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走到人生边上》原文
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花了一天的时间读完这本《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对杨绛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有了更多的钦佩。
首先,该书是在杨绛先生96岁时写成,也许很多人在这个年纪,已经病卧于床,无心学术,抑或是早已命归西天,去了另一个世界。可又正是这个年纪,正是走到人生边上的时候,对人生的感慨也是最多的,杨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下这一本书。
人活在世上的价值到底有什么?杨先生在书中不止一次的思考这个问题。杨先生在书的一开头就提到了死的问题,按着中国的抑或是世界其他地方的传统,说死都是不好的,可不提不代表不用面对。人类惧怕死亡,是普遍的规律,所以有很多淡化死亡的说法,有说去往天堂的,有说去往西天的,但天堂和西天在如今的科学下不都不复存在了吗
对于人生一世到底有何价值,杨绛先生提出,重要的不是一个人在他或她的一生中作出了多大贡献,而是本身身为人、身为万物之灵这件事就很重要。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真正价值所在,才不会因建功立业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默默无闻而自怨自艾。
书中也提到了对善恶的思考,性善和性恶,两个矛盾的方面,一直被人所争论。现在或许大都相信性恶论,于是出现各种各样的"信任危机",就拿我们来说,好逸恶劳就是我们经常表现出来的恶。不到最后关头绝不完成任务甚至到了最后关头也完不成,这种现象叫"懒癌",在多少人身上,懒癌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杨先生在书中则是从人的本性出发,提出人的灵性良心是主宰着人之善恶的关键。灵性良心占上风,人们就可克制住小我,控制住贪逸的本性,灵性良心被弃置,那这个人的良心也就输了,内心的欲望膨胀,往往变成极恶之人诸如希特勒,墨索里尼之类。本性是好的,才改的好,本性就是恶的,怎样也变不回好的,这也是我自己认同的。
我庆幸我还走在人生的中央,很多问题可以从现在开始重新思考。我也相信我们的本性是好的,是可以改过来的,是可以变勤奋的。
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这是著名女作家杨绛先生的作品,读过之后,让我受到了很多启发,指导我更好的成长!
如果说“老先生”用这样一种自问自答的方式回首她的人生,那么读者就是从这本书中读到什么是它包括灵魂、个性、本性等一系列的内容!这是杨绛先生站在人生边上对人生的探讨,正如许多人好奇,人的生命起点是什么,终点又是什么,到底有没有天堂和地狱?不管有还是没有,九十多岁的杨绛先生可能比我们想得更深入一些,而我就像是一个偷吃糖果的小孩子,品尝到了她的人生感悟!还是比较喜欢作者注释里的小故事,可以看出一些不同的人生经历,其中最爱的一对喜鹊的爱恨离愁,可能这是杨绛先生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些人和故事,却让我觉得读后回味无穷.....
也许几十年后,我站在人生的边上,再去细读杨绛先生的这本书,我会理解她的胡思乱想,会理解她对于“人”方方面面的探讨,这是在经历过伴侣去世与爱女离去十年后对人生的看法一深刻、精辟、韵味无穷!正如她所说的“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
我想,我也该从现在起探索人生的价值,因为我们现在无需向后看,只需向前看,杨绛先生已经帮我们探索她经历过的人生,而我们的人生价值,还在续写.....我们需细细探索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
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有修养的人,能喜怒不形于色。但不形于色,未必喜怒不影响他的判断选择。要等感情得到了相当的满足或发泄,平静下来,智力才不受感情的驱使。”这是杨绛先生《走到人生边上》一书中出现的一句话,也是我读完这本书后记忆最深的一句话。
人生路慢慢,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经历什么,但是唯一能让自己掌控的也就只有自身的修养了。其实对于我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来说,我并不能说自己有多好的修养,但是每次我看到一些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我就特别崇拜他们。
