
【时】 这时字关系甚大,显明到了这个境界的时候,正是果位的时候,已经断除一切烦恼,度尽苦厄,没有挂碍的了。在下两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之后的意境,点明大自在的光景,不可草草。
【照见】 朗然觉照,彻见无余的意思,是无功用的功用,毫不著意的觉照,心神会通的了。
【五蕴】 指色、受、想、行、识,这五事蕴结不分,叫做五蕴。此言心和外境相蕴合,统名曰色。一个色字,包括五个字在内,并且包括外面一切一切有相相形形色色,内面无相相思想方面都在内。外境原是色,而我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是色;外色和内色接触了,就有个受;既受了,就要去想象他,这是想;想到了,心中一行转念,这是行;转出那知识来,就是识;所以受想行识四个也还是色,总是幻心幻起的作用,成就种种的幻法。这个五蕴,是众生造孽受苦成立六道生死的资本,但也是开般若,除习气,度苦厄,了生死的工具,也就是佛菩萨成大觉度众生的工具。同要用五蕴,只是佛菩萨能照见本空,可以善用,不被所转,众生反被所缚;是在觉不觉,明空不明空之别,不要指定为不好的东西,反生了偏见。
【皆】 统统包尽无余,就是一切的意思。不但人空,法亦空,连照见亦空,因为照见亦是五蕴,所以称皆。
【空】 世上的人,往往不明白空的道理,笼统说:空就是没有了。不知“空”有空间、虚空、空相、空义种种的分别。今分为两种:一空相,是有相的,如空屋,人满了,空相破了,所以“有”与“空”是相对的,这就是世人说的没有就是空了。经上另有十八空义,不必尽说。
至于佛经上所说的“空”,是空义,是性空,是本来空,是与一切万有相和合的,不是相对的,不是没有的,是有而空的。要明白这个空的意义,先得明白几点:所谓宇宙间一切形形色色,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下至一切用物、植物、动物和我的身体,都是有相相;还有我的思想、道理、人事、人情、喜怒哀乐,都是无相相;一切包括在内,总名曰色,在因地上总是空的。因为以上一切色,寻不出一件是有独立自性的。第一说有相的:拿布来比,布没有独立自性,变成为布的,须依于纱线而成;纱线不能自为纱线,必待棉花;棉花不能自有,必由种子;种子不能自种,必赖人工天时地肥等等。不必分析开来才空,在未成布成纱前,及正有布有纱时,他的本身是由众缘和合而成;因为是因缘生,所以无有实体,求其究竟相,毕竟不可得,身体亦是如此。所以一切一切,无自性,无实体,因缘生,不可得的,所以是性空。第二说无相的:拿心来说,心是什么?根本是不有,但只集起的是心。譬如夏天凉爽的席上,人睡得甜美之极,这时候便没有我,没有心;忽然蚊虫咬了一口觉得了,这觉得的便是蚊虫和我集合而起的心。此外一切都同此理,所以心也是无自性,因缘生,无实体,不可得的,所以是性空。因此物和心,无一不是空。但是有而空,是幻有的,这是性空,和一切一切分不开的;不是心物之外另有个空,也不是这个是空,那个不是空的。所以说到色,即不能离开空;说到空,就不能离开一切色。但要认明却是缘生幻有,又须切实知道这个空是因地本来空,是性空,非眼耳可以见闻,其义实空。
既决定知道一切一切是本空而幻有,那又何必执取当他是实呢!但世上一切人事,如何可废,我仍随缘应付;不是麻木无心,只是勿住,行云流水的到处自在,这才是真心空。佛说空是这个道理,世上盲目妄加批评,岂不可惜!世人果能明空,自然心勿执取,那贪得心,嗔恨心,痴迷心,自不会深入,天下没有极端的争夺了。佛法岂不是社会上最大的利益,有什么迷信可说呢!又修行人往往有口头禅,说:“莫著了空!”这是怕他执著空见,正因为他根本不曾明空,总在空有二见上作道理,格外搅扰不清了。所以明空则破色,破色则心空,这是断苦厄的第一法门!
