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人生哲理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断舍离》的读后感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一说中说:断舍离是在行为上要先学会舍,也就是把不需要的东西全部扔掉,舍的秘诀,就是完全以自己为中心,并以当下为时间轴。其实,仔细品读此书,我们不难发现日本作者的观点跟我国传统文化里的舍得观点非常接近,中国有句老话叫舍得,舍得,不舍便不得。我们想得到一些东西,就必须舍弃一些东西。譬如我们想获得银行业务上的不断提升,那么我们就要舍去内心安逸的想法,去努力的耕耘,我们的服务技能和业务技能才能真正的提高。

  这本书的作者所指的断舍离,是指个人行为和思想方面的综合舍弃,其中也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用不到的物品,或者充盈在内心的贪欲。作为一名银行职员,在深度此书之后,我最深的感受是,适当的断舍离,可以清空我们脑海中的杂念,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专注,从而可以提升我们个人的办事效率。

  断舍离,断、舍、离里的三个字,首先是要我们断除,然后舍弃,最后我们才能从中解脱离开,这三个字为什么为什么要放断在第一位,其实是颇具深意的,读后感·作者认为断舍离是生活的减法哲学,我们要不断的减去生活中和思想中过多负累的部分,我们前行的步伐才会轻松。

  其实,不管是银行职员还是普通人,我们的内心都有需要断舍离的部分,那部分可能是对贪欲或者物质的一种执念,也有可能是对昨日记忆舍不得的留恋,如果我们的内心时刻被各种念头所占据,那么我们在工作当中便很难做到专注和认真,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追忆昨日业绩而不看重今天的努力,我们必定会被昨天困住,找不到通往明天的路。

  适当的断舍离,清空思维中的废物和垃圾,轻装上路的我们会有更轻松的心态面对未来工作当中的一切挑战,羁绊少了,人生自然海阔天空。

断舍离人生哲理

断舍离的读后感

  昨天拿到一本好书《断舍离》,可是太忙,只看了五页。张德芬老师作的推荐序,引发了我好多的思考,所以读的慢,虽然读的少,但是收获很多,下面与诸位分享一下:

  推荐序名为《想幸福,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读到题目,我首先想到的是"越想得到的东西越难得到,比如说阿鹏就特别想挣钱,但总是挣不到"。佛学中提到人有七苦,求不得就是之一,先放下求的,才是脱离苦难的开始吧!

  这个题目同样让我想起了我最近特推崇的一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最有效的做法是扩大影响圈。而"放下"这个词,应该指就是"关注圈",只有放下关注,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影响圈的事,才有机会得到。

  序中说:"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让我又想到了思维的重要性,正如黄征宇在《终身学习: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中所说"思维影响情绪。想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就要改造自己的思维方式,让思维来决定情绪的发生。"《关键对话》中也提到了"是你制造了自己的情绪,让你自己感觉到害怕,恼怒和气愤。请记住,让你产生情绪的只能是,而且永远是你自己"。所以阿鹏总结,断了负面的思考模式,你就断了坏情绪,自在和幸福自然而然就来了

断舍离读后感

  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走在“自在·随心”的路上。

  第一次接触山下英子老师和她的《断舍离》,是在抖音好书分享会上,演员陈数关于《断舍离》的分享。

  陈数老师认为《断舍离》强调立足当下,通过整理、疏通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从根源上达到对物品的断舍离。人待物如此,人生更应如是。所以生活中,陈数老师多次让自己停下来,去感受生活,去给生活做物质的减法,精神的加法。

  因为忙碌所带来的物质,并不一定等同于现在你所看到的和获得的价值,你所以为的忙碌也许只是碌碌而为,随之带来地也仅仅只是机械式地成长,而你丢失的可能是有计划的见识,健康?亦或是因为忙碌而忽略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我想这大概就是陈数老师所理解的有关断舍离的部分,舍去不必要的物质和欲念,停下来,感受生活和人生。

  而这一点很多初次尝试断舍离的大众并没有意识到,因为之前没有断舍离的意识和概念,所以并没有深刻理解山下英子老师所著书的真实目的,只是简单地实践断舍离,比如他们认为断舍离的实质就是“扔东西”,于是最直接的行为,就是拿生活中的书籍和衣物类品开刀,认为扔了就好,扔了就不乱了,没有从根源上认识断舍离的含义,长期以往无法做到坚持,最后不了了之,鲜有成就。

  其实断舍离最核心的概念并不是单纯地处理杂物,抛掉废物,而是进则出,出则进的循环反复,二者缺一不可,在实践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压缩生活的减法运算,比如“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去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为不需要的“杂物”减肥。在考虑物品是否应该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是我,而不是物品。如果从这个层面出发,你就获得了断舍离过程中的初步成功。

