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复习

  2015年

  1月21日

  星期三

  晴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们的班主任告诉我们现在的这几天一定要抓紧时间复习,在课余时间可以让家长帮我们一起复习一下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也可以给我们初一类似的题让我们多练习一下,妈妈说我平时就是大意,做数学题是总是不看清楚加减号,把最简单的题都做错,做完题从不检查导致不该错的题都错了。让我从现在开始要做到仔细,认真,不能马虎,我给妈妈说说我一定认真做题,考一个好成绩。

一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

  这个星期就要进行期中考试了,如何搞好小学数学的期中复习呢?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当然应该有一定的计划。不同年级、不同的老师有各自不同的方法。下面把我的数学期中复习计划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

  对于好、中、差三类学生,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让他们人人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个个都能体验完成学习任务的快乐。对于基础题,差生也会感到困难,这就需要有耐心地进行辅导,争取不放弃每一个差生,给他们以信心,激励他们不断进步。优生除了抓住基础题外,还要多给他们布置些思考题,让他们的能力得以提升,成绩上升到新台阶。

  二、针对学生经常不读题、看错题的毛病,要加强解题的训练。

  解题的步骤包括审题、语言表达规范、答案规范及解题后的检查四个方面。1.审题:一年级的学生主要就是读懂题目要求,指导要干什么。2.语言叙述规范,数学本身有一套规范的语言系统,切不可随意杜撰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让人不知所云。3.解题后的检查非常重要:数加错、没带单位、题抄错、答案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如果认真检查,都很容易发现并改正是很有必要的。

  三、加强习题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多出些类似的题目来达到巩固的目的。

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

  复习内容:

  1、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9以内各数的组成。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9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位置关系,知道上下、前后、左右位置。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复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9以内的加、减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相关的式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2、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应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一些简单的数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3、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复习措施:

  1、复习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弄清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活动,以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2、复习加减法计算时,可以采用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练习,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3、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把上半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练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6、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具体安排:

  1、数的组成,物体的位置与顺序。(2课时)

  掌握数的顺序及组成;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2、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1课时)

  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球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3、9以内加减法计算(3课时)

  通过对算式的计算与分类,整理加减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复习中感知数学思考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4、图文题(2课时)

  从量的意义上揭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关系。提高学生理解图意的能力,能根据图分析简单的数量关系,渗透图中所反映的事物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1、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2、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4、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宋濂

  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6、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一、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半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把半学期所学知识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

  6、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5各数。

  2、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看一幅图列一个算式或二个算式。

  3、比较熟练地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6、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的重、难点:

  重点: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

  难点: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

  四、复习措施:

  1、复习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弄清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活动,以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2、复习加减法计算时,可以采用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练习,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3、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把上半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练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6、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五、复习时间安排:

  1、数一数(1课时)

  2、位置上、下、前、后、左、右(3课时)

  3、比多少、1~5的认识及加减法(8课时)

  4认识图形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总结

  一、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包含三大题,共14小题,考试内容涵盖所学前五单元的重难点,本张试卷难易适中,是很好的一张试卷,但有一道容易引起学生错误的题(但认真的学生还是能读懂题意,正确答题的)。

  二、考试情况分析:

  考试班级共有4个,下面我就一年级一班和一年级二班两个班级的具体情况做一下分析。

  1、从分数上来看

  一年级一班(共46人,1人未参加考试):满分人数4人,90分~99分人数26人;80~89分人数10人,70~79分人数2人,60~69分人数2人;不合格人数2人。前40名平均分:92.9分

  一年级二班(共45人):满分人数5人;90~99分人数26人;80~89分人数12人;70~79分人数2人。前40名平均分:94.05分

  2、从题型上来看

  (1)基础题上失分。包括简单的计算、比较大小等题,如第一题,口算题,失分人数一年级一班:艾兴翔、杨忠铭、李怀超、杨尊宇。二班的赵欣妍、马文博、付邦浩、王耀顺、满建达。原因:由于部分学生考试时不认真、不细心,计算时把加看成减的现象。在数立体图形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识别图形,但仍有个别学生数错,原因可能是数圆柱时,比较扁的圆柱就不认识了,数的时候不认真。

  (2)看图填空题失分。原因是学生马虎,不认真读题,把左右弄错,或者是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或者是不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

  (3)解决问题题上失分,解决问题这种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图画表示的含义来写算式,很多学生在这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图画的意思。

  (4)有些同学很聪明,但很粗心,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

  三、今后应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1.要想在基础题不失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学生平时在做作业时就要养成仔细做题的习惯和良好的做题方式(如数图形时在数的图形上面标上数字、在做比大小题时,先算出没有给出计算结果的算的的得数,可以直接写在试卷上面,然后再擦掉)。同时要求学生把字写工整、清晰,做题时认真细致,并学会检查。

  2.注意复习,解决问题最后一题,在讲新课和习题时,经过反复练习,同学们都能做对,但本次考试每个班都有几名学生做错,原因是这部分知识学过有一段时间了,学生有的已经忘记了,说明学过的知识要及时的去复习。

