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难写的字
练字不容易
别跟我提练字,一听就来火,辛辛苦苦地练了一年半载。到头来却从没得到过“甲”。
小学字写得还不错,不过自从小中考后的那个暑假,我连笔也没摸一下,所以开学以后,我就忘了怎么写字了。我的手也是不争气,肉多,老是抖,字根本不听我的,随心所欲的横七竖八,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老师为了改变我们的字,出了一套练字方案:说是从什么“童生”一直练到“秀才,”有好多层次,每层又从“一”到“九”,大概是老师武侠小说看多了。大约发到“童生六”时就不发了,空白的练字纸已有半层楼高了。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老师是铁了心要改变我们的书写,让我们自己买字帖,自己比着练,(说实话,我大约半年后才买了字帖),还要定期抽查,甚至把这定为一些常规作业,一直延续至今。老师对我的字的评价,由起初的“乙+”,逐步到“乙”,偶尔有个“甲-”,直至最后的一道斜杠,草草了事。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反正老师又不常查,所以我也是经常不写,顶多在练字课上意思意思。不是我不想写,是实在没动力,老师从没夸过,连庇病也没怎么指出过,只有“字不行啊”“你要是好好练,语文成绩至少提升5分”诸如此类的风凉话,我因而绝望焉。
一次考试,我对桌因字的关系,作文比我多得5分,我的那个羡慕嫉妒恨啊,可又有什么用呢?老师也意识到这一点,对作业进行了大改革:撤销《简评》等“冗业”,减轻学生的“作业税”,亲自训练书写,力求靠体。不过这又跟我有嘛关系!
作业是少了,可重写危机又来了,我当然不免被罚。因为老师只让我们重写一小部分,所以我很快就OK了。我慢腾腾地走去,突然放到老师面前,等老师画上一个对勾,我就立刻抽出作业本,转身就要走。老师把我叫住了,好像是跟我说我的字的问题。老师终于关心我的字了,他给我圈了个写的不错的字,其它的我倒是没听进去,不过我已在心里埋下了一个种子——
一定要将字练好。
我不适合写字
我写的字不好看,硬笔字勉强说得过去,但是软笔字就非常丑,丑到自己无地自容的那种。
就说硬笔字,我写起来的字总是轻飘飘的,单个看是凑合,看整体的话充其量只能算个方的芝麻麦饼。我们语文老师总看不惯我写作文时的连笔字,平时也一样,非常想纠正我写乱连笔的毛病。其实我也没办法,一是懒的一笔一划慢慢写,二是字丑只能用连笔来掩盖。我也没想过去练字,放任不管,成了今天这爬虫样。
我练过毛笔字,但因为真的丑到我自己都看不下去的程度,就停课了。我总是会因为太用力把字写得太粗,或者力度不均匀而时大时小,有时还能糊在一块。但我每每看到范本上那工整的字体都会憧憬,我希望写一手好字。现实使我放弃了这个梦想。
多年后的如今,当我看到那些漂亮的字体,一张张从我眼前滑过,我沉默了,内心尽是感叹。别人用一支校门口三块五的可擦笔写出了你专门重金买的一支笔都不可能写出的字来。
直到上上周,我在上国画班,给自己的画落款,比如这“蘑菇”二字。老师写了个繁体楷书,我大笔一挥,化做了草书,其中几笔毫无缝隙地衔接在了一起,分不清谁是谁,乍一看以为乱码,但国画老师对我说,你有写草书的天分,我眼底跃起一丝希望的火苗……
书法真难
我觉得书法是一门很难的艺术。那年,妈妈叫我去学书法,说能让字变得公整,漂亮,我当然是死也不去的,但当妈妈拽我到了练书法的地方,我就被那一幅幅大字所吸引了,像着了魔一般。妈妈看我呆住了,紧张地问我:“你没事吧,要不不学了?”“学,当然要学。”
