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整理汇总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常用高考语文必背文学常识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1>儒家:孔子 孟子 2>法家:韩非子 3>道家:庄子、列子 4>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 “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二、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三、诗句与人:

  ①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②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③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④ 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⑤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⑥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⑦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⑧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⑨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⑩ 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毛泽东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整理汇总

高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

  1、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旗袍是:

  A、左襟压右襟B、右襟压左襟

  2、《三国演义》中刘备见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

  A、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

  A、一位画家B、八位画家

  4、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

  A、菊B、梅C、竹

  5、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代表着金、木、水、火、土。后来又增加了两根弦,这两根弦代表:

  A、天、地B、南、北

  C、阴、阳D、文、武

  6、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

  A、《山海经》B、《世说新语》

  7、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

  A、下棋B、战场C、戏台

  8、《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

  A、《汉书》B、《史记》

  C、《三国志》D、《左传》

  9、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

  A、东B、西

  C、南D、北

  10、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

  A、子路B、子张

  C、子贡D、颜回

  11、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汗的意思是:

  A、天空B、大海

  C、草原D、高山

  12、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

  A、《淮南子》B、《庄子》

  1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

  A、《永乐大典》B、《四库全书》

  14、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A、老子B、孟子

  C、荀子D、孔子

  1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

  A、左思的《三都赋》B、司马相如的《长六赋》

  C、班固的《两都赋》D、张衡的《二京赋》

  16、红娘今指代为爱情牵线搭桥的人,请问她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

  A、元稹的《莺莺传》B、王实甫的《西厢记》

  17、《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

  A、赵云,张飞,关羽B、刘备,关羽,张飞

  18、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

  A、土地之神B、五谷之神

  19、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喜欢研墨挥毫,请问下面哪种是正确的研磨方法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

  20、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

  A、张飞B、关羽

  C、卫青D、李广

  21、下列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

  A、《白蛇传》

  B、《梁山仙与祝英台》

  C、《唐伯虎点秋香》

  22、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

  A、长度B、面积

  C、体积D、重量

  23、木版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

  A、汉口镇B、景德镇

  C、朱仙镇D、佛山镇

  24、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时间最长

  A、《徐霞客游记》B、《说文解字》

  C、《天工开物》D、《梦溪笔谈》

  25、疱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应手,疱丁指的是什么

  A、一个年轻力壮的厨师

  B、一个名叫丁的厨师

  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

  A、《长歌行》B、《短歌行》

  27、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

  A、空穴来风B、三人成虎

  28、《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

  A、名B、字C、号

  29、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0、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

  A、丝B、竹

  3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

  A、牛郎和织女B、唐明皇和杨贵妃

  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

  A、怀疑精神B、辩证法思想

  33、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

  A、品德高尚B、子孙成群

  3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

  A、李白B、杜甫

  3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

  A、辛弃疾B、李清照

  36、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

  A、孟母教子

  B、举案齐眉

  C、岳母刺字

  37、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

  A、宫殿的台阶B、天的别称三玉玺

  38、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

  A、京剧B、黄梅戏

  C、昆曲D、越剧

  39、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

  A、《孙子兵法》B、《孙膑兵法》

  40、唐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是:

  A、道是无晴还有晴

  B、也无风雨也无晴

  41、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申可吞吴描写的是谁

  A、伍子胥B、勾践

  42、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3、《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

  A、《诗经》B、《陌上桑》

  C、《楚辞》D、《孔雀东南飞》

  44、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吗

  A、是B、不是

  45、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

  A、期颐B、耄耋

  46、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其中狮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

  A、南狮B、北狮

  47、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

  A、居无松B、居无竹

  C、居无梅D、居无菊

  48、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

  A、裴旻的剑舞

  B、公孙大娘的舞蹈

  D、吴道子的画

  49、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

  A、除夕B、正月初一

  C、立春D、春分

  50、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

  A、司马相如B、崔莺莺

  C、白居易D、杜甫

  5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

  A、岳飞B、辛弃疾

  5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A、黄山B、泰山

  53、《齐民要术》是关于:

