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试题库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历年高考文学常识题目

  2005年

  1.京剧的行当除了梅兰芳所擅演的______角(见图)之外,还有生、净和______。 (2分)

  1。(2分)旦(1分) 丑(1分)

  2004年

  (四)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16—18题。(8分)

  赤壁 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 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 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 荒矾鸥鸟满烟芜。

  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16.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17.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说—事。(2分)

  18.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5分)

  24.上文选自《资治通鉴》,它是—部________体史书,文中的“臣光”是______(人名)。 (2分)

  16.对仗(或:对偶) 17.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18.从角度、内容、语言三方面综合考虑 24.编年 司马光

  2003年

  11.“摩诘”是唐朝诗人________的字,苏轼称赞他的作品“ ”。(2分)

  11.王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001

  (四)阅读下文,完成17一19题。(8分)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7.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___________。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_________诗。(3分)

  18.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2分)

  19.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3分)答:

  17.(3分)诗圣(2分)律(1分) 18.(2分)戍鼓断人行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 况乃未休兵(写出两句即可) 19.(3分)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意思对即可)

  2000

  19.修始在滁州,号 ,晚更号六一居士(2分)19.(2分)醉翁

  01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样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磅》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7.B

  00(北京、安徽卷)

  7.关于我国书信的习惯和格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封书信一般应有“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等部分。

  B.给老师写信,“称呼”部分如果连名带姓写上,就显得不够恭敬。

  C.书信的“祝语”部分,如写“此致敬礼”,应将“此致”退后两个字的位置,“敬礼”则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D.书信的“署名”部分,写信人应连名带姓都写上,否则就显得不够恭敬。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志》、《柳河东集》、《边城》的作者分别是陈寿、柳宗元、沈从文。

  B.李贺、李煜、李清照三位分别是我国唐代、南唐和北宋初期著名的诗人、词人。

  C.剧本《奥赛罗》、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儒林外史》的作者分别是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罗曼·罗兰和中国的吴敬梓。

  D.小说《红岩》、《红与黑》、《伤逝》的主人公分别是许云峰、于连、涓生和子君。

  7.D 8.B

历年高考试题库

历届高考作文题目:2004年高考十五道作文试题

  下面请欣赏为您准备的历届高考作文题目之2004年高考十五道作文试题,希望以往的高考作文题目对您有所帮助。

  一、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③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④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查看例文请点击

  二、全国卷(老课程卷: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地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洗染店老板,小女儿嫁给雨伞店老板。老太太天天为女儿忧虑:雨天,担心洗染店的衣服晾不干;晴天,生怕雨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后来,有一个聪明人开导她:“老太太好福气啊,雨天,小女儿生意兴隆;晴天,大女儿顾客盈门。您哪一天不快活啊!”

  B:妙极了!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C:快乐幸福是这样得来的么

  D:阿Q!

  请以“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查看例文请点击

  三、全国卷(吉林、四川、黑龙江、上海等地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查看例文请点击

  四、全国卷(甘肃、青海等地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白银。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

  请以“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查看例文请点击

  五、上海卷

  以“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1000字左右。(3)不要写成诗歌。》》查看例文请点击

  六、北京卷

  以“包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本题若只从其中一个方面写,也可以。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查看例文请点击

  七、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查看例文请点击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

  全国年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

  全国年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

  课程代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b5E2R。b5E2R。

  .先秦诸子中,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

  .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咬文嚼字》中用月轮的“晕外霞光”来说明文字的联想意义,这种论证方法是

  .演绎法

  .例证法

  .对比法

  .类比法

  .从《我的世界观》一文来看,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指的是

  .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

  .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著

  追求

  .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

  .《垓下之围》中,表现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的细节描写是

  .“虞兮虞兮”的慷慨悲歌

  .“天之亡我”的三次呼告

  .嗔目叱退汉将赤泉侯

  .将宝马赠给乌江亭长

  .《张中丞传后叙》行文最显著的特色是紧密结合了

  .议论与叙事

  .议论与抒情

  .抒情与描写

  .叙事与抒情

  .《种树郭橐驼传》中阐述种树的原理和方法时采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象征

  .类比

  .对比

  .铺垫

  .下列《先妣事略》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中,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手中纫缀不辍