第一天上课,我紧张的不得了,连毛笔都拿不稳,老师看见此状,告诉我:你要调整好呼吸,这样才能写好字。”我顺着老师的方法,把呼吸调整好,果不其然,哆里哆嗦的笔俨然变成了一位精神抖擞的将军,老师看我们握笔姿势都调整好了,这才教我们写一些简单的笔画。虽然这些笔画在平常看起来简单,但一用毛笔写,都成了一个个不听话的小孩。写横的时候,我上去就是一笔,写出来的横还是歪的,老师跟我讲道:“你不能这样写,得慢慢的下笔。”老师为了能让我写的更好,写了一个字给我当范字。
我慢慢地写,渐渐地写出了些门道。这时,老师讲道:“同学们,快来看孙艾艺同学写的字,大家要向她学习。”不久,我的身边就围满了人,我的心里就跟吃了蜜一样甜。但快乐并不长久,在上课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题,我写的“一”字感觉不对劲,我就把老师叫过来帮我看看,老师讲道:“你把“一”字写成横了,没什么大问题。”“谢谢老师。”但我一直不改,有一天,老师把我叫到一边,讲道:“你上次把“一”写成横,是没什么大问题,但你要是一直不改,形成习惯,那这问题可就大了。”
被老师说了一顿后,我心里很难受,回到家里,异常难过的我引起了妈妈的注意,“你没事吧?”妈妈问道。我答道:“今天老师说我不应该把“一”写成横。”妈妈回答道:“没事的,人生的路不可能总是平坦的,你现在的困难就是以后的成功,不要气馁,继续努力吧。”听了妈妈的话,我豁然开朗,明白了什么叫做坚持不懈。我决定,以后每天都要在家写五张毛笔字,这样就能把以前的错误纠正过来了。到了上课的时候,我写的字引起老师的极大赞赏,心里觉得再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难倒我了。
我认为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知难而上,这样才能够做最好的自己,要知道,现在书法可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难看的写字姿势
别看我写字写得好,其实我写字时的姿势可不太好,每次我的“唠叨老妈'在我写字时总要唠叨几句:“头要抬高,要不然要戴眼镜喽!”虽然这是为我好,但是老妈天天讲,天天讲,讲得我都听厌了。
确实我的姿势太难看了,眼睛这么贴近书,好像要把书“吃”了似的,有时我还把书斜过来看呢!哎!我写字的姿势可真难看呀!爷爷也经常叫我头抬高,腰挺直。奶奶、爸爸、哥哥也都说我不改正姿势长大肯定是近视眼的。我也想改呀,可是有那么好改吗
世界上最难写的字—“母亲”
“起床了,太阳晒屁股了,还要去补习班呢!”朦胧中,又听到了那熟悉的声音。十年了,不知道有多少个早晨听到这些话了!妈妈总是这样严厉,但这对我来说,只是家常便饭,我已经习惯了。
小时候,妈妈很疼我,教我吃饭、走路、说话,整天和我在一起,每分钟都离不开我。对我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对我的关爱了:记得有一天下午,妈妈问我晚上想吃什么饭,“我想吃火烧。”我说。“火烧,好!”说完,妈妈就想骑着电动车去火烧铺买,这时才发现车已经借给邻居用了。“算了吧!”我无奈的说。“不行,人想吃什么就是身体缺什么,我给你买去。”我以为她在说着玩儿,没电动车怎么买?不知过了多久,只听门“咣当”一响,是妈妈,她买回来了!原来她是走着去的,可相隔三四里路呢!
我很惊讶!“没事,锻炼身体嘛!”她气喘吁吁的说。我知道妈妈身体不好,她这是在勉强。我很惭愧,小时候妈妈为我做事情,现在我长大了,这些事我自己能做了,还要妈妈去做,我真没用。
现在我长大了,也没有小时候那么自在了,学习的压力和生活的烦恼都统统注入在我的身上,在关心我的生活之余,她对我的学习也非常严厉。我就如同一只小鸟被关在笼子里一样:辅导班啊,练字啊,看书啊,作业啊等等。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外面玩,而我却在拼命的学习,干不好还要遭受“男女混合唾沫攻击”的时候,我的心里难受极了!
