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的故事完整版
小英雄林浩的故事
林浩是汶川县小学二年级学生,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林浩和很多同学被压在废墟下。当他艰难的爬出废墟后,他选择的不是离开,而是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折回废墟把另外两名同学救了出来。后来有记者问林浩为什么要去救人,林浩挠挠脑袋,说:“我是班长!”今年6月,林浩被评为抗震救灾优秀少年他是汶川大地震中年龄最小的救人小英雄。
2008年8月8日晚8时,是我国奥运会举办的日子,精彩的节目表演完后,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运动员入场亮相,晚11时15分,中国奥运会代表队在全场入潮水般的掌声中闪亮登场,小巨人姚明是中国代表队的一大亮点,而最让人们惊喜的,是姚明旁的那个灾区小英雄林浩。林浩穿着一件白色体恤,手上拿着一面五星红旗,一面奥运五环旗帜,林浩微笑着向观众们挥手致谢,丝毫没有怯场。
笑容是如此的亲切,他右边脑袋上还有一小撮头发没有张出来,“是小英雄林浩!”当场的观众惊喜地欢呼起来,“这算是奥运会开幕式带给我们的又一大欢喜!”
中国队出场,绕场走时,姚明不能牵着林浩,林浩是拽着姚明的运动裤。他拿着两面小红旗飞舞着,微笑着回报会场上热烈的掌声,这时候,姚明突然俯下身子说:“林浩你多吃点饭吧,争取以后和我一样高!”林浩愣了一下说:“我要考上清华大学!”
林浩你真了不起,我一定向你学习。
十二小英雄的故事
土地革命时期,在陕甘黄土高原上,有一支神出鬼没的少年武装——红军少年先锋队。他们在党的领导下,跟随红军打土豪,分粮食,发动群众,消灭白军,创造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1931年的冬天,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刘志丹带领一支红军游击队,在陕甘交界的桥山中行进。雪已经下了几天,山川白茫茫的一片。刘志丹正带领队伍走下一座山,突然发现雪地里躺着两个孩子。他急忙跑过去摸了摸,又趴在一个孩子的胸口上听了听,然后向后摆手说:“有救!”说着,他解开老羊皮大衣,把一个冻僵了的孩子暖在了怀里。
经过刘志丹和游击队员们的抢救,两个孩子苏醒了。刘志丹一问,才知道那个胖墩墩的少年叫王有福,15岁,是地主家的小羊倌。那个低矮黑瘦的少年,名叫赵玉杰,是小乞丐,因为他爱蹦爱跳,外号叫虼蚤。他们俩受不了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凭着半张革命的传单,到山里去找穷人的队伍。因冻饿交加,坡陟路滑,滚下山坡,差点冻死。幸好碰上了红军的队伍。
从此,王有福和虼蚤就跟着红军游击队活动。后来,又有十多个穷孩子,也陆续来到游击队里。他们大都十三四岁,最小的小柱子只有11岁。刘志丹、谢子长同志见他们年纪小、体力差,而游击队要经常行军,生活太艰苦,就劝他们回去,可是他们不干,死缠活赖地要当游击队员。
游击队准备出发了。突然,从队伍的尾部,传来了一声“立正”的口令。王有福和小伙伴们端端正正地站在队伍的排尾,一个个双脚并拢,胸脯挺起,神气十足地注视着前方。王有福跑到刘志丹面前立正敬礼,大声报告:“娃娃班应到11人,实到11人,一个不短!”刘志丹望着这些可爱的孩子,和谢子长交换了一下眼色,温和地说:“好吧,等指挥部讨论一下,看是不是可以成立个娃娃班!”
第二天,娃娃班就正式成立了,王有福任班长。总指挥部还派来了一位指导员——边德荣(他是陕西耀县交王村人,矿工出身,后任陕甘边骑兵连连长,1936年在战斗中牺牲)。边指导员每天领着娃娃班操练,还教给他们唱歌,说故事,很受孩子们爱戴。
有一天晚上,部队驻在艾蒿洼。娃娃班住在离村二里多路的小窑科。孩子们正在睡觉,突然,从艾蒿洼传来了激烈的枪声。王有福一骨碌爬起来,叫醒小伙伴,大家提起小马枪、梭标、大刀、小木枪,赶忙跑出村,朝西北的一条驴巴梁上爬去。等爬到了高高的石崖上边,发现在崖下不远处的村庄,硝烟弥漫,黑压压的敌人,正在机枪的掩护下,向村子里进攻。游击队的处境十分危险。
孩子们十分焦急。忽然他们发现石崖下边的小沟渠里,驻着一群敌人。王有福立刻命令:“狠狠地打!”原来这是陕北有名的大土豪张廷芝的队伍。接着,子弹、手榴弹、石头块,居高临下,向敌人的头上飞去。崖下的敌人万没想到石崖顶上会有游击队从背后袭击,结果敌人倒的倒,逃的逃,指挥一下子失灵了。
村子里被围困的游击队,趁敌人慌乱的机会,猛冲猛打,反败为胜,把敌人打跑了。战斗结束后,游击队员们知道是娃娃班出奇兵,捣敌营,解了围,都夸他们机智、勇敢,人小志气大!
