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好家风范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初二作文

  家训,家教,这是每个人家里的传统家风。家训,就像是给人做人的训言;家教,就像是给人约束的教育;家风。就像是给人做人的风气。我认为,家风每一个都对我们的身心有着极大的好处。是我们认知事物的基础,待人的礼仪。

  小时候,我老是抱怨怎么家里面规矩这么多,很烦,常常触犯了家规就要挨罚,在我的记忆中,这样的一条家风使我永不遗忘。

  这是一个傍晚,妈妈早已做好了饭菜,可奶奶迟迟没有回来,饿了一天的我看着桌子上丰富的饭菜,咽了咽口水,也不顾爸爸以前说过的话,超起筷子就吃,正当我吃的带劲时,一双大手阻挡了我,我抬头一看,是爸爸,连忙放下筷子,站了起来,脸红的像个太阳。“你奶奶还没回来,吃什么!”爸爸斥声说道。我结结巴巴的说:“我饿了”,这时,门口传来奶奶的声音,“开门”,我看了眼爸爸,跑去开门。当我打开门的一瞬间,我看见她皱皱的眉头上留着晶莹的汗珠,

  一种暖暖的亲情涌上心头,我想,我是不对,不该在奶奶没回来就吃饭,她这么辛苦。我拉着奶奶上了饭桌,这是大家都已经团坐了,我低着头,问着:“奶奶,今天怎么这么晚回来?”奶奶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对我说:“今天啊,奶奶事情没干完,被组长检查发现东西没放完,所以啊,回来晚了。”我疑问着:“明天可以干啊?”“不行,今天的事情一定要做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每天都有新的任务,今天不做完不罢休。这是你姥姥教给我的,我把它视作家风啊。”我沉思着:“学习也一样么?”这时,我想到爸爸布置的作业还没写完,赶忙下了饭桌,写了起来,爸爸见了,连忙问:“怎么不吃饭了。”我回答爸爸:“我想起今天您布置给我的作业还没完成,我写完了就吃。今天的事要今天做完”一家人开心的笑了,我知道,最开心的一定是奶奶!

  几年过去了,这一条简单却刻骨铭心的家风使我的学习有了更大的进步,相信,在将来,我一定会受益终身。

中华好家风范文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作文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孕育了无数的优秀传统美德,其中很多传统美德是以“家风”的形象代代相传、延续至今的。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谦恭孝顺、善良礼让、和气为贵,这些美德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在现代社会积淀、传承和弘扬,形成一个家庭的价值共识,也形成了全民共识。

  爸爸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做人要尊敬长辈,爱护小辈。当然他们也以身作则。记得在我10岁那年暑假的时候,外婆生病了,妈妈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回到老家,在外婆的身边片刻不离,细心照顾着外婆,直到外婆病好后才回到家。受到了妈妈的影响,我也对长辈很尊敬。在外面,我会扶年迈的老奶奶过马路;在公交车上,我会为头发花白的爷爷让座;在家里,我会帮爸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顺的家风需要每一位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样,良好的家风才能代代相传。其实父母亲要的真的不多,如果不能天天见面,每天只是电话的问候,足矣让他们安睡一晚。周末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有时间多回家看看父母,陪老人说说话。外出旅游时尽量带父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时,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后如何对我。那现在,我有没有如此对待我的父母?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舍得花时间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与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体现的是人内在的品质。儿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报答养育自己的父母。

  现在,家风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其实,家风是个古老话题,对家庭成员而言,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处世态度。孝敬父母,关爱父母,就是一种最重要的家风。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别的东西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某种品德和力量的源泉。就是说,做儿女的,在好的家风熏陶下,会用好的家风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从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中华好家风征文:我家的优良家风

  家庭是蓝天,我是小鸟,没有它我将无法飞翔;家庭是雨点,我是小草,没有它我将无法生长;家庭是阳光,我是树苗,没有它我将无法成长。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

  在美国,一个调皮的孩子拿着爸爸给他的一把漂亮的小斧头后,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很生气。孩子见闯了祸,他虽然害怕,但他是个不说谎的孩子,就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高兴地说: “我的好儿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爸爸原谅诚实的孩子。不过,以后再也不能随便砍树了。”这个诚实的孩子就是乔治·华盛顿,也许就是这样诚实的性格让华盛顿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伟大总统。

