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家风题目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弘扬家风传承美德

  说到“家风”,我首先想到了我的父亲,我父亲是一位农村中学教师,做了一辈子的会计工作,退休已经十七年了,但父亲的一些口头禅时常回响在我的耳畔,父亲的为人处事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记得在八十年代末,我父亲担任学区会计工作时,各学校经常有人带着礼物找到我父亲想着打通关系。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因为来人带点特产和烟酒什么的,这虽然在当时算是贵重的礼物,但父亲坚决不收别人的东西,他们推来推去,最终父亲很生气地翻脸把来人推出门外。并且还要说“该办的事一定办,如果送礼该办的那就不能办了。” 我的父亲在这方面很早就用行动告诉我: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吃请,不要欠别人的人情。作为我们普通人,欠人情总是要还的,而作为“有本事”的人,吃人、拿人的必然嘴软,要为人家办事,违犯国家的规定。所以,为人处世,最好行得端,坐得正。从小父亲就言传身教,让我们做事认认真真,从从容容;做人堂堂正正,清清白白。

  父亲经常说的“吃亏是福。”他要求我学会忍让,灌输我吃亏是福。 记得我小的时候,和同伴、同学在一起玩耍,因为我长得比较瘦弱,经常遭人欺负,被人打哭回家,他从来不像人家的父亲那样“护犊子”,反而把我训斥一番,问我为什么挨打,不管怨我不怨我,他都会说,爱“打仗”的,离他们远一点。惹不起,你躲不起吗。对你好的要和他们好好玩。不要因为东西和人家抢,要学会忍让。学校有什么活动,他都让我积极参加,需要出力的,他告诫我,不要玩奸耍滑头,多干点活是累不死的。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人奸没饭吃,狗奸没屎吃”。还告诫我,不要贪小便宜,事情往往是贪小便宜吃大亏。亏就是给人吃的。老天爷有一本账,你吃亏了给你记上,等吃多了,他就会给你一个好机会,叫你明白吃亏就是福。所以,我的为人可以说是不奸不坏,为人实在,没有弯弯绕。

  父亲一生善良,虽然母亲去逝得早,家境贫寒,但当别人需要帮助时,父亲都会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人,而且从不求回报。父亲经常说:“知足常乐”,“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遇事多让让, 不与别人攀比,每天要有平和的心态管好自己,做好事情,相信自己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我们四兄妹常回家聚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就是说说工作,说说生活,说说孩子。一般是说着说着就引起了父亲的回忆,就会举例子说说他工作那时的事。 有许多例子真的听了多少遍了,我们也能静静地听他讲完。父亲行得端正,活得坦然。工作的事情虽然都过去多少年了,但那时,那景,那人,那事,父亲讲得绘声绘色。我们都能感受到父亲作为自己因为工作时期的投入和清白而自豪,作为父亲因为看到子女生活的幸福和工作的小成就而欣慰。父亲就是我们的一本书,父亲的好好做人,认真做事,公私分明,是耳濡目染的传承。因为受父亲的影响,所以我们兄妹四人从小都不会贪小便宜,也不会上当受骗,现在都家庭和睦,生活幸福。我想这也许就得益于我们家的家风。

  岁月如歌,亲情无限。有父亲的地方就是家,家中的故事永远也讲不完。回忆生活中的碎片,回放一个个那些逝去岁月中的小镜头,我渐渐梳理出了我们的家风是什么---那就是正直、宽容与善良。父亲用宽广的胸怀,阳光的心态,认真工作的态度诠释了正直、宽容与善良的美好,并把这种美好品德传递给我们,他用言行教导我们做正直善良的人。感谢父亲,拥有正直善良的美好品质,让我在工作中收获了更多的纯净和充实,让我感受到生活中更多的快乐和满足!

