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色教育与课题研究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红色研学

  周五,我们三年级迎来了第一次研学活动。这次研学的活动主题是: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早晨,我们在老师和教官的带领下,乘坐大巴来到了我们这次研学的地点——红村基地。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高大挺拔的毛主席像,雕刻得栩栩如生。他的右手高高举起,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

  我们放下书包,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我们的活动。首先,我们在广场集合,教官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训练,站军姿、排队列、喊口号。之后,我们对着毛主席的雕像,大声宣誓并朗诵《少年中国说》,激昂的声音顿时充满了整个广场。

  接着,我们在助教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毛主席像章馆和农耕馆。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伟大毛主席的光辉事迹和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伟大。

  之后,我们又来到多媒体馆。大屏幕上播放着我们党从成立以来到建国之后那一段艰苦的岁月。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革命烈士的伟大。他们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深深地感动了我们。

  教官还带领我们来到英雄故事墙,了解了革命英雄的光荣事迹。

  终于到了吃饭时间。可是我们男生组有几位同学调皮捣蛋,我们全体男生都被罚站。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没有一个人去擦,我们整整站了半个小时,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集体活动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明白了: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能忘记那段艰苦的岁月。我们一定要发奋学习,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关于红色教育与课题研究

红色文化伴我不断成长

  90年前,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上,十几位代表庄严地宣告你成立了,从此,中国共产党响彻神州大地,黑暗的道路上燃起了一盏明灯,照耀着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指引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我虽然是一名零零后的当代小学生,但我喜欢看红色书籍。在这里从书本中我看到了风雨如磐的嘉兴南湖,听到了“八一”南昌的第一声枪响;在这里有力挽狂澜的遵义会议,也有辛勤耕作的陕北劳动军民;在这里有天安门城楼上飘扬的五星红旗,也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90年来,我们的党与时俱进,引领着中国走向了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画卷灿烂而辉煌。

  我们是党的儿女,生在新时代,长在红旗下。是党,给了我阳光雨露;是党,给了我幸福生活;也是党,让我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回眸90年的沧桑与光辉,多少中国国人和革命战士在这面鲜艳的党旗下,历尽艰辛,改造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岁月山河,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90年来,无数革命先辈在中国危机存亡之际挺身而出,从李大钊的“神舟陆沉,再造中华”到毛泽东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从聂耳、田汉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至朱德的“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他们无一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今天,作为新时代少年儿童,我们从小就沐浴在党的温暖阳光下,我们一定要谛听党的谆谆教诲,不断茁壮成长,做红色的接班人。

  今天,我要好好学习,等将来长大了,我要做一块砖去构建祖国那繁荣昌盛的大厦,我要做一棵小草,为祖国的春天奉献自己的生命之绿。

  我是红色传人,红色文化伴我不断成长。

探寻红色三湘,做党的好孩子

  共产党,一个豪迈而又伟大的称号;共产党,一个朝气蓬勃的名字;共产党,一个充满力量的组织!如今,我要歌颂一位伟人,他隶属于共产党这光明、伟大的组织,他推动了中国经济上的发展,更为骄傲的是,他用自己超人的智慧和胆略,绘制了香港回归祖国的航向。他!就是那伟大的共产党人——邓小平。

  1997年7月1日,那是一个令人振奋、快乐的日子,因为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事情发生之前是这样的:由于英国占据中国香港已经有恨多年了,中国人一直愤愤不平,想要收复香港,可是决心不坚定,总是拿不定主意,这时,一位伟大的领袖——邓小平同志站了出来,他决心去收复香港。

  到了香港后,邓小平对英国政府提出了意见,要求他们吧香港退还给中国,并庄重、严肃的对英国人说:“香港本来就是我们的领土,你们却霸占了它很多年,现在应该还给我们了,否则,中国人民不会放弃任何一种武装行动来争夺这块土地!”当时,英国人很害怕,立即答应邓小平提出的要求,定于1997年7月1日归还香港。之所以英国人害怕,那是因为咱们国家很强大,靠争夺的方式,中国人100%能争回香港这块宝地。

