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内容设计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校史馆参观心得

  记得在我们刚入学没多久的时候,年级就组织我们参观了校史馆,带领我们了解了我校的校史。在了解了我校的校史后,我有许多感慨和想法。

  另外,通过学习校史。我还了解到我校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也就是我们的优秀校友们: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张梅颖、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副主席刘敬民、著名作曲家施光南都是从我校走出的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栋梁之材。

  得知我校培养出诸多人才后,我感慨万千。我们的学校如此优秀,培养出的学生一定也十分优秀。但前提一定是学生也很努力。既然我们有如此优秀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学校有如此浓厚的文化底蕴,那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地学习,不能辜负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越环境和文化底蕴。

  而且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比如多做净校和好人好事、见到地上有垃圾随手捡起、看到不文明行为上前提醒……这些都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但却可以使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和谐。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从自己做起,继承前辈们的光荣传统呢

  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贡献吧,可以从许多方面:让我们把我校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为以后的校友指点迷津,让我们为校争光,载入校史,给以后的校友竖起榜样,让他们继续把这种精神继承。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加油吧!

  通过了解校史,我对学校增添了更多的热爱和崇敬。我了解到了我校已建校63周年,历史十分悠久。并且我校还是中国共产党在老区创办并迁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学,这令我感到无比自豪。另外,在我得知作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建校以来,一直得到党和的关心时,我真是感到由衷的自豪。

校史馆内容设计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

  下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07级管理科学一班的同学们前往参观位于上海理工大学校本部的校史馆。

  在班长朱旭旻,团支书丁艺辰的带领下,全班同学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聚集在校图书馆前,一同前往位于图书馆正后面的校史馆。由组织委员郭法庆担任此次活动的讲解员。

  跨入校史馆之前,正上面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匾额,上面刻有"上海理工大学校史馆"。

  参观校史馆进入大厅,其中一面墙上镶嵌一段金灿灿的文字,是当年沪江大学的创始人魏馥兰博士的一段话:"每一艘开往上海的轮船都必须在这所大学的视线内经过,在这样一个校园,任何有思想的学生都不能不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的世界里……"可见,在当时沪江大学的创办之初,他们就意识到了我们现代大学要培养的是面向国际化的,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知识和技术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观校史馆再进去,看到的一扇很有当代西方文明特色的拱门,据说现在在第四宿舍仍留有。在一幅描绘学校过去规模的宏图上,可以看到众多如今仍留有的古老建筑,像第五舍,第二餐厅,第一办公楼、第二办公楼以及校办思晏堂等等。学校的很大部分建筑被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列为保护建筑群。一位原住第五舍的同学笑着说:"原来我还住过这么老的建筑啊。"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次感慨,学校走过百年历史,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一路走来,充满艰辛,确实不容易,那是多少代人,多少校友,多少社会各界人士,和我们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接下来的时间里,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陆陆续续的参观了其他的展厅。整个过程中,同学们不时的发出不同的感慨,有的情不自禁的说;"我们学校的历史好悠久啊,"有的充满了作为上海理工学生的荣誉感跟自豪感,有的心中暗暗定下决心要努力学习,将来回报母校……从同学们的脸上,我们读到的一个共同的表情就是对学校由衷的热爱。

  参观校史馆在陈设有学校模型图的大厅里,可以清晰的看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从先前的一个校区,先后在向南北拓宽,去年又收购了原水产大学作为如今的南校区,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不断的扩大发展规模。学校的发展目标一目了然,定位高远。百年沧桑,华夏巨变;兴衰存之,与国同运;历尽沧桑,百折不挠;爱国敬业,培育英才。

  最后,就在结束整个活动之前,全班同学在大厅里合影留念这次意义深远的校史馆之旅。

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

  翻开历史厚重的扉页,字里行间,一个名字逐渐浮现,那是正值科举废驰的时代,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的美国知识份子,建立起一所大学堂——雅礼。

  走进校史馆,一张张新旧不一的照片映入眼帘,从雅礼创办到中雅培粹成立,它们在静静地述说着一所百年名校的曲折发展历程。纵观110年大小事,作为雅礼学子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漫步于校史馆中,照片中的每一张脸都给我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象,有英俊爽朗的美国人,有历代沉稳的校长,还有兴高采烈的学生。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两样东西,一张旧照片和一册本。照片上是当时的田径队。队员们身形高大健壮,面部沉静,目光炯炯,虽站立不动,可仍能感觉到他们体内惊人的爆发力与速度,作为体育运动的佼佼者,他们是雅礼校史中熠熠生辉的星星。

  那册本,是一名学生使用过的,封面上的繁体字,一笔一画,工工整整。页面有些发黄,边角却十分平整,细小的裂纹,让我感觉到年代的久远,雅礼浓郁的学风由此可见一斑。

  走出校史馆,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阳光下红墙蓝瓦的校舍,涌动的人群中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我感觉脚下的土地并不苍老,反而觉得它焕发着青春与活力!

