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论文选题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外国文学常识-各国作者

  英 国

  作者说明

  莎士比亚(1564–616)著名戏剧家诗人。文艺复兴:是14至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化革新运动。代表作: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悲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

  笛福(1660–1731)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1667—1745)) 幻想小说《格列佛游记》

  拜伦(1788–1824)浪漫主义诗人 长篇政治讽刺诗《唐璜》

  雪莱(1792—1822)浪漫主义诗人 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狄更斯(1812–1870)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长篇小说《艰难时世》、《双城记》。

  萨克雷(1811–1863)长篇小说《名利场》

  夏洛蒂·勃朗特(姐)(1816–1855)

  艾米丽·勃朗特(妹)(1818–1848)长篇小说《简·爱》,长篇小说《呼啸山庄》

  哈代(1840–1828)长篇小说《苔丝》又名《德伯家的苔丝》

  萧伯纳(1856–1950)爱尔兰人,1876移居英国,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少校》、《苹果车》

  柯南道尔(1859—1930) 《福尔摩斯探案》

  法 国

  作者 说明

  拉伯雷(1494–1553)长篇小说《巨人传》

  莫里哀(1622–1672)喜剧名作有《伪君子》、《吝啬鬼》和《唐璜》

  司汤达(1783–1842)《红与黑》

  巴尔扎克(1799–1850)九十作部作品收编为《人间戏剧》,是世界文学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创作之一。

  雨果(1802–1885)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最极出代表。《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大仲马(1802–1870)《三个火枪手》(即《三剑客》)、《基度山伯爵》

  福楼拜(1821–1880)《包法利夫人》

  都德(1840–1897)代表作《伯林之围》、《小东西》

  莫泊桑(1850–1893)短篇《羊脂球》;长篇小说《漂亮的朋友》一生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部长篇,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

  罗曼·罗兰(1866–1944 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约翰·克利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

  德 国

  作者 说明

  歌德(1749–1832),诗人、剧作家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

  席勒(1759–1805),诗人,剧作家《阴谋与爱情》

  海涅(1797–1956),诗人、政论家《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意 大 利

  作者 说明

  但丁(1265–1321)叙事长诗《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但丁被恩格斯称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薄 伽丘(1313–1357)短篇小说《十日谈》,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家,人文主义的重要代表。

  歌 尔 多尼(1707-1793)喜剧作家。一生写有250多部剧本,代表作有:《女店主》、《一仆二主》。

  俄 国 (前苏联)

  作者 说明

  普希金小说《上尉的女儿》、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

  果 戈里(1809–1950)戏剧《钦差大臣》、《死魂灵》,果戈里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优秀的讽刺作家,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屠格涅夫(1818–1883)长篇小说《父与子》;散文故事集《猎人笔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20)《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瓦)。《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拿坡仑入侵俄国为题材,描写俄国人民反抗法军的斗争。列宁称它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契诃夫(1860–1904)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剧本《樱桃园》、短篇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是俄罗期唯一一个以短篇小说创作登上世界文坛高峰的作家。

  高尔基(1868–1936)长篇小说《母亲》(主人公:巴威尔和尼洛芙娜)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列宁称之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杰出代表”,《母亲》是人部“非常及时的书”。

  法捷耶夫(1901—1956)长篇小说《毁灭》、《青年近卫军》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肖洛霍夫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 国

  作者 说明

  惠特曼(1819–1892)代表作《草叶集》。他是美国最伟大的民主诗人。

  马克·吐温(1835–1910)短篇小说《竞选州长》、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品特点:幽默讽刺见长,多用民间口语。

  欧·亨利(1862–1910)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长篇小说《白菜与皇帝》。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欧亨利的作品被誉为“美国生活幽默的百科全书”。

  海明威《老人与海》(描写一个老渔夫与鲨鱼的斗争。)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其 它

  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

  塞万提斯(1805—1875)(西班牙作家,代表作是讽刺灭亡了的骑士制度和骑士文学的优秀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堂·吉诃德》

  易卜生(挪威作家。著名剧作《玩偶之家》被称为是“妇女独立的宣言书”。主人公娜拉。)

  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川端康成(日本作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古者》、《雪国》、《千只鹤》)

  泰戈尔(印度作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沉船》、诗集《吉檀伽利》。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外国文学论文选题

阅读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物质文明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但精神文明却十分可悲。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治之症”。相比之下,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不是很幸福的吗?另外,在古今许多外国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往往渗透着健康的审美理忿审美情趣,有着良好的艺术风格,一或深沉凝重,或明朗朴实,或尖锐泼辣,或幽默风趣;结构,或宠大宏伟,·或精巧别致;语言或深刻隽永,或生动明快。琳琅满目,各有千秋。所有这一切,都能给我们以艺术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丰富我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美化我们的心灵。

  此外,从形式上看,外国文学中有很多我国文学传统形式中并不具备的特长和因素,‘吸取这些特长和因素与我国文学传统形式相融合,无疑将会大大丰富我国文学的表现能力。中国文学史证明,向外国文学的优秀形式学习,是我国文学形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二。例如唐代产生的韵散夹白,唱自并用的变文形式,正是向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学习的结果。这种变文形式又促进了说唱文学的发展。而我们的新体诗歌的自由形式,话剧形式也正是“五四”以后向欧洲资产阶级诗歌和戏剧学习的直接产物。郎使是欧洲规当代的现代派艺术,同样给我们提供一力昆多新颖的表现形式,对于我们扩天艺术视野,开拓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优秀的外国文学,不但有认识价值,而且也有教育作用和审养作用·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列宁说过:“如果我们看到的那么他就一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阅读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

外国文学常识总结

  一)史前神话

  1、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2、古希伯莱神话:《圣经》(新旧约翰全书)

  3、亚洲有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又称《一千零一夜》)

  (二)希腊罗马时代

  1、散文

  《理想国》(柏拉图)《诗学》(亚里士多德)

  2、戏剧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埃斯库罗斯)

  3、寓言

  《伊索寓言》相传为一个名叫伊索的奴隶写的。

  (《蚊子和狮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三)中世纪文学

  1、骑士文学

  2、意大利文学 但丁(1265-1321)《神曲》

  (四)文艺复兴

  1、意大利人短篇小说家薄迦丘,著有《十日谈》

  2、拉伯雷,法国人,著《巨人传》

  3、塞万提斯,西班牙人,著《堂·吉诃德》。

  4、莎士比亚,英国的伟大的戏剧家。他写了三十多个剧种。其中的《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为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惠叶》《威尼斯商人》都长演不衰。

  (五)古典主义

  法国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品《悭吝人》(阿巴公)《伪君子》(答尔丢夫)《唐璜》

  (六)启蒙文学

  德国:歌德《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席勒《阴谋与爱情》(剧本)

  法国:孟德斯鸠《波斯人札记》 卢梭《忏悔录》

  (七)浪漫主义文学

  英国: 拜伦《唐璜》(诗体小说) 笛福《鲁滨孙漂流记》 雪莱《西风颂》(诗)《致云雀》

  法国: 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美国: 惠特曼《草叶集》(诗集)

  (八)19世纪欧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斯汤达《红与黑》《法尼娜·法尼尼》法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法

  莫泊桑《漂亮朋友》《羊脂球》《项链》法

  狄更斯《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英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上慰的女儿》俄

  果戈理《死魂灵》《外套》《钦差大臣》俄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俄

  契柯夫《第六病室》《套中人》《变色龙》俄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美

  马克·吐温《汤姆·索耶历险记》《竞选州长》美

  (九)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欧仁·鲍狄埃《国际歌》《铁匠的梦》《起义者》法

  高尔基《海燕之歌》《母亲》《在人间》《童年》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列宁》前苏联

  奥斯林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联

  法捷耶夫《青年近军》《毁灭》前苏联

外国文学常识

  《群山回唱》[美]卡勒德·胡赛尼

  本书讲述了一对兄妹因贫穷和战争铸成的六十年悲欢离合。围绕父母、兄妹、甚至表亲和继母,他们如何去爱,如何被伤害,如何相互背叛,如何为彼此牺牲。

  《群山回唱》抓住了他早期小说中许多相同的主题: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往事对现实的纠缠,并以同样的兴味描绘出两个世界之间的中间地带,一个是异彩纷呈的寓言的世界,另一个是更模糊,也更为阴暗的现世。

