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作文素材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海峡同心圆,两岸齐腾飞

  一个响亮的名字,

  那是宝岛台湾。

  台湾你像只迷途小鸡,

  离开了祖国这只母鸡。

  听呀,听——听母鸡那撕心裂肺的声音。

  一个美丽的岛屿,

  那是宝岛台湾。

  看日月潭的美丽。

  看阿里山的神奇。

  看呀,看——

  看台湾的美景风光。

  一个富饶的地方,

  那是宝岛台湾。

  有好吃的凤梨酥,

  多呀,多——

  这已传入祖国。

  一次庄严的举动,

  你即将回归。

  1984年,是邓小平爷爷。

  他提出了“一国两制”

  海峡同心圆,

  两岸齐腾飞!

  那是一个梦想,

  我希望——

  台湾这只迷途小鸡,

  快快回归祖国怀抱。

  彩桥共架,两岸更亲!

海峡两岸作文素材

闽南语—海峡两岸沟通的桥梁

  闽南语通常是前辈们交流的语言,听起来土不拉几,再加上我已经习惯说普通话,所以平时根本不在乎会不会说闽南话,直到那件事的发生才让我彻底改变想法。

  记得前年,有一位台湾亲戚来我家,我当时很好奇,很想知道台湾那边的消息,也想告诉他泉州这几年来巨大的变化。我看着大人们眉飞色舞地交谈,我也很想加入其中,可是那位亲戚年纪较大,只会用闽南语与人交流,听不懂普通话,偏偏我又不会说闽南话,总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乱扯吧!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怎么办?看来只有一个办法——学说闽南话。

  那位亲戚走后,我便央求爸爸传授说闽南话的方法。爸爸说:“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的‘学说闽南话’栏目,每天看一集,以后你自己就会说闽南话了”。爸爸的话使我非常高兴。每天我都准时收看“学说闽南话”,一边跟着电视主持人念,一边做笔记,看完之后再温习一遍。久而久之,我掌握了很多闽南语词汇,为了使我能用闽南语更流利地与别人交流,平常我都用闽南话与父母交流。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那位台湾亲戚又来我家,我高兴极了。我想:“我现在已是学校‘我当海西小主人’活动的一名成员,而且已能较流利地用闽南语与人交流了,可不能让亲戚小瞧我,我要好好表现自己,当一名称职的小主人。”想到这里,我连忙热情地招呼那位亲戚,并义务当起解说员和导游。我向他介绍泉州十八景,并带他去游览了历史悠久的开元寺、空气清新的清源山、风景秀丽的西湖……最后还带他参观了展现两地历史渊源的闽台缘博物馆。我自豪地告诉他:“泉州路变宽了,楼长高了,人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泉州还准备建设一个“台商投资区”,让更多的台湾商人来泉州发展。”那位亲戚万分感慨地说:“真没想到泉州的变化这么大,跟我们记忆中的那个老泉州相比,差别太大了,以后应该多带儿孙回来走走,鼓励他们回来发展。看来,我们应该多观看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节目,让更多上了年纪的台湾人了解泉州的发展。”

  泉州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闽南语是两地泉州人的母语,要加快泉州和台湾的交流和发展,就应该保护和推广闽南语的使用。临走时,那位亲戚再一次对我学说闽南语的做法表示赞赏,称赞我是称职的“海西小主人”。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海西小主人,我应该积极推广闽南语,把它当作连接两地无形的桥梁,让大陆和台湾更好地交流,让海西建设更加灿烂辉煌。

