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大全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三国人物—刘备

  云长翼德君结义,

  共讨天下诛百臣。

  寄人篱下春秋长,

  岁月无光明无几。

  建安十三与权盟,

  大败孟德于赤壁。

  共讨益州稳荆州,

  皇叔美名天下知。

三国人物大全

三国英雄

  说到三国人物关羽关云长,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他集英勇、智慧、仁义于一身,是人们心中的“武圣”。自古以来,被人们称为圣人的只有两个,“文圣”孔子,“武圣”关羽。他在人们心中是完美的,他的事迹更是脍炙人口,“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三军”,“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放走“败走华容道”的曹操。

  每每想起,我都他的人格魅力所感动。一次,关羽攻打曹仁守的樊城时,被暗箭所伤,回去一看,竟然有剧毒!于是请来了名医华佗,当时他正在下棋。华佗让人把关羽绑在柱子上,并用布蒙住眼睛,因为这是刮骨疗伤,怕关羽疼得受不了,这真是一种“残忍”的疗法。谁知关羽却把这当做小菜一碟,还要求边下棋边疗伤,华佗当场被惊呆了-------他还没见过这么不怕疼的人呢!疗伤开始了,关羽见对方迟迟不肯落子,就催促一声,谁知,对方的手伸进棋子盘里,剧烈地抖动着,刚拿起来一点儿,就马上又掉到了里面,他被惊得连棋子都拿不住了,怎么有这么英勇的人呢!治疗时,关羽自己根本没有表现出一点儿疼痛感,治疗完,华佗刚说这几天这只手臂不能剧烈活动,关羽就使劲甩动手臂,还说又能征战了,又把华佗吓了个半死。这位不怕疼的将军常常被提起,每说一次,我都被感动一次。关羽最重情重义。

  一次他立了军令状要捉拿曹操。关羽浩浩荡荡的队伍终于跟曹操带领的几十名残兵弱将碰面了,但是,狡猾的曹操勾起了关羽欠他的情分,关羽虽报答过一次,但还不够呢。由于关羽最重义气,也不想欠曹操什么,于是,他放走了曹操。要知道他已经立下了军令状,只能面临着被处死的军纪。这种对死的坦然,需要多大的气魄啊!他的侠情豪胆,重情重义,惊天地,泣鬼神!试问天下英雄,谁能与之媲美?我崇拜,我感动,他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

三国历史人物及故事

  一、姜维

  长城之战:

  时值寿春诸葛诞叛乱,于是姜维乘虚进军沈岭,直逼长城。邓艾闻讯来援,与姜维战于长城下。姜维伏兵左右,又引得邓艾前来斗阵。邓艾斗阵不能胜,部将破阵被捕,本已现败绩,姜维此时又命伏兵尽出,邓艾军望而披靡,无计可当,大败,这也是姜维打败邓艾的为数不多的一场经典之战。

  二、赵云

  长坂坡之战:

  罗贯中让长坂坡成了赵云的成名和表演的地方,而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夸张。演义上,赵云闯83万军阵,斩杀敌将53员,七进七出,救出刘阿斗,使刘备当时唯一的儿子保住了性命。而事实上,赵云是闯入曹操先锋3000人的阵里,三进三出,就出刘禅的。

  汉水之战:

  这是赵云真正成为三国武将第一人的战役。争夺汉中时,曹操运米于北山下,黄忠前去劫米,与赵云约好时辰,但逾期未还。赵云率轻骑直入曹军,迎回黄忠并其部将张著。而后大开营门,曹军追至而不敢入。此战赵云以十余骑闯入曹军大队,而且是历史上确有的事,武力之高令人生畏。

  三、张辽

  千里破蹋顿:

