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书法作品
如何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苏轼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二、背景介绍
这首词是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三、原文呈现: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 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如下图所示:
四、注释译文
【水调歌头】:词牌名。本文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丙辰】熙宁九年(1076)
【达旦】至早晨;到清晨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胜(shèng):承担、承受。经受不住。(古代读shēng,现在一般读shèng)
【弄清影】弄:赏玩。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绮(qǐ)) 户:彩绘雕花的门户。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但愿】但:只。
【千里共婵娟】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何】几。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端起酒杯来向青天问候。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 ,今天晚上是哪一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五:作品欣赏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
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
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真正是流传千古了,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苏轼端起酒杯遥问苍天豪迈与雅兴,便令我心驰神往。脑海中,思绪瞬间回归千百年前,依旧是这一抹月光之下,豪放的苏轼喝得酩酊大醉,端起手中的酒杯,眼神迷离,似乎思绪正遨游在千百年前,用手中的酒敬着天上的明月,那轮亘古以来就存在的明月,不由得思考起来,这轮照耀过屈原,照耀过李白,照耀过杜甫的明月,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
月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寄托各种情感的载体,苏轼看到月,便想到了月亮之上那些传说之中的琼楼玉宇,也不知道那美轮美奂的仙宫,是什么时间了。其实,苏轼或许在这里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重回官场、重回世间权力巅峰的渴望吧。不然又怎么会有后面一句的“我欲乘风归去”呢?之所以是“归去”,而非“登上”、“造访”,便是因为以前便是那里的人吧。但那美玉砌成的楼宇啊,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因此才有了“高处不胜寒”的说法。苏轼已对那黑暗的朝廷失望了,才发出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感叹。虽孤单萧条,但却率性诗意。这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何其酷肖。
这明亮的月,这寂静的夜,总是令人不由自主的思考着,苏轼也不例外,他开始思考人生,一个尝尽人生百态的人,将人生描述为四个字:悲、欢、离、合。但无论是悲,是欢,是离,是合,生命健康都是最重要的,所以苏轼于全文的末尾,送上了对亲人朋友的祝福,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也就是王勃所写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了吧。
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读出了作者的率性放达,读出了作者对人生未来的迷茫,读出了作者对亲人朋友的思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词是1076年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名家评论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三:歌者袁绹,乃天宝之李龟年也。宣和间,供奉九重。尝为吾言:“东坡公昔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加江流澒涌,俄月色如画,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峰,命绹歌其水调歌头曰:‘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歌罢,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吾谓:‘文章人物,诚千载一时,后世安所得乎?’”
宋胡寅《酒边集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而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胡仔《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先君尝云:坡词“低绮户”,尝云“窥绮户”。二字既改,其词益佳。
胡仔《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馀词俱废。
