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的故事简短概括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焦裕禄

  2014年3月29日,组织上安排我们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剧中焦书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帮助劳苦大众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焦裕禄这部电影给我上了一堂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开展工作的课程。

  焦书记亲民、爱民、为民,心中装满了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精神值得我学习;焦书记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值得我学习;焦书记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情操值得我学习。

  在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生产落后,物质贫乏,焦书记来到条件十分艰苦的兰考,他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义无反顾的迎难而上,带领兰考人民走上改善环境脱贫致富的道路。他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兰考人民身上,无私帮助贫困群众,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在兰考这个气候恶劣、条件艰苦的地方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条件比过去好了很多,我们更要倍加珍惜这全体人民不懈奋斗的成果,继续保持焦书记战胜任何困难的决心,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将焦裕禄精神代代相传。

焦裕禄的故事简短概括

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

  做“三个代表”的实践者

  -----苏跃振同志工作情况介绍

  苏跃振,男,1964年生,1983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连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研究生进修班毕业,先后任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惠北试验站副站长、站长(正科级)、支部书记,工程师,现任三义寨分局政工办主任。苏跃振同志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工作业绩,现将其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焦裕禄精神

  忘不了,多少人都会一直记住他的名字,都会有很多的牺牲和想象,都会铭记史册。那是一群孩,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上群围着他就不走的孩子,一群过走了他包里所有的食粮后仍不肯罢休的孩子,兰考人的孩子。“欢迎”他的孩子。

  忘不了,他第一天主持会议,他所做的,不是侃侃而谈,不是气宇轩昂,不是决心如排山倒海,不是誓言宛如天崩地裂。他把领导引进了车站的候车室,密密麻麻的人群,纷纷扬扬的大雪。

  忘不了,多少个夜晚,他缩在屋角沉思,多少个白昼,他奔波在黄河故道;多少家的门槛,他都跨过;多少个人的家事,他都了如指掌。他说他是人民的儿子,他说他是毛主度派来的。

  ――他叫焦裕禄,很普通的名字。这是一个在兰考担任了一年零三个月的县委书记的名字。这是一个至今让兰考人想起就会涕泪满面的名字。初中一年级在课外书本中读过的这个名字,而眼前在脑海中,又强化了这个名字。

  他没有豪言,没有壮语,但是,他的话,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

  我想到诗人藏克家的几句诗了“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如今的兰考,告别了贫瘠,生长出神奇。庄稼汉们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一度荒芜的土地,变成了绿野平畴,香飘四季。

  如今的兰考,告别了萎靡,生长了神奇。当地人民把努力奋斗融进了勤劳的天性,这是不再是荒野荆榛遍地。

  如今的兰考,告别了愚昧,生长出神奇,科学的春天,飞机播种,机械作业,昔日戈壁走上了创造的担途。

  而今,人们瞻望着那个在沙滩上凝视的不瞑的眼睛。

  而今,那个鞠躬尽瘁的操劳的人还在关注着每一分奇迹。

  ――这就是焦裕禄。在车站用一杯兰考土挽留大学生的焦裕禄。在林场像个小学生一样虚心求教的焦裕禄。在雨中带病考察的焦裕禄。在病中考察的焦裕禄。在病中还念着兰考麦穗的焦裕禄。

  他是我们生活中和一个人。他是37万兰考人心中的“神”。

  所以,当一铲一铲兰考土洒在他的棺木上时,人们撒心裂肺的呼喊,人们悲恸欲绝的痛哭。在看书当中,好几次,抽泣。我想:我不是为书中所写而动情,震憾人心的是事迹本身。

焦裕禄生平简介

  焦裕禄,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有同名电影。

  焦裕禄,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崮山镇(现源泉镇)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因生活所迫,幼年时代只读了几年书就在家参加劳动。日伪统治时期,焦裕禄家中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他的父亲焦方田走投无路,被逼上吊自杀。焦裕禄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后又被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焦裕禄忍受不了日寇的残害,于一九四三年秋天逃出虎口,回到家中。因无法生活下去,又逃到江苏省宿迁县,给一家姓胡的地主扛了两年长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焦裕禄从宿迁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当时他的家乡虽然还没有解放,但是共产党已经在这里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焦裕禄主动要求当了民兵。当民兵后,他参加过解放博山县城的战斗。

