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的论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关于人口优秀作文

  随着新余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人口发展速度之快,简直令人惊叹不已。从2000年的110万人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119万人,别看增长率并不高,但是如果全国乃至世界都以这样的速度增长,那简直可以用“人口爆炸”四个字来形容。人类如不加以自我约束,其未来将令人担忧。

  如果把我们所生存的新余比作一方池塘,那我们就像生活在池塘中的鱼儿,尽管勉强能赖以生活,但生活的质量并不乐观。如果池塘中鱼儿数目不断增加,那么每条鱼所拥有的生活空间和食物空气将不断减少,最终会让池塘中的全部资源耗尽,到那时,鱼儿都将坐以待毙。而我们赖以生活的新余不也是如此吗?它坐落于地球,而地球是一个有限体,地球上的各种物质以其有限的数量,参与各种循环和反应。而矿物的循环需要亿万年时间。人口的增多,使得各种循环产生不平衡性。由此观之,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是当今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

  可虽然人口的不断增长给环境带来巨大影响,但是人类对于地球也是不可或缺的。以新余为例,假如生活在新余的人类突然消失,新余将会是什么样?科学家们用技术手段,向人们展示了人类在新余消失的景象:人类消失一周后,新钢储存煤气的两个巨型煤气罐将发生灾难,剧烈的温度导致罐体爆炸,你能想象两栋20多层楼高的罐体爆炸吗?这将导致一场熊熊大火,如果没有人类的存在,这场大火会持续一个多月,加上氧气管的泄漏,其他工厂的可燃液体、气体的泄漏,最终会使新余化为灰烬。这说明人类与环境是相依相存,不可分离的,同时又互相影响,因此我们不能一概地把错误归结于人类,要看到人类对整个地球的重要性,我们不更应该爱护这没好的家园吗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处理好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人口与资源相适应的关系。从大局来看,解决人口与环境的重点在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提高新余地区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新余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环境持续破坏,导致原先着有“江西省的一颗璀璨明珠”称号的新余,如今已大不如前,因此我们更应处理好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过去邓小平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他人致富,现在我们新余也可以鼓励一部分技术先发展起来,加上人口多,即劳动力多的优势,带动其它项目的科技发展,到那时,建成美丽新余的追求指日可待。

  从个人来看,我们应在生活中做到降低能耗、节能减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节能减排做出一份低碳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

  当今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需要你我共同努力,这是一场永无止境、造福子孙、眼光长远的战斗,让我们加入这场战斗,一同为可持续发展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于人民的论文

人口的问题的作文

  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得人口出生率和成活率迅速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引起全球人口急剧增长。

  在人类的长期历史发展中,由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相互抵消,世界人口几千年来处于缓慢增长状况。至1800年,全世界人口只有10亿左右。近代以来,由于死亡率不断下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1800~1930年增到20亿,1960年增至30亿,1974年增至40亿。1987年全世界人口已突破50亿。世界人口的增长,19世纪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初期的欧洲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则主要是在刚刚摆脱殖民统治的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自20世纪60年代起已为全球所瞩目。世界人口问题总是与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相交织,成为国际政治争议的组成部分。这一点特别明显地表现于联合国召开的两次世界人口会议的活动中。

  对世界人口问题的讨论和实际解决虽然一直受到各种政治势力的影响和干扰,但对世界人口的增长应进行有效控制的观点,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许多发展中国家已认识到人口的盲目增长,将会增加经济发展的困难,越来越认识到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