元李冶《敬斋古今黈》卷八: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时词手,多用此格。如鲁直云:“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蜺。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盖效东坡语也。近世闲闲老赵秉文亦云:“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清程洪、先著《词洁》:此词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
刘熙载《艺概》卷四:词以不犯本位为高。东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究不若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
郑文焯评《东坡乐府》:发端从太白仙心脱化,顿成奇逸之笔。湘绮王闿运诵此词,以为此“全”字韵,可当“三语掾”,自来未经人道。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文本细读
摘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其魅力可见一斑。而后世对改词也是推崇备至。究竟其魅力何在?本文试图通过文本细读分析其艺术之妙。
关键词:明月;矛盾;感性;理性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010-02
宋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等等现行中学生课本中必选之篇目,如此一篇文章因何却吸引了无数的眼球,究竟其在艺术领域和思想领域有何独特之处?本文试图通过文本的细读来解决这一问题。
开头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话很突兀。首先,问的对象是青天。青天能思考能言吗?不能。作者知其不能回答还在问,这不是太没有道理,太痴狂了吗?其次问的内容是明月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何时有?这与屈原之天问很相似。更同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神似。而在科学还不发达的古代,这样的问是不会有答案。这也是没有道理,很痴狂的。不过有酒作为媒介就没有问题了。喝得醉醺醺了,头脑不清醒了,问什么就都行了。可是这样的问却有着内在因由的。屈原之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而李白苏轼也是由于自己仕途不顺,而生人生短暂迷离虚幻之感,故而问月从何时来的,以月之长久来暗示人生之短暂。因而可以上这一问虽是无理却极尽其妙的。接着作者写到“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宫阙,这自然是神话中天宫了,天上宫阙有无呢?自然不能确证,苏轼假定他有,还问今年是何年何月呢?作者进入创作之时,并不像科学家一样去考证,天上的月宫是不是真的有,而是直接进行假定,就像作者假定青天能够知道并回答月亮是什么时候有的一样。作者天真,淳朴之天性一览无遗。这里作者不是个理性的人,而是一个十分感性的人。这就是作家的天分。而由月过渡到月宫又是及其自然的。接着作者写到“我欲乘风归去”,作者说“归去”显然是把月宫当成了自己的家了,月宫是自己的家,那么人间就不是自己的家了。作者从问月到问宫阙再到想归去宫阙,显然是层层表达自己的明月的赞美与向往的。然而明月固然很神秘,而宫阙虽然美丽,作者也想归去。那么作者是不是就归去了呢?不然作者给出一个很简单的理由就否定了归去的意图,就是“高处不胜寒”。高处太过寒冷,这自然也是十分无理的,寒冷了可以烧火炉、住窑洞多穿些衣服嘛!好像寒冷了就没有办法了。其实寒冷只是作者的一个不成理由的理由,而真正的理由是,在人间可以“起舞弄清影”,自由自在,逍遥快活。孙绍振先生认为“就这样,苏轼营造了一种似人间而又非人间的意境,一种既醉又清醒的感觉,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人间与非人间之间,矛盾而又统一。有矛盾,有彷徨,才有特点,才精彩。正是因为太精彩,后世就有人模仿。”孙邵振先生抓住了在人间和天上宫阙这一矛盾作为分析的切入口,这显然是很准确的。可是究竟天上宫阙,和人间究竟在词中是否另有所指呢?很多诗评家认为有,是作者入世和出世的矛盾,最后取入世即在人间。应该说这样分析是很有道理的,我是赞同的。但是,宫阙很容易让我联想到朝廷的宫阙,而“归去”宫阙,显然作者本身就是宫阙中人,只是由于和王安石政见不合就自己请求下放。但是作者回到宫阙后,自然不能像在朝廷之外那般自由自在,逍遥快活了。他的上头是深受皇帝信任掌握着大权却与自己政见不同的王安石。因而宫阙虽然富丽堂皇,却很寒冷,却不能“起舞弄清影”。
词上阙写月是大手笔、大线条,也是大疑问大胸襟。词下阙作者从小处着笔,从细微处写月了。首先作者,用了三个动词“转”“低”“照”很客观的写了月的移动,暗示夜深甚至夜将逝,而人却未眠。这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与曾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艺术表现上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都表现了作者与对象间的深厚感情的。作者迟迟未能入眠的原因,我们可以从词中找到,就是怀念弟弟子由。怀念人,没有什么天份的作家,会写“我很思念你”“我很想念你”“我非常非常的思念你”,有天分的作家,则说我想念你,想的“孤灯挑尽未成眠”,想的“人比黄花瘦”。作者想弟弟想的整宿未眠,于是很着脑,作者说“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月亮阴晴圆缺是自然而然的事,哪里会认识你苏东坡呢?你们兄弟团圆我自圆缺,你们兄弟分离我也圆缺。然而,科学不妙的,逻辑上不合理的,在抒情达意里却是大妙。作者借月来怨,表达的是非常渴望与弟弟团聚,而不能团聚心生怨恨,加深了渴望团聚的思想感情,使得感情有了层次。这岂不是大妙。诗词之变异由此可见一斑。苏轼就是苏轼,当兄弟分居两地,自己深度思念弟弟的感情表达之后,转向自我安慰,他开始变的很理性了。他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话也很妙,而且成为格言式的话语了。