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疏导孩子厌学的心理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孩子学习不好怎么办

  第一,家长必须要有耐心,情绪稳定。

  因为孩子过去的基础较差,想要孩子一下子把学习搞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做父母的千万不能躁之过急,更不能因为孩子学习不好而指责孩子。

  第二,父母应该和孩子进行诚恳沟通。

  交谈时,父母应该对孩子抱着真诚关心和宽容体谅的态度,表示理解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挫折是难免的。同时,父母还可以谈自己过去学习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给孩子以必要的信心和勇气。在此基础上,再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

  ①在学习上是否尽了全力

  ②你是否认为自己无法搞好学习

  ③你需要什么帮助吗

  第三,应向孩子的老师、同学或朋友了解孩子学习上的问题所在。

  ①孩子上课是否用心?作专是否认真?能否按时完成

  ②孩子平时喜欢与哪些人在一起玩?有没有受到什么消极影响

  ③孩子的特长是什么?兴趣是什么?能否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让孩子恢复自信,培养其成功感。针对初中孩子学习不好的解决方法二

  父母应该做到:

  ①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关心他,支持他,鼓励他坚持不懈,顽强奋斗。

  ②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不依赖他人的良好习惯,不要老干预,老指导,老帮助。

  ③教育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告诉他是成功之母,要善于从失败中找出成功之路。

  ④以肯定任何大小成绩的方法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体会到,无论成功或失败,只要他尽了自己的努力,父母都一样爱他。

  ⑤鼓励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一步步地争取,不要希望一步登天。当时孩子考试失败时,对孩子大加指责埋怨,严加管教,使孩子失望的同时又产生对考试失败的恐惧,回避学习,不愿再做出努力,从而导致孩子进一步的失败。

  有的家长许诺孩子,如果考试得了多少分或得了第几名就给什么奖励,如果考不好就给什么惩罚。其实,这并不能促使孩子好好学习,因为分他们不是在孩子好好学习的时候给孩子以表扬,而这强化的不是学习而是孩子只想得好分数的想法。这种激励方法,可能会使孩子过于追求表面的分数,采取投机取巧、作弊、欺骗等手段。很多家长只看孩子得了多少分,不管考试难度如何。其实,考试难度对分数影响很大,如果家长不能正确地看孩子的相对分数,就会引导孩子也不能正确而全面地自己的相对分数,坐井观天,只看绝对数或只看自己在班上的名次,不利于孩子自我认识能力的发展。

  家长对考试分数的种种不合理态度,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很大。因此,要摆正考试分数的位子。考试分数固然很重要,但它毕竟是表面的东西,它只是衡量学习成绩的标准之一而不是全部。要把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作为孩子的学习目标。我们应把培养孩子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把发展孩子的全面素质摆在比考试分数更重要的位置上。家长应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改进孩子的学习方法、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等方面着手,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应在孩子好好学习时多加以表扬,不应该在孩子得好分数时过多地奖励表扬。

  要正确地对待孩子考试的成功与失败。孩子学习、考试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帮助孩子寻找失败的原因,改进学习,应该对孩子给以鼓励,帮助孩子尽快地摆脱低落的情绪,争取下一次取得好成绩。如果孩子考试一直比较顺利,要在适当时候有意地给他制造一些困境,让他经历挫折和失败,并引导他们培养应付挫折和失败的能力。如果孩子经常遭受考试的失败,应该给他们多鼓励,要帮助他修正学习目标,并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改进涫习,让他体验成功,增加学习的自信心。家长们应慎重对待孩子的考分,从孩子的素质是否全面发展这一角度来理解孩子的考分,使家庭教育适应素质教育。