在我看来,修养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前我是个非常冲动的人,在遇到任何意外事情的时候,都非常慌张,遇到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的时候,总是非常的情绪化。其实这些毛病我自己非常清楚,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去改。直到有一次,和一个变化很大的朋友聊天时,他谈起说他在“修身养性”,看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书。其中有一本就是今天谈到的《走到人生边上》。我这个朋友以前就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人,结果因为一次事情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之后性格大变,开始看起书来。他曾跟我说过,杨绛先生是一个非常来不起的人物,她所经历的一切,好像是在告诉我们这代年轻人要热爱生活,并且要懂得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而在为人处世当中,一定要谦逊,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也正是因为朋友的变化,让我对人的性格有了更深的领悟。也让我在参军之后,不再像从前一样的浮躁,当然在亲自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自己感受到的东西,远远比朋友口中所谈论的要多得多。
一个人的素养往往体现这个人的待人处事方面,有人说你“公德心”、“道德感”其实这都和我们的素养息息相关。老师要讲师德,军人也是一样的,各行各业都有各种职业道德,这也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现在作为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我也应该随时管理好自己,随时对自己有高要求,做一个有素质的军人。
走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杨绛先生,钱钟书先生的人生伴侣,江苏无锡人。她有一段经典的话语是这样说的,她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的。你存心做一个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辱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保护自己,就不得不时刻防御。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处吃亏。”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但是,爹妈志气大,不管多困难,都要让我们兄妹三人上学。记得当时还没有两免一补政策,二三百的学费对我们家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直到两免一补政策下来,学费也就六七十块钱,我们家还是交不起。因为交不起学费,我们兄妹不知受到了多少老师同学的白眼。
有一次,老师来催学费,我望着老师说家里的学费还没凑够,老师摇着头走了,只听旁边一个家境富裕的同学说:“连六十块钱都交不起,还上什么学。”我当时听了,忍着眼泪没掉下来。
在学校里,同学们从来不跟我玩,于是,我养成了不愿与人交流的性格。直到高中,大学,老师们都认为我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记得有一次,在高中的语文课上,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我说:“安海霞,你不说话。”我只是对着老师笑了笑,还是没说话。
是呀,在这个人世间,外界的影响是多么的大呀!
一直以来,家里人都称我为书呆子。
尤其是妈妈,看到我那么喜欢读书,家里的活都很少让我做。
没错,我酷爱看书,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忘记了人世间还有那么多的人情世故。后面再大学里发生的事,让我始料不及。
我们宿舍住了六个女生,各个性格独特。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刚认识的第一个月里,大家相安无事。直到国庆放假回来,一切似乎都慢慢改变了。
前面说过,我一直酷爱读书。就因为读书,给我惹来了大麻烦。我们宿舍的其他五人半夜喜欢跟着一个女生跳舞,我偏偏不跟她们一样浪费时间。我喜欢在晚上将帘子拉起来看书。她们不行了,说我不跟她们玩。我说,你们把我当个透明人吧!我就这点喜好。可她们不行。之后,她们便渐渐不再和我说话,开始疏远我,并在别的同学面前辱骂我。好吧,既然这样,我就不跟你们说话了,我远离你们总行了吧!于是,我天天泡在图书馆里。在图书馆的那段日子,我挺美的。直到有一天,我发现班里跟我要好的同学也渐渐疏远我了。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有人告诉我,当时班里跟我要好的同学因为忍受不了我们宿舍那五个人对她们的辱骂,而选择了独善其身。
那段日子,我痛苦极了,最后阴郁了。不论走到哪儿,都听见别人骂我的声音,一度痛苦的想要自杀。当时,书也看不进去了,注意力也不能集中了。我想,我完了。世界仿佛变成了深黑色,日子暗无天日。
漫漫长路,起伏不能由我。
人海漂泊,尝尽人情淡泊。
人生实在是苦。
在《大秦帝国之崛起》里,苏秦常说:“人世无常,人情冷暖。奔忙一生,碌碌无为,然则悲苦之一生,若能遇见斗沙片刻之美好,也足矣!”
