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随笔
数学教师的时间随笔
人教版新教材如今已接触到第七册,从使用过的这七本教材来看,每册的编排结构都是相同的,内容形式也是固定的,分四个方面的内容: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在每册书中,每项内容都化整为零地编排在不同的章节,同样每册包括总复习都有八个单元,这八个单元是大小单元(通常我习惯把课时多的称大单元,课时少的称小单元)分开编排,大单元大多数与计算有关,其中包含一部分解决问题,小单元大多数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内容。就拿正在使用的第七册教材来说吧,有这样几个内容:大数的认识(11课时)、角的度量(4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统计(3课时)、数学广角(4课时),课时多一些的只有三个单元,其余几个单元课时相对都比较少,前几册教材的情况基本相同。
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出现了多的课时用不了,少的课时又不够的情况。比如:正在教学的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参上教学时间的安排是6课时,可实际上教学这一内容我已经用9课时了,教材上最少还有一课时的练习没有完成,如果要加上复习及测试的课时,本单元最少要13课时,这样一来,真正的教学时间相当于规定课时的两倍。在这一册里,不此这一内容,《角的度量》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实际教学时间是规定时间的两倍。但有些内容如《统计》、《数学广角》虽然还没有教学至此,但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两个内容在规定的时间里完全能完成教学内容(不包括复习和单元测试)。可有些大的单元,如《大数的认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规定的时间里不仅能完成教学内容,就连复习检测都能全部完成。
按理说时间用的多,每节课的教学容量相对比较少,学生学得肯定不错,教师教的也会比较轻松,但实际并不是这样:往往大单元的知识点就集中在某两、三节课上,只要学生能掌握这些重点内容,这一单元也就没有什么难点,学生学得也不错,即使碰到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在重点部分稍加辅导,单元基础知识也能过关。而小单元的教学可就困难的多,我似乎感到每节课都在跟学生在战斗,往往弄得两败俱伤,怎么会这样呢?在小单元里,内容主要集中在一起,使每节课都有不同的重点,一节一个新内容,优生没问题,但他们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都是平平的,为了这部分同学,只能多花时间,原本规定一节课的内容,只好进行分解,变成两课时或更多的课时,还不能包括另一部分学生,他们还得留在课后单独辅导,并且辅导的难度特别大,又费时,经常弄得我筋疲力尽,不战而退。
面对这些内容,每学期末,办公室的老师经常开玩笑说:碰到这些内容就恶心。但却不得不面对,为了能让学生掌握好一些小单元的内容,我自创了一种“冷处理”的方法,所谓“冷处理”,说白了就是“炒冷饭”,方法是:先在规定的时间内,适当增加一点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剩下的什么也不做,等新课结束后,将复习的重点放在这些小单元上,每天一个知识点,不断的反复、辅导,采取个个依次过关的方式,一遍又一遍的刺激学生,促使其掌握这些“小”而难的内容,这种方法实用性是不错,但总得不是什么上乘之作,每每用之,心里总不是滋味。
请看一笔流水帐:第七册练习十二有这样一些题目:动手剪(第3题)、判断(第七题)、探索四边形内角和(第八、九两题),这三题我整整用了两节课(前两项一节课)。第七题中有两道判断题: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学中我将这两个题目与第3题整合在一起,先用课前准备的学具不断地拼,发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好能解决判断题中的两个题目。这样一来,连同生成性的一些内容,一节课就结束了,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也一样,因为一定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所以量的角比较多,且都在不同的方向,难度也比较大,一节课下来,还有些学生没有量出正确结果来。
数学复习课教师随笔
今天下午,工作室朱俊仙主任上了一节“立体图形认识的整理和复习”,为我们提供了怎样上好一节复习课的范本。“复习课难教”是我们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首先复习的内容繁多,需要教师准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难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对学生来说,复习课失去了新授课那样的“新鲜感”,学生缺乏兴趣。如何来进行总复习?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参与课堂?听了今天的这节复习课,感受颇多:
一、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让复习课有新意
复习课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构建知识体系。课前,朱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整理有关立体图形认识的知识,引导学生从面、棱、顶点,联系与区别作了整理,给学生自主复习整理的空间。学生通过独立整理,知识的主要脉络清晰呈现在面前,知识由“厚”变“薄”。这样复习不再是旧知识的简单重复,在复习中学生有发现,有提升,获得新授课那样的新鲜感。
二、重视对整理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整理知识