怎样疏导孩子厌学的心理

2017心理辅导:解除孩子心理压力的五把钥匙

  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励孩子努力向上,没有压力会使人疲乏、懒散,但压力太大会使孩子身心无法承受而出现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考试焦虑和作弊以及青春期烦恼的问题,有不少学生还有性格狭隘、孤僻、懒惰和任性。做父母、师长的有责任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心理学家指出,对青少年来说,父母是最重要的影响力量。这里给父母们分享2017高考心理辅导:解除孩子心理压力的五把钥匙,相信对舒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会有帮助的。下面就由上海复文教育老师来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

  一、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要想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么压力、压力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必须听听孩子的倾诉,要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地交谈,专心地看着孩子,认真地听他说话。只有父母肯把心交给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给父母。这样,你才能了解孩子心理压力的真实情况,才能够针对问题帮助他们。

  二、帮助孩子面对恐惧

  有时候孩子会因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比如不跟别人一起逃学、不跟着别人作弊、抽烟、抄作业等等,就因此而受到嘲笑,甚至会受到孤立,感到恐惧、不知所措。这时,父母应当教导孩子要坚持原则,不对的事一定不能做,让孩子知道,能够做到不随波逐流是很不容易的,这正是一个人成熟勇敢的表现,也是有主见、有头脑的表现。

  三、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

  父母小时侯一定也曾经遇到过和孩子类似的情况,当时是怎样对待的或现在遇到了什麽难题又是怎样处理的,这些都可以用孩子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孩子分享。当孩子知道了父母原来也常常会面对压力和烦恼的时候,他们对父母所说的话就比较容易听进去了。父母告诉子女自己是怎样应付压力的,那实际上是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也就增强了孩子克服压力的勇气和信心了。

  四、培养孩子的自尊

  培养孩子的自尊可以加强他们抗拒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比如让孩子发表一些建议,把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事情交给他自己去做,并且重视孩子的想法和言行。这是培养孩子自尊的好方法。孩子有较强的自尊就会有勇气、胆量和辨别力,不会同流合污。

  五、关心孩子的成长

  鼓励孩子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这对舒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大有裨益的。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去学这个、学那个,应该多听听孩子自己的意愿。父母要付出爱心,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光心孩子交的朋友,多关心孩子的所想所做。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你能够及早发现并且加以恰当的引导,孩子就不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轻松愉快地度过少年时光。

2018家长指导:您的孩子有即想学又厌学的问题吗

  小惠的妈妈反映说,孩子以前是一个很活泼开朗的女孩,自从孩子上了中学后,变得越来越沉默内向,每天回家就是学习,我们看着都心疼,让她出去玩会儿,她也不出去,虽然我们做父母的明明感觉她是在强迫自己学习,根本没什么效率,还不如出去放松一下,但我们说得多了,她就表现的很烦很烦。最近总说学习没意思,也没什么出路,不愿意去学校了。给她请了家教在家学习,依然提不起她的学习兴趣。

  小惠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导致她感觉学习很累很压抑。

  一、学习方法死板:苦学、死学。

  想想我们老师当今的教学方法

  大部分老师在教学行为上,1、进行题海战术,给学生布置写不完的作业;2、倡导苦学,恨不得让学生不吃不喝,一天能挤出25个小时来学习。

  二、学习与生活脱节,不能学以致用

  虽然小惠考试成绩很好,但一到具体分析问题就不知道该如何运用了。她刚开始对课本知识的运用也有自我的探究和疑问,这本身很好的事情,但老师都以考试又不考这些,不用掌握这些为由而拒绝回答,并指责她这是在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教育本应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而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打击孩子的求知欲。探究知识的运用竟然变成了是在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那什么是学习?没有探究欲的学生怎么会好好学习并快乐学习?说得不客气点,现在的教育就是厌学教育。

  三、知识点相互脱节,不能形成知识结构网络

  学知识的根本目的是拿来运用的,而综合的理解掌握知识,才能在运用的时候更好的从记忆中提取信息。我接待的很多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一个一个零散的知识点,相互之间是脱节的,没有一个整体的结构,这让他们在解综合题时总是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更不用说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了。