  啊!伟大的邓小平同志,您是那样高大,您是那样从容不迫,为了中国的强大,您不惜一切,您好比那开天辟地的盘古,您再我心中,就好像高大圣神的东方巨人,您的行动令我感悟很深,所以我要歌颂您,歌颂您这位伟大的党员。有了您,才避免了中国的穷困,您有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总是对生活充满希望,您还是一位军人,有一种大将风范,在战略上,您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人,您非常有耐心,可以运筹在握,轻重缓急非常强,但是在战术上,您是一个一旦看准了机会,就要去抓住这个机会,全力以赴的去争取成功。

  从个人性格来说,邓小平是意志力是非常强的人,邓小平身经百战,对很多问题非常豁达。我作为一名学生,我要向党看齐,共产党给予了我们好的生活,我想:现在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做党的好孩子,将来我也要加入共产党!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党员!

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

  9月1日,“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湖南采访团走进革命老区张家界桑植县,先后去到刘家坪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洪家关贺龙纪念馆和贺龙故居,聆听贺龙元帅的故事,采访党史专家及干部群众,参观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烈,用文字和镜头展现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伟大历程,感受这片红色土地上厚重的革命气息与老区人民奋发图强的红色激情。

  历史不会忘记,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湖南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途经地,是不朽的革命老区,其中张家界是湘鄂西、湘鄂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区域,桑植县洪家关是贺龙元帅的故乡、刘家坪是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80年前,红军长征在这里播撒下红色的种子;80年后,这里吹响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号角,这是一场新时代的长征。这次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旨在全媒体展现新的长征路上扶贫攻坚、创新创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老区人民奋发图强的红色激情,以长征精神照亮脱贫攻坚路。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而桑植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是典型的“老、少、穷”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比较落后,市场发育程度比较低,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脱贫任务繁重,脱贫难度很大。可以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困难重重,但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容丝毫懈怠,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只要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脱贫攻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以长征精神为引领,拿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的决心,忠于理想信念、不惧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敢于胜利。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困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深入了解村民的所思所盼,精准核实贫困人口并完善建档立卡工作,摸清扶贫“家底”、厘清贫困数据,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与干部群众一起想办法、谋出路,做到有的放矢、靶向扶贫,确保脱贫攻坚的专项资金和措施落地生根,让好的思路、规划尽快变成现实,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以决战决胜之势全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未来五年,脱贫攻坚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培养贫困地区农民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为此,桑植县立足革命老区实际,深入挖掘丰富的红色资源,在洪家关白族乡实施“美丽乡村、精准扶贫”项目,建成了近20平方公里红色文化独特、民族风情浓郁的“贺龙故里、美丽乡村”景区园区,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走出了一条具有洪家关速度和特点,可复制、可推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红色沃土忆长征,长征路上奔小康。为了推进老区群众精准脱贫,张家界依托神奇的山水资源和丰富的红色资源,发展旅游主导经济,启动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基本生活保障、基层组织建设“五基工程”行动计划;阳光助学、阳光医疗、阳光安居“三阳光”行动计划和旅游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力争在2019年前四个区县全部摘帽、19.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用长征精神迎难克坚,实现全面脱贫。据统计, 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5075.0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0.7亿元,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13.4%,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3.7%。

