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喜事迹50字左右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王进喜事迹50字左右

王进喜先进事迹观后感

  这几天,公司组织我们观看了《铁人》这部电影,让王进喜这个我们从小就听到的名字更加清晰的出现在我们面前,时间也彷如回到昨天,那时的沙漠,戈壁,那时的艰苦环境,使他的事迹深深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我们小的时候,就在不断听到王进喜的事迹,宁肯少活二十年,拼死拼活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也是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但是感受却远远不及看到画面。影片就再现了那段历史,在影片的开头,一列破旧的火车把王进喜和他的钻井队从甘肃玉门油田拉到了大庆。作为石油大会战的主力军,王进喜和他的队伍肩负着让新中国甩掉贫油帽子的希望。荒凉,艰苦是影片的背景。但钢铁意志的王进喜却没有退却,1205队的钻机到了,没有

  吊车和拖拉机,汽车也不足。王进喜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人拉肩扛把钻机卸下来,运到井场,终于把40米高的井架竖立在茫茫荒原上。井架立起来后,没有打井用的水,王进喜组织职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保证了按时开钻。房东老大娘的话,很好的表现了王进喜的这种精神,那就是铁人。

  事情没有变得一帆风顺,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王进喜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他却顾不上住院。拄着拐杖缠着绷带连夜回到井队。第二口油井在即将发生井喷的危急时刻,没有水泥搅拌机,水泥沉在泥浆池底,王进喜便扔掉双拐,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也纷纷跳进入,经过奋战,井喷终于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钻机。

  随后,三年自然灾害的来临也没有打垮王进喜钢铁般的意志,他想尽办法激励队友,省出自己的口粮。使工作能继续进行。

  这些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就像是一段奇迹,虽然现在的环境不再有过去那样艰苦,可能也不再需要我们人拉肩扛的作业,但是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却是不断时代如何变迁都应该学习的。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我们要深刻学习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在工作岗位上发扬铁人精神,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用实际行动做好本职工作。

  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想想铁人精神,我们遇到的困难就感觉变小了很多。想想铁人的话语,坚持,是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要做到的。影片中穿插的年轻的石油工人刘思成的片段就很好的体现了,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永恒的价值,是我们永远要学习的内容。

  因此,让我们会牢记这种精神,并运用到工作当中,勇于面对并战胜各种困难。

王进喜事迹50字左右

王进喜先进事迹观后感

  公司4月份组织广大员工观看了《铁人》这部影片。大家看完之后很受教育,感触颇多。这种观影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增强了员工的责任心、工作态度,更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现在回想起这部影片还是印象深刻。

  电影用彩色描写了新一代铁人标兵的思想历程和行动,用黑白色调描述了铁人王进喜在大庆的事迹,人物刻画生动感人。60年代的生活再一次展现在眼前,那个时代,工作环境坚持,物质贫乏,可是我觉得他们的精神世界比起现在来要丰富,充实得多,他们有信念,有追求。而我们这一代,虽然物质生活好了,但是我们缺少一种信念,一种信仰,总觉得生活里缺点什么。呵~我甚至在想,我怎么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啊。那样的生活,有理想,有追求,没有那么多的诱惑和干扰,生活是纯粹,简单的。不像现在,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充斥社会,选择多了,好像人的心灵那种宁静反而越来越难得到。

  我觉得铁人在誓师大会上的那一番讲话,非常地感人。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如何,估计是编剧编出来的吧。不过我觉得写得很好。把作为一名中国人那种真挚朴素的爱国情感,表现了出来;把一个共产党员,敢于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境界表现了出来。让人很受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在世界各国紧密交流的今天,金钱最大化,物质最大化,变成了我们的追求,太多的人忘却了国家,忘却了民族,眼里面只有自己,只有个人。共产党员,数量在增长,可是质量却没有成正比。在这种时刻,真的应该反思了。

  现代年轻学文化,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更迫切的,应该是为他们找到一种精神的追求。以铁人为榜样,发扬铁人的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精神。

王进喜事迹50字左右

王进喜先进事迹观后感

  石油,相当于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血液。在旧中国,外国人给中国扣上贫油的帽子。全国解放后,虽然李四光等地质学家从理论上认定中国有较多的石油资源,但在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要进行钻探和开采仍是难而又难。50年代前期美国石油年产量达3亿吨,中国的石油年产量不过10O万吨。身为石油工人,王进喜等英雄的中国工人,正是在这种为国争气的背景下,投入了如同军事斗争一般的石油大会战。为改变我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在大庆油田创业初期,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

  在1953年到1959年7年间,共完成钻井进尺71000米,等于旧中国1907年到1949年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那时,在茫茫大草原上,没有房住,没有菜吃,粮食不够。他们就在野外露营,喝盐水,吃野菜。缺少拖拉机、吊车,就用绳子、撬杠把60吨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没有水罐车,他带领工人硬是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保证了大庆会战的第一口井提前开钻,打出了原油。王进喜为大庆油田的建设,为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带领大家艰苦创业,群众称颂他为铁人。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北风是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好大油田。干!干!干!这些掷地有声的铮铮誓言,表现出了铁人王进喜是一个有血有肉、生龙活虎、全身充满精气神的民族英雄。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像铁人这样奋斗的工作岗位上的人和事。在去年二月会战中,由于暴雪封路,订单骤增,大胎班组数天工作到三更天。领导紧急开会制定措施方案,员工放弃公休齐上阵,各部门主管积极配合将人力充分调配到大胎班组。在仓库现场,可以看到全体员工无论领导还是员工热火朝天的奋斗在第一线的场面。大家拿出铁人的干劲,拿出铁人的坚韧不屈、艰苦奋斗、不肯服输、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铁人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着工人阶级的朴素情感。铁人精神是一种力量,凸显了一种坚忍不拔创业的勇气。铁人精神是一种标志,凝缩着一个民族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铁人精神永流传。

王进喜事迹简介王进喜事迹及精神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到大庆,组织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称为“铁人”。同年4月11日、4月29日,会战指挥部先后两次号召全体会战职工向铁人王进喜学习。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1970年11月15日),出生于中华民国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春,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先后任司钻、队长等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9月,王进喜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劳动模范。

  王进喜先后任1205钻井队队长、钻井指挥部装建大队、钻井二大队大队长、钻井指挥部副指挥、大庆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大庆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等职务。

  1964年12月,出席第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69年4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1970年11月15日,患胃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209年9月10日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怎样帮孩子解决和同学的矛盾

活着一书给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