【度】 超脱的意思,就是登彼岸之上,法见都净了也。
【一切】 包罗所有,净尽无余,凡有相无相,人我法我种种苦厄,尽包在内。
【苦厄】 身上的痛苦,心上的不安,有相无相,粗细微细,都是苦厄。其实全由心起,我果无心,苦在何处?心果无见,厄在何处?不是不知,不是不受;因为有智慧知道本来空,能够知而有若无知,受而等于不受;譬如两个人同时受苦,一个挡不住,甚至苦上加苦,因苦成病;一个却无所谓,心不著意,便无苦厄了。
以上四句判为总持分,是第一段,总三藏十二部经一切法,持无量义,亦是此经纲领。通了这四句,就明白心经宗旨了。照此做去,自然度苦厄,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绰乎有余的了。凡不明心要的人,总在文字上会,不肯从自心上会;弄得没有办法时,只好今日求佛,明日求法;下此者,求福报,求神通,死要一个有相的凭据,离佛道更远了。深入迷途,岂不可痛!
【舍利子】 佛弟子的名字,即是舍利弗;在声闻乘中,他是智慧第一。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首四句实是一个意思,总是说色空不二的道理。初说不异,说没有两样的,还是方便的说;后说即是,是说就是一个,不能分的,是究竟说;斩金截铁,毫无犹豫。色一个字,不单是代表五蕴,连外面宇宙万有形形色色都包在内。因为宇宙万有,就没有离了我的性海,浑同一体,尽是色;而我的受、想、行、识,是无相相,也是色。这内外两种色,都是因缘生,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根本是性空。现下虽是幻有,毕竟不可得的,所以即色即空,并不是色之外另有个空。参透上面所说的空义,就知道这个意义了。所以心的形形种种,亦是五蕴流转;而色的形形种种,全似空华的乱起乱灭,如电影的一幕一幕,总是有而不可得。你莫把这四句看作玄妙,实是极普通极寻常的道理。你只认明“一切是因缘生,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所以是性空”。不但色如是,受、想、行、识四蕴也如是;不但五蕴如是,宇宙万有的有相相,和下面一切法,如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法,六度万行的智得等,是无相相,一切皆复如是的性空。但是凡夫执有,所以说色不异空;二乘又执空,所以说空不异色;还有菩萨未曾会通不二的,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总是破他们的法见。倘明白法见也是本空,就了无挂碍的了。
以上七句判为色空分,为第二段,用以会通色空不二的道理。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体现人生境界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整个大乘佛教的经典著作,浓缩了《大般若经》二十万颂、六百四十万言的精要。
《心经》之“心”正表明了此经在万卷佛学经典,特别是大乘佛学典籍中的重要作用。
《心经》是从古印度佛经里翻译过来的,至今至少被翻译过二十一次,其中以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大师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最有名。
《心经》强调色空双遣、色相俱泯,破除我法二执,以此达到一种空明澄净的美学意境。同时,这也影响了禅宗的修行证道境界。
“般若空观与涅槃妙有,构成了禅宗思想的两大源头。”[1]禅宗提倡的空明人生境界在学理上受到了《心经》的很大影响。
本文以玄奘大师的译着为底本,简要分析《心经》所体现出来的人生审美意境并论述其对禅宗修行证道境界的影响。
一、色相俱泯的般若空观
《心经》一开始就提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2]
“观”和‘‘照”以及“证”和“,晤”都是佛教修行方面直觉思维的重要方法。这里提出的“观是佛教智慧的观照作用,是一种冥想,也即直观,直觉。一般来说,佛教的观与通常认识上的感性、理性活动不同,与知识上的分判、理解也不同。观的对象……有心、法、佛等多类对象。”[3]“观自在菩萨”有两种解释:一是“观”和“菩萨”连起来作为一个名词组合,是一个菩萨的名字,即观世音菩萨或称观音菩萨;另一种解释是“观”作为一个动词,指一种直觉的思维形态,即直观。
“观”“泛指一切思维观察活动,特指在佛教‘正智’指导下对特定对象或义理的观察思维活动”[4]“菩萨”是一种证得佛果的得道者,了悟了空。本文采取第二种解释,
“观自在菩萨”也就是观无、观空,观整个宇宙无我无物的空性。“观空是中国直观修持的首要的、基本的方法,也是中国佛教修持所要求达到的根本性、终极性的境界。”:[5]“‘空’从佛理的知识论角度言,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是无意义的:从价值论角度言,是智慧,智性,法性,是有意义的。
‘空’属于一种系乎生存性相的赋予,是一种生存本真的大美。”[6]“空”也如龙树大师所说的“一切法性空寂灭相”。[7]“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8]这里的“无生亦无灭”也就是《心经》里“不生不灭”的意思。
“五蕴皆空”是破除色受想行识即我执法执等的要求,也是获得般若真境的必经阶段。经此阶段后,就推进到了姑且称之为大乘般若学的上乘境界: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9]
“色”指有形质的万物或万象,
