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全文及解释诵读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读《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当看到这几句话时,我们一定都觉得很熟悉。这就是我们每天都在背的“弟子规”。
我们大家都是中国人。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之渊远。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了,在中国周边的一些文明古国也有一些传统文化历史,但都没有完整地记录他们的文化历史。唯有中国,文化历史渊远流长,从未间断过。
以前古代人读书都是非常讲究的,女子不能读书,男子才可以读。而且除了读四书五经以外,不能读别的书。弟子规里面就有一句“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智。”。从这点来看,古人对于学习的书籍内容是非常重视的。要是在现代,读书的内容也十分重要。我们小学生就应该读一些“感恩系列”等心灵鸡汤系列的书或是“笑猫日记”等校园小说,可以带给我们人生的启发,培养自己的情商;还可以放松一下自己,让我们在课余时间开怀大笑。
说到“四书五经”,也就是古人科举考试所学习的书,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一些。中华传统文化还有很多,比如说:《孝经》、《千字文》、《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我背过《三字经》、《千字文》和《弟子规》,我觉得最好理解而且最精简的就是《弟子规》了。
《弟子规》的总序概括了《弟子规》中的所有内容,它告诉我们了许多道理。
首先,做一个人,要孝顺,要孝敬父母亲人。我今天去听了弟子规的教育讲座,主讲人说了,身体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只有使用权,它是父母的。就像《论语》里面讲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如果你遭遇了种种失意,朋友都离你而去,那么你还有亲人陪伴你。因为他们是你的亲人,所以可以原谅你的一次又一次犯错。你应该用一生的时间来陪伴你的亲人,用来还他们以前为你付出的债。而且还要爱护兄弟姐妹,通俗一点讲,就是不能以大欺小。如果结合中华传统的故事,那就要学习《孔融让梨》里发扬的精神,把最小的“梨”留给自己。其次要遵循生活规律,搞好自己的生活习惯。别人看见你仪态很端庄,衣着也整齐,但一进你家,里面满地狼藉,而且你的行为一点也不礼貌,那么你难道还算尽到对别人起码的尊重了吗
人际交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信用。如果你不守信用,那么再亲的朋友忍你几次以后也会离你而去。
除了上述着几点,还有一点需要我们做到:泛爱众,而亲仁。
什么是泛爱众,而亲仁?我们来分解开来理解:
“泛”就是广泛的意思,“众”则是大家,所有人的意思。合起来“泛爱众”就是要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能因为这个人是佼佼者就只亲近这一个人,有时候成绩好并不代表一切。更不能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就嫌弃他,厌恶他,其实你厌恶别人时别人也觉得你不怎么样。相反,如若你亲近身边的每个人,每个人都公平对待,不巴结领导的亲戚也不认为其他人没有权力就远离他们,则会迎来每个人的喜爱。他们宁愿与你这样亲切随和的平民在一起也不愿意和那些有“关系”的人在一起。而且我看过一个故事,两个很好的朋友,其中一个骗了另一个,而另一个为了捍卫朋友的自尊,也未捅破窗户纸,心甘情愿上他朋友的当。朋友听后很感动,为自己有这样的朋友而感到自豪。
再来理解“而亲仁”,“而亲仁”的意思便是要亲近有贤德的人,这样你便会学习他身上的好处,也成为另一个有贤德的人;相反,如果你亲近小人,你也会堕落成一个小人。有一句话可以很好地诠释这句话的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做完上述几点之后,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你便可以开始学习知识,如果连基本的做人的素质还未达到,还不如先别学习呢。
我们一定要牢记自己是中国人。现在很多人都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梁启超爷爷有句话说的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让我们承担起把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重任吧!
中华经典诵读心得-读《弟子规》有感
中华经典诵读心得--读《弟子规》有感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古老的国家里,留下了许多传世经典,而其中有一本书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她不仅教育了古人,也教育着现代人。她的名字叫做:《弟子规》。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深深地影响了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我走路喜欢一摇一晃,双腿张得很开,摇摇摆摆地走着,活像一只鸭子。有些高年级的同学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那滋味真的不好受。当我读了《弟子规》后,知道了走路时脚步要从容不迫,站立时姿势要端正,这样才能体现出人的礼节。我那摇摇摆摆走路的坏毛病早就改掉了,而现在走路从容不迫,受人称赞。
而《弟子规》这本书体现的不仅仅是礼节,更是孝道。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古人可是十分讲究孝道的。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古代,父母不幸去世,要守丧三年,要戒除喝酒吃肉。而现在时代不同了,这里暂且不讨论这种做法是否对现代社会适合,但是古人的这种感恩、孝敬父母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的精华,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一定会被永远地传承下去。
诵读《弟子规》感想
二年级开始,马老师教我们读背《弟子规》,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和行为规范。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是说父母叫你时,不能慢吞吞地回答;父母吩咐你做事时,行动不能懒懒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是说身体有了伤痛,就有让父母担忧;道德品行不端正,就会使长辈蒙受羞辱。
读《弟子规》还让我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就是说专心读书的方法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要记,眼要看,口要读,这三点都很重要。
此外,诵读《弟子规》还让我增长和拓展了知识。《弟子规》的内容出自《论语》《孟子》《朱子家训》等国学名著,文体仿照《三字经》,全文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朗朗上口。例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和《三字经》里的“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指为人应该互相关爱,尊兄爱弟的行为。
《弟子规》可以指导我们培养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关爱他人、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还指导我们读书学习的方法。《弟子规》真是陪伴我们成长的良师益友啊!