1932年2月22日,在甘肃省正宁县三泉原,举行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授旗典礼大会。会上,游击队总指挥谢子长宣布娃娃班改名为红军少先队。刘志丹把一面绣着“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少年先锋队”的旗帜,授给了少先队队长王有福。红军少先队成立后,跟随红军游击队打土豪,分粮食,学文化,学军事,宣传革命,还打过几次胜仗。少先队员们渐渐地都成了能打仗、能站岗,又会做群众工作的战士了。
当年旧历正月初二,少先队决定到财主的城堡何姑绅去“拜年”。太阳刚露头,在通往耀县何姑绅的路上,走着一群化装拜年的少年人:虼蚤引着一条大黄狗,边走边玩;七石子戴着学生帽,穿着黑制服,提着一个马头琴盒子,走在虼蚤后边;余免娃扮个新媳妇,骑在黄马上;王有福装个揽工汉,牵着马;边德荣手里拿个旱烟袋,走在后边。城门前,民团哨兵检查行人,对这一家来拜年的没有注意。虼蚤大摇大摆地走到哨兵跟前,伸腿将他绊倒,被边德荣和王有福一人一刀,结果了哨兵的性命。埋伏在后边的游击队员,立刻冲进城去,干净、利落地收拾了城里的敌兵和土豪。
还有一次,少先队按照刘志丹的命令撤退隐蔽。少先队跑了100多里路,连饥带渴,早就疲惫不堪。天黑了,王有福带领少先队员们进村子歇息,在孙老汉的家里,大家一坐下,就呼噜呼噜地打起鼾声。突然,哨兵跑来报告:敌人包围了村庄。王有福忙叫醒队员,组织突围。敌人用机关枪封锁了门口,密集的子弹,直往土窑里扫射。少先队员们扔出几棵手榴弹,把敌人炸死一大片,其余的都退了下去。
敌人从烟囱里丢下来两颗手榴弹,把土炕炸塌了。孙老汉抱来一大卷羊毛毡,挡住破烟囱,说:“快,往毡上浇水培土。”队员们依法加固了两个烟囱。敌人又往窑里冲锋。队员们用长枪、刺刀、手榴弹,一次又一次地消灭敌人。打退了敌人的第八次冲锋之后,子弹快完了。手榴弹也快完了。少先队员们准备和敌人作最后拚搏。孙大爷却拉着王有福的手说:“不行啊,孩子,那么多的敌人,你们一伙娃娃,怎么冲得出去?我想起一条路:在中窖下边,有个地窨子。窨子里边,有二里多长的地道,直通后沟。这是早年跑土匪时打的,你们从这里出去。”说着,老人和有福揭开了窨子口,让队员们快下去。王有福就领着少先队员钻进窨子,穿过地道,来到后沟,又顺坡向上,离开了村子。
敌人抓住了孙老汉,问红军少年先锋队到哪里去了。孙老汉说他亲眼看见双方打得正紧火的时候,忽然一阵旋风,满窑的娃娃都不见了!“那是神兵呀,怎么抓得着?你们没有听人说;‘先锋队,是旋风,来无影,去无踪吗?说打你鼻梁,不撞你眼睛,靠你凡人,怎能胜神兵?”说得神乎其神。从此以后,红军少年先锋队便被称作“旋风队”,说成“神兵”了。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红军游击队迅速地扩大,先后组织了红26军,红27军,每个军下边都有几个团,每个团都有一个少先队或先锋连。到1935年秋,红军少先队员发展到二三百人,成为红军中一支活跃的战斗力量。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北的红15军团(包括红25军、红26军、红27军)配合中央红军在直罗镇打了个大胜仗。直罗镇战役,战斗异常激烈,红军向敌人猛扑,决心攻下直罗镇,敌人以猛烈的火力,密集的机枪子弹,阻挡红军前进,许多红军中弹牺牲。
山梁上有12个少先队员看得真切,急得哭了。小队长小柱子见西北风刮得很猛,他想出了主意,叫队员们准备了一些麦子土,用干粮袋和衣裳包着,绕过山头,向敌人的机枪阵地扑去。乘敌人不备,他们用手榴弹炸毁了敌人三挺机枪。小柱子指挥队员居高临下,把细面子土向空中扬洒。西北风吹着尘土,象是雾团,搞得敌人睁不开眼,打不准枪。少先队员们乘机冲入机枪阵地,一阵子手榴弹,打得敌人机枪阵地大乱。红军趁机攻上山梁,拔了敌人的机枪火力点。可是在战斗中,王芽、小柱子等12位少先队员被敌人俘虏了。
敌人把12位小战士押送到师部审问。一个白军军官,提着明晃晃的马刀,指着小柱子问:“你是干什么的?”
