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2000字论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中西方文化差异2000字论文

高中议论文:传统文化的尴尬境地

  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对西方人来说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春节,而在社会的不断开放和中国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不断变革的今天,中国人对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是过得越来越简单了,对于西方的圣诞节却是一年比一年过得隆重了。特别是现在年轻一代,在不信奉基督教,更不了解西方的节日的背景的情况就跟着别人欢天喜地庆祝圣诞节,这不单单是表面的重洋媚外,更折射出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危机。

  现在我们的社会不断地进步,人们的思想也不断地开放,许多西方的生活方式已经被大部分中国人所接受,而这也意味着有许多传统的东西被人们所淡忘、所摒弃。如我国的国粹——京剧。现在懂得欣赏京剧的人越来越少了,而且都是一些年老的观众,而有意投身这一门艺术的人更是稀缺,曾经风靡世界的京剧如今正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走着下坡。而反观日本传入的动漫文化却日渐侵入青少年的生活,各地漫友会的人数不断攀升,各种COSPLAY大赛人潮峰涌,而且都是些年轻的身影。再看看4年一度的飘饰举行时都是些孩子、妇女在围观,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尴尬境地更是不言而喻。

  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不仅在于娱乐和节日方面,更入侵到了我们的生活最根的一面——语言。英语是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在我国越来越重视了。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已被父母逼着学习英语,学校把英语这门学科放到了重点位置,各种英语的补习、提高班年年坐无虚席。但相反语文却变成了学生心中主科中的次科,人们只满足于会写汉字、说好汉语而已,那人们要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更难了。母语,是灵魂的语言,西方的文化已经侵蚀到人们的灵魂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对传统文化的轻视已经使我们受到了惩罚——源于中国的皮影戏被别的国家申请为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了。人们在愤怒,在惊讶的同时是否有在反思我们是如何对待我们的文化珍宝的呢?难道有些东西真的在被人抢了之后才会恍然发现它的珍贵

  接受外来的文化,博采众长是我国人民的大度,但盲目地追逐潮流却忘了自己的根本,我们的民族就会失去它的优秀、它强大的生命力。对于世界上精彩多样的文化,我们在接受、学习的同时要分清主次,有所选择,有所方向,才能永葆民族的魅力和凝聚力。

  自盘古开天辟地一直到如今的现代社会,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已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灿烂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是所有华夏儿女引以为傲的璀璨瑰宝。

  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应当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悠久的文化传统,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去汲取传统文化之精髓,不断地开拓创新,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对其加以发展,使其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而言,积极主动地接触、了解和学习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对我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模式有着重要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身养性的学问,其核心即是道德教育。在处理个人与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来为世人所推崇。领悟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增强了你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我们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历代民族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让我们牢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团结一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在对待人生态度的问题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给了很好的诠释。自古以来,不论是在天灾还是在人祸面前,中华儿女从未屈服和放弃,面对种种挑战而不丧失斗志,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永远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个人的成长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国家的繁荣昌盛更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上,古人所看重的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种对真理的执着,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正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探寻真理不仅仅对个人的发展十分有利,更重要的是它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在道德修养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对于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百善孝为先”让我们明白如何为人子女;“君子之交淡如水”教会我们怎样与他人交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我们懂得何为博爱、何为真善美;“业精于勤荒于嬉”引导着我们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的道德素养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这在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有着十分积极地影响。

  如今, 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了解中国,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学习独特东方智慧。当世界都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尤其是我们年轻一代更应该大力弘扬自己国家古老的历史文化。正如罗素所说:“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一个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了下来。它受到外国的影响—最先是佛教,现在是西方的科学。但佛教没有把中国人变成印度人,西方科学也不会将中国人变成欧洲人”,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继承和发展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学习历史智慧,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西方文化差异2000字论文

高中议论文:传统文化的尴尬境地

  自盘古开天辟地一直到如今的现代社会,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已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灿烂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是所有华夏儿女引以为傲的璀璨瑰宝。

  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应当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悠久的文化传统,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去汲取传统文化之精髓,不断地开拓创新,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对其加以发展,使其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而言,积极主动地接触、了解和学习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对我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模式有着重要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身养性的学问,其核心即是道德教育。在处理个人与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来为世人所推崇。领悟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增强了你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我们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历代民族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让我们牢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团结一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在对待人生态度的问题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给了很好的诠释。自古以来,不论是在天灾还是在人祸面前,中华儿女从未屈服和放弃,面对种种挑战而不丧失斗志,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永远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个人的成长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国家的繁荣昌盛更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上,古人所看重的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种对真理的执着,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正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探寻真理不仅仅对个人的发展十分有利,更重要的是它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在道德修养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对于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百善孝为先”让我们明白如何为人子女;“君子之交淡如水”教会我们怎样与他人交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我们懂得何为博爱、何为真善美;“业精于勤荒于嬉”引导着我们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的道德素养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这在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有着十分积极地影响。

  如今, 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了解中国,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学习独特东方智慧。当世界都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尤其是我们年轻一代更应该大力弘扬自己国家古老的历史文化。正如罗素所说:“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一个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了下来。它受到外国的影响—最先是佛教,现在是西方的科学。但佛教没有把中国人变成印度人,西方科学也不会将中国人变成欧洲人”,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继承和发展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学习历史智慧,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精选作文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精选作文篇1当情人节的玫瑰香弥漫了古城的大街小巷,谁还在七夕之夜遥望星河,期盼虹一般的鹊桥;当圣诞节的彩灯点点,装饰了无赦楼宇,谁还在元月之时等待月上柳梢头,蓦然回首;当巧克力,咖啡已成为时下年轻人的最爱,谁还会惦念着走过外婆桥去吃那桂花糕

  不经意的,我们站在道路上才发现,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真的不一样,那拔地而起的高楼和不断提速的火车让我们见识了迅猛的开展,可四目望去终究缺了点什么。失去的不简简单单是一块砖,一片瓦,一座古城楼,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独有偶的名片。

  曾认为自己忠实于传统,不经意才发现早已被多元化所包围,最喜欢的肯德基、麦当劳是地道的“洋货”,穿着的最流行品牌也只是中国制造而已,走在街上听到的是夹杂着外语的国语,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哈韩族”“哈日族”。古香古色的故宫的一角是美国的星巴克咖啡店,纯真自然的美景却偏偏要用国外的大片里的仙境命名,外来文化如潮水般涌入,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而我们的文化呢,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渐行渐远,那种魂牵梦绕的情节烟消云散。

  我思念那些历史的印记,思念那古城楼上的一砖一瓦,思念那古战场边上的一草一木,那是最宝贵的遗迹;思念着清明时节暮雨纷纷,中秋的一轮圆月,与重阳的兄弟登高,那是千载的传承。期盼着会有人吟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期盼着你我相逢时一壶浊酒,期盼着穿梭在老北京最地道的胡同,听那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期盼着古老的船队重起风帆,雄风不减当年。

