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扶不扶3000字论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关于道德的作文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

  我看到过这样的案例:一个老人故意摔倒,旁边的年轻人去扶他。可老人却说是年轻人把自己碰倒的,还让那个年轻人赔了钱。对于这样的案例,大家一定会想,是这位老人的不对。的确是不对,但不是每个老人都会这样,如果一个老人在马路上摔倒了,你会看到汽车把他撞死而见死不救吗?我想大多数老人都需要我们伸出一把手。人人都会老,人人家里都会有老人。如果一个个老人倒地,大家都视而不见,那这个社会太冷血无情了。人活着也就没有了道义,失去了尊老传统。不仅老人会寒心,也会寒了我们将来的心。凡事都要考虑到自己。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件事。凡事不要一棒子打死,不要让一只老鼠害了一锅粥,不要让那些消失了良心的躯体毁了我们的美德。遇到别人有困难,特别是老人,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出手相救。如果我们救人前还要东想西想,存在着私人杂念,那是怎样的自私与狭隘?怎样的丑恶与卑微?怎样的悲哀与惋惜?我们要相信好人终会有好报,这样的社会风气才会蔚然成荫。

  我对“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当然要扶老人!

老人摔倒扶不扶3000字论文

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

  我们大家应该还记得春晚上《扶不扶》的小品吧?好人郝建扶了一个摔倒的老太太,却被当成了撞人者。现实生活中,也有小品情景再现。

  一个热心小伙儿看见一位老人在商店门前摔倒了,赶紧上前将其扶起,不料,老人来了一句:“你害我干啥?”后来,警方调取了监控录像,还原了老人自己摔倒的真相。这是近日发生在洛阳的一个真事。

  有了“被讹”的先例,好心的人们苦恼起来:老人摔倒,扶不扶?发生在身边的一件事给了我答案。

  最近,爷爷身体不适,要在医院动手术,爸爸和姑姑上班很忙,妈妈只好请假去照顾爷爷,家里只剩下奶奶一人。

  一天中午放学后,妈妈接着我就往家赶,突然接到了奶奶的电话。妈妈一接电话,却是一个陌生人在说话:“哦,大姐,您妈刚才在路上摔倒了,我把她扶了起来,又问了她家在哪,把她扶回了家,我在她的手机里找到了您的手机号……”“好的,好,我这就回去!”妈妈加快了回家的速度。

  到了家,只见奶奶在床上躺着,一位二三十岁的叔叔站在奶奶旁边。“我饿了,冰箱里没有现成的,我只好自己出去买,一不小心摔倒了,多亏了这个小伙子!”“大娘,这是应该的!”被奶奶一夸,那个叔叔害羞地挠了挠头。

  奶奶只是腿上擦破了点皮,没有大碍。知道奶奶没事,那个叔叔才放心离开。

  现在,我有了答案:老人摔倒了应该扶!让我们都争做“活雷锋”!

老人摔倒该扶吗?该不该扶作文

  有的时候,走在路上,往往会看到一个老人走在路上,而旁边的人都和他隔得老远,生怕和他近了会沾染上什么一样。

  其实,在当今的社会上,这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新闻中,也报道过很多次了。一般都是老人摔倒以后,路人去扶他,到最后,老人硬是要扶他的路人付医药费,搞到最后,很多老人摔倒,都没有路人敢去扶了。

  有一次,新闻报道过一个老人摔倒,路人唯恐避之不及,随后一个路人在高楼上,一直拿手机在上面拍照。老人一直起不来,见没人扶他,只好无奈地大声叫喊:“过来扶我一下吧!我不是骗子,而且我自己有医保。”他说了这样一些话后,才有几个路人上前去扶他。现在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虽然有可能是骗子,也要怀有一颗善心,去扶别人,就算是被骗了,现在大街上处处是电子眼,也可以给你作证明吧!

  在初中的政治课本上,也提到老人摔倒了,到底该不该去扶的问题,还举了些例子。

  课本上,生活中的例子,揭露了现实社会的丑陋,批判了当今社会的丑恶。

  不要用戴有色眼镜去看任何一个人,因为世上还是好人多,坏人只是少数。记住:“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怀着一颗善心、爱心,去报答社会,社会也会报答你!