  而在未来的30年中,人口增加率将会减缓,到2030年时,世界人口的总数将为80亿。人口增长率将达到历史性的低点。

议论文:人

  人与人之间是有着隔阂,人与人之间是缺少信任,人与人之间是有着各种误会,但是人与人之间是没有任何差距的。再来讲个故事吧。一个农民工,把一天的事忙完了,高兴的坐车回家想快一点见到家人。地铁上,他看见有个空位置,毕竟辛苦了一天了,而且那也确实没人坐,他就走过去了。刚打算做下去,一只手突然伸了过来,挡在座位上,手的主人是这个位置旁边的男人。农民工不解了,还没等他想忘,那个男子十分厌恶的看了他一眼,嫌弃的说:“你身上的汗味太重,太丑了,别坐这,找别的地方去。”他愣住了,这句话可能他终身难忘。因为嫌自己身上汗味而不让自己有坐下的权利,那……他不想再去想了,也不敢再去想了,蹲在了车座旁边的一个角落,疲倦感慢慢涌了上来,就这么蹲在角落里睡着了。

  我很想知道,那个男子是美国队长还是钢铁侠或者可以变身浩克?他是头上长犄角?还是身后有尾巴?这种不是人的举动都做的出来。正常人最多也就觉得这个人工作了一天了,身上有汗味,然后就好了,伸手拦住的都不算是人。

  没有农民,你吃什么?没有工人,你住哪里?农民工这三个字是荣耀的,他们将自己的背后交给阳光,自己面向土地,辛勤的工作着,他们用自己的汗水说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们的职业,更伟大!

关于人口的作文

  中国的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几乎是同时被人们重视起来的。人们将中国人口数量过多作为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将人口与环境对立起来,使很多人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就应该努力地削减中国的人口。但是,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减少,沙漠面积在逐年扩大,空气和水体质量越来越差,如果我们单纯地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相比,是很容易得出"人口少则环境好"这样的结论的。然而如果我们与日本、新加坡这些国家相比,就只能承认我们在环保意识和环保工作方面的差距。所以,我们可以说人口数量不是根本问题!

  要创造和谐的人口与环境,我认为提高人口素质是减缓环境恶化的关键。它一方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比如"母强儿壮"反映了先天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有重要影响。再如白化病等很多疾病都属于遗传病,两个携带致病基因的人结合很有可能给下一代造成不幸。所以社会提倡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另一方面受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比如我国封建社会妇女裹足对人身健康的摧残;古巴比伦王国由于社会伦理道德的败坏导致文明的衰落等等。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身体素质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社会环境因素。人们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到处可见人们晨练的身影,并且平时的问候语也经常听到:"身体好吗?"这样的话,人们不再追求吃饱,而是讲究吃得健康,"有健康才有将来"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信条;比如电信业的发展具有的微波辐射污染,现在家庭电脑普及,手机泛滥,电器设备应有尽有;交通业建筑业等噪音污染,特别是日益发达的交通事业,汽车成为代步工具,虽然加快了生活节奏,但也加速了尾气的排放,加大了环境污染;日益发展的工业企业排放的有毒物质,严重影响了土壤、森林、气候,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很多地方出现泥石流,山体滑坡现象。以上这些引起的环境问题都会通过空气、呼吸携带传染物,传染到人体,给人造成致命的伤害。这些自然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也都是决定性的。

  所以,人口与环境的问题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相互统一的关系。提高全民的人口素质,会使我们的环境更加的美化;同样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会让人口素质迅速提升,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中国人口的作文

  30年来,我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人口问题仍是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的人口问题具有人口总数仍然偏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分布不平衡等特点。

  1、人口基数大,人口总数仍然偏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鼓励生育政策,就有了第一次婴儿潮。第二次出现在三年自然灾害后,1962-1973年,这是人口出生最多的时期。第三次在1985年后,人口增长率明显回升。这三次婴儿潮让中国人口总数急剧增加。现在已经是13亿多人口,更有专家预测,205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左右。由于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数量相对越来越少,我国耕地、森林、草场等资源的绝对数量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的数量很少。如我国人均耕地仅为0.09公顷,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9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0%;我国江河径流量人均仅有245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23.5%。由于人口数量增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日趋严重。

  2、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素质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在思想道德、文化技术、个性心理与身体健康等方面的综合发展的水平。尽管大陆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人口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但人口总体素质仍然较差。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8年,尚未达到初中毕业年限;15岁以上人口中的成人文盲率达到11.04%。另一方面还有人口的身体素质不高,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约有6000多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9%。

