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书签简单制作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四大名著

  就启蒙意义来说。我觉得《西游记》首当其先。《西游记》中聪明机智、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活泼可爱、憨态可掬的猪八戒,踏实苦干、任劳任怨的沙悟净,还有那温文尔雅、善良天真的唐僧。他们代表着社会上的四种人。唐僧完美型,孙大圣力量型,猪悟能活泼型,沙师弟和平型。但无论是哪一种人,都拥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教会我们如何做人,教我们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告诉我们要学会艰苦奋斗,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邪不胜正。

  当然,谈完了启蒙意义,那么学习意义呢?我觉得就学习意义,而言,《三国演义》应居首位。《三国演义》讲得是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天下割据混战的一些故事,其中主要以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存亡为线索。“古今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早已逝去,但英雄们的传奇故事难以磨灭。都说乱世出枭雄。《三国演义》中就有一位,他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孟德,他的智慧堪比诸葛亮,这未免有点夸张。但曹孟德的确称的上一位智者。从官渡之战便可以看出,官渡之战中曹孟德以不足二十万的兵力将袁绍的七十万大军打得落荒而逃,靠得是什么?我想这绝不是偶然,也并非实有天助,而在于曹孟德看准了形势,他明白人才的重要性,广纳贤才的他让袁绍部下的谋士们信服,致使袁绍部队人心溃散,谋士纷纷出逃投靠曹孟德,而袁绍则不知道一点,他一意孤行,不听取谋士的意见。曹孟德的才气也很高,这一点从《观沧海》、《龟虽寿》中便可略知一二,当然《三国演义》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传奇人物。如骁勇善战、足智多谋的常胜将军赵子龙,神机妙算的智多星诸葛亮,集勇猛、重情义于一身的关羽,当然还有那位扶不起的刘阿斗。唉!逝者已去,只能凭借着书本与他们灵魂对话,也只能凭借着书来对他们进行哀悼。魏、蜀、吴三国争来争去成了一场闹剧,一场最大的笑话,却成就了西晋的建立。

  要说《水浒传》,我觉得就可读性应名列前茅。冲这本书施耐庵的勇气来说,我觉得他真可谓是真英雄。要知施耐庵处在北宋那个朝代,虽然重文轻武,但毕竟不是唐朝。他颂扬农民起义,煽动群众造反。就光凭这一点就能给他判死刑。然而他毅然完成了这名传千古的著作——《水浒传》,书中描写了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嫉恶如仇的黑旋风李逵,重情重义的宋江,也有着智力堪比诸葛亮的智多星吴用,武艺高强的打虎英雄行者武松,还有那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本书以“官逼民反”为线索贯穿本书。最终又以梁山泊解伙,宋江等人赐毒自尽。被朝廷招安后,又被派去攻打本是一伙的方腊等各起义群众。梁山泊死的死、散的散。哀啊!悲啊!

  而至于《红楼梦》,我觉得他教会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就处世意义而言,《红楼梦》应居榜首。但这部以贾、史、王、薜四大家族兴衰史的《红楼梦》我至今没读懂,书中那性格泼辣的王熙凤,弱不禁风的林黛玉,聪慧机敏的薜宝钗,憨趣可笑的史湘云,当然还有那叛逆不羁的顽固子弟贾宝玉,书中最让我痛心的一幕是宝玉另有新欢,林妹妹悲痛葬花,并在痛苦中死去。每每读到此处,不禁失声痛哭。可惜我不能穿越到他的那个朝代,悲啊!