  毋庸置疑,脱贫攻坚是一场新时代的长征,从张家界及桑植县脱贫攻坚的实践证明,要实现湖南全省400多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必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长征精神照亮脱贫攻坚的新征程。通过这次“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搭好信息平台,激发众筹力量,使各方面力量参与到精准扶贫中来,传递正能量,激发善动力,真正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张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20XX年6月25日-30日,根据医院党委的部署,我们第三批40多名党员干部到大别山干部学院参加了党性专题教育培训班。在为期五天的时间里,按照学院的安排,我们怀着对革命老区的无限崇敬之情,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瞻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许世友将军故里等革命遗址,重走红军"志仁小道",实地参观了中原突击战纪念馆、中国共产党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等,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和洗礼。本次培训班课程安排科学合理,内容丰富,既有聆听知名教授的精彩授课,又有外出体验式教学和实习。每天的行程紧密围绕教学主题,结合党性教育精神实质,通过现场讲解、小组讨论、老师点评、亲身体验等多种形式,学员们直观感受到革命先烈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抛头颅洒热血、为党和国家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大家的思想与灵魂得到提升和净化。每到一个教学点,我都认真地聆听老师和讲解员的授课,细致了解每件文物和展品背后的故事,唯恐遗漏一个细节,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党史印象和知识储备。此行可谓收获颇丰,感触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一、坚持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

  大别山地区是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较早的地区之一,大别山人民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增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逐渐树立了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无论是革命顺利发展时期,还是在遭受严重挫折阶段,他们都义无反顾地追随中国共产党,甚至不惜为国捐躯。干部学院所在的新县,培育出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众多叱咤风云的开国将军和国家领导人,并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五万多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支撑革命先烈们前赴后继、牺牲奉献的精神支柱,无疑是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对党和国家的事业的无限忠诚。时至今天,总结和汲取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弘扬优良的政治本色,对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当今国内外纷繁多变的形势和环境,我们必须坚持加强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将其作为进行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动力保证,保持党员干部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我们才能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经受住各种风浪的严峻考验,从而夺取现代化建设的最终胜利。

  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勇于探索前行

  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斗争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几起几落。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时期,红军指战员遭受国民党军多次"围剿",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都是几次组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然而,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疯狂的杀戮以及异常艰苦的岁月,大别山人民满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凭着坚韧不拔的勇气和胜利的信心坚持斗争,勇于探索,不断开拓新局面。如高敬亭在领导红二十八军坚持游击战时,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创造性地提出了游击战争"四不打"原则,为坚持敌后斗争积累了重要经验。此外,很多红军将士和根据地领导人还历经过错误的"肃反"磨难,不少优秀的党的干部冤死在"肃反"扩大化运动中,给党的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对此,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人无完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作为一个由众多人凝聚而成的政党也是如此。在发展和壮大的历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我党的事业会遭遇挫折和低潮,也难免会走一些弯路,犯一些错误,这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我党从来不回避矛盾,不畏惧困难,能客观正视存在的错误和不足,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修正错谬,从而能够不断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三、坚持大局意识,指导实际工作

  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凝成的大别山红色文化,对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铭记先烈的历史对我们来说是最基本的和必不可少的,因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但是光铭记历史还不够,虽然今天不再是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不必在白色恐怖中开展工作,但我们还必须要从历史经验中、从先烈们的革命事迹中汲取精神食粮和动力,善于总结,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指导今天的工作。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由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根据地发展壮大而来,创建的过程离不开各根据地群众坚持发扬相互协作、相互支援的精神;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也是党中央从全国形势和战局通盘作出的英明决策,是一种宏观性、全局性的考虑,即使付出了代价,但实现了由守转攻的伟大转折乃至最终解放全中国的战略意图。

  在今天的工作中,我们要发扬大别山英雄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胸怀、坚韧不拔的斗争勇气、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求实作风,把革命前辈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凝成的红色文化,弘扬和传承下去。当前,我院正处于发展的艰难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院领导提出“四严一宽”的治院理念,为医院的发展注入新的文化。我作为一名党员,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辛勤耕耘、勇于创新,立足本职岗位、做到业精于勤,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我们医院的发展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

  红色,象征着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翻开崭新的课本,一次次捧读写满了苦难与辉煌的革命故事;当我们坐在温暖舒适的家里,一次次聆听祖辈们讲起那些峥嵘岁月的往事,于是,在儿时的憧憬中便留下了红色的印记。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它孕育了光照千秋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先烈们,为求国家解放,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用信仰和决心,写下了人类历史上彪炳史册的壮丽诗篇。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正体现了红军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革命精神。其中有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令我们感动不已。