  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

  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

  54、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A、读到一本好书B、听到一段好乐曲

  55、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

  A、朋友B、学生

  56、《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

  A、秦朝B、清朝

  57、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A、通报消息B、娱乐健身

  58、鼎的最初用途是:

  A、祭祀用礼器

  B、地位象征物

  C、烹煮器具

  59、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

  A、《史记》

  B、《论语》

  C、《庄子》

  60、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A、21点至23点

  B、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61、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

  A、狮子B、金钱豹

  C、河马D、长颈鹿

  62、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

  A、十面埋伏B、高山流水

  6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

  A、孔子B、孟子

  64、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

  A、咫B、尺

  65、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A、草书B、行书

  C、楷书D、隶书

  66、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伍子胥B、范蠡C、屈原

  67、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是陆游的一句名诗,其中大材小用形容的是下面哪位人物

  A、韩愈B、辛弃疾

  C、庞统D、宋玉

  68、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

  A、青铜器B、药材

  C、墓碑D、竹筒

  69、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讳的故事

  A、一字千金B、一诺千金

  C、一饭千金D、一掷千金

  70、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

  A、玄B、皂

  C、青D、苍

  71、下面四句话中,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一日之行在于清晨

  72、《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历史上也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的是:

  A、赵云B、张飞

  C、周瑜D、鲁肃

  73、以下哪位女性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外太空环形山

  A、班昭B、蔡文姬

  C、王昭君D、李清照

  74、小王模仿古人填了一首词,写完后发现正文刚好100字,请问他用的是哪种词牌

  A、满庭芳B、雨霖铃

  C、念奴娇D、水龙吟

  75、以下几位历史人物谁在家排行老大

  A、孔子B、诸葛亮

  C、班固D、程顾

  76、双簧是我们一门独特的曲艺艺术,它得名于:

  A、初演的两个人都姓黄

  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

  C、表演者巧舌如簧

  77、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完美熟悉的词语,它就是:

  A、阴晴圆缺B、风花雪月

  C、梅兰竹菊D、春夏秋冬

  78、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史书记载,下面的鞋就是东晋时谢灵运发生的谢公屐,它当时的用途是:

  A、舞鞋

  B、上朝穿的朝鞋

  C、登山鞋

  7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谁的名句

  A、苏轼B、陶渊明

  80、曹植七步成诗,相传历史上还有一位三步就能成诗的人,他是:

  A、王安石B、寇准

  81、《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

  A、忠义B、孝悌

  8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

  A、天气炎热似火

  B、天气渐渐转凉

  C、流星异常出现

  83、实事求是一词出自哪部典籍

  A、《左传》B、《战国策》

  C、《史记》D、《汉书》

  8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

  A、陆游B、岳飞

  C、辛弃疾D、李清照

  8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

  A、楷书B、小篆

  C、鸟虫文D、行书

  8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

  A、妻子B、兄弟

  C、朋友D、父亲

  87、宣纸得名于它的:

  A、用途B、材质

  C、产地D、使用人群

  88、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

  A、杏月B、桃月

  C、榴月D、荷月

  89、下列诗词名句出自男子之笔的是:

  A、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B、北风历兮肃冷冷,胡笳动兮边马鸣

  C、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D、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90、古代有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官职,司马的职能是什么

  A、农耕B、军政

  C、养马D、水利

  91、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

  A、静脉B、动脉

  9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

  A、花之君子者B、花之隐逸者

  93、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

  A、文章书画稿费

  B、替人研磨墨汁

  C、为人作序

  9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

  A、孔子B、屈原

  95、杏林指代的是:

  A、教育界B、医学界

  96、下面哪个诗句描写的不是古琴

  A、欲把心事付瑶琴

  B、一弦一柱思华年

  C、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D、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97、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