天长地久,我渐渐的发现妈妈是对的。没有妈妈的严厉,我的学习成绩也不会提升的那么快;没有妈妈的唠叨,我也不会那么听话;没有妈妈的关爱,我也不会健康的成长……
是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莫过于母亲了。正如《游子吟》说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孟郊的名句,用来形容母亲再好不过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实就是“小草难以表达对阳光的爱。”我们要尽自己的全力,报答母亲,为母亲做贡献!
要说谁是古今中外感情最深,而且最难以让人了解的人,我想大家已经知道了,对,就是母亲!
说着这些,我似乎又听到了母亲那如雷贯耳的声音:“在那里闲着干什么,还不赶快学习去……
一字很难写
著名画家李苦禅先生说,汉字中什么字最难写,当然是“一”字。
我像:这可能是在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吧!因为单单从书法的角度来看,“一”是千变万化汉字的发端,再复杂的汉字,也是一横一竖开始。
可是,李先生是仅仅在讨论汉字、讨论书法吗?当然不是啦!因为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须从基础开始。我一边阅读着书,一边联想到一个话题―和平统一中国。与汉字“一”相比,祖国统一之“一”更难写。就如我们必须写好汉字“一”一样,我们也必须写好祖国统一之“一”,因为它是基础,它是我们国家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
半个世纪来,我们华夏民族在摆脱了受人欺辱的噩梦后,就一直致力于祖国的统一,民族的振兴,而且取得辉煌成就。相继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收复了香港、澳门,将漂流多年的游子拥入怀中。眼见写好统一的“一”字指日可待!但是,台湾当局的一帮“台独分子”却和美国反华势力融合一气,干起卖国求荣的勾当,妄图把台湾从“母亲”怀抱中分裂出来。于是,我们书写祖国统一之“一”也越来越重。
笔再沉,也得高高抬起;字再难,也要迎难而上,因为我们是中国人,统一中国是我们的使命,只有这样,中华才能雄踞东方,傲视群雄!
毛笔字可真难写啊
在奶奶家,看着奶奶行云流水般写毛笔字,我忽然想到:写水笔费力,字又多,不如我也改成写毛笔字吧!
我原本以为毛笔字很简单,但是写了之后,才觉得难度可用一个句子形容:看着简单,做着却难。
“程序”是这样的: 先得准备好笔墨纸砚,再紧紧盯着字帖, 而后一笔一捺开始模仿着写字。开始了,我却连笔都拿不稳,让奶奶教我——大拇指紧紧地顶住笔,食指和中指夹住笔的另一边,最后两个指头在大拇指下卡住笔,把笔立起来。这姿势太不舒服了。
我写到一笔,奶奶跟着讲到这笔的要点,比如位置、方向、大小和轻重,我看了又看,觉得奶奶说的也对,就照着做很难。写字时力度要控制好,只要稍微一用力过头,墨水就会渗到下面垫着的报纸上,字就变乱了。
我感觉还是以前写水笔的字比现在写毛笔的字好看多了,毛笔字难写,一小时写不了几个,人还感觉紧张到很累。毛笔字可真难写啊,罢了,罢了!
最难学的中国语言汉字
听许多人说,中国的语言汉字是最难学的,外国人最怕学中文,如果我们认真学习,一定会学会。
中国的汉字是千变万化的。打个比方吧!一个“一”字加一笔会变成“二”,也可能是“十”。而汉字文化难就难在这里,少一笔会变成其他字,多一笔就更不用说了!还有一个例子,一个“载”字,要是把中间那个换成“木”字,会变成“栽”,要是换成“口”会变成哉。汉字文化妙也妙在这里,把某个部位一换,就成的另一个字。
中国的汉字的不是那么好理解,每个汉字都有不同的意思,意思还可以是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稍稍理解错一点,就会引出大笑话。
我读名人名言的时候,把卡莱尔读成了卡(qiao)菜二;还有今天早上我们教24课给予有人都城成了给(gei)予;有个日本人来到了中国,他碰见了很多中国人,就和他说:你们也太粗心了,到处都写着:中国很行。中国人听了这话哈哈大笑,说:是你看错了 。 有些人连称呼都会交错,例如大舅就叫成了大鼻,被人一听哈哈大笑。
我们多自豪,中国的语言文字如此璀璨丰富。我们每天在学习,是多么快乐而有滋味啊!