知识犹如珍珠,如果不会整理,只是一盘散沙,没有太大的价值;只有穿成美丽的项链,才会价值连城。学好数学必须善于对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教师平时应该特别关注学生整理和总结知识的能力培养,把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学不仅仅是告之,更需要经历。本节课朱老师改变了教师引导,一问一答的复习方式。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自主整理相关知识,用自己的方式完成整理作业。学生整理的结果虽然稚嫩,却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让学生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学生不仅收获知识,更要掌握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三、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升数学素养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起作用,使其终生受益的并不是数学知识,而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知识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复习,教师一个重要的目就是要将原来分散的教学内容中隐藏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原出来。
在学生完成的整理知识结构中,朱老师要求学生思考:“你觉得在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时,要提醒自己或同学什么?”学生在整理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你觉得哪种整理法式更好一些?”、“为什么”……这些带有个性的思考,无不让我们欣喜的看到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反思精神,这种学习反思将会让学生的一生有益。
这样设计总复习课,既突破了教学中总是教学牵着学生走,导致学生没有主见、失去主动性的状况,同时教师的教也显得有针对性,凸显教学的重难点,师生双方都能受益,实现师生的互助共进,最终走向共赢。
学生数学教师感想随笔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xx年版)》明确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创新意识的延伸,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实施创新的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课堂不可或缺的,那么如何培养呢?在之前近七年的教育教学中,我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直到在20xx年4月19日聆听了北京朝阳特级教师魏淑娟校长的讲座后,才有所悟。魏校长以《努力创造充满思维活力的数学课堂》为题,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思维发展的“源”、追溯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思维发展的“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学生思维发展的“魂”三个方面诠释了如何创造充满思维活力的数学课堂。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得从“源”头开始,学生思维发展的“源”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在这里所说的尊重学生,除了在人格上要给予尊重外,更多的是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规律。例如这次我与学校张柔老师为工作室所有成员呈现两节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运算》课,在教学中都使用了数位桶,在个位桶里面用一根小棒表示一个1是1,九根小棒表示九个1是9。十位桶里面用一捆(10根)小棒表示一个十是10,三捆小棒表示三个十是30。在课后的教研活动中,有老师就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在十位桶里面用三捆(30根)小棒表示30,而不是3根小棒表示30呢?也有老师认为:既然在数位桶上已经标识了个位和十位,就不能用30根小棒表示三个十,而是用3根小棒表示三个十是30。
其实当老师们质疑时,我也在所思考:学生的思维与成人的思维是不一样的,一年级的小学生还是以直观形象的思维为主,直观形象的教学更加易于学生的理解。要让6岁的孩子理解十位桶里上放3根小棒表示3个十不是不可以,但是这样抽象的去教学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吗?符合他们的认知心理吗?用成人的思维去思考这样做尊重了学生吗?最后从魏校长那里老师们得到了解惑,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用三捆小棒表示三个十是30,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基础,直观形象的让学生感知三个十和三个一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这次上课和教研,我开始反思,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真正的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所谓读懂教材就是要懂得教材的编写意图;所谓的读懂学生就是要了解的生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或经验、认知规律等。