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礼仪差异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简述中餐礼仪与西餐礼仪

  【用餐的细节】

  衣着中方在中国,人们在餐馆用餐的穿着可以随便一些,即使是T恤、牛仔裤都可以,只有在重要的宴会上才穿得隆重一些。

  西方吃饭时穿着得体是欧美人的常识。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不可以穿休闲服到餐馆里用餐(即使再昂贵的也不能入座的方法中:人们入座时并没有西方那么讲究,大多是按自己的意愿而入座的。

  西:由椅子的左侧入座.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餐巾

  中:传统的中餐并没有餐巾。只是在用餐完毕时才用温热的湿毛巾来擦洗一下便完了。

  西: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开。点完菜后,在前菜送来前的这段时间把餐巾打开,往内摺三分之一,让三分之二平铺在腿上,盖住膝盖以上的双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领口喝酒的方法中:会喝酒的人饮酒前,应有礼貌地品尝一下。可以欣赏酒的色彩,闻一下酒香慢慢品味。不要为显示自己的海量,举起酒杯看也不看,便一饮而尽,使酒顺着嘴角往下流。也不必矫揉造作地在举杯时翘起小手指,以显示自己的优雅举止。不宜一边饮酒,一边吸烟。鉴于酒后容易失言和失礼,故在涉外活动中饮酒的酒量要控制在自己平日酒量的一半以下。不要一看对方的盛情或美酒佳肴,便忘乎所以了。有教养的饮酒者饮酒时是不会让他人听到吞咽之声的,倒酒时只宜八成满西:喝汤也不能吸着喝。先用汤匙由后往前将汤舀起,汤匙的底部放在下唇的位置将汤送入口中。汤匙与嘴部呈45°角较好。身体上半部略微前倾。碗中的汤剩下不多时,可用手指将碗略微抬高。如果汤用有握环的碗装,可直接拿住握环端起来喝餐具的使用方法

  中:如何用筷子。首先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放在两只筷子的下方,大拇指按在筷子的上方,食指紧贴着大拇指,小指向内曲。筷子开合幅度可用中指的活动来调整。

  西:如何使用刀叉。基本原则是右手持刀或汤匙,左手拿叉。若有两把以上,应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内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汤匙则用握笔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换右手拿叉,但更换频繁则显得粗野。吃体积较大的蔬菜时,可用刀叉来折叠、分切。较软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上菜顺序中方①汤②主食③餐酒④水果西方①菜和汤②水果③餐酒④主食⑤甜点和咖啡餐具中: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匙羹等几种。

  西:刀、叉、匙、盘、杯等,刀又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奶油刀、水果刀;叉又分为食用叉、鱼叉、龙虾叉。公用刀叉的规格一般大于使用刀叉。匙又分汤匙,茶匙等。杯的种类更多,茶杯、咖啡杯为瓷器,并配小碟;水杯,酒杯多为玻璃制品。表示停餐方法

  中:筵席中暂时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搁在碟子或者调羹上。如果将筷子横搁在碟子上,那是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膳了

  西:略事休息时,刀叉的摆法。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盘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边说话边挥舞刀叉是失礼举动。用餐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

中西方礼仪差异

中西,差异仍在

  自古以来,东西就有巨大差异。现如今,文化、饮食、衣着等各方面都有来往。故各国都有多种习俗。其中之一,语言,是必不可少,中国的语言有诸多讲究,可谓中国人学透难如登天,外国人,不必讲了……文字,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多义字,应有尽有,甚至一不小心就会说错话,惹怒他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也道不清自己的本意,无奈,难过。难道博大精深就是这样的吗

  不错,中国人说话婉转,佳作名句好诗美对数之不尽,令人惊叹,可话里有话,刻意重伤,阴腔怪调,也是某些中国人时常说的话。让某些外国人听了晕头昏脑啊。一句话,可以说的滔滔不绝,可他人一句解决,简单明了,用意明确,通俗易懂,不用他人用心揣摩,亦不用他人因一句话想不到深意(本意)而抓耳挠腮,红头涨脸如关公,不禁令人轻笑。如今的社会,文化处处有,汉字处处现。走在大街上,各店店主为了自己的生意可谓想尽头脑,不禁使人发笑,不但本意没达到,还会令人更加厌恶——文化底蕴根基不深,就不要螳臂当车,弄点花样也讲究方法,可笑。诸如此类事件,随处可见。甚至发财梦想到极致的人,都会以当红明星的名字做店名……尽管这样,生意冷清还是冷气,不会因此而财源滚滚。