  .遇童奴有恩

  .《爱尔克的灯光》中,引发作者对人生道路进行思索的是

  .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

  .爱尔克的灯光

  .姐姐的死讯

  .田野里的一线光、一个亮

  .下列作品中,属于散文诗的是

  .《秋夜》

  .《我与地坛》

  .《哭小弟》

  .《都江堰》

  .《纪念傅雷》深情地赞颂了傅雷的

  .精于翻译

  .工于鉴赏

  .教子成功

  .性格刚直

  .《陌上桑》的情节和语言都体现出

  .喜剧色彩

  .悲剧色彩

  .正剧色彩

  .闹剧色彩

  .《行路难》中,借举止抒情的诗句是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属于移情于景的是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下列诗篇中,托物言志,表达忧国忧民心情的咏物之作是

  .《蒹葭》

  .《陌上桑》

  .《秋兴八首》(其一)

  .《早雁》

  .用“雕栏玉砌”来指称南唐宫殿,这种修辞手法是

  .借代

  .比喻

  .比拟

  .夸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借典故抒情

  .借比喻抒情

  .《再别康桥》诗意含蓄蕴藉的主要原因是

  .章节整齐的建筑美

  .和谐流畅的音乐美

  .婉转优雅的语言美

  .情景交融的意象美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四个层次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是

  .逐层演进

  .相互对比

  .抑扬交错

  .对等并列

  .《宝黛吵架》中,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是

  .袭人

  .宝玉

  .黛玉

  .贾母

  .《金鲤鱼的百裥裙》中最能突显主题的情节是金鲤鱼

  .做了许老爷的姨太太

  .生了儿子却被大太太夺去

  .穿一次百裥裙梦想的破灭

  .始终未能将百裥裙的带子缝上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p1Ean。p1Ean。

  .下列议论文,主要运用例证法说理的有

  .《容忍与自由》

  .《咬文嚼字》

  .《吃饭》

  .《我的世界观》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下列《马伶传》语句中属于场面描写的有

  .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

  .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

  .从《垓下之围》中,引申而成的成语有

  .四面楚歌

  .以五十步笑百步

  .羞见江东父老

  .霸王别姬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下列《蒹葭》诗句中,属于借事抒情的有

  .白露为霜

  .溯洄从之

  .白露未晞

  .溯游从之

  .白露未已

  .《我愿是一条急流》中相对应的比喻意象有

  .急流与太阳

  .荒林与小鸟

  .废墟与常春藤

  .草棚与烈火

  .云朵与小鱼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申之以孝悌之义

  孝悌:

  .智勇多困于所溺

  所溺:

  .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固辞:

  .然今卒困于此

  卒:

  .战百万日滋之师

  师:

  .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夜分:

  .但坐观罗敷

  坐:

  .何况落红无数

  落红:

  .生闻之,不觉解颐

  解颐:

  .我们还得戒律自己

  戒律: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DXDiT。DXDiT。

  .这里描述了哪几种不同毅力的人

  .作者描述这几种不同毅力的人的不同结果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

  .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RTCrp。RTCrp。

  .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从刻画冯谖形象看,文中的“左右”“贱之”、“笑之”、“恶之”有何作用

  .文中孟尝君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阅读《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5PCzV。5PCzV。

  .举例说明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这段文字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

  .阅读《湘夫人》中的两节,回答问题: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jLBHr。jLBHr。

  .此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

  .概括这两节诗的内容,并说明这两节诗各依托“水神祭祀”中哪两个基本步骤

  .各举一例融情入景、因情造景及直抒胸臆的诗句。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和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xHAQX。xHAQX。

