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的感悟和启示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霸王别姬读后感

  正因为虞姬的自刎,才使末路英雄西楚霸王的悲剧更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我分明看见那个早晨的阳光刚刚照亮山头。她就用剑那么轻轻地一抹,那喷薄而出的鲜血便如同灿烂的朝霞映红了半边天空。她便慢慢的倒下了,倒在满是鲜花的江畔。她在耀眼的阳光照耀下像羽毛般轻飘飘地漂浮起来,融入了那片霞光里。好像空气一样慢慢散开去,长留在这片山水间了!只有那血红的朝霞还在东方的天空绽放。

  我突然明白项羽为什么宁死也不肯再过江东。因为他的心已随她而去。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虞姬已经走了,他一个人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那一刻我看到他的心碎成一小片一小片···

  我不是霸王,也没有虞姬。这些都只是我梦中看到的情景。那她是谁呢?也许只是邻家的女孩,也许是为了殉情才自刎的。也许她就是虞姬的后世?我为何如此伤心?难道我的前生真的是西楚霸王?我眼睁睁的看着她引剑自刎却无能为力,又怎能不心碎呢

  醒来泪水早已湿了枕巾,胸中好像堵了什么东西。

  难道这是对我的预言吗

霸王别姬的感悟和启示

电影《霸王别姬》观后感心得体会

  写在前面: 特殊的时代,特殊的情感,似乎注定了结局的不完美。蝶衣始终在追逐着他的梦,虽可悲可叹,如此风华绝代,亦可敬也!

  电影《霸王别姬》描述的是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长达50年的故事。故事里有爱、有情、有恨也有怨。以动荡的时代为背景,娓娓道来了三个人不一般的情感历程。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同时爱上了另一个男人,程蝶衣、段小楼、菊仙。三个人,两段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个悲剧。以我之见,蝶衣与菊仙爱上的是同一个人,亦不是。蝶衣爱的是那个师兄演的霸王,菊仙爱的,是段小楼。

  蝶衣,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一句词便是“小尼姑年芳二八,正青春被师父消去了头发,我本是女娇儿,又不是男儿郎”在很多人看来,他从此时起,便将自己当做了一个女孩,实则不然,他是将自己当成了虞姬。在他的生命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一共有三人,第一便是他的师兄段小楼,第二便是他从未承认过的嫂子菊仙,第三便是他收养的孩子小四!

  师兄,是众人所指他所爱恋的对象,可是非也,他爱是的并非他的师兄段小楼,而是西楚霸王项羽,由于师兄童年的庇护,所以他的师兄一直在他的心里扮演的都是楚霸王的角色!但是,他却忘记了,他的师兄是人,一个拥有七情六欲的凡人,而并非力拔山河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

  其实,当他的师兄去喝花酒后他就开始明白这一点了!但是,他不愿相信。他一直认为,童年的感情能让他阻挡住师兄的七情六欲!他想依靠戏剧的精神挽留住师兄,让师兄一直扮演终究心中霸王的角色!于是,他对师兄说:我想让我跟你唱一辈子戏,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当然,在整部电影中,他一生都在为此目标而奋斗!由此可以看出他爱上的是京剧,是霸王,而非现实里的师兄!他对京剧已经达到疯魔的地步!

  而菊仙将他的师兄从霸王变为了段小楼!所以,他的一生中从未叫过菊仙嫂子,最多都只是菊仙小姐!可是他不曾知道,在他的一生中,最了解他的人却正是他最痛恨的菊仙!菊仙知道他爱上了段小楼扮演的霸王,所以,她极力的反对段小楼与他演戏!

  文化大革命时期,他身边的养着的一条毒蛇已慢慢长大!那就是小四,小四是将他从戏剧拉回现实的主要人物!也正是小四让他发现了,霸王离开了他这个虞姬还有别的虞姬!于是,他问了师兄一句:虞姬为什么要死?这句话师兄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他不疯魔,不成活!因为在他师兄眼里,戏剧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在他眼里,生活只是戏剧的一部分!也是这一句,为后面他的自刎埋下了伏笔!