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

  2011年9月2日,武汉市88岁的李大爷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市场门口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一小时后,李大爷因窒息抢救无效身亡。从彭宇案到今天,类似李大爷的悲剧接连发生,倒地老人无人敢扶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由此引发大众热议。当网络舆论纷纷谴责不扶老人的行为时,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社会提出的道德标准要求大众扶老人,何者能为老人倒地的后续负责。当然,倒地老人无人敢扶是道德的悲哀,也是法律和道德行为较量的灰色地带。

  在生命面前,人们的道德判断受制于利弊考量才是导致无人敢扶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每年至少都会有4000多万老人会发生一次跌倒,而跌倒在老年人伤害死亡的原因中占首位。今天,不敢扶老人的路人基于自己利弊考量做出了观望、等待甚至离去的选择,我们不能对他们加以苛责,但当这样的选择成为一种群体心理,这样不高尚的逻辑被不断强化后,则会造成大众在面临倒地老人时,人们会因为功利考量不去扶助他,长此以往,社会中出于道德的互助会逐渐消失,人们不再相信别人会无缘无故帮助自己,这无疑是一种道德的悲哀。虽然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论调,“我不是不想扶老人,是因为法律无法保障我的权益,所以我不敢扶”。于是表面上的逻辑似乎是法律成为我们不敢扶老人的桎梏,然而数据表明,在近年的扶老人纠纷案中,已有九成的真相查明率,全国各地也正在陆续出台保障施救权益的法规。这说明,现有的法制体系其实没有到普通民众所想象的“不能保障好人权益”的可怕地步。但是为什么民意调查中显示,仍然还有60%以上的人不敢扶呢?这说明法治并不是导致摔倒老人无人敢扶的主要原因,在生命面前,群体性的道德判断受制于功利考量才是主因。

  另外,在面对倒地老人无人敢扶的问题上,道德的作用不再为人所相信,而法律却被寄予厚望,所以这更是道德的悲哀。当一个好人需要用各种证据来证明自己真的是一个好人,这说明人们已经不再相信道德能够让人们出于善心做出善行,不再相信道德的自律性,道德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已经逐渐没落了。反观法治,虽然人们经常指责法治的疏漏,但人们还是希望依托法治的完善来解决问题并且相信法治能一定能解决问题。老人倒地无人敢扶本应该由道德和法治双管齐下来解决,而我们更希望的是有更多的人在面对摔倒的老人时,勇敢伸出那双帮助的手。

老人跌倒到底该不该扶

  近些年来屡屡出现好心人扶老人却反被老人咬一口,有的新闻则是年轻人见老人摔倒不扶反被老人骂,但是也有的新闻是老人摔倒年轻人扶起来之后说我不讹你的钱年轻人别怕。看到这则新闻比看到被老人反咬一口的新闻得到了不少安慰。但是也有很多人在疑惑万一有一天我遇到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呢。

  对于有些人看到老人摔倒不扶也很正常,当出现越来越多帮助人反被咬的人时很多人当然会为自己的自身出发先着想。甚至还有些人在扶人时先拍照或拍视频留证据然后再过去扶人,其实看到有关于这类的新闻时确实会有些心寒人与人之间起码的信任都没有了。其实如果没有那么多小心眼钻牛角尖的人因为自己的一点利益就随便的陷害和诬赖他人在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别人的,但是因为别人的诬赖和陷害谁还愿意往那水深火热中跳谁知道你是不是那些反咬好心人中的其中一个。只有自己尊重和做好自己才有机会去帮助别人和社会,虽然我们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社会的顶尖人物但起码我们也别做社会上别人唾弃的人。

马路上摔倒的老人到底该不该扶

  前几天,我从报道上看到:在武汉,有一位老爷爷摔倒,老人摔倒后聚集了不少围观路人。一位好心女子欲上前翻看老人是否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但被人“好心”劝阻。此后再无人上前施救,直至老人生命终结。

  这是为何?按常理说一位八旬老人摔倒在地,应该有人把他从地上拉起,可是有些人怕重蹈覆辙,将老人扶起却被反咬一口。为此,我特意采访了自己的爸爸妈妈。

  爸爸和妈妈都一致认为:如果有人在场,就多找些人一起扶;如果老人年事已高,就拨打120,让医务人员来处理。

  我认为:现如今的人生怕自己吃一点亏,扶起老人这样举手之劳的事都不肯做。就算被老人诬陷,但自己要相信,法律总会还自己一个清白。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美德,如果大家都各自打着小算盘,那这还算美德吗?想想看,如果有一位老人摔倒在你的面前,你伸伸手,一条生命就被你拯救,你转身离去,可能一条生命就会就此终结。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这是传统的美德,应该赞扬。