  胡赛尼先生成功地将书中人物的生活融入了一部感人至深的合唱曲中,这既是他对人物内心生活有深刻了解的证明,同时也是他作为一个老派小说家之实力的确证。

  《我就要你好好的》[英]乔乔·莫伊斯

  一本超越爱与死的尊严之书,盈满泪与笑的深厚情谊

  他们本不会相逢:威尔是伦敦上流社会的精英,露易莎不过一个小镇的女服务生。

  未来他会一直争流向上,她会渐渐滑向平庸。

  直到天降意外夺去威尔所有的生机,失业让露易莎最起码的安稳落空——她作为零经验的私人护理,受聘照顾绝望、封闭的威尔。

  他们在彼此最不堪的日子里相遇:一边打量,一边琢磨。磕磕绊绊而妙趣不断。

  可是,谁知道,这相遇太美却太晚……

  《每一种相遇全都妙不可言》[美]艾米·布鲁姆

  在对家庭的种种失望下,渴望成为电影明星的爱丽思,决心带着她的小跟班妹妹伊娃出走,展开一场横穿美国的追梦之旅,爱丽思的勃勃雄心就这样把俩人从俄亥俄州的小镇带往声色犬马的好莱坞。从纸醉金迷的爵士俱乐部到长岛的金色千万豪宅,从布鲁克林的美容院到伦敦西区的熙攘角落,挤在一辆偷来的旅行车上,她们一路追寻,也一路见证着时代变革下不断被重塑的世相。旅程队伍随着她们结交的形形色色的人逐渐壮大,而梦想也因丑闻、谎言、背叛、战争的交织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曲折……

  《生命不息》[英]凯特·阿特金森

  要是能够不断重复人生,直到对生命满意为止,你敢这么做吗

  厄苏拉出生在1910年的英格兰,一个暴风雪之夜,因为医生没能及时赶到,她一出生便窒息而死。然而,在同一天的同一时刻,厄苏拉再次出生并活了下来。之后便有了第三次、第四次,甚至是第无数次的机会。每当犯错,她的生命便会戛然而止,然后陷入新的轮回。她一次次经历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残酷的时刻,也一遍遍承受失去至亲的悲苦。直到她意识到,只有做正确的事,才能结束这可怕的轮回,她会怎么做呢

  《船》[澳]黎南

  一本穿越不同地域和历史,以亚裔视角呈现跨文化精髓的短经典

  黎南从亚裔移民的视角出发,讲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移民的种种记忆、想象和经验。七篇故事,共同构建了一部关于回忆、痛苦和再生的移民多重奏。精致短小的结构,大师级的语言,发人深思的主题,所有这些元素在七个短故事中得到了完美呈现。

  《无声告白》[美]伍绮诗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莉迪亚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莉迪亚的尸体被发现后,她的父亲内疚不已,母亲则一心报复。莉迪亚的哥哥觉得,隔壁的坏小子铁定脱不了关系,只有莉迪亚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她很可能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关于爱与失去,以及我从未告诉你的秘密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美]安东尼·多尔

  法国少女玛丽洛尔生活在巴黎,幼年失明后,父亲保护她、训练她,鼓励她勇敢生活下去。1940年,德国入侵,她被迫离家,不久又与父亲骨肉分离,以瘦削的肩膀抵抗纳粹暴政。

  德国少年维尔纳从小失去双亲,与妹妹在矿区孤儿院相依为命。一心想摆脱底层命运的他,凭借无线电天赋跻身纳粹精英学校,本以为是命运的转折,不料却跌入另一个地狱。

  战争碾碎了他们的希望,两个陌生人的生命轨迹也意外交汇。当平静的生活成为不可企及的黑暗之光,他们是否有勇气,在死之前,活出生机

  《小谎言》[澳]莉安·莫利亚提

  “我不会加入学校里的任何派系。”初来乍到,珍知道,作为单亲妈妈,你的疏离就是礼貌。可是她可以孤独,五岁的儿子却不能被孤立。如今,她出现在各位家长聚集的晚会上,身份是玛德琳和塞莱斯特的新盟友。

  玛德琳开朗和能干,活得像个女王。唯独在前夫面前,她像个女孩,闹着别扭。她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他和他的新妻子要让他们的孩子和她的孩子上同一所学校;还有她独自养大的女儿,胆敢爱抛弃过她们的父亲多一点!

  塞莱斯特是一个幸运到连抱怨的资格都没有的女人。看看她丈夫晒在网络上照片你就知道了。男才女貌,儿子乖巧,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在炫耀他们的财富和安逸。可是,她眼中一闪而过的黯淡是什么

  《布鲁克林》[爱尔兰]科尔姆·托宾

  《布鲁克林》是一个关于漂泊与回归、挚爱与痛失、个人的自由与责任的故事,沉静、细腻而温柔。

  一九五零年代初,爱尔兰东南部小镇恩尼斯科西。小镇姑娘艾丽斯与许多同龄人一样,找不到工作,前途茫茫。所以突然有一天去美国工作的机会降临时,人人心里都知道,她必须去。艾丽丝告别亲人和家乡,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布鲁克林,住进拥挤的集体公寓。这里有房东太太挑剔的目光,有其他租房的姑娘微妙的妒忌和猜疑,令她愈发感到孤独。

关于外国文学小常识

  1、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代表作《伊索寓言》,名篇有《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狐狸和葡萄》、《乌龟和兔子》等。

  2、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安徒生童话》,名篇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

  3、歌德:德国最杰出诗人、剧作家,代表作《浮士德》等。

  4、莎士比亚:英国最伟大戏剧家、诗人,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5、高尔基:前苏联著名作家,代表作《母亲》。

  6、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

  7、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作家,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2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3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步曲:《雾》、《雨》、《电》。

  4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

  5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论语》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的言行语录体专集。

  6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9。

  7李清照我国第一位女词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佳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出自她的《如梦令》。

  8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其主要作品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鲁迅先生为人刚正不阿,用笔墨作武器与压迫人民的反动势力斗争到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对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9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他一共写童话160篇,是世界上最卓越的童话作家之一。作品

  有《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影子》、《园丁和主人》等。

  10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兄弟是德国著名童话作家,作品有《青蛙王子》、《白雪公主》、《睡美人》、《灰姑娘》、《木偶奇遇记》等。

外国文学读书笔记

  读后感这本小书只是拜伦的诗选,选取了他的44首抒情或政治短诗、著名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选段及《贝波》、《审判的幻景》等长诗,未选入《唐璜》。剑桥的《英国文学简史》曾对拜伦写下评语说“只在纯抒情诗上,他次于最优,因此读者不可在诗选中去了解拜伦”。固然,要想全面而深入又不失准确的了解一位诗人,最好仔细品味他笔下所有的诗,但诗歌这个东西,并不容易为人接受和理解,尤其在迅速世俗化的当今,诗歌逐渐被边缘化,真正爱好诗歌并能不厌其烦地去读诗者恐怕要是社会上的“非主流”人群。且诗歌更让人纠结的一点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诗歌差异巨大,被翻译后就容易变味,因此人们对外国诗歌更是敬而远之,也许有几句精到的外国诗能被传了又传,用了又用,然而也总是那么一些,人们甚至只知诗,而不知其来自何处。没有那么多的兴趣,而又想了解一点,只能退而读诗选,选取诗篇较为全面的版本也不失为一个观察作者的精致“窗口”。

