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歇后语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草船借箭后感

  这几天,我学习了不少关于四大名著里的文章,但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草船借箭》了。

  《草船借箭》说的就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造十万支箭来为难诸葛亮。但诸葛亮胸有成竹地立下了军令状,利用大雾天气,成功用草船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的故事。

  我不得不说,周瑜的妒忌心也太强了,连队友都要为难。如果把这件事交给他办,他估计想个三天三夜也想不出来,用草船向曹操“借”箭,这样的好办法。周瑜竟然还说:“既生瑜,何生亮呢?”不过,诸葛亮也真的厉害,上识天文,下知地理,连大雾最浓的时间,雾消散的时间都算的好好的。如果是我,我能做到和他一样好吗

  而现实生活中的我,心态也跟周瑜差不多。我的表弟很活泼、可爱。可身为家里唯一的男丁,大家肯定更喜欢他,所以他每次来,我都不理不睬,但又怕他把我玩具弄坏,总想尽一切办法把他拉到楼下去玩公共滑滑梯。可我这样做有考虑过他的感受吗?没有!我有资格成为他的姐姐吗?没有!

  以后我会努力改变,不像周瑜那样心胸狭窄,要向诸葛亮那样聪明绝顶,心胸辽阔。

草船借箭歇后语

《草船借箭》读书笔记

  大意:

  一刚开始周瑜不相信诸葛亮有多聪明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叫诸葛亮十日已内做出十万支箭,没想到诸葛亮说:“不用十天,只要三天就可以给你了,只是我要二十艘快船,每艘船上分派三十名士兵,再用青布幔盖船舱,各数千个稻草人。”周瑜想说他一定赢了,过了一天诸葛亮一动也没有动,第二天也是一动也没有动,到了第三天起了雾诸葛亮才坐着草船到曹操的军营附近,并且打起了鼓,结果过了一阵只箭如雨下的从军队里射出来,所有的箭都射在草船上,过了一阵只诸葛亮回去把所有射在船上的箭拔下来给周瑜,周瑜看到了后就说:“看来我是永远都赢不果他。”

  心得:

  我看完后我就觉得不能小看别人,说不别人比我们强。

  标签:读书书笔草读书笔

  献花:14朵

  送她鲜花

  扔蛋:19个

  砸他鸡蛋

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典故

  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赶制十万支箭的要求,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曹操大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他表示:“只须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复命。”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因此,诸葛亮必死无疑。

  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三日之内如何能造出十万枝箭?还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叫我如何救你?”诸葛亮说:“只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船配置三十名军士,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竖在船的两舷。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十万支箭。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

  凌晨,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二十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毅然出战。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

  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他急调旱寨的弓弩手六千多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一万多人,一齐向江中乱射,企图以此阻止击鼓叫阵的“孙刘联军”。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过些时间,诸葛亮又命令船队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并嘱加劲擂鼓呐喊。等到日出雾散,船上草把排满密密麻麻的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返回。还命令士卒齐声大喊:“谢曹丞相赐箭!”当曹操得知时,诸葛亮取箭船队因顺风顺水,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船队返营后,共得箭十几万枝,为时不过三天。鲁肃目睹其事,极称诸葛亮为“神人”。诸葛亮对鲁肃讲:自己不仅通天文,识地利,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更擅长行军作战中的布阵和兵势,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雾可以利用。他最后说:“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瑾岂能害我!”当周瑜得知这一切以后自叹不如。

草船借箭后感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看见别人比自己强了,他不是努力去超越别人,而是怀着嫉妒之心,用心狠手辣的手段去害别人。《三国》中的周瑜,就是如此。

  《草船借箭》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看见诸葛亮比自己聪明,处处比自己高,于是,便想害死诸葛亮。周瑜以缺箭为借口,命令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否则,拉去砍头。周瑜心里暗暗自喜。然而,有勇有谋的诸葛亮却胸有成竹的答应了。看来,周瑜真是诡计多端。趁着漫天大雾,诸葛亮用草船从草船从曹营那“借”了十万支箭,提前七天完成了任务。周瑜气得火冒三丈,谁叫他那么忌贤妒能呢

  为什么有些人会存妒忌之心呢?那是因为他怕别人超过自己。俗话说得好: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少看别人的短处。当别人有了成绩,受人尊敬和爱戴时,那些人不是去探究别人成功的原因,不是顽强拼搏,超越自我,不是努力,勤奋好学,而是用嫉妒,妒忌之心,甚至去伤害,陷害别人,不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见,这是多么愚笨的行为啊!

  同学们,嫉妒这东西,害人害己,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虚心学习的好习贯,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草船借箭歇后语

《草船借箭》读书笔记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这个故事写的是:周瑜由于嫉妒,诸葛亮的聪明,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说三天,三天就造好十万支箭,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不行我但愿受罚,诸葛亮又找鲁肃帮忙,借了二十条船,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而且不让周瑜知道,然后去找曹操,曹操上当了可这点已经行了几公里了,要追也追不上了。

  诸葛亮为什么找鲁肃,因为鲁肃只为大局着想,从这点可以看出诸葛亮知道鲁肃的性格是以大局为重,可以看出诸葛亮很聪明。诸葛亮的聪明是平时日积月累的结果。

  他懂天文,才能算出天气;他懂心理打心理仗,能摸清每一个人的想法对症下药,这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只有刻苦,努力,认真,日月积累才能和诸葛亮一样聪明。听了我的道理,你是不是也想变成诸葛亮,那就刻苦起来吧!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

  【拼音】: cǎo chuǎn jiè jiàn

  【解释】: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成语故事】:

  “草船借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用奇谋孔明借箭。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鲁肃很纳闷。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有关草船借箭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许多有才能的人出来争夺权力,效力于东吴的大将军周瑜看到蜀汉的军师诸葛亮很有才干,心里非常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一起对付曹操的队伍了。这次要在水上打仗,你觉得士兵用什么兵器最好呢?”诸葛亮说∶“当然是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只是现在军中的箭数量太少,想请先生负责尽快造出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拖啊。”诸葛亮笑笑,说∶“大将军都亲自委托了,我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呢?”