  焦裕禄于1946年1月在本村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他又正式参加了本县区武装部的工作,在当地领导民兵,坚持游击战争。以后又调到山东渤海地区参加过土地改革复查工作,曾担任组长。

  解放战争后期,焦裕禄随军离开山东,到了河南,分配到尉氏县工作,一直到1951年。他先后担任过副区长、区长、区委副书记、青年团县委副书记等职。而后又先后调到青年团陈留地委工作和青年团郑州地委工作,担任过团地委宣传部长、第二副书记等职。

  1953年6月,焦裕禄响应党的号召,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他在这个工厂担任过车间主任、科长。在此期间,焦裕禄还到大连起重机厂实习了一年多。1962年6月,为了加强农村工作,焦裕禄又调回尉氏县,任县委书记处书记。同年12月,焦裕禄调到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兰考县地处豫东黄河故道,是个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患的老灾区。焦裕禄踏上兰考土地的那一年,正是这个地区遭受连续3年自然灾害较严重的一年,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最低水平。他从第二天起,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

  在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中,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倾盆的时候,他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成为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

  焦裕禄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情。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经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直至被强行送进医院。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同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号召全省干部学习焦裕禄同志忠心耿耿地为党为人民工作的革命精神。1966年2月,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全面介绍了焦裕禄的感人事迹。随后,全国各种报刊先后刊登了数十篇文章通讯,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学习焦裕禄的热潮。焦裕禄成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焦裕禄

  今天观看了电影《焦裕禄》,进一步了解了焦裕禄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感到很有意义。

  他那种身先士卒的工作精神。现在的人看来,焦裕禄所做的那些访贫问苦、慰问群众、勘探风沙、查看灾情等事情,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副手,甚至于秘书代劳。但是,焦裕禄却总是轻车简从深入一线,那种“车”充其量就是破自行车,那种“从”无非是一两个顶多三五个必须随行的人员。他那种“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思想,值得我们深思。

  他那种吃苦在前的奉献精神。对于过去县领导心安理得享受着的特殊待遇,焦裕禄硬是带头给取消了。当女儿在向母亲埋怨自己的衣服破旧的时候,当孩子们欢天喜地要吃鱼的时候,当儿子一气之下扔掉手中的窝窝头的时候,我想焦裕禄的心肯定在滴血,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在这些私情面前,焦裕禄想到的却是如何维护党的形象。这是一种痛苦的抉择,也是一种崇高的抉择!

  他那种敢于承担责任的负责精神。当上级来调查处理问题,别人又乐于替他承担责任的时候,焦裕禄以坦白的襟怀和无畏的胆识,斩钉截铁地承认是自己做出了决定。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展现出的是他对党的忠心,是他坦荡的胸襟和淡泊的姿态。

  焦裕禄心里想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因为他知道党的形象,需要在为人民服务中去维护。在他的事迹里,没有震耳欲聋的高谈阔论,没有故作高深的反复思考,他认准的只有一条: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群众当时那么拥戴他,人民群众现如今那么怀念他,就是因为“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的。

  今天,通过观看电影,我们不光是缅怀焦裕禄同志,更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精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学习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要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学习接受教育,思想上要提高认识,重点着力解决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工作效率、工作事业心等问题。

焦裕禄的故事:做实事

  焦裕禄的故事讲述了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榜样”、“共和国的脊梁”。

  1963年5月18日,当天深夜,焦裕禄刚看完文件,准备睡觉。这时忽然狂风呼啸,大雨倾盆,他披上雨衣就出去了。爱人和孩子在火车站找到了他,问:“你一个人出来,怎么不吱一声?”焦裕禄说:“我出来看一下县城里的水能不能排出去,城关镇有些群众的住房不牢固,我去转了一圈看看。”

  第二天天不亮,焦裕禄马上开县委常委会,安排全县干部群众排水。会后,焦裕禄脱去鞋袜,卷起裤腿,打着雨伞,带领3位同志赶往水灾最严重的社队。

  热心助人(1)

  1963年12月11日,焦裕禄来到社员张传德家,看到张的爱人抱着一岁的男孩,不停地流泪,忙上前询问,问明孩子得了好几种病,在当地看了一个多月不见好转。他赶紧到大队给县医院院长高芳轩打了电话,要他们好好给孩子治疗。他还不放心,又写了一封信,让张传德带上到县医院去。孩子住院期间,焦裕禄曾3次电话询问病情。经过25天的治疗,小孩吃得白胖,病全好了。这个原名叫张徐州的小孩,在焦裕禄逝世后,为表示继承焦裕禄遗志,改名叫张继焦。