  如果说《西游记》启蒙我成长,那么《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就将我带进这险恶的社会,《红楼梦》则教会我为人处世。

四大名著书签简单制作

中国四大名著读书笔记

  今天,闲着无聊的我在书柜中随意翻找着,突然眼前一亮,发现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者是明代作家吴承恩,便拿出来随手翻翻。谁想到这一翻就一发不可收拾了,里面那精彩的故事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这本书主要写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人公孙悟空,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斗争精神,最受读者喜爱。孙悟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大闹天宫是他的一段光荣历史;后来他参加取经队伍,尽管头上戴着金箍,不能完全自由行动,但他的火眼金睛能够看透一切,手上的金箍棒威力无穷,他始终是战胜妖魔鬼怪的战斗主力,最后得到一个“斗战胜佛”的光荣称号。毛泽东有两句诗“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精辟的道出了这位神猴的本质特点。

  再说说唐僧吧!他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可以说优点缺点很是分明。任何时候,他都不畏艰难险阻并不为名利所诱,一心只想取回真经,这样锲而不舍的精神放到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很多成功者的经验也许就是他的缩影,可以这样说,任何人想要达到唐僧的境界都不是那么容易的,现代社会不像古代那么的封闭,文化与科技的进步使人们的精神与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带进了糟粕和腐朽,在太多诱惑的当今,唐僧是否也能做到气定神闲呢?我们不得而知,但一个人要想取得最后的成功,学学唐僧的这股精气神却是必修的功课,如果不是全身心地向着一个终极的目标前进,而整天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无疑难有作为。唐僧的最大缺点就是过于仁慈,以致于人妖难辨、黑白不分,多次冤枉自己的好徒弟,若不是悟空不计前嫌多次相救,恐怕唐僧早已是妖怪们的盘中餐了。其实对于当今社会,好人固然多,但也要对坏人提高警惕,一个人的成功之路当然要与真正的朋友为伍,唐僧最终能取得真经,与他的徒弟们保驾护航密不可分,但若是分不清敌我而认贼为亲,后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猪八戒呢,他能吃苦,不怕脏,不怕累,憨厚淳朴,没有害人之心,在关键时刻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但他也有许多的毛病:好吃贪睡,爱占便宜,嫉妒心强,好色贪财,喜欢挑拨是非,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他有时耍小聪明,结果反坏了大事。

  三徒弟沙僧,憨厚严谨。他永远服从他的上级,对师傅的忠心程度可真是百分之一百了。他平时很少说话,但是也在为保护师傅而战斗的时候却显得十分勇敢。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寒,他总是毫无怨言的跳着最重的行李走在最后面。对于师哥们,他也十分忍让。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也一样成了“金身罗汉”。他让我明白了:一:只要踏踏实实作每件事,就能到达成功的变。二:最老实的人就是最聪明的人。

  《西游记》中有不少的精彩故事,而我最喜欢的是“三打白骨精”。为了能吃到唐僧肉,白骨精三次装成了不同的人,用花言巧语来骗取唐僧,唐僧就这样被迷惑住了。幸好孙悟空来得快,用火眼金腈识破了白骨精的计,便拿起紧箍棒,打死了妖魔,使它断了灵光。读完这一回,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不能被别人的几句花言巧语所迷惑,要经自己的大脑慎重思考过,才能辨别别人说的是真是假;还有,光看一个人的外表是不行的,要看他的实质,也就是内在是善良还是邪恶。就像百骨精三次都装成了一位看似善良,没有一点儿邪恶的人,可实质呢?她却是个想伤害人的妖精!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读完《西游记》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

四大名著的读书笔记

  在中国四大名著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吴承恩写的《西游记》了。《西游记》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吧!它主要讲了唐僧奉旨去西天拜佛求经,一路上,历尽了艰辛万苦。他还收了几个徒弟,这几个徒弟在一路上都显示了自已的本领。

  在这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和唐僧了,孙悟空的那双火眼金睛特别的厉害,不论什么神通广大的妖怪,他都有能力识别出来。他还会七十二变。这里还塑造了心地善良的唐僧,懒惰的猪八戒,好心的沙和尚。

  唐僧一心向佛,他对徒弟要求严格,每天在辛苦也不忘教徒弟念经,无论什么情况下,他都教徒弟有一颗善良的心。不可有邪念。他们对取经坚持不解,从不半途而废。

  我们应该学习这种为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西游记》给我的启迪非常的大,让我知道了名著的魅力是永恒的,明珠的力量是巨大的,明珠的影响是深远的。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一帆风顺,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只要有决心就能占胜困难,这是我联想到了一个名人名言:困难像弹簧,你弱他就强,你强他就弱。只要下决心去克服困难,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关于四大名著读书笔记