  A、湖北B、河南

  C、河北D、湖南

  98、哪个成语典故和棋文化有关

  A、势如破竹B、出奇制胜

  C、专心致志D、泾渭分明

  99、峻丽,骨力劲健形容的是历史上哪位书法家的字

  A王羲之B颜真卿

  C柳公权D吴道子

  100、存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是:

  A、清明上河图B、洛神赋图

  C、五牛图D、历代帝王图

  1-5BBABB6-10ACBBC

  11-15BAAAA16-20ABABD

  21-25BDCAB26-30ABCAB

  31-35BBABB36-40AACAA

  41-45BBABA46-50ABACC

  51-55BBBBB56-60BACCB

  61-65DABBD66-70ABBAD

  71-75DDDCC76-80ABCBB

  81-85BBDCB86-90BCCCB

  91-95AAAAD96-100BBCCC

高二语文文学常识

  一)

  1、 第一位女诗人指的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指的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指的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指的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指的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儒 释 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2、 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二)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指的是狂人日记

  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指的是叶圣陶

  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指的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 龙须沟

  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指的是儒 墨

  10、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指的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 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指的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15、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

  16、 佛教三宝指的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 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品德 辞令 仪态 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 群为臣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六婆:媒婆 师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药婆 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五帝: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释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2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五岳: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吏 户 礼 兵 刑 工

  29、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吴郡 吴兴 会稽(丹阳) 三国:魏 蜀 吴

  31、三秦:雍王(西) 塞王(东) 瞿王(陕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 吴-东楚 彭城-西楚

  33、三原色:红 绿 蓝

  34、三坟五典:三坟:伏羲 神农 黄帝

  五典:少昊 颛顼 高辛 唐尧 虞 舜

  35、三体石经:尚书 春秋 左传/古文 小篆 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三)

  1、经典四书: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文苑英华 全语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 赵国的平原君 楚国的春申君 魏国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 欧阳修 苏轼 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徵明 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9、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洵 元-赵孟

高中的语文文学常识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有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鲁迅原名周树人。着有小说《呐喊》(内有《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故乡》等名篇)《彷徨》(内有《祝福》、《伤逝》等名篇)和《故事新编》。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其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他的“农村三部曲”是《春蚕》、《秋收》、《残冬》。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解放后写了剧本《龙须沟》、《茶馆》。

  此外,还有叶圣陶的作品《倪焕之》、钱钟书的作品《围城》、沈从文的作品《边城》、郁达夫的作品《沉沦》,都是名家名篇。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其代表作为诗集《女神》。后双写了剧本《屈原》、《虎符》、《高渐离》等。

  曹禺的作品《雷雨》是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还写《北京人》《日出》《王昭君》等名篇。

  此外还有夏衍的《包身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冰心的《寄小读者》《小桔灯》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鲁迅的《朝花夕拾》《野草》都是名家名作。

  斯汤达《红与黑》《法尼娜·法尼尼》法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法

  狄更斯《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英

  莫泊桑《漂亮朋友》《羊脂球》《项链》法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上慰的女儿》俄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

  1.《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人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余篇。

  2.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代表作品有:两部著名的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编》,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人兽鬼》和长篇小说《围城》。

  3.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爱弥儿》《忏悔录》等。

  4.孙犁:河北省安平县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少年时期便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作品集为《白洋淀纪事》,其中《荷花淀》等作品是广为流传的名篇。散文《黄鹂》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5.史铁生:北京人,当代著名小说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合欢树》。

  6.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著有《王子安集》。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滕王阁序》是其骈文代表作。

  7.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师说》是其散文代表作。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8.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晚年居住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善用绝句形式讽咏时事。著有《樊川文集》。

  9.苏洵:字明允,别号老泉。北宋文学家。著有《嘉佑集》。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10.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世称王文公。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1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六一诗话》开创“诗话”这一新的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12.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是明代著名的古文家。著有《震川文集》。

  13.张溥:字天如,明代文学家,天启年间组织应社,崇祯初年又创复社,从事文学和政治活动。《五人墓碑记》选自他的《七录斋集》。

  14.姚鼐:字姬传,一字梦古,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清代桐城派古文家。著有《惜抱轩诗文集》,《登泰山记》选自该书。