  四、个性压抑、沉闷,内心自卑、自尊心敏感脆弱,人格发展不健全

  在这种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辨别不了事实的真相,也不知道学习到底该如果做,他们会接受老师的这种观点,一切为学习让路,没有了玩耍的时间,没有了与父母同学交往的时间(虽然他们几乎天天和父母、同学们在一起,但很少有深入的沟通),也没有自我探索自我实践的时间。

  他们变得沉默寡言,一味地为学习成绩拼搏努力,为分数而与同学激烈竞争,虽然学习很好,但感觉很累很累,或者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效率已经很低,很多知识记不住,总是遗忘,而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为了保持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他们不是想着调整一下自己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而是施加更大的学习强度,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加倍的努力来弥补学习效率的下降。此时,他们已经不敢做出新的尝试了,他们会认为那样风险太大,直到有一天他们再也坚持不下去不再去学校。

  学习本身不是问题,学习更不是能力的问题。关键是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拥有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教育首先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健康人,成人才能真正成才。

2018家长指导:您的孩子有即想学又厌学的问题吗

  先请大家看个案例:一名初三女生小惠平时成绩很好,可她总是担心自己中考考不好,现在学习效率很低下,想学却学不进去,内心想去玩,但一玩就更不想学了,因此不敢去玩。现在感觉学习很累,想放弃学习,内心又很不甘心。

  小惠的妈妈反映说,孩子以前是一个很活泼开朗的女孩,自从孩子上了中学后,变得越来越沉默内向,每天回家就是学习,我们看着都心疼,让她出去玩会儿,她也不出去,虽然我们做父母的明明感觉她是在强迫自己学习,根本没什么效率,还不如出去放松一下,但我们说得多了,她就表现的很烦很烦。最近总说学习没意思,也没什么出路,不愿意去学校了。给她请了家教在家学习,依然提不起她的学习兴趣。

  孩子原来学习很好,但现在却怎么也不愿意去学校,或者现在想学习却学不进去,学习效率极其低下。情绪也糟糕,有的情绪很容易被激惹,严重者甚至躁狂发作,在家摔东西打人;有的情绪低落抑郁;有的总是焦虑不安……这种情况更多的发生在升学考试前后,如中考、高考前和刚升入初一或高一的时候。前者主要原因是考试前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而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化解,后者主要是学习任务的加重和新环境适应不良导致。

  小惠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导致她感觉学习很累很压抑。

  一、学习方法死板:苦学、死学。

  想想我们老师当今的教学方法

  大部分老师在教学行为上,1、进行题海战术,给学生布置写不完的作业;2、倡导苦学,恨不得让学生不吃不喝,一天能挤出25个小时来学习。

  大部分老师在精神上,不断的给学生施加压力,摧毁学生的意志力。就全国而言,大部分学校,从学生进入初中就不断的给学生灌输中考是多么的重要,高考是多么的重要,你要想考一个好大学,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争取考上重点高中,然后你才能有机会上一个好大学。孩子们刚开始也都是精力充沛的,但就像拉紧的弓,时间久了,总会崩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孩子精神上承受不了了,他们要么逆反了而不再愿意上学,要么继续承受着高强度的压力而导致出现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各种各样的严重心理障碍。

  二、学习与生活脱节,不能学以致用

  虽然小惠考试成绩很好,但一到具体分析问题就不知道该如何运用了。她刚开始对课本知识的运用也有自我的探究和疑问,这本身很好的事情,但老师都以考试又不考这些,不用掌握这些为由而拒绝回答,并指责她这是在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教育本应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而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打击孩子的求知欲。探究知识的运用竟然变成了是在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那什么是学习?没有探究欲的学生怎么会好好学习并快乐学习?说得不客气点,现在的教育就是厌学教育。

  三、知识点相互脱节,不能形成知识结构网络

  学知识的根本目的是拿来运用的,而综合的理解掌握知识,才能在运用的时候更好的从记忆中提取信息。我接待的很多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一个一个零散的知识点,相互之间是脱节的,没有一个整体的结构,这让他们在解综合题时总是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更不用说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了。