  了解了拜伦的生平事迹,不得不说他的一生也带有传奇色彩、充满挫折而艰辛。他有贵族身份而不耽于消受,他爱过几个女人,他坚持“叛逆”,他游历东方,作为英国人的他参与希腊的革命运动??或许真是“性格决定命运”,在拜伦的骨子就有那样一些特殊的气质决定着他人生行进的道路,让他愿意去做什么而不愿意做什么。随遇而安的人也许就会选择安然享受贵族生活,太过浪漫主义的人如拜伦者则始终与这个世俗世界格格不入,他的行动处处碰壁,他被现实的荆棘刺得遍体鳞伤,心灵受损。拜伦具备浪漫主义者的普遍性情:感情炽烈、易感孤独、追慕自然、崇尚自由、寻求正义??由此从他笔下蹦出了一个个“拜伦式的英雄”,产生了一篇篇抒发悲欢离合的爱情诗篇,读者确实容易被其痛不欲生似的心情密语、灼灼情话感动几分,但似乎除感觉到其极其强烈的主观情绪外,什么都没有留下,不知是不是因为激情的产物一般都比较容易流于肤浅。对于爱情,拜伦应有过很多深切的体验,他有时在诗中直洒伤心的“泪水”,可能会让有些读者感到过于矫情的“似水柔情”,但对于当事人,也许再多的情话也是不足的,诗始终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

  可以看出拜伦对政治也有一种狂热,写有多首抒发政治情怀的诗。他歌颂工人运动,抵触英国的统治,每每对国家兴盛时景象的逝去表示哀叹,有爱情时,认为荣誉就是爱人眼中闪烁的光,失去爱情后,便认为活着的意义就是到战场上去,主张政治上的自由主义??自由是好的,但似乎现实的政治并不如此简单,而是充斥着权谋。浪漫主义者拥有的执念,他们奉行的“真理”,他们自己会认为很值得,然而我一时也不知道该赞成还是反对,我想正因为不同人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才使得这个世界缤纷多彩。

  读拜伦的诗,也发现了他对《圣经》之熟悉,会在诗中运用到好多《圣经》中的典故,看不出拜伦有什么绝对的信仰,他只是一直保持思考的姿态,也许浪漫主义者真的是不安定的吧

  2、《该隐》

  读后感领略了拜伦在诗中喷薄的激情和政治情怀,转而体悟他对信仰的怀疑和表白,感觉沉重了些。面对信仰问题,所有的思虑似乎都是理性思考,自觉地脱离浮浅的激情,往深里挖掘。拜伦对正统基督宗教进行尖锐质疑和反思的勇气刺激了很少思考信仰、无宗教信仰者我的神经。对于信仰,有不同的境界:有的是无信仰者,却纯粹对丰富多彩的宗教内涵感兴趣;有的是孜孜探索信仰,必定经历精神上的煎熬和斗争;有的是虔诚的信徒,在自己全盘认可的宗教世界里知足常乐。不管怎样,可以肯定地是“精神皈依何处?”是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那些爱思索、爱探索的人给人类带来了许许多多美妙的“精神之果”、“思维之花”。信仰问题没有最终以及确定的答案,这是一个可供永久追问的问题,或许正因为它的无解,才让它这么充满魅力。

  拜伦在这部诗剧中借该隐杀弟的故事来表述自己对生存、死亡、善恶、知识和生命等重大问题的看法,在卢西弗的诱导下,思维变得愈发清醒和强烈。这正如《浮士德》中浮士德和靡菲斯特的对立关系。上次课堂讨论中,我们组讨论了诗剧中体现的对立诗学,其实,一切人物都是拜伦的代言人,他们的话语就是拜伦的话语,拜伦借不同的人的口将自己不同的思想分别表达出来,对立的观点显示了拜伦思想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然而它们又都是统一的,因为这些观点都是在为拜伦思考信仰问题这一目的服务。拜伦也许在这种思考中体验到一点纠结,而读者能在这种纠结中体验到与拜伦思维交锋产生的快感。拜伦所想的很可能是读者自己想不到的,他的独特思维对读者来说是一种挑战。不仅自己在思考,而且促进读者去思考的作品我认为就有可以肯定之处。虽然《该隐》这部诗剧故事情节简单,主题形而上,语言朴素,但就贵在它的深刻。

  3、《德伯家的苔丝》

  读后感:整个故事并不复杂,但作者依然写下了洋洋洒洒的四十余万字。总体印象作品平铺直叙,没有多大的跌宕起伏。虽然感觉有些地方作者叙述的比较繁琐,但从另一面来看,丰富、旁杂的内容也是作者观察细腻、想象力丰富的表现。作者的叙事能力应比描写环境的笔力强,他对环境的刻画差不多简单地描绘、修饰一下,不如莫泊桑那样倾注大量心思。读者一般能够发现莫泊桑在《一生》等小说中以很多的

  笔墨去表现乡村环境的优美、极力去渲染气氛,并试图将环境与人物的心理、心情等相结合。我想这是现实主义的不同特色。

  按照社会学角度的解读,一般说作品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背景,苔丝的不幸是由她所处的经济、政治和阶级地位造成的,作品反映了“性格与环境”的矛盾等等。这种解读的角度当然无可非议,因为人本身都难以脱离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束缚。但从作品来看,社会环境也不是决定苔丝的命运的唯一因素,在中国的环境里,苔丝的悲剧也有可能发生。个人认为苔丝有其自身的性格弱点,她的性格决定了她的道路选择,如果换一个不同性格的人,又可能会有不同的结局。在一开始面对亚雷的侵犯时,苔丝因为单纯、没有经验、过于轻信他人,没有做出很具威慑力的反抗,使亚雷的计谋得逞了一些,后来和亚雷在山林里迷路时,苔丝也缺乏足够的警惕性,以致失身。在与爱人克莱相处时,苔丝因无法摆脱自身的顾虑,在克莱面前一度表现得卑微,丧失了自我,克莱同样有过性经历,苔丝不以此而责怪他,却不向克莱争取让他也同等对待她的待遇,只一味进行自责及复杂的心理斗争。理想的情况或许是:苔丝克服她的这些弱点,做出更加有力、理性的反抗。但我也知道正因为不能理想,才有悲剧,有了悲剧,作品才更有震撼力。

  大部分读者读作品应该都会不自觉地把作品看成现实或者倾向于关注作品对自身有所用的地方,把自己已有的体验与作品带来的体验相比较,汲取新的并且自己喜欢的“营养”。所以有时常把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一大意义定义为:从中获取生活经验和教训,避免犯同类错误。这部小说应该能有这一作用。素质较高的读者追求的或许就是能够纯粹为了艺术本身而受感染、甚至动容得流泪。有读者说看完有些小说会感动得泪流,也有读者会因为小说中的某个人物的影响而有所改变,而我个人似乎始终对虚构的事物缺乏那种狂热和沉迷。但应该也不妨碍我去鉴赏它们吧,我尚且会为作品的精彩之处献上一份赞美和微笑,为悲剧叹一声惋惜??对于哈代的这部作品,我感觉到作者对苔丝的美和男主人公对苔丝的美的赞美的语言表现有点生硬,有为了说美而强说美的痕迹。

  读这部小说,也让我想起了小仲马的《茶花女》,两者都给读者呈现了一定意义上“不纯洁”的少女的另一种意义上的纯洁、可爱、可敬之处。这或许也告诉我们对人的品行不可妄下断论以及我们的某些观念应该变变了

  4、《罪与罚》

  读后感:这部小说确实扣人心弦,看的时候我好似入了迷。作者将主人公杀人后的心理变化刻画得非常到位。故事紧密、细致、连贯又震撼人心。在主人公身上,精神上的折磨远比肉体来的更让他痛苦。思想的挣扎、变化本只有罪犯本人最清楚,作者却擅于揣摩,将人物刻画至此深度。这是我阅读完后首先反应出的几句感性话语。大家一般也都把这本小说定性为探讨人性和人类命运的哲理心理小说。体会一下,作者的叙述似乎引起不了我们对杀了人的主人公拉斯科尼科夫的反感和道德批判,反而随着作者对主人公罪后的复杂心理剖析的逐渐深入,我们心底生发的更多的是反思、迷惑、同情等。我们无法绝对地、片面地判断拉斯科尼科夫是好还是坏,以及到底是内在个性还是外在环境促使了他的犯罪。或许这也就是作者想要探讨的问题,他自己说:“我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即刻画人心深处的全部奥秘。”他表现的人的“双重人格”的复杂性可以在绝大部分人身上发现。