“空”指万物的空无本性。色性与空性相对举而存在。物质现象分明存在但并非无空性实体,空性实体己然存在亦需借助于外在的现象而予以表现。从万物的空性上说,外在现象就是空无本性,空无本性也是外在现象。佛门修行者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了悟到世界的空无本性,藉此以超脱尘世而到达无上圆满的彼岸世界。从宗教修行者的角度来讲,体悟色空相即有着三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消弭无明烦恼,避免由贪执而滋生种种恶念;二是可以避免溺于枯木顽空;三是可以悲智双运,弘法利生。就第二点的意义而言,这和人生境界相合。可见“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对提升到无欲空幻的审美人生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二、般若空观蕴涵的审美人生境界
佛教唯识宗和禅宗都主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唯心”和“境随心转”[10]。心纳万物,万物不仅是心的呈现,万物的存在与否也系乎一心。就此而言,没有心亦即没有万物的存在。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知道“般若”就是指一种智慧,是对尘世万物的清明彻悟,就会认识到“价值论意义的般若,是一种切合人的心性真相的美学本体,它因归依价值而弃置‘了别’,破无明障;又因归依菩萨的‘悲愿’而化解烦恼障,使人的生存趋向一种明净、自觉而又静寂的审美(Aesthetic)理想化生存。”[11]这种审美的亦带理想化的人生境界就是:
不生、不灭;不诟、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堙,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12]
佛教修行的最终也最圆满的境界就是大彻大悟, “心无罣碍”,超越俗智而获得真智,超越现实的苦难人生而到达幸福的彼岸世界,
“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远离了现实人生的悲苦,获得了无上的幸福与快乐。
“涅槃”的本义是静寂无为,也是一种审美的人生大境界:无我、无物、无有、无无,澄明而清净,没有纤毫的阴翳,澄洁如霜如雪,没有丝毫功利心或尘世心,静寂清澈如一赤子之心。
在中国文化史上, “意境”一词的出现较晚。
“意境”的提出,最早见于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诗格》,随后唐末的司空图提出“思与境谐”,宋代的苏轼提出“境与意会”,明朝的王世贞提出“神与境会”,这是“意境”一词的大致发展历程。与“意境”相关的“境界”也出现较晚。但毫无疑问,这两个词的提出都受到了佛教的很大影响。佛教认为尘世的一切都是虚空的,唯有证得菩提慧果的人生才能获得解脱。如此的人生才是真实有意义的人生。修行到一定程度而脱离了世俗偏见从而达到真智的人生,这人生是一种澄明的境域。这种审美人生境域的提出导致并呼唤了“境界”一词的出现。
这里般若学所说的由于修行而达到的审美人生境界直接和“意境”及“境界”产生了关联。在了悟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后,人摒弃了世俗对宇宙万物及人生的流俗理解,从而达到了澄净的空明之境,达到了如庄子所说的无始无终、不生不死的永恒境界。这也是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3]的宇宙大化的审美境界,也可以说是一种“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14]的“心斋”与“坐忘”的与宇宙为一的天地至美化境。
在这种境界里,一切都是无所依侍的,甚至连庄子藉以所待的“气”也没有,是一种彻底完全的空明境界。这里无始无终无有,甚至连无也没有,是彻底的空。这由相待而进入的般若幻境也是中道般若智慧之学所呈现的一种主体慧空的洁净境界。
“《心经》所充分表达的这种中观般若的审美观念,乃是一种以破取正的限定性空慧审美境界。按照这种观念,人生的流转,时空的动蕩,具有一种恒久的静寂意义……在般若中道观看来,进入那种排除了意识、念想的幻影、幻境,就直接切入了人生真谛的究竟境界。”[15]因此,这是泯灭色棺之后所达到的空幻之境,也是一种审美的人生境界。根据佛教“缘起性空”之理,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定性。人生也只不过是梦幻泡影,是虚妄不真的。唯有圆满的彼岸世界才真实不虚。就佛教的思想观念而言,由色相及有无双遣之后所达到的空幻之境才是彼岸世界的真实之境。就此而言,
《心经》对于空幻之境的论说超越了认识论的主客架构,通过直觉的非对象性思维方式,抵达到了审美之维的存在状态,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审美境界。
三、般若空观对禅宗修行境界的影响
禅宗根源于佛教,其思想带有也受到了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的影响。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改变了印度佛教的一些原创观点,吸收了中国本土的思想,可以说是印度佛教与中国本上思想的综合产物。其中关于禅宗修行所达到的境界论述就有《心经》色相俱泯的般若空慧思想在里面。
普济在《五灯会元》中对青原惟信禅师参禅前后的不同心境和感受记载到: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是对一位禅师参禅前后所感悟到的不同心境的描述。三次不同禅境中所见的山和水都不尽相同,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修行心境。后面的感悟是对前面的否定和扬弃,也是升华。第一次所见的是世俗常人所见的景象:第二次是对前面的否定,是空幻之境,但离审美之境还有所隔膜和距离,毋宁说是準审美之境:第三次回到了原初的所见,是完全的审美境界,此时所见的是真实之真实之境。禅宗这里的空幻之境和《心经》所说的空幻之境貌似不同,其实一样。因为这里第二次所见的山和水,虽然也是空幻之境,是貌似空幻的不空幻。第三次是对现实世界的二次否定,跳出了表面的虚幻,抵达了真实之境。这真实的境界同时也是一种审美的境界。
