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习方法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有很多同学会问“学习物理有没有捷径呢”?答案应该是没有,学习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来不得半分含糊。虽然没有捷径,但科学的学习方法确是有的。物理老师给大家介绍“6+2”学习法,所谓“6+2”学习法即在学习过程中严格贯彻“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质疑→小结”六个环节,另外对于每一章或一单元进行学习前后还应该有“计划”和“系统”两个环节。下面我们来看具体的分析。

  1.预习

  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在每次上课前,抽出一段时间将知识预先浏览一下,一则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课上所要学习的知识;二则可以使我们明确课堂的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我们应该逐渐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2.上课

  上课是我们学习的中心环节。对此我准备强调三个问题:

  (1)主动听课。

  有人将听课分成了三种类型:即主动型、自觉型和强制型。主动型就是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主动自觉地思考,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自觉型则是能对老师讲课的程序进行思考,能基本接受讲解的内容和基础知识,对难点和重点一般不能进行自觉推理思维,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这一过程;而强制型则是指在课堂学习中,思维迟缓,推理滞留,必须在老师的不断指导启发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那么,你属于哪一种类型呢?我说,如果你属于强制型,那你要试着改变自己,由强制型变为自觉型;如果你是自觉型,那么你就要加强主动意识,努力变成主动型,毕竟“我们是学习的主人”!总之,我们应该以主动的态度去听讲,积极地进行思考,努力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去。

  (2)注意课堂要点。

  要听好课,我们应善于抓课堂的要点,这主要是指重点和难点两个方面。上课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上,进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板书纲目,理清头绪;或条分缕析,仔细讲解等,我们应培养自己善于去抓住这些。对于难点,则可能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注意专心专意,仔细听讲。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能“听出门道”。

  (3)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

  我们应认识清楚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听课是主要的方面,记笔记是辅助的学习手段。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记笔记呢?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老师的“课堂语录”,也不应该将“记笔记”变成“板书复印”。笔记中我们要记的内容应该有:记课堂重点、记课堂难点、记课堂疑点、记补充结论或例题等课本上没有的内容、记课堂“灵感”等等。总之,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

  3.复习

  有的同学课后总是急着去完成作业,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而在这里我要强调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业,而应该静下心来将当天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复习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步骤进行:首先不看课本、笔记,对知识进行尝试回忆,这样可以强化我们对知识的记忆。之后我们再钻研课本、整理笔记,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使对知识的掌握形成系统。

  4.作业

  在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作业。在这里,我们要纠正一个错误的概念:完成作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在课后安排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二是运用课上所学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

  明确这两点是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作业时,一方面应该认真对待,独立完成,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思考,看知识是如何运用的,注意对知识进行总结。我们应时刻记着“我们做题的目的是提高对知识掌握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

  5.质疑

  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中,我们必然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及时消灭这些“学习中的拦路虎”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的同学不注意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其结果是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对于疑难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想办法(如请教同学、老师或翻阅资料等)解决,对错题则应该注意分析错误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错还是计算粗心致错,是套用公式致错还是题意理解不清致错等等。另外,我们还应该通过思考,逐步培养自己善于针对所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这里,我建议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疑难、错题本”,专门记录收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这也可以为我们今后对知识进行复习提供有效的素材。

  6.小结

  学习的最后一个是对所学知识的小结。小结的常用方法是列概括提纲,将当天所学的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列出,这样可以使零散的知识形成清晰的脉络,使我们对它的理解更为深入,掌握起来更为系统。

物理学习方法

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物理学中常用的解题方法

  三整体思维法

  思考物理问题时,不拘泥于问题的局部特征或状态,回避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或相互关联的细节,而是着眼于问题的整体效果。然后通过对系统全面地分析,来理解、认识、揭示问题的本质或规律。