  鲁迅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也说过“写强盗不一定要去杀人,写妓女不一定要去妓院。”能写好自身未见闻、未做过的、未感受过的东西的作家确实是厉害的,但我们似乎也似乎无法否认作家的人生经历和体验会对他的创作或多或少产生影响。优秀的作家也善于从现实中提炼出艺术。从《陀思妥耶夫斯基集》一书中了解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生经历,感觉也是充满传奇色彩和众多苦难。被囚禁过、服过役、差点被判死刑、有癫痫病、婚情一波三折、沉迷赌博、依靠写作还债??这些丰富的体验对于《罪与罚》的写作应有很大的益处。

  对于“罪与罚”这一主题的探讨,我想除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外,影响较大的还有《圣经》、莎士比亚等。《圣经》中赋予罪人以同情,宽恕,倡导以爱感化、原谅罪恶,认为犯罪是自我的污秽,是对犯罪者的惩罚,每个人都有原罪。莎士比亚则通过戏剧《哈姆莱特》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是走向了基督教,他甚至说“如果真理离开了基督,他宁愿选择和基督在一起”。我也很认可基督教对“罪与罚”的理解,有时候人的心灵、信仰的力量真的无比强大,法律、规则似乎不能成为治疗社会问题“终极良药”。神秘的、无限的内在世界和有限的外在世界的矛盾始终存在着。

  5、《包法利夫人》

  读后感:《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真不愧为作者用了几年时间雕琢出来的精品。这部作品的语言是我阅读过的所有作品中最精致、最简练的。以前看莫泊桑的《一生》,赞叹其文句的优美,感觉文字的简洁、出神尤其突出在自然环境、情景交融等的描写上。现在一经对比,发现莫泊桑的文字功力整体上还是不及师傅福楼拜,所谓“姜还是老的辣”。福楼拜对字字句句匠心独运,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对艺

  术的热忱和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使得作品凸显刻意雕琢的痕迹,可能得不到崇尚“自然”者的完全认可。普通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因为普通人在读小说时的思维没有那么缜密,极有可能是流水线式的,他们倾向于欣赏结构简单、脉络清晰、语言通俗的优秀艺术作品,而同样优秀但构造复杂、细节精致的优秀作品,则似乎更适合喜欢拿着显微镜去做深入调查和分析的人。说实话,我读《包法利夫人》时的心态是比较复杂的,一面想缩减时间,一面书中经过权衡的语言又无法在短时间与自己的思维顺利地契合,一面我又不忍心快速的线性扫描,我摆脱不了文中精美的文句的魅力,我想知道作者到底怎样独特地去描述。于是有些句子跳过后又禁不住回过头来一字一字浏览一遍。李健吾的翻译很好地把握了原著的精髓。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主人公爱玛。惊奇于作者赋予她的浪漫主义想象和追求风月经验的勇气。梦被福楼拜描写得极浪漫、迷人,可能无数少女读者都会忍不住跟爱玛一起沉迷于此。我想涉世未深的少女们或多或少拥有些感性、天真的气质。甚至可能无论男性或女性在潜意识里都曾存有像爱玛一样疯狂去追求爱情或情人的想法,只是敢不敢,做没做的问题,大部分人难以摆脱建立起来的文明、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恪守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人绝对会对她嗤之以鼻,她一点也不适合为人妻和为人母。从另一角度来看,她却不失为一个好情人,美丽又有激情。但她的性情决定她做任何角色都不能长久固定,她想要的幸福也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持久拥有。似乎她从来不满足于结果,只有新的追求、新的过程才能让她获得极致但也短暂的幸福和快感。她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魔圈,她已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最近,看了一个英国青年作家阿兰·德波顿写的《爱上浪漫》一书,作者以小说的形式利用哲学、心理、文艺等多方面的观点对女主人公的想法和做法,对她和男友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其中他就有一段写到:“当女人爱上男人,爱上的往往不是男人,而是爱情。伴随埃里克的出现,爱情击中艾丽丝,她抛却独立,拥抱激情、甜蜜,和爱;她委屈自己,无视埃里克贪享受怯承诺的自我中心。可是爱情依旧,浪漫却终有透支的一天,这时,菲利普的出现又让她心荡神移??所以,爱上爱情,不如说爱上浪漫;这是每个女人的故事。”我觉得这段话用来理解爱玛倒也很合适,虽然不一定对,却也不一定错,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探索和分析的角度。福楼拜没有对爱玛做出道德评判,也没有加入自己的看法,排除了主观抒情成分,可他给出的爱玛的故事是那么的精彩和别致,对于此,人人可以发表观点,可以发现新东西。有人说爱玛就是“女堂吉诃德”,确实有些许相似性,但爱玛似乎要现实、真实的多,堂吉诃德是很夸张,极其不切实际的,他具有更高层次的意义。

  6、《欧也妮·葛朗台》

  读后感:《欧也妮·葛朗台》应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最为人所知的篇章之一,老葛朗台是众所周知的吝啬鬼形象,“铁公鸡中的铁公鸡”。巴尔扎克很明显地在文中给老葛朗台贴上了“吝啬、贪婪”的标签,他本身也意在塑造这样一种典型形象,将人物刻画类型化了,并一定程度上运用了漫画笔法,简笔勾勒,紧紧围绕人物的某点性格特征展开表现。老葛朗台的性格就是“视金钱于一切之上”,他的行为、语言、心理等都离不开“金钱”二字,或者说除了“金钱”以外就无其他。老葛朗台是吝啬鬼、守财奴、偏执狂,正如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笔下的“畸人”,他坚持的真理便是“人生的意义就只是积攒金钱”。对于老葛朗台的吝啬、贪婪如何表现,我不想详细陈述,因为大家应该都把这点阐述、理解得差不多了。巴尔扎克不如福楼拜等人的“纯客观性”叙述,有时也会加入自己的主观意图和议论,感觉有比较明显的引导倾向,一次次通过自己的一些定论逐渐从外在强化读者对人物或主题等的认识,如文中有诸如“大凡守财奴都不信来世。对于他们来说,现世就是一切。这种思想给金钱统帅法律,控制时尚,和左右风尚的现今这个时代,投下了一束可怕的光芒,金钱驾驭一切的现象在眼下比任何时代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等的大段论述。并且,在文章一开头作者就明确给出了所要描写的人物的典型特点(原文:由于吝啬和爱财,葛朗台在家中是个锱铢必较的人物),这样读者就有了基本的“先入之见”,接下来的阅读就是一步步跟随作者证明这个观念。对这种看似给读者权利,实则一定程度上已经约束读者阅读心理的写作手法的评判,也许因人而异,也可供探讨。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作者塑造的这一形象是成功的。

  《欧也妮·葛朗台》也应该无一例外地能引发读者对“金钱”的思考。钱财对人性的扭曲越来越达到可怕的地步。有多少人的人生意义近似葛朗台?恐怕绝大部分人得承认。我们不该为还没有达到葛朗台吝啬之程度而庆幸,而该记得在为金钱而偏执、扭曲自己的时候给自己提个醒。我们都太容易偏执,甚至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偏执和成心,并对别人的不义之举指指点点。

  7、《汤姆·索亚历险记》

  读后感:对于这样一部享誉世界的儿童小说,很多人应该早在儿童时期就在父母的指导下完成了阅读。我的童年太缺乏文学的熏陶,所以以至于在大学的殿堂里,才得以用几个小时的时间,陪汤姆·索亚历险了一番。现在的我再也不能以孩童的心态仿效汤姆如何去寻求刺激及玩的乐趣,而是带着回忆的、感慨世事已惘然的心态,更理性地想,对于作品,我应发挥自己已有的文学素养进行条条在道的专业鉴赏,或者,最好我能够学习伟大作家的写作精髓然后进行自我创作??这些的确都是我想做的,只是在进一步的努力中。儿童小说看似简单,但要创作出真正好的作品并不简单,大部分能写很高深的文章的作家不一定能写出优秀的儿童作品,或者他们根本对此不屑一顾。我始终觉得中国的儿童文学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没得到足够的发展。