在每次北京潮阳实验小学润泽校区数学教研活动时,上课教师都会对学生进行课前调研,比如金海燕老师在给学生上《年月日》这课之前,对学生进行调研,其结果是全班学生都知道一年有12个月,但是并不知道每个月有多少天,大月、小月、闰月等都不知道。通过课前调查金老师才进行了教学设计。所以只有当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之后,在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预设,才能让学习内容、资源、课堂生成灵动起来,用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是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从“根”入手。追溯知识的内在联系不仅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获得一定的知识基础,在认知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理解、分析、对新知识的探索而产生的。学生的认知过程就是思维发展创造过程,而思维的起步就是对新知的感知和对旧知的激活。在对新知识的感知、理解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获得发展。
新的数学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在教学新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发现事物的本质和知识的内涵,在学生自己探究中创造性思维就得到了训练和培养。例如“铅笔每4支一份,这样的两份是多少个支?”一份是4支,两份就是两个1份,也就是两个4相加,用乘法算式可以写成2×4。在二年级建立份的概念后,三年级学习倍数关系时,就让学生自己探索,倍数与份的关系。例如:“蝴蝶的只数是蜜蜂的3倍”。蜜蜂就是1份,也就是1倍;蝴蝶就是这样的3份,也就是3倍。五年级学习分数,分数之间蕴含的也是份数关系。例如:“蜜蜂的只数是蝴蝶的”。蝴蝶是1份,蜜蜂是这样的份,或者将蝴蝶的这1大份平均分成了3小份,蜜蜂只是这样其中的1小份。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落得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以让学生去解决问题为主,淡化了学生提出问题这一关键点。有位名人曾经说过:“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由此可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的意义更加深远。所以强化问题意识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云:“学贵有疑。”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意识、表达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诱发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数学教师随笔《四舍调商》
按照惯例,让孩子们对272÷34进行了自主探究,和预设的一样,孩子们会遇到障碍,商9是有问题的。孩子们能很自然地想到将商调小,然后往下计算。
简单记录这样一个交流花絮。
我问:“在计算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麻烦?”
大家争先恐后地回答:“商9是不行的。”
我就问:“商9不行,那该怎么办?”
黄佳玲:“改小一些,商8。”
我再问:“为什么?”
顾拓:“34乘9的积超过了被除数272,减不够,只能商8了。”
我又问:“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我这么一问,许多孩子露出了为难的表情,确实,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它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计算的本质。
几个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都没有很准确地直指本质,我试图引导他们从题意去思考,假设如果每人9本书的话,34乘9得306本,超出了原有的本数,显然违背了我们的题意,从现实生活的尴尬聚焦于眼前的除法计算,孩子们会自然接受:初商偏大时,被除数就不够减,必须将初商调小,才能顺利往下算。所以,“偏大就调小”这样一个思想,此刻已经深入孩子们的心了。
与孩子们达成了共识,我让孩子们继续观察这种除法的除数,除数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玄机。我是想让孩子们明白:把除数看小,初商就可能偏大,偏大就要调小。这实在有些抽象,孩子们不容易理解,我感觉自己也讲得不透彻,这是我上完课后最需要反思的地方,求助中。
关于计算的方法,孩子们掌握得还行,在作业中,正确率也算让人满意,只是不够熟练,尤其遇到乘法计算那一步,孩子们的速度很慢,却也是最容易出错的那一步。我想,对于速度暂且不作严格要求,等孩子们将方法牢固且内化后再慢慢提高吧。
数学教师随笔:负迁移,你能离孩子远点吗
刚教学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为了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我进行了一次小测验,通过测验发现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都不错,特别是计算,班上学生整体的计算水平还不错,计算错误很少,但在批阅试卷的过程中,有两个学生的情况引起了我的注意,计算部分的24分,只对了一、二题,是粗心,还是不会?当时,边批阅试卷我就在想,计算应该都会做,因为平时他们的作业我都一个个过关,只是有几个学生试商的速度慢些而已。