  记得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曾经有一句话说,一个作家的责任不仅在于描述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更在于告诉读者在生活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四大名著自明清问世以来,历受推崇,一方面是因其文采风流引人入胜,另一方面在于它真实反映了现实,“描述生活中发生了什么”。然而如果仅仅以此为标准,四大名著似乎远远不足以超出其它,独步古今,这里头肯定有另外的原因。会不会就如米兰?昆德拉所启示的,四大名著的“致胜”奥秘在于它告诉了我们在生活的背后隐藏的东西?带着这个认识重新去看四大名著,可以发现四大名著几乎囊括了整个社科层面的文明成果,在名著的文本里蕴藏了挖掘不尽的文明“矿石”。以一己之力解析名著,直如“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实是不能为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取一条自己眼力、学力所及的“山道”迈步而上去领略四大名著这座“文明矿山”的无限风光。

  至于才力浅薄兼且生性疏懒如我,既无力也不耐于去构筑长篇巨作,乃借圣人“述而不作”的名义,做个李贺诗中所云的“寻章摘句”的“老雕虫”,将一己之得以札记的形式加以记录,于是有此《四大名著阅读札记》,是耶非耶,无关紧要,见龙于田,聊以自娱试他而已。引诗为证:

  “古道微茫致曲全,由来学术诬先贤。陈言岂尽真如理,开卷徜留一笑缘。”

读书笔记四大名著

  西游记,电视剧版的已是不知看过多少遍了。书,却是给人一种两眼一亮的感觉。书里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得到彰显,生动明了。正义的,好色的,糊涂的,踏实的,都极其真实。

  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先后化身成三个平民,都被孙悟空识破,但唐僧到底是慈悲为怀,在孙悟空“打死”两个人后将他逐了回去。后来唐僧黑松林逢魔,被妖精变成了老虎,这才让猪八戒把孙悟空请回来,师徒言归于好。

  怎么说……我觉得,在一个团队里,需要百分之百地去信任对方吧。如同里面怀有怜悯之心的唐僧,决不让任何一个无辜的生命从世界上消失,再加上他永不会怀疑任何一人的性格,导致错怪孙悟空,同时把自己推进了危险中。尽管如此,他礼貌的特性也帮了很大的忙,因为孙悟空作为“泼猴”,尽管无敌,也是有需要教育的时候的。

  还有,一个团队里需要有一个义气的人。猪八戒虽然又懒又馋又好色,但在请孙悟空回去的时候,他却很讲义气,义激美猴王,孙悟空才答应立刻回去救师-父,猪八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说明了他们师徒情深,有互帮互助的精神。

  整部西游记里,陷入困境时的重要担当救星的人物是孙悟空。也许没了他,取经的事根本完成不了。

  自然还有“负责调解”的沙僧。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独特的任务,都是缺一不可的。

四大名著读书笔记

  在漫长的暑假中,我初读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它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典型,让我认识了在梁山聚义的108名好汉。

  在梁山聚义的108名好汉都是被—迫走上起义道路,这种逼迫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不甘忍受恶势力的压迫而奋起反抗,二是在起义军的逼迫下加入梁山好汉的队伍。这部小说反映了当时朝廷的迂腐,想必作者在写《水浒传》时心中充满悲愤,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才能把水浒人物刻画得如此生动,心理活动描写得如此详细,环境渲染得令人觉得身临其境吧!