  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谢亦仙,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都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小谢因体力不支,牺牲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归还这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们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谢亦仙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地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把生的希望给了老百姓一家三口。

  红色基因传承以来,我们的身边就涌现出了许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他们是传承红色的时代先锋:从雷峰到郭明义,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钱学森到吴孟森,从吴运铎到丁晓兵,从蒋汉声到白洁……他们的事迹令人叹服,他们的品格光彩照人,他们的精神感动天地。他们用个人的奉献传承了红色基因,我们又看到了无数人在传承红色基因:从x8年的洪涝灾害到20x年的非典疫情,从20x年的雪灾到汶川大地震,一直到现在的每一场大小灾难,我们都看到无数共产党人,上至总书记,总理,下至普通党员;无数解放军官兵,武警将士;甚至无数普通民众,他们奔忙在救灾最前线,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诠释了红色基因的传承。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侵略史以来中国所得到的最大的启示。叶帅《攻城》中说到:“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目前,我国常规军事力量在全球排名第二,陆军军事力量在全球排名第二,有33种世界顶级武器。我国凭先进的军事技术,强大的军事力量维护了国家的和平和人民利益。

  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着一代代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我们换来的美好环境,让我们可以安心学习。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锻炼身体以传承红色基因,为祖国的强军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红色传承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少年这个词对于我们的国家有多么的重要,也会一直推动我们国家的建设。

  带着这样的万丈豪情,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瞻仰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研学活动。

  参加活动的学生有二百多人,此次活动的目的地是扶眉战役纪念馆,目的是让我们重温红色历史,珍惜幸福生活。

  一大早,我们就满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大巴车,一路学唱军歌,辅导员给我们讲述扶眉战役的相关历史……很快,就到达目的地。

  伫立在烈士纪念碑前,我们向英雄致敬,为先烈擦拭墓碑,默哀。走进扶眉战役纪念馆,我们瞻仰纪念馆,感谢先烈的付出,我为自己是中华儿女而自豪。

  感动的同时,我们青少年更应加强自身锻炼,在下来的C80训练场,我们模拟当年的战斗场面,进行实战演习和野外生存训练,亲身体验先烈们战斗的不易。第一次穿上迷彩服,捧起了钢枪,跳进战壕,那一刻,虽然很苦,很累,但我很骄傲,也很感慨。在不是实战胜似实战的活动中,我感受到了一份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很快结束,我们恋恋不舍地换下了迷彩服,踏上了回家的路。坐在回程的车上,当天的一幕幕仍像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一一浮现,久久不能停歇。

  经过这一次红色之旅,我无比深刻的感受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往小里说,我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往大里说,我要为我的祖国献上自己的一份力,为祖国建设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奋斗吧,少年!前进吧,中国!

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多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故事情节中,都会变得不一样。当我们坐在宽阔的教室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些关于战争年代的课文,当我们坐在火炉旁,听爷爷奶奶讲战争的故事,于是,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留下了红色的印记。

  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灵魂。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的五星红旗永不褪色。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种信念要坚持下去,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来说,就必须在思想和学习上拧紧螺丝,自觉做理想信念的继承者。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它孕育了著名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不畏牺牲。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用信仰和决心,写下了人类史上的壮美诗篇。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要牢记“爱国”两字。

  从前爱国是:不当汉奸,英勇奋战,带兵打仗。而现在不同,现在的爱国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国家发明更先进的武器。或者锻炼好身体,扛起边防战士肩上的枪支,保卫我们的国家。

  虽然中国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还是有许多地方战争频发,有许多人还在用生命来保卫祖国。但有人不懂珍惜和平幸福的生活,仍旧窝在被窝里打暴力游戏。这跟吸毒有什么两样?难道还想背上“东亚病夫”的称号