一字最难写
曾记得,小学老师对我们提起过“一字最难写”。老师说,笔画越少的字越难写,越能体现出一个人内心的细腻与否,和一个人的耐力和意志。一字不仅是人生的一个起点,也是人生的一个转折。
从前,有个叫小炜的年轻人,大学刚毕业,还忙着找工作,都三个月了,他都连连碰壁。应聘的公司连要他的意向都没有,他又很着急,就去找他的父母,他的父母安慰他说:“不要急,万事开头难,再找一找吧,毕竟你的应聘经验还不够丰富啊!”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小炜走在路上,茫茫的人海中,他绝望的走在路上。路过一家餐馆,上面贴了张纸:应聘,餐馆应聘五名服务员,有意者进店试聘,有经验者优先。小炜想:先从基础做起吧,多磨练磨练吧!他走进餐馆,里面空无一人,只有柜台上有一个人。小炜走向他,问:“我是来应聘的,能给我一个机会吗?”“我是这个店的老板,说下你的情况。”“我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四处碰壁,想在这里工作。”老板思考了一会儿,对小炜说:“你愿意洗盘子吗,每个盘子要洗三遍,很辛苦的。”小炜思考了一会儿,他妈妈曾经对他说过:“一字最难写,起点是最难的。”小炜最终答应了。
此后,他安心地在这家餐馆工作,每天都认真地清洗餐盘,毫无怨言,他卧龙藏虎了3年,被老板看中,当了会计。后来他终于当上了这家餐馆的老板,接着几年又开了许多连锁店。最终,他成了富翁。
20年后,他的儿子也大学毕业了,他照样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字开头难,先从小事干起,这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人生的转折!”
难写的字
笔墨伺候,于白净无瑕的宣纸上辗转勾勒,在中华民族浩翰的语言文字里,终是“一”字难写。只是简单的一笔,却让著名的书法家也不得不说“一”字最难写。因为那一笔蕴含了无穷的深意。同样,在人生中,往往是难事易做,易事难做,最简单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最难办到。
一个微笑,一句祝福,交会时心有灵犀的一瞥,相遇时嘘寒问暖的一声问候,离别时恋恋不舍的的一个眼神,这很容易却很难做到,只为人类越来越多的冷漠和自我封闭,这种心灵的交流,最直接最轻松,却最难实现。
毕淑敏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一位心理学家做测试,让门外的人走进来,测试的五个人中却有四个人在门外徘徊,因为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走进来,走进来干什么,有什么用处。只有一个单纯天真的小女孩,踏着轻快的步子跑进屋内。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是易事难做的一个重要原因。太现实太世俗的思考,使得走进屋内这样简单的动作,也很难去做。最容易最简单的事情,像是透明纯澈的水,我们沾染了太多杂质的眼睛,将它看得深不可测。
人心不古,是现代人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什么都要防,办好事反倒成了别有用心,让座这样简单的动作,在公交车上却很少看见。曾经宣扬崇尚雷锋的人们,却再也没办法办到雷锋口中所谓的“小事”了。
记得有一则公益广告中,一个被人随手扔掉的易拉罐在乘客的脚下踢来踢去,却没有一个人弯腰将它捡起。弯腰捡易拉罐如此简单的事情,却仿佛如登天一般的难。这背后蕴藏的是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最简单的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染上了繁杂的颜色。
“一”字难写,在无数复杂的间架结构的字里,“一”字包含的深意,让它成为难以描摹的经典。在人生中,往往是表面看上去十分简单的事情更加难以琢磨,我们只有用一颗诚挚感恩的心,才能聆听到最意味深长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