  我们不能如百年前那样任人宰割,抱住自己的文化不能死守,更需进攻,那就必须推动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就像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开班一样,让中华文化在世界生根抽芽,每一个人都应当铭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轩辕的后代,身上流淌的是黄河、长江的血液,加下踏住的是万古神州,去感受唐诗宋词的浓郁之风,去学习汉字书法的行云流水,去逆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去继承父辈留下的思想文化……带着我们的文化,感染每一个你认识的人,传播到一切你所获得远方。即便我们不是风,也要刮出一股中国文化的热潮,即便丝绸之路已被漫漫黄沙掩埋,但我们就是文化传播的使者。

  那时,我们可以享受平安夜的烛火,却更钟情于除夕之夜的爆仗之声;在感恩节去感恩父母,更不忘在新春之时拜年祝福;西餐的美味阻挡不了水饺的热气腾腾,南瓜灯才会与中秋之月相得益彰。那时我们可高声吟唱“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传承不老,历久弥新。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精选作文篇2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当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不少便利与好处的同时,我们的文化也正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面对这样的境况,我们应该何去何从?我想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将外来文化中好的精神融入我们的文化中,才是应对这种境况的最好方法。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妙祝愿,“万户捣衣声”中的思念和挂念,“遍插菜萸少一人”的悲悼,还有那“灯如昼”的元夜“花市”。此情此景在有些人的心中已淡化消逝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没有这些传统节日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挂满礼物的圣诞树、一盒盒的巧克力、一束束玫瑰花……悲哉!他们是一群丢了根的人,当人们推翻帝国主义对我们的逼迫和奴役之后,他们却心甘情愿地抛弃自己的根,在精神上情感上接受奴役。面对外来文化的侵袭,这种全盘接受外来文化而抛弃传统文化的做法是错误的,同时也是愚笨的。龙应台曾说过“传统不是怀旧的情绪,传统是生存的须要。”是啊,一个没有自己传统的国家,一个没有本身文化的民族,谈何生存和开展?一味地抛弃传统文化而接受外来文化只会落得个邯郸学步的下场。

  面对外来文化还有另一种态度,那就是抵抗。清王朝曾经闭关锁国,沉侵在地大物博的美梦中。当外国人用坚船炮利使清朝被迫打开大门时,自以为唯我独尊的人们才发现与别人的差距有多远。这种盲目的回绝也是不可取的,两种文化的相遇,虽然会经历碰撞与磨擦,但也会擦出新的进步的事物,这样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开展。拒不接受外来文化只会让传统文化开展迟缓甚至停滞不前。

  积极将外来文化中好的精神融入传统文化中才是应对文化冲击的最好方法。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被称为亚洲四小龙,近几十年来四地的经济飞迅开展,它们受到的文化冲击也是相当巨大的,但每当传统节日来临时,四地的节日气氛都十分浓重。香港和台湾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它们都曾被外国占领统治,在这种状况下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非但没有丢弃自己的传统反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非但没有丧失弃自己的传统反而将中华民族的传统发扬光大。为什么生活在香港和台湾的人们能做到这点呢?我想他们是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包容了那些外来文化,留下外来文化的精华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开展。既然在我们面前有这样的实例,为什么我们不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呢?事在人为,只有每个人都这样去做,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才能在这全球化的浪潮中破浪而行。

  让我们正确对待文化冲击,抓住这时机,扬帆远行。

文化垄断 高中作文

  “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笔下远离世俗喧嚣,安泰祥和的桃花源一千多年来一直是人们心中的理想乌托邦,而如今,各地为了争夺正宗桃花源的名号摇旗呐喊,互相抨击。

  有专家指出,在这“正宗”的背后是对“文化垄断权”的争夺,文化垄断,即指独占一种文化效应,将自己视为文化的“代言人”对他人的诠释与创造横加指责。

  愚以为,正宗桃源之争是一场无谓的闹剧,而文化垄断本身是一种狭隘的文化观。

  文化垄断实际是对经济效益的垄断。在精神需求激增的今天,文化消费渐渐拥有了庞大的市场。但这种垄断的方式,其本质只是一种盲目逐利的短视行为,真正长远的态度是对旅游资源的“共享。景区应该做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远景规划、行业监督,而不是空喊口号,陷入文化垄断的争夺中。与其在本无正宗的桃花源名号上下口舌之功,不如提升优质服务,真正吸引游客,达到可持续发展。

  文化垄断削弱了民众对历史的尊重。在名人荣誉感的推波助澜下,争抢名人故里已变得屡见不鲜,拥趸如云只为一个虚名。“闲来争名人,忙时毁故里”,在内容老套空洞的文化形式空壳下,是膨胀泡沫的经济利益。正如王开岭所说,“现代人的精神图谱中,拜物性和功利性正愈发显赫”,当一种文化可以被个人所垄断,一些地方对待历史的态度越来越实用主义,也难怪会现“戚继光堵枪口”这样的闹剧。这种无意识的浅薄敬畏,正侵蚀着这个精神匮乏的社会。

  文化垄断与美感经验背道而驰。其一,美感与实际生活有着适当的距离,桃花源是陶渊明幻想的产物,正是因为它与现实生活隔着一层朦胧的海雾,才使它在干百年来人们的心中长存。而文化垄断却将其拉下“神坛”,来到实际生活中。正宗桃源之争的目的不过是把桃花源硬生生套在某个固定的地点上,美感变为实用,便丧失了本身的价值。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说,美感遵循的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文化垄断争夺的却是“有所为而为”的实际经济利益。其二,美感艺术大多出于创造的想象,如果总是执着于作品的“原型”和“正宗”,实在是毫无必要的。且不说总有学者去考据文学作品的来源与影射,也不说百年来对桃花源地点的你争我夺,光是西门庆、潘金莲、孙悟空这样的小说、神话人物的“故里”,竟也纷纷有人认领,可真是贻笑大方了。其三,美感的欣赏必然伴随着创造,观赏者需要用自己的想象和情趣去交接,作品的生命力不止来源于作者,更需要读者的理解与趣味,这也是为何讲到文化传承定会提到文化创新的原因。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化垄断却站在了对立面,桃花源只许一家,其他的创造与诠释都是“炒作”,非“正宗”即”错误”。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与世无争,而如今的人们却为了桃源争得头破血流,不得不说,的确是一种讽刺。

  桃源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而不只是在哪一个固定的地点;文化需要所有人的欣赏与创造,所以拒绝垄断和独占。这场正宗桃源之争没有赢家,我们应该警惕文化垄断,不要让这危害一现象再发生。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作文

  近几年,年轻的一代热衷于过各种洋节,如感恩节、情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等,原本过这些节日无可厚非,这些节日既然有就有其存有的道理和意义,不过,事情不能够这么简单地看,这些年轻人中很多人却浑然不知很多传统节日,根本不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忘记了历史,而一味地崇洋媚外,热衷于“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外国的月亮一定比中国圆”等,这是一种民族的悲哀,也是传统教育的败笔。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瑰宝,是我们的民族之魂之所在,它承载着无数先祖的心血,传承着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是无数先祖们在生产劳动、与自然界斗争、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持续探索积淀而来的,历经了很多年的实践、检验归纳而来的,绝非飞来空穴。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发扬光大,任何时代的年轻一代有义务、有责任传承和发扬,年青一代肩负着发扬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让民族文化更具魅力,为更多人所认可、学习,而不是妄自菲薄、自毁长城、主次颠倒。