  公元207年,曹操攻破南皮,袁绍之子袁熙、袁尚逃至北匈奴。曹操率军追击,听郭嘉语,追击千里,至柳城而战。曹操以士兵疲惫,想先势休息,然后再战。张辽观蹋顿兵虽勇而少纪,弩虽劲而阵散,于是建议曹操率军突击,大获全胜。而若稍事休息,让蹋顿有准备而战,后果可能完全不同。是可见张辽大将之度。

  四、周瑜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确切说是207年12月)曹操占领江陵后,发动赤壁之战。在周瑜,鲁肃,诸葛亮(这里之所以把诸葛亮排在最后是因为在三人中他对孙权的推动作用最小)的作用下,孙权以周瑜喂都督,督军三万(加上刘备的2万水军就是5万),迎击曹操83万人马。

  五、刘备

  三让徐州:

  汉献帝初平四年(,割据兖州的曹操派遣泰山太守应劭往琅邪迎其父曹嵩及家人百余口到兖州。途经徐州时,徐州牧陶谦为交好曹操特派都尉张护送曹嵩一行。不料张杀死曹嵩及其家人,席卷财物而去。于是曹操便把帐记在陶谦身上,以为父报仇为名,发兵攻徐州。

  陶谦面对兵临徐州城下的曹操大军,自知难以抵敌,便采纳别驾从事糜竺的建议,请北海相孔融、青州刺史田楷前来相救。孔融又邀刘备同去救陶谦。刘备欣然带领关羽、张飞、赵云和数千人马奔赴徐州。

  刘备就带着关、张来救,初战就打败曹操缓解了徐州危机。陶谦便想将徐州让与刘备,刘备推辞再三。随后刘备写信给曹操,希望曹操以国家大义为重,撤走围困徐州之兵。由于吕布威胁曹操后方,曹操便给了刘备顺水人情,退兵而去。这是第一让。曹军退后,陶谦再让徐州,刘备认为他只是应朋友之义才来,拒不接受但答应驻守徐州附近,这是第二让。刘备在陶谦的再三挽留下兵驻徐州沛县。后来陶谦病重,再次请刘备执掌徐州,刘备又辞,陶谦死不瞑目,这是第三让。徐州军民极力表示拥戴刘备执掌州权,关羽、张飞也再三相劝。至此,刘备才同意接受徐州大权,担任了徐州牧。。

三国中的英雄人物

  当年的西楚霸王——项羽,如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两个“无人”已显出了项羽的霸气,用词极准。

  有人说,项羽太傻,没有一点城府。

  有人说,项羽任人唯亲,对项伯维护沛公的话,不但没有责怪,反而深信不疑。

  有人说,项羽空有高志而目光短浅,思想中充斥着自满自得的意思。

  这一系列排比手法的运用,充分表现了各种观点,为后文表达作者的观点作准备。

  有人说,项羽凡事勇在先,残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从谏如流,宽宏大量的明君气质。

  而我却认为在千年以前,在乌江边自刎的那个英雄人物——项羽。在自刎时,也一定想过从头开始吧。不过,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自刎,只因为他深知自己无颜去面对江东父老了。他不想像蝼蚁一样的苟活,所以以自刎来结束一生。

  穿越千年,我仿佛看见了在楚营中,似水的虞姬依偎在项羽的怀中,只听见项羽一声长叹:“虞姬啊,虞姬,我该把你安置在哪里啊!?”那时的项羽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年龄,可是他的容颜好像苍老了许多,那时的项羽全没了当年的霸王气概,倒是憔悴了许多。

  运用联想,再现当时的情态

  我心目中的项羽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不是神仙,他只是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人,所以他会犯错,所以在鸿门宴上,不管他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他都错误地放走了刘邦,也许是他太轻敌了,但这都不影响项羽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在我心目中,他还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

三国人物关羽

  有这样一个人,他武艺高强,曾有过“过五关斩六将”的传奇故事;他义气深重,十分看重“义”这个字。《三国》中这样描写他:“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此人便是关公——关云长。