为了能了解这两个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我专门找来这两个孩子来我身边订正,可这次订正真的让我发现了问题,原来他们俩商是二位数的都会做,而商是一位数的全都不知该怎么办,我只好重新教他们算,让他们比较二者的区别,半节课的时间过去了,两个学生似乎都懂了,我以为没有问题了,也就放心了。虽然是有点放心,但心还是放不下,今天早晨,我又叫来了这两个孩子,随手出了几道计算题,这里面有商是二位数的,也有商是一位数的,可接连出了几道题,发现他们俩只对了一题,速度特别慢,连最起码的试商基本都不会,这是怎么啦?在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中,我几乎每天都要检查他们的作业,他们也曾经在我身边做过作业,当时他们只是速度慢一些,但计算方法还是会的,这是怎么啦
课余和同事闲聊,聊到了这一话题,同事告诉我,可能是负迁移对他们的影响,这一句话提醒了我。这两个孩子,当初学习由商是一位数的除法过渡到商是二位数的除法后,我就发现前者他们就有点把不准,老是出错,但经过几次辅导以后,情况有了些好转,因为考虑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比较简单,又是基础性的知识,前期的教学已经非常扎实,后一阶段就没有强化训练,谁知问题就出现了。
对于大部分部分学生来说,出现这种负迁移的可能性很少,但这是两个特殊的孩子:一个接受能力很差,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反复炒好几遍才能掌握简单的基础知识;另一个上课从来就没有办法让自己停下来,一旦停下来就可能会进医院。面对这样的群体,避免负迁移对他们影响的最好方法只有让他们在每一个知识点上都要反复训练,形成技能,再利用迁移学习稍深一些的内容,又通过不断训练,形成技能,长此以往。可这样一方面会增强他们学习的负担,使他们的学习压力更大,另一方面他们自己的学习时间不允许教师这样做,这样做势必影响他们其它知识和学科的学习。
面对他们俩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我真的束手无策,唯一的方法只能重新再炒一遍,我别无选择,只希望可恶的负迁移离他们远远的!
数学教师优秀随笔:铺垫在不知不觉间完成
所谓铺垫,就是“陪衬,衬托”。铺垫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在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常常通过适当的铺垫,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所谓“适当”铺垫,意指时机恰当,坡度适宜,追求不知不觉、水到渠成的效果。比如,教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教材第二道例题是提供4张课桌,每张课桌上有2台电脑的情境图,让学生计算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如果仅仅“教教材”,我们通常会分三步走:一是出示情境图和问题后,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这些电脑是怎样排列的;二是让学生列式解答;三是问学生这里是几个几相加,在明确是4个2相加后,告诉学生“4个2相加,可以写成4×2=8或2×4=8”,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
这样教学,学生固然也能学会乘法,但是在新接触一个数学概念的时候,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概念的来由。特别是在这里,学生很可能会产生一种困惑:已经可以用加法解决问题了,为什么还要学习乘法?当然,教材在接下来的“试一试”中通过5个4相加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同时揭示写成乘法比较简便。不过,由于学生的困惑是伴随着例题而生的,因此我总觉得,这样的体会还是在例题中有所铺垫更好。也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用乘法表示相同加数的连加比较简便(铺垫的目的),我们可以在例题解决的基础上及时铺垫(铺垫的时机)。
接下来,我们思考了铺垫的具体教学安排。由例题的情境继续出示问题:“电脑教室有20张电脑桌,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让学生说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结果,用加法计算的学生说着说着就不记得到底说了多少个2,而用乘法计算的学生一下子说出了乘法算式。当时我们觉得,学生对乘法写法的简便已经有所感悟了,因为用加法计算的学生没有把算式说清楚吗,这不正说明加法算式不够简便吗
但是,学生会有怎样的想法呢?他们真的都能体验到乘法的简便吗?有的学生只是听别人说20个2相加,自己并没有经历如此烦琐的相加过程;有的学生仍是对加法计算情有独衷,对乘法的简便并没有深刻的体验。因此,就这一点而言,我们觉得改说为写比较好,同时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写,在比较中增强体验。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恰恰与教材“试一试”中的意图不谋而合。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直接出示20张电脑桌,想一步到位让学生体验写成乘法比较简便,似乎事与愿违。这样的铺垫,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显得比较突兀。由于没有对这一铺垫加以“铺垫”,学生的体验很难水到渠成,而是教师告诉的成分更多一些。因此,可以在出示20张电脑桌之前,出示数量稍小些的问题:“电脑教室一组有6张电脑桌,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后,问问学生有什么感觉。此时,并不急于点破玄机,但是学生势必会产生对算式烦琐与简便的初步感受。继续出示20张电脑桌一共有多少台电脑的问题,学生在两种算式的比较中,自然会生发写成乘法简便的感慨。
教学是讲求时机的,铺垫的时机往往应把握最需要的某个时刻;教学是讲求坡度和节奏的,铺垫的过程往往不能急于求成,最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