“干革命的,干打倒反动派的!”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红军战士,我叫少年先锋队员!”
白军军官又追问“包围我们的红军有多少?快说!”
“我是红军宣传员,打起竹板才能说,你给我竹板。”小柱子说。
白军军官不懂竹板,只好答应自己用刺刀敲枪筒,叫小柱子说快板。
小柱子说:“猫头鹰眼,先别转,包围你的红军你看不见,满西北、遍江南,人数好有几万万。……”
猫头鹰眼气得发了疯,命令士兵在隔壁房间准备好刑具。小柱子临危不畏惧,继续说着快板,其他11个少先队员一齐和着他的调子:
“同志们,齐步走,红彤彤的太阳在前头。少年先锋队真英勇,不怕受刑,不怕杀头,永远跟着共产党,向前走呵,向前走!……”
几十个气急败坏的敌人涌进来,把12个少先队员推进刑讯室。一连好几天,敌人对这12位小战士用了种种酷刑:鞭打、吊拷、压杠子、坐老虎凳、上夹棍、竹签钉指头、烙铁烫……他们一次次晕厥,又一次次被凉水泼醒,却始终没有一个人投降、变节,没有一个人向敌人暴露红军的机密。敌人又恨又怕,把这12个英勇不屈的小战士分别用木棍痛打,用马刀乱砍……
就这样,12位少先队员被敌人凶残地杀害了。人们把他们称为12小英雄。
第二天深夜,少先队员王有福,领着一支由18名少先队员组成的小分队,向直罗镇飞奔。他们端着手提冲锋枪,从四面八方向敌人射击。正在“围剿”游击队的敌人,腹背受敌,以为红军主力又来消灭他们,夹着尾巴逃跑了。
直罗战役后,少先队进行了整编。300多名红军少先队员,编成了三个少先连,一个少共营。不久,英雄的少先队员们,高举红旗,唱着《抗日少年先锋队歌》,雄赳赳地奔赴抗日战场。
关于小英雄的故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女救护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她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培训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她调任了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土地运动。
1946年秋,国XX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张留下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被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将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她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在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怎个死法?”匪军喝道“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消息,使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随后,毛泽东又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个光辉的名字,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刘胡兰。
小英雄的故事
李爱民
1942年春天,12岁的李爱民担任村抗日儿童团团长。有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让他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一件“火急”信。李爱民二话没说,回家赶上心爱的小毛驴,带了草绳和镰刀,把信装进袜筒子里出发了。
一路上还算顺利。眼看就到敌人的封锁区了,他忽然发现前面不远的土堆上有个端着枪的人影在晃动。不好,鬼子的流动哨盯上他了。
怎么办?李爱民灵机一动,抓起一把稀牛粪,涂得满身都是,然后把小毛驴赶进了草坡里,弯下腰割起青草来。“八格亚路,举起手来!”冷不防,已绕到身后的鬼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的衣领。另一个日本军官直盯着李爱民的眼睛吼道:“大大的八路探子,抓起来!”
“我是来放驴割草的。你们看,那是我割的一堆草,那不是我的小黑驴吗?”李爱民机智地回应。
鬼子看他满身是粪,像个放牲口的穷孩子,一脚把他踢倒,又嘟囔了几句,调头而去。小爱民忍着剧痛爬起来,踉踉跄跄地赶着小毛驴直奔小道,顺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务。第二天深夜,鬼子在这里的临时据点被我八路军14团战士和联防民兵收拾掉了。
可惜,这个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为保护乡亲落入敌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那年,他13岁。
小英雄人物的故事
儿童团团长海娃一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将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将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将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将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将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最后,海娃终于将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李爱民二
1942年春天,12岁的李爱民担任村抗日儿童团团长。有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让他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一件“火急”信。李爱民二话没说,回家赶上心爱的小毛驴,带了草绳和镰刀,将信装进袜筒子里出发了。
一路上还算顺利。眼看就到敌人的封锁区了,他忽然发现前面不远的土堆上有个端着枪的人影在晃动。不好,鬼子的流动哨盯上他了。
怎么办?李爱民灵机一动,抓起一将稀牛粪,涂得满身都是,然后将小毛驴赶进了草坡里,弯下腰割起青草来。“八格亚路,举起手来!”冷不防,已绕到身后的鬼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的衣领。另一个日本军营干部直盯着李爱民的眼睛吼道:“大大的八路探子,抓起来!”