  我喜欢花和尚鲁智深的急中生智。他三拳打死郑屠,就在这大祸临头之际,鲁智深一面骂着:“你诈死,洒家慢慢和你理会。”一面“大踏步地”走了。假若把鲁智深换成我,我一定会傻站在原地,任别人把自己抓走的。

  我也喜欢石秀敢作敢为、临危不惧的性格特征。后面卢俊义被绑缚法场,刽子手已举起屠刀,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前来打探消息的石秀大叫一声:“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从楼上跳下来独自劫法常而我就没有这种敢作敢为的精神。有一年我过生日,请了许多小朋友吃蛋糕,吃着吃着,妈妈突然提议让我唱首歌,我却怯怯地摇摇头,心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唱歌哪里好意思埃所以,我应该向石秀学习。

  我还喜欢宋江。宋江在浔阳楼喝酒,说醉话以及在墙上题反诗,表现了他满腹经纶壮志未酬的苦痛。他是借着酒力来吐出心中的不快,也只有在这种沉醉、狂放的状态中,他才能写出如此大胆的诗。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水浒传》的确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

四大名著

  捧一本小说,泡一壶清茶,轻声朗读,细细品味,在清新的墨香与淡雅的茶香中旅行。

  跋涉在路途坎坷的取经途中,聆听着师父的谆谆教导,看着三位师兄弟的嬉笑玩耍,英勇向前,两个闪耀着金色光辉的大字烙在了我的心中:“奋斗!”

  因为有你,我的生活不会平庸。

  驰骋在三国时期的战场上,排兵布阵,奋力拼杀,享受着胜利的喜悦。官渡之战中曹操的英明神武,赤壁之战中孙刘的同心协力,七擒七纵中孔明的大度包容,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的勇猛,义释严颜时张飞博大的胸怀,火烧连营时陆逊的英勇无敌,三英战吕布时的雄壮,挥泪斩马谡时孔明的心酸,孙策周瑜的风流潇洒……这一幕幕似一幅巨大的画卷,缓缓展开,定格在我的心中。

  因为有你,我变得谨慎善思,懂得了博爱宽容。

  坐在梁山泊的忠义堂内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劫富济贫是他们亘古不变的宗旨。

  宋江、吴用、武松、鲁达、林冲、花荣,一个个好汉由远及近,越发清晰。他们虽死,精神永存。

  因为有你,我疾恶如仇。

  驻足于大观园中,看时事变迁,悟世俗人情,听黛玉悲歌《葬花吟》、《菊花诗》,赏宝钗的《螃蟹咏》、《海棠诗》。观贾府胜衰成败,见证“富不过三代”的历史经验。宝玉、宝钗、黛玉、元春、探春、迎春、惜春,这些人中龙凤的生死存亡,祸福转化,昭示了曹雪芹对清朝末代政权统治下的权贵们的由胜入衰的深刻理解与憎恶。也表现着封建统治下对男女青年纯真感情的扼杀与摧残。宝、黛的悲剧发人深省。

  因为有你,我明白了封建制度的丑恶。

  四大名著,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因为有你,我的生活更加美妙,我的生活更加充实。

四大名著

  我读《西游记》,对立面的人物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唐三藏的优势是西天取经的信念很坚定不移,无论道上碰到是多少艰难,他都一往无前,从来不胆怯。他靠这类精神实质危害着他的弟子们,一起协助他获得经书。但唐三藏也是有缺陷,他不辨真伪,非常容易听信他人得话,結果一直受骗上当,要是没有悟空,他很有可能早被大伙食用。