  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正为世界很多国家、民族所研究、学习、效仿。自古至今,我们的优秀文化深刻影响着世界文化的发展,在人类发展起着举足轻重、无以替代的作用。 孙子兵法 、 周易 、 论语 道德经 等著作,孔子、老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百家,后世的朱熹、王阳明等思想家、改革家;联合国家可文组织认可剧作家汤显祖;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雄才大略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举不胜举。而我们很多年青一代,知道莎士比亚却不知汤显祖;知道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佛洛依德、夸美缪斯、孟德斯鸠等,却不知老庄、鬼谷子、朱熹、王阳明。明显地主次颠倒,不知自己从何而来,要去何方,如何去;忘了本,却一味地崇洋媚外,全盘否定自己,崇拜他人,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每个民族的文化发展、进步,不是闭关自守,不是保守,需要改革、学习、实践、积淀、升华、进步。不是全盘否定外来文化,而是学习先进的文化,包容、吸收、融化、同化外来文化,把先进的经验文化与自己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充满新意的本民族的文化,通过学习融化壮大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不是片面地夸大或缩小外来文化,继而取而代之,或不加思考摈弃先进文化。

  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或能够简单地概括为:宗教、法律、习俗、礼仪等几个方面,内容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谁也无法改变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整体。

  传统文化的产生发展,受政治体制、地域、地理、生产、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每个时代的文化都具有其特别的时代性或标志,有一定的局限性,经过多年的洗礼、升华,同时吸纳外在的先进文化,融化、同化、本土化,衍生出新的更为先进文化,经过常年累月的反复积淀、革新、推陈出新,最终形成今天表现在我们面前的传统文化。

  今天,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不良社会现象,让很多有识之士心存危机,深感不安,国人在很多方面被赋予没有信仰、没有法治、没有敬畏、没有道德底线等标签,社会上出现的道德沦丧、价值观混乱、为所欲为,没有制约,仔细思考其深层原因,这与传统文化的缺位和传统教育的失败不无关联。

  改革开放的今天,生活在中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锋中,很多人感觉无所适从,他们根本不懂传统文化,或者仅仅了解一点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不假思索的予以否定,根本没有对本土传统文化彻悟,却又片面地完全接受西方或外来文化,或纠结于其中,不能自拔,形如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一个民族如果淡化或忘却了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也就即将面临着灭掉了主题文化意识。

  传统优秀文化是我们生活发展的根基,必须增强巩固根基,今后才会有自己的特色,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动力,绝对不能够忽略,或者淡化。而徘徊或纠结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人,会无所适从,其结果可想而知,结果只能是没有基本的敬畏、没有任何约束力,为所欲为,道德沦丧,世风日下,胡作非为,传统文化对其的约束力大打折扣。

中西自然审美差异

  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唯物主义--元气论,把整个宇宙视为气化流行,人即在其中谋求与天地气化流行成为和谐之整体。唯心主义,或以‘天’为一超时空的大秩序,而人是依此超时空之大秩序而行事、‘体道,以求宇宙之和谐;或以‘天为‘心’,认为道理俱于一心之中,充分发挥‘本心,之作用即可‘与天同体”)儒家哲学--将天视为具有一切美好品质的具有人格意义的主宰,侧重从伦理道德角度阐释。孔子:“知天命”(《论语·为政》),“畏天命”(《论语·季氏》),“天生德于予”(《论语·述而》)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孟子·告子》),“宇宙万物皆备于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宋明代理学--认为“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的,“天由道而生,地由道而成,物由道而形,人由道而行;天地人物则异矣,其于道,一也。’,老庄哲学--天不是人格神,而是“自然”、“宇宙精神”、“天地精神”,侧重从遵循自然规律以获得精神自由的角度加以阐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庄子·外物》------强调顺乎自然人生应当是始于“天地与我并生”,终于’‘万物与找为一而要达到这“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无需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须通过主观精神上的"心斋,和“坐忘”(《大宗师》)----老庄的自然天道观,强调的是存在于天地之中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宇宙精神,主张从自然之道出发,“无为”以顺应自然,从而达到一种超功利的自由的精神境界。禅宗-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道家哲学及魏晋玄学融合的产物。信奉“梵我合一”的世界观,追求一种超越是非、有无、生灭、得失的自由境界。“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则有无齐观,齐观则彼己莫二。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东晋,僧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埃。”“我心即佛,“佛即我心”,客观世界的一切色相变幻,完全是主观心灵变化的产物。提倡“即心即佛”,“顿悟见性”,主张“心净则佛土净”,入世即出世,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景德传灯录》。

  儒家“比德说”或“情志合一”说:以山水比喻道德、品质的说法,把自然物的某些特征与人们伦理道德的某种品质相比拟,通过自然人格化,来寻求人与自然山水间内在精神的契合。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评价:摆脱了原始自然崇拜观中对自然山水的恐惧心理,开始以一种人与自然平等相处的亲和态度,借自然物来赞颂人格美、精神美。“比德说”强调人和自然的互相交流,把自然美和人的精神道德联系在一起,对自然美的欣赏没有停留在仅供感官享受的程度,在对大自然的领悟、借鉴和学习中起到了陶冶情操的作用。对大自然精神意义的发掘和推崇,有助于人们在欣赏自然山水时越过表面现象去寻找万物内在的精神品质之美,为后代的美学家、艺术家从更高的层次探索山水之美开辟了道路。形成了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中一种独特的精神倾向,即注重自然山水审美的人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而使中国的自然景观得到了“人化”。忽略自然山水形象美和形式美,山水成为人伦道德的比附,而失去了独立的审美价值。侧重审美主体的本体地位,还没有达到对自然山水审美的超然境地,无法达到更深的审美体验。

  道家“天然”说或“物我两忘”说:------推崇不假雕琢的自然之美。认为天地之美是客观存在的,它们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表现自己,人们应该顺应它,不要以外力去强行干预、改变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评价--在矫正了先秦儒家忽略大自然形象美、形式美的弊端。高度肯定天地之美的客观存在和崇高价值,自然山水就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而不仅仅是伦理道德的附庸。奠定了中国自然和艺术审美推崇天然之美的美学基调,对后世的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拉开了中国古代社会文人名士畅神山林、游历自然山水的序幕,倡导了古人追寻自然之美的风气。自然景观中的素朴、淡雅的景致特别受到古人的赏识。

  宗炳“畅神”审美说-宗炳,《画山水序》,“澄怀味象”的审美观照方式达到畅神的状态。

  “澄怀”,即保持庄子所说“心斋”、“坐忘”那样一种虚静空明的心境,这是对自然山水进行审美观照的心理条件。“味象”,即对客观的自然山水进行审美的品味,这是一种“凝气怡身”、“万趣融于神思”的“畅神”的精神愉悦。“畅神”的前提是虚静,唯有虚静,才能静观默察,洞察天地万物之精微。借自然山水以愉悦精神,侧重审美主体的审美心境,通过人与自然建立的精神关系,来达到对自然山水审美的超然境地。晋宗炳:“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睹,惟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将审美视野由社会伦理引向自然山水,从自然美中获得精神的超越,来摆脱那种樊笼似的人事羁绊。