  在我家,父母经常教导我做一个拾金不昧、不贪图钱财的人,这句话深深在我心里,可小时候的我却不懂得什么是拾金不昧。

  六岁的一天,一个叔叔家的小妹妹来我家玩,玩了许久,叔叔便把她拉着走了。在家里的沙发上,一个玉像项链落在了那里,眼尖的我马上跑到哪里坐下假装看电视,一只手拿着遥控板,另一只手却一直往后面拿项链。摸到项链后我就马上往房间跑,偷偷把它藏了起来。在吃晚饭的我,虽然脸上平静,但心中却忐忑不安。爸爸和妈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反复地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首先把碗“砰”地一声放在桌子上,大声喊道:“马上把项链拿来!”我被爸爸的怒吼吓哭了,连忙跑进家里拿了出来。妈妈拿过项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人要拾金不昧,不论是在哪里捡的也要还给东西的主人,不然主人会担心,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想一想。”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妈妈把项链还给了那个小女孩,她连声道谢,那位叔叔也对我赞不绝口,而我却羞愧地低下了头。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中华好家风

  “爱国如爱家,爱家如爱国,人讲精气神,国讲正清和;家风连国风,国风兴家风……”每当听到这首《中华好家风》,我就想到了那一次,妈妈对我的教导。

  以前,我每次吃完了东西都会随手一扔,不一会儿家里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垃圾,让人看了很是不舒服。这时,我那勤劳的妈妈二话不说,拿起扫把就开始打扫起来,不一会儿她的头上就爬满了汗水,但是从来不喊一声苦,叫一声累。

  这天,家里来了许多客人。客人走后,客厅,房间都乱糟糟的,我还在沙发上吃着零食。妈妈又准备打扫了,看到沙发上的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长大了,也是家里的一份子,你可以一起来打扫卫生了,而且一个干净的家会让我们的心情也变得舒服,不是吗?”听了妈妈的话,我心想:是啊,我已经不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朋友了,该做些事情了,该懂事了。我冲着妈妈笑着说:“好的,我马上就来。”

  我先打扫客厅,地上的垃圾真是多,桌子上的也数不胜数,一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妈妈看了,指导我:“先拿空的垃圾袋,把大的垃圾捡到垃圾袋里,小的抹到地上再扫。”我一直弯腰捡垃圾,时间长了,腰酸了,腿麻了,说不出的难受。想着妈妈说的话,想到平时自己总是随手扔垃圾,真的难为情。捡好垃圾,扫好地,我又认认真真地把地拖了一遍。

  在家里变得勤劳的我,在外面就更不用说了,再也不会乱扔垃圾了。勤劳的家风,我传承下来了。

我的好家风作文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的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当然,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风是,我的爸爸妈妈很勤劳,每天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天晚上必须有一个人扫地、拖地,早上起来把被子叠的整整齐齐,给我做饭,每天洗衣服,看孩子,教我不会的题。

  我的家还有家训:在学校不可以骂人,要尊重老人,老师,长辈,在家要听爸爸妈妈的话。有一次,我一回家就打开电视看动画片,姥姥一连叫了我三次我都没开始写作业,还和姥姥顶嘴。恰好妈妈回来了,把我叫进屋里狠狠地训了一顿。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姥姥那么大岁数还每天送我上学,照顾我的饮食起居,每逢刮风下雨,姥姥总是冒着风雨给我送雨具,送棉衣。可我呢?不但没用心学习,还顶撞姥姥……悔恨的眼泪从我眼角流了出来,扑到姥姥的怀里哭了起来……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错类似的错误。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和家训,它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我懂得怎样做人,怎么处事。

2017年华人好家风征文

  家风是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风是一条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风是一面镜子,时刻发现自己的弊端。

  在我家里的大厅里,端端正正的挂了一幅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每每看到这十个大字,心里总是有所感悟。爷爷说要把这句话铭记于心,它会使我受益匪浅。

  步入初中后,学习压力像个巨大的包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到了初三以后这样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初三的我们不再像小学时候那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呆在温暖的被窝有更多的时间去品味早餐。初三的我们更怕冬天的来临,寒风像个怨妇一样在我们的耳旁嘶吼着、咆哮着,它告诉我们你只能前进,尽管这样的学习很艰苦,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退缩。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那就是成功,为明天铺上一条美好的路。

  我慢慢的闭上眼睛,脑海里像电影一样倒带重放,记得前一段时间我的英语成绩下降的很快,老师问我原因,我也答不上来,自己独自去好好思考。这天回家我心情很是不好。爷爷问了我情况,我便如实的回答了。爷爷听完慈祥的笑了。爷爷说:“最根本的原因是你最近没有认真,对吧?”我看着爷爷点了点头。“怎么回事,你能告诉爷爷么?”我低着头说:“其实我最近很累的,每天要完成功课很晚。”爷爷听完后,便指向大厅上那几个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呆呆地望了它许久,爷爷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把这幅毛笔字挂在这里么?”我摇了摇头。爷爷说:“这里的故事可多呢!”我便趴在桌子上听爷爷讲里面的含义。