  梦终究是梦,做完还是要醒来面对现实的!2013已至,哈文执导的春晚也已隆重播出,虽没有赵本山等春晚大牌老顾客的倾情加盟,却依然增加了更多的新血液,十分的吸引人。年年都有流行语,今年的人们也细心的刻意从春晚里寻找新年第一句最受欢迎的流行语。哈文本人也表示,自己最喜欢那句最铿锵有力的——亮个相吧,宝贝儿!蔡明的“毒舌”也吐出来不少金句,折服,模仿,超越。相信在新的2013年,会出现更多的金句,我也只能说,元芳不忙,人们才忙。中西,差异仍在

中西文化差异作文

  当传统国学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当圣诞节与春节“撞车”,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欣赏西方文化。如今,“崇洋媚外”已成为一种风尚;“抨击传统文化,赞赏西方文化“似乎是文学家教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我不得不思索,难道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真的比不上西方文化吗

  其实不然。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二者追求的信仰也不一样。我们的东方文化受到佛教、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教思想影响深远,主要追求精神的超脱,追求礼孝忠义,注重个人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他们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观念,追求个人权利以及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文化教育方面,中西方各领风骚。传统国学文化深受儒家影响,中国的教育也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注重基础教育和因材施教。虽说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方式。考试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应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独立自主能力。而在西方,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很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中国孩子,随父母去美国读小/学,它的教师告诉他父母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们的数学不用学了!”

  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性格修养不同。中国人热情好客,关心和询问别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一种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人们一般见面都喜欢相互寒暄:“你吃饭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而西方人喜欢尊重他人隐私,所以才以谈论天气,生活来避免尴尬。中国人提倡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崇尚助人为乐和不求回报。但是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个人荣誉感极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推崇个人奋斗,强调多劳多得。

  传统国学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抒写美的爱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经》。穿越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我们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如同满天繁星般璀璨,是每个民族都可望不可及的。传统国学文化是华夏子女的历史财富,是我国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学会珍惜。

  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外来文化“入侵”时,我们应当取之精华,采取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则需要总结提炼其精华,推崇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才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中西餐饮礼仪有哪些差异

  就拿餐饮方面举例。现在中国饮食市场上洋快餐和西餐占了很大的比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和接受这些外来食品。麦当劳几乎代表了一种文化时尚,成为美国文化在餐饮领域的标志。与此同时,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也随着饮食而涌入中国。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不仅带来了蛋糕、面包、鸡尾酒等西式菜点,也带来了西方一些先进的制作工艺和饮食方法。这些都为古老的中国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我国悠久而灿烂的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中国餐馆,中国菜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与喜爱。比如北京烤鸭俨然已经成为外国人心中的地道美味。

  但是在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中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骛,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

中西餐桌礼仪差异

  1、席位安排礼仪

  (1)中餐餐桌礼仪。

  中国餐桌座位的设置十分讲究。《礼记》 中讲“天地位焉”,意为天地万物各有其位, 不容紊乱。在我国, 宴会中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为上,以面向北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传统做法除以南北为尊卑外,在民间吃饭,首座可以是主人就坐, 但当有前辈、领导、师长等或年龄比主人高或认为是重要的客人时,首座必须请最长者、最重要的客人就坐, 主人可以陪伴在最重要的客人左右。然后是左为上,右次之,再后的排列顺序是左右,以次类推,逐个排列下去,最后一个是背对门的座位,也可以是主人或者买单的人坐,这样买单时进出就不会影响其他的客人。主人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切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如果是圆桌子,则对着大门的是主座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第一主宾坐在主人的右边,第二主宾坐在主人的左边或者第一主宾的右边。男性往往与女性分桌,女性安排在次桌或次要座位。若家中请客,女主人往往在厨房和餐厅之间穿梭忙碌待所有菜品上桌才就座陪客。

  (2)西餐餐桌礼仪。

  西餐宴会中,一般使用马蹄形或长形餐桌,其中女性一直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晚宴的程序一般是这样的: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之后男主人引宾客依次就座,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以右为尊,左为次。入座方式为从左侧入座,男士应拖拉餐椅,协助女士入座,以显示女士优先的绅士风度;若家庭宴请,男女主人都应始终陪同。就餐者入座后,姿势要端正、自然,后背微靠椅背,不要坐在椅子边沿。在正式宴会中,英美和法国排位法不同。英美排位法为:左右两端为男女主人,男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边,女主宾坐在男主人的右边。男女主人的左边是次宾,陪客一般坐在中间位置。而法式长桌的排坐法正好相反,男女主人坐在中间,对坐。女主人右边为男主宾,男主人右边为女主宾,男女主人的左边为男女次宾,陪客尽量坐旁边。正式宴会中,坐席座次的高低依距离主桌位置的远近,左高右低。男女交叉安排,即便是夫妻也不例外。