  .这段文字选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

  .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这段文字对表现作品主旨有何作用

  五、作文(分)

  .有一次许广平写了一篇题为《罗素的话》的论文,请鲁迅先生批阅。鲁迅读完后,写了如下评语:“拟给分,其中给你分(抄工分,末尾几句议论分),其余分给罗素。”显然,鲁迅先生是委婉地批评了许广平。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LDAYt。LDAYt。

2012年全国统一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及解析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同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2012?新课标)已知集合A={xx2﹣x﹣2<0},B={x﹣1<x<1},则

  A.A?BB.B?AC.A=BD.A∩B=

  2.(5分)(2012?新课标)复数z=的共轭复数是

  A.2+iB.2﹣iC.﹣1+iD.﹣1﹣i

  3.(5分)(2012?新课标)在一组样本数据(x1,y1),(x2,y2),…,(xn,yn)(n≥2,x1,x2,…,xn不全相等)的散点图中,若所有样本点(xi,yi)(i=1,2,…,n)都在直线y=x+1上,则这组样本数据的样本相关系数为

  A.﹣1B.0C.D.1

  4.(5分)(2012?新课标)设F1、F2是椭圆的左、右焦点,P为直线x=上一点,△F2PF1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则E的离心率为

  A.B.C.D.

  5.(5分)(2012?新课标)已知正三角形ABC的顶点A(1,1),B(1,3),顶点C在第一象限,若点(x,y)在△ABC内部,则z=﹣x+y的取值范围是

  A.(1﹣,2)B.(0,2)C.(﹣1,2)D.(0,1+)

  6.(5分)(2012?新课标)如果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输入正整数N(N≥2)和实数a1,a2,…,an,输出A,B,则

  A.A+B为a1,a2,…,an的和

  B.为a1,a2,…,an的算术平均数

  C.A和B分别是a1,a2,…,an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D.A和B分别是a1,a2,…,an中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

  7.(5分)(2012?新课标)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A.6B.9C.12D.18

  8.(5分)(2012?新课标)平面α截球O的球面所得圆的半径为1,球心O到平面α的距离为,则此球的体积为

  A.πB.4πC.4πD.6π

  9.(5分)(2012?新课标)已知ω>0,0<φ<π,直线x=和x=是函数f(x)=sin(ωx+φ)图象的两条相邻的对称轴,则φ=

  A.B.C.D.

  10.(5分)(2012?新课标)等轴双曲线C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C与抛物线y2=16x的准线交于A,B两点,则C的实轴长为

  A.B.C.4D.8

  11.(5分)(2012?新课标)当0<x≤时,4x<logax,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B.(,1)C.(1,)D.(,2)

  12.(5分)(2012?新课标)数列{an}满足an+1+(﹣1)nan=2n﹣1,则{an}的前60项和为

  A.3690B.3660C.1845D.183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5分)(2012?新课标)曲线y=x(3lnx+1)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14.(5分)(2012?新课标)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3+3S2=0,则公比q=.

  15.(5分)(2012?新课标)已知向量夹角为45°,且,则=.

  16.(5分)(2012?新课标)设函数f(x)=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则M+.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2012?新课标)已知a,b,c分别为△ABC三个内角A,B,C的对边,

  (1)求A;

  (2)若a=2,△ABC的面积为,求b,c.

  18.(12分)(2012?新课标)某花店每天以每枝5元的价格从农场购进若干枝玫瑰花,然后以每枝10元的价格出售.如果当天卖不完,剩下的玫瑰花做垃圾处理.

  (Ⅰ)若花店一天购进17枝玫瑰花,求当天的利润y(单位:元)关于当天需求量n(单位:枝,n∈N)的函数解析式.