  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弘扬革命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

  黎明,又是一天的开始。2021年5月8日,我们参加红色主题教育实践的研学之旅。我们这次去湛江的螺岗小镇和化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湛江螺岗小镇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岭北镇,是湛江湖光岩旅游区中景点。湛江螺岗小镇地理优势显著,坐落于我国南方林木种苗基地内,拥有雷州半岛第一高峰“螺岗岭”,成为“湛江第九景”。常年林木参天,风光秀丽,原始次生林资源丰富,旅游优势突出,被誉为湛江“天然氧吧”。

  来到湛江小镇,映入眼帘的是琼楼玉宇。楼门上还有“螺岗小镇四个大字。进了螺岗小镇,我们看到“淡淡花香融暮霭,幽幽树影显峥嵘”“独立弥漫灏气中,倍饶云雾杳重重”“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景色。游玩到最后,导游姐姐带我们到湛江的历史馆观看。1899年,法国强租当时名曰“广州湾”的雷州府遂溪县东部沿海(今湛江市区),法国人则称为“白雅特堡”,而此湛江对外贸易盛极一时。1943年,日军侵略者从法国人手中接管“广州湾”,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民国政府于当年9月21日光复广州湾。

  观光完螺岗小镇之后,我们便来到了下一站——化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眼前的建筑桂殿兰宫,我们全体九中同学站在这玉楼金阁的建筑前,朗诵起了《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声音响彻云霄,铿锵有力。进到展馆,看到展览内容包括辛亥革命、星火燎原、抗日烽火、解放洪流、烈士丰碑、老区奉献及领导干部功勋等七部分,通过大量革命遗物、历史照片,展示了化州辛亥革命斗争历程,记录了化州人民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和牺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些情景一一浮现在眼前,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叶致英烈士光荣事迹。她——叶致英,本是一位富家小姐,因为爱国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成为了柑村小学第一个女学生党员。1946年9月,叶致英化装成探亲的农妇,从化南返回吴川东北区执行任务。途中遭受国民党的突击检查,不幸被捕。这一捕,让叶致英烈士感受到敌人的恶毒。他们用电椅,坐老虎凳等酷刑折磨,但叶致英毫不屈服,怒视敌人,一声不吭。敌人用尽一切酷刑,都无法从叶致英口中得到任何信息。困在敌人监狱的叶致英,忍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让共产党,人民铭记。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的家乡茂名也拥有光荣的革命历史。

红色教育

  延安是革命圣地,是我日思梦想都想去看一看的地方。今年暑假,我在电视上看到:在北京,成千上万的人排起长龙,争相观看《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展览;首都的少先队员高举“红领巾革命圣地延安行”的大旗,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那里宣誓。我的心动了。我想去延安。

  延安,我以前只是听说过,在电影电视中看见过。可这次,爸爸、妈妈真的要带我去延安了,激动得我一夜都没睡好觉。我急忙上网,查找有关延安的资料,并把它打印出来带在身边;带好自己的钢笔、笔记本和几件换洗衣服;叮嘱爸爸、妈妈可别忘带了照相机和摄像机,还要多带上几卷胶卷……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乘着汽车,冒着蒙蒙细雨离开西安。汽车上高速,过黄陵,沿着弯弯曲曲但又十分宽阔的山间公路疾速的盘旋着。一路上,爸爸一边给我念延安的资料,一边讲关于延安的故事,从“红军长征”、“大生产运动”、“南泥湾开荒”,一直讲到“胡宗南进攻延安”、“著名的瓦子街战役”;从宝塔山、延河水,讲到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我简直听得都入了迷,不知不觉中,已经到达延安。