  “十天造得好吗?”周瑜问。

  “既然这么快就要打仗了,十天恐怕来不及,可能会误了大事。”诸葛亮看看周瑜,又信心满满的举起三根手指,接着说∶“只要三天,就可以弄到十万支箭了!”周瑜大惊,心想诸葛亮为了卖弄自己的聪明也不能这样吹牛啊,赶紧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只见诸葛亮非常淡定的说∶“我怎么敢跟大将军开玩笑?你要是不信,我愿意立下军令状,如果三天造不好十万支箭,随便你怎么惩罚。”

  听到这里,周瑜很高兴,觉得诸葛亮是自动送上门的受罚,马上叫他当面立下军令状,“哈哈,先生,我摆了酒席,我们来喝一杯吧!”诸葛亮欣然接受邀请,坐下说∶“今天是来不及开始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你派五百个士兵到江边来搬箭。”说完又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东吴的军师鲁肃听说了这件事,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工匠们,叫他们故意拖延时间。到时候,造箭用的材料不齐全,看他们怎么按时造出箭来,等定了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帮我看看他怎么打算的,回来报告我。”

  鲁肃来见诸葛亮,诸葛亮就像看到救星一样,大笑着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还得请你帮帮我的忙,借二十条摆满稻草人的船给我!”鲁肃非常纳闷,不知道他要这些干嘛,但还是答应了。

  鲁肃回来报告周瑜,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却完全不提借船的事。周瑜就更好奇了,没这些材料,看他怎么造箭!

  鲁肃偷偷的按诸葛亮的要求,准备好了二十条最快的船,每条船上配了三十名士兵,还布置好了青布幔子和稻草人,就等着诸葛亮的命令。第一天过去了,诸葛亮没有任何命令和行动;第二天也过去了,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半夜两点的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啊。”“哪里有箭?到哪去取?”诸葛亮神秘的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下令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边江岸开去。

  半夜的江面是漫天的大雾,连对面人的脸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操队伍的水寨了。只听诸葛亮一声令下,让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然后又叫船上的士兵一边打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你这么突然的大张旗鼓,如果曹操的士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不用担心,雾这么大,曹操看不清我们有多少士兵,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喝酒谈天,天亮了就可以回去。”

  果然,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吓了一跳,思考一番就下令说∶“现在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击我们,又看不清他们的虚实,不能轻易出动。来人呐,准备弓箭,让所有士兵朝声音传来的方向射箭,这样他们就不敢靠近了!”很快,一万多名弓箭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全都扎进了稻草人和青布里。不一会儿,诸葛亮又下令让所有的船掉个方向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然后继续打鼓呐喊,慢慢靠近曹军的水寨,很快,这一面的稻草人也插满了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稻草人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士兵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所有船往南边快速回岸了。曹操这才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的,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开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士兵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真的是神机妙算啊,我真比不上他!”

  历史还原

  草船借箭,历史上或确有其事,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

  根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欲身见吾军部伍也),下令部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孙权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但是在《魏略》却不是这个说法。它说孙权不是乘轻船,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没有说弓弩不得妄发,而是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均船平”,然后安然回去。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缩写)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有一天,周瑜以公事为由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以为开玩笑,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派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打算,回来好向他报告。见面后,诸葛亮请鲁肃为他准备二十艘船,每船配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并嘱咐他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鲁肃但应了,回来后只对周瑜说诸葛亮不用造箭材料。周瑜很疑惑。前两天不见有什么动静,叫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把鲁肃请到船里。诸葛亮吩咐把二十艘船用绳索连起来,朝北岸开去。这时候大雾弥漫,船已经靠近曹军水寨。诸葛亮下令,一字摆开,擂鼓呐喊。曹操听到呐喊声,下令让弓弩手朝他们放箭,一万名弓弩手,齐向江中放箭,箭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头掉头,依旧擂鼓呐喊。

  天渐渐亮了,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插满了箭,每船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艘船上共计有十万多支箭。鲁肃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后,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演义》,孔明用奇谋借箭。

  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鲁肃很纳闷。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歇后语故事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拼音】:cǎochuǎnjièjiàn

  【简拼】:ccjj

  【解释】: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示例】:他很佩服诸葛亮的~的计谋。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借他人的力量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心胸狭隘,很忌妒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之间完成造箭十万支。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船及草人,趁夜色大雾之机,开船向曹营,曹操率军拼命向草人上射箭,圆满完成任务。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故事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故事是作者虚构的,为了美化诸葛亮而故意贬低周瑜,正史上并无此事,并且周瑜气量也非常宽宏,与《三国演义》描写的完全不同。

  “草船借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幼儿园毕业家长寄语

过生日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