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业设计课题研究
儿童生活作文课题研究计划
本学期针对教材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当然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提高,因此特定本学期的实施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研讨下,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达到不教。”作文教学同样如此。我们教学生作文是为了达到将来即使没人教,他们自己也能写文章。几年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写作兴趣,开拓写作思路,让学生在多种题材的写作过程中锻炼写作兴趣,发展写作的创造力。结合教改的新思路,扩大好作文的范围,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学习新课标、学习本课题有关方面的理论,在其指导下,通过研究,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作文教学新观点、新理念及生活化的作文教学目标体系和模式。
2、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密切结合,更新观念,形成新的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写作兴趣,让学生的个性在作文中张扬,不断提高学生习作的水平。
三、研究内容
1、着力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养成习作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学生对写作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最大成功,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增加作文的素材,发挥潜能,陶冶情操,增进学识,锻炼能力。
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 在课堂作文训练中,教师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找准小学生生活的热点、焦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缩小作文和生活的距离,实现“生活向作文的转化”,让作文成为儿童生活的有趣部分。作文内容要让学生想表达,要让学生写他们感兴趣的作文,让学生渐渐喜欢习作。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习作评价方式,如取消不及格分,作文实在不行的暂不打分等方式,实行自批互批,家长批,社会批,面批,重批等。让所有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这是我们的习作教学所要追求的。
2、着力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语言。
小学作文教学语言训练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儿童的语言。因此,根据儿童语言发展的实际,不要强求儿童选材典型,结构独特严谨;不要希望全体学生的作文文句生动优美,但是必须要求学生作文文句具体通顺。具体通顺是小学生学习语言合理合适的要求,字正句顺,把事情写得比较具体清楚,学生应该也可以通过努力做到。只有做得到的要求,才有意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作文,是作文教学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要求,也只有训练和发展儿童自己的语言,作文教学才有价值,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才有可能。用儿童语言表达儿童生活和情感是顺畅的、自然的、优美的。
四、具体措施
(一)教师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具有健康向上、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善于用孩子的眼光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有趣的事,并有滋有味地描述给学生听,把美好的生活展观给孩子们,激发他们关注生活的情感。教师要用自己的思想、学识、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学生。
(二)在学生的习作上,我们将有新的尝试。具体如下
习作目标生活化
习作题材生活化(五类——社会、理想、日常、科技、自我)
习作形式生活化(四种——课堂、课外、自然、日常)
1、顺应儿童心理,培养写作兴趣 。
(1)调动多种手段,诱发作文需要。
(2)运用“迁移”规律,培养作文兴趣。
(3)激发自求了解,拓宽作文兴趣。
(4)重视作文课上的情绪生活。
2、在丰富的生活中指导观察,帮助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在生活化习作的研究中,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材料的有心人。
(1)关注生活,学会观察生活。
应该说,我们的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我们孩子们的生活会更加多姿多彩,无认是家庭的,学校的,还是社会的,这就为学生观察生活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a.观察生活序列表: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方面构建。
b.观察方法的指导:有序观察、全面观察,训练思维。
(2)留心个人生活,学会体验生活。
体验,是由自己亲身经历、感受和体味得来的生活经验,应当让学生懂得,在个人生活中蕴藏着一个取之不竭的作文题材的宝库。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自然就会生发出借助笔来表达的愿望。这些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极时将个人生活内容用条款式实用笔记文进行写作,成为作文毛坯。
(3)大胆想象,学会创造生活
当然,生活不应是作文的唯一源泉,现在大力提倡生活化习作,这其实是一个老观念。作为学生,生活的积累和积淀固然重要,但似乎生活不应是学生作文的唯一源泉,想象,也是学生生活之一,所以,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在想象中学会创造生活。
a.听声想象,b.看物联想,c.动手创作,d.设计生活。
3、课内训练写作,养成良好习惯
有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如何进行写作呢?就是“活写生”,即用语言文字生动逼真地活画出他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实景。但“生动逼真”要区别于词句“优美”、“浮华矫饰”,而是要倡导孩子用最平常、最质朴的语言,心理怎样写,口是怎样说,笔下就怎样写。
(1)教育学生养成说真话,吐真情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认真写作,反复修改。
(3)淡化文体,加强实用文的写作。
(4)培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习作的好习惯。
4、课外交际,自由倾吐,发挥学生写作个性。
(1)在交往中进行习作训练。
a.交友书信 b.到朋友家做客 c.旅行