老人摔倒扶不扶

  现在的人,总是担心一件件的事情,担心人品质的好与坏,这一切的担心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造成的。

  记得我有一次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讲的是在一次某公司的面试中,许多人看到了有一个老年人摔倒在地上,却一个个都装着没有看见,只有一个衣着朴素的年轻人上前扶起了老人,结果最终就是那位年轻人被录取了,原来那位老人就是该公司的董事长,而那场面试在老人摔倒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就是因为那个年轻人扶起了那位老人,老人就对年轻人产生了信任,缩短了心灵的距离,所以年轻人才被录取的。

  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和好朋友开始往来的那个第一次的过程。在小学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十分的出众,有一次语文考试只得了60多分,那时我十分的沮丧,希望有一个人能安慰或鼓励我一下,但没有谁注意到小小的我,只有他注意到了我,放学的时候,他主动和我一起走,并且说了很多安慰我和鼓励我的话,我当时的心中就对他产生了信任,后来,我俩就成了班上人人都羡慕的铁哥们,后来,我问他那时候为什么要来安慰我,他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觉得我那时很需要别人的安慰。虽然他是不经意的,但是就是因为他的不经意才让我们成了铁哥们。

  记得在初一选班长的时候,我那时是刚来到重庆,班上的同学我一个也不认识,那时感到一丝丝的恐慌,觉的十分的孤独,就在那时,我们的现任班长,上前来主动和我打招呼和交谈,就在他和我打招呼的那个时候,我和他心灵之间仿佛架起了一座桥一样,而架起这座桥的根本原因就是信任。我和他现在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我也在那时选班长的时候投了他一票。

  我们每一个人之间,只有都存在着信任,就可以缩短人们心灵之间的距离,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美丽而又牢靠的心灵之桥。

作文老人跌倒了到底该不该扶起来呢

  老人跌倒到底我们该不该扶起来?这个讨论我觉得很有必要,作文老人跌倒了到底该不该扶起来呢。尊老爱幼、救死扶伤历来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谁家没有老人,谁人不会变老

  由于媒体曝光出诸多诸如彭宇案之类的扶助跌倒老人做好事反被老人诬为肇事者、甚至被法院以常理判断等逻辑推理的理由判决巨额赔款等案例,越来越多的人对搀扶跌倒老人心存忌惮。

  简单不过的举手之劳,有可能惹来无尽的麻烦。社会公德,传统道德,在我们犹豫的目光中渐渐丧失。

  当跌倒老人该不该扶作为问题,被全社会、被公众、被媒体热烈讨论的时候,其实已经证明某种程度上这个社会的公德已经破产了。显然,似乎作为社会人,谁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无良的南京法官、天津法官,以及制裁那些诬赖彭宇们的老人,理应受到谴责,但见死不救的围观者,是否也会受到道德、公义和良心的谴责

  武汉市88岁的李老汉在离家不到百米的菜场口摔倒后,众多围观者无人敢伸出援手,最终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的事件让整个社会震惊。公众对老人跌倒出现的冷漠和麻木不仁,整个社会都应该检讨,甚至每一个人都应该检讨。以前一直觉得类似老人跌倒该不该扶、应该怎么扶这些事情不是个问题,但现在还真成了一个大问题。类似南京法官、武汉老人这样的案例,虽然不能说是普遍的现象,但其折射出来的社会现实却是很严峻的。

  我们对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讨论,这绝非故意夸大问题的严重性,而是针对目前整个社会道德、价值观滑坡出现的现象提出质疑,因为类似人情冷漠、麻木不仁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跌倒老人身上,还有更多其它的案例,比如见义勇为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故事,比如围观跳楼自杀时出现一片幸灾乐祸的快跳的喊声,比如公车上乘客对小偷熟视无睹的常态等等,不一而足,这都早已成了全社会反思的问题,完全是一个社会问题。

  自从南京徐老太事件开始,中国就开始进入国民道德沦丧期,开始瓦解中国人民的道德,想徐老太这种人开始肆意妄为,有法律支持,又可以获取巨额的回报,而且没有任何成本。而彭宇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从而开始冷漠国人的同情心,淡化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尔后如钓鱼执法等一系列事件,彻底麻木人们的怜悯之心,造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导致八旬老人倒地1个多小时而无人敢伸出援助之手。我可以肯定,大多数围观昔都是善良的人,可是谁也承担不起那巨大的代价。你能说人们冷漠