  在段小楼的批斗大会上,段小楼的霸王脸谱被画花,而他却不顾红卫兵的逼威去为段小楼钩脸,因为在他眼里,霸王是不容玷污的,霸王是最神圣的!由此亦可以看出,他爱上的是霸王而非段小楼!

  直到揭发大会时,段小楼忍受不了红卫兵的折磨,跪下求饶,他恍然大悟,师兄永远也无法变为京剧里的霸王!他痛心长啸,梦破灭了,他心中的楚霸王消失了,那么他自己也只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了!也正是段小楼的屈服,菊仙也绝望的自杀身亡!

  当一切风雨都平息后,所有人都消失了,舞台上就只剩下了霸王与虞姬!师兄老了,再也唱不出霸王来了,而蝶衣的心也死了,因为自己再也不能从师兄的身上寻觅到霸王的身影!于是,师兄唱到:小尼姑年芳二八!他回唱道:正青春被师父消去了头发!师兄:我本是男儿郎!他回:又不是女娇儿!当他自己听到这一句时,才明白过来,自己不是虞姬,这世界上早已没有虞姬!自己的一生是如此的悲剧,未曾找到自己的霸王,而却唱了一辈子别人的戏!于是,他选择了拔剑自刎。

  特殊的时代,特殊的情感,似乎注定了结局的不完美。蝶衣始终在追逐着他的梦,虽可悲可叹,如此风华绝代,亦可敬也!

观霸王别姬有感

  霸王别姬叙事紧凑,环环相扣,节奏合理,不拖拉,我觉得很好看!

  本片用社会的发展促使人性的改变,用人性的改变,完成命运的不同故事情节和李寻,遵循因果,以时间顺序的叙事顺序,层次清晰,不冗长,描写手法自然不做作,在时代的刻画方面,既符合当时社会背景,又能体现历史的沧桑感。

  电影中光的特效运用的很出色,电影开头就是用光线渐暗的方式把观众拉回旧时代!在小楼结婚时,喜庆的色彩与伤心绝望的蝶衣,处于黑暗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人物内心,感受精神状态与气氛,电影音效与配乐方面也是极佳的,电影中多次出现的叫卖声,反映了人物紧张局促不安的心理状态,电影的配乐营造了大气恢宏的气氛和中国典型文化的格调,电影中演员的造型方面也非常考究,符合时代特征的服饰道具等,更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程蝶衣和段小楼的经济,精细造型!段小楼有一套京剧行头,程蝶衣有四套。这五套行头,无论是法官服装配饰还是妆容,都十分精致,突出中国京剧的特征,使人看起来赏心悦目。

  总之,《霸王别姬》是一部极具视听之娱,又能让引人深思的好电影!

观《霸王别姬》有感

  面对楚汉争霸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虽然项羽最后失败了但是我还是喜欢项羽的。

  就像李清照说的“生亦豪杰死亦鬼”,想想当初霸王举鼎,破釜沉舟。楚霸王是何等的豪气云天,虽然吴江一别,但西楚霸王仍然是西楚霸王。其实我特别想项羽能回江东东山再起,但是想想项羽是何等的英雄气概,他又怎么会抛下八千江东子弟而独身离去,于是他依然自刎去乌江边。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杜牧也曾感慨,可惜时光不再,杜牧不能回到当初为项羽身边谋臣。就像大众说的“不是项羽不肯听亚夫范增的良言,而是项羽的豪气不惧怕刘邦的阴险,就算项羽死了那是他成全了大汉的大风起兮云飞扬”。

  如今很多人对项羽刘邦褒贬不一,我感觉项羽挺成功的,至少在古人眼中他也在史记的帝王一册之中。这是很多诸侯或者争霸天下者所没有的待遇,这也是我对项羽喜爱的原因。

  想想杜牧,李清照的话我也深感同身。

观电影京戏《霸王别姬》有感

  写在前面:京戏《霸王别姬》是一出悲剧,它悲在不离不弃、悲在英雄长逝、也悲在霸王本可以活,却自己结束了自己生命。

  《霸王别姬》是一出悲剧,讲的是楚霸王项羽与虞姬的故事。霸王与刘邦作战被围,且战且退,霸王乃是盖世的英雄,在被重重包围的情况下仍凭一己之力与汉军作战,破围、崭将、赍旗,但寡不能敌众,终被刘邦围在垓下。这时四面响起了楚歌,霸王与众将士以为刘邦占了楚地,顿时无心恋,战将士四散奔逃,就省下虞姬与霸王的座骑乌骓马伴随霸王左右。