可设“作文生活见闻交际课”。“作文生活见闻交际课”摒弃传统的纯作文技巧的传授训练,从内容入手,向生活开放,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在学生已有见闻的基础上,创设情景,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
(2)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自由创作的空间。
a.作文展台 b.作文报 c.作文集 d.学校墙报、校报。
有效作文指导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软肋,特别是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更让老师头疼。笔者通过十几年耳闻目见,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指导课有效性令人担忧:一种是范文指导法,老师拿同类作文做范本,念给学生听,以便学生仿抄;一种是格式类指导,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写中间,教给学生一个硬性套路;一种是放任式作文指导法,教师不作具体的指导,学生随意写作;还有一种偷懒式作文教学法,让学生背诵同类作文,对号入座。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必然导致作文指导课的低效性。低效的作文教学,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学生害怕作文,缺乏写作的兴趣激情,形成了小学中高年作文的一大弊病,教师怕上作文课,怕改学生作文;学生不爱作文,怕写作文,写出的作文假、空、套。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许多学生害怕写作,为作文课和日记而烦恼,即使身边有值得写的人和事,往往也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要么胡编乱造,要么写成流水帐,很难在文章里流露出真情实感,当然也难以让读者引起共鸣。为了改变作文教学的这种冷状况,为了改革这一弊端,进一步落实 语文课程标准 的精神,探索作文教育规律,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确立了本课题。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将结合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探索适合三年级作文教学的策略,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提供全新的理论依据和操作规范。
二、问题分析
学生起步作文,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一般要学会1000多个常用字;二是要阅读一定数量的范文,从范文中获得有关的知识,积累词汇,学习表达方法。现行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要求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识字进度不够,阅读量少,拖了起步作文教学的后腿。而小学作文训练的程序是:低年级着重练习写句、写话;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断;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作文训练分为多级过程,写完整文章的训练滞后,难以有效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从作文教学的历程看,总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内容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顺应他们的心理;训练方法划一化,齐步走,忽视学生个性的差异。作文是一种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能力的发展,靠学生自主训练、实践、应用。指导学生作文,必须以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础,同识字、阅读和发展口头语言同步进行。作文教学要有新的突破,应力争提早起步,引导学生自主练笔、学用结合,把激励学生的内驱力摆上重要位置,贯串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
三、研究目的
通过培养学生应用课堂所学的能力、督促学生不断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主要是读、写能力,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各人的个性潜能、兴趣爱好得到充分的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如何通过丰富学生的生活,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品质,了解身边的人和事,从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2、如何通过改变自身的作文观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向创新的作文课堂,再现作文教学的魅力。
3、如何通过系统的阅读训练、口语训练,让学生在日常的语文活动中提高作文能力。
四、研究内容
(一)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
1、鼓励学生多读书、多背诵,学会观察和积累。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让学生多读经典的书,并摘录不同的角度和种类的优美篇章和经典句段,鼓励学生背诵。背诵可以积累词语和很多表达方法,写作时才能根据需要随意组合,信手拈来,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表达效果。
2、具有一定的观察力是学习作文的基本功,学会观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的前提条件。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实践中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地观察,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和洞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习作的条理性。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教学生认真观察,仔细琢磨、充分讨论,然后在做有序记录。也可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观察、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重点之处加深印象,更用利于学生写得具体,写得详实。教学生做有心人,能够把身边的事,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把它当做素材积累下来。
3、教会学生修改文章。俗话说十分文章七分改,就是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章不仅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值得培养的好习惯。而作为学生往往是写完后交上,没有想过修改的问题。作为老师要让学生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要出声朗读几遍,自己感觉不舒服的地方好好修改一下,还可以和同学互相修改。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