  关云长又名关羽,此人曾在桃园与刘备、张飞结为兄弟,发下誓言,不是一起生下来,但愿一起死去。关羽果然兑现了这个诺言。当时是刘备战败,各路人马都弃他而去。他让关公守下邳,关羽就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后来,他被曹操擒了,在他手下干事,但是他还是说:“得到了皇叔消息,我再远也要投奔。”曹操看他如此重义,便想拉拢这个人才。一次,他见关云长袍子旧了,便让人做了新的给他。而关羽只把新袍穿在里面,仍把旧袍穿在外面。曹操疑惑,说:“云长为何如此勤俭?”云长正色道:“我不敢有了丞相的新袍而忘了哥哥的旧袍哇!”曹操听了,次日,又把吕布骑过的赤兔马给了他,关羽也只是说:“我有了这马,就能更快见到兄长了!”后来,他得知了刘备所在,不远千里,便是来投奔刘备了。

  虽然关羽很讲义气,但他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骄傲自大。有一次,吕蒙设下一计,自己托病不出,让陆逊给关公写了一封信,说是自己很无能,要关公网开一面,多多包容。关羽轻信了,便把一半士兵调到了荆州,谁知,这次出战的正是吕蒙。关羽没办法,只好战死在麦城。

  三国中的许多人物,都有不同的评价。但这就是我眼中的关羽,你呢

三国演义人物

  有诗云:一吕二赵三颜丑,马张许典皆平手,五庞六黄寿亭侯。

  因为我们之所以喜欢赵云是因为《三国演义》这本书,关张赵马黄也只有因为小说才会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中国古代乱世很多,为什么三国时期的武将我们最为熟悉,还不是因为一部《三国演义》。所以不必深究正史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闲暇时看看三国,三国里有我们需要的东西。

  赵云是三国武将里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智勇双全,个人认为,赵云是三国第一武将!当然,我的依据是《三国演义》。

  如今有很多人,认为三国中武艺最高强的人是吕布,其实仔细分析起来,完全是因为一种印象。

  其实这些根本不能说明他们的武艺有多高强,一次战斗的结论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下面将对这些比试逐一分析,另外同赵云的一些战役做比较,从而就可以得出赵云武艺三国第一的结论了。

  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同类战斗典型列举比较法”。

  一、与著名武将交手战斗的分析

  大家常说,关羽能温酒斩华雄,能斩颜良诛文丑,好像杀死了许多名将,赵云似乎没有这么有名的战役,赵云杀的绝大多数是很一般的武将。

  其实,一个武将能够战胜或者杀死其它著名的武将,除了同这个武将自身的武艺有关以外,还和他的机遇有关,如果他没有机会去和那些著名武将交手,他当然不可能杀死这些名将,从而使自己成名。但是这决不能成为这个武将自己武艺不高的证据。当然,赵云也有和成名武将交手的经历,让我们来比较一下:

  赵云刚出道时,演义上称“少年将军”,曾和文丑战过五十余合,杀退文丑,而关羽也曾与文丑交战,只一刀就把文丑拿下了,有人据此说关羽的武艺比赵云高,其实非也,且听我慢慢道来。

  演义中说有过这样的描写“操曰:‘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可见徐晃是打不过颜良的。可是后来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时,演义中又有这样的记载,“晃曰:‘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言讫,挥大斧,直取关公。

  公大怒,亦挥刀迎之。战八十余合”徐晃能和关羽打八十余合不败,却只二十余合就败在颜良手下,据袁绍说文丑的武艺还要强过颜良。以此来看,并不能说明赵云能五十余合杀退文丑就是不如关羽。

  其实关羽斩颜良是仗着马快,“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各位有听说过用刀刺的吗

  似乎关羽自己也没料到赤兔跑得那么快,还来不及举刀,只好用刀头来刺了,呵呵。诛文丑也是马快,文丑准备不及,只好绕河而走,结果被赶上,“脑后一刀”。这样看起来,关羽全是靠的偷袭,要说真有功劳,也是赤兔马的功劳,他不过到地方了挥挥兵器,简单就赢,怎能和赵云相比

