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2015年最新党员思想汇报范文
尊敬的党组织:
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曾经为海内外四方所敬仰,也曾经为战火而饱受煎熬。即便中华民族的发展中有过这样的曲折和坎坷,但是今天,她正走向复兴。
我为身为这样一个民族的一分子而感到骄傲。古老的文明,灿烂的文化,无数智慧在这里凝结,无数奇迹在这里创造。翻开厚厚的历史书卷,从一字一行间,我们都能感受到贯穿于中华民族的爱国情结、辉煌伟业以及无穷的智慧。俯仰之间,历史一幕幕重现,你能感受到古人的脉动,城池的繁华,金戈的争鸣。一代又一代,每个中国人用无私的爱国之情共同铸就了这个伟大的民族。
如今,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了。国际形势的风云莫测,科技的高速发展,都使我们不得不去深思如何振兴祖国,复兴民族。近些年来,党和政府一直提倡创新,科技创新、行为创新、思维创新、思想创新等等。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潜动力,固守只会落后。我党将创新问题看得分外重要,积极鼓励个人、集体的创新,实现意识上的创新,思维上的创新。
那么,作为这个民族的一分子,作为党的热情追随者,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我们应该抛弃一些落后的思想,大胆尝试我们该做的,我们值得做的,比如如何在新的世纪里,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建设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我党的先进性,更巩固我党的政权。我党是中国工人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沿袭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同时,运用创新的思想使中华民族更加强大,使我们伟大的党与时俱进,永葆先进性!
党的基本路线读书笔记
坚持以人为本
1.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由对物的依赖关系变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由对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对立的扬弃而实现的。到了共产主义,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实现了劳动的普遍化,劳动不再成为人谋生的手段,而成了人的第一需要,这样就会有足够的自由时间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打开了航向,但它不是共产主义的实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为本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朝着这个伟大历史目标的迈进。一切有志青年都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当前,我们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2012年最新党员的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人都是有梦想的,都在朝着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向前进,我们一直都在说着价值,那究竟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值观,什么是人生价值呢?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人生价值观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政法学院余四川老师就为我们讲述并解答这些问题。
首先讲价值方面。从一场讨论说起,1980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一篇署名为潘晓的文章《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由此引起我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在很多人都不了解价值概念的今天,这个概念也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所谓价值,即是在主体与客体的联系中,客体对主体的存在、发展和完善所具有的效应,它来源于客体,取决于主体,产生于实践。进而由世界观的概念启迪得出我们价值观的概念,即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进一步指的就是人们对什么是最重要、最贵重、最值得追求的一种观点和评价标准。那么人生价值就是个体的人生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意义,个体不同、实践和活动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人生价值,如“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等等。接下来就是重点讲述什么是共产党人应有的人生价值观。我们经过层层选拔,已经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成为共产党员队伍中的一员,那么了解共产党人应有的人生价值观是需要也是必要的。首先,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为何之“应有”?大家都知道,共产党人“既一般又非一般”、“既普通又非普通”,这个特殊身份就决定了这个“应有”二字。邓爷爷也曾讲过,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他是个普通人,第二,他是普通人中的先进分子。那么什么是共产党人应有的人生价值观呢?它是存在于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关系中的价值,它坚持着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最重要同时也是最高的价值主体。
xxx主席在xx大报告中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说明了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通过余老师精彩生动的讲演,我们明白了各个问题。人生价值观影响着人的一生,如何加强人生价值观修养的方法和途径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
1、认真学习,提高自我;
2、不断改造,完善自我;
3、勤于实践,塑造自我。
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相信积极向上的我们明天定比今天好!