弘扬优秀家风题目

寻找最美家风弘扬优良传统

  ——尊老爱幼,诚实守信

  在过年的一段时间,电视上播出了“寻找最美家风”。很多人接受了采访,有的人说勤俭持家,有的人说做人不忘本,还有的人说尊老爱幼等等。我们家的家风很简单:尊老爱幼,诚实守信。

  爸爸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做人要尊敬长辈,爱护小辈。当然他们也以身作则。记得在我10岁那年暑假的时候,外婆生病了,妈妈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回到老家,在外婆的身边片刻不离,悉心照顾着外婆,直到外婆病好后才回到家。

  受到了妈妈的影响,我也对长辈很尊敬。在外面,我会扶年迈的老奶奶过马路;在公交车上,我会为头发花白的爷爷让座;在家里,我会帮爸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奶奶总是叮嘱我做人要诚实守信。记得有一次,奶奶带着我去买衣服,由于当时顾客很多,老板找钱的时候有点匆忙,导致多找了我们10元。奶奶当时也没注意,回到家后,奶奶一算账发现多了10元,奶奶立刻起身拉着我又回到了那家店,把钱还给了老板。老板很感谢奶奶。

  妈妈教会了尊老爱幼,奶奶教会了我诚实守信。这些简单却又质朴的家风,影响着我生活的每一天,让我受益匪浅。

弘扬家风

  家风如一缕清风,穿透着生活的每个角落;家风如一面明镜,盛衰知得失;家风入一盏灯,指引我前行。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那么,我的家风是怎样的呢

  勤奋是美德

  我家有一个菜园子,一年四季,一片诱人的碧绿。这儿凝聚了父母许多心血。每次父亲在外做完事回来,还要在菜园忙一两个小时。记得有次,天黑了,父亲仍然在菜园里种菜、浇菜,母亲便在一旁为父亲打手电筒,不久后,菜园一片郁郁葱葱,望着这些讨人喜的蔬菜,父亲笑了。后来,母亲总是教育我,尤其是在饭桌上:“人呐,什么时候都不能懒,要劳动才有收获,要是我们不种,你可吃不到这么绿色的小菜哦”母亲的话常常萦绕在我耳畔,从此以后,在学习上,我牢记母亲的话: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于是,我脚踏实地,发愤图强,终于,期末考试我进步了。

  家风是勤奋,是让人进步的一列强劲列车。

  百善孝为先

  孝顺是每个中华儿女具备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母亲总是把孝顺言传身教地教给我。每次,母亲炖鸡汤都要给奶奶送过去一大碗,奶奶总夸妈妈是个孝顺的好媳妇。母亲说:老话说百善孝为先,我们做晚辈的尽一份心意孝敬他们是应该的。妈妈的话被我谨记在心,于是,我一有空就帮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陪爷爷奶奶聊聊天,在日常生活中尽自己的能力孝敬他们。

  家风是孝顺,是促使家庭幸福的催化剂。

  不以善小而不为

  早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路边,花草在春风的召唤下破土而出;路上,车辆、行人不断穿梭、流动着。这一切都和角落里那个蹲坐不动的老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母亲看到老人,随即从包里掏出一张十元的钞票,蹲下身子,毫不犹豫的塞到老人的手里。老人吃惊地抬起头,碰上了母亲温柔的目光,眼里漫出了轻雾。母亲告诉我: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善良的心,虽然我们也不富裕,但我们能帮就帮一点。

  家风是善良,是对世间万物满怀爱的一颗炽热之心。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人生是舟,家风是水,以水推舟,方能扬帆万里,驶向自己人生价值的彼岸。让我们做良好家风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家风,就是在家庭里形成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它直接影响我们的成长与性格还有处世之道,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我家也不例外。

  是妈妈教会了我做人要诚实,她常说一个不诚实的人在社会上是得不到别人尊重的,我小时候还弄不明白什么意思,直到上了一年级,一次数学测验,我考的很糟糕,回去妈妈问成绩时,我想也没想就告诉她考了100分,卷子又收回去了,可是没成想晚上妈妈收拾我书包时发现了,但她没有发火,把我叫过来耐心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叫《狼来了》,这使我懂得了诚实的可贵之处,它是用金钱也买不到的,这件事之后,我再也没撒过一次慌,因为我知道欺骗别人就等于欺骗自己。

  是爸爸教会了我勤俭,他的口头惮: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虽然我们的生活可以算上富足,但也要节俭,也不可以乱花一分钱,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走在路上,忽然看到前面地上有一角钱,爸爸正要捡起,我说:"一角钱能干什么呀!扔了吧!"可爸爸却拿起这一角钱边擦干净边说:"一角钱虽少,可也是钱,只要聚少成多,将来它也能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回到家后爸爸找了个小盒子把这一角钱放了进去,后来我们只要有零钱也都放进去,直到现在小盒子己经变成了大盒子,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再好也应以"俭持家,因为俭以养德呀!"从此我便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