  夜窗之下,柔风徐徐。

  灯下墨香,依依袅袅。

  在这万赖俱寂之夜,我回忆着,意念随着墨香悄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

参观校史馆有感作文

  20xx年8月21日,我迈入了雅礼系之中雅的大门。那片不大的操场,那座不新的教学楼,那簇不大的灌木丛,在这其中,最亮眼的却是那一抹独一无二的雅礼蓝。

  初识“雅礼蓝”,是在雅礼的校服上。这片蓝,有天空明亮清澈的湛蓝,也有大海神秘浑厚的深蓝,有纯正坚毅的海军蓝,也有乐观积极的牵牛蓝。它给人力量,给人以胸怀,给人以责任,更给人以骄傲。妈妈说,它叫“雅礼蓝”。对于那时刚入校的我来说,这仅仅只是一种颜色,但,当我于校庆之际参观完雅礼校史馆之后,“雅礼蓝”在我的理解中又多添了一笔特别的色彩。

  进入雅礼校史馆,里边不大,却运转着岁月的年轮。从耶鲁的初建“雅礼大学”,枫树山的风正帆悬,雅礼踏着一路风雨艰程走来,直至今日。满墙的照片与图画似乎都诉说着同一个故事,同一种精神,它是什么?我,在寻找。我看到了大片大片在各个领域有所成就而都出自雅礼的名人,记忆中的那四段历史立即被唤醒。

  目光第一个扫入了柳直荀的故事,柳直荀于雅礼毕业,参加中国共产党,英勇善战,视死如归,后遭陷害,行刑前依然忠于共产党,将坚持“公”道的精神发扬了一生。

  接着,我的记忆会转到了陈能宽的人生中。陈能宽于雅礼毕业,参加“两弹一星”的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率领队伍于实验室奋战好几年,失败上千次,弘扬了敢于吃苦不怕困难的“勤”奋精神。

  看到“中国的希德勒”使人不由自主的想起外交大使何凤山。他于雅礼毕业后,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了两万多个犹太人。被外国人称为“永远不能忘记的中国人”,而这背后,熠熠闪光的却是那至“诚”精神。

  这其中最有名的,无疑是“中国第一哲人”——金岳霖,走出雅礼后,金岳霖在美国得到了颇高待遇与地位,但他毅然回国,用《论说》、《逻辑》、《知识论》三本手写书体现了“朴”实低调的作风。

  从回忆中挣脱而出,我望望身上穿着的雅礼蓝,忽觉其中多酝酿了些什么,对!是“公勤诚朴”的精神透入的雅礼蓝,使其多了一种传承的能量,四种不同的人生,传承了百年雅礼的精神,“公勤诚朴”已化作了一根短短的接力棒,经过了几万人之手,如今它继往开来地传递于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手中,我们,也要传承“公勤诚朴”,学习上、生活中都应以这四字为本,秉承它,为它的发扬而倾尽全力,直至交于下一接棒人手中。

  雅礼蓝,是一种用颜料调不出的色彩,因为它的每一色点里,都蕴含着一个个莘莘学子为“公勤诚朴”而做出的努力。但它不能干,不能等待时光将它冲淡,它需要无限扩大,无限渲染,这,便需要每一个雅礼人积少成多的贡献。秉承“公勤诚朴”,我们脸上都洋溢着雅礼蓝。

参观校史陈列室

  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老师带我们参观了我们学校的校史陈列室。校史陈列室位于学校的北大楼的第四层。

  校史陈列室门一开,我们便争先恐后地进去了。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圆圆的厚厚的银色木板,上面凸起了几个醒目的大字:校史陈列室,它是由三个房间连接起来的,墙面是用灰色的砖铺成的,墙面上有玻璃展示牌介绍的校史资料。资料下面就是学校获得的荣誉了。

  第一个房屋,中间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面摆放着许多相册,里面的照片主要拍摄的是学校以前样子和开展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学校这些年的发展变化,我仔仔细细地把这些照片看完后,不禁感慨万千,我们的学校变化真大啊!我又把目光盯在了墙壁上,上面贴着大幅照片,有学校的领导,还有活动时的照片。浏览了这些资料后,我知道了我们的学校历史悠久,已经创建了四十五年了,我们学校原来叫南漳县城关镇西关小学,后来又叫南漳县城关镇红星小学,最后定名为现在的南漳县实验小学。

  第一个房间参观完后,我和同学们又都进到第二个房间,第二个房间比较小,也和第一个的装饰一样,不过省了一张桌子,里面陈列着学校的各种展示牌,我全神贯注地看着这些展示牌,我又知道了:我们的校训是文明、乐学、求实、创新;我们的办学理念是让学生拥有幸福童年,让教师品味精彩人生;教风是敬业爱岗、博学严谨。

校史陈列室

  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一天,我们迈开轻快的脚步,走进了校园,一阵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耳边一阵清脆悦耳的朗读声,使我沉浸在此,忽然深切的感觉真的好爱学校!