  15.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著有《龚自珍全集》。己亥年在辞官归途中写了315首绝句,总题为《己亥杂诗》。

高中生基础文学常识

  1.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22.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23.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24.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25.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

高中常见的语文文学常识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1929年出版诗文集《踪迹》,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家。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采莲赋》:南朝皇帝萧绎著。

  3.《西洲曲》:南朝乐府中的诗。

  4.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他的著作编为《鲁迅全集》出版。

  5.陶潜:陶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年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散文有《归去来兮辞》。“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出自他的《挽歌》。

  6.《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南朝梁刘勰(字彦和)著。全书10卷,50篇,分上下编。全书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前代文学现象,把文学理论批评推向新的阶段,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巨著。

  7.顾炎武:号亭林,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日知录》。

  8.汪曾祺:现当代著名作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师从沈从文。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9.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10.乔治?桑:法国文学史上优秀的女作家之一,她创作的时代正是十九世纪法国社会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矛盾激化,局面错综复杂的时期。而乔治?桑则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她的作品表达了作家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向往,她谴责社会的压迫与剥削,颂扬社会平等与正义。她的作品还具有一种特有的细腻抒情的诗意。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

  11.《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12.《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的史实。

  13.《战国策》是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经西汉刘向整理,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策,共33篇。

  14.《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一篇包括若干章,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15.《孟子》是记载战国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哲学、教育、伦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16.《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著,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17.贾谊:西汉洛阳人,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著作有《新书》。

  18.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元封三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共526500字。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19.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玡临沂(现在山东省临沂)人。他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书圣”之称。王羲之胸怀旷达,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的文学功底。因他作过右军将军,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集的序言。

高中语文基本文学常识

  1、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和《松堂游记》等。

  2、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作家。“左联”发起人之一。代表作小说《沉沦》。还有着名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

  3、梁实秋(1903-1987),现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等。

  4、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5、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我与地坛》是他的散文代表作。

  6、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将。“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准风月谈》等等。

  7、肖伯纳。爱尔兰戏剧家。萧伯纳杰出的戏剧创作活动,不仅使他获得了“20世纪的莫里哀”之称,而且“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励和讽刺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之美”,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8、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曾与郑振铎、王统照等在北京发起成立我国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主办刊物《小说月报》,提倡为人生而艺术(文学反映人生、关心人民疾苦)。长篇小说《子夜》《腐蚀》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是他的代表作。他的小说《春蚕》《秋收》《残冬》合称为“农村三部曲”。

  9、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主编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13、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诗人、学者。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14、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被称为“雨巷诗人”。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15、莫泊桑(1850-189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短篇小说巨匠”之称,一生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和长篇小说《漂亮朋友》等。

  16、契诃夫(1860-1904),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剧本《樱桃园》和短篇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17、曹雪芹(?—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我国清代伟大的小说家。《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并通过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灭亡的历史趋势。

  18、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斗争的长篇章回小说,它与《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合称我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

  19、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话剧《雷雨》《日出》《北京人》,历史剧《王昭君》等。

  20、老舍(1899-1966),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

  21、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伟大的戏剧家。他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合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等。

  22、王实甫,元戏曲作家。著作《西厢记》是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在元杂剧中有“天下夺魁”的艺术成就。

  23、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24、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25、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生,西汉文学家,政论家。代表作《过秦论》《论积贮疏》。

  26、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7、王羲之(321-379),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集序》。

  28、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

  29、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30、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市)人。唐初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

  3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著有《东坡全集》。

  32、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宋朝著名的政治革新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33、归有光(1507-1571),人称震川先生,明代著名古文家、散文家。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代表作《项脊轩志》。有《震川文集》。

  34、张溥(1602-1641),明代文学家,复社领袖。著有《七录斋集》。

  35、龚自珍(1792—1841)字瑟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近代文学的开山作家。著有《龚自珍全集》。

  延伸阅读(英语版):

  1.Zhuziqing(1898-1948),Chinesecharacterpei-string,jiangsuyangzhou,essayist,poet,scholar,de,thecollectionofessays,thebookoftheEuropeanga

  2Yudafu(1896-1945),for,,zhejiangprovince.The"left".Masterpiecenovel"sinking".Therearealsofa,"thenightofintoxicatingspring","thindrink","chiguihua"andsoon.