  2、餐具的使用礼仪

  (1)中餐餐具的使用和摆放。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筷子、碟、碗、勺子等。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通常放在菜盘的左上方,酒杯放在菜盘右上方。筷子是吃中餐最常用的餐具。使用筷子也是有讲究的,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也不可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也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筷子使用过程中,运用的是以中指的关节作为支点的杠杆原理,通过食指控制筷子的运行,在协同中完成整个的吃饭过程。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筷子作为一种文化一直保留了下来,成为中国文明的一种象征。

  (2)西餐餐具的使用和摆放。

  西餐的餐具主要有刀子、 叉子、 碗 、盘子、 碟子等。都有各自的用途。用餐前先把餐巾打开平放在大腿上,用餐结束后把餐巾大略折好放在桌子上即可。在西餐桌上通常摆放不只一副刀叉,原则上是从外向内取用,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刀用来切割食物,叉同于送食物入口。据游修龄教授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的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后来走向定居生活后,欧洲人以畜牧业为主,面包之类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仍然用刀切割肉食。而且西方人用刀叉也只不过四五百年的历史。在使用刀叉时也有一些禁忌。如:手里拿着刀叉时不能指手画脚;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忌用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等等。

  3、就餐氛围和餐桌话语的差异

  (1)中餐的用餐氛围

  中国餐饮一般采用圆桌共餐的形式,这种就餐方式往往能够制造和谐融洽的气氛。古往今来,中国人也非常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感情。孟子曾经说过,“食色,性也。”可见中国人常以食为人生之乐, 讲究排场,并追求热烈的气氛。当然这种大声喧哗的就餐方式已经日益为现代就餐礼仪所摒弃。在用餐过程中中国人喜欢在酒席上劝客人进食,生怕客人吃不饱、吃不好,不断用自己的筷子往客人的盘子里夹菜,还不停地说:“多吃点, 多吃点”, 这样才能表明主人的热情和诚意。在宴请结束时,主人往往会说:“今天没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请多包涵,等等。”不难得出,中国人遵循 “贬己尊人” 的原则。可见,从餐桌礼仪可以看出中国延承至今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

  (2)西餐的用餐氛围

  西方人用餐习惯是在长条桌上进行,实行分餐制,每人各自点菜,各持一份。餐食在厨房被分装到每一只餐盘中,由服务员从厨房端出,再快速礼貌地送给每位客人。用餐时他们一般是轻声细语,低声交谈。他们举杯喝酒时,也要说祝酒词,但一般是利用上菜间隙致祝酒辞,祝酒时力求做到话语简短、幽默诙谐。所以在西餐厅, 很难看到大声喧闹。用餐时,不替他人取菜, 不吸烟, 不劝酒。西方盛宴一般只有四到五个菜,以恰好吃完或者稍有剩余为最佳。如果在家里,最好吃完所有的菜,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认为这样是大家喜欢她做的菜,对她烹饪手艺的一种认可。面对丰盛的宴席,主人会说已经倾其所有来招待大家。

  4、餐桌上离席的礼仪

  西方人用餐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开手机,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手机铃声都会很小声,有电话来你要先跟大家说“对不起”然后起身离席出去听电话。用餐结束时,人们首先将腿上的餐巾拿起,随意叠好,再放回餐桌的左侧,然后起身离座。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客人才能离开,告别时还要向主人致谢,更为正式的,回家后还可再以电话或致谢卡致谢。吃中餐时,接听电话虽然也是不礼貌的表现,但是中国人对此细节并不太在意,手机响了直接出去接或者就在座位上接。用餐结束后会等主人来宣布结束,感谢宾客们前来用餐。在主人和主宾离开座位后,其它客人才慢慢离开。