  悟空的特性是本领大,一路除妖全靠他,他很忠实,又爱憎分明。可是他脾气气,不服气教导,常常惹祸,例如推翻人参果树,因此 老师傅给了戴了个金箍。

  猪八戒是个懒虫,嘴馋又嗜睡,一遇到困难就想解散,回高老庄娶妻。但猪八戒在西天取经的道上也免不了,唐三藏和悟空闹别扭,一直他把猴哥请回家。

  沙僧仿佛没有什么本事,一路上就看他挑个重担,战斗时也只有打好多个小妖精。但沙僧办事最用心,要是没有他,有谁可以安全性地把重担挑到西天呢

  正由于拥有唐三藏的坚定不移信念,悟空的本事高强度,猪八戒的八面玲珑,沙僧的尽职尽责,师生们共同奋斗,才总算获得了经书。

  读过这本书,我都懂了一个大道理。每一个人都是有优势与劣势,我们大家一同去做一件事,只需可以把大伙儿的优势显现出来,把缺陷控制住,就能集大伙儿的能量,把事儿搞好。

四大名著

  少年

  富于幻想的年龄,于是爱上了西游。

  向往七十二般变化的能力,向往长生不死的境界,向往烟缭雾绕的仙庭。各色多彩的人物,各具特色的地域,奇怪的装束,异样的风俗,由唐僧四师徒带领着,去环游世界。于是少年们爱不释手。

  唐僧的善良,悟空的机智,八戒的世故,沙僧的耿直,少年们点头称善。外表美艳内心毒恶的女妖,兴风作浪残害生灵的男怪,少年们嗤之以鼻。于是明白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西游,划清了美与丑之间的界限,在少年心中种下善良的种子。

  青年

  热情洋溢的年龄,于是爱上了水浒。

  年青,凭一腔的热血,他相信可以将一篮种子培育成一片森林;他相信可以将一个沙漠变成一座绿洲;他相信可以让一滴雨露发展为一场暴风雨!正如林冲在山神庙的大吼,正如宋江在阎婆惜相逼下的大怒,正如鲁达为金氏父女出头的大气。于是青年们热血沸腾。

  顶一腔的热血,总难免碰壁。于是想起梁山之败,想起李逵之死,想起吴用之悲。然后才明白事事不能尽如人愿,才明白不是硬闯就能摆平一切,才明白应多多学习,积累经验。

  水浒是青年的导师,让青年看清世界。

  壮年

  成熟懂事的年龄,于是爱上了三国。

  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灵巧多变的处事之道,正是壮年生活的写照。于是渐渐读懂了诸葛多才多智的回天乏术,渐渐读懂了曹操奸诈多疑的必要必须,渐渐读懂了关羽重情重义的可叹可悲。

  看过了孔明借箭,看过了曹操献刀,看过了关羽之死;然后才明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才明白物是死的,人是活的;才明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三国,社会的写景,让壮年人难以割舍。

  老年

  心平气和的年龄,于是爱上了红楼。

  曾经不喜欢黛玉的哭哭啼啼,不喜欢宝钗的装模作样,不喜欢宝玉的风流多情;曾经痛恨王熙凤的心狠手辣,痛恨贾琏的好色滥情,痛恨贾政的专制虚伪;曾经为秦可卿年轻而亡而泣,为湘莲尤二姐之喜事成丧而悲,为迎春误嫁受虐而哀……

  老来,才发觉黛玉之苦,宝钗之乖,宝玉之哀,不免连连慨叹。又明白了熙凤八面玲珑之聪,贾琏见色起意之性,贾政位高言重之权。于是只是慢慢品味可卿之美,慢慢思考湘莲之心,慢慢回想迎春之命……

  品红楼,一遍又一遍,再无喜欢再无忧,只是默默点头,微笑。

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这可谓是我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但是之前网上有学者发表声明,说四大名著并不适合孩子阅读,因为四大名著所涉及的背景很多是虚无缥缈的,甚至有的充满了“阴谋诡计”、“色空幻灭”,在他们看来,四大名著给孩子阅读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的确如那些学者所说的那样,作为名著,的确有不少地方并不适合孩子的阅读,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有绝对的完美,总会是有这样那样的瑕疵,四大名著之所以能够作为经典被传承下来,就是因为它们凝聚了那个时代智慧的结晶,承载了丰富的时代内涵。

  因此,我们应该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得出更为积极的理解。因噎废食的故事可不能够在四大名著的身上发生,瑕是不会掩盖玉的光芒。阅读四大名著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要引导孩子去关注经典中那些正面积极的内容。孙悟空的勇敢果毅、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宋江的仗义情怀、林黛玉的才气俱佳,这或许才应该是我们要从名著中学习的东西。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叠衣服的收获和感受

军训整理内务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