  (Ⅱ)花店记录了100天玫瑰花的日需求量(单位:枝),整理得下表:

  日需求量n14151617181920频数10201616151310

  (i)假设花店在这100天内每天购进17枝玫瑰花,求这100天的日利润(单位:元)的平均数;

  (ii)若花店一天购进17枝玫瑰花,以100天记录的各需求量的频率作为各需求量发生的概率,求当天的利润不少于75元的概率.

  19.(12分)(2012?新课标)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底面,∠ACB=90°,AC=BC=AA1,D是棱AA1的中点.

  (Ⅰ)证明:平面BDC1⊥平面BDC

  (Ⅱ)平面BDC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

  20.(12分)(2012?新课标)设抛物线C:x2=2py(p>0)的焦点为F,准线为l,A∈C,已知以F为圆心,FA为半径的圆F交l于B,D两点;

  (1)若∠BFD=90°,△ABD的面积为,求p的值及圆F的方程;

  (2)若A,B,F三点在同一直线,直线n与行,且n与C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坐标原点到距离的比值.

  21.(12分)(2012?新课标)设函数f(x)=ex﹣ax﹣2.

  (Ⅰ)求f(x)的单调区间;

  (Ⅱ)若a=1,k为整数,且当x>0时,(x﹣k)f′(x)+x+1>0,求k的最大值.

  22.(10分)(2012?新课标)如图,D,E分别为△ABC边AB,AC的中点,直线DE交△ABC的外接圆于F,G两点,若CF∥AB,证明:

  (1)CD=BC;

  (2)△BCD∽△GBD.

  23.(2012?新课标)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C1的参数方程是(φ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曲线C2的坐标系方程是ρ=2,正方形ABCD的顶点都在C2上,且A,B,C,D依逆时针次序排列,点A的极坐标为(2,).

  (1)求点A,B,C,D的直角坐标;

  (2)设P为C1上任意一点,求PA2+PB2+PC2+PD2的取值范围.

  24.(2012?新课标)已知函数f(x)=x+a+x﹣2

  (1)当a=﹣3时,求不等式f(x)≥3的解集;

  (2)若f(x)≤x﹣4的解集包含[1,2],求a的取值范围.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同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

  【考点】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及应用.

  【专题】集合.

  【分析】先求出集合A,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可判断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x﹣1<x<2},

  ∵B={x﹣1<x<1},

  在集合B中的元素都属于集合A,但是在集合A中的元素不一定在集合B中,例如x=

  ∴B?A.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之间关系的判断,属于基础试题.

  2.(5分)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复数的基本概念.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复数的分子、分母同乘分母的共轭复数,把复数化为a+bi的形式,然后求法共轭复数即可.

  【解答】解:复数z====﹣1+i.

  所以复数的共轭复数为:﹣1﹣i.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复数的基本概念,考查计算能力.

  3.(5分)

  【考点】相关系数.

  【专题】规律型.

  【分析】所有样本点(xi,yi)(i=1,2,…,n)都在直线y=x+1上,故这组样本数据完全正相关,故其相关系数为1.

  【解答】解:由题设知,所有样本点(xi,yi)(i=1,2,…,n)都在直线y=x+1上,

  ∴这组样本数据完全正相关,故其相关系数为1,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样本的相关系数,是简单题.

  4.(5分)

  【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F2PF1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可得PF2=F2F1,根据P为直线x=上一点,可建立方程,由此可求椭圆的离心率.

  【解答】解:∵△F2PF1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

  ∴PF2=F2F1

  ∵P为直线x=上一点

  ∴

  ∴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几何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几何量之间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5.(5分)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A,B及△ABC为正三角形可得,可求C的坐标,然后把三角形的各顶点代入可求z的值,进而判断最大与最小值,即可求解范围

  【解答】解:设C(a,b),(a>0,b>0)

  由A(1,1),B(1,3),及△ABC为正三角形可得,AB=AC=BC=2

  即(a﹣1)2+(b﹣1)2=(a﹣1)2+(b﹣3)2=4

  ∴b=2,a=1+即C(1+,2)

  则此时直线AB的方程x=1,AC的方程为y﹣1=(x﹣1),直线BC的方程为y﹣3=(x﹣1)

  当直线x﹣y+z=0经过点A(1,1)时,z=0,经过点B(1,3)z=2,经过点C(1+,2)时,z=1﹣

  ∴

  故选A

  【点评】考查学生线性规划的理解和认识,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属于基本题型.