  四、个性压抑、沉闷,内心自卑、自尊心敏感脆弱,人格发展不健全

  在这种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辨别不了事实的真相,也不知道学习到底该如果做,他们会接受老师的这种观点,一切为学习让路,没有了玩耍的时间,没有了与父母同学交往的时间(虽然他们几乎天天和父母、同学们在一起,但很少有深入的沟通),也没有自我探索自我实践的时间。

  他们变得沉默寡言,一味地为学习成绩拼搏努力,为分数而与同学激烈竞争,虽然学习很好,但感觉很累很累,或者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效率已经很低,很多知识记不住,总是遗忘,而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为了保持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他们不是想着调整一下自己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而是施加更大的学习强度,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加倍的努力来弥补学习效率的下降。此时,他们已经不敢做出新的尝试了,他们会认为那样风险太大,直到有一天他们再也坚持不下去不再去学校。

  学习本身不是问题,学习更不是能力的问题。关键是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拥有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教育首先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健康人,成人才能真正成才。

厌学生的辅导方案

  一)创建优良的学校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有人说“教师是学生在学校里的家长”。可见教师对学生而言是多么地重要。教师应该走近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并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他们以信心与关爱,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同时用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学生的心理,解除学生心病,切忌讽刺挖苦、恶言侮辱、强迫威胁,以免造成学生自尊心的损伤。能够与学生交朋友的教师是出色的教师。教师绝对不能歧视学生,而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要勇于克服情感障碍,做到真正喜爱厌学孩子,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努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和学习以外的闪光点。在教学上,老师要讲究方法,学会用“分层教学法”,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学有所得,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对于厌学情况特别严重的学生,应积极引导,并展开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学校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活动,这不仅是矫正厌学心理的要求,也是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需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只有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变苦学、厌学为乐学。

  厌学学生大多没有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缺乏内在动力,学习上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上好学习心理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

  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是由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组成的统一体。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抽象思维能力等,而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情绪、意志和性格等心理方面的因素。研究表明,智力的发展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支持。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与他的智商有一定相关,但在相同智力水平的情况下,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势必造成孩子对学习缺乏情趣和毅力,同时,有任性和自制能力差等不良表现。

  培养非智力因素,第一,应调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机,有兴趣学生才会去投入、追求,才会自觉学习。当今的愉快教育,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让学生主观体验到学习是乐事,让他们愉快地思考,愉快地活动,把学校变成学习生活的乐园,才能令学生对学习产生深厚兴趣,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第二,要培养学生饱满、乐观、稳定的情绪。稳定的情绪是学习正常进行的前提,良好的情绪所产生的强大推动力能使学习处于最佳状态。多样化的愉快教学方式寓学于乐、寓教于乐,形成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气氛。在乐观、愉快的主导心境下,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并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大量研究显示,成绩优良的学生除智能发展优异外,都较自信、好胜、有股倔劲,想要学什么或干什么就非学好干好不可,表现出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而学习有障碍(如厌学)的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不能战胜自己的学习惰性,表现出意志力薄弱。意志力不是天生的,需要靠后天一点一滴的培养。为此,教师和家长要注意从生活习惯和学习常规上培养学生自觉、坚韧、果断、自制的品质。另外,积极的性格特征,如勤奋、自信、谦虚、进取心等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性格特征,如自卑、骄傲、安于现状等则阻碍学习进步。由此可见,优良性格特征的培养,也是克服厌学心理的一种途径。

  (2)家庭教育要科学化、合理化。

  儿童的成长是有规律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孩子心理承受外界的刺激或压力都有一定的局限,在此局限内,外界刺激或压力可引起其积极的动机或行为,即期望的正效应;如果刺激或压力超过这一局限,只会引起消极的行为反应。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根据孩子学习情况、思维特点、兴趣特长等,把握其“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孩子实际的阶段性期望目标。为孩子规定的目标,应该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使孩子能够、并乐于努力去达到目标。

