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日的古诗10首
中秋佳节的诗歌
芳桂枝头清辉漫。
玉露金风虽浅。
习俗自古,意依无限。
酒茶浓,酥皮脆,摆香案。
更月歌高唱,寄新愿。
碧海风清夜,问谁倦
炫耀华灯,映宇疑河汉。
笑语声中,忽生感。
少时赏月,饼单味、番薯馅。
供盘中,无瓜果,芋头满。
今物丰多样,随君愿。
人和国祥日,莫空盏。
芳桂枝头清辉漫。
玉露金风虽浅。
习俗自古,意依无限。
酒茶浓,酥皮脆,摆香案。
更月歌高唱,寄新愿。
碧海风清夜,问谁倦
炫耀华灯,映宇疑河汉。
笑语声中,忽生感。
少时赏月,饼单味、番薯馅。
供盘中,无瓜果,芋头满。
今物丰多样,随君愿。
人和国祥日,莫空盏。
芳桂枝头清辉漫。
玉露金风虽浅。
习俗自古,意依无限。
酒茶浓,酥皮脆,摆香案。
更月歌高唱,寄新愿。
碧海风清夜,问谁倦
炫耀华灯,映宇疑河汉。
笑语声中,忽生感。
少时赏月,饼单味、番薯馅。
供盘中,无瓜果,芋头满。
今物丰多样,随君愿。
人和国祥日,莫空盏。
芳桂枝头清辉漫。
玉露金风虽浅。
习俗自古,意依无限。
酒茶浓,酥皮脆,摆香案。
更月歌高唱,寄新愿。
碧海风清夜,问谁倦
炫耀华灯,映宇疑河汉。
笑语声中,忽生感。
少时赏月,饼单味、番薯馅。
供盘中,无瓜果,芋头满。
今物丰多样,随君愿。
人和国祥日,莫空盏。
关于七夕节的诗歌
1、《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2、《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3、《迢迢牵牛星》
两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4、《乞巧》
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5、《七夕》
唐代: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译文:一道仙鹊架起的小桥横卧在那茫茫的银河上。听着织女的配环叮咚,看她款款地过桥而来。我和伊人的离别是不会停息地一年复一年。怅然间抬头望去只见到牛郎星依旧闪烁,亘古光华不变;我的哀愁啊,就渐渐的不那么明显。
中国传统节日诗歌
中秋乐·十五将临
杜向阳
觅中秋,捕捉月,溪水架桥半木朽,
摘落黄叶流水息,毅然看去,白山怂在嫦娥门。
小道旁,红柿绣满树,同于火球齐,谁将碎月来修补。
阳台上的陨石
阳台上有贝壳,还有陨石。
很素,很天然,原始得无人分享。
平素只知道拉开窗帘向远处望或回望,总是要借点光,要透点气,总是忽略了对阳台上的仔细观察。直至那次孤独来袭,和对着阳台的发呆。
风肯定是吹卷过,雨也肯定是溅湿过,也许还积累过雪,沾过霜。这些痕迹在薄薄的一层积尘上都能寻到。
阳台是自然的,天然的,寂然的,漠然的,淡然的,超然的。
一片枯叶在阳台的角落,是楠树的?檀树的?桉树的?楝树的?或者是枣树的
叶子卷曲着,不仅隐藏了她的外形,也隐藏了她的秘密,她来自何方?何时到此
我的兴趣并不在叶子。
阳台的中间有一些脚印。
大的如婴儿的手掌,小的甚至无法辨清。
青蛙大概到不了这里,蛇也没有足。那一定是鸟足了。
阳台的近处有两棵,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许也是枣树,她躲在了一棵的后面,而且要矮的多得多。
这脚印一定就是喜鹊的了。因为枣树上有雀巢。尽管我从未见过她的身影,也没有听过她的叫声。
她大概是一只低调的喜鹊。
我放下放大镜,重新拉上了窗帘。
那只蜗牛又要大胆地伸出她的头,朝那颗沙粒爬去了吧
春节的古代诗歌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释义: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2、《元日·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释义:
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井悬冻酒。
在这晓寒侵人之时,柳枝的苗条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气息。
虽有佳人歌女劝酒佐兴,可我却为早春的物候所惊。
喝醉处所少知己,只有春神还似以往一样做我的相知。
3、《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释义:
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并不求其与主人见面贺礼,只是姿态性地投张名帖,表示礼数已到罢了。
4、《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释义:
诗歌描写诗人年已四十而未出仕的无奈和伤感,但他并未耽于此忧,而是在舒适逸乐的隐居田园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志趣,在与老农牧童恬淡的耕作中享受到五谷丰登的乐趣,全诗冲淡灵动,素朴自然。
5、《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6、《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7、《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8、《岁除夜》
唐·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9、《除夜》
唐·尚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10、《卖痴呆词》
宋·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扩展阅读:关于春节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楹联分为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多种形式,而春联只是楹联其中的一种。所谓楹联,就是挂在或贴在堂屋前的廊柱或门框上的上下相对的联语,因此,楹联也叫对联。这种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互相对仗,而且具有一定内涵的独立文体,就是说,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内容要有意义,平仄要合律,对仗要工整。凡符合这些条件的都是对联,否则就算不上对联。