“我是来放驴割草的。你们看,那是我割的一堆草,那不是我的小黑驴吗?”李爱民机智地回应。
鬼子看他满身是粪,像个放牲口的穷孩子,一脚将他踢倒,又嘟囔了几句,调头而去。小爱民忍着剧痛爬起来,踉踉跄跄地赶着小毛驴直奔小道,顺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务。第二天深夜,鬼子在这里的临时据点被我八路军14团战士和联防民兵收拾掉了。
可惜,这个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为保护乡亲落入敌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那年,他13岁。
抗震小英雄的故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罕见的8级特大地震。就在一瞬间,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交通中断、通讯中断,还有千余万人受伤,约7万人遇难,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全国震惊,世界震惊。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指示,不惜一切代价,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发生两小时之后,在第一时间赶往灾区领导抗震救灾。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军官兵、武警战士、公安干警和成千上万志愿者火速赶往灾区打响了一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抗震救灾的“人民战争”。
在这场震惊世界的抗震救灾的战斗中,我国的少年儿童,从几岁的儿童到十几岁的少年,表现出了临危不惧、坚强勇敢、舍己救人、团结互助的宝贵精神,涌现出许许多多可爱可敬的抗震救灾小英雄,博得了全国人民赞扬。这里,我们只能选择几位抗震救灾小英雄的动人事迹向大家作一介绍。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勇敢的康洁
11岁的康洁是四川汶川县映秀中心小学6年级的学生。我们知道,汶川县是这次8级大地震的震中地区,但是,勇敢的康洁在地震来临时,丝毫没有畏惧,他冷静、勇敢地从6楼上跳下,死里逃生。更可贵的是,康洁跳楼逃生后,没有跑回家,而是立即奔向倒塌的教学楼去救助被埋的老师和同学。一个多么勇敢,多么可爱可敬的孩子,不愧是抗震救灾小英雄。
一个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2008年5月12日。那天下午2点28分,康洁和同学们正在6楼教室里上课,突然,教学楼剧烈摇晃起来,同学们惊慌失措,不知是怎么回事。怎么办?眼看教学楼就要倒塌,危在旦夕。
这时候,康洁也在紧张的思考着。他想,就这样白白死掉,不如拿性命去拼搏一回。他果断地决定:跳楼逃生!
从6楼上跳下来,是非常危险的。康洁紧张而又冷静的思考着。他知道,教学楼的前面是操场,操场上都是水泥地,跳下去肯定是没命。教学楼后面是草地,泥土比较松软。对!往草地上跳,没准儿能保住性命。几秒钟的瞬间康洁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康洁从6楼上跳了下去,他想让屁股着地,可能危险小一些。可是,由不得他了。当他摔到地上的时候,奇迹发生了,草地里的泥巴救了他,他只划伤了腿,没有大碍。
就在康洁从6楼跳下来的一刹那,教学楼轰然倒塌。康洁获救了,可是,许多老师和同学被埋在废墟里。
康洁脱离了危险,但是,他没有跑回家。不像那个被称为“范跑跑”的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的教师范美忠,在地震发生后弃学生于不顾,第一个跑到操场,并声言,除了女儿,连他妈都不管。而康洁在逃生后,马上又冲进倒塌的教学楼,去搜寻、救助被埋的老师和同学,“我拼命地把他往外拖,也不知道救了几个”。
康洁的妈妈叫杨秀香,康洁在脱离危险后见到了妈妈,妈妈告诉他爸爸已经永远离开了他。5月15日,杨秀香把康洁背上了直升机,送他去成都治疗。
救人小英雄何翠青
13岁的何翠青是一位救人小英雄。
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何翠青刚刚午睡醒来在宿舍楼的走廊里。和她同一个寝室的同学一共有19个,其他同学还在熟睡。
何翠青在走廊里突然感到整个楼晃动,她意识到这是发生地震了。她快步奔向楼梯,可是,他忽然想到,寝室里还有许多同学,于是,她停住脚步,迅速返回寝室。同学们被震醒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以为是有人恶作剧在捣蛋摇床。何翠青大喊道:“地震了!地震了!”同学们这时候才开始往外跑。同学们还没都跑出寝室,楼房就坍塌了,何翠青和另外四名女孩被压在了废墟底下。