海峡两岸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如今台湾已经与我们更近了,我不禁想表达我的情感。啊!台湾你快回来吧。我们随时都欢迎你,而且澳门、香港弟弟都陆续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台湾的同胞们你们快回来!这几年来,我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矮小的土平屋变成了高楼大厦。以前是我们没有能力来保护你的。但是现在我们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好成绩: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为了海峡两岸,我们正在修筑许多投资区,来促进海峡两岸的发展。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台湾的孩子能和大陆的孩子手拉手做游戏,在同一片蓝天下成长。台湾,我们每天都想念着你。我恨不得直接修一条沿海大道,让台湾与我们一起繁荣富强起来。我坚信每个大陆和台湾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这个希望。在福建,我们每个少先队员都想去我们美丽的宝岛去。我相信,每个台湾的小朋友也想来我们大陆。假如我是一位工程师,我一定会设计一个台湾与大陆相连的方案。在我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台湾能够回归祖国,返回中国母亲的怀抱。如今,台湾与我们越来越近,我每天都十分开心。上次台湾发生里氏8.1级大地震,我心中像揣了只小兔子,十分紧张,心儿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直到广播报道伤亡与经济损失不大的时候,我那颗沉重的心也才平静了下来。那一夜,我一夜未眠。啊,台湾的同胞们,让我们一起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的生活吧!

  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36387003612345

海峡两岸的关系

  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香港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10年来,香港成功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繁荣稳定的局面,国际社会对此予以高度评价。

  就在这全国人民共同欢庆之即,台湾却仍有部分人在大搞“台独”,破坏祖国统一大业。

  2005年3月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完全没有反对票的情况下,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记者会上强调,这是一部遏制台独势力的“和平统一法”,而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战争法。《反分裂国家法》充分体现了祖国大陆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诚意和善意,对维护台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及和平统一,具有重大意义。划台“台独”底线有利台湾和平。

  《反分裂国家法》对少数“台独”分子是威慑和压力,对于海峡两岸人民,特别是台湾同胞的利益则是更有力的保障,相信会得到越来越多台湾同胞的理解和认同。台湾和大陆自古以来就有血缘亲情。福建和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福建和台湾之间在血缘上的密切关系从海峡两岸宗亲谱牒和来自两岸的调查资料中可得到充分的印证。据美国犹他家谱学会的调查,台湾民间存有新旧谱20000多种,其中有10613种记载大陆24个省市251个姓氏向台湾移民开基祖的资料。这些足以证明台湾和祖国大陆特别是福建间的血缘关系密切。

两岸海峡一条心

  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百合在庐山游玩。忽然,天下起了倾盘大雨。百合连忙到前面的御碑亭避雨。一脚踏进去,她就看到一位少女在专心地绘画,似乎不知百合已走近她身边。“你好,我叫梁百合。”百合说道。“你.你好,我叫凌兰。”少女说道。从交谈中百合知道凌兰是一位海外同胞——台湾人。

  “我们晚上见,好吗?”百合问道,“好!”凌兰十分高兴。

  夏夜的庐山是美丽的,百合坐在石凳上看星星。身后传来了一声声脚步声,百合回头一看,立即吃惊地瞪大了眼睛,来的人不是凌兰,是一位头发斑白的妇人。百合忙问:“你是——”妇人慈祥地说:“我是凌兰的母亲,你是梁百合吧?”百合羞涩地点点头,问:“她回台湾去了。”“为什么?”百合猛一抬头问。“因为她有一个不愿台湾回归的父亲。”妇人回答。百合坐下来,晶莹的眼泪落到了地上.

  在海峡的另一边,凌兰坐在父亲对面的沙发上,她哭泣着。“兰儿,你为什么要结识一位中国人?”爸爸说道。“爸爸,你就是不愿台湾回归。在日本的统领下,我们就幸福安康了吗?”凌兰愤愤不平地问。“这.这总比中国人好!”父亲说。凌兰反问:“日本人好?他们在南京大屠杀就杀害了30万无辜百姓,他们野蛮到极点!”凌兰越说越激动。“兰儿,别这么大声。”父亲说。父亲反复思考着,来回踱着步,两道粗粗的眉毛快碰到一起了。“唉,好吧,兰儿,听你的,其实我也不是不想回归。”父亲说着,发邮件去了。“叮——”凌兰她妈妈接到邮件。微微地笑了。

  “谢谢伯父,谢谢伯母。”百合又惊又喜。两个少女手拉着手,兴奋地嬉戏着。两位老人望着她们,甜甜地笑了。

  在这一刻,有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和无数个台湾人正渴望着台湾能回到中国的怀抱里。