  实施断舍离,实则是帮助我们剔除泛而无用的“物品价值观”,积极甩掉惰性,采取行动,促进生命中物质和精神的新陈代谢,迎来崭新的轻盈人生。而执行断舍离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加分运算,尽管在实践中,每一个步骤的得分点都很低,但我相信,只要身心合一,全力集中,从细微之处着手,不断从小事上积累小成功,增加成就感,就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完成“断舍离”和面对人生路上的大困难。

  就如《断舍离》一书中所讲的,断舍离的不是物品,而是你自己,因为你每天都在用的东西,非常容易作用于潜意识,如果你在择物交人的每一步,都做到了断舍离,相信你的人生一定简单而快乐,人生一定轻盈而丰富。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很应景:当你的潜意识没有进入到你的意识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命运。

《断舍离》读书笔记

  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的山下英子,通过练习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便致力于提倡这种观念,使人们都能够亲身实践收拾整理这种事情,改变意识、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舒适的自由生活。说真心话,我并不是很喜欢阅读这本书,但是,任何一本书都有可学习的地方。下面是我读后的一点感想,愿与大家共分享:

  一、了解概念:

  幸福取决于我们和自己思想相处的能力,看似很是抽象。但细细琢磨,就是这么回事。要想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一定要和脑袋中的声音建立一种比较健康的关系。因此,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之一,就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馄饨,让人生更加美好。“断、舍、离”从字面上各自有不同的解释,而我们要求的“断舍离”并不是心灵改变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也就是说让你“自己能够掌控”这种感觉的量,包括你能够掌控所有在你身边的物品位置,以及确保他们能够物尽其用。断舍离正是一种磨砺感应能力的技术。

  二、如何做到丢弃:

  我们先弄懂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逃避现实型、执着过去型、担忧未来型。让他们分别就自己不同的性格特性进行反复的思考,才能够做到改变生活习惯,将你的家变得干净利索。一些研究命理的人认为,一个家庭的运气,可以从物理的层面上看出。也就是说,可以从房间中的灰尘的数量及家庭的整洁方面看出家庭的整体运势。所以,我们应该将这些必要的整理作为常规性的习惯,持之以恒。快速从不用的东西、还在使用的东西、充满怀念的东西上进行立即行动,整理家庭中这些的“杂物”,使生活得到改变。这也就解决了“物品与自己的关系”。假使我们把屋子搞得一团乱,粗暴的随便乱丢东西,就相当于赋予自己否定、自卑的能量,使你的生活、工作、学习得不到积极向上的赋能,更没有足够的勇气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挑战新的“目标”。

  三、开始行动:

  彻底的筛选物品才是“断舍离”的核心,所以,如果做不到,就一定没有完全符合“断舍离”的要求。此时,我们要明确垃圾的三大类包括:一般垃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基于明确这些,开始行动,并能够更深入的思考一下送东西和收东西这件事情,就不会随便送礼品给人了,从某种意义来讲,这也是“断”的一种行动体现。同时,我们要把握“断舍离”的目标“必要的时间、必要的地点、必要的限度”去实现我们的行动,找到最终的好心情,打动自己的潜意识,最终实现自己的自立、自由、自在。

  书已经阅读完毕,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到一家打折的床单,质量很好、图案不错,正在准备购买的同时,突然停止,其原因是因为家中已经存有足够替换的床单了,必须制止自己的购买行为,做到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有多喜欢……,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够更有自信。所以,我们一定要以不同的观点、多角度地审视“断舍离”,将它运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将重新认识世界,获得整个宇宙的支撑和能量。

断舍离

  很多人穷其一生去追求幸福,但却从不懂得真正的幸福就在身边。平凡而简单的生活有何不可?幸福不是名、利、权,幸福是温暖的。如果你无法放弃你心中所谓的“幸福”,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所以请学会放弃。“行到水穷处,生看云起时”。愿安然一生。

  总以为“坚持就是胜利”,可不是所有坚持都会换来希望的结果。坚持并不是说只要努力,就可以在游泳池里钓到鱼儿。如果你的梦想不切实际,那么你所付出的努力也就失去了最初的意义。所以请学会放弃,放弃不可能的梦,让你的努力在墨色的天空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如果说,王子的存在是为了公主幸福的未来,那骑士的使命便是为了守护这份幸福,战死沙场。狗血的言情剧中,悲催的男二号如骑士般存在。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只为换来她的笑靥如花。其实,这种放弃何尝不是一种得到。我们总会希望自己深爱的人幸福,所以请学会放弃。放弃心中的执念,只因她的嫣然一笑。