  静观默察,澄怀味象

  源于老庄哲学的“虚静”说“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老子》)--排除主观的功利欲念,返照内心清明虚静的本性。庄子提出“心斋”、“坐忘”、“物化”的审美命题。庄子把对道的审美观照看作人生快乐的极至,称为“天乐”。通过“心斋”、“坐忘”,排除知性干扰,就会使主客体完全融合,达到“物化”的境界。”所谓”心斋”,即摒弃功名欲念,保持虚静空明的心境。要达此心境,还必须通过“坐忘”的方式。“堕肢体,默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审美境界---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心与物之间相交相游,自然与人之间浑然一体的“天人合一”审美境界。审美主体全身心地去体验感应自然,自觉地以审美眼光看待自然山水,既不拘泥于自然山水的外在形态,也不受囿于伦理道德的理性制约,而是在人与自然生命的神遇迹化中,把心完全融化为物,物也完全融化为心,从而达到物我融为一体的相谐相忘。

  道家称此为“物化”,禅家称此为“梵我合一”,儒家称此为“天人合一”。

中西文化精神论略作文

  上述争论姑且悬置不论,超越具体文化模式,我们来看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据一些著名学者(如钱穆、孙隆基、林语堂、梁漱溟、季羡林等)的看法,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精神,就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及其所生发出来的“和合”精神——人与外部世界(自然、社会)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合为一体的,相互对应、呼应、照应,相互联系和协调。从先秦以来,中华文化普遍讲“和合”,所谓“百虑而一致,同归而殊途”,实讲“和合”之道。这种精神贯彻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就有各种说法,比如“和为贵”、“和气生财”、“合则两美,离则两伤”,还有与此相关的“中庸之道”、“中和之美”等等。林语堂甚至说,“中国”即中庸之国的意思,所以“和合”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与“和合”观念相对应的思维方式则是综合思维、整体思维。季羡林先生解释,综合思维就是八个字:整体概念,普遍联系。如中国哲学本体论的“道”、“气”“心”等范畴,美学上的“尽善尽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等,都只有综合思维才能把握。在“天人合一”的观念及其“和合”的统一文化精神之下,儒、道两家各有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精神。

  先从儒家文化精神方面来看。儒家文化所注重的是人伦关系上的“和合”,由此发展出它的基本文化精神。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伦理精神,即注重伦理关系,强调各安本份。伦理即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彼此相处的道德准则。儒家文化是一种注重群体性、伦理性的文化,把一切问题都放到伦理关系中加以考虑,所以有人干脆说它就是“伦理文化”。儒家讲“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各有本份和相应的道德要求。

  儒家伦理总的原则和前提是“仁”和“礼”。“仁”的本意是二人和合,推而广之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的和谐;那么这个关系的实质是什么呢?就是“爱人”。孔子说:“仁者爱人”。儒家所主张的是世俗的、此岸世界之爱,现实生活中人人彼此相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能做到这样,就是真正的“和合”了。

  “礼”是人们共同要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伦理准则。儒家及统治者注重制礼,也就是要建立一定的社会规范,以维持社会秩序。这个秩序的基本原则是要使上下尊卑有序,各守本份:“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就是“礼治”。“礼治”所注重的是教化和自觉的服从,而不象“法治”那样偏重强制性的约束。儒家的本意,建立“礼”的目的是要达到“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里的“为”不管是理解为“为了”还是“就是”,其意思都差不多,即目的在于“仁”,就是要彼此“爱人”。这个愿望不能说不好。这一套伦理原则的建立,在思维方式上是推己及人,由近而远,如石投水面一圈圈扩展开去的波纹(费孝通的说法)。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伦理性、群体性的文化,一方面是比较讲究秩序,重视人与人之间在安于本份的基础上和谐相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家庭和美(国即大家),比较有人情味,比较温馨。但另一方面是比较忽视和压抑个性,不利于个体人格的成长和发展,走向极端甚至容易造成“奴性人格”,不利于民主精神和法制精神的生长。

  二是道德精神,即非常注重道德修养。

  伦理与道德密切相关:伦理是从群体关系着眼,而道德则从个体行为着眼。要达到如上所述的伦理目标,主要依靠每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这是伦理文化的一个根本特性。

  通常道德有三个层次:宗教道德、圣贤道德、世俗道德。儒家所倡导的是圣贤道德——这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准宗教道德意义的道德要求。任何道德修养都需要有内在动力,有理想目标。儒家的人生理想目标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人生追求,皆从“修身”开始。而“修身”要达到的最高标准就是“内圣外王”:内在修养要尽可能达到“圣贤”的精神境界,然后外在人生实践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如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以“圣贤”为目标而修身,可以有许多具体要求和尺度,比如忠孝仁义礼智信,安贫乐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还有“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等。

  与此相适应,儒家及其统治者不断树立圣贤人物的典型楷模(如周公、孔孟、关羽、诸葛亮等),对圣贤人物生前死后加封荣誉称号,大力宣传,号召人们“见贤思齐”,学习仿效。当然“圣贤道德”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于是儒家便设想了一条可进可退之路,即孟子所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个人即使做不到建功立业关怀天下,也要求至少管好自己,修身养性,安守本份。这也许可以说是儒家对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最低要求。

  从道德修养的社会实践方面看,修身当然首先是每个人自觉主动的追求,心存高远,见贤思齐;而另一方面,则是社会的引导规范,这是通过“教化”的方式来实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给人以伦理道德的“教化”。在这方面中国文化有非常悠久的传统和积累了有效的经验,并在中国社会的文明发展中起了巨大作用,因而成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

  三是追求建功立业、服务社会的人生进取精神。在人生实践方面,儒家提倡“入世”和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倡导以圣贤为目标,追求建立不朽功业,大而言之有所谓“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具体而言,所谓“立德”,即建国立制,以德治国,这是王候官吏们所追求的;“立功”,是指以武功拯救危难,保天下平安,这是武士英雄们所追求的;“立言”,则是指著书立说,传播文明,这是文人学士们所追求的。以圣贤为目标,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人生奋斗的方向与坐标,其人生实践的过程,既是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同时也是对社会的贡献,儒家文化历来是重视个体自我价值与社会进步发展的和谐统一的,这也同样体现出一种“和合”精神。

  其次,关于道家文化精神。道家文化更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合”,不仅主张以平等、平和的态度对待外部自然存在,与一切自然存在和谐共处,同时也主张将这种原则应用于社会人生,提倡一切顺其自然,由此发展出它的基本精神。比如,在政治上,道家崇尚顺其自然的放任主义,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这样就不容易激化矛盾,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如烹小鲜。在伦理上,则是倡导自然主义:对个体生命而言,主张不加约束,顺乎人性天性自然发展;对人际关系而言,则主张各自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彼此相安无事,乃至老死不相往来,如此当然也就不会有多少冲突。在人生态度上,提倡绝圣弃智,大智若愚,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吃亏是福,难得糊涂,等等,总的来说就是取“遁世”态度,主张与世无争,回避社会矛盾,向后退让:退回自然,返朴归真,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退回自我及其内心情感,清净无为,陶情冶性,寻求自我内心的和谐宁静。这无疑是一种自然主义的人生观。不过,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而言,循着这种人生取向,往往走向“归隐”,这便与宗教境界也相差不远了。