审美是一种自由的体验,摒弃了一切的功利性抑或是不带功利性的功利性。如果一定要说功利性,这里的功利性是审美的功利性,是对美的追求,与流俗的功利性不一样。而“‘体验’的最根本特征就是类似‘直觉’的那种直接性(但并不限于作为认识论方面的直觉),它要求意识直接与对象同一,而摒除任何中介的、外在的东西。这样,体验就是‘自为地存在着的,一个被分离的、脱离于概念关系的宇宙形象(das
Bild deS UniverSu)’(狄尔泰语)”。同时,
“‘体验’是一种跟生命活动密切关联的经历。”]在这种审美体验中,修行参禅者所抵达的禅境与人生的审美境界相似,都是一种直觉的思维状态,一种自在自为、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都达到了审美之维。这种审美状态和人生境界还可以找到很多的例子,如: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首诗偈是唐朝一无尽藏比丘尼的证道之作。我们也可以从审美的角度加以分析。此尼开悟之前所见的一切诸物诸景对她来说是外在的或者说是不存在的,都在自己的虚幻之境中,都有所隔膜而不那么本真和真切。而证道之后所见的诸景却本然地存在着。这时的所见所闻已然是真实的真切的存在,虽然就本质而言和前者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不同的心境造就了并生成了不同的物境,反之亦然。后者超越了前者,是经修行之后所达到的澄明真实之境,是虚幻物境基础上的真实,也是“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从佛理上说,虚幻即真实,真实即虚幻,真实与虚幻皆系于一心,
“境随心转”,两者不可截然划分开宋。
我们也可以从此尼说的话本身来言说。本来天地诸物是无言的,正如庄子所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20]。在某种意义上说,不是此尼在说话而是修行本身或禅道本身在言说。这正如当代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是一切的言语都是“语言说话”[21],而不是我们自己在言说。
“就其本质而言,语言既不是表达,也不是人的一种活动”[22],而是一种存在者的存在状态。
可见,此尼此时的修道心得其实是修行本身或禅道本身在说话。如果一定要说是此尼在说话,那可以说是禅道本身借助此尼而在言说。这时的人充当了语言的表达媒介。同样,是修行者本身而不是人在说话这恰好说明了此尼的修行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一种直觉的审美的境界,也是一种般若空幻之境。因为此时没有了作为言说主体的人,也没有被言说的物,即使有也仅仅作为一种言说的媒介。并且此时人与天地万物已经水乳交融地融合在了一起。此刻所表达的正是一种得道之后虚幻自由的审美境界,没有粘滞于枝头的春天,没有脱落于正在盛开的梅花,也没有人,有的只有修行得道后的澄明怡然心境和人与物、人与景的无间交融。这是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物我不分的大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物我无间地融为了一体。这在禅宗来说,是一种理想化的人生境界,说明此刻的人已经证悟得道了。在得道者的眼中,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23],所见的一切都是法身般若的真切呈现,正所谓“一切无情皆是佛心”[24],也就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意思。此时的山水等诸物已然和观物者合为了一体,无间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可见,禅宗所言的修行证道境界和般若空观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都是在证得真道之后的审美心境和人生境界。无数的证道诗所表现的正是这一可言而不可言、然究竟言的审美境界。
总之,
《心经》色相俱泯的般若空观是一种空幻的审美境界,也正是这种取消了人与物的消泯状态蕴涵着虚美的空明意境,体现出一种澄明的人生境界。这对禅宗万象妙有的圆融智慧之境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之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丰富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境界美和意境美。
关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出版于甲申之冬。为应听众急需,仓促付印,未及校订。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义重刊序
圆陀陀,光烁烁,灵明洞彻,五阴之阴霾所不能昏者,即是般若!有、无对法所不能宥范,三界之中独露身,居第一剎那现永恒,处世间八风不能动者,乃是波罗蜜多。此般若波罗蜜多心性者,为三乘一切诸贤圣所共证之心量也。
三界凡夫所迷者,迷此般若波罗蜜多心性,若本无此般若心性,云何名之为迷?三乘一切诸贤圣所悟者,悟此般若波罗蜜多心性,若本无此般若心性,云何名之为悟?是故,一切凡圣、迷悟之关键,即是:般若波罗蜜多心性!
