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下文言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2020年语文课标必背文言文16篇必背14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ì)!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考高频考查句。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①《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端庄自重的句子是“,”。

  ②莲花在中国文人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花中君子”。《爱莲说》中赞美莲花高洁品格的句子是“,”。

  ③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运用正衬的手法塑造莲花的形象,评价菊花是“”,莲花是“”,突出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

  ④《爱莲说》中,以莲花喻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⑤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尊重而又不敢欺侮的句子是“,”。

  ⑥《爱莲说》中表现莲声名远播又正直的句子是“,”。

  ①【2019·北京卷】②唐人多爱牡丹,宋人多爱梅,周敦颐却独爱莲:“,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②【2015·四川卷】予谓菊,;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③【2015·江苏卷】中通外直。

  理解默写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君子者也

  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⑤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⑥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真题汇编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②花之隐逸者也

  ③不蔓不枝

语文九下文言文

语文必背文言文《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就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

  [翻译一]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就是哪一年哪一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就是何年?)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我欲乘风归去,)又恐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的洒在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只愿人能平安健康,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照翻译]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就是什么年代了。(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就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就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天津市语文课外文言文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12年

  阅读文言文,回答14—16题。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②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竹心空,空似体道④;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⑤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⑥名行⑦,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注释】①本:根。②建:树立。③倚:偏颇。④体道:包含仁德。⑤虚受:虚心接受。⑥砥砺:磨练。⑦名行:名节操行。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竹本固固:

  (2)夫如是如是: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译文:

  16.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分)

  答: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13年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6题。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咸不解其意咸

  (2)值积雪始晴值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

  16.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3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14年

  楚庄王问詹何①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②,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③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④。”楚王曰:“善。”

  (选自《列子?说符篇》)

  【注释】①詹何:古代哲学家。②社稷:指国家。③身治:自身修养好。④末:末节,次要的事情。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詹何对曰对:

  (2)故本在身本: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15.楚庄王在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15年

  袁黄①公力行节俭,与缙坤②相约:每会荤③素五品,不许宰牲。然县门左右各有熟食店,具来已久,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已而渐少,期年之后,并无一家卖熟食者。盖向来买食,皆由讼者邀宴吏胥④。今公随问随结,庭无滞狱,买者鲜少,则卖者折阅⑤,故皆徙业耳。

  节选自《感应篇》)

  【注释】1袁黄:号了凡,明朝万历年间曾做知县,有《了凡四训》传世。2缙坤: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3荤:指葱姜蒜等辛辣味的菜。4胥(xū):小官吏。5折阅:亏损。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期年之后期年:

  (2)皆由讼者邀宴吏胥皆: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

  译文:

  15.结合选文,举例说明袁黄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答案解析

  12年

  14.(1)稳固(2)像这样(2分)

  15.因此君子大多种植竹子,作为庭院中的观赏物。(3分)

  16.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如同君子的美德。(2分)

  13年

  14年

  13.(1)回答(2)根本,基础

  14.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

  15.修养自身是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

  15年

  13.(1)满一年(2)全,都

  14.每天宰杀很多家畜,袁公也不能禁止。

  15.由“与缙绅相约:每会荤素五品”和“随问随结,庭无滞狱”,可以看出袁黄是一个力行节俭、勤于政事的人。

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一)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例(1)妇抚儿乳。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

  例(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弛,形容词作动词,放下。

  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在这里表示“运”的工具,译为“用土筐”。

  例(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乱,“使……混乱”;劳,“使……劳累”。

  例(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以……为耻。

  (二)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准确掌握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十分重要。而唯有熟读、精思才能摸到门道,掌握规律。因此,课文要认真学,有些典型句子要背诵,常见虚词的用法可以整理成表,这样才便于记忆。

  (三)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将古代汉语译成现代汉语,这是学习文言的综合性训练,多做这方面练习,对于深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文言文翻译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有三点:首先要忠于原文。其次语句要通顺。表意要明确,语气不走样,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再其次是要文字优美,亦即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信、达、雅。同学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要能做到前两点就可以了。

  要做到准确、通顺,就要多学多练,平时除学好文言课文,还要多看些课外的文言文章,多积累些文言实词、虚词,熟悉文言句式的特点,还要掌握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另外,也要讲求翻译技巧。

  2.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用补、删、留、变、换的方法。

  补,就是指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翻译时要补足。如“帝感其诚”在动词“感”后面省略了介词“于”,相当于“被”,译时补出,全句可译成“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删,是指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等,翻译时要删去。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后的“之”,是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可删去。

  留,是指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国号、器具等,翻译时要保留,可照录不译。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变,指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变成现代汉语的句式。如“何苦而不平”,此句可变为“苦何而不平”的形式。