  爷爷说这个家风被传承了几十年,在他小的时候,老爷爷就告诉过他,如果你想得到甘甜的蜂蜜不穿过蜂林,一味的退缩你就永远达不到。如果你想成功,不吃苦拿什么积累经验,去体会生活的美好呢。听爷爷讲到他们过去的辛酸,相比之下自己是最幸福的。我也顿时茅塞顿开,我开始拿起英语书,认真地拼写单词,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回味爷爷说的每一句话。学习的动力也就回来了,好像浑身充满了力量。这次模拟考之后,英语成绩也提升到以前的样子了。

  家风伴我成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会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吃苦是我们的美德,因为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白费的,它会给予你超出你想象的回报。家风牢记我心。也会伴随着我一直传承下去。

我家的好家风作文

  一个家族的流传,似乎与家风有很大的关系。古人讲“富不过三代”,很大程度上是在说家风的重要性。王家大院便是富过三代的典范。因为王家不仅仅是商业大家,更是书香世家。每一所房屋上都有警示子孙的对联,匾额,处处都透漏着浓浓的书香气息。正因为有良好的家风,王家的子孙才能世世代代永居富贵家,让王家的血脉传承下去。

  王家的事例告诉我们,好的家风是家族兴旺的根本,是不容忽视的。不同的家风将会引导着子孙走向不同的道路,实现不同的目标。诸葛亮诫子书中说要俭以养德,造就了子孙内无余帛,外无余财的佳话;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奠定了子孙的爱国情怀;《朱子家训》更是细之又慎,拳拳爱意饱含其中,严厉的话语下包含着对子孙无尽的期望。

  家风是一种文化。中国的文化,外国的文化,都包含着这不可或缺的成分。一代代人留下一代代文化,丰富着我们的精神生活,教导着我们做人的道理,启蒙者我们混沌的心灵。家风不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风,而是一种应该永远流淌在我们心中的清流,滋润着一个家族的血脉。

  家风是一种信仰。家风是一个家族所有人应该坚持的品德,是一个家族所有人的指路明灯,是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坚持的信仰。它不是白纸空文,而是有血有肉的引路人,带领子孙走向光明的方向。

  家风是一种关怀。家风是长辈对我们深深的期望,是希望我们成才的寄托。明天的我们,会不会就是家风抚爱下的茁壮幼苗?会不会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会不会在历史的功绩碑上篆刻下我们的名字?每一个家风下都是祖先的美好期望。

  五千年来,无数的家族流传着无数的家风,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让儿孙成才,光大家族。面对长辈们的期望,你,准备好了吗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作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无论大家、小家,都有不同的家风家训。我的家风家训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孝”和“俭”了。

  首先是“孝”。“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首”这是妈妈经常教育我们兄弟姐妹的话,也是我的家风家训。每次去姥姥或奶奶家,妈妈总会主动帮忙;有时候,她们会抱怨一些事情,妈妈从不会顶撞她们,而是在旁边认真地听着,即使她们的话听起来没有道理;吃饭时,妈妈也时不时为她们夹菜……妈妈说,在众多美德之中,孝顺是首先要做到的,如果你对父母不孝顺,那么对别人也一定不友善,孝顺,“孝”就是善待父母,“顺”就是对父母顺从,如果父母让你去做一件事,那么你不去做,那就不是“顺”了,所以说“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首”。

  其次是“俭”,顾名思义“俭”就是节俭了。我们家从不铺张浪费:钱不乱花;吃饭总是吃得一干二净,不会留下剩饭;穿的衣服不要求名牌,只要干净、舒服就行……

  我一定遵守我的家风家训,把这种优良品质保持下去。

华人好家风主题征文

  陈刚——南昌公交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青年文明号陈刚班组组长。他带领的青年文明号班组始终秉承“以人为本,以质取胜,乘客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为乘客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积极带领该司的青年成员开展爱心公益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团队已成为我市出租车行业的一颗“绿色之星”。同时陈刚同志还是南昌市雷锋车队骨干成员,他始终坚持助人为乐,扬善向上的品质,服务于大众,弘扬雷锋精神。