  前是乌江,后有追兵,霸王仰天长叹:“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江中游来一叶扁舟,驾船的老翁有意救霸王一命,霸王誓死不肯过江,言之无颜见江东父老,言巴,将乌骓宝马赠于老翁。虞姬最后一次为霸王斟酒、舞剑、放歌,然后拔出霸王身上的宝剑自刎。霸王怀抱虞姬见追兵已到,便对敌军将领说:“刘邦悬赏千金取我项上人头,来来来,我赠与你。”说完亦拔剑自刎。

  京戏《霸王别姬》是一出悲剧,它悲在不离不弃、悲在英雄长逝、也悲在霸王本可以活,却自己结束了自己生命。

  宋代词人李清照有诗云: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霸王别姬》的故事一直以来为人们所传诵,霸王的豪情、英雄气概为人们所崇尚、追求。所以京戏《霸王别姬》就成了一出名段,名段自然少不了名家啊,程砚秋与杨小楼就是其中演义的最为经典的一对,然而他们已然成了电影《霸王别姬》中“程蝶衣”与“段小楼”的人物原形。电影《霸王别姬》是导演陈凯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作品,以时间顺序为线索,讲述了“程蝶衣”与“段小楼”两个梨园行里师兄弟的成长过程及人生轨迹。

  电影里“程蝶衣”的娘是青楼女子,这个开端似乎也预示着他与生惧来的女性情节,由于他对自己的性别产生混淆,他总是将《思凡》的戏词唱错,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话语不多,沉稳内向,感情细腻的小豆子(程蝶衣的小名)。程蝶衣与师哥段小楼感情甚佳,在初到戏班学戏的时候,便与师哥小石头(段小楼的小名)有了几次情感上的交流,一次是进戏班的当天晚上,师哥给了自己铺盖。一次是师傅帮小豆子拔筋,小豆子痛苦不堪,师哥小石头帮忙偷懒被师傅发现挨罚,三九天顶着冻成冰的水盆子跪了一天,等罚跪结束后快动僵的小石头回到房子,小豆子将他拉进自己的被卧,用体温给他焐热。在戏班学戏是痛苦的,一次小豆子偷跑出去无意中赶上当时的一个名角儿唱堂会,看见成角成名后的气派,小豆子回到戏班发奋用功,终于赶上戏院经理那爷来戏班挑人,被选上与师哥小石头给老太监黄公公唱戏贺熟,两人合唱《霸王别姬》一唱成名。

  于是与师哥合唱《霸王别姬》便成了“程蝶衣”的唯一追求,这使他更加的模糊了自己的性别,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师哥“段小楼”的迷恋,他开始混淆舞台与生活的关系,将自己演义的虞姬感同身受。由于他在舞台上对虞姬的把握达到了最佳状态,得到了梨园行当中戏霸“袁四爷”的欣赏,袁四爷是一个戏痴,在师哥段小楼迎娶青楼女子菊仙后,“程蝶衣”愈发的感到失落,便与袁四爷交往以保持住自己的艺术追求。影片到这里时,一个戏中霸王的“虞姬”与一个生活中霸王的“虞姬”向遇,我们看到了矛盾的开始,在以后的时间中,这条矛盾主线陆续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同时又在各方的努力周旋下没有爆发。