  爸爸妈妈教会了我诚实做人,勤俭节约,这也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我不仅要传承下去还要发扬光大,这样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家风,体现着家人的价值追求和传承。“人必有家,家必有训”所以,在长辈们一次次告诫中,我终于学会“孝敬长辈,助人为乐”八字家训。

  东北的一天晚上,妈妈已经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我放下手中的作业,跑到餐桌旁,抢先拿了筷子,准备向美食发动强势攻击,这时妈妈看见了,皱了皱眉头说:“姥姥、姥爷还没上桌呢,怎么可以自己先吃呢?”我恍然大悟,我赶紧放下筷子,到厨房帮妈妈把最后一道菜端上来。等姥姥、姥爷上桌后,妈妈拍拍我说:“对嘛,这才是懂礼貌的孩子嘛。”你瞧,这不就是我家的家规之一,要做文明礼貌的人。

  每次我看到刚下班的妈妈拖着疲惫的身子,有气无力地坐在沙发上时,我便赶紧拿上拖鞋,走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换下鞋子,让脚舒服点吧。”妈妈抬头微笑着说:“琪琪长大了,懂事了。”我又帮妈妈捶捶背说:“我都是跟你学的,每次姥姥回家,你都会这样做。”为父母递上一杯热茶,为劳累的父母倒上一盆洗脚水,往往一件小事就会让家充满温馨。“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做儿女的义务。孝敬父母这不仅是我家的家规,也是我们一生的责任。

  记得有一天,妈妈让我下楼买早餐。出门时,看见邻居老奶奶家垃圾袋都被垃圾装满了,心想:“这老奶奶年纪大了,手脚不利索,垃圾袋里的垃圾那么多,都没倒掉,我得帮帮她。妈妈经常告诫我说‘看到别人有困难,我们得主动伸出帮助之手’吗?”于是,我吃力地提起垃圾袋朝楼道走去,随手把垃圾倒进垃圾箱里。有爱心,乐于助人自然也是我家的家规之一吗,因为有爱心,乐于助人会成为你得到别人的尊敬。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是新时代的学子,要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学习历代家训中的精华,塑造更好的自己。传承家风家训,让中华家训智慧不断发扬光大,让浙江好家风代代相传!

弘扬好家风好家训作文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而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事的智慧结晶。运用家训告诫家人,教导子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教育子孙后代最基本的形式,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的新春第一课便以"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为主题,里面一个个家风故事令人敬佩,感动!

  赵一曼在宜昌从事地下工作,第二年的最后一天,生下儿子,取名为“宁儿”。不久,地下交通站被人告密赵一曼只好逃到上海,并忍痛把孩子交给堂哥抚养。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赵一曼被日本人抓走,日本人对她严刑逼供,可坚贞的赵一曼什么也没说。日寇只好将赵一曼押去刑场,在囚车里,赵一曼给宁儿写了一份家书。那饱含爱国情怀的家书也充满了对子女的爱意,赵一曼用自己的牺牲与奉献留给了孩子最后一次言传身教。

  除了赵一曼家书蕴含的爱国情怀还有杨启发家庭培育的敬业家风,李元成全家恪守的诚信家道,罗必炎一家的友善家训,看完这些后,我便与父母在一起把心中的感悟以及对更完美的自己的期待写成家规,今后能一直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我的家训中有这样几个词:勤劳、孝顺、友善、忍让、舍得、守法、勤俭持家、和睦相处。我会努力做到这几点,并且我更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看了今年的第一课,我向父母保证:在学习中,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要自己完成,今日事,今日毕;每天坚持看书一小时要坚持课前认真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做好详细笔记,课后认真温习,完成各科学习任务,按时按质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以及父母交代的学习任务;写作业时不可粗心大意,字迹潦草,不可少做或故意不做,拖延。写完作业方可玩耍,除假期外不可看电视,玩电脑、在生活中,我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增加运动量。要孝顺父母,懂得感恩,珍惜幸福生活,遵从父母教导,要尽可能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可无视父母感受积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可推辞。要尊敬师长,见到老师,长辈,熟人要主动热情的打招呼,不可视而不见,避而不见,最后要待人真诚,为人谦虚,要脚踏实地,不可弄虚作假,不可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父母见我信心十足,意志坚定,接着说:“最后一点要志存高远,勇往直前,自强不息,不可胸无大志,不可有丝毫懈怠,不可轻言放弃。”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我想这也是我观看后最想说的吧!