汇报人:xx
2012年1月9日
党的基本路线—永远的阳光
党章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党的基本路线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改革开放应当大胆探索,勇于开拓,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在实践中开创新路。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十五大提出的党的基本纲领,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行动纲领。这个纲领的提出,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目标更加清晰明确,基本政策更具规范性和稳定性。牢牢把握和全面实施党的基本纲领,对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入党思想汇报:如何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
尊敬的党组织:
随着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不断完善,坚持群众路线开始频繁的被各地推广使用,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年”的一个新的亮点。而当李林森等一批优秀党员干部典型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知晓后,自觉坚持和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工作法开始成了一种风尚。
然而在推广群众路线的时候,各地也相继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群众路线流于形式、学习群众路线只学皮毛等问题。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学会从深入发掘群众路线内涵,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养做起。
首先,应该深入挖掘群众路线的内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党员干部要不断深入挖掘群众路线的新内涵,在新的工作环境与时代背景中赋予群众路线新的含义,活学活用才是永葆党员先进性的不竭动力。
其次,坚持群众路线要建立长效机制。现阶段各地都在开展轰轰烈烈的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然而这些下基层行为却并非全部都取得了实效,一些基层干部把“下基层”演变成了“到基层”,注重形式,忽略了效果,非但不能解决问题,更有可能引发矛盾,使得下基层流于形式。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一定要从制度上做文章,让基层干部建立诸如写基层日记等长效机制,确保领导干部下基层得到长效落实。
最后,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自身素养。党员干部学习群众路线,不仅是工作的要求,更是党员干部对自身的要求。党员干部一定要学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才能为坚持群众路线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践启示我们党,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基层干部一定要坚定不移的贯彻群众工作路线,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汇报人:xx
党的思想路线的读书笔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赖以领导人民大众取得一次又一次革命实践胜利的理论法宝,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与时俱进,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对我党革命实践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的不断总结、不断反思的深刻认识。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原著的研读以及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再学习,再体会,自己对党的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实践和发展,有了更深、更新、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根据他们所处的具体时代背景,以理论的高度针对性地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概括,而每一次概括都使思想路线的表达的内涵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党内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泛滥,毛泽东同志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及时地、创造性地提出了"实事求是",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同志针对"二个凡是"的僵化思想观念的束缚,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从而为党的思想路线增添了新的内容。十六大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新的概括,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个概括,使党的思想路线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现了规律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当前我们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进入新的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经济的发展日趋全球一体化,世界政治两极化和多极化变幻多端,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面对千变万化、瞬息转变的新时期和新形势,毫无疑问我们党必须首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但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坚持这条思想路线,或者说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我们提出了哪些新的更高的时代
要求,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就这一问题我有如下思考和体会:
第一,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要求我们勤于探索,勇于创新。
创新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没有创新精神,就难以真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也是与时俱进的重要标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邓小平同志是理论创新的典范,他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带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创新精神,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各项工作的创新,推动了我国政治、经济、国防、科技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当前,以为首的党的新的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求真务实,不断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论,必将指引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全面协调地发展。
第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事实,注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事实"范畴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在马克思看来,"对事物、现实、感性,"必须把它们"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中,古为今用,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的解释。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这样写道:"'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以国内外、省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第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要求我们发扬科学的"继承"和"批判"精神。