本来可以脱离危险的何翠青,当时也被压在废墟中。
废墟中一片黑暗。何翠青和另外四个女孩谁也看不见谁,被压在底下动弹不得。一开始,她们几个还能互相说话,都表示要好好活下去,为节省体力几个人还轮流呼救。后来,能说话和呼吸的就剩下何翠青一个人了。
地震发生47个小时后,一名搜救人队员听到何翠青在石板下发出的“叔叔!救救我”的微弱呼声。5月14日下午3点左右,搜救队员挖开一块水泥板,找到趴在水泥板下面已经非常虚弱的何翠青,她胸前的衣襟上还有凝固的血迹。医护人员立即进行了抢救,木鱼镇卫生院的护士王光芬不顾安危爬到水泥板下给她输液,何翠青还用微弱的声音叫了一声阿姨。在何翠青的上方,除了有块水泥板可以挡护她以外,还有许多断砖、水泥块和变了形的钢架、床架,救援非常困难。救援人员几次冒险爬到水泥板下,了解何翠青的受压情况:她的腿被铁床架卡住,一动不能动。最后,只能用吊车把铁床架移开,才把何翠青救了出来,并立即把她送往医院。何翠青的右小腿已坏死,不得不截了肢。
有一位记者在采访何翠青时提了一个问题,说:“你后悔不后悔返回去寝室救人?”何翠青这位救人的小英雄坚定的说:“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能救出更多的同学。”
当地震发生时
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3)班13岁的少年雷楚年,不顾自己安危,两次返回教室救出7位同学,并且主动报名当了一个志愿者,积极救助受灾群众的动人故事。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多钟,小雷刚刚上完化学课来到教学楼2楼的走廊,忽然大楼摇晃了起来。只听老师大声喊着:“地震了!同学们快跑!”三(3)班的教室在二楼的第二间,离楼梯不远。小雷是学校足球队队员,几步就跑到了一楼和二楼之间的楼梯拐角处。这时候,班主任陈冬急急忙忙地正往楼上跑。原来,陈老师是要到教室去喊同学们快下楼。小雷掉头也往上跑。楼在剧烈地摇晃着。小雷跑到自己的教室里一看,还有7个同学蹲在墙角边,吓得不敢动弹。小雷跑过去大声喊道:“快跟我走!”楼摇晃着,人站都站不稳,小雷让大家扶着楼梯的栏杆往下跑。这时候,楼摇晃得不那么厉害了,可小雷回头一看,跟他往下跑的是6个同学,还有一个叫欧静的女生没有跑出来。小雷急忙又往回跑,到教室里一看,欧静吓得蹲在那里哭。小雷拉她快走,可他怎么拉她也不动。小雷急得没办法,就一下子把欧静抱起来往下跑。出了教室门,小雷抱着欧静向相反的方向跑去。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小雷是想看一看另外两个教室里还有没有人。
小雷察看了另外两个教室,发现已经没有人了,可是,他此时已筋疲力尽。1米6高的小雷此时觉得10米长的走廊怎么那么长啊。欧静已经平静下来,对小雷说:“让我下来吧!”小雷放下欧静,护着她往下跑。楼顶的预制板开始噼里啪啦往下掉,快要跑下楼的时候,楼梯塌了,把小雷挡在了后面。小雷让欧静赶快跑,他回过身往上跑。小雷知道,二楼走廊的窗户外边有一棵树,伸手就可以摸到。小雷迅速爬上窗户,顺着那棵树溜了下去。小雷和7名同学逃出了大楼,几秒钟后,大楼轰隆倒塌。
小雷从树上溜下来的时候把脚摔伤了,但是,他没有回家,他看到老师们和一些村民都在忙着从废墟里救人,就忍着疼痛悄悄跑过去和大家一起救人了。
天快黑的时候,小雷的妈妈来到学校,看到自己的儿子没事,激动地哭了起来。她要带小雷回家,小雷说什么也不肯走,他对妈妈说:“这里还有很多同学没有家人来接,我要和同学们在一起,共同度过难关。那天晚上,小雷回家睡了几个小时,就跑到彭州市行政中心广场的临时救援点报名当了一名志愿者。
小雷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志愿者,他的任务是给救援人员带路,帮助搬运救援物资。小雷从地震的第二天开始就奔波在受灾的乡镇之间,彭州、九尺镇、银厂沟……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后来,小雷又用妈妈给他的零花钱,奔波在几个灾民安置点,甚至打车到新都、新繁,甚至成都的医院寻找失散的老师和同学。他说,一定要摸情所有老师和同学的情况,并一一登记下来,让他们都能与家人团聚。
雷楚平,这个13岁的志愿者,还在忙碌着。
废墟中生死相依
四川省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三(2)班学生甯加驰与曾婧、祝祥三个同学在废墟中有一段生死相依的动人故事,使人深切感到:生命无比珍贵,定要珍惜。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甯加驰和同学们正在上物理课。突然教室剧烈地摇晃起来,轰隆轰隆巨响的声音让人惊慌失措,来不及思索,更来不及躲避,甯加驰和班上许多同学瞬间被埋在了坍塌的废墟之中,黑暗、恐惧压在头顶。