漫谈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差异

  摘要: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送礼是常见的社会现象。送什么?送给谁?如何送?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这些情况包括礼品的选择,送礼的对象,送礼的方式和时机。由于存在文化差异的问题,在中西方之间,送礼问题更加复杂。对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进行了概述,目的是帮助人们了解更多的送礼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中西方;送礼;差异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紧密联系,我们的地球也被称为地球村。由于社会的发展,世界正不断缩小。以前做生意有区域性限制,如今早已冲破国界;以前信息传递耗时,如今媒体遍布、信息迅捷。由于发展的需要,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日益频繁。因此,涉足他种文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阻碍人民自由交流的那堵无形墙也正在日益崩塌。而交流就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送礼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送礼不仅是拉关系,更是加强往来,增进情谊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文化风俗不同,每个国家都有其特定的送礼文化。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入手,谈谈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差异并提出几点粗浅建议,希望能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方送礼习俗特色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人们常以送礼来表达情意。有时候礼物本身并不贵重,却深深表达了送礼人的心意,使受礼人为之感动。但综观全世界,由于各国的文化风俗不同,各国皆有送礼的风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红包是一种装钱的特殊红色小纸袋。这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由父母或朋友送给小孩的礼物。红色也可以送给没有结婚的亲戚或朋友。未婚的职员同样也希望从老板那里得到红包。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婚礼或关系亲密的亲人朋友生日时,也会送红包。红包里的钱可以是几元,也可以是一大笔。

  俄国人社交中讲究送礼,尤其是亲戚朋友之间。礼物选得合不合人心意很重要,礼物的价格倒在其次。设计新颖、制作精美又有一定纪念意义的礼物,像旅游纪念品就广受欢迎。去人家里做客或参加聚会,俄国人通常送鲜花、糖果或小纪念品等。对俄国人来说,直接送钱给他们是一种侮辱。

  金榜VIP已享免费阅读及下载

中西方礼仪差异在哪些方面

  由于文化体系的不同,中西礼仪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国际交流中,东西方礼仪差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在当今东西方交流日益融合的时代,交流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对对方礼仪知识的了解程度。因此,了解并掌握东西方文化中的礼仪差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东方礼仪主要指中国、日本、朝鲜、泰国、新加坡等为代表的亚洲国家所代表的具有东方民族特点的礼仪文化。西方礼仪主要指流传于欧洲、北美各国的礼仪文化。那么东西方显著的礼仪主要有哪些呢?以下就讲为您介绍常见东西方礼仪差异。

  东西方赞誉与反应语的差异

  案例:一位英国老妇到中国游览光,对接待她的导游小姐评价颇高,认为她服务态度好,语言水平也很高,便夸奖导游小姐说:“你的英语讲得好极了!”导游小姐马上回应说:“我的英语讲得不好。”

  英国老妇一听生气了,“英语是我的母语,难道我不知道英语该怎么说?”老妇生气的原因无疑是导游小姐忽视东西方礼仪差异所致。西方讲究一是一,二十二,二东方人讲究的是谦虚,是凡事不张扬。

  案例分析:

  对待赞扬,中国人往往使用“否认”或“自贬”的方式,以示谦虚,而西方人则往往采取“迎合”的态度表示感谢,或流露出十分高兴的情绪。如一位外宾说:“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中国人往往会说“My english is very poor”。而西方人只需用“Thank you”来回答,简洁得体。

  在国际商务来往中,一些翻译、服务人员在接受道歉时,习惯按照汉语说:“That is duty”,让客人很不愉快,在英语里,这句话有“责任在身,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

  东西方致歉语的差异

  中西方对致歉及其反应有着极大的差异。按照中国人的心理和习俗,在亲朋好友、家庭成员之间得到帮助一般很少说“谢谢”,说了反而“见外了”,或者根本就不好意思,只是在心中默默地记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西方人则把“Thank you”挂在嘴边,成了口头禅。

  东西方见面礼仪差异

  中国人通常是见面喜欢点点头,握握手或行拱手礼,或者微微欠身然后握手,而西方人觉得欠身似乎显得自卑。在西方,特别在欧美国家,拥抱礼却是十分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亲吻礼和吻手礼也是常见的西方见面礼。

  东西方受礼语的差异

  中国人受礼往往表现出不好意思,说些“不敢当”、“您太客气了”、“您太见外了”之类的客套话,并再三推却,其实也未必有不受之意。礼品不当送礼人的面打开,更不表示赞赏,否则讲被视为无礼。

  而西方人受礼如果不当面赞赏及说些表示感谢的话,送礼者就会认为这份礼物不受欢迎,或对方拒绝接受自己的情谊。所以不管受礼者是否真正喜欢别人送的礼物,一般都要边看边说些感谢或赞赏的话。