“无理而妙”,有理却为何也妙了呢?首先,这个理之后蕴涵的是深深的感情,而这里的理,是感情极致的一种变异。如果没有深厚的感情,就不需要用这样的话来自我宽慰以及宽慰别人了。当我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内心里必然是有着排解不开的感情。其次,如此宽慰不一定真的就缓解了自己那深沉的思念,而仅仅是感情到了极致的一种自我宽慰。再次,同时表现出的一种洞察世俗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故能成就千古名言。词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是千古名句。这句话是理性和感性的高度融合。作者说“但愿人长久”,就是知道人之生命是不可能长久的,是不能像月一般长久。但作者依然“愿”人能“长久”,只要人长久了,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够共赏一轮明月。这样理性和感性高度融合着抒情可谓绝妙。我们知道,月的意象被古典诗词浸染成思乡怀人的意象。比如《古诗十九首》的《明月何皎皎》,比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等。正是因为月本身的特性比如圆缺,比如光线比较朦胧,比如无论在何处,只要天气晴朗只要有月大家都是一样的。纵然周围的事物都不是自己熟悉,但月亮是一样的,是大家熟悉的。因而月就成了思乡怀人的意象了。“千里共婵娟”,从事物的不完美发现了可以肯定,可以兴奋的一面,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的发现力。
从以上粗浅的分析可知,这首《水调歌头》被历来的学者文学爱好者推崇备至是因为其本身魅力。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结语:
纵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认识到这是一篇非常的优秀的作品,其优秀就在于它遵循了文学本身的审美准则,文学不同于科学,也不是感性或理性就美。文学做为一种独立之艺术遵循其本身的规律,有其本身的审美范畴。我们分析文本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文学本身独特的审美魅力,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3]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文本细读
一.手足之亲情切切。
纵览一番古今文史,苏轼与其弟苏辙(子由)的手足情谊是能让我们久久凝伫的。他们自幼“一起读书,一起玩耍”、“形影不离”,手足情深自不必说,踏上仕途之路后,兄弟二人的命运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政治见解相同,也都敢于直言进谏。他们因才略而被任用,也因才略而罹难。当兄长被一贬再贬时,弟弟也受到牵连,但弟弟对哥哥从未有过丝毫怨言。
1074年,苏轼由繁华的杭州调到荒凉的密州(今山东诸城),目的就是为了能与弟弟相距更近一些。原以为到了密州就能接近弟弟,―叙愁肠。哪知,苏轼来到密州时,面对的却是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惨淡景象。凭借文人的良知,他无暇嗟叹命运多舛,也顾不得探望想念已久的兄弟。等外界的一切归于平静之后,那一个“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的团圆夜,便不由自主地成了苏轼情感喷发的巷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皓月、这欢聚的场面,怎能不让诗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触景生情,情动辞发,苏轼挥笔写就《水调歌头》,一泄思亲的惆怅与伤怀。
这种思亲的伤感穿透了字里行间。“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一个“又”字几多无奈,一个“!”几许情伤。“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恼月、怨月、质月……怎样的宣泄才能释解满腔的思念呢?再看第5自然段,那一个接着一个的“!”,纵然是在求解脱,求豁达,却又如何说解才能解得了?子由呀,就让我们把彼此的思念藏在心底,让这一轮明月无声地传递吧。
像这样的情深意长,苏轼兄弟的许多诗词中都有咏叹。《和子由渑池怀旧》、《戏子由》,以及“兄唱弟随”《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及再后来的《西江月》,无不生动地表现了苏氏兄弟亲密无间的手足情。最为感人肺腑的是乌台诗案后,苏轼被囚,在狱中写下的绝笔。那是两首七律,诗中没有恐惧死亡,没有喋喋抱怨冤屈,萦绕不散的唯有那份浓浓的亲情,那对子由的留恋:“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再给来生未了因。”沉甸甸的忧伤与情谊交织在一起,让人猝然心碎,不忍再读。
一千多年前的这一段兄弟真情,正如《我的兄弟姐妹》中所说:“兄弟姐妹本是天上的雪花,谁也不认识谁;落在了地上,就融在一起,化成了水,永远不分开了。”正是由于苏轼从深厚的兄弟情义中汲取了力量,才使他从来没有被艰难困苦所压倒,而是满怀豪情,直面人生。
二.词境旷达意悠悠。
观苏轼一生,高潮和低谷相伴而生。有过春风得意,做过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也有过命乖运蹇,屡遭贬谪,甚至还有过“乌台诗案”的株连。可以说,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品尝过,人生各个层次的心境他都感受过。人生万象融会在他那聪颖的心田里,福祸无常的人生际遇又给他隐隐约约的暗示,于是,他默默地领悟到这不仅仅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政治阴谋的倾轧,不仅仅是“朝为朝中郎,幕为田舍翁”的官场沉浮,而是对生命意义的询问,是对人生在世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究竟为了什么的怅惘。就如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思考的那样,多少豪杰,雄姿英发,如公谨当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何等潇洒,但最终的结局却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切都化为泡影。苏轼以他那敏慧的心灵,触摸到了人生的终极命题。这是人类的司芬克斯之谜,苏轼自然无法作出解答,他迷茫,顿觉人生的空漠。