  整体思维法就是把相互联系的几个物体当作一个整体(或把几个相关物理过程当作一个过程)来进行研究的方法。把这种方法用于解题过程,往往可以少走弯路,或者跳过常规步骤,使解法简捷而明快。运用此思维方法要纵观全局,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例1甲、乙两人相距100、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3,乙的速度为2,甲带了一条狗,同时出发,狗跑的速度为5,当狗遇到乙时,立即返回甲处,遇到甲时又立即返回乙处,直到两人相遇,问小狗共跑了多少路程

  •解析:从开始到甲、乙相遇,狗一直在跑,将狗跑的总路程视为整体,只要求出狗跑的时间,而这个时间

  恰好为“相遇时间”。 所以,甲、乙两人相遇时间:v甲t+v乙t=S 代人数值有:3t+2t=100 解得:t=20s

  则狗跑的路程S=vt=5×20s=100

  •例2在弹簧秤下挂一重物A及吊篮,一人站在吊篮中,对A用100N的力竖直向下拉,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 A.比不拉时增加100N B.比不拉时减少100N C.读数不会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视吊篮内的A和人为一整条。不论内部发生怎样的变化,整体内部质量不会改变,重力不会改变,故读数不变。

  •例3地面上有一条大木杆,抬起A端用力300N,抬起B端用力200N。这条木杆的端较粗,整个木杆的重量为N。

  •解析:该题用杠杠平衡条件解决

  抬起A端,则FALAB=GLOB 抬起B端,则FBLAB=GLOA

  等式两边相加有:

  (FA+FB)LAB=G(LOB+LOA)

  所以 FA+FB=G=300N+200N=500N。

  若把木杆视为一整体:可以想把木杆从A、B两端同时抬起,如图所示,显然,一人用力300N,另一人用力200N,由平衡条件:则G=FA+FB=300N+200N=500N。

  •例4某人体重600N,他想坐在吊篮里用滑轮组 匀速拉上去,如图所示。已知吊篮和动滑轮共重 240N,则他们所有的拉力应为N。

  •解析:隔离法:

  分析人的受力:人受重力G人,绳子队人的拉力T, 吊篮对人的支持力N。 则有:T+N-G人=0??①

  对吊篮受力分析:吊篮受重力G吊,

  人对吊篮的压力N′, 和绳子的拉力2Tˊ。

  则: 2Tˊ-G吊- N′=0 ?② ①+②得:T=(G人+G吊)/3

  =(600+240)/3=280N

  •整体法:

  视人、吊篮、动滑轮为整体,回避系统内部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只看效果。 仍设每段绳子的拉力为T。

  整体的总重力是由三段绳子所承担, 则有:3T-G总=0

  ∴T= G总/3=(600+240)/3 =280N

  •例5 如图所示,盛有甲、乙、丙球的烧杯漂浮在槽中水面上,现将这三个球投入水中,结果甲球下沉,乙球漂浮,丙球悬浮。烧杯仍漂浮在水面,则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水槽对接触面的压强将。(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解析:原来(烧杯和甲、乙、丙)整体漂浮:即F浮=G总;“现将这三个球投入水中,结果甲球下沉,乙球漂浮,丙球悬浮”。得F浮<G总。由F浮=ρgv排,知F浮↓=ρgv排↓,故液面下降,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减小。

  水槽对接触面的压力F=G容=,把容器视为一整体,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容器内的质量没有变化,故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例6 在水平地面上铺着几块相同的正方体,质量为边长为a,若

  把这几块正方体一块一块地叠放起来,至少需做多少功

  •解析:把(n-1)块视为一整体,其重力

  G总=(n-1),竖起过程重心提高h,

  且h= a(n-1)/2+a/2 = an/2 由W=FS=G总h

  =(n-1)× an/2 =an(n-1)

  •例7(电学试题) 将两盏“220V40W”的电灯串联后,接入220V的电路中,两盏电灯的实际功率之和是 A.10W B.20W C.40W D.80W

  •解析:将两盏规格相同的电灯接入电路后,当做一个整体考虑,其总电阻是一个电灯单独接入电路的阻值的两倍。因电源电压不变,则此时两灯的实际功率之和是: P=U2/2R=1/2?U2/R =1/2×40W=20W