  3、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出生性别比基本上属于正常范围,其出生性别比通常波动在102-107之间。但自8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明显升高,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8.5,比例偏高现象初显端倪,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上升到111.3,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已达到116.9,个别地方甚至达到135.6,远远高于国际社会可以容忍的107的最高警戒线。这和我国的传统思想有一定的关系。老一辈的人都讲究传宗接代,差不多都重男轻女。这一思想让男女出生人数严重不等,导致性别比偏高。

  4、人口分布不平衡。从我国人口布局看,东部人口密,西部人口稀。据2000年统计,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1.54%,而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8.13%;东部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8.46%,而人口却占总人口的71.87%。东部地区多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改革开放后,东部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也迅速发展。地理条件的优越,国家的大力支持发展,让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起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导致人口越来越多。而西部地区地势高低起伏大,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缓慢,让许多人都不愿到西部地区去。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使东部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日趋紧张,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难以提高,而西部地区许多耕地潜力及自然资源未能开发,浪费严重。5,、人口严重老龄化,社会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历史欠账较多、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等特点。据2005年底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显示,中国65岁以上人口逾1亿人,占总人口数的7.7%,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0.5%。由于扶养老年人与扶养少年人所需社会资源不同,负担也大不相同。各国研究结果都得到相类似的结论:抚养一位老人的平均费用与儿童的费用大体上为2∶1—3∶1。尽管中国儿童人口比例的下降抵消了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扶养人口总比例增加不多,但社会费用的支出仍将稳定地增长。医疗费用及退休金是社会对老年人主要的支出项目。我国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随年龄增加而迅速加重。

  6、就业压力大。大量的人口让就业压力增大,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由于没文化,他们干的大多都是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而且工作时间长,工资也低,大多只能扶生活,还存在工资拖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农民工问题还是没解决。目前就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是非常严峻的,每年都有许多大学生面临失业。找工作难成了社会一大问题,这和人口总数多,人口素质偏低是分不开的。

  人口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等,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解决人口问题是非常必要的,这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关于人口的作文:谁动了中国的“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中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较低,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因此在我们享受“人口红利”丰厚回报的时候,前往不要忘记今后可能会面对人口的“负债”。

  春节刚过,东部沿海地区就出现大规模用工荒,珠三角缺口超200万。据了解,不仅是河南企业,外省一些政府部门专门出台文件,限制劳动力外流,以满足本地企业的用工需求。

  其中,广州预计缺口量达15万人。特别是餐饮业的前台和楼面服务员,平均1名求职者,有进5个对应岗位可供选择。东莞缺工更为严重。此外,沪苏浙闽和广西北部湾等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人。

  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在未来几年将会出现变化。该情况在中国第一大省--河南省已经初显端唲,劳动力供应预计在xx年到xx年到顶。

  河南目前拥有近亿人口、3200万富余劳动力不仅是中国第一大事更,也是中国劳动务输出第一大省。带去年底,全省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口总数超过2200万人。不过,河南的劳动供应总量增速近几年明显降低。xx年新增劳动力200多万,xx年则不到110万。

  中华国劳动力供给已发生“无限供给”变为“有限剩余”的重大转折,意味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将会经常出现。

  新年伊始,长江珠三角等沿海地区频呼“用工荒”,就连安徽、河南等劳工输出大省,也纷纷出台措施,鼓励省内就业,部分西北地区,甚至出现了限制劳工出省的现象。

  事实说明,“未富先老”的老龄化趋势,提前进入的低生育阶段,80、90后青壮年的就业观、结构性劳动力失衡,都展现出不少专家的忧心正在变成现实,中国经济赖以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十年后可能将难以为继。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市场信息的沟通,劳动密集型企业也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不然越来越高的劳动力成本会把企业拖垮,除非政府降低税收,才有能力支付高的工资,打不那并不是长久之计,收入和劳动生产率实现良性循环,农民共本身也要技术进步,于不断升级的企业需求同步,这才是更本的出路。

  未来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进一步推动“人口红利”从质量型向数量型的转变,逐步改变目前过度依赖出口、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要加速人力资本形成、生产结构升级、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经济又好又快的持续健康发展。

  以上的种种请况已说明:中国正在不断进步中,从改革开发三十周年以来,中国向着建设现代化的强大国家迈进,人民的生活也将会越来越好。只是再发张的狂潮中,那面会出现一些起起伏伏,人民只要站住脚跟,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面对一系列新困难的准备,我相信,胜利会属于我们的!