  3.Liangshiqiu(1903-1987),,essayist,translator.Once,"elegantpieces","yasher","the","thecollectionofprejudice","theautu"andsoon.

  4.Wangzengqi(1920-1998),jiangsugaopost,conte"thesubjectofthering"andsoon.

  5Shitisheng,Beijing,conte"","thestoryofthequeue","theroseofsu"and"thetreeofjoy"."Iandtheearthaltar"ishis

  6Luxun(1881-1936),for,,zhejiangprovince.Great,thinkersandrevolutionaries,the"Luxun","diaryofa",in1918.Major"shout""hesitation"ne",prose""indaysofyore,varia"grave"talkeddifferentdialectsset"anddielectricpavilionessays""canopysetserial"quasiro"andsoon.

  7.Sha,notonlyearnedhi"",and"becausehe,itsanincentiveandsatireoftencontainstheuniquepoeticbeauty",

  8.MAOdun(1896-1981),for,ziyanice,zhejiangtongxiangpeople.Oneofthepioneersofthe""ne,suchaszhengzhenduo,hisgroup,China'sfirstne"literarystudies",thepublicationshortstory,jan.10,advocatingforthelifeandart(literaturereflectslife,careaboutpeople'ssufferings.Thenovel"","thecorrosion"andtheshortstory"Linjiashop"ishis"springsilk""autu""the"iscalled"theruraltrilogy".

  9Zhuguangqian(1897-1986),,,theanhuitongchengpeople.Therepresentative"literarypsychology","poetics","thebeautybook"andsoon.Thehistoryof

语文基础知识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对偶、反语

  三、表现手法、写作方法:象征、联想、想像、烘托、反衬、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借物喻理、状物抒情、、情景交融、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结合、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四、记叙文

  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议论文

  1、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2、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3、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

  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4、论据类型:

  道理论据(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5、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6、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这里所列举的……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

  7、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2、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六、说明文

  1、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2、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3、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4、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5、说明文语言特征:

  1、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2、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其对说明事物特征、性质的作用,其次是说明的严密性、科学性,第三是形象性、生动性

  6、说明文的结构

  1、说明文的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

  2、把握结构的意义。

  七、散文

  1、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

  2、散文的特点:

  A、形散而神不散

  B、意境深邃、感情真挚

  C、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3、散文鉴赏步骤

  A、明确散文类型

  B、抓住散文线索

  C、明确散文思路

  D、把握散文特点

  E、品位散文语言

  F、理解散文主旨

  八、小说

  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描写的方法:

  九、描写

  1、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肖像)描写

  3、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4、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5、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6、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

  细节描写

  白描(初中不要求掌握)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

  分析人物可从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入手,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的作用,如,从内容上看既可以是人物的动作描写,从繁简的方面看可以是细节描写,而从角度方面分析可以是正面描写。

  2.刻画人物形象方法的作用:

  (1)正面描写

  细节描写:以小见大,更真实深刻地突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2)侧面描写

  ①周围人物:衬托主人公形象,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品质。

  ②环境、场面气氛: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1、叙述人称与叙述方式

  叙述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的作用是亲切有真实感,第二人称是亲切,如同面对面说话,便于抒发诚挚真切的感情,第二人称在实际应用中整篇使用较少,而考试中涉及人称变化时相关试题出现较多,第三人称的作用是客观全面。

  叙述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顺叙的作用是文章条理清楚,读者易于接受,倒叙的作用是制造悬念,结构曲折,吸引读者,插叙的作用是充实内容,使交代更清楚,结构曲折有致。