  成长的路上,我们总是磕磕绊绊地走着。我们要学习的太多,要放弃的太多。“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窗外云卷云舒”。如果年少的我们学不会这一种洒脱,那学会放弃何尝不是另一种选择。

  学会放弃,让埋藏在心里的伤被时光风化成沙,随风飘散;学会放弃,用微笑取代哭泣,去面对生活的曲折与坎坷;学会放弃,让回忆随着流逝的时光消失在岁月的长河;学会放弃,在泪落之前转身离去,只留下一抹倩影;学会放弃,换一种姿态去拥抱未来。

  人生苦短,又何必去苦苦坚持,学会放弃有何不可

  既断,便舍,即离。

人生断舍离美文

  “断舍离”的概念,早在十年前就被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最近传入中国。一言以蔽之,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最终实现对自己的深入了解,让生活过得更舒适。

  其实,断舍离是在示范一种做减法的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

  舍弃是让人犹豫迷茫的过程。断舍离在工作生活中不仅仅是收纳整理的方法论,更是一种人生价值观:关键在于认清自己,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什么是自己真正最需要的,除此以外,均可舍弃。放下执著,放下执念,但是放下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

  很多人都可能会遇到这样的状况,书房里,一两年前的杂志堆在那里,尽管布满灰尘,还是舍不得扔,总觉得用得上;衣柜里,若干年前的衣服摆在那里,你看都不看、穿也不穿,就是不舍得丢掉。邮箱里,邮件有上千封;手机里,短信有上百条。你并不觉得它们有多珍贵,你只是懒得动手删除……

  舍弃还是保留,有时会一直在我们的心里盘旋着,选择舍去,在心底里面摘掉的不仅仅是一个物件那么简单,好似一种习惯,一个一直习以为常的物件从此在生活中去掉点滴的痕迹,仅仅是适应这件事情,好似也需要些时间,于是宁可凌乱。其实,清空了生活,也便一同清空了生命中过多的繁杂,如若能在生命的历程中对舍与得、或是断与离有着明确和感官的认识,也许问题也就没有那么多,烦恼也就没有那么纷杂,也让生命的心情更厚重,也更简单了!

  以前,我会保留很多东西舍不得丢弃,十几年来,各种或主动或被动的断舍离让我也变得不那么执著了。原来保留了很多“古董”,从小学就开始每天写的日记,从中学开始的所有信件,所有刊登自己文章的报纸。后来,日记不小心当废品卖了,心里还是有点小郁闷,但是想想,这些东西可能我到死都不会翻开来看。那些信件我装在一个箱子里,多少年都没有打开过,做记者多年积攒的发黄的报纸更是让我在每次搬家的时候纠结很久。对物品的感觉是这样,对生活也是这样。人生在世,不管你有多少不舍,总有一天会离开。有的时候生命就像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你需要知道哪些东西是你必须要带的,哪些东西是你要舍弃的。就像生活中也会出现很多急转弯,换工作、辞职、迁居、搬家、结婚、离婚……生命中的断舍离,也像是制造一个让每个人都能重新回归原本人生态度的契机。

  断舍离,也是对生活中的一些负能量敢于舍弃的勇气。大仲马说,人生就是烦恼组成的一串念珠。佛家的念珠有108颗,有时人生的烦恼远比108要多得多,人们数一遍,还要数第二遍、第三遍,面对这些烦恼,更需要断舍离的智慧。

  最近喜欢上了一个词——自黑,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会被别人黑,但是与其被人黑,还不如自黑一下呢,毫不畏惧地对生活对自己调侃。我黑我自己比你黑得更厉害,我剖析自己更狠、更准,让黑我们的人自愧不如,还有谁好意思、够段数来黑我们呢

  其实我知道最后一段有点跑题了,而且跑得有点远。

断舍离

  何则?本性自然非矫励所得自己做不到的违背本性的为什么要去强迫呢!不如想想自己拥有什么而别人没有的。

  拥有别人没有的,应因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别人由而你不曾拥有的,应做到“则其善者而从之”。

  古人屈原曾说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这句话意不在世上万物哥的其所,而在于物有所值,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拥有的人不一定是最好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才是生活的定数。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怎能不做到“过而能改”呀

  断舍离,断的是“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拾荒老人8年自费寄失物上千件,这是一位名叫邱胜华的老人的故事,老邱在拾荒的同时又为自己谋了一份差事“信徒”,只要捡到证件,他就认真的从中寻找失主的信息然后自己掏钱寄给失主,8年时间,他一共寄出了1000多封信,花费了2000多元的邮费。不因一文不名而放弃慈悲与善。