  换,是指把文言词语换成恰当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如“吾与汝毕力平险。”句中“吾”、“汝”应分别换成“我”、“你们”。

  (四)理解内容

  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的基础上,逐段概括内容要点,然后“合并同类”,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也就把握住了。

  2. 注意文体特点,把握核心句和关键句。核心句指对主旨做出概括、提示的句子。把握了核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关键句指那些在思路的展开、主旨的表现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3. 结合有关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评判文章的社会意义。

  4. 重视诵读。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分析写法、品味语言。

  (1)分析选材和剪材有什么特点。分析作者为什么选这些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详略安排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什么作用。

  (2)分析写人、写景、记事的方法。

  (3)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

  (4)体会关键词语、句子的表达作用。

  (5)深入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感情。

  【典型例题】

  约不可失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

  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罢:停止,取消。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

  (2)是日,饮酒乐,天雨( )

  (3)公将焉之( )

  (4)岂可不一会期哉( )

  2. 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且焉置土石 B.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 翻译下面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4. 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 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

  (1)① 打猎 ② 下雨 ③ 到、往 ④ 约定的时间

古文《九方皋相马》文言文考点以及翻译~

  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①,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②?”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③。天下之马者④,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⑤,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有九方皋⑥,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⑦:“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⑧。”使人往取之,牡而骊⑨。穆公不说⑩。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11)!子所使求马者,色(12)物(13)、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14):“一至于此乎(15)!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16)。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列子》[译文]

  (一天,)秦穆公对伯乐说:“你的年纪大了,你的子孙中有可以派遣出去寻找千里马的人吗?”

  伯乐说:“良马,可以从它的形体、状貌和筋骨上看出来。千里马,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像这样的马奔驰起来,跑得既快,还不扬起尘土,不留下马蹄的痕迹。我的儿子都是普通人,可以把良马告诉他们,但不能把千里马告诉他们。我有个和我一起扛东西打柴草的朋友叫九方皋,这个人对于马的识别能力,不在我之下,请您召见他。”

  穆公召见了九方皋,派他前行寻找千里马。三个月以后(九方皋)返回,报告说:“已经找到了,在沙丘那个地方。”

  穆公问:“是什么样的马?”

  九方皋回答说:“是黄色的母马。”

  派人去取马,(却)是纯黑色的公马。穆公很不高兴,召见伯乐,对他说:“坏了!你推荐的找马的人,连马的颜色和雌雄都尚且不能识别,又怎么能识别千里马呢?”

  伯乐叹气,长叹:“九方皋相马竟达到了这种境界,这就是千万个我,无数个我加起来也无法及他的原因,像九方皋所看见的是内在的素质,发现它的精髓而忽略其他方面,注意力在它的内在而忽略它的外表,关注他所应该关注的,不去注意他所不该注意的,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方法,是比千里马还要珍贵的。”

  马到,果然是千里马。

  寓意:每个人在对待人,事,物的时候。要抓住本质特征而不能注重本象。

  注释]

  (1)子——尊称,相当于“您”。

  (2)子姓——子孙,这里指儿子。

  (3)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一般的好马可以从形体外表、筋肉骨架上观察出来。形,指形体。容,指状貌。“形容筋骨相”是名词性并列短语作动词“相”的状语。

  (4)天下之马者——天下最好的马(即千里马)。

  (5)绝尘弭辙——形容天下之马(即千里马)跑得既快,还不扬起尘土,不留下车轮的痕迹。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奔跑得很快。弭,消除,停止。弭辙,没有足迹。

  (6)与共———起。担纆薪菜——担柴挑菜。纆,绳索。

  (7)反——同“返”。

  (8)牝(pìn)——雌性的鸟、兽。与“牡”相对。

  (9)牡——雄性的鸟、兽。骊(lí)——纯黑色的马。

  (10)说——同“悦”。

  (11)败矣——坏了、糟了。

  (12)色——纯色。

  (13)物——杂色。

  (14)喟(kuì)然——叹气的样子。太息——长叹。

  (15)天机:天赋的悟性。

  (16)一至于此乎——竟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17)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这就是千万个我加起来也不及他的原因。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文中“之”字的用法

九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梳理

  2019学年九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梳理

  一、作者作品。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的作者是___,明初文学家,字_____,号____,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_”,与刘基、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二、文章体裁。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三、字音字形

  嗜学逾约

  执经叩问叱咄

  俟其欣悦媵人

  皲裂僵劲

  负箧曳屣

  绮绣容臭

  烨然缊袍敝衣

  四、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释义

  1.无从致书以观致: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借:

  3.弗之怠怠:

  4.不敢稍逾约逾约:

  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是:

  6.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硕师:

  7.尝趋百里外趋:

  8.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问:

  9.门人弟子填其室填:

  10.未尝稍降辞色辞色:

  11.援疑质理援:质:

  12.或遇其叱咄叱咄:

  13.不敢出一言以复复:

  14.俟其欣悦俟:

  15.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负:

  16.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舍:

  17.媵人持汤沃灌沃:

  18.久而乃和和:

  19.右备容臭臭:

  20.烨然若神人烨然:

  2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敝:

  22.略无慕艳意慕艳:

  23.今虽耄老耄老:

  24.犹幸预君子之列预:

  25.缀公卿之后缀:

  (二)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

  2.同舍生皆被绮绣

  (三)古今异义

  1.走送之古义:今义: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今义:

  3.或遇其叱咄古义:今义:

  4.媵人持汤沃灌古义:今义:

  5.主人日再食古义:今义:

  (四)词类活用

  1.手自笔录笔:

  2.主人日再食日:

  3.腰白玉之环腰:

  4.主人日再食食:

  (五)一词多义

  1.至:礼愈至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2.足:足肤皲裂而不知

  以中有足乐者

  3.以:无从致书以观

  计日以还

  以中有足乐者

  以衾拥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之:走送之

  益慕圣贤之道

  当余之从师也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者……也……,判断的标志)

  2.倒装句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介词短语后置,应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2.弗之怠。(宾语前置,应为“弗怠之”)

  六、重点句子翻译

  1.余幼时即嗜学。

  【译文】: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文】: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

  4.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

  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译文】:

  6.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文】:

  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

  七、文章主旨

  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学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八、内容理解:

  1.本文是作者给马生的赠序,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的

  2.作者写作本文是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为什么从自身写起

  九、出自课文的成语及释义。

  1.:道德声望高。多用以称颂年高而有名望的人。

  2.: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形容虚心请教,认真求学。

语文文言文小故事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续文:

  某日,虎遇狐于径,怒其绐己而哂于百兽,擒而得之。狐曰:“子欲何为?”虎曰:“若,蕞尔兽哉,吾,万兽尊也,安能见欺于女?今必偿旧怨以噬之。”狐曰:“吾非欺君,天帝使者然也。非是,请入谷中以明吾言。”虎从之谷,道狭塞尻骨,不得首尾相顾,而狐以躯区入虎腹下,尽食其脏腑以杀之。虎为天下笑。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续写:

  某日道中遇钱囊,收而还家,启之数百金也,喜于形色。妻曰:“妾闻君子守操明志,无义之财一毫莫取。今得金丧德,何喜之有?”曰:“拾之未视,固非盗也。”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羽.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鬻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译文:

  有一个楚国人卖他的珠子给郑国人,用木兰做了一个匣子,用桂椒熏染它,用珠玉装饰它,再用火齐珠镶嵌它,最后用翠鸟的羽毛点缀它.但那个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退还了他的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了,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

  闻鸡起舞

  原文: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续写:

  逖引兵数退北虏,军势稍振,日附之者以千数。是时众欲复社稷,迎宗庙,归黔首于水火,建不世之功业。请之,睿令军江南,不得行进。深恐沮将士,乃擢祖逖中郎将,以下皆拔,使课黎民,董军事,主三老豪杰事。卒无北向之事。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续写:

  后十年,贼起薄诸郡县,令丞不能止,民苦之甚矣。贼至掳掠,戕戮官军,夺掳妇女,大笑自若。一人援弓引矢数中,贼大惊惧,相与曰:“是养由基侪,吾等非敌手也,可速去。”于是珠宝妇人尽遗于路,遁走。未几,令得其人,学弈于秋废者也。

  揠苗助长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续写:

  明日,宋人市雉于市,暮反。居旬日,雉雏不异初。宋人食以食,旧态也。曰:“必多啖以成鸡。”复进食于舍,日以十计,强雏者甚。子日于陇归,怪而请父。曰:“是物也,躬亲养之,奈何亡者重?”俱以前事对,子怅然矣。

语文人教版下册畅读文言文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吴宁五校卢晓婷

  教材分析

  《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这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教学本课,要使学生对文言文有初步的感觉,重点抓阅读和理解。读,要通过范读,让学生注意停顿,体味语感,而后领读、自读,直至正确、读流利、有节奏。释句,要借助注释,带领学生疏通文句,要词词落实,句句落实。在此基础上交流“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以及阅读心得。《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的能力,而且通过学习古诗词已掌握了一些理解古诗词句的方法,如借助插图、参照注释、查阅字词典等的学习方法,这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文言文提供了方便,但这毕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学生在朗读及文章的理解上存在着不小的困难。所以教师要帮助他们消除畏难情绪,让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