小学数学教师随笔感言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多年来我们在上复习课的时候总有一个将知识做为小结的环节,而且都是由教师给出答案,例如用语言或图表罗列出所学知识。潜意识里认为学生是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知识网的,事实并非如此,在教学实验中学生能给出的总结形式包括:
表格式——条理性很强。思路清晰,概括能力强,有较强的周详思维能力,内容包括章节的内容说明,主要运算法则,各种问题的解题方法、注意事项及例题。趣味式——具体、形象而且生动、有趣表现出制作者有着成人思索不及的丰富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
汇报式——内容丰富、过程详尽。表现出制作者情感丰富、能够客观的剖析自我。包括章节的主要内容,自我收获学习过程中的感想、困惑和对教师的感激之情。
体会式——感受真切、信息丰富。表现出制作者能够坦诚道出对学习对象的真实感受。如数学很有趣它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既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能使人变得聪明。
可见,单纯凭多年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也不能够准确的把握我们正面临的家学对象。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背景、学习数学的意义、不同的文化氛围都带来了影响。
二、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2.对学数学的反思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
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对教数学的反思
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
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三、教师对教学反思要注意的三个视角
1.自我经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自己学习数学的经历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参照,我们每一个人都做过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学过数学,在学习过程中所品尝过的喜怒哀乐,紧张、痛苦和欢乐的经历对我们今天的学生仍有一定的启迪。
当然,我们已有的数学学习经历还不够给自己提供更多、更有价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么我们可以重新做一次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从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并有意识的对活动过程的有关行为做出反思。
2.学生角度:教学行为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教得好是为了促进学得好。在新课程实验中,学习分段函数时,让学生去了解出租汽车的出租费用、或家长工资中的扣税标准,并写出调查报告。
在讲习题时,当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时,特别是一些奇思妙解时,学生表面上听懂了,但当他自己解题时却茫然失措。
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讲的问题设计的十分精巧,连板书都设计好了,表面上看天衣无缝,其实,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教师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最有意义,最有启发的东西抽掉了,学生除了赞叹我们教师的高超的解题能力以外,又有什么收获呢?所以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大数学家希尔伯特的老师富士在讲课时就常把自己置于困境中,并再现自己从中走出来的过程,让学生看到老师的真实思维过程是怎样的。人的能力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锻炼。经常去问问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感受,借助学生的眼睛看一看自己的教学行为,是促进教学的必要手段。
3.与同事交流
同事之间长期相处,彼此之间形成了可以讨论教学问题的共同语言、沟通方式和宽松氛围,便于展开有意义的讨论。
教师数学随笔
一、要给孩子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三年级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稳定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使小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那么,怎样才能使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呢?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也是很关键的。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平,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课前我钻研教材,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定具体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了一些现实的情境,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这样不仅缩短了导入新课的时间而且使学生比较容易的获得知识,从而简化了学习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自身的厌学情绪,我通过与学生聊天来获得具体学生的信息,对症下药,效果比较明显。