  作为家长,要让孩子乐于学习,还要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掌握社会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知识,尽管孩子提出的问题有些幼稚,但是反映出他在思考。家长对孩子的提问要正确倾听,不要敷衍了事,因为对于求知欲旺盛的孩子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知道了从来不知道的奥秘。揭开奥秘所体验到的快乐情感,反过来又可以激起新的探索兴趣。因此,不仅要尊重、保护、正确引导好奇心,而且要努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幼稚的好奇心逐渐发展为强烈的求知欲,让孩子积极热情地去学习。

  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要多表扬,少批评。研究表明,孩子在学业上的成就及积极性格的形成,与家长的褒奖密切相关。对孩子的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应给予肯定和表扬,会使他深受鼓舞,当然要注意避免过分的奖励。当孩子考了90多分时,家长不仅要肯定他的成绩,而且要指出其中的不足,引导他分析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新的要求。同时,还可以运用古今中外的正反两方面典型的事例,使孩子懂得“满招损,谦收益”的道理。当孩子考得不好时,要帮助他总结经验教训,鼓舞他对以后的学习充满信心,打起精神继续努力,要牢记恩格斯的一句话:“一次顽强的失败,总比一次轻易得来的胜利好得多。”

  家长在教育方法上切忌简单、粗暴,动辄棍棒相加,要以平等的态度和子女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给予及时的关心、指导。父母的鼓励、理解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要经常与教师沟通,全面关心孩子的健康发展,使孩子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不要求学生做得最好,但要求其能做得更好!

  家长应主动给孩子“减压”,给孩子以休息、娱乐和发展爱好的时间;让他们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痛苦;当孩子有了小小的进步时,家长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树立信心。解决孩子逃学、厌学问题,家长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与其这种情况发生了再去注意,不如平时多与孩子交流思想,发现有什么不好的苗头及时解决,这样可避免或减少孩子厌学、逃学问题的发生。有时候孩子是以逃学这种方式向家长暗示,他们需要同朋友交谈,而家里又没有这样的朋友。也有的孩子是因为受老师的冷落而逃学。某些心理学家认为,逃学现象多数是由迟到、早退发展而来。有的孩子为了有点自由时间,就晚来或早走。有的学校由于经常变换课程,对这些学生也往往不注意。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互相配合,也正是因为双方缺乏联系,造成了孩子逃学的后果。还有的逃学现象是由家长造成的。有的家长一听说孩子头痛、不舒服就给老师写请假条,而不是认真看看,孩子是真正有病还是有其它原因。心理学家说:经验表明,对孩子施加压力是无济于事的。说什么“你现在闲逛不上学,将来你就没有出路”之类的生硬道理作用也不大,因为这类的道理在孩子看来太遥远。重要的做法是,大人必须知道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他们迫切需要什么。

  (3)培养厌学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孩子愿意做什么,不愿意做什么,往往由兴趣而定,兴趣的产生是成功的最基本条件。家长希望孩子有怎样的兴趣,就应提供相应的环境刺激,要使他们的兴趣持久,更需要家长对他们的成功有所关注,小小的赞赏也能激发他们百倍的热情。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挖掘教材的兴趣点,这是激发兴趣的源泉。孩子如果对某门功课缺乏兴趣,就不容易学好。情感激励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实践操作法等都能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每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要求学习本来就是一种需要,但学习枯燥无味,必然压抑孩子的求知欲望,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作为家长应帮助孩子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变枯燥无味的学习为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学习,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家长可以多给孩子讲讲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关学习的故事,给孩子树立榜样;也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参观、旅游,边玩边学习。

  总之,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注重心理辅导,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地发展。