  直到文革时期,在这之前有一个镜头值得细细品位:当红卫兵将“段小楼”绑着批斗的时候,身穿着华丽的虞姬戏服的“程蝶衣”突然冲了过来,俯下身子为师哥画脸,这一刻“程蝶衣”的脸上神态自若,淡定异常,与周围画面中喧嚣、滑稽、嘈杂的斗争场面产生强烈的对比。我相信在他心里也是一样的心如止水,因为他已经将眼前红卫兵揪斗的场面看作是戏台上前有乌江,后有追兵,四面楚歌的垓下,他要做的就是像戏里的虞姬最后一次为霸王斟酒、舞剑、放歌一样为自己的“楚霸王段小楼”画脸。但,现实又一次出乎于“程蝶衣”的预料,红卫兵的揪斗不同与四面楚歌的垓下,师哥“段小楼”也不是真正的楚霸王项羽,师哥“段小楼”不忍被斗,也没能像霸王一样为自己保存颜面拔剑自刎。反而疯了似的揭发“程蝶衣”的种种“罪行”,“程蝶衣”怔怔的瘫坐在地上,终于,听见师哥揭发自己性别趋向问题时,矛盾终于最大一次爆发了,“程蝶衣”对毕生的艺术追求感到失落,感到怅然,终究明白戏词总归是戏词,现实总是现实。

  影片里还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段小楼”发脾气的本事是往自己脑袋上拍砖,戏班时就是这样,从天桥卖艺的那次拍砖到在青楼替菊仙出气的那次拍砖,在后台教训伪军的那次拍砖都屡试不爽,直到文革时期,在红卫兵的面前,拍砖似乎不那么灵光了,满头血砖还没有碎。而“段小楼”的个性随着这几次事件都在改变,变的不那么见棱见角了,变的妥协了,变的没有了。人就是在这一次次命运的撞击中瘫软下来的,瘫软的同时也忘记了曾经的坚硬,于是一次不如一次,最终软到让人大跌眼镜。

  在十几年后的剧场里,多年未相见的“程蝶衣”与师哥“段小楼”重新排练起《霸王别姬》这出戏来,这一次,“程蝶衣”终于在戏中假戏真做,拔出师哥“段小楼”的宝剑自刎,《霸王别姬》中的虞姬与霸王终于相别,现实中的“程蝶衣”也终于如愿以偿的为师哥“段小楼”从一而终,只是不知这一别是出于爱,还是出于恨,是出于戏,还是出于情。

  电影《霸王别姬》也是一出悲剧,它悲在世态炎凉,悲在人生如戏,也悲在世间的沧桑对人本性的折磨。

  但,这两出本身却也不是悲的让人撕心裂肺,让人肝肠寸断,让人痛心疾首,让人郁郁寡欢,可不知怎么了,看完之后却是无尽的哀愁。

  我想,哀愁在于京戏《霸王别姬》让人对霸王的英雄气概,盖世豪情有着无限的景仰与膜拜,哀愁在于电影《霸王别姬》告诉我们,即使是在戏台上演义霸王的“段小楼”也仅仅是个凡人,平凡的即使在生活中遭遇“四面楚歌”的时候也只能妥协,也只能将“汉军”聒噪般的“楚歌”硬生生的听下去,却不能像戏台上的楚霸王项羽一样突围、斩将、赍旗,一样为自己留得尊严。

  而无尽哀愁的原因正是两者间的差距,就是:当我们遇到生活中的“四面楚歌”的时候能不能,敢不敢像霸王一样的“全身而退”?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悲剧性的问题,但还好它告诉我们:“差距中的悲剧,或许才是真正的悲剧。”

读“霸王别姬”有感

  风,吹得更烈了。

  再大的乌云终究会被阳光穿射,再黑的夜晚,总有一天会满月挂在天边。

  只因汉军心计多谋,无法猜透其中的诡图,误入汉军的圈套之中。

  今夜,又听到四面楚歌。你可否知道,这正是汉军所设的一个圈套?军营中的将士早已军心涣散?罢了,罢了,你起身望向帐外,任凭风雨吹打着你历尽沧桑的面颊。

  你举杯饮酒,泪水在心中流淌,回想过去,为了得以胜利,让将士们破釜沉舟;回想曾经,攻破函玉关的各个战绩;在南北站的赫赫声威。而如今,你大势已去,众叛亲离,满腹的苦水却不知向何人倾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面对与自己曾经驰骋沙场的名马和依依相随的美人,你潸然泪下。

  然而美人为了不再成为你的累赘而自刎。你最终又选择了突围,你是否想过,突围面临的只有死亡。

  你有幸在乌江遇到亭长,而你的选择却是死亡。凝眉成丰碑,决然如刀锋。你大步迈向了汉军面前,你的鲜血染红了那片蓝天。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我吟诵着诗歌,任泪水随风飘洒。