  6.(5分)

  【考点】循环结构.

  【专题】算法和程序框图.

  【分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求出a1,a2,…,an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解答】解: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

  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

  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求出a1,a2,…,an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其中A为a1,a2,…,an中最大的数,B为a1,a2,…,an中最小的数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解题的关键是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每一步分析的结果,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属于中档题.

  7.(5分)

  【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专题】计算题.

  【分析】通过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特征,利用三视图的数据求出几何体的体积即可.

  【解答】解:该几何体是三棱锥,底面是俯视图,三棱锥的高为3;

  底面三角形斜边长为6,高为3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此几何体的体积为V=×6×3×3=9.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与几何体的关系,考查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

  8.(5分)

  【考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平面α截球O的球面所得圆的半径为1,球心O到平面α的距离为,求出球的半径,然后求解球的体积.

  【解答】解:因为平面α截球O的球面所得圆的半径为1,球心O到平面α的距离为,

  所以球的半径为:=.

  所以球的体积为:=4π.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球的体积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

  9.(5分)

  【考点】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通过函数的对称轴求出函数的周期,利用对称轴以及φ的范围,确定φ的值即可.

  【解答】解:因为直线x=和x=是函数f(x)=sin(ωx+φ)图象的两条相邻的对称轴,

  所以T==2π.所以ω=1,并且sin(+φ)与sin(+φ)分别是最大值与最小值,0<φ<π,

  所以φ=.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注意函数的最值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10.(5分)

  【考点】圆锥曲线的综合.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设等轴双曲线C:x2﹣y2=a2(a>0),y2=16x的准线l:x=﹣4,由C与抛物线y2=16x的准线交于A,B两点,能求出C的实轴长.

  【解答】解:设等轴双曲线C:x2﹣y2=a2(a>0),

  y2=16x的准线l:x=﹣4,

  ∵C与抛物线y2=16x的准线l:x=﹣4交于A,B两点,

  ∴A(﹣4,2),B(﹣4,﹣2),

  将A点坐标代入双曲线方程得=4,

  ∴a=2,2a=4.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性质和应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注意挖掘题设中的隐含条件,合理地进行等价转化.

  11.(5分)

  【考点】对数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综合应用.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由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将已知不等式转化为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加以解决即可

  【解答】解:∵0<x≤时,1<4x≤2

  要使4x<logax,由对数函数的性质可得0<a<1,

  数形结合可知只需2<logax,

  ∴

  即对0<x≤时恒成立

  ∴

  解得<a<1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一般解法,属基础题

  12.(5分)

  【考点】数列的求和.

  【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由题意可得a2﹣a1=1,a3+a2=3,a4﹣a3=5,a5+a4=7,a6﹣a5=9,a7+a6=11,…a50﹣a49=97,变形可得

  a3+a1=2,a4+a2=8,a7+a5=2,a8+a6=24,a9+a7=2,a12+a10=40,a13+a11=2,a16+a14=56,…利用

  数列的结构特征,求出{an}的前60项和.

  【解答】解:由于数列{an}满足an+1+(﹣1)nan=2n﹣1,故有a2﹣a1=1,a3+a2=3,a4﹣a3=5,

  a5+a4=7,a6﹣a5=9,a7+a6=11,…a50﹣a49=97.