海峡两岸的美食

  福州和台湾都以小吃闻名,许多小吃都让人垂涎三尺,如:锅边糊,鱼丸,胡椒饼等,其中我最爱鱼丸。

  鱼丸一听名字就知道它是成球体的,表面上凹凸不平,是乳白色的。鱼丸因注重选料和制作工艺而名闻遐迩。多以鲜黄鱼、马鲛鱼、鳗鱼、小参鲨为主料。剁碎鱼肉,加适量姜汁、食盐、味精,捣成鱼泥,调进薯粉,搅匀后挤成小圆球,胖乎乎的、圆滚滚的,活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宝宝,看着它的样子,可真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呀!

  福州鱼丸可属三坊七巷的百年鱼丸老铺—永和鱼丸,最为可口。每次到三坊七巷游玩都要品尝这家老店的鱼丸,那味道让我形容简直是?“忘不了的美味”。

  我走进永和鱼丸店,找个位子坐下,点了一碗鱼丸,因为顾客很多,所以鱼丸上得很慢,每个顾客都吃得津津有味,不断叫好。等了许久,我点的鱼丸终于被端上来了。

  只见那碗鱼丸其色如瓷,向上冒着热气,在我眼前蒙上了层薄纱,个个“大胖宝宝”在热汤里泡着,汤上浮着许多青葱小片,还浮着星星油点,我忍不住尝了一口汤,啊!太美味了,汤鲜而不腻,还带有一股清香,这汤是用猪骨粉煮出的。我有用勺子舀了一颗鱼丸,轻轻咬上一口,慢慢地嚼,嗯,这鱼丸富有弹性,脆而不腻,恰到好处,赞呀!我慢慢地品味,过了许久,我才品完了这碗鱼丸,碗里已经找不到一滴汤汁了,被我舔得干干净净,那种滋味让我回味无穷。我又动了馋心,忘了减肥计划,说:“老板,再来两碗鱼丸!”这也不能怪我嘴馋,就算是神仙闻了这香味,也会破墙而来的!

  在台湾小吃里,我最喜欢“大桥肉粽”了。大桥肉粽主要是靠五花肉提味,精选的肉料经过作料腌渍,再经炸、卤等工序,肥腴酥香。再将糯米用酱油及各种风味调料一同炒,待半熟时再包上棕叶扎好蒸热。棕叶分两层,内层是竹叶,外层是做斗笠的桂竹争籀,通常可以连续使用数次,并有特殊的香气和保温效果。再加上店家独家的酱料?咸甜适度,麻而不辣。在热腾腾的内棕上淋明汁,立即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咬上一口,只觉它馅香米懦,既不硬生,也不软斓如泥,蒸制约火候恰到好处,味道妙不可言。

  有机会的话,我想让台湾的人们到福州来尝尝我们的风味小吃,也让我们到台湾去品品他们的美味小吃!

海峡同心圆,两岸齐腾飞

  海峡两岸之间最重要的、金刚不坏的纽带,是我们共同享有的中华文化。通过不断的交流和研讨,我们可以把这根纽带扭得更紧。孔子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他的伟大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为所有中华儿女共同享有的精神遗产;保存并弘扬以儒家学说为主干的中华文化,是包括两岸人民在内的所有中华子孙的天职。

  中华文化的智慧体现在哪些地方?就体现和渗透在处理人和人的关系、人和天的关系、现实和未来的关系以及个人的身与心的关系方面。贯穿在这四大关系中的是中华文化中的哲学理念,就是“天人合一”,是“阴阳和合”,是“和而不同”。中华文化最早树立了以人为本的道德理念,因为我们的先民从历史中,从大自然中,从现实生活中,正确地总结了人类社会应有的正常关系,即:无数个体是社会和国家的基础,个人的道德修养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于是形成了由己以达天下的“修?齐?治?平”道德之路。