《水调歌头》就是这种心曲的独白。全词在咏月怀人中,寄托了苏轼对生活的感喟和思考。他想乘风归去,超越尘世,但又深自彷徨,担心难耐那份清冷和孤寂。与月默默对视,愁绪又起,月真是不解人意,“无情”得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让人徒生遗憾与惋惜。有什么办法呢?唯有“转念”,自我解脱而已:“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既然如此,那就用坦然的态度来对待自古难全的事情,祝福天下人“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此时心绪似乎归于宁静达观,但那份自我排解下的苍凉依然令我们感慨不已。
这的确是人类一段最迷茫最深厚的感情,他使苏轼摆脱政治和仕途的羁绊,凌驾于宇宙万象之上,在一个更高的支点上来审视人生,感受着先觉者的幽冷和孤独。然而,他能以坦然的态度来审视人生的空漠,以天真的乐观悟化这份凄凉,这是苏轼的本事。人,可以逃离政治,但人不可逃离人生,不可能逃离人生的悲欢,既然如此,不如坦然而平静地接受。这便是苏轼,便是千古名篇空漠叹惋雨又旷达飘逸的魅力所在,便是中国古典文化久远的精髓所在,便是古今无数文人墨客心怀虔诚所在。
三.千古名篇浅显出。
《明月几时有》全文紧扣“思念”,转而“埋怨”,进而“宽慰”,最后“祝福”,把叙述的重点落在思念弟弟的有感而发上,无论是前半部分的介绍,还是后半部分苏轼的心灵独白,都显得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而关于这首词其它所要表现的、反映的内容都简去、略去。这样删减的用意,就是从四年级学生的知识、情感、价值观的可接受度出发,顺承他们的心理结构,以使《明月几时有》这样的名篇在这一年龄段得到更好的诠释。
那么编者在编撰此文时,是不是就只取此枝叶而弃其他于不顾呢?教材中有几处细节,颇值得深思。
第一处细节是两处……“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苏轼怨月,还会感慨些什么呢?如果对苏轼的经历了解得更多,他又会生发什么样的感叹呢?这是一处。另一处在文末,“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吟诵的诗句文中只取了最后两句,那么省略的部分是什么?学生一定有求解的渴望。从这两处省略号,就能看出编者的匠心,它们是引领学生继续探究的契机。
第二处细节是文中的几个词。一是“心绪不宁”,思念弟弟到“心绪不宁”,“怎么也睡不着”,转而埋怨月亮,可见这一份情感的深厚非一般能比。这该是怎样的一份手足情呢?二是“转念”一词,古往今来,浩渺的诗词流中,有几人能于愁肠百结中倏忽一转念,而旷达、彻悟?唯苏轼偏是能这样悟化凄凉的人生,这一点便使他的人格魅力彰显于芸芸众生。这种悟化是否就是洞彻,就能出世,就如仙化羽翼一般超凡脱俗了呢?“似乎宽慰了许多”中的“似乎”作出了解释:苏轼并不是仙,他只是心怀澄澈,能以坦然审视人生,在审视中生出一份安闲,在凄凉中透出一丝暖意。这便是苏轼。
何红娟,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昔年明月几时有,
把酒畅饮问青天。
须不知天上宫阙,
却问今夕是何年
念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及玉宇,
青山高处不胜寒。
傍水起舞弄清影,
又曾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望低绮户,
照无眠却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与离合,
月有阴晴及圆缺,
曾想此事古难全。
观牡但愿人长久,
高歌千里共婵娟。
赏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上片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起句奇崛异常,词人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诗意,用一问句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词人的提问,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其中蕴涵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作者之所以要化用李白诗意,一是李白的咏月诗流传甚广,二是苏轼经常以李白自比,这里也暗含此意。李诗语气比较舒缓,苏词改成设问句以后,便显得峭拔突兀。苏轼将青天作为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不知”二句承前设疑,引导读者对宇宙人生这一类大问题进行思考。“天上宫阙”承“明月”,“今夕是何年”承“几时有”,针线细密。继续设疑,也将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推进了一层。设问、思考而又不得其解,于是又产生了“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李白被称为“谪仙”,苏轼也被人称之为“坡仙”。词人至此突发奇想,打算回到“天上”老家,一探这时空千古奥秘。苏轼生平自视甚高,以“谪仙”自居,所以他当然能御风回家,看看人间“今夕”又是天上的何年?仙境是否胜过人间?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以及《前赤壁赋》描写自己在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皆产生于共同的思想基础。