  马克·吐温的儿童小说能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进行一次精神之旅,顽皮、聪明的汤姆·索亚被人喜爱,或许因为在他身上有自己的影子,很多人可能曾经都是一个“汤姆”。汤姆的那点小幸运也会让很多人羡慕加嫉妒。马克·吐温流畅、活泼的文笔把儿童小说把握得游刃有余,但我也冒犯地觉得小说带有“大人”的口吻,有些描述近似大人的理解,过于深刻,例如在第31页,作者对人物“买弄”的观察和点读,感觉是成人看事才有的理性,且“那位伟大的人物在那里坐着,脸上挂着堂皇的笑容,法官的庄严阳光般照耀着整个大厅,他自己也沐浴其中。其实,他自己也是在‘买弄’”一段带有一点讽刺意味。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原汁原味、尽可能贴近儿童思维的儿童小说。

  这部小说的语言并不艰深,我想我更应该读读英文原著,可惜没找到英文本。

  8、《小城畸人》

  读后感:不得不说意识流小说是神秘而难以捉摸的,总觉得接触这一类的作品需要足够成熟的心智,要不然便读不懂。意识这种无形的存在容易让人混淆真假,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一个人更难以完全追寻到另一个人的意识流动,觉得每读完一篇,便留下一个或几个我的理解无法企及的深刻问题,最后堆积起来是“一头雾水”,多看几遍,才得以抓住点头绪。对于流动变幻的意识,用再多的文字去表现似乎都显得有点苍白和不足,且以有限追无限,是人类始终面临的困境,追求的过程极有可能伴随身心的煎熬。我不能确定这种探索是否真的有意义,也知个人的叫嚣是无用的或许也是幼稚的,现在的人类还不允许就停止对思想的探索和前进的脚步。

  虽然我个人不喜欢现代派一贯呈现的深刻、阴暗、悲观、虚无感,有时却也感受到这特殊的另一种存在的魅力,且知要有足够的才力才能成就好的现代派作品。安德森一直被认为是现代美国文学的先驱者之一,他的《小城畸人》是我除《变形记》外接触的第二部意识流之作,看完倒生发对小说人物隐隐的感动和同情,也许是因为《小城畸人》的关注定位于普通、平凡的小人物,让读者容易有切身之感。它像其他意识流小说一样注重表现人物意识活动本身,忽略故事情节,着力描写人物心理的种种微妙的感受,开掘深层的意识来展露隐蔽的灵魂和内心世界。也正如译本序里说作者“凭借敏感的想象力和透视力,抓住一种气氛或是一种情调,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物,一股狂热或是一种梦幻,加以描绘或点染”。作者更是把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进行了发挥,使得小说更神秘、更具吸引力。

  《小城畸人》看是由几十篇独立的短篇小说构成,实则又有一个人物将每一篇串联起来,老师上课提到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也使用这种多维透视的“串篇人物”结构,布局给人新颖之感,或许安德森有受巴尔扎克的影响。观其内容,作者在开篇献辞里便说“谨以此书纪念我的母亲??母亲对周围生活的锐利观察,首先在我的心中唤起了透视生活表层之下的渴望。”由此我们可知作者写书的目的和观察的视角。此后作者便凭借他的梦、回忆、亲身体验、想象和直觉等给读者呈现了一批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形象,有教师、医生、木工匠、农场主、平凡的母亲??作者把他们称为“畸人”,而对于“畸人”,作者在《畸人志》里给出了自己全新的解释,“使人变成畸人的,便是真理”,“一个人一旦为自己掌握一个真理,称之为他的真理,并且努力依此真理过他的生活时,他便变成畸人,他拥抱的真理便变成虚妄”。我的理解是:任何以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得出的观念可能都是片面的,但大部分人都固执己见,以为自己掌握的是绝对正确的,有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自我服务式偏见”,这是心理上的畸形和阴影,容易让人产生“心病”。就此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一个“畸人”或者很容易就沦为“畸人”。曾经遭受的某次精神创伤很可能就在不预知的某个时刻迸发出来,突然给一个人的行为造成重大影响,甚至让人表现异常。安德森笔下的人物就常有某种“郁积”,这种难以名说、无形的创伤非常微妙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物一时的举止甚至一生的命运。创伤里有被压抑的情欲、不愉快的婚姻、不被理解的人际交流、有老者对青春的追悔等等,这都是常人容易遇到的。如《小城畸人》之《手》里的教师阿道夫·迈耶斯爱抚学生的双手竟被误解为污秽的淫手,因此,他被驱逐出校,被人唾骂,无辜、善良的阿道夫·迈耶斯便不自觉地自感有所过失,改性换名,终苦一生。阿道夫·迈耶斯的境遇也是我们在现实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好人受冤的故事不免引发反思和同情。每个人对人生都有自己的企求和观感,生活无不在摸索中前进,去找寻人生的真理不一定可得,而找到了又可能使人固守己见,陷入绝对的虚妄。作者有时也难以用文字确切地描述出矛盾的心理、寂寞的幻梦等抽象的存在,更多地以“某种东西”来代替说明,并尝试通过给出一些背景或当事人做出的行为让读者自己去领会和判断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意识里的感觉。在作者安德森的暗示和启示下,我觉得我突然离“意识流”更近了,慢慢地对某些感觉更加领悟了。细腻的文字滑过我的脑海,改变着我的“意识流”。

  9、《变形记》

  读后感:很多人对卡夫卡的意识流尤其不理解,甚至觉得《变形记》里的甲壳虫有点恶心,我曾经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后来参考他人的理解,慢慢便有所懂得。尽管理解作者是用看似荒诞、奇怪的变形来表现人类生存可能遇到的一种状态,有时候又消极地想作家或读者真须这么“自虐”么?须要耗尽神力去直面和探究那样一些还没遇到却可能存在的可能么?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称小说家为“存在的勘探者”,把小说的使命确定为“通过想象的人物对存在进行深思”,“揭示存在不为人知的方面”,他也从“可能性”的角度来理解卡夫卡,可见昆德拉对作家的探索精神是极其赞许的。庄子说:“生有涯

  而知也无涯,以有涯追无涯,殆矣。”我们会不会因为存在潜意识里的忧患和孤独感的潜滋暗长而终于让自己的生活受影响呢?卡夫卡对人生、人性思考得深刻,这点已毋庸置疑,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在卡夫卡的骨子里或潜意识里或许就经常存有孤独、矛盾、焦虑之类的阴暗因子。临终时他想把自己的作品付之一炬,我想可能是孤寂的他担心被人误读吧,倾向悲观或看得透彻的人很容易就相信人与人之间是难以沟通的。可是作品还是得以保存了下来,对于作者写作的每个真正的意图我们不得而知,误读或许总会存在,但对于文学作品,有多种解读的可能,能引发不同人的不同思考,这不也正是它的可贵之处吗

  现在,我承认我还无法对卡夫卡的作品进行深刻、系统的理解,随着阅历的加深,以后读起相同的文字,或许与此时的感受会有很大的不同。在他的几篇短篇小说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判决》和《乡村医生》,这两篇小说带给我一丝触动,《判决》里的用刑被描写得触目惊心,极其残忍,揭露了执行官们对国家法律的盲目支持及国家机器对人的残酷迫害,作者以冷峻的笔调写出人至于残忍、麻木、无奈的可怕。《乡村医生》则似乎以一个简洁、精炼而精致的故事揭示人的自私性及不被理解的孤寂感。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医生就必须有救死扶伤的义务,被需要时,不管自身愿不愿意,最好还是得服从需要,否则招来非议。治疗后结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医生的医术水平的高低,好则名传千里,坏则“遗臭万年”。其实,医生也只不过是一项职业,只是工作内容的特殊和重要性使得他们肩负着似乎不可违背而又超重的责任和使命。也如有些人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作家就应肩负社会责任,写出有质量,爱国、爱人民的“好作品”,支起精神的脊梁。想想这也是对作家不公平的待遇。放大到更广阔的领域,也许我们见到人还是同样的自私,许多人还是处在不被公平对待的境遇中。卡夫卡揭示着人类的种种困境,可对于揭示困境的理解成了我新的困境。人的困境总是在不断地重复着、不断被诉说着、不断被发现着

  10、《瓦尔登湖》

  读后感:书的封面上说:“这是一本恬静的、充满智慧的书。”简单而又恰当的一句概括。我尽量平静着自己的内心,读这些一百多年前写下的文字。我很想回到家乡的某个山中,坐下来,静静体味这本书,然后也写下一些感思的文字。这样,我的心会更加静,我会获益更多。我完全有这个条件,可从来未去尝试。小时候在山头、田间、水边不知跑过多少回,留下过多少足迹,只是孩童有的全是单纯娱乐的心态。当我渐渐有了思想,走进大自然的机会便越来越少了,偶尔重走故地,有的只是陌生的感觉。记忆飞快地逝去,山、田、水变化了一季又一季,风雨吹洗的这片土地属于我的时候是在几世纪?远,很远,越来越远了??我怕杂草扫身,怕飞虫,怕走磕碜的乡间小道,便捷的城市生活竟然让我如此脆弱了,乡间的大自然是不是越来越被像我这样的人遗弃了?不再深究,最起码因为梭罗的《瓦尔登湖》让我在今天意识到并提醒自己注意这个问题,我的记忆猛然复苏,现在作为成年人的我如果有了可行的想法,该不会拖拉着不行动了。我会不会像梭罗一样去享受大自然,在自然中思考,谁说得定呢?梭罗说:“充满自信地追求你的梦想!去过你梦想中的生活。当你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宇宙的法则也会变得简单。”是啊,只要有想法了,我还怕什么呢?!