  下午的品德课樊老师说到校史陈列室参观,记住小心一点,不要碰里面的东西,走到那里我才知道这里是港区小学建成以来的努力结果,是港区小学几年来冒着风雪,在黑夜中努力创造光明的结果.这是血与汗的倾洒,这是苦于乐的交集点,这是成功的果实,这是付出的收获!多少奖励,多少奖状,一个个映入我的眼帘,在我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永远无法擦拟!一份努力,一份收获, 我仿佛在这里看到了全校师生的汗水流露,与喜气洋洋的笑脸……

  我想:办一个学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那就别提管理学校了!人生没有推不倒的城墙,没有砍不倒的荆棘!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哪怕只有0.01的希望,我也要继续努力!为梦想而奋斗,朝理想前进,那不畏艰险的白鸽一定会替我传递梦想,勇敢往前飞!

参观校史馆

  上周,我们参观了学校的校史馆。感受学校魅力,品味百年学习气氛,让我感受很深。

  走进校史馆,首先印入眼帘的是首任校长欧榘甲的塑像。欧榘甲校长梳着标准的清朝长辫,身着一身的质朴的麻布衣,额下是浓密而粗大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望着远方。虽然是塑像,却将校长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心生敬意。

  往下走去,是学校百年历史的介绍:

  1906,坑梓客家人黄善初、黄敬延等爱国志士无私捐款,在坑梓尖岗山,修建了光祖学堂。

  学堂建好后,欧榘甲被推荐当上了光祖学堂的第一任校长,提出“家国之光”的办学口号。并聘请康有为弟子汤日垣、杨竹秋、杜伟康等人为教员。当时光祖学堂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因为较高的教学质量,声名显赫,与当时的南洋公学、南开学校、暨南学堂等国内一流学府齐名,也是当时广东省教育厅倚重的模范学校。

  看到这,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的母校不仅拥有百年的历史,而且如此的优秀。我为我的母校感到自豪,我为自己是光中学子感到自豪!边走边看:

  1911,辛亥革命爆发,学堂师生参加游行示威,响应起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学堂进步青年弃笔从戎,师生在校内集会种树,"约期十年,必雪国耻"。后来,学校成立"生活读书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和反对封建迷信的宣传工作,开办农民夜校、识字班,教群众唱救亡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积极组织抗日话剧、街头宣传、化装游行等。

  看到这里,我的心“怦”的一震,我们伟大的学校竟为革命事业做了这么多的贡献!是怎样的毅力才能让学校在”黑漆漆“的社会中如此顽强?是怎样的内涵才能让学校在”黑漆漆“的社会中如此坚毅?也许,只有”家国之光“的精神是最好的诠释,也是唯一的诠释!

  想到这,我接着往下看:

  光祖中学涌现出了许多杰出校友,他们爱国爱家、廉洁自律、品德高尚,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读书不忘救国”是光祖中学“家国之光”精神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还代代相传。

  看到这里,我的心再一次澎湃。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光祖中学的先辈们仍为祖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如此多的贡献。而现在的我们,有着安适的生活环境,明亮的大教室,每天快快乐乐上学,平平安安回家。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弘扬“家国之光“的崇高精神,做一个廉正诚实、信守承诺的人,长大后为祖国伟大的复兴事业献一份力!

参观校史馆

  前几天,李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学校的一处早闻其名,未见其景的地方——学校校史馆。

  那天下午,最后一节课的铃声刚刚响过,李老师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大声说:“同学们,我们去参观校史馆。”听罢,教室里立刻一片欢呼。我的心情也是非常激动、兴奋。

  在老师的叮嘱下,同学们都带好了纸和笔,准备要去记录些发现和知识。而我却不一样,手里只抱着一本喜爱的课外书。因为当时我还我觉得,如果在那里看书应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吧,我一定要好好感受一番。

  到了那里,正准备打开课外书的第一页,我的眼睛却被玻璃柜里的东西吸引了。我连忙跑过去一看,原来是许多年前实验小学的一份试卷。纸都发黄了,却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出上面用红色笔写得公式。我还看到了一些古老的教科书,还有一些当年老师用过的教具。不知不觉中,我手中的课外书不知何时已经合拢,情不自禁地被眼前一件件物品深深吸引了过去。