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换头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夜深月移,月光穿过“朱阁”,照近“绮户”,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月圆人不圆是多么令人遗憾啊!词人便无理埋怨圆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同时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不幸离人的同情。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便转而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故结尾“但愿”便推出了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突破空间的阻隔,让对明月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张九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
此词想象奇拔浪漫,笔势矫健回折,形象洒脱生动,“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词序》)。其清旷健朗之格调大异于花间、金奁之柔媚婉约,初露东坡豪放词风范,读来令人耳目一新。但更为启人心智、隽永有味的还是苏轼对人生、对物理的睿智的思考。宇宙里、自然界、人生中原本有无数的缺憾。鲜花娇美,芳草茂绿,但枯荣有时,美景不永;亲情系心,相依相恋,而悲欢离合,聚散无常;时光无限而人生短促;怀才有志而机缘难凭……大千世界竟是这样美好而又缺憾地奇妙融合,诗歌赋吟因此才有那么多的惜春悲秋、伤离叹老之作。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士哲人困于这种人生的缺憾而悲愤不平;有多少骚人墨客惑于这种人生的缺憾而颓唐忧伤。岁月悠悠,现在轮到东坡。他“奋励有当世志”,但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只好自请外任,当有壮志难酬之恨。中秋佳节,兄弟同在齐鲁,相望而不能相晤,是有亲人不得团聚之苦。年届不惑,人生入秋,渐知人生短暂之紧促。时值中秋,霜风渐紧,将近万物萧杀之萧条。洞悉事理的东坡此时此刻对人生、物理的缺憾该有多少深切的感受!所以,他的词里才有那么多情感、思想的跌宕、回折。但是他绝不沦于忧伤颓唐。他站高一层,放开视野,以古今事理排解一己之郁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虽因离别而苦,月也并非永远团圆。万事万物之圆美、欠缺总在不容抗拒的循回轮转之中。既然如此,又何必耿耿于月圆人散呢?继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超越了时空、地理的局限。“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共赏明月意味着双方健在并互相思念,这就足以令人庆幸和宽慰。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夜晚,我站在阁楼上,望着天上的月亮,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感觉有丝丝凉意,我问月亮:“你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不知在天上,这一天是哪一年了
望着月亮,好想飞到天上去,可是那只是幻想,月宫那么寒冷,哪里比得上温暖的人间?看着月亮,脑海中出现嫦娥在上面跳舞的场景,我跟着脑中浮现的场景,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可在眼中出现的,只是一轮皎洁的月亮挂在天上。
随着时间的流逝,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的挂在雕花的窗户上,远远望去,就像月亮被雕花的窗户印成各种形状,月亮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月亮与人们应该是没有任何缘分的吧!可是为什么偏偏要在我与家人分离时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可幸运的是,我与家人虽然相隔千里,却也能欣赏这轮明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平利县三阳初级中学
《水调歌头》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中的一首词。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写的是:作者在中秋之夜,酒醉之后,怀念弟弟苏辙,并围绕月亮展开描写和抒情,把对兄弟的思念之情上升到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本词的特点是:语言优美生动,想象丰富,诵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是其构思巧妙令人回味无穷,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又寓含人生哲理,是一首千古传唱的美词。
【过程设计】
一、教师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学以来学的第一首有关月亮的诗歌大家一定都记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师生齐背《静夜诗》)自古以来,月亮这个意象就被中国的诗人赋予一种思念的情感,古人总是举头凝望柔情似水的月亮,低头思念远在天边的亲人,高雅脱俗的明月,成就了多少扣人心弦的唐诗宋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其中的一首千古名词《水调歌头》。
二、一读,体验和欣赏情感