  苍蝇多的地方,是垃圾的原因还是苍蝇的原因

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

  当你走在大街上,见到一位老太太倒在地上,看起来急需要帮助,由于彭宇案让你很受伤,于是你害怕伤不起,可是善良的你见不得这种事情的发生,怎么办呢?专家为你解答

  一、先确定一下你有没有带手机

  最好是NOKIA的,因为据说该品牌的手机耐摔,当然耐不耐摔和你接下来救人是完全没有关系的。该手机要有照相和录像功能,并且该手机的像素和分辨率要灰常灰常的高才行,因为预防法官说你PS照片,尽管世界人民都很清楚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去PS照片,但是法官会问你“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的照片不是PS的?”所以第一条最重要的是像素。

  二、确定你的摄像功能优不优良,因为接下来救人的视频要保持高度的清晰,并且可以捕捉到任何一个救人的细节才行。因为如果不清晰的话,法官完全可以说你的视频是经过编辑的,虽然你并没有时间编辑,并且完全不懂视频编辑是怎么一回事,但你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你没有编辑过这段视频?所以摄像功能的健全与安全同样很重要

  三、确定你有没有带硬币,或者旁边有没有固定电话可以打,因为你不能用自己的手机打,因为法官会说“不是你干的,你打什么电话?你的行为有悖常理嘛”。所以求救的电话需要用固定电话打,既然是固定电话,那么零钱必须要准备,所以这一条最重要的是零钱和固定电话

  四、请确定你有没有带长筒丝袜,当然必须是肉色的,如果你没有我不会借给你的,因为我不爱穿短裙。为什么要带长筒丝袜呢?因为你要把丝袜套在你的脑袋上,这样电话亭的老板就记不住你的模样了,这样你做好事就不会被人记住了。这一条最重要的是丝袜(PS:长筒+肉色)

  五、请在附近小店购买一副工地手套,并带上它去打电话。因为你的指纹将会成为法官判决你赔偿最重要的证据。所以要注意一切细节,不能让法官得逞!这一条最重要的是工地手套,嗯

  六、如果你所在的那个路段有监控摄像头,那么请立刻打电话到**大队,确认该摄像头是不是处于正常监控状态,如果对面的交通人员说“一切正常”,好吧,那请你将此段对话录制下来,因为**大队可能会说“当时监控失灵”或“当时停电,没能拍摄到画面”等措辞,而那时候你就可以把这段电话录音放给法官听,所以这一条最重要的是“确认监控摄像的故障问题”

  七、请打电话到119,让火灾救援队迅速的赶往现场,因为如果在你扶人的那一刻刚巧旁边的大楼发生了火灾或爆炸,那么这一切可能都会赖在你头上,因为法官会说“怎么偏偏就在你扶人的那一刻旁边就爆炸了呢?这明显有悖于常理嘛”,即使全世界的人民都知道你没有这样的特异功能,可法官会说“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这场爆炸不是因你救人而导致的呢?”,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请先拨打119火警电话,谢谢!

  八、请拨打110,寻求当地警方的帮助,因为你需要先疏散人群,因为助人为乐做好事放在以前是看的人越多越好,放在当今社会是人越少越好,最好没有人看见。这样你不仅落得个救人不留名的美誉,而且能够最大限度杜绝围观好事者的一句“我看见了,就是他撞得,这老太太当时就昏了,我当时都无语了”,所以这一条中拨打110叫来**疏散人群是最重要的

  九、这时候你还愣着干吗?你终于可以拨通120的电话了,不过在这之前你要买来一大批小板凳和矿泉水之类的,因为120估计没2个小时是来不到的。而你绝对不能让110和119的兄弟们累着或渴着,所以这一条最重要的是110和119的后勤保障工作。

  十、等一切准备就绪,你以为现在你真的可以扶了吗?NO!还早,你需要打114查询当地有可能受理这起案件的法官大人,让他老人家屈身跑一趟,如果他推脱自己比较忙不能来的话,你可以这样说“你知道某法官带人家老婆开房谈公事并且没过夜的事情被曝光了吗,不想上百度首页的话,就乖乖来”,放心,那个法官一定会来的。所以这一条最重要的是叫法官。