大学四年,我过的甚是痛苦,但也有斗沙片刻之美好。比如在图书馆里的那段日子。比如大三第二学期换了宿舍之后新舍友对我的好。她们笑着对我说:“给你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必在乎什么。”我听的心里暖开了花。比如来到北京之后,妹妹带着我到处求医问药,妈妈也来到北京照顾我。而我,心里除了感激,再也不能给予她们什么,只在这里深切地对她们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给我的爱。”
现在的我,虽然跟大多数胸怀梦想的人一样,在北京过着北漂的生活,但无论再苦,我们都不愿意离去,因为这里有我们的梦想。
人生实苦,但梦想还是要坚持的。
读杨绛《走到人生边上》有感
一直喜欢杨绛先生的文章,她的《我们仨》总是放于书架最易看见的地方,随时可以翻阅,而每次阅读都重新感慨杨绛先生清丽文笔中的智慧,幽默,温暖,平和。她的新作《走到人生边上》一经报刊介绍,我立即买来,刚好是周末,这个周末便完全给了杨绛先生,给了《走到人生边上》。
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以超然心态著书,探讨一个恒久的话题,生死,让始终回避此话题的我内心忽然安宁,少了以往的恐惧。杨绛先生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我再望前去,就什么都没有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于是杨绛先生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探讨神鬼问题、人的问题、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问题、命与天问题等等,仔细地读每一个问题,读得出杨绛先生为此付出的心血,从中国的《论语》,《周易》、佛学到古希腊奥运会的起源、耶酥受难、英国诗人弥尔顿的诗歌、康德、布尔热……更串起杨绛先生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杨绛先生试图用最朴素的故事和最直白的表述解读既简单又复杂的生死问题。
最感动的是,关于人生的价值问题,杨绛先生注意到了弱势群体,“一个人有了信仰,对人生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说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只留下些名声,或留下一生的贡献,那就太不公平了。没有名气的人呢?假如是残疾人,或疾病缠身的人,能有什么贡献?他们都没有价值了?”也许这就是大家与凡人的不同,我或许会不断地追问自己的生命价值不会顾及到一种普遍状态。
我更喜欢杨绛先生为注释文本而撰写的散文。散文长短不一,风格迥异,有些活泼有趣,如《温得先生爬树》,惟妙惟肖的描写穿越漫长的时空,我依稀看见了少女时期的杨绛先生在树下满怀焦虑地仰望着她的老师在颤悠悠的树干上捉一只猫;而《孔夫子的夫人》一篇也让我在忍俊不禁中读完了它,我越发喜爱这个96岁高龄的老先生。在几乎跨越百年的年纪居然还有一份童心好奇孔夫子的夫人?杨绛先生写道:“我读孔子的书,肯定他是一位躬行君子,自己没做到的事是不说的。他栖栖一代中,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的家一定是和洽的。所以我对孔夫子家的女人,很有兴趣,尤其想见见孔夫子的夫人。可是,我读书不多,一门心思寻找孔子家里的女人,书上绝少记载。”读到这里,我相信大家都会会心地笑起来,这是一个多么可爱有趣的老奶奶啊,这样的写作,无论对读者还是对作者,都是锦上添花的。
还有,杨绛先生的《胡思乱想之二》,完全不是一位大学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她充满了灵动与幻想,哪里感觉到是一位走在人生边上的老人对待生死的态度?那样的奇思妙想与浪漫使我不禁对我们经常弱化的词汇“死亡”有了柔软和美好的理解。我忍不住摘录杨绛先生的这段文字:
“假如我要上天堂,穿什么‘衣服’呢?‘衣服’不指我遗体火化时的衣服,指我上天堂时具有的形态面貌。如果是现在的这副面貌,锺书、圆圆会认得,可是我爸爸妈妈肯定不认得了。我妈妈很年轻,六十岁还欠三个月,我爸也只有六十七岁。我若自己声明我是阿季,妈妈会惊奇说:‘阿季吗?没一丝影儿了。’我离开妈妈出国时,只有二十四岁,妈妈会说:‘你倒比我老了’!爸爸和我分别时,我只有三十三岁,爸爸会诧异说:‘阿季老成这副模样,爸爸都要叫你娘了!’
“我十五、六岁,大概是生平最好看的时候,是一个很清秀的小姑娘。我愿意穿我最美的衣服上天堂,就是带着我十五、六岁的形态面貌上天堂,爸爸妈妈当然喜欢,可是锺书、圆圆都不会认得我,都不肯认我。锺书绝不敢把这个清秀的小姑娘当作老伴;圆圆也只会把我看作她的孙女儿。”
原本浓浓的血缘与深厚的情感,此时没有传统的描写,没有通常意义的伤离别情与深沉怀念,没有世纪沧桑,但是我们又分明感受到了那份不同寻常的美好和记忆在生命深处的大爱。如果不是真正了解了生命的意义,如果不是看懂了生命的终极,这样的洒脱与顽皮的文字又从何而来呢!