4、鼓励学生多练笔。写作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也没有什么窍门,必须多写才能掌握领略其中的奥妙。练习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课文中可供习作训练的素材,指导学生进行扩写、缩写、仿写、续写;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事情,及时记录,发表感想。结合课外阅读,看电视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或观后感。
(二)、教师本人写作引导。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积累好材料,要以身作则写下水作文,让学生看到教师的优秀作品,这样学生才会向你取经。同时,教师的下水作文还能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改进评价的方法,要善于从孩子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讲评差生作文时,即使他们全文仅有一两个用得恰当的词,一两句精炼的话,也要加以鼓励,使他们能鼓起作文的勇气,下次作文时有所进步。只要孩子袒露童心,释放童真。就给予肯定,不嘲笑,更不能批判。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说真话,写真事,达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的境地。
(四)、开展创造性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在活动中积累素材。
(五)、改善作文课堂教学。大胆改变那些传统的古板的教学方式,让教学适合学生的口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才会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观察法
3、文献法
六、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查找、搜集、学习有关本课题理论。
1、调查学生中存在的课外阅读的现状及老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看法。搜集并阅读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探索与研究的文献、资料。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进行课题研究动员,宣传课题指导思想和研究意义,课题组全体教师形成共识。
3、制定研究方案及第一阶段研究计划。学习相关文献资料,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
4、准备阶段成果资料:(1)申报表(2)研究方案(3)阶段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结合日常教学,实施课题研究,注重资料积累。
1、根据课题研究操作措施和做法,按计划指导学生深入开展各项课外阅读活动,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2、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践研究收集各项活动资料。课题组教师撰写经验论文,编撰课题论文集,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3、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及论文等阶段性成果资料:(1)每学期的阶段研究计划。(2)各项竞赛和评比的活动通知。(3)活动过程的资料。(4)学生的优秀习作作品。(5)课外习作指导课和汇报课资料。(6)教师经验论文集。(7)阶段性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不断发思。
通过观察学生反应,看他们对习作的态度,不断查找问题,总结经验,对研究过程做适当调整。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2、总结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参加论文评比,争取发表。
3、总结阶段成果资料:(1)研究报告(2)结题报告
4、积极推广研究成果。
七、研究措施:
1、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学生生活为写作入口,从培养兴趣入手,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2、搭设课外、课内实践活动舞台,提供实践的机会与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3、改进作文教学评价方式和作文修改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4、与阅读结合,积累语言,丰富学生习作素材。
5、鼓励学生写放胆作文。
八、预期效果
通过研究要达到的目的效果、成果
1、改进课堂阅读教学,注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
2、提高教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4、形成1或2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我参加了全市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议,听取了师范附小刘桂霞等二位名师的展示课,现场观摩了语文主题学习优秀实验学校的先进做法,听取了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室郝永主任对改进阅读的一些思考感受颇深。
1、主题阅读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学生带着主题来阅读,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主题阅读的心基础是学生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广泛地去阅读。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的主题,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过阅读找到其中的快乐。刘老师的课,平凡却最有实效。她的课是平常积累的一种展示,实在不做作。印象最深的却是平凡扎实两个字。在她的课堂上,我感触最深得就是语文就是生活,尤其是刘老师将我们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最为日常所习,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这种文化底蕴,其妙处不仅仅在于多认字,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生的沉淀。这种尝试有时候是胆量的问题,当然,也需要老师不断的积累、学习、反思、坚持,她老师做到了平常老师所不能做的,所以她成功了。
2、主题阅读有力地开发了教材,让学生有书可读,读得全面。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字的地位在慢慢下降,学生越来越不爱读文学作品。教育部门虽然已给中学生提供了许多“文学作品必读篇目”,但真正去读过的同学很少。个别学生认为,读书已经不再成为需要,而那些必读篇目也成了学生心上的一笔笔债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成了当今中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主题阅读丛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借助一本书了解一个主题的,借助一本书读很多篇书,借助一本书丰富阅读积累。