  十一、请打电话到当地电视台邀请记者们赶赴现场,因为“人民公仆”法官大人到了,没有记者采访怎么行?怎么说这也算是丰功伟绩嘛。并且记者可以全程记录你的救援过程,保证你绝对不是肇事者,这年头,记者们还是可以相信的。好吧,这一条最重要的是记者

  十二、等以上所有条件你都具备了,那么你可以走向那位等待被救的老太太了。记住,在碰她的身体之前一定要冲着记者的镜头喊一声“看着啊,我可是来救她的,她要是讹我,你们可要为我做证!”并且一定要再三叮嘱记者朋友摄像机不能有问题,否则在你扶人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故障,法官大人还是会说你缺乏物证的。这一条最重要的是“直播”

  十三、新闻发布会

  不管你救援最终是否成功,那么新闻发布会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那代表你真心为人的态度。如果老太太并没有讹你,还十分的感谢你,那么你可以在发布会上这样说“对于被救人对我的施救行为并没有提起法律诉讼,而且还感谢了我,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奇迹”

高二关爱老人的作文:扶不扶,不服

  “小伙子,你知道吗?哥以前是开大奔的,自从扶了两三个老太太后,就改开自行车了。”

  ——春晚着名台词

  不知不觉,雷锋月悄然来临,周围可以很轻松的找到关于雷锋的字眼。但是,雷锋能够“存在”多久呢?是不是说“三月来,四月走。”这是一个问题,毕竟现在“人心惶惶”。

  为什么

  一切都要从几年前说起——那个时候,天还是蓝的,草还是绿的,扶老人是要受表扬的,“雷锋”还没有成为一种只出没在各大媒体上的生物,好人是有好报的。

  但是,不知怎么的,令人寒心的“扶不扶”立即席卷全国!“小学生上前扶起摔倒老太,不料反被敲诈”“一男子因扶摔倒老人被讹,自杀证清白”“女记者趟地五十分钟,却只有寥寥一人动手搀扶”等各式新闻占据了网络论坛的大块版面,想找一个“暖心”的帖子似乎变得有点麻烦,忧郁的看着这些网页,最后带着“一堆死结”关了网页。

  是怕了吗?是怕了呀!怕了。

  尝试着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这些“受害者”,他们又是带着怎样的想法去讹诈好心人的呢……“我只是想……只是想弄点钱治病……没想到啊……”以上是一位“受害者”在得知受害人自杀后时所说的话。是的,谁没有事会去跑到大街上挨冻呢?谁不想享受一下来自家人的温暖呢?他们也许是一群缺爱的人,最后因为不知道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获爱,便采取了一种极端的方法。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呢……

  暂时先抛开这个沉重的话题,请允许我来报告一下我个人的一些小调查。

  对三种类型的人提同一个问题:如果你看到有一个老人躺在路上了,你会去扶吗

  正处于童年时期的孩童a君笑嘻嘻的说着:“扶不动!”

  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b君一脸严肃的回答道:“如果周围有人的话,我可能会……恩,就是这样。”

  进入了更年期的中年妇女c君一脸淡然的飘出了一句话:“清者自清。”

  就以上的情况来看,将要成为社会主要流动人员的青年和祖国未来的花朵都对着这一个问题抱着或“围观”或惧怕的心理。只有知天命的c君才会对这种问题抱着正常的心态。

  但是,这群知天命的人们在将来的某一天也会成为一位老年人,成为新的一批真正需要人搀扶的人民。而a君和b君将会是组成这个世界上的主要人物。

  向他们提出另一个问题:两年前的你会去主动扶摔倒老人吗

  这个问题简直不用思考,连我都会毫不犹豫的说:“当然!”

  因为那个时候天还是蓝的,草还是绿的,扶老人是要受表扬的,“雷锋”还没有成为一种只出没在各大媒体上的生物,好人是有好报的。

  而现在的我们,即使知道这些也会保持着淡淡的“围观态度”。

  终究是有点惧怕了。

  真正的勇士、英雄是无所畏惧的,可惜没有一个城市全是由英雄组成的。

  这真是一个令人难过的分析结论。

  那么,我们还能改变现状吗

  当然!

  请举起你的手,从围观群众中“脱颖而出”!大声的向世界展示人间的公正!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沉默时就沉默。去平静自己的心,去抚慰他人的心,去温暖雷锋的心!去发扬我们的爱心!

  引用春晚的一句话:墙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了了。对于“扶不扶”这一事件,我不服!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最后,@雷锋先生,我知道你一直在隐身。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敬老爱老50字感言

60岁人生感悟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