劳动人民生作文

  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建筑奇迹:当你为大雁塔的高大而赞叹,当你为十七孔桥的精而赞美,当你为秦兵马俑的威严而吃惊,当你为长城的宏伟而惊讶.你也一定会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而感动。

  赵州桥,这座世界上的第一座拱桥,如此坚固,历经百年风雨仍不倒塌,这其中,凝聚了多少智慧啊——

  古代的万里长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夺过草原,翻过沙漠,超过悬崖,奔向勃海.它经历千年岁月的侵蚀,直至今天,这一条巨龙仍矗一立在这东方的文明古国的土地上。这一奇迹包含了多少人的智慧、血汗、还 有生命.

  青藏铁路,这条世界上最长的,通向“世界屋脊”的“天路”,穿过高海拔地区和“无人区”,要克服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可建设者们用他们惊人的才干一一克服了。

  青藏铁路的南山口铺架基地规模之大,技术含量之高,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都居于首位。在青藏铁路开工之初,这里还 是黄沙漫舞、人迹罕至、一片凄凉。自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建设的号角吹响以来,中铁一局派500多名职工在这片不毛之地上抗缺氧、顶风沙、风餐露宿,用自己的生命作赌,打响了人与自然的搏击战和铁路施工术、管理水平的攻坚战,克服重重难关,扬起了青藏铁路的“龙头”大旗。

  今天,这条铁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伟大的建设者:一个寒冷的冬日,一位位建设者修建着一条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他们用最普通的工具,铺设着这条铁路,不管自己满头的汗水已结成了冰,不管这极度缺氧威胁着自己的生命,仍然坚强不屈地建设着.

  伟大的劳动人民啊——你们是多么可爱,多么可敬。你们的名字可能不被一一喊出来,但你们服从祖国、服务人民、艰苦企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将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高考议论文写作论据:以民为本

  1、道理论据: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你停止生命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奥斯特洛夫斯基

  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毛泽东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2、事实论据:

  危难时不弃百姓。

  曹操南下,刘琮束后无策,刘备率领兵马往江陵撤退,当时荆州百姓多旭附刘备,当撤至当阳时,百姓已达10余万人。装载什物的车辆有几千辆,一天只能赶几十里路。有人劝刘备说:“我们应急行军去保护江陵,现在人马虽众,战士却少,如果曹军赶到,凭什么去抵抗呢?不如抛弃百姓速行。”刘备回答说:“要想成大事业,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戴,现面百姓危难中归附我,是希望我能保护他们,我怎么能忍心抛弃呢?”

  江总理心系灾区人民

  江总书记来到抗洪抢险第一线。1998年8月13日,汉泽民总书记来到湖北抗洪抢险第一线。上午10点,江总书记一下飞机,就直奔荆江大堤。当时,烈日当空,暑气逼人,长江第五次洪峰正在通过沙市,水位达到44.83米,流量为4.94万立方米每秒,是入汛以来最大的一次。江总书记来到重点险段观音矶察看险情。下午,江总书记又随着洪峰急速赶往洪湖。在中沙角险段大堤上,江总书记亲切慰问抗洪的广大军民,勉励他们再接再厉,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保护城市,夺取抗洪抢险的最后胜利。

  标签:写作高考论据写

  献花:1朵

  送她鲜花

  扔蛋:1个

  砸他鸡蛋

劳动人民作文

  这个世界是谁创造出来的?你一定会说是那一些有钱的大老板建设起来的。那是错的。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他们整天埋头苦干。是为了什么?是为我们,为中国的发展作出贡献。

  想故宫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那么大的宫殿是多么不容易造来呀!