还有就是老师要管好两个手指,少伸食指,指责学生;多伸拇指夸赞学生。好学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指责出来的。
二、每堂数学课的课前三分钟口算训练
口算要克服粗心 ,在课余,尤其是考试后,我常听到有些学生、家长、老师说:“知识是掌握了,就是太粗心了,以后改了就好了。” 好像老师们也只注重方法的训练,学生和家长也不把这粗心当成一回事,这个粗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怎样改正,可能没有很好的探究过。其实口算能力薄弱是学生计算能力差的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书写方面的习惯和速度、口算基础、简便方法的运用 、心理因素都是影响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原因。所以我认为“粗心比无知更可怕”,因为无知的东西容易学,可粗心的毛病很难克服。
我一般在每堂计算课前3钟进行口算训练,口算的内容尽量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有关,训练的方法多样化。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等等。用孩子喜爱的计算游戏来提高他们大脑运算技能,从而提高孩子的速算技能。
三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这主要是针对中、差生。每节新内容过后,总有些知识,部分学生没有弄懂,就要通过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对这些知识进行巩固。比如在教学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的正确使用还有些模糊。我就经常问一问,门的大小是它的什么?应该使用哪个面积单位?电脑键盘上的数字键大约是1( ),电脑屏幕的大小大约是8( ),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0( )。变着花样几次练习后,学生就都能掌握了。对于错题让学生多做多练,再加做相似的类型题,出错就较少了。
总之,我觉得,数学教学是一个最具创造性和灵活性的活动,只有从实际出发,才会收到实效,避免误区。时间可以使我们的经验不断增加,努力学习,不断反思,我相信我们的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数学教师感悟随笔
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此,我们必须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必须认真学好数学。
(一)寻求知识背景 激起学生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利用生活原型 帮助学生建构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
数学教师随笔
1.与大师面对面
这次听课有幸入住专家、名师云集的宾馆,使我们与这些大师有近距离接触的机会。14日早上,我们(我和阮利娟)就遇到了华应龙老师。当时我们在电梯口相遇,还没等我们认出他来,华老师就已经笑眯眯地跟我们打招呼了“你好!”我们赶紧很不好意思地向他问好。一同乘电梯下楼的除了华老师、我们俩,还有与华老师同行的穿红衣服的年轻老师(后来听课时才知道是刘伟男老师)和一位年长的专家(恕我眼拙,不知这位专家的大名)。当时这位专家以为我们四人是一起的,就问华老师:“这是你的团队?”华老师立刻笑着回答:“中国团队!中国团队!”我真佩服华老师敏捷的反应力,如此回答,还免去了我们俩的尴尬。电梯下到2楼(餐厅),门打开,华老师一直很绅士地将手扶着电梯门(以防人出入时门突然关上),直到电梯内的五个人全都顺利出了电梯,他才收回了手。
短短的2分钟时间,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让我在佩服华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之余,更敬佩他敏捷的反应力、儒雅的风度和谦逊的为人。
2.探寻“解决问题”
所听的课以高段的居多,作为低段老师,我当然更关注低段的课。就说说张莉老师上的“解决问题”吧。“连乘解决问题”是三年级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存在以下几类问题:(1)对情境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收集能力不强,读题能力欠缺;(2)知道如何列式,但却不能清楚表达思考的过程;(3)对每一步算式对应的算理不明;(4)对教材中呈现的方法容易理解,但缺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策略。而张老师的课准确把握了学生的学习难点,对学生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关键处都一一做了精心准备,因此课堂显得游刃有余,张弛有度。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张老师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化解数量关系抽象的难点的做法。在教学中,张老师把学生的每一种方法,都回归到方阵图,让学生结合图形去理解算式表示的数量关系。如:8×10×3﹦240(人),8×10先求什么?(一个方阵有多少人?)80×3再求什么?(再求3个方阵有多少人?)对应着学生的解题思路,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配合演示,直观形象的图示让学生对每一种列式蕴含的数量关系一目了然,通过数与形的结合,既分析其数量关系,又揭示其几何直观,使数量关系的精确刻划与空间形式的直观形象巧妙、和谐地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