帮助厌学学生的措施

  如何做好厌学学生的心理疏导

  厌学情绪是学生对学习以及与学习有关的事表现出厌倦甚至厌恶的心理现象。厌学情绪的表现有上课不专心、无故缺席、顶撞老师等。厌学情绪目前在青少年学生中十分严重,在普通中学更普遍。因此,寻找改变这部分学生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有针对性的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自己在教学和班级管理实践,我想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挖掘厌学情绪的根源

  对学习不感兴趣并不是厌学的根源。因为,对未知的东西感兴趣,是人类的天性。而没有成就感,才是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如果每位老师,每堂课都让学生学有所得,每天回家后,学生都能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如数家珍的回忆起来,甚至还能拿来考考自己的父母。这样,他就会每天生活在成就感当中,这种成就感也是他继续努力的动力,对学习也就会越来越感兴趣。这样,孩子就进入了学习的良性循环。厌学情绪也会因此而克服。

  二、给学生“老师看得起我”的感觉

  这种感觉对一个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的,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来说则更加重要。

  一般情况下,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自卑感。因为学习上的不成功,父母亲友对他都有看法,在他自己的心目中,老师、同学都瞧不起自己,让他始终抬不起头来。而如果老师能够通过某种途径,让他觉得“老师很看得起我”,这就为以后的教育和转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让学生有一种“老师看得起我”想法,就可以激发他潜在的内驱力,慢慢地克服厌学情绪,促使他走向成功。

  三、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方法对头,事半功倍。”这些名言俗语都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

  我总结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并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们。当对学过的单词有一定的印象后,随时随地,就可以天马行空的想,把想到一东西尽可能的译成英语:桌子是desk,地板是floor,椅子是chair,天花板是ceiling,墙壁是,窗户是,空气是air,天空是sky,鸟是bird。有些单词我学过,但我忘记了。我就把它写在手掌上或小纸片上,事后查找。于是,这个单词就在轻松愉快中记住了。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办法,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单词学习变得有意义。

  四、树立正确的进步观

  很多学生有一个错误的进步观:分数、名次进步了才是进步。所以学习的目的成了追求分数。即使知识学得不扎实,只要考试成绩还过得去,就沾沾自喜。相反,即使自己努力了,也学到知识,培养了一些能力。但由于这次考试的试题,恰好大部分出在自己掌握的知识范围之外,而分数不太理想时,就会垂头丧气,丧失信心,甚至从此一蹶不振。这都是错误的进步观惹的祸。我们学习的目的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智力,学会学习,最后掌握本领,在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成就自我,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追求人生幸福。

  我们应树立正确的进步观。只要学习,我们天天都在进步,时时都在进步。这才是正确的进步观。陶渊明对他的学生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消,日有所损。”这就是正确的进步观指导下说出来的。

  树立了正确的进步观,我们就会有少一些患得患失,少一些浮躁,少一些盲目的攀比。我们就能够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效率,快节奏地去做那些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事情。在持之以恒的行动中战胜惰性,战胜拖延,战胜自卑,收获一个充实、成功、美好、幸福的人生。

  厌学情绪,很多情况下是由错误的进步观引起起的。一旦树立了正确的进步观,他就会时时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也享受着进步的喜悦。慢慢地,厌学情绪就可以克服。

  五、成功也是成功之母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说,一个人失败之后,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对自己的行动进行反思,并在以后的行动中加以改进,从而一步步走向成功。“失败”成为“成功之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失败了,不气馁;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坚持,继续努力,永不言弃。第二是,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失败并不一定会成为“成功之母”。只有“失败之母”与“反思之父”结合,才会生出“成功之子”。

  “失败是成功之母”是说失败对成功的积极影响。

  如果一个人总是失败,他的情绪就会非常沮丧。沮丧的情绪当然会影响到他的行动。行动受到影响,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一定不会很好。行动的效果不好,就意味着失败。多次的失败,人就可能变得非常消极,甚至,最后对成功丧失信心,最终一败徒地。