首先,善于科学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理论和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认识论的精髓之一。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及至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无不是善于继承前人优秀理论和先进文化的典范。他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了理论和文化,形成了具有指导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伟大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如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扬弃"过程中,科学地继承了具有先进性的"珍宝",最终形成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领导我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同志继承了毛泽东思想中实事求是这一核心,同时对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进行了统一,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十三年中,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特别善于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尤其是继承了邓小平善于抓住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丰富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着力研究在新历史时期,如何建设和发展我们的党,如何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和实践证明科学地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和胜利的根本保证。
其次,善于科学地批判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正如前面所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不断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科学"批判"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和社会都是发展的,人们的思想认识必须随着事物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深化。要深化认识,我们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地批判僵化或半僵化的思想,批判唯心主义,批判形而上学,批判教条主义,批判经验主义,批判一切不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旧思想、旧观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观。只有善于批判,勇于批判,才能扫除一切思想障碍,才能解放思想,才能为"实事求是"奠定思想基础,才能贯彻执行新时期"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当前,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正在不断地深入,我们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关键时期,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很多。要解决改革、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我们既没有也不能以前人的经验或先例来照搬照抄,更不可以从抽象的定义或概念出发来推断答案。我们必须始终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注重实践;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出发,坚持科学的"批判"和"继承"相结合;我们必须从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出发,勤于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真谛,这就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时代要求。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实事求是是一个人所共知的词组,但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则是毛泽东同志学习和借鉴历史的成果,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和总结革命实践的结晶。《河南日报》“何平九论”把求实作为领导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重点进行阐述,更加说明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实事求是最早出自于文学典故。据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思是说汉景帝的儿子、河间献王刘德勤奋好学,收藏了很多古书,并且努力钻研,经常根据确切的事实,求取正确的结论。唐代以“考证文字、多所订正”而著称的训诂学家颜师古,曾作《汉书注》,将实事求是注解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即根据实证,求索真理。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长沙创建了当时全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讲堂正门上方悬一巨幅匾额,书写着“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以此作为岳麓书院的学风,也成为近代湖南学子追求的学风。毛泽东同志从1916年到1917年曾两次在岳麓书院居住和学习,熟知实事求是一词之来历,深受此学风之影响。党中央率领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延安后,于1941年冬天在延安小沟坪建造了中央党校礼堂,党校的负责人请毛泽东同志为此题词。毛泽东同志沉思片刻,欣然挥笔写下了“实事求是”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直到今天,“实事求是”仍然是中央党校的校训。中央党校主办的党中央理论刊物也受此启迪,于1988年由《红旗》更名为《求是》杂志。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则经过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20余年的不懈努力。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毛泽东同志为了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充分了解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坚持读“无字之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认识中国的国情作为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自1927年到1930年,他亲自深入农村,广泛接触农民,考察农民运动,了解中国国情,写出了大量调研文章,特别是在1930年5月所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这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在毛泽东同志脑海里初步形成。
第二阶段: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我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并在1937年至1938年间开展了同王明形左实右错误思想尖锐的路线斗争。在1938年底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对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此次会议使毛泽东同志在思想路线上的领导地位得以真正确立。
第三阶段:为了从理论上深入阐述实事求是的思想,并为这一思想的确立而奠定哲学基础,毛泽东同志相继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不朽哲学名著,进一步强调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于1940年写出了《新民主主义论》一文,正式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概念。他说:“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至此,可以说“实事求是”作为思想路线已被党的高层领导同志所普遍接受。