  3.加减法计算和填数题还要进一步加强训练,必须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保证百分之百的的正确率。填数题要做专项练习,有些同学还没有掌握做题方法。

  4.注重后进生的培养,要进一步落实和优化补差方案,让后进生能学会,慢慢的能跟上班级的进度。

  5.最后,作为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老师,再次强调要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全做对,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

青岛版(五年制)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1.填一填。

  (1)6+________=10

  (2)________+8=10

  2.猜数字谜语:一个木棍加鸡蛋

  3.比一比,对的在里画“√”,错的画“×”。

  (1)和同样多。(______)

  (2)比少。(_____)

  (3)比多。(____)

  (4)最多。(_____)

  4.最重的画“√”。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_____)=98-(_____)=5(____)-7=2

  (_____)+2=8-3(_____)+5=6+410-(_____)=2+1

  6.

  在下面的格子里图上颜色,有几个就涂几个。

  二、计算题

  7.看图写算式

  8.看图写算式

  9.

  □○□=□(只)

  10.看图列式

  □○□=□(个)

  □○□=□(个)

  11.看图列式计算。

  三、解答题

  12.按要求做一做。

  (1)一共有个。

  (2)圈出6个。

  (3)从左边开始数,在第5个上涂色。

  (4)把从右边数第2个圈起来。

  13.看图列式计算

  □○□=□(个)

  14.算一算。

  轩轩今年5岁,妹妹今年3岁,两年后,轩轩比妹妹大几岁

  15.小鸡回家走哪条路近些?为什么

  16.有一楼梯共有10级,如规定每次只能跨上一级或二级,要登上第10级,共有多少种不同走法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2、

  3、

  4、

  5、

  6、

  二、计算题

  1、

  2、

  3、

  4、

  5、

  三、解答题

  1、

  2、

  3、

  4、

  5、

2018年人教版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

  姓名分数:

  一、填空:(25分)

  1、

  和同样多。○比△多个。

  比少3个,再画个○,就比□多5个。

  △△△

  ○○○○○

  □□□

  3、8前面的数是,后面的数是,8比9少,8比71。

  ○有个,△有个,□有个,有个。○和△一共有个。

  6、看图,把正确的序号写在里。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长方体有圆柱体有

  二、比一比(2分)。

  三、根据数的组成把算式写完整(6分)。

  2++=61++=7++=10

  四、在○里填上“>”、“<”或“=”(7分)。

  987106986

  3+4610-550+32

  五、计算(20分)。

  8+1=0+7=9-0=2+6=7+3=10-2=

  4+4=3+5=8-1=3+6=10-4=5+5=

  4+3+2=4+2+4=8-5-3=10-6-1=

  六、看图列式计算(40分)。

  7、8、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考试总体情况还不是特别理想。为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特做如下分析与反思:

  一、考试情况概述:

  试卷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考核对象是一年级全年级学生,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统一笔试形式,由本校一年级两个数学老师共同命题,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一(1)和一(2)共68名学生参加考试,两个班的合格率均为100%,一(1)班优秀率(90分以上)为91.4%,平均分94.8分;一(2)班优秀率(90分以上)为90.9%,平均分95.1分

  二、试卷试题概述:

  试题类型及分数权重为:

  第一大题是看图写数考基数(每空1分,共4分)

  第二大题考相邻数(每空1分,共6分)

  第三大题考数的组成(每空1分,共8分)

  第四小题考比一比(每题1分,共4分),分4个小题

  第1小题考比高矮,第2小题考比长短,第3小题考比多少,第4小题考比大小

  第五大题是填一填(每空1分,共13分),分为4个小题

  第1小题认识物体,第2小题考序数,第3小题填>、<、=,第4小题考数序。

  第六大题是口算题(每空1分,共18分)。

  第七大题是填加法减法算式里的未知数(每题1分,共9分)。

  第八大题是考数数以及比较大小(每题1分,共3分)分3小题,第1小题考多几个,第2小题考少几个,第3小题考一样多

  第九大题,给每组得数大的算式后面打勾(每题1分,共6分)有6小题,考10以内的加法、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第十大题分3小题 考数序(共9分)第1小题3分,第2小题排顺序2分,第3小题考10的组成4分

  第十一大题用数学,看图写算式(1-4每题2分,5-6每题3分,共14分)。分为6个小题,

  第1小题看图列减法算式,第2小题看图列加法算式,第3小题知道总数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第4小题知道两部分,求总数。第5小题看图列连加算式。第6小题看图列加减混合算式。

  第十二大题 聪明屋 考连加及填未知数的综合知识(6分)

  三、试卷考核知识简析:

  1、10以内基数、数序、序数、相邻数以及数的分与合等知识。(主要体现在第一、二、三、八、十大题)

  2、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比大小(主要体现在第五、六、七、九、十二大题)

  3、比一比(主要体现在第四大题)

  4、立体几何图形的区别物体的分类(主要体现在第五大题的第1小题)

  5、看图写算式并计算以及用数学(主要体现在第十一大题)

  四、书本知识内容:

  第一单元 数一数(P2—5) 第二单元比一比(P6—13)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P14—31)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P32—37)