  曾经我只知道有一个似乎专属于一个叫梭罗的人的湖叫瓦尔登湖,一切只知其名,如今通过真正的源头之书,而知其实——梭罗和“他的自然”的故事。全书由“我”来发言,让我感受到作者体验之真实,我也赞成作者的这种“不谦逊”。写“我”之所见所闻所感,写得并不俗气,而是精致、优美;外人看来是单调的生活,在“我”的笔下丰富而多彩、有趣而迷人;同样是写生活,“我”写出的却是哲思。梭罗的确是智慧的,从行文中感觉他是个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地质学家、旅行家、又是思想家、诗人、农夫。从我标榜的这种种头衔,就知他的故事会多么独特。他真正是去享受生活,全面调动了听觉、触觉、味觉、视觉等各种感觉。他观察草、木、鱼、虫、鸟、兽、天、地、山、川这些大自然最富有的东西,因为用心,所以观察得细致、精妙、别致。当他以平等的、友好的眼光看待这一切的时候,他已与它们融为一体,领会了这一点,便不用问梭罗寂不寂寞。不知是景色使得梭罗的文笔美了,还是梭罗的文笔使景色美了,或许是相得益彰吧!瓦尔登湖在作者的描述下似乎能在我们面前现出原形,从形状、水的颜色、周边的景致到四季的变化甚至深度,我们都能一一得知。总之,借助梭罗的想象、渲染、刻画,瓦尔登湖变得神秘而迷人。透过许多描述,我们都不得不说作者的观察力是惊人的。同时,作者在叙述每一个主题时,无不加入自己的人生哲学,他有自己的推崇的生活哲理,颇有主见。他的想法可能一般超出世俗的常人的理解范围,更加深刻。会思考、勤思考的人一定不是懒惰的人,不能使自己的精神富足的大有人在,现在的人的确走的太快了,在不停地、贪婪地追逐外在的东西,忘记了停下来,静一静,想一想。体会着身心疲惫了而找不到原因的悲哀。

  梭罗是特殊的,我们也许没有机会去体验那同样的生活,但我们似乎不应该拒绝如此的智慧。

外国优秀名著

  “若干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的开篇这样写道。布恩地亚上校的记忆犹如一滴墨水坠落在宣纸上,无法停止地渲染开来。

  恰如《百年孤独》这个题目给人的感觉一样,开篇这段话,马尔克斯将时间和空间拉长延展,给读者以脱离现实时间的魔幻般的感受。

  1965年马尔克斯开始创作《百年孤独》,1967年6月29日小说发表。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马尔克斯。马尔克斯曾言:“活着为了讲述生活,生活并非一个人的经历,而是他的记忆。”《百年孤独》里描述的那样一个几乎神话般的世界,那里有马尔克斯童年眼中整个拉美国家真实历史的影射,有近代拉美社会百年变迁的缩影和拉美人民的精神意识,同时也融入了人类百年生存的斗争历史和凝聚的经验和精神,同时还提出了对现代人和社会命运发展前途的思索和探讨。所有这一切的内涵意义使《百年孤独》成为一部具有史诗意义的作品。

  小说的情节离奇令人迷惘。在小镇马贡多,布恩地亚家族上演着百年的兴衰史。这个家族由衰转盛,又由盛转衰,一百年的历程,转来转去,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一切都逃不出一个诅咒。霍·阿·布恩地亚与表妹乌苏拉近-亲结婚,阿苏拉担心会像姨妈和姨父近-亲结婚那样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而拒绝与霍·阿·布恩地亚同房。布恩地亚与邻居发生口角的时候,布恩地亚因为邻居嘲笑他被乌苏拉拒绝同房而杀了邻居。结果死者的鬼魂不断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搅得布恩地亚一家日夜不宁,布恩地亚家族被-迫迁移到小镇马贡多。起初布恩地亚家族人丁兴旺,但是随着内战的爆发和外敌的入侵,布恩地亚氏的命运急转直下,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领导的32次土著居民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到了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的时候,因为与姑妈乌苏拉通婚,结果生下一个带尾巴的男婴,正好应验了一百年前吉普赛人用梵语在羊皮纸上写下的密码,而这个密码的破译者就是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自己。这个无疑充满了讽刺的意味。而这个带尾的男婴,被蚂蚁咬烂以后拖入了蚁穴。随后,小镇马贡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

  小说的架构是一个往复循环的结构,不管是情节或者是时间,甚至是人物的名字。马尔克斯将布恩地亚家族和读者拖入一个循环的时空中,让布恩地亚家族去经历循环的命运,让读者去感受布恩地亚家族的荣辱兴衰。作品自身的奇幻还不足以实现魔幻现实主义这一风格的完整性,同时读者在作品阅读过程中的镶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百年孤独》以复杂的背景和离奇的情节鹤立于拉美文学史之林,作品充满了理想的光辉。遥远的马贡多小镇上发生着离奇的事情:奥雷良诺领导了32次起义结果都失败;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在晚年不断地织裹尸布;奥雷良诺第二则是不断地修理门窗;俏姑娘雷梅苔丝每天要洗好几次澡;小镇马贡多一场骤然而至的雨持续下了四年十一个月又两天,此后十年,马贡多滴雨未下;布恩地亚家族的人对美尔加德斯的磁铁痴迷不已并且反复上当;第七代奥雷良诺是一个出生就有尾巴男婴,却被蚂蚁咬烂后拖进蚁穴;随后一场飓风吹走了马贡多小镇,吹走了一切,比那场持续四年十一个月有两天的暴雨带走的更多……读起来总是给人很虚幻很缥缈如此不真切的感觉。

  马贡多百年的变迁和布恩地亚家族的兴衰荣辱,是整个拉美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

外国文学名著

  尼可斯·卡赞扎基斯《基督的最后诱惑》

  米洛拉德·帕维奇《哈扎尔辞典》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佛朗西斯科·阿亚拉《惨死如狗》

  若泽·萨拉马戈《修道院纪事》

  吉马朗埃斯·罗萨《广阔的腹地:条条小径》

  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

  卡洛斯·富恩特斯《阿尔特米奥·克鲁斯之死》

  德尔·帕索《帝国轶闻》

  劳拉·埃斯基韦尔《恰似水于巧克力》

  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

  简·里斯《藻海无边》

  莱萨马·利马《天堂》

  卡夫雷拉·因方特《三只忧伤的老虎》

  塞维罗·萨多伊《眼镜蛇》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阿尔瓦雷斯·加尔德阿萨瓦尔《白痴市场》