  从而可得a3+a1=2,a4+a2=8,a7+a5=2,a8+a6=24,a11+a9=2,a12+a10=40,a15+a13=2,a16+a14=56,…

  从第一项开始,依次取2个相邻奇数项的和都等于2,

  从第二项开始,依次取2个相邻偶数项的和构成以8为首项,以1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an}的前60项和为15×2+(15×8+)=1830,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列求和的方法,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注意利用数列的结构特征,属于中档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5分)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求导函数,求出切线的斜率,再求切线的方程.

  【解答】解:求导函数,可得y′=3lnx+4,

  当x=1时,y′=4,

  ∴曲线y=x(3lnx+1)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y﹣1=4(x﹣1),即y=4x﹣3.

  故答案为:y=4x﹣3.

  【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点斜式求直线的方程,属于基础题.

  14.(5分)

  【考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题意可得,q≠1,由S3+3S2=0,代入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求q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q≠1

  ∵S3+3S2=0

  ∴

  ∴q3+3q2﹣4=0

  ∴(q﹣1)(q+2)2=0

  ∵q≠1

  ∴q=﹣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的应用,解题中要注意公比q是否为1

  15.(5分)

  【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由已知可得,=,代入2====可求

  【解答】解:∵,=1

  ∴=

  ∴2====

  解得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定义的应用,向量的数量积性质=是求解向量的模常用的方法

  16.(5分)

  【考点】导数在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

  【专题】综合题;压轴题.

  【分析】函数可化为f(x)==,令,则为奇函数,从而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0,由此可得函数f(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

  【解答】解:函数可化为f(x)==,

  令,则为奇函数,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0.

  ∴函数f(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1+1+0=2.

  即M+.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最值,考查函数的奇偶性,解题的关键是将函数化简,转化为利用函数的奇偶性解题.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

  【考点】解三角形.

  【专题】计算题.

  【分析】(1)由正弦定理及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可得sinAcosC+sinAsinC=sinB+sinC=sin(A+C)+sinC=sinAcosC+sinCcosA+sinC,整理可求A

  (2)由(1)所求A及S=可求bc,然后由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b+c)2﹣2bc﹣2bccosA可求b+c,进而可求b,c

  【解答】解:(1)∵acosC+asinC﹣b﹣c=0

  ∴sinAcosC+sinAsinC﹣sinB﹣sinC=0

  ∴sinAcosC+sinAsinC=sinB+sinC=sin(A+C)+sinC=sinAcosC+sinCcosA+sinC

  ∵sinC≠0

  ∴sinA﹣cosA=1

  ∴sin(A﹣30°)=

  ∴A﹣30°=30°

  ∴A=60°

  (2)由

  由余弦定理可得,a2=b2+c2﹣2bccosA=(b+c)2﹣2bc﹣2bccosA

  即4=(b+c)2﹣3bc=(b+c)2﹣12

  ∴b+c=4

  解得:b=c=2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三角公式中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综合应用,诱导公式与辅助角公式在三角函数化简中的应用是求解的基础,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公式

  18.(12分)

  【考点】概率的应用;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专题】综合题;概率与统计.

  【分析】(Ⅰ)根据卖出一枝可得利润5元,卖不出一枝可得赔本5元,即可建立分段函数;

  (Ⅱ)(i)这100天的日利润的平均数,利用100天的销售量除以100即可得到结论;

  (ii)当天的利润不少于75元,当且仅当日需求量不少于16枝,故可求当天的利润不少于75元的概率.

  【解答】解:(Ⅰ)当日需求量n≥17时,利润y=85;当日需求量n<17时,利润y=10n﹣85;(4分)

  ∴利润y关于当天需求量n的函数解析式(n∈N)(6分)

  (Ⅱ)(i)这100天的日利润的平均数为元;(9分)

  (ii)当天的利润不少于75元,当且仅当日需求量不少于16枝,故当天的利润不少于75元的概率为P=0.16+0.16+0.15+0.13+0.1=0.7.(12分)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解析式的确定,考查概率知识,考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属于中档题.