  陈刚的父亲生于50年代,高中时成绩十分优异,被录取为国防生。因为是家中独苗,再加上那个全民皆兵的特殊年代,爷爷奶奶舍不得父亲去读国防大学,所以他便无奈放弃了自己当一名军人,保卫国家的理想。陈刚说:“我的家庭也比较特殊,解放前从湖南逃难至江西峡江县的,虽然算不上土生土长的峡江县曾安村人,但因为父亲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品质,得到了当地村里许多人的好评。父亲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名普通的会计慢慢成长为一名村长。自从我懂事开始,我听到父亲最多的话便是:‘做人要以人为善,忠孝传承,做事要诚实守信。’父亲对我的要求很严。家里也有很多规矩,例如坐有坐相、背要挺直,饭前长辈没坐下孩子不能先吃,我们做错了事,父亲从不动手打,也不高声骂,只时摆事实讲道理,通过一些小典故教育我们。在我还不懂事时期,常不理解,时而会反驳父亲:“爸爸,我的耳朵都长茧了”,或是通过和父亲冷战,表达我的不满。那时人还小时,不觉得什么,后来长大了,进入社会,才真正体会到父亲日常生活中所教导的“规矩”,是留给我的一笔重要财富。”

  陈刚说:“从我记事起,我家里经常有客人,父母们从来都是笑容满面地招待客人,把最好的东西拿给客人吃,最后客人走了后才轮到我们这些孩子吃。我们从不敢吭声,客人们总会表扬我们:“你们家的孩子真懂事啊”! 我记得有一年,我和一群小伙伴去另一位村民田里偷菜,被父亲发现后,他大发雷霆说:小时候就这样偷鸡摸狗,长大还得了。狠狠的揍了我一顿,并带着我向被偷的叔叔家去赔罪。这次的教训一直留在我心中。”

  陈刚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她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做家务,为了贴补家用,还在田里摘菜去镇上卖,每次家里有剩菜剩饭,母亲从不倒掉,而是自己吃。但是她对子女却从不节俭,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他们。有一次陈刚的同学,津津有味的嚼着一颗又一颗大白兔奶糖,而陈刚就站在他不远处目不转睛的盯着。母亲看到后,把陈刚牵走,接下来的几日母亲似乎比平时更加忙碌,母亲把园里的卖菜的钱省下,买了一包白兔奶糖放在陈刚的枕头下,母亲那慈祥的笑容,至今陈刚还记忆犹新。

  虽然陈刚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人,但她的言传身教却让陈刚受用一生。有一次家里的米没了,陈刚母亲跑去邻居家借了一升米,第二天还米的时候,还多抓了几把米堆在米筒上还给邻居。并教育陈刚不能亏了别人,邻里之间最重要的是要和谐相处,要讲诚信,别人一分好,你要还十分,时时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陈刚说:“感谢父母给我的‘家训’,如今我也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家风是雨,孩子是苗,我也要浇灌我的小‘苗苗’,营造属于我们家的良好的家风,永远的传承下去。”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八婺好家风征文

  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中庸》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文化传承千百年,历久弥新,恩泽了无数炎黄子孙,之所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沿传千百年不绝,是因为其核心“孝”道,孝作为各大世家的家训家风,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传承优良家风必不可少的,传承中华文化必以“孝”道为核心。

  家风是一个家族历经岁月的沉淀,世世代代的相传,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优良的风气,是一种让后代继承人立身于社会,让后代继承人终身受益的品质。形成优良家风,“孝”是不可或缺的,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者必继先人之志,传承先辈之业。这使得优良家风能够经久不衰,这是传承家风的核心内容。子曰:“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要孝顺尊敬父亲,为人父要关爱教育儿子,形成子承父志的家风,这也是构建和谐家庭达成“家和万事兴”的基本途径。

  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源,有千年的渊源。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家风主要是教育后人成为栋梁之才,然做人必先学孝,羔羊尚且跪乳,乌鸦尚懂反哺,人若不孝,何以万物灵长自诩?古人较为重视家风的作用,培养子女以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更兼以悌、忠、信、礼、义、廉、耻,让继承的后人懂得进取,胸怀凌云,心系国家民族之荣辱,会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民谋福。这也正是我们当代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现今,倘若我们都重视家风的作用来重振家风,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得到弘扬,社会风气将会蔚然成风!

  老与子,孝也。孝者,能传承文明圣火也。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优良家风必不可少孝,必以孝为核心。有一本看似不起眼的儿童启蒙读物《弟子规》,是据《论语》等经典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编写而成,其中蕴藏着先哲对我们后人的教诲,是传承家风的宝典,当代社会可以通过这类优秀国学经典来弘扬中华优良家风。

  依稀还记得春节时期央视有关家风的调查和访谈,人们都淡褪了对家风的重视和理解甚至是漠视。传统的家风,是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儒家文化为核心。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风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融入新时代的气息,但“孝”的核心地位不能动摇,需在此基础上革故鼎新,培养后人践行八德。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坚持以“孝”为核心,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定将舒天昭晖,磅礴于东方。传承优良家风,昭示于后代,将永世莫忘。我们后继人则任重而道远哉!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战胜困难的名人素材

员工评估表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