  何塞·玛利亚·阿格达斯《深沉的河流》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绿房子》

  布里塞·埃切尼克《胡利乌斯的世界》

  何塞·多诺索《污秽的夜鸟》

  依莎贝尔·阿连德《幽灵之家》

  埃内斯托·萨瓦托《英雄与坟墓》

  胡里奥·科塔萨尔《跳房子》

  曼努埃尔·普伊格《蜘蛛女之吻》

  罗亚·巴斯托斯《人子》

  胡安·卡洛斯·奥内蒂《造船厂》

  罗伯特·佩·沃伦《国王的人马》

  诺曼·梅勒《裸者与死者》

  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

  伯纳德·马拉默德《店员》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

  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

  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凯瑟琳·安·波特《愚人船》

  卡波第《冷血》

  库尔特·冯内古特《五号屠场》

  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

  约翰·欧文《加普的世界》

  威廉·斯泰伦《苏菲的抉择》

  艾丽丝·沃克《紫颜色》

  威廉·肯尼迪《斑鸠菊》

  拉里·麦克默特里《孤独鸽》

  托妮·莫里森《宠儿》

  E.L.多克特罗《比利·巴思格特》

  简·斯迈利《一千英亩》

  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

  安妮普鲁《船讯》也不要忘记

  迈克尔·翁达杰《英国病人》

  帕特里克·怀特 《人树》

  汤玛斯·肯纳利《辛德勒的名单》

  彼得·凯里《奥斯卡和露辛达》

  伊夫林·沃《旧地重游》

  格雷厄姆·格林《问题的核心》

  威廉·戈尔丁《蝇王》

  莫丽尔·斯帕克《布罗迪小姐的青春》

  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

  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

  维·苏·奈保尔《大河湾》

  A.S.拜厄特《占有》

  石黑一雄《千万别丢下我》

  伊恩·麦克尤恩 《阿姆斯特丹》

  朱利安·巴恩斯《亚瑟与乔治》

  J.唐利维《姜人》

  阿尔贝·加缪《鼠疫》

  让·吉奥诺《屋顶轻骑兵》

  弗朗索瓦丝·萨冈《你好,忧愁》

  阿·罗伯—格里耶《橡皮》

  米歇尔·布托尔《变》

  雷蒙·格诺《地铁姑娘扎姬》

  克洛德·西蒙《弗兰德公路》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熔炼》

  勒克莱齐奥《战争》

  米歇尔·图尼埃《桤木王》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暗铺街》

  乔治·佩雷克《人生拼图版》

  菲利浦·索莱尔斯《女人们》

  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

  安德列·马奇诺《法兰西遗嘱》

  让·埃什诺兹《我走了》

  柯莱特 《流浪女伶》。

  E.P.雷马克《凯旋门》

  君特·格拉斯《铁皮鼓》

  西格弗里德·伦茨《德语课》

  海因里希·伯尔《莱尼和他们》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香水》

  马克斯·弗里施《能干的法贝尔》

  托·迪·兰佩杜萨《豹》

  伊塔洛·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

  翁贝尔托·埃科《玫瑰的名字》

  皮兰德娄《忘却的面具》

  黛莱达《风中芦苇》

  马莱尔巴的《蛇》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

  索尔仁尼琴《癌症房》

  阿斯塔菲耶夫《鱼王》

优秀的外国文学

  事实上,蕴含着民主主义思想的资产阶级作家作品,远不止于此。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批判现实主义等各个时期的资产阶级文学的名篇,很多部有民主主义的精华。尽管这些作家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然而,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衡量,我们不能不承认它们的进步价值。即使在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厂仍然可以从中吸取民主主义思想的精华。周扬同志在谈到这方面问题‘时曾指出: 文艺是最广泛的人踌业,人民对-r艺的--‑是多方面的,多种多样的。祥脾靠现代社会主义文艺·而要吸收中川沽一今一切带有人民性、民主性的有价值的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样,才有利手对广大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教育,才能满足人民的各种不简的多方面的需要。

  由此可见,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学,是帮助提高我国人民精神素质的助力。但同时又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所上‘任何民族要发展本民族的文学,都不能闭关自守孤芳自赏。只有不断从外民族文化冲吸取新机,才能使本民族的文学之树常绿常新。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是不胜枚举的。

外国文学

  《呼啸山庄》中的哥特风格分析

  张如怡201300051104中文2班

  【论文摘要】:哥特小说最早出现在18世纪的英国,并由此掀起了一股哥特小说的创作热潮,许多作家或多或少地将哥特风格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艾米莉·勃朗特则把哥特风格淋漓尽致地融入到了《呼啸山庄》中,使这部小说充满了迷幻色彩。

  【关键词】:艾米莉·勃朗特,哥特,《呼啸山庄》

  导论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艾米莉·勃朗特则被誉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呼啸山庄》中充满迷幻色彩的哥特风格的描写更是为这部小说增添了不少看点和值得品读研究的的细节。但是它在出版之初并没引起太大反响,反而被一些学者斥为骇人听闻、荒谬绝伦、毫无意义的一部作品,受到激烈攻击。直到半个世纪以后,它的价值才逐渐被人们发掘,特别是其中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哥特式风格的描写更是给读者带来一种神秘、紧张、刺激的阅读快感。本文将从故事发生的环境、故事情节、人物类型以及主题意识方面分析哥特风格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及其影响。有不少研究人员已经从上述几个个方面分析了哥特风格在《呼啸山庄》的运用:邓颖玲《论艾米莉?勃朗特对哥特传统的发展》(《外语教学》,2005年第4期)认为,艾米莉在借鉴哥特传统的同时,在小说故事的场景构筑、主题、人物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对哥特小说进行了改造和发展,拓宽了哥特小说的广度与深度;蒲若茜的《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认为小说打破了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小说的范式,触及了人性深处的非理性层面,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还有数十篇期刊论文同样作了相关讨论,但就角度和深度上没有超出上述两篇文章。本文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综合,并在一些环境、人物细节上体现出的哥特风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使哥特风格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更为明显。

  哥特小说的起源及其特点

  哥特小说中的“哥特”(Goth)一词来源于古代北欧条顿民族(即古日耳曼族)的一个部落的名字,这个部落原是游牧民族,“曾以野蛮剽悍、嗜杀成性而著称”。大约公元5世纪条顿民族摧毁了强大的罗马帝国,罗马人称哥特人为蛮族、未开化的民族。

  西罗马帝国灭亡一千多年以后,意大利人法萨里(Vasari,151l——1574)用哥特一词来指称一种为文艺复兴思想家们所不齿的中世纪建筑风格。这种“哥特式建筑”曾风行于12至15世纪的欧洲,主要用于建造教堂和城堡。其特点是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隘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等等。这样,“哥特”的派生词“Gothic”就具有了“野蛮的”、“粗野的”,“中世纪的”、“黑暗的”等多重意义。而瓦尔马认为,在英语中,“哥特”一词的真正历史开始于18世纪,主要具有野蛮、中世纪和超自然三种含义。

  到了18世纪中后期,哥特一词又成了一种新的小说体裁的名称。这一名称最初来自1764年贺拉斯·沃波尔(HoraceWalpole)发表的小说《奥特朗托城堡》(TheCastleofOtranto),其副标题就是“一个哥特故事”(AGothickStory)——发生在中世纪古堡里的关于家族败落的故事。随后,哥特小说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盛行于英国,佳作频出,影响深远。“英国哥特小说,简言之,即一种恐怖和神怪小说,这种小说多以中世纪的城堡、修道院、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描写由于满足个人情欲或争夺财产而引起的迫害、谋杀等笼罩着神秘的恐怖气氛,具有怪诞紧张的不寻常故事。在这种小说中,一切都被夸张到惊世骇俗的地步,容不得任何中间的、寻常的、平凡的、一般的东西,因此又被称为‘黑色小说’”。

  二、《呼啸山庄》中的哥特风格

  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无论在故事发生的环境、故事情节、人物类型以及主题意识方面都体现了浓郁的哥特风格。