  在展台里,我还看到了一些校牌,各种版式的都有,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一起。当我看到一个个金灿灿的奖杯、奖牌时,我的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这些荣誉是实验小学的历史见证,我为自己在这样的小学就读感到荣耀。

  这次的参观在我心里打下了深深烙印,我会永远记住我成长的摇篮,以后无论我走到那里,我都不会忘记我的母校——博兴实验小学。

参观校史馆

  我们花园小学不仅有天文馆、美术馆,还有承载历史的校史馆。

  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校史馆,那心情,别提多激动了!刚刚踏入二楼大厅,一块记载历任校长事迹的展示板映入眼帘。花园小学的创始人是傅润成先生。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教科书又旧又破,学堂也是破旧不堪。办公设施更是简陋之极。和现在的条件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们花园小学历尽沧桑,如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把我们学校磨练成了精益求精、坚强进取的学校,我为花园而骄傲。接下来,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学校一段屈辱的岁月。

  就是1932年到1945年,那时日本侵占了我国领土。他们强迫孩子们学习日语,学生们受尽了磨难。最后,顽强的中国人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也终于可以直起腰版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了。在经历了百年的风霜后,我们花园小学培养出了无数优秀杰出的人才,为国家作出了许多贡献。我为花园而骄傲。我和同学们一边参观,一边发出惊叹。

  在这里,我们竟然见到了一架古老的钢琴。那是德国产的,音色好,做工精。要知道,这在当时可是稀世珍宝啊!还有,我们见到了许多生动鲜活的图片,记载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恋恋不舍地离开校史馆时,我心潮澎湃。我由衷地为自己是花园学子而骄傲,我要努力学习,争取为花园校史再添一缕阳光。

校史馆

  踏着清晨仍带有潮湿气息的空气,班主任带领我们穿过灿亮的日光,来到校史馆屋前。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同学们各个庄重严肃,准备着接受跨越百年的精神文化的饕餮盛宴。

  灰色的砖砌墙身,其间点缀色块脱落的白色石灰,质朴的美感渗入心田,馆身弥漫开来一层古老的书卷气息。透过窗棂,似乎都像看到百年前的学生们凝视老师的坚定眼神,像听到穿越而来的书声琅琅。画面定格与此时周围葳蕤的草木交相辉映,意似回到了光被学堂黑白画面时期。我们小心迈上台阶,踏上颜色比砖红略深的木地板,它开始吱呀吱呀唱起时代的歌,慢悠悠的,百年颂歌。

  “光被四表,润泽千秋”,入眼的八个大字气势恢宏着冲进视网膜,却不突兀,115年的传承足以担得起四表千秋。甚至,等我们的耄耋之年,颤颤巍巍经过六中门前,望着一代代薪火相传的六中人仍会欣然想起初入六中看到的八个大字,雄浑磅礴,热血沸腾。像酒一样,越是陈酒,便越醇香。百年的文化积淀令得六中的校园满溢着学问的味道,有些涩,却回味无穷。当年的李振声院士走过的路,看过的景色,此时尽在我们脚下,眼中。感受着他勤于自勉,精研细磨的学者态度,回想着掷地有声的“谁说中国人养活不了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满怀着身为六中学子的自豪,我开始听讲解员我们的学长学姐们的慷慨激昂,看校史文物的风云变幻,用心聆听这个睿智老者细细悠悠地给我们讲述他的兴衰荣辱。

  书法家舒同先生说:“你们是完全中学,也是钢铁中学”。不错,百年历程,岂会一路无阻,顺行至今?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尽管我不曾经历,却仍能想象出那时黑暗的云,昏暗的天,还有那些心灵流离的学者。但是,我们是钢铁中学,是拥有钢铁意志的中学,是拥有钢铁意志的人。那时的六中学子知道,教育的发展本应方兴未艾,于是,六中人执著着,坚定着,用涅而不缁的行动和心志诠释着六中的百年校训:“抱璞守真,奋斗超群”。他们的刚正不阿,他们的对精神家园的坚守,感动了一代一代六中人,并将继续被我们发扬光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尽管我们六中经历的诸多艰难困苦,仍涌现出一批以李振声院士为代表的优秀人才,而这些都有归功于六中始终恪守着的“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现在的六中,早已成为了德育为先,文体兼美的重点中学,秉持着“从一做起,叩问一流”的六中精神,辛勤培育着祖国未来的栋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踏进六中大门,成为六中学习一员起,我便深深折服于六中的伟大。

  参观过后,穿越带有温暖书卷气的长廊,我暗想:莫见乎隐,莫见乎微。身为六中一个元素,便须践行六中之精神,从一做起,从细节做起,将来的校史册上必有我们辉煌灿烂的一笔。馆内的地板还在吱呀的唱歌,我们却已听不见,此时的我们已变成了作曲人,谱一曲慢悠悠的时代之歌。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军训队列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