  •例8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当滑动变阻器RW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时,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为P0;要使定值电阻R0消耗的功率为原来的1/4,应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A.2R B.R/2

  C.R+R0 D.2R+R0

  •解析:R0为定值电阻,其功率从P0变为P0/4,由P=I2R知,电路中的电流变为原来的1/2。就整个电路而言,电路中电压不变,由I=U/R得,其阻值必为原来的2倍。 原来的电阻为R+R0;

  现在的电阻变为2(R+R0)。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为R=2(R+R0)-R0=2R+R0。

  •例9小明家有一个标有“220V800W”的电炉,在额定电压下用10分钟能烧开一壶水,一天他用这个电炉在相同的环境下(空气的温度和气压相同)烧开同样一壶水却用了12分钟,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他家当时的电源电压约为多大。你在计算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近似条件

  •整体思维方法可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能力,还可发散思维,因而在中学物理中应用广泛。在解题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归纳

  作为一名毕业生,对物理的学习也有一定的认识,对于高中物理公式,本人也有一定的见解,高中物理公式不在于如何熟练,而在于怎样运用,做到不丢分。

  很多学生在步入高三之际感到非常困惑:明明我所有公式都记得滚瓜烂熟,为什么做题还是没思路,找思路总是慢半拍呢?其实,“熟记公式”离对公式的“熟练掌握”之间还差得很远,大多数的高三学生并不理解什么才叫做对公式的熟练掌握,因此才将时间错误的花在了很多其他的地方,而忽略了这一最重要的基础。

  我认为熟练掌握公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要明白适用条件。比如库仑定律,只有真空中和点电荷才能使用,否则就会形成错解;第二是要能记住所有的顺反结论,比如平抛中间的水平射程的公式,用高度H和初速度V来表示位移X,但用H、X求V的以及用V、X求H的这两个推论也必须的熟练;第三是能定性使用。举个例子来说,万有引力中的公式错综复杂,但并不是所有的都需要记得滚瓜烂熟,在很多情况下只需要了解随着轨道半径的增大,各个不同的物理量,如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能量等是如何变化的即可。在这些时候如果生搬硬套的去计算反而会事倍功半。

  到了高三,各科的复习压力都会陡增,对于理科学生来说,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提升是第一轮复习的最理想状态。如果你觉得你把公式记熟了但成绩和思路还是上不去,不妨按照前文所说的三步试一试,也许等你把所有的公式真正的运用自如了,你会发现其实你的成绩早就悄无声息的飞跃了。这些见解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希望对大家也有一定的帮助。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一、重视观察和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 因些,要积极做实验,不仅课堂上做,课前课后还要反复地做,用“VCM仿真实验”,多做几遍实验,牢牢掌握每个化学反应的具体条件、现象、结果,加深理解和记忆,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

  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自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例如,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弯曲小径的长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平均速度;还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这些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会更全面。

  二、学习物理概念,力求做到“五会”

  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应力求做到“五会”: 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会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会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三、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从运用力学知识的机械设计到运用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知识的条理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在初中物理课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图示、简单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大纲”要求的画图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等;另一部分,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要注意结合条件看图,不仅要学会把复杂的图形看简单(即分析图形),更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四、学会“两头堵”的分析方法

  物理知识的特点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入,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许多同学都感到物理题不好做。这主要是思考的方法不对头的缘故。 拿到一道题后,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是从结论入手,看结论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拢;二是要“发展”已知,从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当两个思路“接通”时,便得到解题的通路。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两头堵”的方法。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真正领会和掌握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体会并加以应用。

  五、注意适当分类,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因此,可试着按照课文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图去帮助记忆和理解。

  有时,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有法,但学无定法。在学习物理的道路上,愿你结合自己的特点 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但这是走向成功必由之路。

  六 物理过程。

  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笔记本。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

  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

  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

  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

  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

  存在问题:

  一、 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经常有小动作,有时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