《镜中人》是给予我深刻启示的篇章。
杨绛先生说:“我屋里有三面镜子,方向不同,光照不同,照出的容貌也不同。一面镜子最奉承我,一面镜子最刻毒,一面最老实。我对奉承的镜子说:‘别哄我,也许在特殊情况下,例如灯下看美人,一霎时,我会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却不是我的真相。’我对最刻毒的镜子说:‘我也未必那么丑,这是光线对我的不利,显得那么难看,不信我就是这副模样’。最老实的镜子,我最相信,觉得自己就是镜子里的人。其实,我哪就是呢”!
杨绛先生用自己家的阿姨做事例,生动地阐述了“不镜于水,而镜于人”的道理。所以,正确地认识自己其实既简单也复杂,像生与死一样,充满了哲学意味。
我知道,仅读一遍《走在到人生边上》远远不够,就像《洗澡》《我们仨》以及钱锺书先生的《围城》,每次阅读,不是都有让自己惊奇的体会与收获吗?况且,距离人生的边缘,如无大的意外,应该还有不少的年头。且读且走且思索,或者会让未来的岁月更饱满更丰富。
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之时的著作,其首次坦陈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并以多篇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此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杨绛先生对鬼与神、关于人、灵与肉等问题的思考与认知。第二部分是是有多篇散文组成的。
对于这本书我所感受到的是对杨绛先生的敬意。作为一位96岁高龄老人,在躺在医院病床上时还在思考。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与大部分中国女性老人不同的人性光辉。
在中国,我看到太多年老的老人在老了以后每天就是打麻将、唠家常、东家长西家短,要不就是做家务。好似他们的生活千篇一律,就这样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的一天又一天的过,然后等到生命的尽头。如果真的就是这样过活倒也算是舒心的吧。
但是,我所看到的可不只是这样。往往伴随着的是,身体的疾病、奋不顾身的扎入后一辈的生活中,比如带孙子,管下一代。要么就是觉得孩子不孝啊之类的。当我的身边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老人时,我便思考若我有朝一日变老了,我会变成他们这样吗?若是这样有何意义?大部分的生活都奉献给了家庭,孩子。然后对孩子说我这么苦这么累都是因为你啊。弄得孩子又无奈又气愤。
为什么喜欢杨绛先生?因为在她的身上,她的人生经历中让我感受到活着可以这么好,这么有希望。如今杨绛先生一百多岁了,岁月的风尘难掩她的风华。我的手机中保留了她头发花白却任然埋头书中认真写作的照片。这一幕非常打动我。我希望能当我老去的时候,我可以像她一样,充实淡然的朝天国进发。
杨绛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内容简介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是九十多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在病中提笔完成的一部带有自问自答性质的人生随笔集。本书编排分为两个部分。杨绛先生将前半部四万余字称为“本文”,文字所及,多为对生命根本问题如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的思考与追问;后半部十四篇散文,如“温德先生爬树”、“孔夫子的夫人”、“三叔叔的恋爱”等,则以其故事中呈现出来的是非善恶,与前半部分的文本契合照应,是为“注释”。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谁也逃不过。《走到人生边上》是钱钟书先生的第一个集子,由杨绛女士编定。本书则是这个集子的注释,回答了神和鬼的问题,有关人的问题,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修身之道,人生的价值等。
作者简介:
杨绛先生,1911年生人,原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我著名学者、作家、翻译家。在她96岁高龄之时,首次坦陈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并以多篇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本书思路缜密,文笔优美,内蕴激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目录:
自序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前言
一 神和鬼的问题
二 有关人的问题
(一)人有灵魂
(二)人有个性
(三)人有本性
1.本性的意义
2.什么是人的本性
(1)食色性也
(2)灵性良心
3.每个人具有双重本性
三 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
(一)灵与肉既有矛盾,必有斗争;经过斗争,必有统一
1.斗争的双方
(1)一方面是肉体
(2)另一面是灵性良心
(3)在灵与肉的斗争中,灵魂在哪一面
2.灵与肉怎样斗
(二)灵与肉的统一
1.灵性良心占上风
2.灵性良心被弃置不顾
3.灵与肉的妥协
(三)灵与肉的斗争中,谁做主
四 命与天命
(一)人生有命
(二)命理
(三)人能做主吗
(四)命由天定,故称天命
五 万物之灵
六 人类的文明
(一)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二)天地生人的目的
七 人生实苦
八 人需要锻炼
九 修身之道
十 受锻炼的是灵魂
(一)人受锻炼
(二)在肉体和灵魂之间,“我”在哪一边
(三)锻炼的成绩
十一 人生的价值
结束语
注释
一 阿菊闯祸
二 温德先生爬树
三 劳神父
四 记比邻双鹊
五 三叔叔的恋爱
六 孔夫子的夫人
七 《论语》趣
八 镜中人
九 他是否知道自己骗人
十 穷苦人 三则
(一)路有冻死骨
(二)吃施粥
(三)“瞎子饿煞哉!”