诵读《弟子规》的感悟
这学期老师教我诵读了《弟子规》。从《弟子规》中我学到了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心存善念。
父母是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的人,给了我们生命。我的出生给全家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我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细心照料。妈妈每天在陪我写作业,教我学习方法;爸爸总在我胆小的时候给我信心和勇气;爷爷、奶奶每天给我做可口的饭菜。正是他们的无私的爱,让我成了一名健康聪明、自信的小男孩。
我要感谢所有爱我的人,做一个孝敬父母、长辈的好孩子,也要用爱心来回报他们对我的爱。
《弟子规》诵读心得体会
祖国的经典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走进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像《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更是受到很多家长的最爱。而我无论是平时听到还是网上看到最多还是说《弟子规》这本书,以前只是看到别人写的怎么好,却从来没有走进过,有一种过河找桥的感觉。可是通过我和孩子诵读,从中真的是受益匪浅,对孩子的行为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我在和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中,心灵也从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根据当时童蒙教育需要,结合教学实践,依据《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等儒家典籍编辑而成的。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礼、义、忠、信。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列举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礼仪。是道德教育、规范言行、防邪存诚,培养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弟子规》以“六字美文”著称,它朗朗上口,寓教其中,在简捷精练的语句中囊括了为人做事的众多道理,在声声朗读、自然记忆的过程中让孩子受到渗透性的教育,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
我的孩子做事总爱磨蹭,什么事说了好几遍,虽然嘴上不停地应着,但并没有行动,自从背了《弟子规》后,两孩子总是相互督促。每当有一个人听了父母让做事后,却没有行动,总会有一个人不由自主地背诵: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因为我在和他们一起诵读的时候,就告诉孩子这两句话意思是说:父母呼唤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地拖延;父母有事要自己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能故意偷懒。在这种句子的影响下,孩子慢慢地就改掉了很多不良的习惯。
对于孩子吃饭只吃青菜不受吃肉这种现象,虽然原来也没有少给孩子讲道理,但我总找不到更合适的理由,也只是每次强调去吃,而在《弟子规》中就这样写道: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也就是说平时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挑三拣四,每餐的进食量适时适量,不要暴饮暴食。当孩子明白了这些基本的道理后,每当孩子再去挑食时,或者遇到好吃的就猛吃,不好吃的就不吃或者少吃。我就会和孩子就一起回顾书中的经典名句,用这些经典名句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就更有说服力。
一本经典,我和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和孩子一起诵读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高着自己修养和学识。而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大人的讲解下,不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对日常生活习惯的不停地检验,哪些地方合适?哪些地方不合适?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哪些地方需要继续努力?真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弟子规》中的句子短小精悍,句句中蕴含着生活的真谛,让我和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精神的洗礼。特别是在每一个小短篇之后,都附有一个小故事,更是有助于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理解原文的内容。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的言行就是孩子效仿的榜样。在教学中我总会让学生签午休条、作业条、背书条等,有的学生明明不会背书,而条子上却签的却是会背,家长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上学不受老师的批评,可是一旦老师一检查,一些学生却是不会,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不但不能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反而助长了一部分学生坏习惯的养成。于是我总会引用这本书中古代一个故事《曾子杀猪》来教育。这个故事是说曾子为了一句戏言把家里的猪杀了,给家里的小孩上一堂要守信的课。那典故是说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肉。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数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对孩子失信,家中的猪虽然保住了,但却会在孩子的纯洁心灵上留下不守诚信的阴影。曾子不但以诚信的思想严于律而且还以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教育下一代。我们做家长的人,应该好好地向这位古人学习。
一本《弟子规》教育两代人,最重要是的孩子在诵读的过程,结合自身的实际做法,找到努力的方向。正是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也许这才是这本书之所以成为经典的魅力所在。
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读书感悟
学龄前,我和其他小朋友们就一起诵读过《弟子规》很长一段时间,那时候的我是“多了记性,少了悟性”:我虽然把它全背完,但是却并不知其义。妈妈告诉我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需要我们去传承的,《弟子规》就是这样一个载体。
上了小学,我又开始重读《弟子规》,我渐渐感悟了它的涵义,真是受益非浅。妈妈说现在的我是“多了悟性,少了记性”:从书中让我知道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文化,传统美德也需要我们传承。
《弟子规》不仅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还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我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鞭策自己的行为准则有了尺度、增进了自己为人处世能力。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它还教了我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使我成为有用之才。
读《弟子规》的同时,我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品位,这才会赢得别人的赏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诵读《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呢
诵读《弟子规》提升自身修养
近期,我们学校组织大家一起学习《弟子规》。我发现“弟子”也有“规”。做人要做一个受人敬重,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的人。《弟子规》给了我很大启发。
首先是入则孝。里面最使我难以忘怀并受到启发的一段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合,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回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父母教导时,应该恭敬聆听。父辈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深感内疚。平时爸爸妈妈叫我,我都不理睬他们,让我做点事时,我总找理由推辞。还有很多事,我都是一只耳朵时,一只耳朵出,根本不放在心上。之后,我一定会做一个勤快懂事的孩子!