让同学们每人自由诵读,初次体验和欣赏词的情感。诵读之前教师先说明:请各位同学自由诵读,体验和欣赏这首词的情感;读完后用一句话尽量准确而全面的写下你体验到的作者的情感,完成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位说说。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体验:我读这首词,体验到的情感是思念、惆怅、乐观、豁达。
接着深入一步学习。让学生把课文注解都看一遍,深入了解作者的生活处境,加深理解和体验。
最后教师补充介绍背景知识,丰富和提升学生的认识:苏轼(1037—1101)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之后请同学们再次深入体验的诵读全词。带上深入一步的理解,全班齐读,深入体验,体验作者的思念、惆怅、乐观、豁达。
三、二读,体验和欣赏内容
让同学们每人自由诵读,积极体验。边读边体验和欣赏表达情感的内容;然后说说词中哪些内容可以表达思念惆怅之情,哪些内容可以表现乐观豁达的情感?每人先独立学习,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形成基本共识;之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位小组长向全班介绍本组的学习体会。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词中能够表现思念惆怅的情感的内容是:上阕:“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下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作者以月宫为喻,说想要回去却又担心经受不住寒冷;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的洒在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从侧面写出了作者那种因思念而无法入睡,想要回去却又做不到的失望惆怅。这些内容叠加在一起,把作者的思念惆怅之情渲染得更加浓烈。
词中能够表现乐观豁达的情感的内容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只能祝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这种对于世事的超脱和对人生深刻的认识,以一种乐观豁达的胸襟来面对生活的情感态度,表现的细腻真切。之后女生齐读全词,要读出感情,读出细腻之处。
四、三读,体验和分析词句
同学进行自由诵读,边读边体验和分析词句的内容及含义;读完后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两个词句,结合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进行分析和探讨,每个人先独立进行,然后在小组内书面交流。
最后教师说说自己的学习理解:上阕写中秋赏月,运用想象和比喻,抒写天上月宫仙境的奇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两句话的特点是运用问句,效果是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词人的提问,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和变化规律,又好象是在探求天宫中的奥秘,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憧憬。词人问的对象不是人,而是“青天”,词人将青天作为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不知”二句承前设疑,人间的“今夕”又是天上的何年呢?引导读者对宇宙人生这一类大问题进行思考。“天上宫阙”承“明月”,“今夕是何夕”承“几时有”,联系紧密,继续设疑,也将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推进了一层。虽然有疑问,但是又得不到答案,于是又产生了“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归去”二字可以看出词人把自己看做是从天上来的,所以用归字。同时也隐含了作者想回到家乡,回到亲人身边的心情和情感。词人借用比喻回到“天上”老家,一探这时空千古奥秘。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其实也隐含了作者想要回家却又回不去的,一种无奈和惆怅之情。这种包含了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一种情感。“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词人情感的波澜起伏。也是一种从思念到惆怅最后到豁达的一种情感的上升和转变。
下阕开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转朱阁”说月光移照华美的楼阁。“低绮户”写月光照着有离愁别恨的人,使其不得安眠。“朱阁”“绮户”,与上片“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光,也写月下的人。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个人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去。“不应有恨”两句是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下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转为安慰的语气;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皆然,那是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惟愿兄弟俩彼此珍重,在远别时光里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蝉娟”,月色美好的样子。此句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蜕变而来。理解到远别的人可以“千里共婵娟”,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以美好境界结束全词,与上片结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表现出了词人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不禁让人产生敬佩之情。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之后男生齐读全词,要求读出理性,读出豪放之情。