第四阶段:从1941年起我们党在延安开展了一场空前的高级干部整风运动,是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所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动员报告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作了完整的科学的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在历时三年的全党整风运动中,广大党员普遍受到了一次马克思主义教育,全党思想达到了高度的统一。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实事求是”正式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成长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以大无畏的开拓精神,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内容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成为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关键。
当前,我市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何平九论”和省政府9号文件精神,我们更应铭记和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富强美好和谐新南阳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关于党的群众路线入党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xx同志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xx同志也曾强调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党员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群众路线。
现在,在有些党员干部看来,群众工作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没什么新意,群众路线已经过时了。其实不然,现在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是因为没有重视群众工作引起的。很多事情看似“新问题”,其实恰恰是因为不会做群众工作或者就是群众没有做好做实而造成的。
尤其是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各种社会矛盾问题凸显,许多干部往往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不少领导干部一提到群众工作直摇头,连说“太难”。问他难在哪里,回答恐怕都是“群众不配合,群众不理解”,什么责任都推到群众身上。
可是更深一步想,群众为什么不配合、不理解?领导干部应该扪心自问:群众的意愿是否得到有效倾诉?群众的疾苦是否放在心上?群众的困难是否真正得到解决
所以说,群众工作难,问题不在群众,而是在于领导干部本身。
其实,做好群众工作并不难,关键在于两个字:用心。只要领导干部坚持以群众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百姓自然会心服气顺,群众工作自然会得心应手。
回顾中国共产党这六十多年的执政理念,群众路线不能丢,特别是我们工作在基层的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当成是工作的职责,是义不容辞的一种责任。只有做好做实群众工作,社会主义建设才会迈上更高的台阶。
汇报人:入党思想汇报
入党思想汇报:走群众路线
尊敬的党组织:
当前,中央领导深入基层,率先垂范,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出榜样。各地领导干部也正在对照自身不足照镜子、正衣冠、查整摆。然而,就在当前反对四风深入人心之际,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现象依然存在,走群众路线变成了“耍花枪”。
“下基层,并不难,走走转转又一天”。中央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目的是密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联系,为百姓多干一些利民的实事、好事,转变政府部门的作风和形象。但是,走基层在一些党员干部眼中却变了“味”、走了“样”。有的干部开着公车、打好招呼,威威风风下基层,变成了“吓基层”;有的干部带着本子、捎着秘书,大声嚷着下基层,到人群当中“应付应付”;有的干部到群众当中,问困难、问问题,最后答复只是“研究研究”。真如这样下基层,怎能听来真话、实话,谁能真办实事、好事?如果是这样,基层不下也罢。
“门难进、脸难看,变着方法来刁难”。群众路线不是指刻意走到基层中接触群众,而是要时时刻刻心中装着群众,事事处处想着群众。北漂小伙儿六次出入公安部门办护照,怀孕四个月孕妇跑20趟办准生证,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办证难的苦处恐怕只有当事群众自己心里清楚。他们被接待的方式就是冷颜相对、三言两语、云里雾里,今天这不合格,明天那不合格,群众能做的就是跑断腿,不怪群众说官员是在刁难、折腾老百姓。如果行政机构、窗口部门有礼貌、热情的态度,有细心、耐心的行动,那么百姓心中装着的绝不是这样的政府形象。
上级查、下级躲,百姓苦楚无处说。随着十八大之后纪检监察力度的加大和“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决心,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下大力气整改政府作风。但不管是哪一级巡查或巡视,当地部门必定是下更大的力气想尽一切办法来“遮丑”。有的部门层层设警防止上访,有的部门在举报箱前装满“摄像头”,有的部门则提前“做工作”,老百姓有苦不敢说,有苦无处说,这些花样无疑让风平浪静的背后暗潮涌动,让百姓和领导干部的距离越来越远。
“花枪”可耍一时,总不及真抓实干;百姓虽然淳朴,但最终慧眼识珠。群众路线的践行靠的是胸中有百姓,以民为本,权、情、利皆为民;靠的是行动为百姓,为民服务,所想、所为皆利民;靠的是成果归百姓,掷地有声,让群众共享利益和成果。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无花架子,没官架子,群众路线才能走的更真、更实。
汇报人:xx
入党思想汇报:可持续发展路线
敬爱的党组织: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随之出现了,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在资源等各方面持可持续发展之策。
最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秦佑国,北京百高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陆泽荣做客新华网,共同探讨如何发展绿色建筑,实现绿色中国梦。现在我们城市是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幕墙的森林,人类文明发展到了这一步,人类也可以为此而骄傲。然而他每天都在消耗着能源、影响着自然环境。能源是有限的,资源是脆弱的,我们必须走绿色建筑这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随着人口的增长,现在中国人口已经是60亿人了,这就无形之中要解决住房问题。当然,现在人类物资活动规模的加速膨胀,建那么多城市,修那么多铁路。
人类和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从以前生产力不发达时的传统社会是一种顺应和依存关系,而今天,人类的活动已经影响到地球的自然环境,这个影响以前可能也存在,但这只是一个局部的环境,而现在已经扩展到整个地球的尺度,这就影响到全球性的环境危机,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气候异常、热带雨林破坏、荒漠化等等,再加上能源的短缺,这个时候就使得居住在同一个星球上的人类不得不去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样可持续发展就成了人类一个共识,从而提出了生态、低碳、绿色,也是这些成为了流行。
但是因为各个国家发展阶段是不同的,一个国家各个阶层的贫富差距也不一样,这就使得这个问题变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当然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住是最基本的物质活动,而且建筑和城市也是最大规模、分布范围最广的人工活动,就是人去建造环境。发展绿色建筑,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减少对地球资源能源的耗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或冲击;第二,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第三,在这个地方盖房子,要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这是最主要的几点。对于中国这样人口大国来讲,只有走绿色建筑,才能实现绿色中国梦,实现资源的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舒适的都市生活。
如今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住房问题也是随之要面临的,为了人类更长远的生存下去,我们更应该呼吁绿色建筑,保护身边的环境,对地球资源的循环利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汇报人: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