  你那坚定的身影,被大地深深地刻在记忆中,是失去江山的悲恨,还是对楚国的失落,都成为了我心中永不枯朽的丰碑。

读《霸王别姬》有感初中作文

  题记:“在这个拼爹的年代,还能有幸读到‘虞美人’。我被这惊动玉皇大帝、地狱神仙的故事深深打动,原来这世上,还有如此痴情的女子,大丈夫似的男子。至如今的2012年,还能寻求如此的爱情吗?——摘自日记本

  记得许久前曾背过一首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当时,只知道这是一个落魄的君王李煜作的一首诗,叫《虞美人》。当时只是傻傻的背诵这首诗,殊不知诗中所蕴含着诗人对亡国的悲凉。这首诗后被传到宋太宗耳里,大怒,将李煜毒死了,至今我都不明白为何要将这么一个感性的诗人赐死?书中记载到:“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瘦腰。”我想,这个“瘦腰”便是虞姬吧。“虞兮虞兮奈如何?”是项羽所作《垓下歌》中的一句,我想:千杯悲歌一曲,恐怕也远不够对虞姬的情意……“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乃虞姬吟曲,我一直这么想:“虞姬定是在自刎后死在项羽怀里的,她一定是幸福的死去的,因为她钟爱追随一生的男人,给了她足以用一生来殉的勇气。是的,虞姬用一生殉了一个男人。西楚霸王-----项羽,那时一定是仰天长吼的悲壮,因为他堂堂楚霸王竟然连自己的爱姬都保护不了。爸爸曾让我看过张爱玲的杂文,里面依稀记得有一段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啊,假如他成功了的话,她将得到些什么呢?她将得到一个“贵人”的封号,她将得到一个终身监禁的处分……他们会送给她一个“端庄贵妃”或贤穆贵妃的谥号……”

  我想:“还好,刘邦比项羽早了一步;还好,项羽兵败了,我才能看到如此绮丽哀转的故事,否则,虞姬只是平淡的成为万千佳丽中的一个,在深宫里渐渐老去,或是像班婕妤一样悲画扇。所以,虞姬是幸运的,她在人生中遇见了楚霸王,或爱,或死。”在这里,写下我对虞姬的感想,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如果我是虞姬,我有勇气吗?”……曾看过的影视剧里,男或女,拿把剑放在脖子上,一闭眼,一转身,一扭头,衣抉飘飘,缓缓倒地。一连串的动作,是极美极美的自杀方法,像一段舞蹈,烟花飘然般。见网上的朋友这样评价剧中像这样的一串动作:

  “这样结束自己的人,一定是完美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结合。”虞姬一定不是独活的女子,因为她太爱了,就融入生命了,一方死了,另一方,活不下去。

  看《胭脂扣》,袁永定与楚楚在街头走着,袁永定问楚楚:“你会像如花那样为我死吗?”楚楚断定的说:“不会!”接着,她问袁永定:“你会像十二少那样,跟着如花死吗?”“不会!因为她太强烈了,我受不了!”袁永定的回答也很果断。他们听着彼此的回答,都哭了。这个时候才会懂得,如花是怎样的爱;我也会懂得虞姬是怎样的爱……

观《霸王别姬》有感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霸王项羽,一代枭雄者也。美人虞姬,皓月皎容者也。历史的车轨,清晰可见。可在由张国荣饰演的电影《霸王别姬》中,虞姬似乎少了那份果决,多了一份执念,对霸王“段小楼”从一而终的执念……

  京剧《霸王别姬》,成为后人缅怀霸王的寄托,而由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因嵌入了时代的痕迹后,又拥有了另一番风韵。“不疯魔不成活”,看似是执念,其实换个方面思考,执念化执着,又有何不可

  程蝶衣,一个可以用“传奇”二字来描述的伶人,他是人们眼中的程老板,亦是虞姬,活在那个动荡时代里的虞姬。心中的执念,让他能够活下来。活得艰辛,却也如“蝶”般给人带来惊艳。这样想想,执念,也可以化为执着,于刀山火海中走出一条血路,于蛮荒之地开辟一片绿林。