  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有家规,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规,家训,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我希望我家的家规家训能实现四大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作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无论大家、小家,都有不同的家风家训。我的家风家训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孝”和“俭”了。

  首先是“孝”。“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首”这是妈妈经常教育我们兄弟姐妹的话,也是我的家风家训。每次去姥姥或奶奶家,妈妈总会主动帮忙;有时候,她们会抱怨一些事情,妈妈从不会顶撞她们,而是在旁边认真地听着,即使她们的话听起来没有道理;吃饭时,妈妈也时不时为她们夹菜……妈妈说,在众多美德之中,孝顺是首先要做到的,如果你对父母不孝顺,那么对别人也一定不友善,孝顺,“孝”就是善待父母,“顺”就是对父母顺从,如果父母让你去做一件事,那么你不去做,那就不是“顺”了,所以说“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首”。

  其次是“俭”,顾名思义“俭”就是节俭了。我们家从不铺张浪费:钱不乱花;吃饭总是吃得一干二净,不会留下剩饭;穿的衣服不要求名牌,只要干净、舒服就行……

  我一定遵守我的家风家训,把这种优良品质保持下去。

优秀作文: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传统美德

  古往今来,不论是达官贵族还是王侯将相,能世代相传经久不衰的家族,必是有严格的家风家训之家。自古以,老祖宗教导我们“百善孝为先”。忠孝传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这些,是家风家训的永恒主题,家风家训一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家风家训,让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给儿女们无穷的正能量。

  家风是什么?家风就是所有的父母在自己家里随时随地用言传身教所传递出来的一份信念。如何言传声教呢?孝敬长辈,爷爷奶奶家离我们较远,但逢年过节及爷爷奶奶生日爸爸妈妈总会专程带礼物回家陪他们,最近爷爷身体不适住院,爸爸很忙,是妈妈一个人照顾我们全家老小,每天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还要陪侍爷爷输液、送饭。爷爷奶奶很过意不去,说太辛苦妈妈啦,爸爸工作很忙,但进门就会做家务,很体贴妈妈,但妈妈从不说累,总是笑眯眯的,她是我们家的福星,也是我和弟弟最好的榜样。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还要求我做到起居有节,守时守信,做一个对自己有担当的人;公众场合吃饭要用公筷,在家吃饭要小声交谈,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一粒粮食;零用钱自己保管,平常做家务有奖,但是妈妈要求零用钱不能乱花,要做到勤俭节约从小事做起。不论在哪儿,遇到长辈先问好,遇事请求时,要谦恭有礼。

  家训是什么?家训是老祖宗给我们留的规矩,我们能世代传承并发扬光大。黎明即起,庭堂内外打扫整洁;到了黄昏查看门户。一粥一饭,当想着来之不易;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这些道理粗浅易行,但在当下来看确是渐行渐远,我要紧记这些家训,严于律行,世代传承。

  家风、家训是家长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对子孙的教诲。这不仅是一个家族的道德规范,更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

八年级作文:弘扬中华美德,传承家风家教

  良好的家风,可以让下一代健康成长。在我们家里,就有一些良好的规矩。

  比如不许大喊大叫,家里来人了不许瞎折腾等。当然,平时违规的是我们这些小孩子,我们违规了的话也不会有太多的惩罚,在大人的提醒后不在犯错就可以了。有时我们会惹爸爸妈妈生气。但是他们从来不打我们,只是吓唬我们,如果我们被说哭了,爸爸妈妈还会安慰我们。