三国人物

  我想大家肯定都看过《三国演义》。最近我又看了一遍,对文中的人物各有见解,想在这里说给大家听听。

  先给大家讲讲刘备,我觉得吗,刘备这人宽仁慈厚,也有点傻,为什么呢?因为在《三国演义》中有了“凤雏”庞统、“卧龙”诸葛亮两人也不能平定天下,如果把“凤雏”庞统、“卧龙”诸葛亮两人给孙权怕早已平定天下了。一个人既然有他的缺点也有他的优点,刘备也不例外,他也有他的优点。刘备这人对自己的手下情同手足,比如在长坂坡一战。赵云为了就自己主人的儿子刘禅差点没了性命,刘备气得一下子将自己的亲身儿子摔在地上。这一点足够说明了刘备对自己的将士爱如性命。他也能体贤下士,在诸葛亮面前能跪下来让诸葛亮出山完成大业。

  刘备讲好了,我接着给大家讲诸葛亮。我觉得诸葛亮这人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懂得敌人的性格。比如在草船借箭这事中,诸葛亮知道曹操为人谨慎,在有大雾那天,去“取箭”。诸葛亮不仅仅有这几个优点,还为自己辅佐的君王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都是因为刘备曾在面前非常诚恳地请他出山,他深受感激,让自己有了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关羽这人我看他非常注重义气有恩必报。举个例子:关羽被曹操军队包围后投降,说只“降汉不降曹。”曹操一天一小宴,三天一大宴,还经常送战袍,送白银给他,为得只是想收服关羽。有一回,曹操将吕布的赤兔马,送给关羽,想让关羽留下。可关羽却说将来有一天,他知道了刘备的去向便可以很快地去找他。这一点又可以看出关羽的忠心。他的有恩必报,在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在华容道放曹操走。还有一个缺点——骄傲大意。之所以蜀国在三国之中第一个灭亡,是因为关羽引起的。先是关羽大意,被杀死。张飞才会让部下杀死,刘备才会一气之下攻打东吴,才会死掉。刘禅才继承刘备的蜀国,诸葛亮也在这时候去世了,而刘禅也疏远了姜维,最后导致蜀国灭亡。假如关羽不死,历史说不定将会改变,蜀国不一定是三国之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

  我说到为止,这只是我的片面之词,还有很多话要说,由于时间关系就到这里了,再见!

三国风云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每当读起这首诗时,眼前战火纷飞,走进这个时代,重温这一位位英雄。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有胆识,谋董卓假献刀,东进平黄巾,西进接献帝,迁都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称霸之路;降张绣,破吕布,夜袭乌巢,官渡之战败袁绍,挥军南下取荆襄。赤壁一战,败走华容,退往中原。战马超,平定西凉,统一中国北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建立了三国鼎立中,国力最为强盛的——魏。

  多少人曾骂你奸雄,汉贼!我说:你是名垂青史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你结束了中国北方近三十年的军阀割据,使中国北方人民得以安定,历史为你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选贤与能,承父兄基业,十八岁执掌江东,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曹操挥师南下,欲一统天下,你拒绝求和,任用周瑜,鲁肃以几万精兵火烧赤壁,大败曹军数十万,后承周瑜遗志,任用吕蒙暗袭荆州,又在危难之时重用陆逊,彝陵之战火烧刘备。在长江中下游发展农业,发展造船业,派卫温到达宝岛台湾,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往,建立了三国鼎立中造船航海业最为发达的——吴。

  曹操在赤壁鏖战时曾赞扬你:“生子当如孙仲谋。”你任用贤才,历史也为你展现下了灿烂的一页!