  二、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课前预习,课时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定期测评查漏补缺的系统的学习习惯。有些学生作业书写,答题习惯也不好。

  三、 对基础知识不够重视,课本上的物理概念、公式、规律理解不到位,一提问学生总感觉自己都知道,但具体的做题时又不会解答,或者经常出错。 (比如:声音三要素,定义都知道,但由于什么因素具体决定三要素,却不知道。)

  四、 做题少,或者做了很多题,但没有将题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类,总结,知识比较零散,不够系统。

  五、 对学校定期的知识测评和考试认识还不够,总是过于重视最终的考试成绩得了多少分,没有足够重视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发现哪方面还不足,并想办法去及时改正和完善。还有对面对考试的压力过大,考试时心态不够平静,没有发挥出平时的实际水平。

  改进方法:

  一、 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是在生活中总结发现的规律,应将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并运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兴趣。【家长平时多和孩子进行交流,通过正面微小的言谈和举止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尽量少谈一些人人皆知的大道理,多让孩子动手做一些小型制作,(比如在学平面镜反射那里做一个潜望镜,)以及探讨一些科学和学习知识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个比拼,让孩子有一种,求胜感,成就感,但又让他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和不完善,从而让孩子有一种求知欲望,并且让孩子发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从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前许多孩子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课前预习,课时笔记(不一定全部记录,适当记录,抓住重点记录重点),课后复习。课后及时练习,善于总结,测评反思,不断改良。这些一定要做到位。【家长平时多监督,督促孩子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精研课本,重视基础,准确理解物理概念和公式,理清物理过程。

  四、 精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多做题,总结归纳,(薄书——变厚——变薄——变厚)。【在学校,孩子已经学习了很多的知识,很多已远远超过课本,但可能知识较散,应及时将其归纳总结,将知识高度总结,凝练。有条件的家长适当辅导孩子,让孩子自己总结知识,但同时孩子将这些凝练的知识又可以拓展。甚至可以延伸。】

  五、 自主测评,反思,发现不足,及时改正完善。【家长多和孩子沟通,以及和学校老师沟通,定期测评,孩子的学习情况,不要过于重视学习的成绩,恰当的鼓励,和批评,让孩子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并勇于让孩子改正,完善,切勿打击孩子学习。】

物理学习方法

  针对物理的特点,针对“如何学好物理”这一问题有几点具体的学习方法。

  (一)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关于基本概念,举一个例子。比如说速率。它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如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而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指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基本规律,比如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有两个经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后者是导出式,只适用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再说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说研究中学问题是常采用的整体法和隔离法,就是一个典型的相辅形成的方法。最后再谈一个问题,属于三个基本之外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对帮助解题和学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同一根绳上张力相等”;“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洛仑兹力不做功”等等。

  (二)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四)上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五)笔记本。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六)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七)时间。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八)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九)知识结构。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十)数学。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物理学是步难行的。大学里物理系的数学课与物理课是并重的。要学好数学,利用好数学这个强有力的工具。

  (十一)体育活动。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好的保证,旺盛的精力是学习高效率的保证。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要会一种、二种锻炼身体的方法,要终生参加体育活动,不能间断,仅由兴趣出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搞体育活动,对身体不会有太大好处。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去锻炼身体。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以减少睡觉的时间去增加学习的时间,这种办法不可取。不能以透支健康为代价去换取一点好成绩,不能动不动就讲所谓“冲刺”、“拼搏”,学习也要讲究规律性,也就是说总是努力,不搞突击。

学好物理的方法

  对于学习物理,最重要的东西不是练习,不是死记硬背,更不是应试技巧,而是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是发自内心的,自主的;有了兴趣,学习中的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了。如何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就是多问为什么,多探究,多思考,对于生活中的种种现象都想刨根问底,这样心中的问题多了就会想去了解它,学习的欲望强了,兴趣也就浓了。物理学习其实很简单。它不像数学让你咬断笔杆也想不出正确答案,它不像语文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它也不象英语需要你埋头苦背。