  19.(12分)

  【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棱柱的结构特征;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

  【专题】计算题;证明题.

  【分析】(Ⅰ)由题意易证DC1⊥平面BDC,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得平面BDC1⊥平面BDC;

  (Ⅱ)设棱锥B﹣DACC1的体积为V1,AC=1,易求V1=××1×1=,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V=1,于是可得(V﹣V1):V1=1:1,从而可得答案.

  【解答】证明:(1)由题设知BC⊥CC1,BC⊥AC,CC1∩AC=C,

  ∴BC⊥平面ACC1A1,又DC1?平面ACC1A1,

  ∴DC1⊥BC.

  由题设知∠A1DC1=∠ADC=45°,

  ∴∠CDC1=90°,即DC1⊥DC,又DC∩BC=C,

  ∴DC1⊥平面BDC,又DC1?平面BDC1,

  ∴平面BDC1⊥平面BDC;

  (2)设棱锥B﹣DACC1的体积为V1,AC=1,由题意得V1=××1×1=,

  又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V=1,

  ∴(V﹣V1):V1=1:1,

  ∴平面BDC1分此棱柱两部分体积的比为1:1.

  【点评】本题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着重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与棱柱、棱锥的体积,考查分析,表达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20.(12分)

  【考点】圆锥曲线的综合;圆的标准方程;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专题】综合题;压轴题.

  【分析】(1)由对称性知:△BFD是等腰直角△,斜边BD=2p点A到准线l的距离,由△ABD的面积S△ABD=,知=,由此能求出圆F的方程.

  (2)由对称性设,则点A,B关于点F对称得:,得:,由此能求出坐标原点到距离的比值.

  【解答】解:(1)由对称性知:△BFD是等腰直角△,斜边BD=2p

  点A到准线l的距离,

  ∵△ABD的面积S△ABD=,

  ∴=,

  解得p=2,所以F坐标为(0,1),

  ∴圆F的方程为x2+(y﹣1)2=8.

  (2)由题设,则,

  ∵A,B,F三点在同一直线,

2018年全国卷I高考作文试题

  适用地区: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2018年高考全国卷II作文试题:从对战斗机的防护想到的

  (适用地区: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海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年高考全国卷II作文试题

  适用地区: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海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5高考真题理科

  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2.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

  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B.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D.将洋葱表皮放入0.3g/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换平衡后制成装片观察质壁分离过程

  4.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

  5.人体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I-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

  -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I-1

  D.若II-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II-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

2013年河北高考理综试题

  2013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全国Ⅰ卷(版)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S32K39Mn5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

  5.某农场面积为140h,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W2-、X+B.X+、Y3+

  C.Y3+、Z2-D.X+、Z2-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1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11.己知某溶液中含有C1-,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C1-、Br-、42-、Br-、-、C1-、-、CrO42-、C1-

  12.分子式为C5H1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A.15种B.28种C.32种D.40种

  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分离方法原理A.分离溶于水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重结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馏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物体具有惯性

  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15.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O)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k

  16.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小孔正上方处的P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写极板接触)返回。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则从P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

  A.打到下极板上B.在下极板处返回

  C.在距上极板处返回D.在距上极板d处返回

  17.如图.在水平面(纸面)内有三报相同的均匀金属棒ab、ac和MN,其中ab、ac在a点接触,构成“V”字型导轨。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均匀磁场。用力使MN向右匀速运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运动中MN始终与∠bac的平分线垂直且和导轨保持良好接触。下列关于回路中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18.如图,半径为R的圆死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电荷量为q(q>0)。质量为例子沿平行于之境ab的方向摄入

  磁场区域,摄入点与ab的距离为,已知例子射出去的磁场与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60°,则例子的速率为(不计重力)

  A.B.C.D.