甯加驰好像从天堂陷到了地狱,周围一片漆黑,在坍塌的废墟里,他双膝跪在地上,左手被死死压住,全身压得不能动弹,没有了行动自由。他的头也不知被什么紧紧压住,呼吸也困难起来。
在离甯加驰3米远的地方,几块相互交错架起的预制板中间有一块小小的空间,这是一个可以容一个人出入的洞。甯加驰不停地扭动脖子,终于把头侧了过来,虽然左脸擦破了一块皮,但可以自由呼吸了。他沉静下来,企盼着有人来相救。
忽然,一阵微弱的声音从甯加驰的右侧传了过来:“甯加驰,救救我!”甯加驰听出来,这是女生曾婧的声音,甯加驰急忙应道:“你到我的肚皮下边来吧!”说着,甯加驰艰难地伸出右臂,把曾婧一点一点移过来,让她躺在自己的双膝与肚子中间的空隙中。甯加驰摸了摸曾婧的头发,湿湿的,分明都是血。
过了一会儿,甯加驰又听到有人在叫他。这是祝祥的声音,甯加驰的头靠在祝祥的屁股上,祝祥的上半身都被压住动弹不得。
甯加驰和祝祥两个小伙伴在黑暗的废墟中聊起了天,慢慢减轻了一些痛苦和恐惧。说着说着,祝祥的声音越来越小,好像要睡着了。甯加驰想,不能让他睡,睡着了危险。怎么让祝祥不睡觉呢?甯加驰灵机一动,用手掐了一把祝祥,祝祥有了一点反应。就这样,甯加驰一下一下掐着祝祥,嘴里还喊着祝祥的名字。
为了不让祝祥昏睡过去,甯加驰又想了一个办法:唱歌。平时喜欢唱歌的甯加驰,在黑暗的废墟中又为自己的小伙伴唱起了歌,一支又一支,唱得最多的是“团结就是力量”。甯加驰心想,祝祥是自己的好朋友,必须让他好好活下去。甯加驰不但自己唱,还让祝祥和他一起唱。这不平常的歌声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也给他们增添了勇气。5个小时之后,3个生死相依的伙伴都被救出了废墟。
三个好伙伴在废墟中的一段生死相依的难忘经历,使他们劫后余生的一个深切体会是:生命太宝贵了,每一个人都应珍惜。
残女冒死救同学
13岁的残疾女孩张春玲是四川省绵阳市宁武县南坝镇石坎乡小学的学生。她在3岁的时候,因一次意外严重毁容,左手被截肢,右手也只剩两个手指。但是,在汶川大地震中,这个残疾女孩不顾生命危险三次冒死救助同学,并在震后主动帮助老师照顾同学,受到人们的称赞。
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张春玲正和同学们午睡。他们的宿舍在一楼,张春玲和一些同学迅速跑出了宿舍楼,他们刚跑出不远,宿舍楼轰然倒塌,许多同学被埋在砖石下。
张春玲跑到安全的地方,忽然听到“救命啊”的呼叫声。循声寻去,张春玲才看到,是她的同学苏小琴被压在砖石下,在不断地呼喊。
张春玲毫不犹豫地向苏小琴奔去。楼还在摇晃着,一块拳头大的石头砸中了她的右腿,她摔倒在地。她忍着疼痛爬起来,跑到苏小琴跟前,用自己的残疾之手扒开压在苏小琴身上的砖石,跪在地上使出浑身的力气用肩膀一点一点推开压在苏小琴身上的大石头。苏小琴终于被救了出来。张春玲把苏小琴背到了教学楼后面的一块空地,脱离了危险区。
张春玲安顿好苏小琴,顾不上喘口气,又忍着伤痛跑回教学楼,从乱石中又救出一个男孩。然后,她又第三次来到废墟中。在漫天灰尘之中,在两块预制板的夹缝中,张春玲又找到了杜艳梅。尽管此时张春玲也正受伤,身上被砖石、钢筋划开一道一道的口子,鲜血染红了衣服,她和赶来的老师一起把杜艳梅救了出来。
夜幕降临了,脱险的同学们在大楼后面的空地上休息,等待着救援。张春玲虽然伤痛、疲乏,但是,她还坚持帮助老师照顾20多个受伤的同学。她和几个大一点的同学,从食堂的废墟里挖出一些粮食,又找来一口锅,为同学们熬粥。
等待了两天,因交通中断,救援的人们仍然没有到达。有些同学着急了,害怕了。张春玲就给同学们讲温家宝爷爷春天亲临冰雪灾害现场营救灾民的故事,鼓励大家坚持。同学们消除了顾虑,排除了恐惧,燃起了生的希望。
5月15日,部队官兵突破艰险,来到了石坎乡小学。
同学们脱险了,张春玲被转移到了救助站。
9岁半救出两个同学
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被埋在废墟里还和同学一起唱歌,并先后救出两个同学,是汶川地震中年龄最小的抗震小英雄。
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林浩与同学们一起往外跑,但是被塌下来的石板砸倒。当时,有一个女同学吓得哭了起来,林浩就劝她不要哭,并带头唱起了歌。林浩和大家一起唱老师教过的歌,最后一首唱的是《大中国》。唱歌提高了大家的勇气,两个女同学也不哭了。
被埋两个小时以后,林浩试着活动活动身子,慢慢往外爬。因为他个子小,使劲爬,使劲爬,终于从缝隙中爬出来了。在走廊上他看到有一个女同学昏倒在那儿,就把她背起来。背到废墟外面,交给了校长。
林浩脱离了危险,没有跑回家,他想:废墟里还有他的同学,他又爬回去,把一个男同学背了出来,又交给了校长。他们班一共31名同学,在地震中只有10人幸免于难,其中两个就是被林浩救出来的。林浩才九岁半,为了救同学他的头被砸破,左手臂被拉伤,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冒险救同学,他说:“我是班长!”