  2、布局谋篇的技巧

  (1)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

  (2)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3)材料与中心关系处理,主次详略得当,材料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3、表现手法的作用

  (1)象征:使主题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使形象更加鲜明、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

  (4)托物言志:含蓄、哲理和有暗示性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突出特点,更集中的揭示主题。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这是最基本的一点)

  2.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渲染一种特定的气氛

  4.推动故事发展(伏应、引出下文等)

  第一步:先理解词语的本义,也就是词典上解释的常用义(简称词典义),把握词语在一般情况下的感情色彩。

  第二步: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简称语境义)

  第三步:分析词语用在此处的作用也就是表现力。如,动词:这个词语准确描写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品质。

  表现手法(衬托、象征、照应、渲染、烘托、铺垫、情景交融等)

  语言上的作用(包括修辞及关键词的作用)

  赏析句子艺术形式上的作用的入手角度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新题型及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词语的比较

  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2、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A、“××”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C、某个词换成另一个可以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D、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二、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7、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三、问答题型、常规答题术语及技巧

  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

  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

  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2、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A、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B、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C、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D、评价语句特色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3、环境描写的作用:

  A、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B、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4、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5、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6、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7、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

  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3、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8、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

  A、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

  B、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

  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

  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

  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C、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9、识别或提炼文章主旨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1、主旨出现的形式和位置应该有明确的判断,主旨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上: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主旨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

  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10、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

  2、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

  4、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

  5、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

  6、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

  7、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

  8、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

  作文修改点评角度及惯用语

  1、语言

  ①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多次运用(可填两种)的修辞手法,例如:(加上简短的分析,一定不要超出空格)

  ②语言说理性很强,措辞严密,例如:(可填写段落),体现了议论文语言论证的严密、准确的特点。

  ③文章运用诗化的语言,是散文的诗,诗的散文,句式骈散结合,整散相间,显得错落有致。

  ④(注意前后语言的不同效果),文章前半部分叙事多用散句,显得自然朴实;后半部分抒情多用整句,显得情感浓烈。

  2、表达方式(先请判断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方式)

  描写:文章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心理(肖像、语言、行动)等描写方式,例如: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对人物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或注重了细节描写,例如:用细微之处的刻画来表现人物,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议论:(注意议论的地点,如记叙文中的议论),抓住例子讲明作用。

  3、结构:

  文章结构清晰,行文流畅,极富层次感(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如小标题的形式,便于读者阅读等)。若是议论文,则可写:先提出的论点,然后分别从几个(正反)方面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发出号召,提出要求),引人深省。

  4、立意:

  文章的立意具有针对性、典型性,(或新颖),通过(中心),立意积极而高雅,且有真情实感。

  5、选材

  ①文章选材比较典型,围绕的问题,分别选取等几个典型材料,同生活联系的很紧密,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②文章的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围绕(中心事件)进行了巧妙安排,详写,略写,这种安排,使中心突出(感情表达得体)。

  6、说理:

  文章说理严密,抓住(中心论点),采用了等说明方法,使用了事实、道理等论据,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令人信服。

  7、简评引号的使用。(结合文章中引号的用法,看是引用诗句还是特定称谓)

  文章巧妙地引用诗句,增强了美感,显示出作者文学功底和丰厚的积累。

  8、抒情技巧。

  文章主要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感情,显得含蓄而用意分明,令人感动。

  9、评价特点。

  可从文章的立意、主题、构思等方面下手。

  10、构思。

  文章角度新颖,构思巧妙,采用(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等)写作手法,令读者耳目一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11、写作意图。

  作者通过(事件或主题),意在告诫人们要,或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呼吁世界要(把握作者的写作方向)。

  12、作者的写作角度。

  文章抓住(中心),从不同(正反、欣赏)的角度写出了(中心词)的特点。

高中语文阅读基础知识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

  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2、形容词:

  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

  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答题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题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小故事睡前故事短篇

教师听课记录表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