  中国的文学艺术,归于儒,是“文以载道”,致力于“教化”;归于道,则是自我陶情冶性,追求审美,如山水田园艺术。所以有人说,是道家文化精神养育了中国的山水田园艺术。林语堂甚至认为,中国的文艺(诗歌)部分代替了宗教,给人以精神、情感的慰藉。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此外,关于中国的神秘文化。前面讲到西方文化的宗教精神,宗教本质上是一种哲学化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根本特征是设立一个超现实世界的彼岸天国世界,将真知、真理、幸福赋于彼岸世界:一方面此生为善,以求进入天国获得幸福;另一方面彼岸的上帝无处不在看着你,使你有所畏惧不敢为恶。有人说中国没有真正的宗教,儒教是准宗教:人生理想是在此世此岸成为圣贤,而不是出世成佛或进入天国;道家寻求回归自然清静无为的生存状态,发展到道教才追求修炼成仙,才具有了宗教的意义,可看成是中国的土著宗教,但与西方、印度的宗教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从总体上说,中国文化本身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宗教精神,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国现代学者庄泽宣认为,中国民族因为重视现世人生,所以肯定现实生活,看重自己的力量及其价值判断,为人处世专赖内心的善恶,所以道德特别发达;而西方人多借助外力,价值判断亦在另一世界的上帝,所以重视宗教。中国人认为人性本善,故主张修养内心,发展这种善端;西方人认为人性本恶,故须求助上帝洗涤罪恶。中国人注目在善的观念,所以认现世为快乐,应该尽情享受;西方人着眼在罪的观念,所以认现世为痛苦,必须皈依宗教,才能超升天国。所以从中国学术方面看,中国只有伦理学而没有神学;从历史方面观察,中国几千年来并没有一种思想雄伟、组织完善的宗教出现。儒家教化,注重现实人生,儒教是教育之教而非宗教之教,其后虽有道教出现亦只有一种法术而不能称为宗教。

  中国虽然宗教不发达,却有一股很大的神秘文化的力量,主要存在于民间文化形态之中。它源于初民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比如先秦时代即有阴阳学、谶讳之学。庄泽宣认为,中国民族的迷信心理,实源于天命思想:中国拥有伟大的自然,巳使人民产生崇拜自然的心理,更加灾荒频仍,愈使人民发生恐怖自然的心理。儒家对于鬼神,虽持敬而远之的态度,但很遵从天命;道家对于天,虽不认为神,然以天道为自然及人生归宿,也相信天命;墨子以为天为人生的主宰,对于天命,更为信仰;……再加佛家因果报应之说,宋儒性命之理,于是天命思想乃牢不可破,把人间的吉凶都用天命来解释,更把现世人间的关系来推论天上或地下的情形,于是便天上有人性化的神仙,地下也有人性化的鬼怪,这种思想更因阴阳五行之说,获得了理论上的说明,由于方士僧尼者流的倡导,乃深入民间意识。

  综观中国文化的宗教不发达而神秘文化(迷信)发达,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我以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历来封建王权以及正统伦理文化势力强大,形成极大的制约力量,使宗教权威建立不起来,而神秘文化则能像野草般向民间蔓延;二是原始宗教观念在民间文化层次上的局限,使其上升不到形而上的哲学层次,即难以形成真正的宗教信仰,而只能以形而下的神秘文化形态(如巫术迷信)存在;三是巫术迷信之类神秘文化形态恰好适应农耕社会那些文化层次较低的普通老百姓(如祥林嫂)的心理需求,因而具有极大的生命力。时至今日,在中华文化圈中,神秘文化也仍有不小的影响。神秘文化虽然没有宗教那样系统的理论学说,但它的背后仍然有人生观和心理学的根源,因此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总的来看,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可以说政治哲学与人生哲学特别发达;而人生哲学方面,则又可以说过于完善,各种人生境况和进退之路都设想到了:儒、道、佛及神秘文化正好构成人生路程上的三重阶梯:入世、遁世和出世。有人说,人生无非两种情况,顺境和逆境:得意时信奉儒家积极进取;失意时退往道佛或托付鬼神。这看似对立,但从整体上看其实又构成一种互补“和合”。这种文化传统的好处是有利于调节人生矛盾,也可以缓解社会冲突;而弊端则是不利于科学精神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变革进步。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超稳定结构,应当说与这种文化精神不无关系。

  三、简短结语

  以上我们对中西文化传统及其基本精神作了一个粗略的考察。近代以来,我国文化界对于中西文化孰优孰劣、对西方文化是迎是拒一直争论不休,乃至形成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激烈冲突,这种冲突甚至延续至今。以笔者愚见,

  第一,对各种文化形态,尤其是中西文化,以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从整体上作优劣判断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应当说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是处于特定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条件下的人们,在他们的生活实践及其历史演进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既各有其特长,也各有其局限,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赖肖尔、克雷格在他们合写的巨著《东亚文明:传统与变革》中曾指出,西方人可能在个体生活经验方面显得比较突出;而东亚人在群体生活经验方面要远远丰富于其他各民族,比如个人适应群体,家庭适应社会,与其他民族的所谓社会经验相比较,这些关系间很少出现磨擦,也很少产生孤立感。[8]因此未必要对各种文化形态强分高下优劣。

  第二,如果一定要对各种文化形态进行比较和作出优劣判断,也不应当是站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或区域性立场,简单地褒贬弃取,而应当站在一个民族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立场,站在建设当代人的合乎人性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方式以及现代性生活观念的立场,来作出价值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应当有中西可以通约的价值标准的,比如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科学、民主、法制的精神,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和合精神(重视人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以及注重伦理关系和道德修养、注重德治的精神等等,都可以看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成果,是人类共同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应当纳入到当代文化建设框架中来的。

  第三,某些文化保守主义或文化相对主义者往往夸大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差异,把不同的文化看作是不可兼容的。然而我以为,具有特定的环境条件制约的文化模式也许是难以照搬的,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则是可以借鉴和吸纳的。比如西方的民主体制模式可能难以完全照搬过来,但民主精神显然是可以学习借鉴的,如果连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民主精神也不愿承认和不肯接受,那就很难谈得上推进当今的民主建设,其他方面当然也是同样的道理。正因此,在当今的比较文化研究中,不是仅仅局限于各种文化模式的比较,而是适当超越文化模式的层面,加强文化精神的研究,乃至深入探讨不同文化间的异质同构性,以及不同文化实现互补融合的可能性,这对于当代文化建设也许是更为必要的。

文化差异让我不知所措作文

  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很少会把外衣、内衣分开洗,甚至会把脏鞋子和内衣放一起洗,他们的理由是烘干机带有消毒功能。

  我曾在洛杉矶呆过三个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生活习性的迥异常让我倍感孤独和不知所措。