  东西方对待隐私权的差异

  西方礼仪处处强调个人拥有的合法自由,将个人的尊严看得神圣不可侵犯。在西方,冒犯对方“私人的”所有权利,是非常失礼的行为。因为西方人尊重别人的隐私权,同样也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隐私权。东方人非常注重共性拥有,强调群体,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邻里间的相互关心,问寒问暖,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表现。

  东西方道别语的差异

  在告别时,中西方礼仪也有巨大的差异。中国人除了说“再见”、“一路顺风”之外,更多的时候还会说“走好”、“慢走”等表示关切的话。这对西方人来说非常奇怪:“难道我不会走?”对开车而来的人叮嘱“Be careful”,则会引起他们的不快,认为你对他的驾驶技术不信任,在对他指手画脚,发号施令。

  西方人独立意识强,自我意识更强,过分的关心,将会事与愿违。同西方人道别,只需使用“Good bye”、“Bye bye”就可以了。

  英语是世界上最通用的一种语言,汉语是世界上四分之一还要多的人使用的一种语言。这两种语言不仅仅是语言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他们代表着两种文化的差异,并在文化的基础上体现出礼仪上的差异来。了解这些,对旅游服务人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阐述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二、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三、服饰礼仪的差异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就拿餐饮方面举例。现在中国饮食市场上洋快餐和西餐占了很大的比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和接受这些外来食品。麦当劳几乎代表了一种文化时尚,成为美国文化在餐饮领域的标志。与此同时,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也随着饮食而涌入中国。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不仅带来了蛋糕、面包、鸡尾酒等西式菜点,也带来了西方一些先进的制作工艺和饮食方法。这些都为古老的中国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我国悠久而灿烂的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中国餐馆,中国菜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与喜爱。比如北京烤鸭俨然已经成为外国人心中的地道美味。

  但是在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中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骛,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二、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三、服饰礼仪的差异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就拿餐饮方面举例。现在中国饮食市场上洋快餐和西餐占了很大的比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和接受这些外来食品。麦当劳几乎代表了一种文化时尚,成为美国文化在餐饮领域的标志。与此同时,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也随着饮食而涌入中国。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不仅带来了蛋糕、面包、鸡尾酒等西式菜点,也带来了西方一些先进的制作工艺和饮食方法。这些都为古老的中国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我国悠久而灿烂的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中国餐馆,中国菜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与喜爱。比如北京烤鸭俨然已经成为外国人心中的地道美味。

  但是在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中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骛,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

关于中西方交际礼仪的差异

  跨国交际日益增多,因中西方礼仪有着较大的差异,在交际中有可能会因不同的习惯、生活方式而产生距离,怎样才能尽量避免这些中外交际的隔阂呢?我们就得学习、解读中西方不同的礼仪,才能顺利地进行中外交流.

  一、招呼语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去上班呀?”“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这种问候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

  西方人最常用的问候语大多有两类:第一,谈天气.如英国人见面说:“今天天气不错呵!”这是因为英国终年西风带的影响,大西洋吹来的潮温气流使得天气无常,就连天气预报也没准,因此人们最关系天气.第二,谈近况.但只局限于泛泛而谈,不涉及隐私,可以说:“最近好吗?”初次见面总要说:“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客套话.

  二、称谓的差异

  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

  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在英国,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西方在称谓上似乎“不拘礼节”,习惯于对等式的称呼如家庭成员之间,不分“上下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认为你不懂礼貌,分不清上下长幼尊卑了. 对于家庭成员以外的称呼,中国人往往尊称对方为“李老师”、“陈师傅”,有时在姓后面加上此人当时所担任的职务,如“黄局长”、“王经理”等.但英美人除了几个传统习用的称呼――博士、医生、法官、教授等之外,对“李老师”、“陈师傅”一类的称呼是不能容忍的也很少听他们称呼别人为“黄局长”“王经理”等.因为这一类称呼还没有变为像“博士、医生、法官、教授”等一样成为传统习用的称呼.

  三、告别语的差异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一位美国人在和他的中国朋友告别时说:“我会保持联系.”可是这位中国朋友等了一年多也未见只言片语,便抱怨他不讲信用.其实,这句话仅仅是一种告别词语,相当于“再见”,说话人并无他意,更没有作任何许诺.此外,西方文化中如果客人想告别,通常要提前几分钟将告别的意思暗示或委婉地向主人表达,并征得同意,然后才可以离开.如果突然说“时间不早了”,随即站起来和主人告别,这在西方文化中是被认为不礼貌的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销售话术模板

论文一级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