  19,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形式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引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不a车大

  20.2012年6曰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k近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土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入不干涉,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21.2012年11曰,“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4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I000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

  A.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1/10

  B.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

  C.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g

  D.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儿乎不变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7分)

  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最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a;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擦因数μ。

  回答下列为题:

  (1)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的示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c(2)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AtA,和△tB,表示为a

  (3)动摩擦因数μ可用M、;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

  (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23.(8分)

  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皿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xl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使用的器材有:

  多用电表;

  电压表:里程5V,内阻十儿千欧;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kΩ

  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xlk”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调零点

  (2)将图((a)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填“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

  (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角电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5.0kΩ和3.60V。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2.0kΩ和4.00V。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12.0kΩ。

  (5)多用电表电阻挡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个无内阻的电池、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图(d)所示。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9.00V,电阻“xl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15.0kΩ。

  24.(13分)

  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和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和R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0,-l)和(0,0)点。已知A从静止开始沿y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运动:B平行于x轴朝x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在某时刻通过点(l,l)。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

  25.(19分)

  如图,两条平行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间距为L。导轨上端接有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在导轨上放置一质量为金属棒,棒可沿导轨下滑,且在下滑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并良好接触。已知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所有电阻。让金属棒从导轨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求:

  (1)电容器极板上积累的电荷量与金属棒速度大小的关系;

  (2)金属棒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26.(13分)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乙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合成反应:

  在a中加入20g环乙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乙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B.冷却后补加C.不需补加D.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______;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__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倒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6)在环乙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B.温度计C.吸滤瓶D.球形冷凝管E.接收器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乙烯产率是___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B.50%C.61%D.70%

  27.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某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充点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LixC6。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为给出)。

  回答下列问题:

  (1)LiCoO2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写出“正极碱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浸”一般在80℃下进行,写出该步骤中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盐酸代替H2SO4和H2O2的混合液,但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沉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CoO2与Li1-xCoO2之间的转化,写出放电时电池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工艺中,“放电处理”有利于锂在正极的回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整个回收工艺中,可回收到的金属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8.(15分)

  二甲醚(CH3OCH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能源。有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的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

  (i)CO(g)+2H2(g)=CH3OH(g)△H1=-90.1kJ·-1

  (ii)CO2(g)+3H2(g)=CH3OH(g)+H2O(g)△H2=-49.0k·-1

  水煤气变换反应:

  (iii)CO(g)+H2O(g)=CO2(g)+H2(g)△H3=-41.1kJ·-1

  二甲醚合成反应:

  (iv)2CH3OH(g)=CH3OCH3(g)△H4=-24.5kJ·-1

  回答下列问题:

  (1)AI2O3是合成气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2O3主要流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化学方程式表示)

  (2)分析二甲醚合成反应((iv)对于Co转化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增加压强对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研究者在催化剂厂含(Cu一Zn一Al一O和A12O3)、压强为的条件下,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结果如右图所示。其中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电池(5.93kW·h·kg-1)。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___________个电子的电量:该电池的理论输出电压为1.20V,能址密度E=

  (列式计算。能盘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盒,1kW·h=3.6x106J)。

  29.(11分)

  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盘为种子千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于重及脂肪含最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公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li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__脂肪颗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____(填"C"、“N”或“O”)。

  (3)(3)实验第11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千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0分)

  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

  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从肤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

  (3)脂肪细胞(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的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

2017年高考试卷省份使用

  全国Ⅰ卷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全国Ⅱ卷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

  全国Ⅲ卷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海南省:全国Ⅱ卷(语、数、英)+单独命题(政、史、地、物、化、生)

  山东省:全国Ⅰ卷(外语、文综、理综)+自主命题(语文、文数、理数)

  江苏省:全部科目自主命题

  北京市:全部科目自主命题

  天津市:全部科目自主命题

高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但是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12分)

  以外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权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5.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是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气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9.怎样才能有效跪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方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插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为暂时放过仇家。

  B.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赵熹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B.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D.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许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①,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②。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③,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角度不同的人生哲理

舍与得的名人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