  一次,参加美国朋友的家庭宴会,宾朋满座。同桌有一年长的老妇人,为了表达礼节,我起身端起酒杯,微笑着向她敬酒:“祝您老身体健康,福祥延年!”可是,老妇人并没有接受我的敬酒,相反脸色骤变,一句简短的“对不起”后,就离开了座位。我不知所措,同桌的朋友小声告诉我,美国人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别人说自己“老”,老年人绝不喜欢别人恭维他们的年龄,哪怕是80岁的老妪,你也得赞美她:“您真年轻,您真漂亮,祝您一直美丽。”而在我国,“老”字在中国是尊称,老年人是很受人尊敬的,在美国,老却是“人老珠黄不值钱”的代名词。没想到,我为了表示东方人的友好礼貌,竟无意间伤害了那位老妇人,令她和我都狼狈不堪。

  还有一次,我在公园的长凳上休息。不远处,一对情侣模样的男女牵着两只雪纳瑞犬向我这边走来。我特别喜欢狗,看到这两只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可爱狗狗,心生欢喜,更勾起了我对自己爱犬的想念,我不由自主地迎了过去。我一边向主人打招呼,一边蹲下抱起一只狗狗,拿出包内的烤肉和面包,毫不吝惜的拿在手里喂给狗狗吃。两人惊愕地看了我几秒后,飞快地拉着狗狗快步跑开,留下怔怔的我眼睁睁瞧着他们离开我的视线。后来,和朋友偶然说起这事,朋友说,有狗狗的美国家庭,都特别宠爱自己的狗狗,而且狗狗和自己的孩子享受一样的家庭待遇。陌生人没有征求主人的同意擅自喂他的狗狗,主人会很不高兴,他会担心你喂给狗狗的食物有毒或是劣质的。无意之中,我又犯了美国人的一大忌。

  那段时间,我暂住朋友家里,美国人的阳台上几乎从不晾晒衣物。并不是美国人不爱干净,在一个家庭里,家庭成员通常会把每天换下的脏衣服、脏鞋子统一放在一个很大的收纳篮里,到了周末再进行大清洗。洗好的衣物直接放烘干机里烘干,绝少拿到阳台接受阳光的暴晒。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很少会把外衣、内衣分开洗,甚至会把脏鞋子和内衣放一起洗,他们的理由是烘干机带有消毒功能,这让我或多或少有些瞠目结舌。我受不了这些,坚持自己每天洗衣、在阳台晾晒衣物的习惯,弄得朋友不以为然地直摇头。

  美国人吃的东西就那区区几种,可厨房用具却琳琅满目,一应俱全。我在朋友家的厨房里会经常拿着不知名的餐具不知所用,傻帽得可以。实际上,朋友家的饭菜很简单,一般是水果蔬菜沙拉配各类烤肉、奶酪、面包,再就是各种甜品点心,直腻得我胃内抽筋,耳里老幻想炒菜时菜下油锅时那一阵“滋啦”的美妙音响。美国人家的厨房很干净,油烟很少,电磁炉、电烤箱、微波炉就基本满足了他们生活所需,你想在他们的厨房里找出一口炒菜的铁锅,那是件很难的事情。我忍不住了,去超市买了口铁锅,拿回朋友的家里,把它架在电磁炉上,郑重其事地炒了一个纯中国式的青椒土豆丝,美美地品尝着来美后的第一顿中国菜。朋友用叉子叉了几根品尝后,竖起大拇指:“好吃,好吃!”

中美文化差异的简介

  文化概念广泛,给它下一个明确定义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人类长期生产与创造的产物。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特定的文化包含着特定的政治与经济特点,狭义而言,一个国家的文化包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模式,艺术科技,宗教信仰和价值观,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特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中美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指一种结合松散的社会组织,其中每个人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集体主义”则指一种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其中的人往往以“在群体之内”和“在群体之外”来区分,他们期望得到“群体之内”的人员的照顾,但同时也以对该群体保持绝对的忠诚作为回报。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贯穿了中华民族大部分时期,同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可谓是方方面面的。其中因为儒家思想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一切言行皆以集体利益为基础,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认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的基础,而且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置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而在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是崇尚个人自由的社会。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价值至上,强调自我发展自我表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高于群体利益。因此相比中国,美国更加强调个性自由及个人的成就,最典型的人本主义激励政策就是在员工之间开展个人竞争并就表现进行奖励。

  这种价值观念的差异影响到中美交流的方方面面,比如以中美双方商务谈判为例,这种影响会表现在谈判人员的人数上。由于中国强调集体主义,所以中国谈判代表团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数目众多,一般由大大小小十几个各部门主管及相关人员组成。大规模的谈判组不仅能够表明对谈判的重视,所谓人多力量大,还能给人一种气势浩大的感觉。然后数目多的不利影响就是势必容易出现内部矛盾分歧,相互扯皮的现象。相反,由于美国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人的个体性独立性,因此谈判组一般规模较小。

  这种文化维度的差异还会影响作出决策的过程。由于中国强调集体主义,谈判过程中事物的决策都是由集体讨论后一致得出结论的,并且需要上级领导部门核实和批准方能确定。这样虽然确保了决策的民主性,也导致了中方代表团做决策的时间长,美国人会误解中国人太拖沓,不干脆,增加时间成本,觉得既然谈判人员没有决定权,为什么要出席谈判。而且,由于决策权分散,一旦确定立场,就很难让他们在交涉阶段做出改变。相对而言,在美国每个人都被视为平等独立的个体,美方被选举出的谈判人员是可以完全代表公司,被赋予一定决策权限的,有权对淡判中出现的多数问题当场作出决定。所以相较而言,美方的谈判方式较为自由,能够随机应变,灵活的决定取舍。另一方面却容易导致中国人误解美国人做决策太草率,不够慎重,不负责任,能够轻易的改变立场是对谈判不忠诚的表现。

  二、高语境和低语境

  不同文化交流传递信息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沟通方式的直接程度上,低语境文化会使用比较直接明了的方式,而高语境文化偏好较为委婉复杂的表达方式去交流信息。

  中国是个典型的高语境国家,有句古训叫“察言观色”。高语境文化的一大特点在于不能仅仅理解说话者的字面含义,要更深入透彻的去猜测字里行间的隐含意义。在谈判中这点主要体现在中国谈判代表倾向于拐弯抹角,委婉的说话。并且擅长使用一些非语言方式如面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传递信息。在中国人看来直言快语是缺乏修养的表现,相反一语双关则体现说话的技巧与睿智。因此在于中国人沟通时领悟话外音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还是以中美谈判为例,相比之下,美国是个典型的低语境国家。美国谈判者倾向使用直接明了的语言清楚地传递其信息,表达明确,言简意赅,并且他们会主动将自己公司的意图,限制等各方面情况要求直接的提供给中方代表。