“同学的命更重要”
“5·12”汶川大地震那天,马健不顾老师的劝阻,也不顾自己危险,用双手刨了四个小时,从废墟中救出了同学向孝廉。
马健是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漩口镇中学初三学生。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马健和几个同学在倒塌的教学楼外边听到微弱的哭喊声,他仔细一听,是同学向孝廉的声音。向孝廉在倒塌的楼梯拐角处,被一块石板死死的压住。马健快步跑向前,要去救向孝廉,可是被老师阻止了。老师说:“这里有老师搜救,你们快到坪坝那去!”
马健坐在宽敞、平坦的坪坝,心中十分不安。天渐渐黑了下来,肚子饿了,马健从树上摘下几颗樱桃,一边吃一边陷入沉思。
马健心想,我坐在这里吃樱桃,可向孝廉他们还被埋在废墟里,心里真不是滋味。又想,老师去搜救,不一定能发现向孝廉他们。越想马健心里越急——一定要去救同学!
马健还想到一个故事:在一次地震的时候,很多孩子被埋了,家长救了半天都觉得没有指望了。有一个父亲坚持不懈地挖,终于救出了被埋的孩子。对!我也要像那个父亲,决不放弃,一定要救出向孝廉他们。
晚上9点了,夜漆黑,下着大雨,不时还有余震发生。马健决心已下,大着胆子摸到坍塌的楼梯拐角下,嘴里不停地喊着:“孝廉!你在哪里?”向孝廉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面,四周都是碎砖碎瓦,不能动弹。此时,向孝廉身体已经非常虚弱,昏昏沉沉之中听到喊叫声醒了过来。
要救出孝廉很不容易。马健仔细观察了一下。一块很大的水泥预制板倒在一堵墙上,中间形成一个三角形。马健决定以这里挖一条通道,去救向孝廉。在狭小的空间里,马健一边用手清理着碎砖碎瓦,一边鼓励孝廉:“一定要坚持住,一定会得救的!”孝廉担心地说:“你会不会走啊?”马健坚定地说:“不会的!我会一直陪着你,直到天亮有人来,一定把你们救出去。”
夜漆黑,余震不断,碎玻璃碎砖直往下掉,又饿又累,但马健毫不动摇,坚持用4个小时挖了一条通道。双手磨出了鲜血,但孝廉他们得救了。
“同学的命更重要”,这就是马健的信念。
在汶川在地震当中,涌现出难以计数的抗震小英雄,我只给大家讲了几个小英雄的动人事迹,他们临危不惧,勇敢坚强,团结友爱,舍己救人,感人肺腑,使人们无比崇敬。
我们要努力学习抗震小英雄的高尚精神,不怕艰难困苦,顽强拼搏,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为全面实现小康,振兴中华而奋斗。
抗震救灾小英雄的故事
升旗台旁一面围墙突然垮塌,作为班长的陈浩发现了一个女孩就要被疯狂倒塌的围墙压住,他赶忙掉转身,一把把女孩推开……“轰”!围墙倒了下来,陈浩和其他几位同学被掩埋在了瓦砾之中。可被埋在一片瓦砾底下的陈浩并不灰心丧气,而是鼓励大家坚持下去。
陈浩是成都市温江区玉石实验小学六年级(1)班的一名普通学生,但就在地震发生的那一霎那,陈浩救出了一个自己素不相识的女孩,把她拉出了死亡的境界。
5月12日下午,黄老师照例在讲台上讲课,陈浩在下面边做笔记边听,可是,原本平静的教师突然剧烈的摇晃起来。黄老师立即组织同学们疏散,就在大家即将逃出教学楼的那一刻,意外却发生了。升旗台旁一面围墙突然垮塌,作为班长的陈浩发现了一个女孩就要被疯狂倒塌的围墙压住,他赶忙掉转身,一把把女孩推开……“轰”!围墙倒了下来,陈浩和其他几位同学被掩埋在了瓦砾之中。可被埋在一片瓦砾底下的陈浩并不灰心丧气,而是鼓励大家坚持下去。
12日晚,陈浩终于被武警军官抢救了出来,那时的他高烧近40度。可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他还救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而那面砖墙夺去的,是他3个最要好同学的生命。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我满含热泪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读了一遍又一遍,眼前浮现出一个皮肤黝黑、勇敢坚强、聪明可爱的男孩儿,我想对他说……
小雨来,你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为了保护交通员李大叔,你落入了鬼子的魔爪。当鬼子拿糖和金戒指旨诱你说出李大叔的下落时,你斩钉截铁地说:“没看见。”当鬼子对你进行毒打,把你打得头昏眼花、鼻子流血、脸上青一块紫一块,我都替你叫疼时,你却只是拿手背一揩,倔强地抽动一下嘴角,仍旧咬着牙,严守秘密。我的眼前浮现出顽强不屈的你!小雨来,你真是好样儿的!