  艰苦奋斗(2)

  1964年2月7日,国家给兰考拨来一批救济棉花。救灾办公室的同志看到焦裕禄的棉袄很破,决定照顾他3斤棉花,让他换件新棉袄。同志们怕焦裕禄不要,就把3斤棉花票送到他家里。焦裕禄知道这件事后,又让家属把棉花票退了回去。他对救灾办公室的同志说:“救灾物资是给群众的,我们不能要。虽说我的棉衣破点,但还能穿,比起没有棉衣穿的群众强多了。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

  实际上,焦裕禄的许多衣物都该换了。一床被子用了几十年,被里烂了就翻过来用,衣服、鞋袜补了又补。爱人徐俊雅总想给他换件新的,而他却常常对家属说:“现在兰考遭灾,群众生活很苦。跟群众相比,咱穿的就不错了。比我要饭时披麻包片,住房檐下避雪那会儿强多啦!”有一次,焦裕禄的一件已缝了许多补丁的衣服又破了,焦裕禄又让爱人徐俊雅缝补。徐俊雅一看实在是破得不能再补了,就不愿意补。焦裕禄又求岳母给缝补,焦裕禄的岳母也说太破不能补了。于是,焦裕禄就自己动手缝补,还笑着说:“补丁多了,穿着结实。”

  求真务实(3)

  焦裕禄平时很少照相,他在兰考留下的3张照片,两张都是趁他不防时偷拍的。焦裕禄逝世后,连个标准像都没有留下。开追悼会时,还是用的1949年的照片。

  1963年11月19日至30日,焦裕禄组织除三害办公室、农业局、科委和各公社农机站等有关部门64人,对全县碱地面积、分布情况、地下水位进行全面丈量、调查。在普查期间,焦裕禄经常带着行李,拿着干粮,挎着水壶,和盐碱普查队的同志一块下去。为了弄清一块盐碱地情况,他们反复丈量,挖掘地下水,焦裕禄经常用嘴品尝是否含盐碱成分。焦裕禄说:“用舌头一舔,咸的是盐,凉的是硝,又骚、又辣、又苦的是马尿碱。”

  经过10多天的艰苦工作,焦裕禄与普查队一起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焦裕禄让大家把盐碱地按牛皮碱、马尿碱、瓦碱、卤碱、白不卤、其他碱6类进行分类统计,绘制出全县盐碱分布、分类图。他们通过对1963年全县35万亩积水地进行详细调查,进而分析得出结论:内涝是形成盐碱地的根本原因。

  知难而进(4)

  1962年12月初,地委组织部同志在和焦裕禄谈话时,明确地告诉他,兰考是个最困难的县,要他在思想上有个充分准备。当时焦裕禄态度十分坚决地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越能锻炼人。请组织放心,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那里。”组织上要焦裕禄回去安置好家再去兰考报到,而焦裕禄却立即到兰考报到去了。他说:“兰考正在严重困难的时候,那里的群众正盼望党组织派来的人组织他们向困难作斗争。”

  徐俊雅在一篇回忆焦裕禄的文章中写道:“我同焦裕禄同志生活在一起已有十多年,他好像永远不知道啥叫‘难’。记得我们才从地方转业到工业上那会儿,那困难才大呢!他文化不高,从来没见过机器,别人给他介绍情况,他啥也听不懂。图纸摆在面前,看花了眼也不明白。当时有人就说:‘看,拉牛尾巴的人也来学工业!’可他不听这些,还是迎着困难干。在大连起重机厂实习的时候,他担任车间主任。他慢慢学会了看图纸,什么活也能干一些了。工人同志都喜欢他,说:‘老焦真行,钻劲儿大,是咱们的好主任!’”