  中美双方这种高低语境的文化差异也会造成跨文化谈判过程中的障碍。由于美方谈判者直言快语,说话常常具有争辩性,攻击性,这种过于直接的表达方式在高语境文化的国家不太容易被接受。中国作为高语境文化的国家会把这种直接争辩性的陈述视为不礼貌、不尊重。另外,中国自古以来就很讲究所谓的面子,爱面子是中国人的通病,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一种自尊的表现,所以在谈判桌上,美方谈判代表当众明确直接表达出反对攻击性的语言,甚至是威胁警告等强硬手段会导致谈判气氛尴尬,双方关系僵硬。这种说话语境的差异在中美双方表达否定和拒绝含义的时候尤为明显。中国文化讲究“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并且考虑到要维护美方谈判者的面子,所以当在谈判进程中产生分歧时,中方会尽量避免正面直接的冲突和争执,但这并不代表中方不会去表达他们的反对意见,只是他们会用更为委婉迂回的方式暗示美方己方的见解,然而,中方这种出于对对方尊重的表达方式却会让美方谈判代表感觉晦涩难懂,摸不透中方的真实想法,这就导致后面的谈判过程变得艰难,或者是在美方错误地领会中方代表意思的情况下进行,最终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三、直线型和循环整体型思维方式

  中国人侧重整体的思维方式,并且强调一时多用。凡事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习惯用长远的眼光和综合系统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着重关注事物整体的发展运行过程以及独立个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所以在谈判过程中,中国人偏好采用横向的淡判方式,就是财议题进行通盘考虑,在充分了解了议题涉及的方方面面的情况下几个议题同时展开讨论并同时取得进展,体现了中国人复杂循环的时间观念。

  与此相反,美国强调个体的思维方式,直线型的时间观,它习惯把复杂的事物分解成简单独立的要素,逐个地进行研究。众所周知,美国人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和竞争意识,讲究速度和效率,注重结果,他们力求速战速决,尽量减小时间成本,对他们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在谈判进程中,他们喜欢采用纵向的思维方式,将谈判分割成为一个个单独的议题并逐个进行讨论。对于他们而言,衡量谈判的进展情况就是看解决了几个问题。

  现实生活中,这个文化差异也可以在中美双方商业谈判中显示出来。基于整体的思维方式,中国人认为原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所以中方谈判代表习惯先制定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框架,然后在后续的谈判中就有关的若干具体细节问题进行讨论。所以总体原则一旦确立,中方代表后阶段的一切议题都将会围绕这个核心原则展开并得到解决。然而美国人直线型的思维方式促使他们在谈判中非常关注细节,在谈判一开始便直奔主题,急于就价格,担保,交货等具体问题和条款进行讨论。在他们看来,只有一项项具体议题逐步得到实际解决才能使谈判得以迸行。总体原则只是谈判起始阶段为了走形式确定的,中国人只关注可有可无的原则而回避讨论细节问题,这是缺乏逻辑思维的体现,而且整体推进的谈判方式虽然比较灵活,但是对于习惯严格时间限制的美方代表会觉得无法确定谈判的进程,任何结果在谈判结束签订合约之前都有可能发生而且遥遥无期。所以倘若中美双方谈判代表都坚持要按照各自的谈判方式进行谈判,那谈判很有可能无法正常进行。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了中美文化的差异,才会推动中美交流顺畅进行。

面对文化差异议论作文

  大千世界,事物间的差距总是有的,所以每种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也正是因为万物之间具有差异,这世界才显得多姿多彩。

  差异,可以绽放异彩,共享和谐之美。春秋战国可谓中国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和,孕育了中国传统思想,影响深远。诸子百家相继推出自家的学说,丰富的思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学说的“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强调了爱惜民力、构建和谐社会;墨家学说的“兼爱”、“非攻”、“尚贤”、“节葬”等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力图建立一种小国寡民的社会,使老有所终、病有所医。而道家老子的反辩法更是显示了其思想体系的博大精深,老子给人的感觉是一位低头沉思的哲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等富有哲理的话开创了中国哲学先河。试想,战国时期若无诸子,若无百家,中国传统思想就会单调乏味。少了百家思想的碰撞,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有何可道

  差异,可以展现个性,为成功打造平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不存在两件完全相同的事物。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小时在课堂上画的鸡蛋,无论经他怎么样的修改,都不可能把两只鸡蛋画得一模一样。当时,他并不执著追求那个所谓的一致性,而是尊重自己的个性想法,尊重差异。试想,如果达芬奇当初执著于鸡蛋的画法的一致,不再追求差异,也许就不会有那享誉世界的《蒙娜丽莎》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所有的差异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有的需要作出改变。名震京华的梅兰芳出演的《霸王别姬》轰动京城,但是却有一位老人为之极度生怒。梅兰芳得知后并不生气而寻到老人家问其何因。老者告诉他,他舞的是男性的剑法,与美人的身份不相称。梅兰芳立即拜老者为师,在老者的指导下他的剑法学得惟妙惟肖。他的表演更是锦上添花,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文化多样性是一个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辩证地看待差异,博采众长,方能共享谐。

  面对文化不同差异的议论文作文2

  当今世界,众多不同的文化共同构成了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就如古老的中华文化,庄重的欧洲文化,浪漫的希腊文化,神秘的非洲文化……它们或许不尽相同,但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因此,我们要尊重文化差异。

  历史上,因为尊重彼此文化差异而留下千古佳话的例子并不鲜见。忘不了汉代的张骞通西域,一路上与多少个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真是强我大汉。忘不了大唐时期,唐太宗威仪满天下,少数民族纷纷来朝。唐朝文化开放而包容,真可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唐朝人懂得尊重文化差异,才造出一个盛世。忘不了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忘不了三教共栖……正是因为懂得尊重文化差异,才使中华文化保持勃勃生机,才在开放和包容中广纳文化精华,丰富中华文化,强我华夏。

  由此看来,尊重文化差异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能展现一个国家的风度。但当一个国家妄自尊大,不懂得尊重文化差异时,往往会有不好的后果。正如清朝时,皇帝偏要让英国来访的使臣跪下,为了展示自己是“天朝上国”,竟全然不顾英国的礼仪文化是单膝跪地以表尊重。就这样,中英友好交往之路被生生切断,中国也切断了追赶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机会。一百年后,英国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可笑,可悲!可见不懂得尊重文化差异的国家就会落后于世界潮流。如果国家之间相互不懂得尊重,不仅对国家有害,对世界也是悲剧。就如冷战时期的美苏有过存在意识形态的差异。双方都想把自己的价值观普及全世界,因此冲突不断。诸多小国纷纷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遭殃,经济全球化也只能是“半球化”……不懂得尊重文化差异,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大家知道,新中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外交成就,是因为我们懂得尊重文化差异。周恩来曾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为新中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交环境。七十年过去了,中国始终践行着这条道路。领导人在出席国际会议时,经常穿着主办国的传统服饰,当外国朋友来到中国时,我们也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中国对世界的尊重也赢得了世界对中国的尊重,社会主义文化越来越被世界接受。当然,尊重文化差异不等于抛弃自己的文化,我们也不能全盘接受西方文化。

  尊重文化差异,展现大国风范,尊重文化差异,共筑友好桥梁,尊重文化差异,谋求世界和平发展。在求同存异中各国能走得更远,世界文化也能绽放出光辉!