  爸爸妈妈从小就教育我不许骗人偷别人的东西,记得有一次我在超市里买东西,看到一个玩具小飞机,就想要把它偷走,我就在没人的时候悄悄的把它塞进了自己的口袋,到了家里后向爸爸妈妈说了这件事,爸爸妈妈的脸立刻变得很沉重的样子,样子就好像要说我一样。果然爸爸开口说话了:“你跟谁学的啊,这么小就学会偷东西了,长大了不就犯罪了啊!”不过爸爸没有打我,说:“你要是再偷东西就别回来了,让警察把你抓走得了!”当时爸爸面对着幼稚的我当然不能打,事情过后爸爸还为我买了一些玩具,爸爸说:“也许真的是玩具太少了,就多给你买一些吧,省了以后又偷东西,老偷东西可不好啊。”从那时起,我就不再偷东西,有时还会告诉妹妹不要偷东西,偷东西是不好的行为。

  在我的卧室里还有一个小书柜,里面的书是我一致六年级的课本,还有一些自己买的书,爸爸说要多看书才知道的多呢,没事就翻开看看。但是我很贪玩,不愿意多学习一会儿,爸爸便总是提醒我,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读书,喜欢读故事书是我的兴趣之一,在我小时候我妈妈经常给我讲故事听,时间长了,妈妈就不给我讲了,叫我自己去读书,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妈妈,而且要记住这个字,以后老师教这个字的话就可以当作是复习了一遍。

  爸爸妈妈总是说不要说脏话,要不我就会没有朋友了,如果没有朋友万一遇到了困难就没有人会帮助我。爸爸妈妈为了避免我说脏话,他们自己也不说,怕我受他们的影响也说脏话。此外爸爸妈妈还教育我要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如果我不帮助别人,那以后谁还会帮助

  我家虽然很普通,但是我并不讨厌我的家,反而更喜欢我的家,因为我庆幸在一个有家规的家庭里,我为我的家庭而自豪!作

弘扬家风美德

  中华文化传承千百年,历久弥新,恩泽了无数炎黄子孙,之所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沿传千百年不绝,是因为其核心“孝”道,孝作为各大世家的家训家风,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传承优良家风必不可少的,传承中华文化必以“孝”道为核心。

  还记得央视一套的一则公益广告吗?劳累一天的年轻的母亲,晚上给自己的孩子洗完脚,又大汗淋漓地端着一盆水给自己的婆婆洗脚。孩子没有睡觉,跟在后面偷偷看到了,就仿效着也端着一盆水走向这位年轻的妈妈。

  人间自有真情在,那窄窄的楼道,那不太稳健的脚步,还有那微波荡起的水花,孩子纯真的笑脸,再加上那句稚嫩的童声:“妈妈,洗脚。"多么温馨与幸福啊。年轻妈妈满脸的疲惫瞬间化成世间最美的笑容,人间的真情与天伦之乐的幸福展露无遗。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孝心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里面的两位母亲,一位慈祥可爱,一位贤惠孝顺,而里面的两个孩子,一个以身作则,一个懂事可爱,受母亲的影响,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父母。这则广告感动了无数人,很好的诠释了“家风“这个词语,宣扬了中华民族的"孝",呼吁现在的人们要常回家

  看看,关爱老人与儿童。 “妈妈,洗脚“这稚嫩的童声依然回荡在我们心中,成了”孝心“的代名词,“中华美德,代代相传”也成了我们行动的指挥棒 。

  我们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孩子的未来其实就掌握在成年人的手中,所以,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为子女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风。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性教育,良好的家风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石。 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因此,家长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好家风。 独具特色的优良的风气,是一种让后代继承人立身于社会,让后代继承人终身受益的品质。形成优良家风,“孝”是不可或缺的,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者必继先人之志,传承先辈之业。这使得优良家风能够经久不衰,这是传承家风的核心内容。子曰:“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父亲,为人父要关爱教育儿子,形成子承父志的家风,这也是构建和谐家庭达成“家和万事兴”的基本途径。

  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源,有千年的渊源。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家风主要是教育后人成为栋梁之才,然做人必先学孝,羔羊尚且跪乳,乌鸦尚懂反哺,人若不孝,何以万物灵长自诩?古人较为重视家风的作用,培养子女以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更兼以悌、忠、信、礼、义、廉、耻,让继承的后人懂得进取,胸怀凌云,心系国家民族之荣辱,会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民谋福。这也正是我们当代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 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承继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倘若我们都重视家风的作用来重振家风,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得到弘扬,社会风气将会蔚然成风,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把文明美德传承下去,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这朵美丽的生活之花开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幼儿睡前故事文字版

初次见领导说话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