  由些可见,成功与失败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要想获得成功,或者说要使成功之花常开不败,就必须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成败。失败了,不灰心,不气馁,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继续努力,继续前进,成功巅峰上的明珠非你莫属。成功了,不骄傲自满,不飘飘然,不被名声所累,不陷入过多的应酬当中,静下来做自己该做的事,你同样可以从胜利走向胜利。

  厌学情绪严重的学生,就是因为他很少尝到过学习成功的滋味。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严重地打击了他们的自信。所以,他们对学习抱厌恶和反感的态度。

  对我们教师来说,一方面,要针对我们的学生,降低起点,但并不降低要求。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每课有得,每堂课都享受学习的成功。让成功成为成功之母,让他们从胜利走向胜利。哪怕成功和胜利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也给他应有常识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享受成功和胜利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在这种妙不可言的快乐中克服厌学情绪。

  厌学情绪的克服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以上是我对自己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在工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思考,进行了一个详细的陈述。希望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同仁有所启发。

如何让厌学的孩子爱上学习

  ◆首先,使用戏剧式的教育语言,孩子会轻易“上当”。

  有一次,某人到一个朋友家做客,见他的孩子玩得很开心,可是弹钢琴的时间到了。这个时候,孩子的妈妈面带微笑,走到孩子的旁边,用儿歌的旋律对着孩子唱出:“乖孩子,要学琴,叔叔阿姨待会见!弹得好,妈妈乐,叔叔阿姨喜欢听。”听到妈妈的儿歌,孩子愉快地放下手中正在摆弄的玩具,向客人快乐地打了声招呼,然后说:“叔叔阿姨听我弹钢琴好不好?”说完这,孩子就乖乖地跟着妈妈去房间了。

  ◆这位母亲就是用了游戏性的语言成功地唤起了孩子学习的兴趣。相反,如果这位母亲用很严厉的语气教训孩子说:“还在这里玩,学琴的时间到了,还不快回到房间去。”孩子即便是放下了手中的玩具被动地跟妈妈去学琴,也不一定能学好。

  ◆其次,巧做背后的支持者。

  初中生子月家的往房并不是很大,他的爸爸就在他的床边放置了一张自制的小桌子,在桌子的右上角安装了一盏台灯。每天晚上,全家人吃过饭后,就会各自干各自的事情:爸爸坐在沙发上读当天的报纸,妈妈则去做家务,没有人吩咐或者强调子月该学习了,但是爸爸妈妈都在用行动表示自己是支持子月学习的。如果子月不去学习,爸爸妈妈也不会责备子月,他们给了子月最大的信任。而子月通常也会主动走到自己的书桌前开始学习。适当的时候,爸爸妈妈会走到子月的面前鼓励子月说:“你真懂事,爸爸妈妈知道你一定会把功课做好的。”

  在父母这种“放任自由”的教育方法下,子月成功地钻入了“圈套”,不仅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还对一些数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后,用赞美的语言设置一个美丽的“陷阱”。

  有一位成功人士在讲起自己的成功经历时说他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对自己的成功功不可没。他小时候上学太早,因为年龄小,所以各方面表现都不是很好,他常常感到自卑。有一次,小朋发来他家里玩拍皮球,他拍得比其他的小朋友都爹而置速度也快,他的爸爸看见漕就对他说:“孩子,你真棒!其实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孩子,你是全班年纪最小的,你和一群比你大的孩子在一起上学,你真厉害啊。如果你能让自己的成绩超过那些比你大的孩子,那么你就是最优秀的孩子。”这位成功人士说:“那时候,我好像看见所有比我大的孩子在向我欢呼,于是在以后的学习中,我总是抱着争第一的目标去冲,这可能也是我成功的缘故吧。”

  如何让厌学的孩子爱上学习,其解决方法有很多,关键是父母要采用正确的计谋,巧妙地“诱骗”孩子去学习,相信会比直接逼迫孩子去学习效果好得多。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免费毕业论文答辩ppt模板

3-6岁幼儿故事大全短篇