3、语文主题学习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并且让个人的兴趣完成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的蜕变,同时又充分利用学生相互间的影响、学习作用,通过交流,达到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体会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层面上,读可以促进写。主题阅题可以帮助解决学生写作素材的大问题,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语言文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全方位地了解这一事物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心理、人类情感、生活情趣,为学生的笔记、缩写、改写和仿写提供丰富的题材,开拓思维空间,成为学生写作起步的根据地。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认真学习这几位名师的先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创新地运用主题学习的方法,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体验紧密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文课题研究小结
一)研究的背景
1、从我校的教学实际上看,现在高三的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快速高效的写作要求迫在眉睫。2、从XX年福建省自主命题的作文看,字数要求在900字以上,这对作文写作速度的要求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3、从写作心理的角度看,能快速高效地写作,对自己来说,能体会到莫大的成功感。4、从成就动机角度看,在较高的成就动机驱使下的学习行为,往往有较强的目标意识和自律意识,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研究的现状
这一实验从高二持续现在,学生已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写作素材,而且能充分认识到编入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语文教材以及高中语文必修课本、语文读本对写作的巨大帮助和作用,并且意识到文言文阅读练习对写作也有帮助作用,思想上很重视,但对于运用和实践存在欠缺。
(三)快速高效写作的方法
1、认真审题立意
审题立意是作文的基础,良好的审题立意的作文成功的一半,因此不要节省时间,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文的第一要求是不偏题、不离题、不转换话题、也不半偏题半离题,否则,材料很多也只能是南辕北辙,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令人叹惋的现象。立意首先要考虑“正确”。所谓正确是指文章的主题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国家的政治原则,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不片面、不偏激、不灰色,没有低级趣味等等。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社会,而应看到社会的主流。如XX年高考作文题“出乎意外又在情理之中”这一话题作文中,一考生写医生不会看病,教师不会教书,等等,以社会的小流或支流代替主流,全面否定社会的一切,在思想上存在严重的缺陷,结果得了0分。其次求深刻,深刻是作文的又一重要要求。一篇文章光是做到立意正确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到深刻,必须从第一构思入手,纵深挖掘,多问几个“为什么”。
2、快速高效地取材
⑴取材于课本、读本
在熟透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语文教材、语文读本的基础上,能将所学内容灵活运用于作文之中,举一反三,这样,就能避免搜肠刮肚地寻找素材,无谓的浪费时间,如以“战胜诱惑”为话题:
可以以儿时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开头,点明诱惑的危害,乌鸦正是抵挡不住狐狸夸它歌唱得好听的花言巧语的诱惑,才失去了嘴里的一片肉。
也可以引用古文《谏太宗十思疏》中的语句:城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还可以引用读本《鸳鸯抗婚》的素材,简洁地叙述鸳鸯在面对由丫鬟摇身一变成为半个主子的诱惑时,不为所动,她冷笑道:“老太太在一日,我一日不离这里;若是老太太归西去了,他横竖还有三年的孝呢,没个娘才死了他先纳小老婆的!等了三年,知道又是怎么个光景,那时再说。纵到了至急为难,我剪了头发作姑子去;不然,还有一死。一辈子不嫁男人,又怎么样?乐得干净呢!”正是鸳鸯在诱惑面前坚贞不屈,才有这段坚守着自身人格尊严的宣言。
⑵、从新近复习过的课外文言文中取材
还是以“战胜诱惑”为例,上期期中考考过的《子罕弗受玉》就是很好的素材。上面写道: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也。”子罕能抵御钱财的诱惑的高贵品质令人肃然起敬。再如做过的练习中有一篇《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上面写道: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在这篇文言文中,管宁对权贵、钱财视而不见,华歆却不能抵御诱惑,欣欣然,显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
1/2
由于所学的文言文既简短情节性又强,学生往往记忆犹新,若能妥当运用,定能收到极好的效果。
⑶取材于现实生活
文章的意义在于对现实生活的指导、警醒、鞭策等作用,而取材于现实生活的材料既丰富又鲜活。在《战胜诱惑的》的作文中,可以结合当前有小部分中学生抵挡不住网络游戏和qq聊天的诱惑,天天上网,耽误学习,浪费青春,告诫青少年要用毅力战胜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然,取材的方式还很多,如从自然界中取材,从新闻中取材,从《读者》《青年文摘》《语文报》中取材等等。只是以上的方法操作起来方便又迅速。
(四)教学效果
经过训练,学生已掌握了一套自己的写作方法,对作文不再有畏难情绪,能在60分钟内写出900字左右的文章,且写得不错,在最近一次的统考中,70分的作文,60分以上的占15%,50~60分之间的占60%,40~50分之间占20%,50分以下的只占5%,这小部分的同学存在巨大的潜力,相信经过努力,一定会迎头赶上。
2/2