  有关文献也记述了焦裕禄干工业的事迹。1953年7月,焦裕禄到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虽然只有4年小学文化程度,但焦裕禄硬是通过刻苦学习弄懂了相关专业知识。1956年,焦裕禄被任命为车间主任。上任不久,厂党委决定试制重达108吨的大型卷扬机,当时国内尚属首次,攻关难度很大。身为车间主任的焦裕禄没有退缩,为解决生产中的一个个难题,他索性把铺盖搬进了车间,连吃饭也蹲在机器旁。工人们在焦裕禄拼搏精神的感召下,也纷纷夜以继日赶任务。经过合力奋战,直径4米的卷扬机终于试制成功。

  焦裕禄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时代楷模:焦裕禄

  简介:山东省淄博市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于贫农家庭,1946年1月在本村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本县区武装部工作。1953年到1962年,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担任车间主任、科长。1962年12月,焦裕禄被调到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他上任之后带领全县人民进行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踏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成为全县人民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

  焦裕禄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情。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经常肝区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直至被县委强行送进医院。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同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号召全省干部学习焦裕禄忠心耿耿地为党为人民工作的革命精神。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全面介绍了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同时还刊登了《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社论。随后,全国各种报刊先后刊登了数十篇文章通讯,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学习焦裕禄的热潮。焦裕禄是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焦裕禄

  通过观看电影,我们不光是缅怀焦裕禄同志,更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精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

  一是学习他热爱本职工作的思想。焦裕禄同志,无论是在乡镇、厂矿企业工作,还是在党政机关工作,他都能做到“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二是学习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当组织上安排焦裕禄同志到环境、条件较差的兰考县任县委书记时,他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任何要求条件,而是积极主动地投入了工作,很快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为了尽快改变兰考的贫困落后面貌,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积极带领兰考人民,同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作斗争,一直坚持带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以说,焦裕禄同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是学习他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崇高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是学习他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工作作风。有一个细节,据焦裕禄同志的儿子回忆,那时县委大院里有剧院,有一次看戏时,当售票的同志得知是县委书记的孩子时,没有让他买票直接,当焦裕禄同志得知情况后,不光对孩子,同时对家人提出严厉批评,要求第二天补上票。从这一件小事,可以看出,焦裕禄同志对自己、对家人非常严格,他不允许自己和家人搞特殊化。

  作为党员要做到: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任何时候都决不犹疑、决不含糊、决不动摇。

  二是要坚定宗旨意识,始终与群众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做群众的贴心人,做群众的主心骨。

  三是要坚定发展方向,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干事创业热情与科学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开拓进取与尊重规律结合起来,把抓好当前工作与着眼长远发展结合起来。

焦裕禄

  《焦裕禄》这部电影塑了一个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的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

  1962年12月,焦裕禄被派到兰考县工作。面对兰考逃荒的人民,他让所有的党员干部用自己手上的买米、面的钱给荒民买东西吃。但自己只吃窝头和小咸菜。生活如此艰苦,但他还是处处想着别人。他是多么有爱心呀!他不顾患病的身子。和风雨搏斗,去考察灾区地形,想了种种办法去帮助灾民。灾民从心里面爱戴他,尊敬他。

  为了让兰考的灾民能过上好日子,他都可以牺牲自己,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呀!最让我感动的是一次家中只剩下一点钱了,妻子说要给孩子做红烧肉,可一出门,就碰上了焦裕禄,他说自己把钱送给别人了,不要买肉了。晚饭时,小儿子要吃肉,哭闹着将窝头扔到了地上。焦裕禄一气之下打了孩子,让他把窝头拾起来,并耐心的说:“孩子,咱们有窝头吃就已经很不错了,有的人连这也吃不上呢?”小儿子好象听懂了爸爸的话,点了点头,表示记下来了。

  在焦裕禄快住院的时候,还一直坚持工作,想着兰考的人民。他总是这样关心群众而忘记了他自己。在他去医院时,村民们老老少少不约而同的一个也不少的都来了,兰考的人民说“一定要亲自送他”。可见焦裕禄在兰考人民心中是多么伟大呀!

  42岁是一个人一生中施展雄心壮志,最辉煌的时期,可是焦裕禄却匆匆的走了。虽然他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铭记在兰考人民,全国人民的心中。我们要把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发扬下去,为了祖国的事业奋斗终生!

焦裕禄的事迹

  面对当时兰考县风沙、内涝、盐碱等严重的自然灾害,焦裕禄同志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以身作则、带病实干、严于律己、关心群众,始终牢记着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需,积极地深入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第一标准,真心实意为群众增福祉、谋利益,切实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焦裕禄精神的精髓,我以为就是“群众路线”的践行,就是“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小学三年级每日计划表

小羊的外形和特点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