  环境的恶劣恐怖

  虽然《呼啸山庄》的故事并不是发生在阴森恐怖的古堡里,而是在荒野的山庄里,但山庄古老的历史、抑郁而阴森的气氛以及恶劣的气候毫不亚于前者:呼啸山庄坐落在约克郡的一个荒原上,它远远高于海平面,完全暴露在恶劣的气候中,这里终年刮着猛烈的北风。“你只要看一看房子尽头那些疏疏落落、干枯低矮极力倒向一边的枞树,还有那朝一边伸着细枝、好像在向阳光求乞的荆棘,就会想见从山那边刮过来的北风的那股劲头了”;山庄外面:“狭窄的窗户都深深地砌在墙壁里面,房子的四角都有巨大突出的石块护卫着。”大门周围留着“奇形怪状的雕饰”,还刻着“一五○○这个年份”和“哈顿·恩肖”;山庄里面,终年不见阳光透进来,阴森森的,冒着一股寒气。《呼啸山庄》弥漫着一种既暴烈又多变、既真实又荒诞、既狂热又冷酷的奇特氛围。艾米莉以诗人敏锐独特的想象,紧紧扣住大自然中的原始意象,把笔触伸入到了人物灵魂层面中的野性空间,向人们展示了那足以席卷一切的心灵风暴,与试图扼杀心灵的人为荒原之间的冲突。荒原与风暴是《呼啸山庄》中最基本、最典型,也最富有意蕴的原始意象。

  (二)情节上的哥特风格

  《呼啸山庄》,艾米莉这部唯一的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的死亡事件和死亡意象,自杀、他杀、身体死亡和精神死亡等多种形式,足以体现作者对死亡题材的偏爱,死亡中所蕴藏的如山洪般爆发的激情,或凄美绝望的悲剧都令艾米莉迷恋不已。

  《呼啸山庄》中的一个场景——洛克伍德的梦境被拉尔夫?福克斯称为“整个英国文学中最动人的场面”:他睡在凯瑟琳的床上,在恐怖的梦魇里,他抓着窗外那个哀号着的鬼的瘦小手腕,把它按在破窗玻璃上,“来回地擦着直到鲜血滴下来,粘湿了床单。”与凯瑟琳素未谋面却被惊醒的洛克伍德坚信那是她的亡灵,而深爱凯瑟琳的希思克利夫更深信不疑:“我很相信鬼魂,我相信它们能够,而且的确是生存在我们中间!”失去爱人的希思克利夫渴望借亡灵来抚慰自己的痛苦。黑夜的颜色与鬼灵的飘渺融为一体,而梦的不真实和醒后的真实世界完全重合,似真似幻的场景带给人们惊心动魄的恐怖体验。梦境中的亡灵,血迹斑斑的手,打破的玻璃窗,无一不透露出诡异的哥特色彩。这种意象的怪诞“令读者产生惊惧、敬畏的心理,感到它高不可攀、深不可测,而自己则渺小微弱。”

  还有洛克伍德来山庄被一群恶狗围攻,希思克利夫吊死就要产仔的长毛垂耳狗,亨德莱把刀子插进耐莉的牙齿间、把自己的婴儿沿着楼梯往下扔,凯瑟琳用指甲把伊莎贝拉的胳膊拧得发青,小凯瑟琳嫁给已经死去的小林顿……这些令人触目惊心、毛骨悚然的景象,无不使人联想起阴森恐怖的哥特画面。

  在小说的末尾,我们还读到,呼啸山庄一带的乡亲经常看见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一起在荒原上、在教堂附近、在宅子里面游荡;甚至不会撒谎的牧羊的小孩也哭哭啼啼地说,看到希思克利夫和一个女人在在山崖底下。这些描写都充满了浓厚的哥特味,使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气氛。

  (三)人物类型的哥特模式

  《呼啸山庄》中许多人物变态扭曲的性格、极致永恒的爱、狂暴的复仇心理以及怪异可怖的行为无不体现出浓厚的哥特风格。

  希思克利夫就源自于哥特传统中的恶棍英雄,他既是迫害者又是被迫害者。希思克利夫从小饱尝生活的艰辛,无父无母,流落街头,幸得好心的老恩肖先生收留,没想到却落入更深重的苦难深渊,受到亨德莱的百般虐待和压迫,遭到恋人的遗弃,发誓报仇。自此,一个被压迫者变成了残暴的压迫者,为了复仇,他谋取了亨德莱的财产,骗取了画眉山庄的所有权。甚至在下一代身上施展他的复仇计划,不仅折磨哈里顿与小凯瑟琳,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没有一点骨肉之情,只有赤裸裸的厌恶。这种狂暴与激情带来一种摧毁一切的破坏力量,他的所作所为无不带有哥特式色彩,简直是恶魔一般,最终不仅导致了恩肖和林顿两个家族的毁灭,而且导致了两代人的悲剧。

  《呼啸山庄》的女性形象也和哥特体小说的女性形象有相似之处。希思克利夫的妻子伊莎贝拉和典型哥特体小说《奥特朗托城堡》的女主人公不仅有着相同的名字,而且有着相似的性格“美丽,敏感,柔弱,被动”她自小生长在画眉山庄,养尊处优,温柔顺从,被希思克利夫恶棍英雄的魅力所吸引,成为其复仇的牺牲品。嫁给希思克利夫之后,遭到百般凌辱,终于不堪压迫而离家出走。

  (四)主题上的哥特风格

  哥特小说的主题大多是通过家族仇恨、继承权的争夺揭示人性的邪恶和阴暗。《呼啸山庄》的主题就涉及复仇、阴谋和继承权的争夺。

  呼啸山庄的老主人恩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一次外出时带回了被遗弃的希思克利夫。老恩肖十分疼爱希思克利夫,可是这却招致了老恩肖的儿子亨德莱的嫉妒和怨恨,但老恩肖的女儿凯瑟琳却和希思克利夫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老恩肖死后,亨德莱继承了遗产。于是,亨德莱百般虐待希思克利夫,让他从事繁重的体力活,把他当下人看待,甚至禁止他和凯瑟琳来往。这对童年时期的玩伴,此时已经成长为心心相印的恋人,亨德莱禁止他们来往彻底激怒了希思克利夫,激起了他疯狂的复仇决心。他曾对耐莉说:“我在打算怎样报复亨德莱。我不在乎能等多久,只要最后能报仇就行,希望他不要在我报复之前就死掉。”然而凯瑟琳在以为希思克利夫已经死了以后与富有体面温文尔雅的林顿结合。绝望的希思克利夫冒着大雨与黑夜间出走。多年以后发了一笔横财,返回呼啸山庄,开始为他以前所受的虐待以及失去的爱情疯狂复仇。他首先以赌博的方式从亨德莱的手中骗得了呼啸山庄,使其穷困潦倒,郁郁而终,并将他的儿子哈里顿降格为奴仆,剥夺他受教育上进的权利。然后,他又去画眉山庄寻找他失去的爱人凯瑟琳,凯瑟琳在婚姻与爱情中无法做出选择,身心憔悴,香消玉损。为了骗取画眉山庄,他勾引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与成婚。后来又诱使林顿与凯瑟琳之女——小凯瑟琳与自己体弱多病,奄奄一息的儿子结婚,骗取了画眉山庄的所有权。希思克利夫甚至将仇恨的目标转向下一代,疯狂虐待哈里顿、小凯瑟琳,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放过。由此可见《呼啸山庄》的主题——复仇与争夺继承权——完全是属于传统的“哥特主题”。

  结语

  艾米莉·勃朗特被誉为自由浪漫的荒原之子,她的这部作品里充斥着驰骋的想象力,富有自然和诗的灵性,使哥特小说的“黑色”焕然一新,注入了新的生机。她是讲述哥特故事的高手,诡异怪诞、深思之后却似乎合情合理、引人入胜的情节让人大为慨叹,超自然场景的设置亦是不同寻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部小说的叙述技巧一流,情感渲染高超。总而言之,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的故事环境、情节、人物类型及主题上都借鉴了哥特传统,使整个作品弥漫着一股神秘、阴森、可怖的氛围,并创造性地将浪漫主义的哥特传统植根于现实土壤之中,使这部现实主义著作具有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小说的主题深刻,在两代人的爱情故事中,体现了暴风雨与宁静,冲突与和谐的对立。它虽然面世于维多利亚时代,但是在哥特式小说作品中显现得那么卓尔不群,它具有现代性,吸引了众多的读者与文学批评家进行解读探讨,可以说,《呼啸山庄》属于时代,属于今天。

  [1]李伟昉:《黑色经典——英国哥特小说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孙静静:简论《呼啸山庄中》的哥特色彩,[J]读写与杂志,2010.6。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大学生入学档案自传范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