作文课题研究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二年级: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三、四年级: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五、六年级: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以下现象:(一)重表达,轻育人。教师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结构和技巧。(二)重模式,轻能力。有的教师不厌其烦地将一点作文知识和方法公式抛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现成的材料与模式。(三)重课堂,轻生活。在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关在教室,苦思冥想,闭门造车。(四)重指导,轻讲评。很多教师片面注重作文前的指令性建议,面对作文后的讲评不重视,常常批完作文,写几句不痛不痒的评语,就把本子发给学生完事。或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大刀阔斧的进行修改。(五)重范文,轻下水。很多教师对范文奉若神灵,一个题目给学生,简单提示几句,下面的工作就是读几篇范文,教师只读不写,只讲不作。这样,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化体验,学生独具匠心的棱角受到压抑,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写出的东西无童真、童趣,无灵性可言。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 学会生存 中指出:“应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个性的全面发展,并把它作为当代教育的趋势。”学生的习作过程是学生个性学习和创造活动的过程,是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从语文学科学习的特点看,习作是学生最直接的个性化创造实践活动。一篇习作的诞生,其所包含的个性特征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智力、兴趣、思想、意志、性格、情绪、精神等8因素的综合反映的结果。因为从大处看,一个人的创作过程,往往集中了个体的全部生活体验、感知、情感、想象、思维、驾驭语言的能力,是其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篇习作就是极具个性特征的精神产品。从教育发展的观点看,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作文教学中,提倡作文个性化,真正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真实表达,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尊重作文的本质特征,采取个性化习作训练的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语文课标 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早就说过:“作文要写诚实的,自己的话。”可见,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通过本次研究,让学生发挥自主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作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改进作文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研究目标。
通过本次研究,能够探索如何让学生作文“个性化”的策略,使学生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四、研究内容。
1、叶圣陶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客观外界汲取必要的素材,经过头脑中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作文也不例外。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时代感,其根本原因是作文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可见,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光限于课内训练是不够的。因而,我们必须淡化作文,强化生活意识,使作文因生活而美丽。如何将作文训练的内容向生活延伸,向不同的学科延伸是实现学生作文个性化的主要途径,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很值得研究。
2、要使学生文章写得好,关键是积极培养其习作兴趣。习作兴趣的培养有多种渠道,最主要的就是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在写作实践中不断尝到甜头,并有表现才能的机会。如何适应学生的心理进行作文命题;如何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创设宽松环境,符合学生习作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情趣;如何在讲评作文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如何在批改作文时实施多元化评价,让学生品尝习作乐趣等等。总之,在整个作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怎样具体操作与实施,还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
3、其实,作文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作者有没有对生活的独特视角和见解。诚如罗丹所言,生活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我们对美的发现。这也是作文“个性化”的关键。教师应当努力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上下功夫,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深刻而细腻多角度感悟生活,有个性地表达生活很值得我们探究。
4、真实,说真话,写真话,真心真意,真情实感,这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真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客观世界实际存在的真实,另一种是想象中的、文学艺术创作中的真实。 语文课程标准 十分重视学生的想象。小学一二年级,就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三四年级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到五六年级,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想象中的“真实”,常与创新联系在一起,是十分可贵的,千万不要因为片面理解“真实”而把想象中的“真实”给否定了。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文中有我之心,有我之思,有我之情”也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方面。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侧重课题的前期论证,收集国内外有关内容、研究的观点、方法等。
2、调查研究法:各课题组成员通过调查,了解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写成调查报告,明确研究方向。
3、行动研究法:及时记录在该问题研究过程中来自教师、学生、教法学法模式等,通过论证确定实际可行的实施策略。
4、个案研究法:针对具体情况,依据全面发展理论,对个别学生进行个案记录和研究。
六、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调查、分析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完成调查报告。
2、研究阶段
边计划,边论证,边学习,边实验,边研究,边小结,边投稿。
3、总结阶段
整理资料,撰写报告、论文,提供优秀课例,学生优秀习作。
作文课题研究范文
1、从培养兴趣入手,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2、搭设舞台,提供实践的机会与空间。