  到了延安,我们顾不上休息,就在一位叔叔的带领下开始参观。我们首先来到宝塔山下。刚下车,一座和大雁塔非常相似的八角形高塔就屹立在我的眼前。我想,这就是我在书上看到的宝塔山了。看了旁边的介绍,我知道这座宝塔建于唐代,共九层,高44米。旁边有口大铁锺,是明代铸造的。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我们走进塔内,顺着扶梯一直登上塔顶,放眼望去,延安城的全貌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这时,站在我身旁的讲解员阿姨说:“这宝塔可真是不同寻常,它既是延安城的标志,也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当年国民党进攻延安时,曾用飞机轰炸过它,可它却一直安然无恙。多少年来,这宝塔经常出现在诗人和画家的笔下,人们歌颂它,怀念它,实际是怀念党中央在延安的岁月,歌颂延安精神。这里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听了阿姨的讲解,我仿佛一下子明白了许多。

  接着,我们来到花木茂密、风景秀美的枣园。这里曾经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办公和住宿过的地方。走进枣园,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简陋的大瓦房,这就是中央书记处的小礼堂,是当年中央领导和工作人员自己亲手修建的。听旁边一位卖纪念品的老奶奶说,礼堂基本保存了当时的原貌,只是墙壁是近几年粉刷的。老奶奶告诉我们,当年毛主席和中央领导经常在这里开会,研究大事。毛主席去重庆和蒋介石谈判,就是在这个礼堂开了一夜的会决定下来的。奶奶还说,1973年6月,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贵宾到枣园参观,在这里站了好久好久;参观完枣园后,总理和外宾就是在这座礼堂里座谈和休息的。

  沿着枣园的小路继续前行,我们跨过了一条长长的水渠。它是当年毛主席为了方便乡亲们灌溉农田,亲自带领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修建的。水渠建成后,能灌溉1400多亩农田,庄稼连年丰收。后来,人们就把这水渠叫作“幸福渠”。我们还参观了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张闻天、彭德怀等在这里住过的窑洞,它们都是那样的简陋,里面的摆设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一张木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黑色的手摇电话和一个小书架,还有他们当年纺线用过的纺车。洗脸盆里放着几乎一模一样的牙缸和牙刷。我注意观察了一下,毛主席的窑洞和其它不同的是,木椅子换成了一个十分破旧的竹藤椅,还坏了一条腿。听讲解员阿姨说,毛主席当年习惯于晚上工作和学习,由于当时没有电,他晚上工作和写作时,都是点着蜡烛照明,累了就用双手搓几下脸,揉揉双眼,到窑洞外活动活动,一直工作到天亮。听着阿姨的讲解,看着这一件件真实的实物,我想到了我们美丽的校园,明亮的教室,想到了家里的席梦思、大沙发、空调、暖气,还有那宽大的写字台、柔和的护眼灯……

  离开枣园,我们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纪念馆的门前广场,耸立着毛主席的高大铜像;三个大花坛里,用花草拼成的“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格外的引人注目;展厅正门的上方,是郭沫若题写的“延安革命纪念馆”七个大字。纪念馆有六个展厅,陈列了当年的革命历史文物1260多件,革命历史照片670多幅。这些珍贵的照片和文物,真实地记录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的十三个春秋,记载了毛主席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艰难和辉煌的岁月。在这里,我看到了毛主席当年用过的毛笔、墨盒和小炕桌,看到了毛主席写的诗词、文件和改得密密麻麻的手稿,看到了红军当年破旧的棉被、粗糙的棉衣和粗布鞋,看到了南泥湾开荒时已经用秃了的锄头和铁锨……在这里,我才真正理解了爸爸经常给我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含义,真正理解了毛主席当年如何运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蒋介石的“飞机加大炮”的奥秘,从而领悟到延安精神的伟大意义。

  离开延安,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是啊,没有毛主席当年在延安的十三年,没有延安的土窑洞,没有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就没有我们共和国的今天,更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在这里,我看到的、听到的一切,将使我终生难忘。我要看延安,学延安,发扬革命传统,珍惜今天,不忘昨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早日成才,要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用伟大的延安精神,把我们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大学生毕业论文

交通安全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