三界一切凡夫,最初由发心信解佛法,直到闻、思、修三慧具足,便可进证般若心性,当其证此般若心性时,若不到照见五蕴皆空境界,凡习不曾漏尽,生死界内,隔阴之迷仍在!依然堕在生死之数,不名观自在!观自在果德之名也,凡一切正果必由真因而来,所云正果真因,甚少人知,般若心经之中;自是故空中无色……至无苦、集、灭、道,至此方名度一切苦厄,到达彼岸。
三乘诸贤圣,当其证此般若心性时,若不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地位!即是执着圣量,即未曾穷尽法性,亦不得名为观自在!观自在者,因果穷彻,凡圣量尽,到此方了无智亦无得,真是观自在也。
冯大阿阇黎,宝瑛居士者,密教之导师也,圆通一切信、解、修、证、教、理、行、果,法门融通,心量广大,是近代佛教史上,大善知识,其所讲述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义”,见地超越,能使行者,见闻之下,发起殊胜净信,依次具足闻、思、修三慧,进证般若波罗蜜多心性,诚度尽众生之宝筏也,行者拜读自知!
乙丑春日瑜伽士 黄正男序于台中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义自序
佛学在在求证,固与普通哲学有别;亦与寻常宗教不同。可以比拟者,厥惟世间高等科学。然科学以人趣六识所能征验之尘相为研究对象;佛学则超乎尘相而逕证法界性理焉。彼此观点,复非一致耳。原夫法性无穷无尽,从而所证境界无量无边。学者入手之初,端系解行并进。及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佛学要领了然矣。以解辅行,义有详略。直指此波罗蜜多之心经,文相极简,后世解家甚众,各自有具宗旨,余尝刊行本经大义一册,却重显密双谈。演讲时,口说颇详。退而编成备忘录,约十万言,更名广义;实仿唐贤疏钞体例也。
丁亥秋日达庵自序
[附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出版于甲申之冬。为应听众急需,仓促付印,未及校订。失当处,一一发现于演讲之时。广义重编,悉加改正。所标大义原文,间与甲申版有出入者,应以本版为準。达庵并志。
本经译文
此即本书依以解释之唐译经文。自“观自在”起至“萨婆诃”止,共二百六十字。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义
佛学在在求证,固与普通哲学有别;亦与寻常宗教不同。可以比拟者,厥惟世间高等科学。然科学以人趣六识所能征验之尘相为研究对象;佛学则超乎尘相而逕证法界性理焉。彼此观点,复非一致耳。原夫法性无穷无尽,从而所证境界无量无边。学者入手之初,端系解行并进。及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佛学要领了然矣。以解辅行,义有详略。直指此波罗蜜多之心经,文相极简,后世解家甚众,各自有具宗旨,余尝刊行本经大义一册,却重显密双谈。演讲时,口说颇详。退而编成备忘录,约十万言,更名广义;实仿唐贤疏钞体例也。
丁亥秋日达庵自序
[附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出版于甲申之冬。为应听众急需,仓促付印,未及校订。失当处,一一发现于演讲之时。广义重编,悉加改正。所标大义原文,间与甲申版有出入者,应以本版为準。达庵并志。
本经译文
此即本书依以解释之唐译经文。自“观自在”起至“萨婆诃”止,共二百六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