十一 胡思乱想
(一)胡思乱想之一
(二)胡思乱想之二
十二 她的自述
十三 韩平原的命
十四 良心
杨绛先生《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读后感
1、神与鬼的问题
在世界主宰的问题上,杨绛先生是这样说的:“大自然想必有神明的主宰,物质按他的规定运动。所以相信大自然的神明,是由积累的知识,进而成为信念,而这个信念,又经过合理的反证,好像不能推翻,只能肯定。”
关于神与鬼的问题,杨绛先生举了一些她生活中遇到的听闻,得出结论:“谁也不能证实人世间是否有鬼。因为‘没有’无从证实;证实‘有’,倒好说。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而断为不存在。这句话不属于迷信吧?”
的确,完全没毛病。用理性推不翻的感性东西,还真不能轻率地以迷信待之。神鬼如此,神明的主宰亦是如此,俗语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所以最后问题还是归结在信念上,然而信念是由知识不断积累的结果。但是,个人觉得吧,知识的积累无止境,信念不能推翻,但未必就能肯定。但必须承认,有信念比没有使人更感到幸福与宁静,那是一种美的感受。
2、有关人的问题
对于人的问题,杨绛先生说的很好:“首先,人有灵魂,此处的灵魂应该指的活人的生命,死尸只有肉体,就没有生命。其次,人都有个性,个性是天生的,到老不变,人的体质不同,性情迥异。除去个性,人都有本性,即人性,全人类共有的本性。”仔细解剖一下自己,这种提取法完全没有毛病。
那么,什么是人的本性呢
杨绛先生这样解释:“首先是‘食色性也’,食与色,人之大欲。其次是灵性良心,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食与色是就肉体层面来讲的,但是除了基本的生存和繁衍,人还追求美味和情趣。这也正如杨先生说的:“人之大欲,不仅仅是为了自身和后代的生存,还都图享受呢。”但个人觉得,在追求的过程中就上升到了精神层面了,也就是灵魂层面了。至于杨先生说的灵性良心的本性,这就应该完全是灵魂层面的吧。也许就是我追求人性之澄澈的一面吧!尽管一直在追求着,不过我想不明白,这人之本性“食与色”、“灵性良心”又是怎么来的呢
当然,人既然有肉体和灵魂两面,辩证地考虑,必定满足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相互联系的发展规律。这也正是杨先生所说:“人是灵魂和肉体的结合,灵与肉各有各的本性。灵和肉是不和谐的。不和谐的双方,必然引起矛盾。有矛盾必有斗争,斗争可以不断,但矛盾必求统一。”
3、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
既然有斗争,那么它们又是怎么斗争的呢?在灵与肉的斗争中,“我”站在那一边呢。
杨绛先生是这么说的:“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不依仗本性以外的任何支持。灵性良心不争不斗,只是屹立不动。在灵与肉的斗争中,灵魂和肉体是一伙,自称‘我’。灵性良心是斗争的对方,是‘我’的敌对面。灵魂虽然带上一个‘灵’字,并不灵,只是一条人命罢了。在灵与肉的斗争中,灵魂显然是在肉体的一面。这是肯定又肯定的。”
这里的“我”,杨先生说的是灵魂附在一个看得见的肉体上形成的一条人命。个人理解,“我”应该就是灵和肉统一后,内在感觉到的,所谓的“意志”或“意识”——最终做决定的东西。
杨先生还说了:“肉体的欲望,和人性里的灵性良心是不一致的。同在一个躯体之内,矛盾得不到解决,会导致精神分裂。矛盾必然要求统一。”
如果是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就需要反复考虑,仔细斟酌。如果只是欲念的克制,斗争可以反复,但往往是比较快速的。如果是一时一事,斗争的结果或是东风压倒西风,或西风压倒东风。每个人一辈子的行为,并不是一贯的。旁人对他的认识,也总是不全面的。尽管看到了他的一生,个人所见也各不相同。
然而,“灵与肉的斗争,灵性良心完全占上风的不多。血肉之躯吞没灵性良心,倒也不少。而最常见的,是不同程度的妥协。我们往往说:‘世上还是好人多。’这就是说,大凶大恶只是少数,完美的圣人也只是极少数的。处于中间地位的大多数,虽不是圣人,也算是好人了,其实他们只是对自己不够明智,不自觉地宽容了自己,都以为已经克制了“小我”,超脱了私心,不必再为难自己,可以心安理得了。其实他们远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只是不同程度的自欺欺人。自欺不是故意,只是自知之明不足,没看透自己。”