  圣地亚哥,整整83天未曾捕获一条鱼,哪怕是一条小小的沙丁鱼。于是乎,当他选择出海去捕鱼时,村子里的人是嘲笑他的。是什么让他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坚持去出海捕鱼呢?我想应该是他心中的执着,那敢为梦想付出的执着。不负所望,圣地亚哥的出海让他打到了一条大鱼,很大很大的鱼,一条能令他的捕鱼生涯为之“闪光”的鱼。“一个人,你可以尽可能的打败他,但绝不能打倒他。”执着一回,别辜负了生命的美好。

  “不疯魔不成活”,是段小楼经常对程蝶衣的评价。依我之见,它很好地表达了一个人对人生的追求境界。敢为心中所想,付出所能。谁能说居里夫妇在进行提炼镭的过程中,没有过彷徨与迷茫呢?执着,此刻便成为了他们的坚持下去的动力。

  回顾历史长河,可以窥见众多的历史人物,或多或少身上都留有执着的烙印。大禹治水十几载光阴,张衡夜夜研究浩瀚星辰,司马迁几十年如一日修撰《史记》……

  古人尚如此,我们待若何?执着,是一种力量,执着,更是一种希望。在浮浮沉沉的人世里,带着执着,随时间的旋律舞动,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更好的属于自己的生活,活出精彩。戏里戏外,亦是人生。程蝶衣的人生,我们不能去复制。但我们可以将他那份执念,化为执着,以此为矛,活出自我。

  执念是过分的执着,我们的人生想要的不过是适当的执着而已。倘若心有执念,将其化为执着,又有何不可?心怀执着,未来可期。

读《霸王别姬》有感

  他与她的故事传为千古美谈,他与她是不朽的传奇,她与她这千年来在戏文间唱了一遍又一遍,他与她彼此深爱却终究离散,他是英雄,她是美人;他是君王,她是红颜;他是相公,她便是娘子。

  李清照为他著下“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千古佳句,李白也为他泼墨挥笔写下“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更有王安石在乌江亭为他题下“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的豪言壮语。

  而她漠然的望着帐外无边无际的白色大军,那就是汉军的十万屯兵吗

  他并肩立于她身旁,“怕吗?”他语气温柔得若那连绵乌江之水。

  “不怕。”她答得坚决,有他并肩,有甚可怕

  突然,周围响起了阵阵哀怨、低沉的歌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他手一抖,这是……这是楚歌!

  他立马撤回营帐内坐下,莫非……莫非西楚已然失陷?不可能,这不可能,他举杯饮酒唱起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她笑得凄凄楚楚,泪凝于睫却不肯落下,她轻轻和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她起身为他献舞一阙,她红衣似血,滴滴淌进他心坎。

  她不怨他,翩翩起舞间她一如往昔般温婉动人,她举头以盈盈秋水之眸望向他赤眼,依依凝望,她愿记住他面容,即使她踏上了奈何桥喝尽了孟婆汤也不忘他的容颜,黄泉碧落,她自是无怨无悔,她只怕世间独存他一人,他,可会寂寥?可会,念她

  她掩面停步,轻叹一声:“罢了。”他望着她漆黑如墨的瞳孔,竟再也说不出话来。

  她一袭红衣,折腰盘旋间恰似风中残蝶。

  他敛眉垂首,忆起初遇之时,她单纯娇艳的笑脸,吴中三月,青云照雪,斜阳疏竹。

  当年他纷乱的马蹄声打断她艳冠天下的舞蹈,从此她不遇项羽误终生,一遇项羽终生误。

  蓦地睁开眼,眼中只余她舞步轻点,这一阙舞蹈,她愈发凄美,竟胜似那初遇之时,只叹息他已非当年的英气逼人,她亦不若当年的楚楚动人。

  她缓缓立于他眼前,却只及他胸前。第一次,他发现她竟是如此娇小脆弱,如此,易碎。她轻柔的执起他手,低声语道:“天涯思君,终不可忘,共此明月,如隔参商。昆山何阔,弱水何长,承君此诺,但守天荒。”语罢,她抬头痴迷地仰望着他,突地嫣然一笑,月光映在她明媚皓齿的脸上竟巧璨如花。他看得呆了,愣愣然不知所措。