3、改进作文教学评价方式。
4、与阅读结合,丰富学生习作素材。
5、鼓励学生写放胆作文。
语文作业设计方案
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巩固、补充、延续和发展。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使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三年级语文组遵循如下作业布置原则:
一、增强作业设计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可以生成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作业设计首先要他具有趣味性,使学生一看到作业就有完成的“冲动”。另外,还要注重作业形式化的多变,把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解放出来,力求听、说、读、写全面开花。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等形式结合在一起。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布置实践型的作业。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组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听、说、读、写、玩等方式都可以成为语文作业,让学生总保持一种新鲜感。使学生不觉得是为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而被动做作业。我们提倡下列语文实践性作业,学生兴趣盎然,乐做喜学。比如:续写,在学完课文以后,为了加强思想教育,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顺着作者的思路把课文再写下去。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和内心体验,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观察体验。学课文之前或学完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明确某些自然现象的存在,布置学生亲自观察,切身体验,然后写成观察日记。如学完《燕子》一课后,为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小燕子的可爱,给学生布置观察我们身边的春天,学生兴趣特别浓,通过观察学生不仅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在观察日记中有些同学春天景色描写特别美,还写到了春天的其他一些可爱的动植物,从中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那种无限热爱的感情。还有画图想象、排演课本剧等。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语文教师应该转换自己的作业设计的理念,便单一的知识学习为综合训练,要敢于创新,博采众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如何设计语文作业
一、使用“作业超市”,体现学生选择作业的自主性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长和兴趣指向。所以,教师在开放性作业的设计中,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作业,这样既能使学生带着愉悦的情感体验完成作业,又能促动学生语文水平的有效发展。
例如,我在教学《秋天》一课后,在班上宣布:“今天的作业,我们能够自己选择完成,选择的范围如下:1.爱读书的你,阅读一篇描写秋天的文章。2.爱郊游的你,去寻找秋天的脚步。3.爱诵读的你,朗诵一篇描绘秋天的美文给父母听。4.爱绘画的你,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这丰收的季节。5.爱文学的你,摘录历代文人描写秋天的诗词。6.爱习作的你,用优美的语言去描绘这美丽的秋色。”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思考探索,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就充分显示了他们的才华。
二、放入“调味品”,凸显作业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很大,感兴趣的事情干得起劲,反之则消极对待。所以我们在作业设计时要尽量放进一些“佐料”,使作业形式灵活多样、生动有趣。这也正迎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能够补充传统作业死板、机械、枯燥、乏味的缺陷,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1.与文中的人物实行对话。
在语文教材第七册中出现了很多生动鲜活的人物,如徐悲鸿、林则徐、普罗米修斯、李时珍等等。面对他们,学生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所以在学完这几课以后,我赶快安排了如下作业:徐悲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让全国人民扬眉吐气,此时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徐悲鸿励志学画),假如你现在来到了林则徐的塑像前,你会对林则徐说些什么(虎门销烟);赞美一下你心目中伟大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盗火);如果你就是被李时珍挽救过的病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些作业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完成这样的作业的过程实际就是大胆地穿越时空与文中人物实行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走进文本去体会当时的场面,同时又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了更高层次的升华理解。
2.当小小评论家。
《九色鹿》是一篇非常凄美的故事,文中的九色鹿见义勇为、机智冷静;调达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国王能主持公道,让正义得到伸张;王后只顾自己的美丽,而去残害无辜;乌鸦为救朋友冒死为九色鹿报信,每一个角色都生动鲜活,给同学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实,学生心里都有一架道德天平,他们学完课文以后,都能对里面的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于是,我在布置作业时有意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当“小小评论家”,说说你喜欢或讨厌的人物。同学们听了以后,高兴地笑了,有的已经迫不及待地说起来,有的甚至手舞足蹈地去评论了。我知道他们确实憋了一肚子的话要说,从他们接受作业的兴奋劲上,我感觉他们的这次作业会很精彩。第二天交上来的作业果然不出所料。有的同学写道:“调达啊调达,人心应该是纯洁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怎么能够被金钱所诱惑,为了那一点点钱就出卖自己的救命恩人,你忘记自己被救以后以前发下的誓言了吗?希望你以后再也不要做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的事了。”有的同学写道:“九色鹿,你真勇敢,要知道波涛汹涌的河里是多么危险啊,你能够见到陌生人落入水里毫不犹豫地跳下去救他,真是一只见义勇为的鹿。当调达提出要回报你的时候你却不图任何回报,当你冒着生命危险救上来的人出卖你的时候,你又能机智勇敢地为自己辩解,我真佩服你。”还有的同学写道:“乌鸦你真善良,当九色鹿遭遇危险的时候,你能即时地向他报信,你才是九色鹿真正的朋友。”孩子们选择自己最喜爱或最讨厌的人发表评论,这其中有他们对课文中人物的理解,也包含着他们对真善美的理解,他们俨然是一个个称职的“小小评论家”。