  你只需要用学习语文一半的理解能力,学习数学一半的钻研精神和学习英语一半的接受能力来学习物理。勤练习,多思考,在平时做作业和考试时多积累一些经验,千万不要在同一个问题上多次摔跤。上课时认真听讲是最基本的。教参书永远也不会比真人讲解得更细致清楚,即使在补习班上已学过,也可以把上课当作做了一次复习。独立认真地做作业也是对知识的一次巩固和梳理,抄作业是一件非常没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仅仅是为了一时的轻松而抄作业的话,同学们,不妨想一想,考试时一个更高且问心无愧的分数和一时的轻松,哪个更重要

  另外,还可以定期对近段时间的学习做总结,把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集中在一起,分析错因提醒自己以后不要再犯类似错误。还需留心观察生活,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其实就是书本中的知识,多积累生活经验也有助于灵活应考。不仅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习物理,物理的学习其实也可以帮助生活,物理中的许多知识都解释着生活中的现象,学好物理也是在理解这个伟大神奇的大自然。既然物理和生活密不可分,那么理所当然学习物理就应该多多动手,实践出真知,通过自己动手验证出来的结论也一定比死记书本上的理论更能让人理解并且记忆深刻。做题时思路要清晰,不要被一大堆条件说晕了头,遇到难题时要从问题入手,往回思考,问题就像梯子架,而一个个条件就是一级级的梯子,要找到正确的梯子铺路向上走,无关紧要的条件就要果断丢弃。形式其实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要不理解它,语文写文章时不也要讲求形式美吗

  固定的形式可以帮助你更直观清晰地分析理解问题,无论是作图题还是计算题。最后,我想说的是会做难题不一定就能考高分,不会做难题当然也可以考高分,基础题、简单的题就像地基,而难题只是房顶上锦上添花的那颗珠子,基础题可以通过练习提高,而难题却不是这样,会做难题当然好,不会做难题的同学们也不要灰心,做好基础题也可以考高分

常见物理思想方法的学习总结

  1、等效转化思想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想。通过它,把个体看成整体,可以省去不少麻烦,把整体化为个体,分别研究,有时更利于解决问题,这是整体与个体的相互转化;根据物理中的关系,把条件集中于一个地方,更容易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也可以把条件分散开来,解决全局问题,这便是集中与分散之间的转化;把一些物理量或元件,模型等效看做其他的东西(例如电容稳定后可以看做断路等等),是等效转化;把不好求的,不好分析的转化为好求,好分析的(例如圆形面积转化为正方形面积等),这边是繁向简的转化;此外,还有平面与空间,变量与常量的转化等等。

  2、守恒与变化思想

  注意情境中的“变”与“不变”。守恒,是指物理情境中不变的量,或是两情境中相同的量(如能量,动量等);变化,是指物理情境中会变化的量,十分容易忽略,想清楚,考虑全它是如何变化的。

  3、数学,物理结合思想

  利用图形,图像来分析问题,运用数学中的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例如几何关系,函数关系,等量关系(方程),极限思想,临界思想等等。

  4、全局与突破,顺、逆推理思想

  可以看完所有条件,站在一定的高度,观察全局来解题,找到没有用过的条件,想想它对解题有何用。也可以用顺向,逆向思维,一步一步把问题推出来,或根据公式找出影响问题的因素等。也可以找出题中的关键信息(突破口),从这里入手。

  5、异、同思想

  比较物理量、条件、模型等的“异”、“同”,通过这些,帮助理解,解决问题。

  6、特殊值思想

  可以规定一些值,用他们表示问题,易于分析,也可直接带入简单的数来分析,还可以找到一些特殊的量入手。(用特殊性找一般性的思路)