五、四读,换位体验作者的情感,
让同学们每人自由诵读,积极体验。读前教师先说明:人们运用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表情达意,或者说,是想用特定的语言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有人说,诗和词在表达上的区别是:诗言志,词言情。诗表达的是“大我”,词表达的是“小我”,是个人真切细腻的情感。现在让我们在前面第一环节体验情感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换位体验。就是说,要化身为作者,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现在的你,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年近四十岁的中年男人,你满腹的才华和抱负,精通诗词歌赋,可是在仕途上却总是坎坷不平,总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是你却从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总是能在人生低谷的时候以乐观豁达的胸襟坦然地面对人生。现在,你又一次在仕途上遭受贬谪,远离家乡,正值中秋月圆,思念起远方的亲人,想要回去却又不能,你并没有因此伤心抑郁,而是以一种对生活的乐观和对美好的憧憬及祝愿,借着醉意在月光下大声吟诵这首刚刚写下的《水调歌头》。
朗读之后继续提出学习要求:请用散文化的语言,加入适当的想象和联想,依次对词句进行情景描述。开头的一个字是“我”。每人都在要开口说。
然后抽点两人左右现场表达,以渲染课堂气氛。
教师接着介绍自己的描述,继续渲染课堂气氛:
我端着酒杯,潇洒地向青天问道“明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我想乘着风回到那由白玉砌成的宫殿,可是我知道那里并适合我,因为我禁受不住那高高在上的寒冷。倒不如在这清辉素雅的月光之下以自己的影子为伴,跳一支曼妙的舞。那孤单寂寞又寒冷的天上怎比得上这人间的潇洒自在又温暖。皎洁的月光从朱红色的楼阁的一面悄悄地转到另一面,低低的洒在窗户上,照着那因为思念而无法入睡的人。其实我知道,我本不该有什么怨恨的,但是月亮你却为什么在人离别之后还是那么圆?罢了,罢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就是难以周全的。我只希望那远在千山万水之外的你此时也能在这温暖洁白的月光之下,与我共享这月光的美丽,祝愿那些和你我一样的离人们都能够健康平安,即使山遥水阔,也能在借着同一个月亮下互递思念。
然后让每人说说此时的感受。先在备用纸上写下来,然后自主发言。
之后合上书本,带上深入一步的体验,全班一起背诵着读,要读出自己的生命体验,外声内情,声情合一。
六、五读,体验和欣赏词中语言的魅力和节奏的优美
在以上理解的基础之上,教师播放视频,师生共同欣赏名家诵读,在听的时候注意词中语言的运用和词的节奏韵律。之后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全体同学一起配乐诵读全词,注意读出词的韵律之美。
之后教师告诉同学,词在古代是用来唱的,这首词唱出来更是美得无可挑剔,虽然现在找不到古代的唱法,但是一起来听听我们现代人的歌唱,也是一种美的享受。然后播放王菲的《明月几时有》,让同学们闭着眼睛享受歌曲传递的美妙,脑海中想象着刚才描写的情景,用心去感受词的魅力所在。
七、说说结束语
请每人说一句最有感触的话,作为学习本词的结束语。先写下来。之后教师随机抽点四五人说说。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感受,以丰富和提升学生的认识:
八、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请各位阅读《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对比这两首词之间的异同。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⑵达旦:到天亮。
⑶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⑷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⑸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⑹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⑺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⑻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不住,承受不了。胜:承担、承受。
⑼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玩弄,欣赏。
⑽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⑾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⑿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⒀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⒁但:只。
⒂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鉴赏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片问天反映执著人生,下片问月表现善处人生。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