  她却趁机疾速俯身拾起断剑,微微一笑,狠心绝决的扬起剑锋,顺势刎向自己的雪白的薄颈,她动作优雅,自始自终望着他笑,霎时,殷红桃色的鲜血如蔷薇般开满她沉鱼落雁的脸。她轻轻回首,似要把他刻进脑海里,过世不忘。

  他惊愕地望着她,忘了阻止,忘了救她,此时他的心竟是从未有过的颤抖,原来,他是如此深爱她,原来,他是真的不舍她。

  她幽幽一笑,苍穹红尘她已踏遍,无怨无悔。

  她流着眼泪对他叹道:“妾身不悔,夫君快走…走啊!”

  良久,他跪坐于她身前,他不走,他要陪着她,他为她落尽了此生所有眼泪。

  这辈子,他是金戈铁马的西楚霸王,他是气吞山河的万人首领,他是惟我独尊的不败君王。他却终是为她落尽了一生缠绵的泪,他痛哭气绝,他抱着她的尸体不愿醒来。

  许久,他仿佛从噩梦中解脱般,默然痴笑,此生谁料,美人三千笑,竟是最后一笑,最为骄傲?若是当年,若是当年……若他不曾遇见她,她这一生,该是何等的繁华,若他不曾带她走,她又何以至此境地?她该是……怨他的吧?承君此诺,但守…天荒吗?如果他不是西楚霸王,或许吧,或许他也会在乌江畔为她颂起江东民谣,或许他也会陪在她身边看云卷云舒,等夕阳日落吧。可惜,只因他是西楚霸王,他是项羽,他便无法给她安定的生活。

  他毅然拾起地上断剑,抹去剑上她鲜血盛开的朵朵繁花,指尖仿佛还存留她最后温热的呼吸,他冲出营帐,转身看向身后残旗遮盖下的漫天硝烟,任那狂风猎猎将他的黑色披风席卷。

  他牵起乌骓,怀中紧抱着她的尸身,率八百将士东向乌江,乌骓马往日振奋人心的啼叫此刻竟如此令人绝望,他默默的擦去眼泪,闭眼止步,脑海中仅存于她,初次相遇她的绝舞,尔后她的相随,她逐渐老去的容颜,她给他的,是倾其一生也还不起的这份浓情厚意。

  这一路,桃花绽放的盛景她与他共赏过;这一路,异域风情的妩媚她与他共踏过。

  这一路,血流成海的战场她与他共赴过;这一路,白骨森森的尸山她与他共离过。

  这一路,她陪了他这么久,刀光剑影下她的坚定是他以一敌百的信心。

  这一路,她终究还是先行了半步,任是烽火狼烟万箭齐发他们都不曾放手,怎么,她还是先走了吗?那,再等他最后一次,这一次,他一定不会放开她的手。

  她不知,这一世,他不负天下苍生,却唯独负她一人。

  他将三千宠爱集她一身,自是怜若瑰宝,又怎舍她黄泉路上孤苦伶仃?等他来陪着她罢。

  她是倾国倾城的虞美人,他是名垂千古的楚霸王。

  他与她,自成一段佳话,无须外人多作评价。

  他与她,是令人望而生畏遥不可及的千古传说。

  他与她,是遍地荒芜间牢不可破的柔情满溢。

  他与她,执手立于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

观《霸王别姬》感想

  初次产生想观看霸王别姬的念头是缘于一首歌,更确切地说,是缘于一句歌词:你演的不是自己/我却投入情绪/弦索胡琴不能免俗的是死别生离。那首歌是黄阅为纪念张国荣唱的《折子戏》。

  影片中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悲剧命运便是因戏而始。你无法想象蝶衣承受过怎样的疼痛,那个雪花纷飞的冬日,母亲为能将他卖进戏园子,可以剁掉他多余的一根手指,最终母亲又是以那样毅然决然的方式离开,没有丝毫留恋,我想,那时的蝶衣在哭过之后大抵已是绝望了,所以后来即使师父将他打得皮开肉绽,他也是不哭不闹,更不求饶。那时的蝶衣,或许骨子里还存着一股倔强,总是在唱到《思凡》时将“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唱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每次都会遭到师父一顿狠打,小蝶衣忘不了自己是男儿身,可是又不得不学会忘记自己的男儿身,而这又成了他情感悲剧的开始。