3.搜集漫画。
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看漫画,它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往往不需要一个字就能表达出深刻的道理,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受到启发。在学习中,学生收集的漫画种类繁多,对漫画的介绍也是精彩纷呈,有的同学还给自己的漫画涂上了喜欢的颜色。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充分体现作业的实践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展开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处处皆语文”,开放性的语文,要求教师善于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寻找、挖掘、创造可供学生实践的环境。引导学生与生活为伴、与自然为友、与社会对话,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悟生活、积累语言,培养水平,融入社会。在本学期作业设计的实践性方面,我做了以下尝试:
1.拓展性阅读,使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
拓展阅读是以课文为本,带读、学习与本文相关的课外资料,即“课内作为课外的依托和凭借,课外作为课内的补充和发展”。它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提供了更为科学和广阔的空间。
如学习了《但愿人长久》以后,让学生背诵苏轼的《水调歌头》;学习了《徐悲鸿励志学画》以后让同学们去阅读其他名人的故事;学习了《普罗米修斯盗火》以后,推荐学生阅读《古希腊神话》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李钦等几位同学还发现了希腊神话中关于宙斯派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的原因并非是因为他盗了火,而是因为他预见了宙斯的未来。
2.亲自动手,用生活丰富作业内容。
新教材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了识字方法多样化及趣味性,选择了很多富有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学以致用的新课文,并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些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与探索交流的空间。作为新教材讲授者,就应该以促动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亲自实践、探究和体验,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使用语文。
在学习完《诚实与信任》一课后,我让学生搜集或自己创作相关诚信的名言,制成卡片送给自己的同学、朋友。学习《春联》一课后,学生根据不同人的类型,分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家推荐春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但轻松理解了对联讲究对仗的特点,而且知道了对联的贴法也是很有讲究的。同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学生们懂得了与人交往。
四、给学生一双想象的翅膀,实现作业的创造性
长期以来,机械重复、单调乏味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束缚了学生思维与创造水平的发挥,防碍了学生素质的发展。我认为,作业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多样性、没有固定单一的标准,让学生在能动的创造性的作业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和谐的发展。
1.课文内容扩写。
学习了《九色鹿》后,学生们感觉意犹未尽,我赶紧抓住机会:这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不过国王说的话却没有直接写出来,仅仅概述了他讲话的内容。如果你是国王,面对九色鹿、调达以及他的军队,会说些什么呢?学生们各显其能,写出了非常生动的语句。通过对最后一段的扩写,将学生带进了故事情节中,孩子们置身在国王的位置上,想国王之所想,说国王之所说,将调达恩将仇报、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的丑陋面目看得更清楚。
2.写想象作文。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写想象作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大纲要求学生写想象作文时,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学习了《明天的太阳城》一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太阳城可真是一个美妙的世界,请你以“游太阳城”为题,写一篇想象日记。学生以一个参观者的身份感受了太阳城的美丽、神奇,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在作业改革的实践中,我深深感到: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的、花样的复合体,它应该体现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实践性,让学生乐于去做,并且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形成语文水平。
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
本学期,我们年级组以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理念为指导,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计划开展各项工作,深入学习,统一思想,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为了让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实施,现对课题研究工作作如下小结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和价值分析
在新课程标准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向。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因此,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要赋于小学语文作业新的价值,让作业成为小学生快乐学习、动手实践、发明创新的园地。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更多的渠道,更多的形式,它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体验感悟,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就能克服困难探索科学的奥秘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