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学形式,它最初起源于桃符。桃符是中国古代挂在门框上的,画着或刻有避邪图形或字迹的两块桃木板。桃符早在秦汉以前就出现了,当年中国民间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画着或刻着降鬼大仙神荼、郁垒桃符的习俗。
那么为什么桃木能避灾驱邪呢?根据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的记载,远古时代有座山是个鬼的世界,叫鬼域。在这个鬼域门口,有棵大桃树,树冠能覆盖三千里,在树上生活着一只金鸡,负责每天的报晓。每当清晨金鸡啼叫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必须赶回鬼域,在鬼域的大门两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将它们捉住,用绳子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惧神荼、郁垒。这样在民间就流传开用降鬼大仙神荼、郁垒和桃木驱邪、避灾的风习。他们用桃木刻成神荼、郁垒的模样,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挂在自家门口,用以避邪防害。这种桃木板被称做桃符。
2018年中秋经典诗歌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李朴: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陆龟蒙: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元好问:倪庄中秋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晏殊: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歌颂端午节的诗歌
1、《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那些关于中秋节的诗歌
嫦娥-李商
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秋宵
月下有怀-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怳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传统节日美如诗
中国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古至今,流传着著名的传统节日以及描写节日的诗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绚丽风景。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中洋溢着大唐盛世元宵节的热闹,散发着正月十五晚上宝马雕车的香味和浓浓的人情味。如今,元宵节这天,我们走在大街上,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红旗招展。一只只秧歌队,踏着各自的激昂的鼓点,跳着各自的欢乐舞步,欢乐洋溢在他们脸上。大大小小的花灯,五颜六色,美轮美奂,引得人们驻足观看。热情奔放的人们,欢笑在他们脸上尽情挥洒,幸福的激情在人们中间燃烧着。舞龙、舞狮子以及名目繁多的杂耍,引得游人欢声叫好。直到深夜,意犹未尽的人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家,今夜一定会做一个好梦。元宵节,我们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是中国的狂欢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初九是传统节日中的重阳节,也是中国的老人节,这个传统节日提醒我们要尊老敬老。在金秋里,秋高气爽的时候,登高望远,思念老人,祝福老人,这是多么的深情,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让我们陪伴老人度过生活的每一天,每天都送给他们幸福。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八月十五的月亮竟然那么多情!传统节日中秋节是一个多情的日子,在皎洁的月光下,家人团聚,一起赏月,共叙美好,思念亲人。思念中,那圆圆的月亮似乎变成了亲人的笑脸,在天上深情地看着我们。月亮的淡淡清辉之中,总是飘洒着浓浓的情愫,总是勾引起人们思念亲人的心情,总是希望在这天能与亲人见面,以解相思之苦。这正是“中庭地白树栖鸦,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比如清明节、七夕节、腊八节等等。这些传统节日传达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心愿,承载这我们古人今人的浓浓的感情,代表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源远流长,光彩照人。这些传统节日正像一行行诗句,内涵丰富,韵律优美,被我们反复吟诵,从而获得了美好的精神食粮。
中秋节的诗
1】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2】袢暑推不去,快风喜来过。
西荣迟明月,与子聊婆娑。
初如金盆涌,稍若玉鉴磨。
亭亭倚华魄,艳艳舒冻波。
夜气清入骨,奈此光景何。
一杯幸相属,安能废吟哦。
纤阿无停轮,衰鬓飒已多。
及时会行乐,无惜醉颜酡。
3】旧时家住长安城,万户千门秋月明,
紫陌朱楼歌吹海,酣宴不觉银河倾。
受降城头更奇绝,莽莽平沙千里月,
选兵夜出打番营,铁马蹴冰冰欲裂。
塞月未落成功回,腰鼓横笛如春雷。
长安高楼岂不乐,与此相去何辽哉!
丈夫志在垂不朽,漆胡骷髅持饮酒,
举头云表飞金盘,痛饮不用思长安。
4】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节的古代诗歌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