学好物理的方法

  学习物理非常注重过程,一个认知、理解、运用的过程。

  1.认知:利用身边的事物或现象甚至是老师叙述的一些例子来帮助自己去充分认识它,对它产生兴趣。

  2.理解:用理解的方式去记忆公式、定理、试验等等。可以用形象思维等等巧妙的方法去理解和记忆。例如,什么是真空,可以这样去理解:真空就是真的空了,什么都没有了。

  3.运用:一类是来应付考试,另一类则是来解释身边得一些物理现象。

  所以,在学习时,首先,不要有惧怕的心理,因为你前一段没学好的经历可能会暗示你什么,这可能会导致你恶性循环。努力告诉自己“我能行!!!”其实心理暗示很有用哦!不过,为了给自己增加底气,最好还是做好预习工作,做到心里有数。

  其次,上课要紧跟老师的思路,适当地记些笔记,记一些书本上没有明确阐明的甚至是遗漏的以及自己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课下抽时间多练一练,别以任何理由来推托,从而放弃了练习的最佳时期,最后只能导致悲剧的发生。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做好及时总结。例如,上次考试的卷子发下来了,虽然认真订正过了,但还要想想为什么会错?正确答案是怎么算出来的?如果下次再考到还会错吗?等等。

物理学习方法与技巧

  初中就开始物理和化学的学习,物理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想要学习好物理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怎么样学习好物理,是家长和学生都在思考的问题,为此合肥卓越教育为您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 带着求知的渴望进入物理的世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好物理,有兴趣更好,没兴趣也要培养。物理有趣也有用,培养兴趣并不难。喜欢一件事,你就会专心的去做,会为之而付出努力,这也是学好的前提。

  二、读书是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

  物理课本讲述的是本学科的最基础的知识,里面珍藏着"科学巨人们"的智慧之果。阅读课本时,不能"一目十行",而要按照老师的指导,非常认真地一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消化吸收。除了精读课本外,合肥卓越教育建议同学们还可以广泛阅读更多的物理课外书刊。在阅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自己读不懂或读得不大懂的内容,这不要紧,从阅读中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也是有益处的。这种阅读的主要意义在于开阔眼界,扩充知识回,使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在更广阔的物理世界中翱翔。

  三、乐于观察善于观察

  学习物理时,要认真采用观察的方法,要从单纯的好奇的观察提高到有目的的观察。怎样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呢?首先,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要大量挖掘我们已经通过日常观察积累起来的有关经验,并去伪存真。观察演示实验,要目的明确。看演示实验必须全神贯注,而且最忌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多观察演示实验,不但要在观察时思考,还应在实验后继续思考。

  四、手脑并用做好实验

  实验,在学习物理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加深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培养能力。在实验中应通过自己动手,边观察、边分析、边总结,解决各种问题。

  五、开动脑筋勤于思考

  没有积极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们从初中开始,就要养成积极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

  六、要正确使用数学工具

  数学是研究物理的重要工具,在学习物理时,合肥卓越教育建议同学们一定要正确地运用好这一工具。应用数学工具学习物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概念、规律的数学公式,与用文字、语言叙述结合起来,真正理解式子的物理含意,不要单从纯数学关系上理解公式,避免产生物理意义上的错误。

  (2)在进行物理计算、推理时,要把物理计算和简洁的文字说理结合起来,才能使解决问题的过程物理思路清晰,方法简明严格。计算得到的结果,也要明确它的物理意义。

  (3)要养成用作图来表示物理过程和规律的习惯,如画物体受力图,简单机械的力图,晶体的熔解曲线,物体的运动情况图,光路图等。

  七、做好练习

  在课文每一单元后面,都有一些练习题。这些练习题,可分为四类:

  1.问答题。在描述某些物理现象后,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要求我们应用刚学过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解答。

  2.讨论题。根据题目所提出的物理现象和条件,应用物理规律进行分析比较,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研究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回答题中提出来的"是什么"、"如何变化"、"情况又如何"等问题。

  3.计算题。应用物理规律和公式,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已知数值计算未知结果。

  4.实验题。应用所提供的实验仪器,或联接线路,或进行实验验证物理定律,或测定某些数值,并作出分析、判断和讨论。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安全教育活动

国庆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