  在中华文化极为丰富的内涵基础上,在治国和平天下方面又形成了“王道”思想。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称中国五千年来为“超稳定”的社会,但是他却没有注意到造成稳定的众多原因中的这一条。当今世界的形势颇为类似中国的战国时代,群雄并争,吞噬资源,毁坏环境,弱肉强食。“霸道”充斥世界:人对人霸,国对国霸,人类对自然霸。究其霸之因由,归根结蒂是极力高悬一个“利”字,无限容忍一个“贪”字。这种霸道的世界绝对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而解决之道,除了对于霸道给予必要的抗争、阻遏,还需从长远、从根本处寻求出路,要在整个社会对利的贪求和对道德良知的珍惜二者之间求得相对的平衡。正是在这点上,中华民族可以做出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中华文化有着独特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来平衡身与心、物与魂、己与他的关系。这智慧和经验,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对德的崇尚和终生的追求;对于社会、国家和天下来说,就是“王道”。“王道”的提法,首先见于《尚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此时“王道”所指,还是具体的周先王治理天下之道。到了《孟子》说“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时的王道,则指的是为王之道。至于把“王道”作为一种理想政治的专称,与“霸道”相对,恐怕还是汉儒的功劳。“王道”所指虽然有此变迁,但是其共同点则都是强调对内以德(仁、义)治国,对外则“修文德以来之”,视四海为一家。

  “王道”,即意味着包容、平等、友爱、融合,意味着以人类共同的幸福为终极目标,这正是当今世界和许多国家所欠缺的。我们愿意和台湾朋友一道,开展这一论题的研究,并努力把“王道”思想的精华介绍给全世界。

海峡两岸母子情深

  听祖辈人讲,在我们东方华夏民族这块圣土上,有着这样的两条龙,一条是江山万里的广袤大陆,一条是珠光璀璨的宝岛台湾。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母亲只能隔着台湾海峡注视着彼岸的儿子,凄凉的目光中写满了深情和母爱;让游子怀着不了的乡愁,对着大陆不停的呼喊:我要回来,母亲!

  中华大家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五千年的血脉融通。古往今来,大陆和台湾密不可分,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祖先是炎黄,他们都一个名字——中国。回首100多年前,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侵略者们用刀枪逼着母亲签下了多份卖身契,将她的七个子女掠走,子女们只有用悲惨的目光看着母亲,母亲也无能为力,默默地注视着自己的儿女。台湾人忘不了1895年的那个恶梦,一个名叫日本的强盗,开始统治了台湾城,在母亲的胳膊恣意里横行;忘不了,日本殖民者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掠夺和野蛮屠杀;忘不了,由于殖民者无理的强行侵占,从此隔断了台湾这个孩子与母亲的血脉……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其他儿女也因母亲的强大接连回家,可你“宝岛台湾”却迟迟没有回到母亲的怀抱,满含泪珠的凝视。

  难忘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海峡对岸的台湾的同胞们得知大陆有困难,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献出友爱之心;他们为大陆同胞祈祷,为大陆同胞写信,为大陆同胞善捐,台湾同胞和大陆人民用心架起一座友谊的长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海峡两岸人民的心更加紧密。

  近些日子来,随着钓鱼岛“撞船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大陆人民和台湾同胞更加同仇敌忾,进一步心手相连。

  台湾,一个海外漂流了数年的游子,这些年来他深深地爱着她的母亲,每一分钟都想念着大陆母亲,渴望回到母亲的怀抱;数年里充满了孩子对母亲的怀念,充满了母亲对儿子的情深,大陆人民和台湾同胞同流一族血,同怀一颗心,海峡隔不断彼此的情,海水送走相互的思念。

  台湾,在大陆同胞的心中的中国地图上,你永远是祖国母亲的孩子,是祖国耀眼的金星,让两岸同胞手拉手、心连心,共同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

海峡两岸

  小鸡离家之后受尽了列强的欺侮,被迫与母亲分离。遥望当年,当台湾与大陆母亲完全隔绝时,两岸人民无时无刻的盼望着台湾早日投入大陆母亲的怀抱。两岸人都民望眼欲穿,盼望着与对岸的亲朋好友相聚。“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正是对这最好的写照!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他的作品《乡愁》中写道:“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从这句诗中,就可以看出余光中那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是多么的浓烈!不仅说明了他自己,更代表了台湾大众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啊!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却冲不淡那一缕乡愁!

