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ppt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葡萄沟课堂故事及课后点评

  一、课堂故事

  今天在二年一班上语文课《葡萄沟》。

  课文中有一段是介绍葡萄干如何制作,为了激起同学们的兴趣,我特地带去了一包新疆葡萄干给同学们尝一尝。我告诉同学们,先吃一两个,尝尝是什么味道,没吃完的等下课再吃好吗?同学们纷纷回答可以。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教室里一下子乱了起来,除了几个女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用牙签一个一个挑着吃以外,其他的同学都用手抓,有的还抢起来,有的因为抢不到还有意见,告起状来。

  面对着这样的场景,我感到很失望!怎么办呢

  于是,我想了想,就问: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了葡萄沟,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拿出味道鲜美的葡萄干请我们,我们该怎么样对待呢

  这时,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要双手接过盛葡萄干的盘子;有的说要有礼貌地说声,谢谢!还有的说,我们要站起来,向老乡敬个礼,说声谢谢后才能接过东西我接着又问,如果象我们刚才那样会有什么后果呢?有的同学不好意思地说:那样太丢人了;有的说,这样老乡会吓一跳,怎么华南实验小学的学生怎么这样不懂礼貌;还有的说人家还以为我们是一群从来没有吃过葡萄干的孩子;另一位同学纠正说,没有吃过也不能这样子,这样太不受欢迎了

  接着我说,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维吾尔族的老乡喜欢我们,夸我们是个聪明的好孩子呢!

  话刚说完,同学们马上按照小组围起来,很有秩序地开始吃起了葡萄干。

  二、课后点评

  《葡萄沟》课上,让孩子们尝一尝味道鲜美的葡萄干,本是无可厚非,何况,这还有利于激起同学们的兴趣呢

  让教师出乎意料的是,教室里一下子乱了起来。看来充满活力的生命化课堂,并不是都像教师预设的那样按部就班。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往往让教师很失望,甚至措手不及。

  然而,有着新课程理念的教师,深信这种生成的课堂可能更真实,更自然。而教育者的机智却在于怎样因势利导,如何化险为夷。

  本堂课上,教师的一个启发,却让孩子们很快地自我觉醒。同学们在如何对待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的你一言,我一语中,语文课标所追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却不留痕迹地得到了达成。

  你能说,这是一堂乱课吗

葡萄沟ppt

葡萄沟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二)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课文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描写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2.教学目标

  我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后,为《葡萄沟》第二课时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读悟结合,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③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葡萄沟好在哪,难点是了解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流程

  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我紧扣“读”、“悟”二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用多媒体VCD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获得审美体验。

  1.巧用多媒体VCD激趣,初读感悟。

  “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课的开头,我用多媒体VCD播放歌曲《新疆好》,学生边欣赏边手舞足蹈。孩子们都问:“新疆是什么样的?”于是我再播放“吐鲁番简介”,生动精彩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他们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地方真好。”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让他们在喜欢的句子或不懂的地方分别作上记号,他们以高涨的热情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巧用多媒体VCD导学,细读领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多媒体VCD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再采用双读、小组读、议读、品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象,悟出葡萄沟好之所在。

  “吐鲁番的瓜果熟了”的介入让学生看到许多诱人的瓜果,孩子们忍不住发出“真美!”、“真香!”、“真想咬一口!”的赞叹。抓住孩子们的激情,我再采用双读法,让学生读出葡萄沟五月、七八月、九十月有哪些水果,从而知道葡萄是最惹人喜爱的,体会出葡萄沟好,好在水果多而鲜。

  我播放“走进葡萄沟”,硕果累累、五光十色的葡萄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欢呼了,有的甚至拍手跳起来。我抓住这个契机说:“作者描绘得更美,想听吗?”孩子们高呼:“想!”我播放“朗读示范”,孩子们仔细听着,有的还小声跟着读。我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在四人学习小组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到班上朗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葡萄沟。#p#分页标题#e#

  由于学生没见过阴房,对第三自然段介绍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很难理解,这段我采用议读形式,先质疑再读文。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为什么要制成葡萄干?”“阴房到底是什么样的?”“葡萄干是分几步制成的?”我用多媒体VCD播放“葡萄干的制作”片断,直观形象的制作过程使学生豁然开朗了,也进一步体会到葡萄沟真好。

  3.巧用多媒体VCD拓思,品读生悟。

  在学生兴趣盎然时,我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回顾全文。屏幕上美丽的景色,晶莹剔透的葡萄,热情好客的维吾尔老乡深深感染了他们。“读出你们最喜欢的句子吧。”我一说完,孩子们满怀激情地读了起来。欣赏中学生拓展了思路,加上品读优美句子,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美景,用“内在的耳”去听作者的心声,领悟到作者对葡萄沟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学生沉浸其中时,我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孩子们创造性的用诗、用画、用歌、用舞、用导游等形式来抒发他们的感情。课在他们的欢笑声中、赞美声中结束。

  (四)教学体会

  1.理念为统帅,读悟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努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不让学生一开始就听范读,然后有声有色地模仿,而让他们自读自悟,并大力赞赏提出疑问的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关注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关注了他们的独特感受。我特别注重读的重要性,以读代讲,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生感悟,在读中激发情感,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2.巧用多媒体,营造意境,突破教学重点。

  这节课我巧用多媒体VCD先演示歌曲《新疆好》和吐鲁番简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用多媒体VCD展现了吐鲁番鲜美的瓜果,葡萄丰收时的喜悦场面和阴房中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带孩子们走进远在新疆的葡萄沟,把静态图文变为动态画面,学生较快突破了重点,理解了难点,最后播放配有动态画面和音乐的课文朗读,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拨动了学生的情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所以,巧用多媒体VCD定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深入探究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早恋主题班会

归去来兮辞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