  段舍离,断的是“时间和钱财”。却成就了人生间最大的慈悲与善良。

  11岁的谢树华是一名孤儿,父母双双离世后,他便一直住在村里的寺庙里,虽然孤独、寂寥,但他不但聪明坚强,而且感恩,一有时间,他就会帮忙打扫寺庙,捐款箱里的香火钱,哪怕是一分一毫,他也从没拿过,他自强不息,勤奋好学,善良淳朴,穷而不贪,他有着最动人的人性力量。

  断舍离,舍下心里的贫苦,获得精神上的自豪。

  旧去来兮辞是园林派代表人陶渊明的一篇表达胸意的文章。“归来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即自以心为形像”。官场是黑暗的,污杂的对于本性自然的人来说,它便是深渊,但陶渊明及时醒悟,归隐田园,并没有使自己的身体被心二奴役,他不具有黑暗的心灵,但他拥有闲适自得的美好情怀,所以他是快乐的。

  断舍离,舍的是阿谀奉承,得的是怡然自得。

  断舍离未尝不是好事,适当来一次,会使你得到不曾拥有过的事,也让你明白,自己拥有的不一定是好的,乐观面对生活,笑看人生。

断舍离

  “断舍离”是日本一位家政咨询师山下英子所倡导的一种极简的生活理念。从字面的意思,不难看出,她所倡导的“舍弃”多余的废物正是我们的欲望。所以断舍离实际上是呼吁人不要有欲望。对此,我不赞同,我认为人还是需要欲望的。

  “断”指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指舍弃多余的废物,“离”指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这是对“断舍离”的解释。不难看出,这是想让我们脱离对物质的追求和欲望,因为现实中并没有绝对不需要的东西,也没有绝对的废物,哪怕用过的垃圾也可以回收利用。我认为,人就是靠着不断的欲望才能生存下来。远至原始人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有欲望了。他们想不断生存下去,才不断地改造自己的工具。生物上,所有的种群都有一个特点,过度繁殖,也正正因为这样,人类才有了现在72亿的世界人口。正因为想走的更快,才有了“奔驰一号”这辆世界上最早的汽车。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更快、更高、更强”。也正因为有这些欲望,人类才会进步,科技才会发展。没有欲望的人是可怕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的弱点是什么。疯子是没有欲望的,他们不懂得什么是欲望,所以他们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也会经常做出一些异常的行为。

  人必须得有欲望。在学校的学生必须有对学习的欲望,老师必须有教育学生成长的欲望。倘若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欲望,老师失去了教导学生的欲望。那么学生还会去学习吗?老师还会努力教导学生吗?欲望使人进步,同时欲望使人约束自己。正因为我们想要在别人面前留下好印象,我们才约束自己的行为。正因为我们想要有好的身材,所以我们约束自己减肥。所以欲望是人必须得有的。

  然而过度的欲望就变成了贪念。为官者想要富贵,便贪污,这就是过度的欲望。小偷想要富贵,便去偷东西,这也是过度的欲望。其次,欲望的实现必须用合法合理的手段。想要学习好,则必须付出努力,而不能考试时作弊。想要钱则自己去挣,不能偷不能抢。这样子,你的欲望才是真正实现了。

  “断舍离”舍弃了人的本性,那么这个人还是人吗?所以我认为,人真正应该做的是控制自己的欲望,并且用正当的途径实现欲望,而不是“断舍离”。

断舍离

  米兰·昆德拉曾说过:在生活重担的压迫下,我们的灵魂逐渐发生扭曲、变形,变得不堪重负。于是,本应宁静舒适的生活负担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其实,我们真正需要负担的,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繁重不堪,我们的心灵所渴求的,不过是一种“断舍离”式生活。

  断下一种不必要的忧思,舍弃那份繁华,离开那光怪陆离的喧嚣。

  于是,便有了马寅初那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展云舒”的闲适恬淡;便有了梭罗静心凝思,聆听瓦尔登湖畔野鸭游水的云淡风清;便有了贾跃亭那份不畏失败的颠覆性创新;便有了泰戈尔笔下雅致的一句“思想掠过我的心上,犹如一群野鸭掠过天空,我听到了鼓翼之音。”

  静下心来,他们放下了多余的纷繁之事,因而品到了生活的一口香茗。

  隐者幽幽,如菊之隐逸。陶潜悟到了心灵所需不过一方宁静,生活真谛不过舍弃二字,于是,他悟出自然,归隐田园,歌晨曦之朝雾,醉晚霞之甘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舍弃对名利金帛的执着,终于成就隐者的高洁纯净,超然物外,得心灵之轻盈,生活之洒脱。