  再来讲讲,两岸文化传承。妈祖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妈祖生于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三月廿三日),祖父林孚,官居福建总管。父林愿(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检。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过五个女儿,盼望再生一个儿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儿,可是这一胎又是一个女婴,父母有些失望。就在这个女婴将要出生前的那个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照耀得岛屿上的岩石都发红了。所以,父母感到这个女婴必非等闲之女,也就特别疼爱。因为她出生至弥月间都不啼哭,便给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默娘。林默幼年时就比其他姐妹聪明颖悟,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过目成诵,而且能理解文字的义旨。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父母顺从她的意愿。她专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人们都感颂她。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只要能为乡亲排难解纷,她都乐意去做,还经常引导人们避凶趋吉。人们遇到困难,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请她帮助。台湾的妈祖信仰十分普遍,台胞三分之一以上信仰妈祖,台湾全岛共有大小妈祖庙510座,其中台南一地即有116座。它们的名字很多,有的叫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庙;有的叫天后寺、天后祠、圣母坛;也有的叫文元堂、朝天宫、双慈亭、安澜厅、中兴公厝、纷阳殿、提标馆等。福建、台湾、广东及东南亚的林氏宗亲都称妈祖为:“姑婆”、“姑婆祖”、“天后圣姑”、“天上圣母姑婆”等。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妈祖信众2亿多人,仅在台湾就有信众1700多万。看来大陆和台湾的同胞都有共同的信仰。

  共同的文化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民族认同中,文化甚至具有比血缘更为重要的作用。中华文化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一直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的源泉,也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台湾文化的母体是以河洛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与祖国大陆其他区域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两岸文化体现出同一性特征。台湾和大陆两岸文化具有同质同源性,这种同质同源的文化同一性又必然是两岸统一的基础。

  相信不久的将来,文化相同的母鸡和小鸡一定会相聚的!

海峡同心圆,两岸齐腾飞

  内地有许多美景,杭州的西湖、北京的故宫和长城等闻名中外的景点,我们多少也有点了解,那你对海峡对岸——台湾又有多少了解,虽然党派的不同但大家还是情同手足,但是一片海洋使台湾和内地的人们相隔在海峡对岸,如今科技发达了,海峡对岸与我们的联系也就多了,许多人去台湾领略了阿里山的美。

  到了三月的时候,阿里山就变成了一个绝绚丽的樱花林,这里的樱花季驰名中外,千岛樱、山樱花等不同品种的樱花依次开放,洁白如雪、灿烂耀眼的花季主角——吉野樱更是美不胜收,当花瓣飘落之际,就如同空中下起了樱花雪,使人觉得来到了梦幻般的世界。每年来到这里观赏樱花的游客都络绎不绝。

  阿里山的日出、森林、云海、晚霞和铁路合称为五奇,都十分美丽壮观,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乍现,火红的朝阳“一蹦一跳”地跃出了山头,那灿烂的光芒照亮了黎明前黑夜,也为新的一天拉开了帷幕!这就是阿里山着名的日出了!

  很久以前,武夷山与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有一年,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个恶魔,强行占有了整座山,使得这里民不聊生。花珊是山下村子里的一个美丽的姑娘,为了铲除恶魔,刻苦用功,练出了一身好武艺。花珊做好准备后,她就打恶魔去了。在搏斗中,恶魔被花珊的箭射中,滚下山去,她趁势一刀劈下去。随着一声巨响,恶魔和大山都被劈成了两段。大山中间出现了一道深沟,奔腾的东海之水汹涌而来,形成了台湾海峡,那大山成了西面的武夷山和台湾东面的阿里山。虽说这只是一个传说,它说明了台湾与内地山连山、水连水,两岸人民血浓于水,同是龙的传人。

  随着两岸人民的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岸经济往来的不断增加,使台湾与内地更加密切相连,海峡同心圆,两岸齐腾飞,只要两岸人民同心协力,中华民族将进一步迈向复兴之路!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2022中考满分亲情类作文

关于自律的作文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