  第五单元 分类(P38-41) 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P42-83)

  五、试卷题目难易分析:

  试卷第一至十大题都是基础题;第十一、十二大题是应用数学解决问题题,属拔高题。试卷难易程度总体适中。

  六、考试情况分析:

  1、基础题上失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小学,缺少考试和测验的经验,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错,由于部分学生考试时不认真、不细心,计算时容易出错。少数学生在加减混合运算时会丢1-2分,如在计算6-3+1时,不是先算第一步,而是先算3+1等于4,故结果就错了。另外,在数立体几何图形时,一部分学生认为只[文章来源于

  2、拔高题上失分。尤其是第十一大题的第6小题,有很多学生写成是4+3-2,大圈里面的个数只看成是4个了。造成了很大得十分。拔高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生在这部分失分比较多,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看图列式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掌握不够好。说明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不会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解决问题。

  七、自我反思及努力方向:

  1、必须夯实数学基础。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数学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教师及学生的态度都要严肃,教师的教风要严谨,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一定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当碰到基础知识的变形题时,就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了。否则,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试题如果转弯,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了。

  2、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

  教师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3、数学教学重在提高能力。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学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4、教师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让学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改变数学教学过于追求“精确”、“唯一答案”和“最优化”的状况,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5、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

  教师和学生要通过考后的试卷分析,教师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和发挥上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6、教师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转化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后进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后进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7、作为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任课教师,再次强调要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2018年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姓名班级分数一、我会填。(共30分)

  1、数一数。(共4分,每空1分)

  2、在里填上“>”“<”或“=”。(12分)

  25013379

  78326544

  65+154-11+342+23

  3、(4分)

  57

  4

  4

  4、数一数(共10分,每空2分)。.(1)一共有只小动物,

  (2)从左数排第4,排第,

  (3)前面有只小动物,后面有只小动物。

  (4)从右边起圈出3只小动物。

  二、比一比、填一填。(共8分)

  1、画一画。(4分)

  (1)画和一样多。(2)画,比多1个

  2、比一比。(4分)

  ○○○○○○○■■■■■

  ☆☆☆☆★★★

  ○比☆多_____个;★比■少_____个。

  三、我会算。(共22分)

  1、口算(14分)

  9-5=2+8=2+6=

  5+3=7+3=4+6=

  10-7=8-4=6+3=

  4+5=9-7=10-8=

  8-0=10-5=2、连一连(8分)。

  四、数一数,分一分。(共8分,每空2分)。

  五.看图列式。(8分)

  1、△△▲▲▲2、○○○○○○○

  六.用数学。(24分)

  1、2、

  3、4、5、6、

  4.、:、、、、、、

人教版上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得分

  一、填空题

  1.看图写数。

  2.

  3.7前面相邻的一个数是(_____),9后面相邻的一个数是(_____)。

  4.△△△△○○○○○○○□□

  ○比△多(____)个,(_____)比(_____)少2个;再画(_____)个□,□就和○一样多。

  5.找规律填数。

  (1)0,2,4,6,(___),(___)。

  (2)9,7,5,(___),(___)。

  6.在○里填上“>”“<”或“=”。

  5+3○106-4○39+0○86○10-4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____)+5=98-(____)=26-(____)=610-(____)=3

  8.把10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至少分1个,有(____)种分法。

  9.

  笔记本在闹钟的_______边,毛笔在闹钟的_______面,墨水瓶在毛笔的_______边,闹钟在文具盒的_______面。

  10.在少的下面画“△”。

  11.哪棵树上苹果最多?画“○”。

  12.

  13.

  14.

  15.

  16.

  17.

  评卷人得分

  二、作图题

  18.把左边的7个杯子圈出来,给从右边数第7个杯子涂色。

  评卷人得分

  三、计算题

  19.谁得第一

  (1)

  (2)

  (3)

  20.

  评卷人得分

  四、解答题

  21.买文具,他们分别可以买到什么?用算式表示出来。

  22.读儿歌,写算式。

  23.禾禾和聪聪的糖果一样多,他们吃了一些后,禾禾剩下2块,聪聪剩下4块。他俩谁吃得多

  参考答案

  1.

  2.5310

  3.610

  4.3□△5

  5.81031

  两个两个地数,2,4,6,8,10。

  6.<<>=

  7.4607

  8.9

  10可以分成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6和4,7和3,8和2,9和1,故共有9种。

  9.左下左上

  10.(△)

  11.(○)

  12.5233

  13.8+2=10或2+8=10

  14.8-4=4

  15.5-1+3=7

  16.8-3-2=3

  17.3+7=107+3=1010-3=710-7=3

  18.

  19.(1)973

  (2)5910

  (3)293

  20.1090677;247994;6421007

  21.2+3+5=10(元)3+6=9(元)(答案不唯一)

  22.2+8-1=9

  从前数,鸭妈妈排第2,从后数,鸭妈妈排第8,将鸭

  妈妈数了2次。

  23.4>2,故禾禾吃得多提示:吃得越多,剩得越少。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一年级试卷分析数学

宝宝取小名大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