  站在诺贝尔奖的文坛之巅,这个巨人却弯下了腰。莫言以一颗平常心看淡成功,断弃世人的诱惑,谦逊地面对媒体,守住了心灵之宁静,隔绝了门外之繁华。

  留得浮生醉,不怕红尘嚣。

  看得清该舍弃的,才取得到真正所需的。季羡林先生舍弃名利,却发扬了国学之精魂,终成一代学界泰斗、国学大师;梅贻琦任教清华大学,固守清贫,不图功利,终身为教育事业而奋斗,其清高傲骨犹存;弥尔顿曾迷失于生活的苦痛与艰辛,却终于在烈焰的淬炼中了悟人生,不再踯躅,舍弃那些沉重的负累,在《失乐园》的终章,获得新生。

  诚如犹太大卫戒指上所刻的一句铭文:一切终将会过去。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学会放下,果敢舍弃那些阻碍我们心灵轻盈上路的东西呢?别为迷雾蒙蔽了双眼,用心揣度,你会体悟到生活之美。

  立在清透的窗前,于那明媚温暖的晨光下品一杯香茗,为生活留下淡淡馨芳。

我的断舍离之路人生哲理

  人免不了有这样或那样的欲望,或贪得无厌或欲望过了,新鲜劲没了也就嫌多余,免不了要扔。有一种时尚的说法“断舍离”,其实通俗一点就是扔。扔东西谁没扔过呢

  天气热了,万物重获新生,生机勃勃。秋藏冬蓄的东西,要么失水干瘪,要么发出新芽,要么生出虫子,不能久留了,如苹果、地瓜、豆子等。近日,又不得不扔掉那些没来得及吃,发了芽长了霉的大蒜;扔掉柜子里因为买二赠一而多买的忘记吃了生了虫子的新疆大红枣;扔掉那些据说能补气补血、排毒养颜等等功效的束之高阁而过期的营养品,甚至是安利的维生素片,还有螺旋藻,当归粉、茶叶、蜂蜜……

  扔掉了,也就没有压力和堵塞了,心里轻松了许多!但总会自责,好好的东西就这么浪费了,这不是犯罪吗?对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东西,我都有一些亲切感,“敬粮如敬神”总喜欢颗粒归仓,是农民的血汗所得,天地精华所造,是舍不得浪费的。所以痛定思痛,总结出一条日后要遵守的规矩:再好的东西也不多买不囤积!一日三餐吃饭吃菜就行了,那些所谓的营养品补品就免了吧!

  比较愿意清空的永远是衣橱里的衣服,不停地买又不停地清理掉。感叹自己的审美变得那么快,去年着急莫慌买的今年就不喜欢了,刚刚还觉得很时尚的,一周后就被是否舒适为第一位的观念打败了,现在只觉得那些棉质的衣服最值得拥有!来自大自然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衣物如此,食材如此,用品亦如此,此乃今后要遵循的购物又一原则:来自天然,喜欢简朴。

  还有那一时兴起,买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花盆,日子慵懒时,堵塞之心嫌弃之意是有的,不如少一点好明了。其他的如自己多年积累的记录所感所想所读的一摞笔记本,不管深浅厚薄,也多年不曾翻读,几次想一页页一本本用火烧了那幼稚的思想和稚嫩的笔迹,干干净净宽宽松松多好,但就是舍不得!那里记载着青涩记载着回忆,总有一天是要断舍离的!曾经所买的书,虽然书架臃肿急待减肥,但总是舍不得扔掉的!

  断舍离之路是那么难,又那么让人心向往之。骨子里喜欢简洁整齐,定期就要对家里的日常用品清理一番,才觉得日子是新的,家是干净的。扔东西确实很爽,也体会到清空环境也是清空了心灵!但我追求的至高目标决不是多扔东西,相反却是一直在提醒自己要做到少扔东西,让每一件衣服物尽所用,发挥其最大的价值。要做到不扔或者少扔,法则那就是少买,只有少买才不会多扔,切记切记!ok!

  扔掉了就空了,空了就无牵挂了!空是禅意的高境界,空意味着一种轻松,一种简洁,一种归真,不为物累,不做物奴!当然了,一切外在的贪图都是贪欲在作怪,所以人最应该断舍离的是欲望!时时清空自己的思想欲念,扔掉贪欲吧,让心房宽敞明亮,让心神安静、清晰、明朗、宽厚……快乐!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生活仪式感的唯美句子

十大巅峰玄幻小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