  注重学生的朗读,以多种形式读。读,要通过范读,让学生注意停顿,体味语感,直至正确、读流利、有节奏。注重指导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由学生总结方法,根据方法进行文言文学习的拓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论法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字词,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

  2、品味词句,感受杨氏子的聪慧过人。

  3、感悟古文韵味,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喜爱古文的情感。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理解“聪慧”,“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教学难点

  练习用文言文写话。

  一、导入,解题

  1.课前游戏,引出文言文(PPT出示文言名句)

  2.解读课题

  能照课题的样子介绍介绍自己吗?你是---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请生学古人的样子读课文,请同学点评。随机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着重强调个别字的读音(为:给;应)及写法(曰)。

  3.师范读,生倾听并划分节奏。自由练读。

  师讲授句读的含义

  4.检查预习

  家禽”二字不能连起来读,一连起来读,人家就会误认为是现在家里养的鸡、鸭子,禽在这里指鸟类,书写禽字。指导学习方法,多查字典,学习文言文可以多查《古代汉语字典》)

  5.教师逐句提问

  师: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个小故事聪明的你读懂了吗?对照注释将这个故事与你的同桌说一说。来,说说自己读懂了哪句。

  6.生起立,拿起课文,带着对课文的理解来读课文,熟练的同学还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像古人一样,有滋有味地读起来,《杨氏之子》起。(学生齐读课文、配乐)

  三、体会杨氏子之聪惠和杨氏子回答之妙

  1.熟读之后着眼于课文中关键的句子、关键的词语,要把文章读成一句话,读成一个词。将课文读成一句话,你觉得是哪一句。词呢,你们觉得是哪个词?引导学生抓住“聪惠”两个字。

  2.出示:聪惠两个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聪:察也。惠:仁也。)

  师解读这两个字,先看聪字,左边有耳,上有两点,中间一口,下方为心。引导学生思考“耳”认真听,有“心”会思考,有“口”会表达。

  3.思考“恵”字的含义

  课本上说惠同慧,为什么用这个惠不用那个慧?这个惠如何解读。(出示课件:惠的各种字体,《说文解字》中说惠:仁也。)一个9岁小孩子的仁慈体现在哪里?(预设:有礼貌。)

  4.比较句子体会语言的艺术

  5.练习写话

  师:“你猜孔君平和杨氏之子还会说些什么呢?”

  还可以引导学生和文中的古人对话,用文言文的句式写一写。例如:提示:在文言文中,“汝”是“你”,“吾”是“我”,“哉”和“兮”是语气词,相当于“啊”。

  孔君平赞曰:

  杨氏之子答曰:

  四、总结、拓展

  1.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拓展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

  五、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聪慧杨修孔君平读

  杨梅孔雀查(曰、禽)

  说

  写

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1.沁园春长沙(背诵全诗)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3.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4.氓《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

  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涉江采芙蓉(背诵全文)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6.归园田居(背诵全文)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7.短歌行(背诵全文)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fly飞fle

  gro长gre兰亭集序(背诵全文)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s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so植so

  think思考thoughtthought9.赤壁赋(背诵全文)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融化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

  light点着lit/lightedlit/lighted

  thro扔thre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39,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将×

  10.游褒禅山记(背诵第2——3段)王安石

  spoil破坏spoilt/spoiledspoilt/spoiled于是余有叹焉。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九年级语文课件文言文

  一、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秦桧居相位,凡十九年,劫制君父,包藏祸心,倡和误国,忘仇攵胄,专权求和。后拥立理宗,直至他死后,理宗才得亲政。由此可见,他“奏复(秦桧)王爵,赠谥”,是因为他们(用成语),其目的是,可见奸佞也是的(用成语),必须引起世人警惕。

  6、有一对联说:“千秋怨狱‘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千秋怨狱”指的是,选文中与“莫须有”相应的文句是。又有一联说:“老奸终古分尸,鬼斧神斤,劈开桧树;快事一时抚掌,风欺雪虐,压倒秦头。说明,表达了人民之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孝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于是孝文帝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徒为左丞相,位次第二。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居顷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吏。“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1、选文中的“高祖”即(人名),曾吟《大风歌》,其诗只有两句,为“ , ”。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天下一岁决狱狱几何

  ②平曰:“有主主者”

  ③上佐佐天子理阴阳

  ④居居顷之,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①绛侯谢谢病请免相②勃谢谢曰:“不知。”③陈平欲让让勃尊位④出而让让陈平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4、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孝文帝初立,怪怪平病

  B、单于壮壮其节

  C、必先利利其器

  D、吾妻之美美我者

  5、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文

  (1)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后,责治粟内史

  (2)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6、绛侯周勃“不能对”,是因为 (依选文归纳),但其“ ”而“ ”,还是值得肯定的。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自我检讨书500字左右

经典文言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