  神机妙算诸葛亮

  诸葛孔明,盖世奇谋,三顾茅庐请出山,博望一火初立功,舌战群儒无人辩,火烧赤壁借东风。计取荆州献主公,三气周郎迎尚香,挥师西进取成都,大败曹军占汉中。拥立玄德继大统,先帝托孤白帝城,五月渡泸南平叛,六出祁山北伐魏,七擒七纵仁义先。巧设空城退仲达,上方谷烧司马军,五丈原上卧龙殒。你大力发展丝绸织业,使蜀锦畅销天下,开发中国大西南,加强和西南少数民族的交往,建立了三国鼎立中丝织业最为发达的——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你一生真实的写照,正如陆游称赞《出师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你的赤胆忠心,你的神机妙算,历史更为你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不朽诗篇!

三国品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

  的确,关羽自始至终都不失一个英雄的本色。

  关云长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伤,……都将关羽的忠义之举,智勇之能,一展无遗,其虎牢关的英勇白.门楼上的恩义,令赤兔马都为之殉命,何况人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麦城之战失利,关羽面临着心与血的生死抉择,以他的才能,一旦受降,富贵权力会一涌而至,“玉可碎不可损其白,竹可破不可毁其节”他背负着忠君的沧桑与巍峨,透着不尽的壮烈与苍凉,留给世人一个从容赴死的背影,赤诚,隽永……

  其实在当时,见风使舵已成气候,哪国强大就降哪国的亦不少见,像马超,姜维,张松……或许在当时会威名远扬,但当历史沉淀到今日,他们也就暗淡无光了。一臣侍二主可以长安乐,但关羽宁死不降,蜀国的耻辱就是关羽的耻辱,这时,体面的义无反顾是唯一的。因为,中国人不仅活在生命的百年里,还注重活在千年的历史中。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三国风流人物

  “长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的长卷正慢慢展开。三国,这段神奇的历史正在浮现;三国,这个风流人物的舞台,正在搭起。

  我喜欢关羽,这位武者,这位“义绝”。较之马超,他有“千里走单骑”的忠义;较之徐晃,他有“温酒斩华雄”的豪爽;较之张飞,他有“水淹七军”的智谋。他粗中有细,细中有义,有勇有谋。“上马献金,下马献银”挡不住他挂印封金,寻找大哥的步伐;吕布连斩数将,挡不住他前去助战的勇气。他骄傲,我喜欢他的骄傲,荆州百姓喜欢他的骄傲。“赤面秉赤心,骑追风赤兔,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我喜欢关羽,乃三国真武者。

  我喜欢诸葛亮,这位智者,这位“智绝”。躬耕陇亩,也与管仲、乐毅比肩,辅佐君王,能与伊尹、孙叔敖齐高。他有超越所有谋臣的智谋,他有超越贾诩的勇气,他有超越荀彧的帅才。不光是士,不光是将,还是帅,佐王之帅。即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也不忘托付姜维;即使身居相位,也不忘赋诗作文,风流宰相,风流百年,羽扇纶巾,蒲扇轻摇。然而历史是遗憾的,“长星半夜落山坞”的遗憾使蜀国再无回天之力,但我喜欢这份遗憾,破碎折射出的是不一样的美丽。我喜欢诸葛亮,乃三国真智者。

  我喜欢曹操,即使他位列“奸绝”。但没有这份机敏,如何在乱世图霸业?反而,较之袁绍,他有“战后焚书”的大气;较之刘备,他有“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豪爽;较之马腾,他有“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的细腻。他的“惟才是举”成就了多少文人?他的屯田计划,拯救了多少苍生?他有刺杀张让之勇,他有大败袁绍之谋,他又有统率三军的帅才。我喜欢曹操,乃三国真君王。

  三国风流人物匆匆走过,历史的长卷慢慢闭合,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有喜,有悲,历史是残酷的,没有大团圆。但我喜欢它,喜欢三国。喜欢它的多彩,喜欢它的遗憾,喜欢它匆匆走过的风流人物。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我懂得了孝敬父母

小楼一夜听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