是的,不为难自己的妥协没有程度,心安即是标准。所谓的自欺欺人其实也无关痛痒,只是大多数都不知道着他们的不知道。不过个人觉得,能够自知有不自欺的淡定与宁静,然而不能看透自己的也有着另一种的激情与欢乐,只不过这种物质主义上的享受追求,不足以像信仰一样长久地支撑我们维持心安,也易让人患上精神分裂。
4、天地生人的目的
讨论了人的肉与灵后,不禁让人去思考天地生人的目的是什么呢?且不论“天地”如何生人,在我看来,杨绛先生志在引导我们考虑如何看待人生这件玄乎的事,以及其意义又是什么。杨先生从几方面否定了人类文明是天地生人的目的,最后得出结论:“天地生人的目的,该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人虽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
从长远来看,实在不好说天地生人的目的是什么,也许人的一生本来就毫无意义可言。人生的确没有意义,然而生活却有意义,生活的意义在于过着你认为有意义的生活。就像杨绛先生所说的,人的可贵在人本身。是的,毫无疑问,如果修身的愉悦幸福感让某些人感到有意义,那么自我完善对这些人来说就是人生的目的。
5、受锻炼的是灵魂
既然人有肉和灵两面,而且自我完善是天地生人的目的。那么修身,修的是谁呢
杨绛先生是这样说的:“人受锻炼,受锻炼的是肉体,由肉体的媒介,锻炼出来的是精神。”而且“肉体和灵魂是拧成一股的。一同作恶,也一同为善。一同受锻炼,一同不受锻炼。灵魂接受不接受锻炼,就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或罪孽。”
好像的确是这么回事,但是又是谁让“我”坚持接受锻炼呢?也许就是意志吧,意志也许是联系肉体和精神的纽带,受锻炼也是意志的体现。
6、人生的价值
写此书时,杨绛先生正值“人生边上”,正如她所说“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
洗尽铅华,最后还得归于人最根本的问题上: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我想,为什么非要寻找人生的价值,也许是经过人生各种经历后,是灵魂在发问,求的是内心深处的安稳。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人生的确是没有价值的。尽管我们上千年的儒学教我们士人的最高价值是明德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文化属性,的确形成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以及中华民族超常的凝聚力和韧性。但得承认这内化到个人,就是承认声名为人生最高的价值。但是“声名,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杨先生看的很明白:“聪明的年轻朋友们,坚信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至多只能留下些名气。那么,默默奉献的老实人,以及所有没有留下名气的人,活了一辈子,就是没有价值的了!有名的,只是绝少数;无名的倒是绝大多数呢。无怪活着的人一心要争求身后名了!”
所以,“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然而信仰是感性的,不是纯由理性推断出来的。很多东西理性是说不清楚的,然而,一感性,又不免让人觉得形而上。杨绛先生当然知道这个事实,但是她更清楚的是:有许多问题都得信仰来解决。正如她在百岁生日来临之际,与《文汇报·笔会》记者的答问上所说的:“我的‘向上之气’来自信仰,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与其说杨先生相信灵魂不灭,我觉得她其实是不在乎灵魂灭不灭的,她也不在乎人生是不是有价值,她只是为了让我们仔细考虑“信仰”的问题。她分明是在告诉我们:让我们回归内心,做一个有信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