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僻却美到爆的成语故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生僻却美到爆的成语故事

生僻成语故事

  宋玉是战国时代楚国的大夫,不但学问渊博,文章写得更是出色。

  但是,由于内容过于深奥,百姓们大都看不懂,所以很少有人称赞他。也因此,楚王怀疑他行为不检点,便把他找去,问他是不是有对不起百姓的地方,不然,楚国的百姓们为什么都不称道他

  宋玉于是举了一个例子对楚王说:“有一个人在都城里唱歌,他起先唱的是乡间流行的通俗歌曲‘下里’、‘巴人’,人人会唱,因此跟着他高声齐唱的有好几千人;

  后来,他改唱另一首较艰难的曲子‘阳阿’,跟唱的便只有几百人了;

  再后来,他唱了一首更为高雅的‘阳春白雪’,这首歌比前面的曲调深奥多了,会唱的人很少,跟唱的只剩下几十人了。

  到最后,他调和古音,达到极致,就没几个人能跟着他唱了。这完全是因为曲调的境界与高深,应和的人自然就愈少的缘故。譬如溪流中的小鱼,哪里会知道汪洋大海的深奥呢。

  读书人的情形也是相同的,文章写得太深奥,能够鉴赏的人自然也就比较少了。

生僻却美到爆的成语故事

生僻成语故事

  怙:依靠、仗恃。悛:悔改。怙恶不悛的意思是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这个成语比较生僻,出自《左传》,是《左传》用来评价陈国国君陈桓公的。

  话说春秋时期,郑国和陈国是邻国。有一年,卫国联合宋国、陈国,进攻郑国。郑国国君郑庄公,派使者向陈国求和,陈桓公拒绝了郑国的要求。五父劝谏说:“对邻国亲近和友善,是国家的珍宝、立国的根本。”但陈桓公认为,宋国和卫国都是大国,才是陈国难以对付的,郑国不会有什么作为,于是没有同意五父的建议。

  郑庄公求和不成,只能决一死战,取得了胜利,但心里却埋下了对陈国的怨恨。第二年,郑庄公发兵攻打陈国,大获全胜。《左传》中为此评论陈桓公说:“友善不可丢失,罪恶不可滋长。一直做罪恶的事而不悔改,最后一定会自食其果。”

  虽然像国家之间这种大善大恶离我们普通人很远,但是在生活中,我们还是可以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怙恶不悛就是提醒我们时刻牢记这点的最好启示。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短而著名的英文诗歌

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