其次是“入则孝”。这部分是要告诉我们怎样与人相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只有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父母自然欢喜。
接着是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人家的背后谈论长短,是很不道德的。
令我体会很深的是“信”里的一句话:“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我们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当我们没有能力要做到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和花言巧语,我们更不能使用。在妹妹10岁生日时,我答应送给她一件精美别致的礼物。在生日当天我才记起有这回事,跟妹妹解释之后,她十分失望。
泛爱众,讲得是与朋友相处,要讲平等博爱,以博大的爱心去对待别人。我们应该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
《亲仁》亲近有仁德之人,向他学习。《余力学文》做完重要的事,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其他有益的学问。
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的反复诵读《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这样既可以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少儿国学启蒙一起诵读弟子规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优秀的“国学”中蕴含着现代教育的精髓。为了让洪坡小学的小朋友们养成知礼、学礼、懂礼、用礼的好习惯,“星星之火”社会实践队特推出国学开讲之《弟子规》,以德育为出发点培养孩子自我思辨的能力、与人融洽相处的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从容的生活态度等。
“人之初,性本善……”校园里响起了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犹如春风袭来,让人神清气爽。而此时小朋友们正端坐在课室当中,目光认真地跟随着小老师的教学用棒在黑板上滑过的《弟子规》板书,大声地朗诵《弟子规》。在《弟子规》国学课堂上,小老师首先以故事吸引小朋友的注意,进而结合《弟子规》再阐释故事中蕴涵的道理,给小朋友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小朋友们大声朗诵《弟子规》这一表现来看,这一种以兴趣引导小朋友学习的教学方法显然得到了不错的成效。除此之外,在课堂外,小老师会给小朋友们每人发一张《弟子规》例行表,它要求小朋友们对自己一天的行为按照表上的《弟子规》指示的行为规范去划分等级,表上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优秀,一般,较差;每一个小朋友都要在第二天上交《弟子规》例行表,让小老师根据小朋友们对自己行为的等级划分做好总结,然后在接下来的课堂上加强培养小朋友们缺乏的方面。在小朋友的积极配合下以及
《弟子规》国学课堂采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朗朗的读书声在国学风中来回飘荡,鸟儿驻足聆听,树叶也跟着晃起了脑袋,小河流踏着读书声淙淙流淌……《弟子规》国学之风应当被传扬,应当一代代传承下去。
诵读《弟子规》,感悟成长
诵读《弟子规》,感悟成长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生活规范;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了,而自身道德的修养意识也不高了。大街小巷,随处都可见到有人不孝敬自己的父母。有人知错不改;报纸上,天天都登着有人不讲诚信、有人报复心强,最后却进了监狱的新闻,可见,我们现在十分需要一个能净化心灵的殿堂——《弟子规》。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和友爱兄弟姊妹。因为母亲给了我们世上最宝贵的东西——生命。当我们从母亲的身体里出来时,你曾想过母亲有多么痛苦吗?面对着眼前的母爱,我们就更应该孝顺母亲;父亲则是大山的脊梁,家里的金银珠宝、钱财都是父亲的辛勤劳动换来的。当父亲流下一滴滴汗珠时,你曾流泪过吗?面对着眼前的父爱,我们就更应该孝顺父亲。兄弟姊妹同样是我们的亲人,他们给我留下了许多快乐的回忆。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讲诚信。当你获得众人对你的信任时,你会感到无比自豪与高兴,诚信乃是无价之宝!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团结向上、互相帮助。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我们都是人类,何必要斤斤计较呢?当你发现别人的优点时,要向他们学习。一个人生下来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最妥当的办法就是取长补短。让我们一起去诵读《弟子规》,领悟其中做人的道理,净化我们的心灵吧!
诵读弟子规
当我刚步入校园的时候,幼儿园的老师每天都会教我们读《三字经》、《弟子规》。那会的我们根本不能理解书中的含义,只是觉得和小朋友一起大声读很好玩。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知识的掌握,我也能多多少少的理解一些书中的意思了,也越来越喜欢读书了。《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教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尊师敬长。
其次,它还教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切行为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要平等博爱地对待别人,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 我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读书时不专心,读过后确一点也记不住书中的内容,平时,我在写作业时经常分散注意力,一会儿玩笔,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想别的事。
妈妈常用这句话来教导我。“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它告诉我们读书的时候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不但要用眼睛仔细地看,还要动口去念,用心记,这样才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记住。其中“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这段话就告诉我们,一个人很容易就从少年到了老年,要珍惜自己拥有的宝贵时间。《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学习《弟子规》对我们的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弟子规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在他的影响下,我们会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