  面对文化不同差异的议论文作文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从浩瀚的大西洋一路向东,有高贵典雅的英伦贵妇,有浪漫多情的法国少女,有神秘遥远的埃及女郎,也有含蓄婉约,风情万种的东方女子。他们以不同的姿态,引领着本民族的美,也获得了世界的瞩目。花团锦簇,生机勃勃,万紫千红的文化构成了世界人文的美丽春色。

  文化,因为差异而多姿。

  一川黄河之水,哺育了亿万中华儿女,从漠河的美丽极光到南海的海岛椰风,从沿海的温润海风到风沙凛冽的茫茫戈壁,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不同地区文化的差异。然而我爱江南少女的“晓风残月”也爱关西大汉的“大江东去”,我爱塞北“千树万树梨花开”,也爱苏杭“舍秋桂子,荷花十里”,只因为她们,构成了中华文化之美。当欧洲,西亚对异教徒进行肃清和杀戮,我们的祖国却“爱天下如一”,历史上记不清多少次,西南边陲叛乱,东南沿海剿匪,北方游牧民族犯我边境,可是又有数不清的人,千里迢迢汲取东方智慧。无论多少次山河破碎,身世沉浮,中华儿女最终都能团结在一起,这恰恰说明中华文化旺盛的生命力与海纳百川的博大。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最初的那个梦想——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文化,因为包容而美丽。

  依然清晰记得那个男子,一裘黑衣,雍容气度,一双眼淡然而坚定——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思想,展现了一个外交家,政治家包容天下的胸襟。英国贵族也许永远不能欣赏奔放的草裙舞,保守的中东女性也永远不会衣着暴露如美国女郎,文化的差异,往往意味着从生活习惯到宗教信仰,从思维方式到外在审美完全的不同。因此包容的文化需要开放的态度、乐于学习的精神与尊重、欣赏此种差异性的认知。文化因为包容而美丽,人因为包容而远离空洞。

  文化,因为共存而永恒。

  谁还记得庞贝古城曾经的繁华?谁还记得亚特兰蒂斯失落的秘密,谁还记得楼兰古国小河公主的美丽?没有,他们留下的,只是一具具枯骨,一层层断壁,一声声叹息。而希腊古城雅典,却将文化传至四方,斯人已去,美貌犹存;文化,与人民,与山川自然融为一体,与生命共存因而生生不息……

  一枝独放非春色,万紫千红总是春。文化不是依靠几片残筏,几块古砖而传承。文化真实的活在世上,正亲自用双脚丈量土地。当不同的文化百川到海,汇聚包容时所放出的耀眼的光芒,那不是幻灭,那是关于爱和光荣的人类智慧之光!

  面对文化不同差异的议论文作文4

  我们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是跟我们息息相关的。当你路过时,随手捡起垃圾丢进垃圾桶;不违反各种规则,都是美德的体现。“美德”这个字眼,或许对某些人来说很生疏,但在我眼中“美德”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不仅仅是“美德”这两个字。更是我们应该去弘扬它,去传承它。

  我们都知道“美德”的含义,但却不知道做这两个字,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标志,是我们时时刻刻都应该从自己的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在我看来,有些人特别的张狂。甚至他们践踏“美德”这两个字。这是多么耻辱的事。他们任务事关无己,不仅仅是破坏了中华民族这两个字,更是破坏了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以来的榜样。所谓“美德”是一个人要做到讲诚信、热爱祖国、团结帮助、保卫国家。不随意破坏国家的一切,用自己去保护国家的一切。因为国家就像是我们的母亲,没有国家,就没有现在的我们。所以我们更应该去弘扬传统美德,让国家变得焕发光彩。让世界因为我们而自豪,我们因国家而骄傲。

  在现代生活中,有些学生们没有做到“美德”更重要的事,他们还想要怎样去践踏它。这对我们学生来说,是多么残忍的事啊!作为学生,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责任心,要做一个有道德,有文明、有修养的人。不要做有伤害国家的人。伤害国家就等于自相残杀。相信大家都不愿意做这种类似的人。

  通过上述我对大家的讲解,相信同学们对“美德”这两个字有了更深进一步的了解,能够正确的弘扬我们中华传统的美德。让自己越做越好,找不到一个缺点地方将会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我们的骄傲。国家会因我们而自豪。这才是我们。

  对于美德,相信也有一些人还未懂。但是即使自己未懂,我们也要弘扬中华美德。中华传统美德这些激烈的字眼是我们做人的根本。我们不求,只求更好。之所以说美德。就是我们应该以身作则。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即使是一点小帮助,哪怕是关系到我们身边的种种一切,都是我们所谓的美德。

  我们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复兴伟大中华。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会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会是我们前进的目标。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会是我们努力的成果。

  让我们一起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爱心,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即使是一点点在小不过的事。我们也会因此而自豪。因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一直弘扬下去,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国家的骄傲。

  用自己的爱心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吧!相信自己一定行!未来的路将由你开辟,让未来的梦想成为现实吧!

  面对文化不同差异的议论文作文5

  超女总冠军李宇春,在北大讲堂表演引到了学生的疯狂和尖叫,场面十分混乱,讲堂上并取消了部分表演。对此,评论家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人表示反对,也有的人表示赞同。我认为文化不分贵贱,读书与艺术不分雅俗。

  从评论者的观点来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认为李宇春的表演只是娱乐项目,不应让她占污了神圣的百年讲堂,而另一类则是认为应一视同仁,李敖与李宇晨是一样的,这两个观点无非是在争论谁贵谁贱,谁雅谁俗的问题罢了。雅俗就像两枚标签都赋予了主观的人文色彩。如果没有所谓的俗,还有生存的空间吗?贵贱也是一样的。

  北大校长取消部分拟定表演仅仅是因为学生十分疯狂,校长害怕会影响学生的学业,害怕影响学校的校风,校长的良苦用心大家应该能理解。北大在中国闻名,甚至名声远扬在外。像这样著名的一所大学,其文化实力、考上的难度可想而知。能考上北大的学生都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如果因影响学业而前功尽弃,实着可惜。李宇春本就是一个普通人,但他最后成为了超女冠军,他付出的努力也非是一般人能够比的上的,两者之间有共鸣。李宇春去北大,想必不是为了表演,表演只是个形式,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演讲才是主要目的。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李宇春的演讲能够激起学生的乐趣,起到积极的作用,肯定比消极作用大。既然利大于弊,何乐而不为呢?这样一来,似乎贵贱雅俗真的没有分界线的。

  中国有句古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许多人都被他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并有些人将它奉为人生宗旨。这刺激了不少的人读书的欲望,这固然是件好事,但物极必反,如果把读书以外的东西说成不务正业,那真是可悲可叹,而且读书的真正意义也弄错了,那真的是本末倒置了。这句话产生于科举制盛行的时代,当时普通人只有一个出路,为了升官发财人们拼命读书。可能这读书。与艺术的贵贱雅俗之分,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但古人拼命读书,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小,但也有为了升官发财而读书的,如果考试不能为社会效力,这也不是没有用了吗?在我们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会读书的人才,更需要是各种各样、十八般武艺都具备的人才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由此读书与艺术确实没有贵贱雅俗之分。

  茶是雅俗之物。有学识的人喝出的是诗意、悟出了人生道理,可妙不可言耶。粗俗的人是还饮解渴而酣畅。但茶始终是茶本质是没有变的,读书分艺术也不过是文化的一种,既然本质是一样的,何必非要分个贵贱呢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比亚迪工厂直招普工

《活着》余华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