  故宫从明永乐四年年开始修建,永乐十八年年)基本建成,至今已有五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中间虽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和扩建,但仍保持着初建时的布局。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建造这样高大雄伟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明清两代封建统治者,为了修建这座皇宫,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已难以统计。据记载,明初始建时,曾役使十万工匠和百万夫役。明万历三十七年年)重修三大殿,仅采木一项,就费银九百三十余万两,约合当时八百多万“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贫苦农民一年口粮。

  故宫的修建,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建造所需的木材,明代大多来自川、广、云、贵等地;清代大多取自东北各地。无数劳动人民被迫在丛山峻岭间原始森林里伐运木材,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就是当时劳动人民的血泪控诉。所用石料,多采自房山等地,每块石料,往往重达万斤,甚至数十万斤。采石和运石的民工,冒着严寒酷暑,干着非常繁重的劳动,许多人因此伤残和死去。现在保和殿后檐上一块重达二十多万公斤的云龙雕石,就是当时劳动人民遭受苦难的见证。

  你看,这一座伟大又美丽的宫殿,想不到有着几百条人命的灵魂。他们是为了建造故宫而被夺取了性命。

  所以,我们不应该轻视劳动者,我们应该帮他们拿水送饭,为他们擦擦汗,因为他们的付出,是为了我们和祖国!

关于劳动人民的作文

  我从不愿讲述我身边那些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因为我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那种生活的艰辛,我不愿意去多说。可是,看到这种高姿态者的徜徉肆恣,我觉得一定要为这些底层人民说些什么,至少要让我周围的人知道,你们可能一再误解的,所谓“底层人民”。

  出门,是小区的门卫,一家三口,男人下岗,骑人力三轮丰,干些脏活累活。下了班,蹲在六七平方米的房子里看一台小小的电视。女人是门卫,一边看门一边择菜,菜是别人的,替别人择菜可以赚一点钱。她永远穿着一件黄色的背心,是免费发的广告衫。她的脸上永远挂着微笑。之后,走过一个路口,很多卖小吃的人推着小车,在冬天的早晨揣着双手等着学生来买一份早点。再往前,是一个大型商场,常常有一些蜘蛛人挂在上面,风很大,他们在风中如蝴蝶一样飘着,我常常担心他们会掉下来。 继续往前,路过一个超市,曾经有残疾人趴在那里向行人讨钱,很多人无视地走过。还有那些清洁工,还有那些看车人,在寒风中站一天,脸冻得生了冻疮,手很粗糙。有一次她们无意触到了我细嫩的手,觉得好扎手。放学之后,小区门口的馒头店,那对夫妻的脸上身上永远有面粉;菜市场里小贩在大声嚷嚷着,全然不管有谁在面前。

  生活中,总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来自大江南北,到北京闯荡,构成我们城市的要素。虽然有时我们嫌他们脏,嫌他们不够文明,但正是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给了我们烟火气息,让我们感觉到这个城市的勃勃生机。他们如同巨大建筑中的一木一石,平平庸庸,忙忙碌碌,却组成了这座城市。我们大口大口的呼吸着有他们带来的, 呼吸着有他们带来的 这座城市的味道。然而,我可以给他们什么?我也是庞大城市中的一个普通人,每日为学习奔走在学校与家之间。所以,我能给予的只有自己那一点点的温暖。用眼睛给他们的感谢,是我用心体会到的温暖。这些人们还在忙碌着,可能不知道有一个人每天在感受着他们,用眼睛注视着他们。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自己的心里,有一小块地方,有一小些体谅,能够记住他们,传达给他们。

  我相信,不仅我,很多人都有。他们用心记住了长沙城中这些忙碌的人们,这城市中的一木一石。有这些细小零碎的温暖,在这里,细小零碎的温暖,就会变得越来越温暖。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家长会与家长共勉的经典语录

红星照耀中国57小节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