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成为成功的先导。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的各种创造力才能得以激发、求知欲得以加强,孩子们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和发展。
2、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学习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语文能力也必然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综合性作业的设计把不同学科在知识上相关的内容综合在一起,如诗歌配画、小实验等作业的设计,综合了美术、物理、数学等学科,从而使相关知识的学习互相促进,各种思维方式互相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小学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重要基础学科。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必须通过课外作业,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原则,呼唤个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的释放。小学语文综合性个性话的作业设计以人为本,既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和功能,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让学生在作业中释放自我潜能,体验到努力之后的满足与自信,并获得个性的
二、综合性作业的设计原则
在综合性作业的内容时,应该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拉到学生生活中的语文
”,根据不同年段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一定的综合性。抓住学生爱表现、爱活动的特点,加强学科间的整合,课内外、校内外的融合,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综合性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2、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结合;
3同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相结合;
4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三、综合性文作业设计的方法
(一)、观察性作业——提高观察能力,丰富生活积累
“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苏霍姆林斯基语)。结合语文教学,找准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
①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生活:家庭是孩子真实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生活,不仅可以加深对自己家庭的认识和热爱,还可以丰富作文题材。在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后,布置学生观察家庭的环境、家人的个性,家庭成员的生活情趣等。如:学习《颐和园》一课后,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家,并结合单元训练目标,写成导游词,使观察方法得到了迁移。
②引导观察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也是构成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课间跳绳、踢毽子、跳皮筋等课间活动;观察运动会、游艺会、文娱会、班队主题活动等学校常规性的集体活动;观察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学生在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同时,锻炼了观察能力,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为写作做好了铺垫。
③引导观察社会生活:社会是个万花筒,让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社会,才会有
深刻的思考,独特的见解,倾吐出来的话语才会有深刻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性,洋溢出生活的气息。观察的内容有:街头巷尾的凡人小事;约定俗成的风土人情;国家地方的重大事件等。如,学习了《观潮》一课后,可以组织学生收看电视,通过对电视画面的观察更好地
理解课文内容,更直观地感受课文意境。通过以上途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采用写观察日记、琐事述评等方式巩固观察成果,强化观察兴趣,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积累。
(二)、操作性作业——深化知识理解,激发探究意识为了增强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结,使课文静态的文字变成学生脑中优美的图画,生动的场面,活生生的人物,可以设计操作型作业,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语文作业设计
一、活动目的: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窗口。为了检验我们的课堂教学实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确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小学语文课时作业设计的探究。
二、活动时间:12月1日
三、活动地点:礼纪中心学校多媒体教室.
四、主持人:语文组组长
五、参加人员:
全体语文教师
六、活动程序:
(一)教研组长谈话:
说明本次活动的背景:
上个学期的作业设计中我们学校的老师设计的作业设计成绩较佳。(介绍作业设计佳绩)
因此有必要将优秀作业经验进行交流和推广。今天我们由请获奖的教师将说说自己的作业设计,也请其他教师说说自己的作业设计,然后交流讨论,怎样的作业设计更加有效,研讨下一次作业设计的主题。
下面请老师介绍低段读写作业设计成果——《让魅力作业与快乐读写和谐相依》。(二)陈老师介绍低段读写作业设计成果——《让魅力作业与快乐读写和谐相依》
(二)教研组长过渡:
过渡:陈老师总结了低段读写作业设计的成果,下面请夏老师和涂老师介绍她们的课时作业,并说说设计的理由。交流时要求各位老师,介绍一个题目后,直接说出设计理由,最后说一说总体设计意图。其他老师学习并思考:她们的设计优点在哪里,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三)各组员进行交流。
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
(四)下面请老师们依次介绍自己的作业设计及设计理由。
(五)各组员进行交流。
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
(六)主持人对各位老师的发言进行评价和鼓励。
(七)讨论:这次活动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