  少年的蝶衣叫小豆子,而张丰毅饰演的段小楼那时叫小石头,他的师哥。纵观整部影片,蝶衣一生所拥有的爱与温暖只来源于一个人,少年的小石头给了他人生的第一缕温暖,所以,当看完他的一生,他对段小楼的别样情感便不难理解了。多年后,当年的小豆子和小石头已是誉满京城的名角虞姬和霸王,在戏台上,他们一次次演绎千年前的生离死别,也只有在戏台上,段小楼才是他的霸王。只不过,千年前的故事,是虞姬被动地相离,而落到这出戏里,却成了姬别霸王,蝶衣到最后才明白,他所等的那个霸王,并不曾与他一同来到这世上。

  《霸王别姬》本是一幕历史逸话,而在这里,它演变成一段梨园的血泪,一缕梨园的风气,一幅时代的画卷,一个历史的烙印。整个故事时间跨度逾半个世纪,毫无疑问,时间是一场洪荒,它带走了蝶衣对师哥的梦,那个梦应该是少年的小石头,而不是后来的段小楼,可那时的蝶衣还不明白。师哥跟一个女人走了,而且那个女人还是一名青楼女子,京城名妓。当蝶衣看到菊仙的第一眼,他是有恨的。青楼,那是他生命开始的地方,更是他一辈子最痛恨的地方。但是,菊仙却是影片中的另一个悲剧人物。可以说,遇见段小楼,是她一生的救赎,却也是她一生的劫难。对段小楼,她为他洗去一身风尘,她赌上自己所有的爱与信任。她寻求的只是一份安稳的生活,平平安安,相夫教子,那是她对余生的梦,而段小楼,给了她对这个梦的希望,却在最后摧毁了她的梦。

  只是,时间的步伐太快,新中国成立,然后文革。此时的程蝶衣,守着传统京剧,算是为戏而痴了,他在舞台上的戏里无法挣脱,是过于留恋那里的虞姬与霸王。蝶衣在故事里一直都是一个活在梦里的人物,当他的梦醒了,他的故事就结束了。而段小楼,抛去霸王的面皮,终究不过是一个俗人,危难之时,担当不起,他可以出卖兄弟,可以将心爱之人送上绝路。当段小楼在那么多人面前喊出一声声“我不爱她”时,从菊仙眼里,我看到的只有绝望,那一瞬间,她小心翼翼经营的世界轰然倒塌。也许,她可以忍受众人的鄙薄,但唯有一人,她承受不起,所以她选择了死亡。

  自始至终,懂蝶衣的人只有一个,那便是袁四爷,他曾送给蝶衣一把剑,那时的他万万不会想到后来的蝶衣会用它结束自己的生命。只是,他终究不是蝶衣的霸王。或许,在段小楼当着众人喊他“戏疯子”时,他的心就死了,又或是很早之前,段小楼说他“不疯魔,不成活”时,蝶衣的心就已经死了,于是风雨过后他陪段小楼唱最后一出《霸王别姬》,却是姬别霸王,从此以后,不再闻不再问,所以不管是李碧华在书中说这蝶衣没死,后来还很风光,还是陈凯歌在电影里说他亦如虞姬一样刎颈自杀,这两种结局都只说了他的身,而他的心,还在途中,一路追寻。

  影片的结尾是林忆莲和李宗盛唱的《当爱已成往事》,他们唱: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里/真的要断了过去/好让明天继续;他们还唱:忘了痛或许可以/忘了你却太不容易/你不曾真的离去/你始终在我心里/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

  所有的人都在寻求一个明天,寻求一个未来,所以要忘却往事,抛去爱恨。当爱已成往事,谁也无能为力,于是蝶衣和菊仙都不再留恋。

  就用纳兰的两句词作结吧: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拒绝平庸的名人素材

笑对人生名人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