当鬼子气得暴跳如雷、嗷嗷大叫、要把你拉出去枪毙的时候,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当我听到铁头叫:“雨来,雨来!”看到你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时,马上就破涕为笑了,情不自禁地喊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雨来,你的办法真是绝呀!我要大声为你叫好!
为你庆幸之余,我想能从鬼子眼皮底下逃脱,凭得是你的聪明机智、不慌不乱,凭得是你高超的游泳本领,凭得是你无私的爱!
虽然你每天吃不饱、穿不暖,虽然你每天居无定所,虽然你每天都要跟鬼子周旋,可你依然能够高高兴兴地跟伙伴们一起去学游泳,而且游泳技术那么高,要我说真可以和游泳健儿一比高下了!除了游泳,你还坚持上夜校,抽空读书学习,不难想象你的成绩也一定是呱呱叫的!凡是你能做的,都做到了最好!这个英雄的称号非你莫属!
作为后来人,我为你自豪!十年后,我会让你为我骄傲!
描写小英雄人物的故事
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头,父亲王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给本村大地主刘文勤扛活谋生,母亲王张氏给人做针线活,全家四口挤住在本村奶奶庙中。王二小原名王朴,据说父亲起名原意是希望他像禾苗一样茁壮成长。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未收。第二年春天,正值抗日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天灾人祸,形成了“无村不戴孝,处处有哭声”的惨象。结果,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因病饿先后去世了。1940年春无依无靠的王二小开始了逃荒的生涯。这年5月的一天,经过长途流浪的二小因饥苦昏倒在了路边,被狼牙口村委会主任搭救,后来他被安排给一刘姓大户放牛谋生。
当时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独立师老一团的骑兵连就驻扎在这一带。二小喜欢马,常到骑兵连去玩,和八路军战士混得很熟。他是个聪明的小孩,很内向,不爱说话,一年四季总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骑兵连的吴连长非常喜欢这个孤儿,常常给他讲打仗的故事,到了开饭的时间就留份饭给他吃。后来,二小就加入了儿童团,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六)早晨,13岁的王二小正在当地老乡称狼牙沟门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鬼子兵有好几十人,正从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来。那边的山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万一鬼子摸进那条山沟,不仅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受损失,乡亲们也将在劫难逃。可是这时候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了。
这时二小忽然想起来,为了粉碎鬼子这次进攻,涞源抗日政府已将20多名伤员和粮食转移了,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群众,骑兵连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岭子上。二小冷静地想了想,他要把鬼子引进埋伏圈,让八路军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打定主意之后,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的目标,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见到二小,连忙把他从山坡上抓来问路。二小机智地和鬼子周旋,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在前边带路。从狼牙沟门往东走是范庄旺村,王二小带着鬼子从西北沟钻了进去,引向八路军埋伏的石湖旮旯。其实这是一条死路,翻过巨石就到了路的尽头。
鬼子一下傻了眼,直到此时才知道上了当。二小想趁敌人惊魂未定的时候向灌木林跑去,这时,鬼子长官朝他举起了洋刀,第一刀削去了王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第二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在那块巨石上。与此同时,山头上的部队枪炮声四起,前后没有一袋烟的工夫,就全歼了这股敌人。
战斗刚结束,战士跑到巨石前抢救王二小。当时王二小还活着,还有两名八路军战士也受了重伤,部队将他们护送到刘家庄,终因伤势过重,三人先后与世长辞,永远长眠在了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
1929年,王二小出生在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里。他11岁沦为孤儿,不得不外出要饭。后来听说插箭岭南边靠近解放区,他便逃荒来到了南马庄地区的狼牙口村。在与抗日军民的接触中,他逐渐懂得了抗日道理,参加了抗日儿童团。狼牙口是长城的重要关城,也是涞源通向阜平的交通要道,是日军扫荡的必经之路。王二小经常放着牛在山坡上为八路军站岗放哨,抽空还给八路军割草、送军鞋、送信,为抗日做了许多工作。
1942年10月25日早晨,13岁的王二小正在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正从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来。
那边的山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万一鬼子摸进那条山沟,不仅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受损失,乡亲们也将在劫难逃。可是这时候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了。
二小冷静地想了想,他要把鬼子引进埋伏圈,让八路军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打定主意之后,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的目标,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见到二小,连忙把他从山坡上抓来问路。
二小机智地和鬼子周旋,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在前边带路。王二小把鬼子引向八路军埋伏的石湖旮旯。其实这是一条死路,翻过巨石就到了路的尽头。
鬼子一下傻了眼,直到此时才知道上了当。二小想趁敌人惊魂未定的时候向灌木林跑去,这时,鬼子军官朝他举起了洋刀,第一刀削去了王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第二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在那块巨石上。与此同时,山头上的八路军部队枪炮声四起,前后没有一袋烟的工夫,就全歼了这股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